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烽火线送同胞回家!#全景记录中国公民撤离乌大行动#】3月28日上午,第20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安全抵达福州,这标志着中国撤离在乌克兰公民的工作告一段落。

乌克兰紧张局势急剧升级以来,中国外交部迅速启动领事保护应急机制,第一时间组织、引导、协调中国公民避险并撤离。在过去一个月,多路《环球时报》记者不间断追踪乌克兰撤侨工作的进展,先后联系我驻乌克兰、罗马尼亚、波兰等多国使领馆,并采访多名亲身经历这场撤离行动的华人华侨、中资机构人员和中国留学生,尝试以全景式的方式记录这场堪称奇迹的大行动的方方面面。

透过他们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不放弃每一个同胞的大使,看到了在口岸驻守8天8夜的外交官,看到了不惧艰险护送孩子们离境的华侨,看到了挺身而出照顾他人的学生党员,看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爱心接力……这场大行动中的一个个身影,共同拼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实力”,也描绘出一幅中华儿女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感人画卷。

创下“五个之最”,方案如何出炉?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乌克兰局势恶化之前,在乌中国公民共有6000多人,不仅人数多,而且还分布在许多不同地方。除自行撤离人员外,中国驻乌使领馆共组织、指导、协调撤离了5000余人。这一庞大的撤离行动也创下了“五个之最”——“环境最复杂”“形势最危险”“撤离难度最大”“撤离群体最令人牵挂和揪心”“参与撤离行动的使领馆数量最多”。

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2月24日开始。当天清晨,基辅上空响起爆炸声后一个小时,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迅速发布第一个安全提醒,并立即启动应急方案。与此同时,为方便群众,大使馆火速把平时1部领保协助电话增至3部,24小时不间断接听在乌留学生和其他中国公民的电话,为他们提供安全指导。

“那几天,平均每天都有上千个电话打进来。”一名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领保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面临着巨大而复杂的考验:既要紧盯形势,又要传递正确信息,还要引导同胞们不要慌乱,开导并帮助他们在合适的情况下安全撤离。”

随着乌克兰境内安全局势迅速恶化,大规模的撤离计划正式启动。然而,面对军事冲突双方的激烈炮火和因此导致的安全风险,“怎么撤”成为摆在我驻乌克兰外交人员面前的难题,执行方案必须以安全为首要目标。

我大使馆研究过多种撤离方案,比如包机撤离。按照中国的实力,包机当然没问题,但激烈的战事已让安全飞行的条件不再具备。万一飞机空中遇险,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从海上撤离,这意味着接下来还需要中转,而且需要把分布在乌克兰各地的同胞统一集中到敖德萨,这意味着风险平白多了几分。而且,要找到合适的船只也需要很长时间,越等越不安全。如果从陆路撤离,那要打通几条通道?什么交通工具最安全?没有申根签证的中国公民能否顺利进入邻国?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多次协调、反复确认。

除了“稳”,“快”也是摆在中国驻乌外交官面前的重要挑战。他们表示,乌克兰形势瞬息万变,比如一些道路,今天还是通的,明天就因为交火而不通了,甚至上午还通,下午就不通了,“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应对变化,找到安全通道,也是一个很让我们头疼的问题”。

经过仔细研判,我驻乌克兰使领馆最终决定采取如下撤离计划:用大巴和火车把待撤离人员从基辅、哈尔科夫、苏梅等城市运出,通过邻近乌边境的利沃夫和敖德萨两大通道进行分流,把大家疏散至波兰、摩尔多瓦、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周边国家,再安排临时航班回国。

在使领馆的统一协调下,2月28日晚,两批中国留学生分别从基辅和敖德萨向西撤离。尽管撤离车队得到了当地军警的护送,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危险。一名当晚护送88名学生乘大巴前往摩尔多瓦的领保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发车不到一个小时,车子的右前方就发生了3次炸弹爆炸。一路上,大家经历了至少15道关卡,到处都是拿着枪的士兵。

