#西安身边事# 【“真金白银”护航企业发展 西安多举措绘就高质量发展“工笔画”】春节刚过,古城西安到处洋溢着勃勃生机:放眼城区及周边,热火朝天的生产车间、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车辆穿梭的工业园区、落地生根的重大项目,处处涌动着蓬勃发展的朝气,一幅幅推动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笔画”正徐徐展开。

  过去的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西安市生产总值达到10020.39亿元,首次跃上万亿元新台阶,成为西北地区首个跨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这标志着西安综合实力、生产能力迈上了新台阶。逆势而进的背后,是西安爬坡过坎、持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身姿,是政企同心、携手奋进,书写西安追赶超越的精彩华章。

  
  政策支持 言出必行
  护航企业高质高效发展

  2020年对于西安的企业而言记忆尤为深刻。去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企业原本的生产计划,很多公司运行面临着巨大压力。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河燮介绍说:“在最艰难的时候,西安市委、市政府通过专班助企、政策支持等方式,帮助企业应对各种困难,甚至还协调解决包机接送海外工程技术人员。也正是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才确保了公司一期项目保持不间断满产运营,二期一阶段在去年9月达到满产。”

  在抗击疫情最艰难的时刻,西安每一天便利店承担着保障民生以及蔬菜供应的工作。西安市爱菊粮油工业集团董事长贾合义说:“在我们资金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西安市在第一时间为我们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市各项政策,共得到国家1.5亿元低利息银行贷款,让我们得以从哈萨克斯坦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运回了20个专列的面粉、油籽、油料,有力保证了西安市粮油市场的供应。”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源头活水。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西安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西安市关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工作方案(2020—2022年)》《西安市打造内陆改革开放人才高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及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西安市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在广大企业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下,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6+5+6+1”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成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西安市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政策的精准度、靶向性,确保“真金白银”及时足额直达企业和个人,政策效应很快显现,2020年西安市共兑现财政资金15.01亿元,惠及企业2897户,均已足额兑付,做到了言必行,诺必践。在兑现承诺中,先进制造业兑现奖补资金8.62亿元,惠及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20户企业;开放经济兑现奖补资金1.38亿元,惠及西安富民无纺有限公司、陕西商储物流有限公司、延长壳牌石油有限公司等44户企业;科技创新兑现奖补资金4.19亿元,惠及西安克瑞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等1517户企业;文旅融合兑现奖补资金0.82亿元,惠及西安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众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516户企业。

  “雪中送炭”“雨中撑伞”……一系列惠企发展的实际行动,提振了企业投资的信心,更激发了企业稳增长、抓转型、促发展的动力和热情。全市新增“五上”企业1605户,超百亿工业企业达到10户。法士特、陕鼓、西部超导等企业获得“中国工业大奖”。

  产业引领 集群推动
  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迈出新步伐

  夯实壮大实体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0年,西安市聚焦产业强、企业强、创新强、品牌强、融合强的“五强”目标,通过抓产业、强集群、扩投资、促融合,先进制造业总产值增速达到23.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排名第一,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三。

  隆基是西安本土培育和发展壮大起来的光伏龙头企业。“2020年我们在西安增加了135亿元的投资,整个销售收入增长了50%多,单晶硅片和单晶组件的销售创历史最高,达到全球第一。”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文学说,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给予的关心和帮助,离不开先进制造业强市配套政策给予的扶持。

  2020年围绕“6+5+6+1”现代产业体系,西安市成立了11个产业专班,开展强链、育链、固链、补链、延链工作。按照“龙头带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思路推进集群建设,陕汽10万辆扩能项目和一期12个项目有序推进。西咸软件产业园、高新电子产业园、经开汽车产业园等6家园区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估“四星级”殊荣,产业集群不断壮大。6大支柱产业产值增长23.7%,其中,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三个集群产值突破千亿元,增速分别达到48.6%、19.9%、12.1%。

  “2020年,我们实现产值30.1亿元,同比增长14.6%。”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勇去年8月荣获“市长特别奖”,在他看来,“‘市长特别奖’是对西部超导的高度认可和支持,极大激励和鼓舞了我们的创新创业团队,我们将扎根西安这片发展沃土,开拓创新、团结拼搏,向着做强产业做大集群、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懈奋斗。”