打开撤离通道,大使竟一路找到乌克兰副总理

事实上,从基辅和敖德萨出发的两条路线已经算是“相对安全”了,处在两军交火中心的哈尔科夫和苏梅的撤离行动,才是真正的难题。据了解,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时,哈尔科夫和苏梅两个城市分别有超过100名中国留学生。

“在过去这段时间,我们经历了好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遭受炮火,第一次躲入防空洞,第一次经历战争,第一次克服千难万险撤离。”苏梅国立师范大学文化与艺术学院留学生董浩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感叹道,“滞留那几天,每当枪炮响起,我和同学们就不得不躲在狭小的防空洞里。大家坐在漆黑脏乱的地上,不能吃喝也不能睡觉,没有厕所,也没有网络。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呆呆地望着昏暗的天花板,祈祷战争快点结束。”

由于地处乌克兰东北部并和俄罗斯接壤,在战争开始的第二天,苏梅就成了俄乌军队争夺的地方。董浩回忆说,由于战事瞬息万变,苏梅地区100多名中国留学生的撤离计划也经历了重重波折。

学生们最初的想法是撤离到距离苏梅最近的俄罗斯边境城市,那里距离苏梅只有70公里,但大使馆很快否定了这一计划,因为在战争中撤往其中一个当事国实在不妥,安全是个很大的问题。后来,大家又商议了很多方案,但都无法百分之百保证安全,也都没有成行。

“3月6日,我们收到一个好消息:中午12点集合,准备撤离!得知这个消息后,所有人一下子都激动万分。”董浩告诉记者,“但在战火之中,一切注定不会那么容易。由于俄乌双方未能就人道主义通道达成一致,当天的撤离计划搁浅了。那一夜,我们所有人都没有睡着。第二天,轰炸机巨大的轰鸣声再次在我们头上响起,不到一分钟,炮弹就落在了我们宿舍所在的大街上,当烟尘升起的那一刻,我们以为,短期内可能真的走不了了。”

没想到在使领馆的不懈努力下,事情峰回路转。俄乌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同意在3月8日开启苏梅地区人道主义通道。“在大使馆的安排下,我们当天一早就第一批撤离。幸亏如此,因为下午第二批人员就因战火重燃而无法撤离。”董浩说。

“后来我们才得知,为了让我们安全撤离,范先荣大使和大使馆其他外交官们不眠不休地工作了4天4夜,甚至一路找到乌副总理,为我们协调撤离通道。他们真的没有放弃我们任何一个人”,董浩充满感情地告诉《环球时报》,“当在利沃夫,范先荣大使站在小板凳上对我们说,‘孩子们,同学们,你们现在安全了’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据我驻乌克兰大使馆工作人员对《环球时报》介绍,从苏梅撤离的这批留学生是最后一批从乌危险地区大规模撤离的中国公民。“在他们前往斯洛伐克的大巴上,每一辆车我们都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员,既是押车保护,也是为了安抚大家焦灼的心情。他们的安全撤离也标志着乌克兰境内集中撤离行动的圆满结束。”

外交官们在口岸驻守8天8夜

满载中国公民的车辆驶出乌克兰,马上就迎来我驻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等邻近国家使领馆的“接棒”。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撤侨行动开始后,我驻乌克兰邻近国家大使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紧急部署,全馆动员,确定了工作方案。

在我驻罗马尼亚大使馆的安排下,协调组、口岸组、信息组、机场组、后勤保障组,一个个工作小组迅速建立起来,在统一的指挥下协调运转;我驻罗马尼亚大使姜瑜更亲自上阵,第一时间联系到罗外交部、内务部、警察局、边防、民航等一个又一个部门,得到了罗方在撤离人员出入境、航班审批、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给刚刚离开战火、还惊魂未定的人们吃下“定心丸”。

2月的罗马尼亚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然而,为快速打通撤离通道,我大使馆工作人员连夜顶风冒雪,兵分两路奔赴距离首都布加勒斯特数百公里的加拉茨口岸和斯库莱尼口岸驻守,只为确保抵罗的同胞们入关后第一时间就能够看到大使馆人员,能放下一路以来焦急、惶恐的心。

3月1日,518名中国同胞通过两个口岸入境罗马尼亚,并乘坐使馆安排的大巴顺利抵达布加勒斯特,这标志着我自乌转移人员抵罗通道顺利打开,安全顺畅运转。从那一天开始,到3月20日,约3500名中国公民从乌克兰直接或经摩尔多瓦入境罗马尼亚,其中仅3月1日至3日入境人员就超过2400人。 (环球时报)

【穿越烽火线送同胞回家!《环球时报》全景记录中国公民撤离乌克兰大行动】3月28日上午,第20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安全抵达福州,这标志着中国撤离在乌克兰公民的工作告一段落。#环球时报全景记录中国公民撤离乌大行动# #全景记录中国公民撤离乌大行动#

乌克兰紧张局势急剧升级以来,中国外交部迅速启动领事保护应急机制,第一时间组织、引导、协调中国公民避险并撤离。在过去一个月,多路《环球时报》记者不间断追踪乌克兰撤侨工作的进展,先后联系我驻乌克兰、罗马尼亚、波兰等多国使领馆,并采访多名亲身经历这场撤离行动的华人华侨、中资机构人员和中国留学生,尝试以全景式的方式记录这场堪称奇迹的大行动的方方面面。

透过他们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不放弃每一个同胞的大使,看到了在口岸驻守8天8夜的外交官,看到了不惧艰险护送孩子们离境的华侨,看到了挺身而出照顾他人的学生党员,看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爱心接力……这场大行动中的一个个身影,共同拼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实力”,也描绘出一幅中华儿女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感人画卷。

创下“五个之最”,方案如何出炉?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乌克兰局势恶化之前,在乌中国公民共有6000多人,不仅人数多,而且还分布在许多不同地方。除自行撤离人员外,中国驻乌使领馆共组织、指导、协调撤离了5000余人。这一庞大的撤离行动也创下了“五个之最”——“环境最复杂”“形势最危险”“撤离难度最大”“撤离群体最令人牵挂和揪心”“参与撤离行动的使领馆数量最多”。

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2月24日开始。当天清晨,基辅上空响起爆炸声后一个小时,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迅速发布第一个安全提醒,并立即启动应急方案。与此同时,为方便群众,大使馆火速把平时1部领保协助电话增至3部,24小时不间断接听在乌留学生和其他中国公民的电话,为他们提供安全指导。

“那几天,平均每天都有上千个电话打进来。”一名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领保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面临着巨大而复杂的考验:既要紧盯形势,又要传递正确信息,还要引导同胞们不要慌乱,开导并帮助他们在合适的情况下安全撤离。”

随着乌克兰境内安全局势迅速恶化,大规模的撤离计划正式启动。然而,面对军事冲突双方的激烈炮火和因此导致的安全风险,“怎么撤”成为摆在我驻乌克兰外交人员面前的难题,执行方案必须以安全为首要目标。

我大使馆研究过多种撤离方案,比如包机撤离。按照中国的实力,包机当然没问题,但激烈的战事已让安全飞行的条件不再具备。万一飞机空中遇险,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从海上撤离,这意味着接下来还需要中转,而且需要把分布在乌克兰各地的同胞统一集中到敖德萨,这意味着风险平白多了几分。而且,要找到合适的船只也需要很长时间,越等越不安全。如果从陆路撤离,那要打通几条通道?什么交通工具最安全?没有申根签证的中国公民能否顺利进入邻国?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多次协调、反复确认。

除了“稳”,“快”也是摆在中国驻乌外交官面前的重要挑战。他们表示,乌克兰形势瞬息万变,比如一些道路,今天还是通的,明天就因为交火而不通了,甚至上午还通,下午就不通了,“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应对变化,找到安全通道,也是一个很让我们头疼的问题”。

经过仔细研判,我驻乌克兰使领馆最终决定采取如下撤离计划:用大巴和火车把待撤离人员从基辅、哈尔科夫、苏梅等城市运出,通过邻近乌边境的利沃夫和敖德萨两大通道进行分流,把大家疏散至波兰、摩尔多瓦、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周边国家,再安排临时航班回国。