  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2020年,为鼓励先进,向优秀企业家致敬,西安创新设立了“市长特别奖”,对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有卓越贡献的50名优秀企业家和团队予以表彰奖励,向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企业家致敬。“市长特别奖”的评选,受到了企业家的一致好评,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关心企业、人人支持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双链融合 金融助力
  企业科技创新实力不断突破

  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尤为重要。“西安市围绕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加大了扶持力度,我们获得了上千万元的资金支持。”中天引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保平说,“西安科教资源富集、创新实力雄厚、科创平台完备,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土壤。西安大力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举办了各类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接活动,让企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更加便捷高效,这些更坚定了我们扎根西安,加快发展壮大的信心和决心。”

  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2020年,西安市强化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国家超算中心加快建设,智慧谷、交大创新港等城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持续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5.17%,居副省级城市第一。

  与此同时,西安创新载体不断丰富完善。2020年,西安新增国家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首个国家级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和西北地区首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分别在高新、经开启动建设,电子信息、汽车、航天等产业创新联盟相继创立,创新载体日益丰富。

  得益于西安良好的投融资环境,西安企业上市再创佳绩,2020年,西安新增境内上市和精选层挂牌公司达到10家,创历史新高。通过定期开展“扶持企业上市登门行”等活动,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80家,总市值10794亿元,较2018年增长182%,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不断攀升的数据标志着西安经济社会发展迈出的坚实步伐,折射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西安市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聚焦产业发展,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打造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的一流营商环境,支持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合作和竞争,加快构建具有西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厚植营商“沃土”,伴着铿锵足音,西安企业将带着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成就感,苦练“内功”,昂首阔步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绘就更加精美绝伦的“工笔画”。

  优化结构 加速转换
  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排排车辆整齐排列、各条生产线高效运行……在宝能汽车集团西安基地绿色智慧工厂总装车间,工人们正在车门生产线上对汽车车门进行加工;在另一侧的总装OK线上,工人们对车体外观逐一开展检查。去年11月8日,位于西咸新区的宝能汽车集团西安基地绿色智慧工厂宣布正式建成。西安基地是宝能汽车集团第三个投产的整车制造基地,也是宝能第一个自建并投产的整车制造基地。该工厂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50亿元,综合税收超25亿元,带动上下游3万人就业。

  高质量项目有助于支撑高质量发展。为有力带动工业经济发展,西安市聚焦产业集群建设和重点龙头企业配套需求,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不动摇,积极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促进要素、政策、服务向重点项目聚焦。世界500强霍尼韦尔、日立ABB电网、中车长客西北总部等重点项目相继落户。三星二期一阶段、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一期一阶段、隆基股份年产10GW单晶电池及配套中试项目一期、宝能汽车西安基地等重点产业项目竣工投产……一批批重大投资、重点项目的落户及投产,为西安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积蓄了动能。

  高质量的投资项目,是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动能转换、推动经济稳增长的关键。2020年,西安市牢固树立“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的理念,453个市级重点项目实现投资3696.7亿元,项目投资进度和开工率均创近年最好水平。其中,55 个先进制造业项目、85 个服务业项目、22个文旅项目、34个生态环保项目、43 个城建和基础设施项目、89个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项目,均完成年计划 120%以上,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形成了一批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本组稿件由 记者 黄晓巍 采写)

川报聚焦 | 攀枝花市#东区#: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动车”上行稳致远

2月3日,东区政协七届六次会议开幕!《四川日报》也投来了关注的目光,刊发了《攀枝花市东区: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动车”上行稳致远》一文。回望“十三五”,东区跨越极不平凡的五年。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东区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书写非常答卷。

原文如下
↓↓↓

人勤春来早。2月3日,正值“立春”节气,位于攀枝花市东区阿署达村的攀西阳光欢乐谷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现场一片繁忙景象。作为东区加快建设的重大项目之一,该度假区实践“康养+N”产业深度融合,目标直指国家5A级旅游度假区,从一个侧面印证东区“十四五”接续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回望“十三五”,东区跨越极不平凡的五年。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东区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书写非常答卷。2020年,东区地区生产总值较2015年净增145亿元,增幅达48.3%,年均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突破4.8万元,较2015年增加15314元,增幅达46%,位居全省前列……一张张数据飘红的“成绩单”,是东区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的底气。