在使领馆的统一协调下,2月28日晚,两批中国留学生分别从基辅和敖德萨向西撤离。尽管撤离车队得到了当地军警的护送,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危险。一名当晚护送88名学生乘大巴前往摩尔多瓦的领保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发车不到一个小时,车子的右前方就发生了3次炸弹爆炸。一路上,大家经历了至少15道关卡,到处都是拿着枪的士兵。

打开撤离通道,大使竟一路找到乌克兰副总理

事实上,从基辅和敖德萨出发的两条路线已经算是“相对安全”了,处在两军交火中心的哈尔科夫和苏梅的撤离行动,才是真正的难题。据了解,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时,哈尔科夫和苏梅两个城市分别有超过100名中国留学生。

“在过去这段时间,我们经历了好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遭受炮火,第一次躲入防空洞,第一次经历战争,第一次克服千难万险撤离。”苏梅国立师范大学文化与艺术学院留学生董浩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感叹道,“滞留那几天,每当枪炮响起,我和同学们就不得不躲在狭小的防空洞里。大家坐在漆黑脏乱的地上,不能吃喝也不能睡觉,没有厕所,也没有网络。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呆呆地望着昏暗的天花板,祈祷战争快点结束。”

由于地处乌克兰东北部并和俄罗斯接壤,在战争开始的第二天,苏梅就成了俄乌军队争夺的地方。董浩回忆说,由于战事瞬息万变,苏梅地区100多名中国留学生的撤离计划也经历了重重波折。

学生们最初的想法是撤离到距离苏梅最近的俄罗斯边境城市,那里距离苏梅只有70公里,但大使馆很快否定了这一计划,因为在战争中撤往其中一个当事国实在不妥,安全是个很大的问题。后来,大家又商议了很多方案,但都无法百分之百保证安全,也都没有成行。

“3月6日,我们收到一个好消息:中午12点集合,准备撤离!得知这个消息后,所有人一下子都激动万分。”董浩告诉记者,“但在战火之中,一切注定不会那么容易。由于俄乌双方未能就人道主义通道达成一致,当天的撤离计划搁浅了。那一夜,我们所有人都没有睡着。第二天,轰炸机巨大的轰鸣声再次在我们头上响起,不到一分钟,炮弹就落在了我们宿舍所在的大街上,当烟尘升起的那一刻,我们以为,短期内可能真的走不了了。”

没想到在使领馆的不懈努力下,事情峰回路转。俄乌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同意在3月8日开启苏梅地区人道主义通道。“在大使馆的安排下,我们当天一早就第一批撤离。幸亏如此,因为下午第二批人员就因战火重燃而无法撤离。”董浩说。

“后来我们才得知,为了让我们安全撤离,范先荣大使和大使馆其他外交官们不眠不休地工作了4天4夜,甚至一路找到乌副总理,为我们协调撤离通道。他们真的没有放弃我们任何一个人”,董浩充满感情地告诉《环球时报》,“当在利沃夫,范先荣大使站在小板凳上对我们说,‘孩子们,同学们,你们现在安全了’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据我驻乌克兰大使馆工作人员对《环球时报》介绍,从苏梅撤离的这批留学生是最后一批从乌危险地区大规模撤离的中国公民。“在他们前往斯洛伐克的大巴上,每一辆车我们都安排了一名工作人员,既是押车保护,也是为了安抚大家焦灼的心情。他们的安全撤离也标志着乌克兰境内集中撤离行动的圆满结束。”

外交官们在口岸驻守8天8夜

满载中国公民的车辆驶出乌克兰,马上就迎来我驻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等邻近国家使领馆的“接棒”。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撤侨行动开始后,我驻乌克兰邻近国家大使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紧急部署,全馆动员,确定了工作方案。