奋进“十四五”,东区整装待发:推动“江北片区打造钒钛战略资源创新开发主战场、江南片区打造阳光康养产业发展核心区”两翼协同发展,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提质”三大关键,加快建设“现代工业集聚地、科技创新新高地、时尚消费目的地、生态宜居公园城、社会治理示范区”,阔步奋进美丽时尚幸福现代化东区。

跳起摸高,综合实力实现新飞跃

1月31日,走进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驰辉钛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去年投产的年产800吨钛锆铪丝材生产线项目正在加紧生产。随着“攀西第一丝”登陆全国钛丝市场,“攀枝花造”钛材产品向钛丝“空白区”迈出关键一步。

这是东区汇聚发展磅礴动能,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的一个缩影。触摸经济快速发展的脉搏,过去五年,东区直面各类风险挑战,调结构、促转型,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为构筑发展新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放大工业集群优势,东区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工业,延伸产业链条,石墨新材料深加工等一大批高新技术项目落地投产,攀宝钛金属深加工产业园蓬勃发展,“熔炼—锻造—轧制—机加”系列钛产业链初步形成,工业经济向中高端稳步迈进。

拿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荣誉;“攀钢航母舰队”整装起航;规上工业总产值累计突破36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以上,获评“全省工业强县示范县”……做精工业,东区交出亮眼“成绩单”。

从0.4:66.8:32.8到0.5:53.3:46.2,这组数据反映了过去五年东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的情况,其中,服务业占比大幅增加。变化的背后,是东区聚焦钒钛、阳光“两篇文章”,把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雄心与魄力。

为做强服务业,东区加快服务业提档升级步伐,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双创中心加速崛起,炳草岗省级商贸流通集聚区建设成绩斐然,现代物流、金融外贸、高端商住等现代服务业形态呈现集群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态势,“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示范区”“服务业强县”成为闪亮名片。

捷报频传。2020年,东区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亿元,较2019年增长5.9%。喜人的数据,与东区坚定“小农业、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定位密不可分。

推动“农业多贡献”,做活农业是关键。为此,东区稳步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动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文旅融合蹚出新路子,创建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3个,培育国家级、省级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9家。

跳起摸高,《“工业强区”实施方案》《“服务靓区”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东区以项目落地推动经济发展,逐步形成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传统经济与新兴经济联动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局面。

亮点纷呈,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2020年12月26日,2020“钛时代·创未来”全国钛工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攀枝花举行,这是一场全国性钛产业领域的智慧碰撞,覆盖了国内涉钛地区的137家企业、团队报名参赛。大赛落地攀枝花,既与资源相关,也是产业创新科技发展的需要。

打开“十三五”答卷,东区改革创新亮点纷呈。抓改革、重创新,资源要素持续集聚,为推进东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东区多措并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教育管理体制、“三医联动”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综合改革稳步实施。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成为常态,不断精简审批环节、提升行政效能,累计减税降费22.1亿元,新增市场主体1.6万户。

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东区蹄疾步稳。一组组数据振奋人心,“十三五”时期,东区工业技改投资超290亿元,累计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51.2亿元,33个研发机构、1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引擎强劲,近3年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10亿元。以奥林匹克双创中心为代表的创新孵化载体平台,已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的阶梯型产业孵化链条。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东区对外开放可圈可点。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东区累计引进千万级项目453个,招商引资总到位资金726亿元,年均增长12.2%,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东区以实际行动交出一份合格的收官答卷。“稳增长、强进位,发展质效显著提升,为东区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奠定了坚实基础。”东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解民所盼,温暖力量直抵人心

累计投入4.5亿元,实施民生项目222个,新增就业2.6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这是东区“十三五”交出的一份民生答卷。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答卷背后,流淌着一股股温暖力量,直抵人心。

如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东区补短板、增福祉,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筑牢民生底线,率先全面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的东区自加压力,创新出台《“精准扶低”19条帮扶措施》,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体在就业、教育、医疗、低保、养老等方面的困难。2017年,3000余名东区建档立卡低收入群体全部“脱低”,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这股温暖力量,也在青山绿水间激荡。

春日,碧波荡漾的金沙江绕城而过,令人心旷神怡。2020年,东区两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均保持Ⅱ类,优良水体比例100%;两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优良率100%。成效背后,书写着东区持续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的决心,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东区提前1年8个月完成省挂牌督办13户沿江水选企业取缔拆除,关停小散乱选矿、晒矿企业130余家,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3年保持在95%以上。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也取得实效,森林覆盖率从39.9%提高到42.8%。

回顾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征程,东区奋楫扬帆。推进社区养老和基层医疗深度融合,利用独特阳光资源,突出冬季特色医养融合品牌培育,“康养+”产业蓬勃发展,全域全龄全时智慧康养城区逐渐成型。值得一提的是,东区平均每千人占有病床约13张,人均医疗卫生资源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医疗服务覆盖辖区及川滇周边10余县(区)。

美好未来催人奋进。2035年远景目标已经锁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初步建成美丽时尚幸福现代化东区。

摄影:王东

【与知识产权同行】 “十四五”,江苏六大工程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江苏六大工程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工程、高价值专利培育升级工程、知识产权强链工程、商标品牌培育工程、知识产权运营和金融创新工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1月22日,记者从在宁召开的2021年全省知识产权局系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在“十三五”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江苏将在“十四五”时期实施六大工程,力争率先基本建成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量质齐升 彰显“江苏力量”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是硕果累累的五年,是全面跃升的五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支苏平介绍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江苏全面确立了建设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的战略目标,聚焦支撑创新发展,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多项工作全国领跑,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走在全国前列。

“十三五”期间,江苏新增专利授权157.88万件,发明专利授权21.01万件,分别是“十二五”的1.36倍和2.11倍,占全国的13.52%和11.8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6.14件,是“十二五”末的2.54倍,比全国高20.34件;PCT专利申请量2.95万件,是“十二五”的4.35倍;有效注册商标191.15万件,是“十二五”末的3.02倍;新增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0.40万件,是“十二五”的2.34倍;新增地理标志商标129件、产品7件,14件地理标志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在第十八至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累计获得专利金奖9项、银奖20项、优秀奖365项。

如果这一连串数字还不足以彰显出知识产权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江苏力量”,那么让我们再看看更多的“第一”和“率先”。“十三五”期间,新增1.2万家企业参与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建设,352家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149家企业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居全国首位;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达27家,数量居全国第一。在全国率先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率先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建立统计制度,深化产业专利导航,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率先开展“互联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首推“苏地优品”地理标志培育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

改革创新 打造“江苏样板”

站在“十四五”新起点上,江苏知识产权创新的步伐将迈得更大。就拿六大重点工程排在首位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工程来说,2021年,江苏除了将加快《江苏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立法进程,强化全链条保护,还将启动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遴选1个设区市、1个县(市、区)、1个园区,以地方政府或园区管委会为实施主体,在全国率先创建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着力打造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最优地区。

江苏在知识产权运营和金融方面一直都很有创新精神,2020年发行了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创新创业疫情防控债券,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1799件,数量全国第一,质押融资额达152.72亿元。“十四五”时期,江苏将实施知识产权运营和金融创新工程,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充分实现。今年,将加快建设长三角知识产权金融数字实验室,探索创新知识产权评估、风险分担、风险补偿、投贷联动和质物处置机制;实施新一轮“知识产权百亿融资”行动计划,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险、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此外,江苏还将加大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专利行政裁决、数字金融等改革试点力度。

“专利大户”高校的诸多专利沉睡在抽屉里一直为人所诟病,如何让高校的“精”专利成为市场的“金”专利?记者了解到,为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江苏将着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建设,深化知识产权归属制度改革,完善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激励机制,争取国家专利转化专项计划。

聚焦产业 提升“江苏高度”

记者注意到,2021年江苏知识产权主要预期目标中新增加了一项——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09件。同时,“十四五”重点实施的六大工程中有三大工程直指高价值知识产权。这些无不映射出我省知识产权从追求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今年,江苏将围绕打造自主可控产业体系,紧扣全省50条重点产业链,实施四项工程,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其中,高价值专利培育升级工程将优化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设模式,持续开展关键核心(共性)技术专利布局,强化重点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

知识产权强链工程则聚焦我省卓越、优势产业链实施产业专利导航计划,建设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深入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细分领域专利信息分析,提高产业研发的精准度和效率。以“链主”企业、龙头企业为核心,推动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引导上下游企业构建专利池,增强产业总体竞争力。