在我驻罗马尼亚大使馆的安排下,协调组、口岸组、信息组、机场组、后勤保障组,一个个工作小组迅速建立起来,在统一的指挥下协调运转;我驻罗马尼亚大使姜瑜更亲自上阵,第一时间联系到罗外交部、内务部、警察局、边防、民航等一个又一个部门,得到了罗方在撤离人员出入境、航班审批、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给刚刚离开战火、还惊魂未定的人们吃下“定心丸”。

2月的罗马尼亚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然而,为快速打通撤离通道,我大使馆工作人员连夜顶风冒雪,兵分两路奔赴距离首都布加勒斯特数百公里的加拉茨口岸和斯库莱尼口岸驻守,只为确保抵罗的同胞们入关后第一时间就能够看到大使馆人员,能放下一路以来焦急、惶恐的心。

3月1日,518名中国同胞通过两个口岸入境罗马尼亚,并乘坐使馆安排的大巴顺利抵达布加勒斯特,这标志着我自乌转移人员抵罗通道顺利打开,安全顺畅运转。从那一天开始,到3月20日,约3500名中国公民从乌克兰直接或经摩尔多瓦入境罗马尼亚,其中仅3月1日至3日入境人员就超过2400人。 #环球时报全景记录我国公民撤离乌大行动#

【学雷锋 共抗疫】经济贸易管理系学生抗疫志愿者在行动

在春风和煦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新一年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月”,与往年不同的是,一场疫情让我们宅在家中无法正常返校,但是同学们志愿服务的热情却依旧高涨,经济贸易管理系的学生勇敢加入抗疫志愿者的行列,在自己的家乡,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所长,协助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
姓名:刘博鑫(团员)
班级:621437

专业:大数据与会计
服务地点:包头市九原区萨茹拉街道第三社区
志愿心得: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00后的有志青年,在此次疫情突发之际,我踊跃报名参加了疫情防控志愿活动。我的任务主要是引导群众扫健康码、测量体温,协助工作人员搭建核酸检测点帐篷及相关工作。虽然活动只是由一些看起来平凡的小事组成的,但是这些平凡的点点滴滴都可能对服务的对象产生巨大的影响。当我们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幸福,觉得终于为社会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志愿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志愿者不是单纯的奉献,我们也可以从活动中学到很多东西。致敬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为这场灾难付出的各行各业工作人员,愿疫情早日散去,2022一定会好起来的!中国加油!
姓名:韩龙(预备党员)
班级:619439 专业:会计
服务地点:包头市昆都仑区万豪酒店
志愿心得:我这里是疫情隔离酒店,因为疫情的突然爆发,昆区紧急命令将防控疫情指挥部设在了昆都仑区的万豪酒店,我们按之前分配的小组进入酒店,主要是接触密接、次密接人群。每天很忙碌,生活很充实,照片也是我在工作之余偶尔拍的,因为手机戴有保护措施,所以拍的并不是太清楚。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愿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早日战胜疫情。
姓名:史佳丽(预备党员)
班级:619437

专业:会计
服务地点:呼和浩特市呼哈路街道社区
志愿心得:2022年2月,呼和浩特市的疫情突然爆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立即投入到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去,我主要在居民做核算检测时提供志愿服务工作,包括排队秩序维护、身份信息登记等。每天刚去做工作时,身上还非常热乎,站的时间长了以后,手脚冰凉,但我从来没有后悔,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能够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倍感骄傲和自豪。
姓名:王娜(团员)
班级:621431 专业:大数据与会计
服务地点: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新营子镇范城滩窑村
志愿心得: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作为一名大学生,我闻令而动,第一时间申请加入志愿者的队伍。我在村里当志愿者,主要工作是维持秩序、测量体温、登记相关信息等。在真正参与过疫情防控工作之后,我切身的体会到一线防疫工作者的辛苦,明白了什么是“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作为青年一代,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疫”线有我。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姓名:林金濛(积极分子)
班级:620439

专业:会计
服务地点:呼伦贝尔莫旗汉古尔河镇卡口
志愿心得:做志愿者,保护好家乡的人,为国家疫情防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姓名:刘喆(团员)
班级:621431

专业:大数据与会计
服务地点: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额鲁特街道贺兰山社区
志愿心得:我认为爆发疫情,作为大学生应该为人民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天从手机、电视上看到医护人员、志愿者十分辛苦,但只有自己做了这分工作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辛苦。全员核酸,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早上六点就要到卡点上,做好准备工作,一站就是八九个小时,冷的时候冷到没有知觉,中午热的时候防护服里面一层水珠,全是汗。由于防护服是一次性的,防疫物资有限,所以我们从早到晚尽量少喝水,少上厕所,减少防疫物资不必要的消耗,尽管工作很辛苦,我们依然觉得能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而倍感荣耀。
姓名:刘晋佳
班级:621435

专业:大数据与会计
服务地点: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政府
志愿心得:这段时间我在乡镇的工作主要是外来人员信息排查。临近春节,不少人从外地想回来与家人团聚,但是因为有些地方属于中高风险地区,回来需要前三天与我们报备,我们及时打电话与本人联系,通过他流入我地时间我们及时能够对他进行管控措施,防止疫情继续传播,对疫情防控贡献微薄之力。
姓名:耿跃玲
班级:621931

专业:旅游管理
服务地点:包头市黄河四区街道办事处
志愿心得:在疫情严重期间,我就加入了抗疫志愿者的队伍,很累但也很满足。报完名第二天一早5:00就开始工作啦,穿好防护服6:00正式开始做核酸,当时天气也冷,手都冻僵啦,一个小朋友给我们志愿者送来了热水瓶,我们都特别感动,感觉付出的一切都值了!当志愿者一点儿也不后悔,今后在能力范围内,我们都会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那些每一位志愿者都很辛苦,又很有爱心!有这一次的经历,我觉得特别好!大家同心协力共度难关!
姓名:郝燕亭(预备党员)
班级:619437 专业:会计
志愿心得:2022年2月20日,我所在地包头市青山区以及昆区,接到通知:全员核酸检测,我所在小区北新苑按要求进行了核酸检测。突然的消息打破了包头市的繁华与热闹。作为一名大学生,积极响应号召,加入疫情防控。亲身经历了防疫人员的辛苦付出,从天黑到天亮,一个个结冰的防疫面罩,只能用手来融化,一双双冻红肿的手,没办法取暖,我们的工作还没结束,我们不能脱下这身战服,因为我们是有使命的防疫人员。
姓名:郭旭(积极分子)
班级:6204310 专业:会计
志愿心得:疫情来临,我参加了呼和浩特市金山开发区东方学校网点的志愿者,职位为信息登记员,主要负责核酸检测人员信息的准确录入,每轮核算检测连续工作大概10个小时,从2月17日以来参与了多轮核酸检测。在本次志愿服务中,深刻感受到特殊时期共同抗疫为家乡出力的感觉,家乡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身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此刻更应该勇敢站出来,尽己所能,冲锋在前,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
姓名:张婉儿(积极分子)
班级:620931 专业:旅游管理
志愿心得: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时刻牵动着大家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的家乡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什力圪图村,我第一时间争当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在这次志愿任务中,感受到了大家的认真对待与积极配合。为大家服务是光荣的,同时也见证了更多志愿者的辛勤付出,以及大家凭借自己的力量捐赠的物资。几乎每天都要做一次核酸,医护人员的耐心,大家的配合,我相信,我们可以打败疫情,战胜疫情。
姓名:薛娅妮