知识产权强企升级工程将建立企业分级分类培育库,集成知识产权信息、专利审查员等优质资源,实施有针对性、差别化的服务指导,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商标品牌培育工程着重打造产业集群品牌和“苏地优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地理标志产业促进试验区,创新地理标志 产业与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关联产业共同繁荣的“1+N”发展模式,助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江苏经济报记者杜颖梅 通讯员张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它的幽静、美景和神秘这里是汕头石塔山景区,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在石塔山景区,你可以漫步湖畔,欣赏青山绿水,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 #崔智镐CHOIJIHO[超话]#20240404 官推更新[] 240404 앰퍼샌드원 (AMPERS&ONE) 2nd Single Album
  • 这时善解人意的灵儿握住李逍遥的手表示:我相信我们的父母也是很疼爱我们的,只不过他们一定有他们的责任和难言之隐,他们一定会在某一个地方默默地祝福我们。妹妹和Sar
  • 他是这个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自他来到球队,我们取得的成功是不可思议的,我认为他休息一年对他和他的家人来说都是很需要的,我相信他很快会回到工作岗位来,因为他是为足球
  • #刘宇宁又见逍遥主题曲# | #刘宇宁燕子京# | #摩登兄弟[超话]# [兔子]刘宇宁燕子京|刘宇宁珠帘玉幕刘宇宁,遇见你,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摩
  • 毕竟感情中大部分人分开是都‬一个逃避,另个一‬穷追不舍,感情肯定是双向赴奔‬最好啦如果你想和另半一‬好好解决问题,而不‬是你们被问题解决的话,那很就‬适合情感‬
  • 来源链接:www.haoliao666.com/mmmmm 类比一下,新能源汽车就像是一盏明亮的灯塔,在黑夜中为我们指明方向;而传统燃油车则像是一团浓烟,在城市
  • >> ”中国有一句极深刻的话语:“任何个人的历史行为,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这种说法的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但由此导出每个人都把
  • 也还好没搬了,因为我意识到虽然喜欢,但也应该有版权意识和尊重她们的辛苦拍摄和剪辑,既然内网有了正版,请大家也多多关注,期待以后能同步油管看到她们的最新视频,也希
  • KISSY氧心 羊绒蚕丝保暖内衣秋衣秋裤 ,6 2 [给你小心心]一个人,拥有漂亮的外表,能在感官上吸引人,拥有真诚的心, 便能从内心感动别人。[] 2404
  • 2、高仿万国柏涛菲诺Da Vinci系列:价格在800-2500,这是一款比较复杂和精美的系列,通常需要更高的技术来复制。2、高仿万国柏涛菲诺Da Vinci系
  • 但是,当我们回到家后,突然发现这辆新能源汽车似乎并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那么简单,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或者说,我们是不是应该顺势而为,尽快将它开回家中呢?
  • 3️⃣ Centre building/Student Union Cafe:推荐CBG的鸡肉卷!4️⃣ Food Charity:LSE的隐藏食堂哈哈哈!
  • 苏烟已经完全适应这里的生活,吃杂粮馒头,没有油水的炖白菜都不是问题,也不会因为不挣钱焦虑,因为身边人都一副很满足,又充满干劲的精气神。白天的课程也很紧张,三个月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间,看似很快,但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可以实现快速充电。链接来源:www.yiyouhg.cn/mmmmm 我们要明确一个事实:新
  • 有时候,我会迷失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有时候,我又会充满勇气与信念,勇往直前。脚本,就像是游戏中的一颗明亮的明星,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能
  • “福宝”出生于2020年7月20日,是旅韩大熊猫“爱宝(华妮)”和“乐宝(园欣)”在韩国诞下的第一只幼崽,受到广大韩国民众喜爱,收获了“福公主”“福墩墩”等爱称
  • Adobe表示,与前代产品相比,Firefly Image 2模型能够生成质量更高的图像,使用Firefly Image 2模型生成的图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以及
  • 此事有两个版本,陪同的姐姐说老妈因为紧张,当场出症状了,人家态度很好,笑嘻嘻的给清理了。根据老妈后来总是自己偷偷窃笑的事实判定,肯定闹笑话了。
  • 详细请看:www.cmhi.com.cn/mmmmm 经典之王,拳皇98继承号除了驱动软件和游戏平台软件外,手柄游戏还需要一些辅助软件来提升游戏体验。在这两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