班级:620431 专业:会计
志愿心得:本次疫情期间,很荣幸能够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毫沁营作为志愿者为本次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的工作主要是登记检测核酸人员的信息,在检测系统录入身份证信息等。这次参加防疫,让我了解到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我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培养了自己的极限和耐力。当我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奉献自己一份力量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幸福,觉得终于为社会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志愿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服务社会,传递爱心、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姓名:马建东(积极分子)
班级:620531 专业:酒店管理
志愿心得:2022年2月22日,我报名参加了乌兰察布市山城志愿者协会,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在我们家附近小区的满达社区,我主要的工作是在站点附近喷洒酒精和消毒液,出入来往人群做登记和体温检测,每天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在这些日子的工作中,我感受到了疫情就在我身边,一定要严阵以待,出门在外都要戴好口罩,在这个紧要的关头,不聚集、少流动就是为社会做了贡献。
姓名:李子纯(学生干部)
班级:621531 专业: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志愿心得:2022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席卷了我的家乡——呼和浩特,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为响应号召,在父母的支持下,我积极的加入了土默特左旗的红十字志愿者队伍。虽然我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有幸因我的付出使得一些人得到帮助,这是永远难忘的志愿服务。
姓名:王鹏程(学生干部)
班级:621436 专业:大数据与会计
志愿心得:春暖花开的开学季即将到来之时,我的家乡包头市出现了疫情,身为一名大一学生,一名共青团员,我主动联系所在社区的办事处,踏上了支援抗疫的路途,这是时代赋予在我身上的责任。在早上的4点左右就集结在指挥室,有条不紊的分发抗疫装备。在此次的核酸检测中,我主要负责核酸检测场地的消毒工作,早上5点分配到自己的任务,便开始一天的工作。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我们终将战胜疫情。
姓名:武未荣
班级:621434 专业:大数据与会计
志愿心得:正月本应是热闹团聚的日子,可是疫情的加重让所有人都措不及防。我在呼和浩特报名参加抗疫工作,只为能献出一丝微薄之力。早上六点集合为核酸检测工作做好准备,一直工作到凌晨只为顺利完成任务。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为所有做核酸的人登记信息,寒冷的天气更是为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尽管很难很累,可我们都没有放弃。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很荣幸参加此次工作,盼疫情完全散去,人人平安相聚。
姓名:史文静
班级:620437 专业:会计
志愿心得:在疫情期间,我有幸成为了包头市昆河镇万和阳光社区一名志愿者,向周围的朋友家人宣传疫情防控措施,如勤洗手、减少外出、外出回家要消毒等。在志愿活动期间,我的任务是维持秩序控制核酸检测的排队距离,提前帮助大家核验健康码,为信息登记录入节约时间。
姓名:石峰
班级:621432 专业:大数据与会计
志愿心得:我是来自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的一名大一新生,从2月29日以来,每天早晨6点去指定地点参加抗疫活动,早上零下十几度的温度并没有阻挡大家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勇气,一开始人不够的情况下,从早上一直工作到晚上6点多,自己做过信息采集人员、录入人员,连续几天的志愿者工作,让我体验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平凡和伟大,在国家面临困难之时,需要积极贡献自身的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这样奋勇抗疫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虽然在不同的地区承担着不同的工作,但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以己之力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让更多的居民得到帮助,让疫情早日散去,让生活重回正轨。所有志愿者以不懈的努力、辛勤的汗水演绎着新时代青年的多彩青春,以实际行动实现自我,做社会的有用之人!感谢每一位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你,一起加油,战胜疫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
  • 终于体会到和婆婆住在一个小区的快乐 平时上班下班后就去婆婆家吃饭 昨天婆婆包好水饺拿来的 下午听说可能会封单元 买了好多东西放在了家里 今天今天中午老王在家自己
  • 创新动力厚积薄发近日,位于兰州新区的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试生产的3.5微米高性能锂电池铜箔下线,厚度比过去广泛运用的铜箔材料减少一半,这意味着同等大小的锂
  • 排除这些后,目前世面上在售的,普通人也可以出手买的(买得起的)好像也不剩几个了。排除这些后,目前世面上在售的,普通人也可以出手买的(买得起的)好像也不剩几个了。
  • 我说我没做啊是自己画的,她说“好吧,再见!【她自己说自己是手残党[允悲][允悲][允悲]】然后安利了眉笔和眉毛雨衣,准备明天跟她分享一下我的囤货[doge][d
  • 由清新的水果香气开始冒险之旅,果香与花香仿佛置身在加州的阳光下,以持久的木质香气作结尾,带你踏上一段旅程,唤起期待的心情,开阔的道路和制作过程中的回忆。夏日发来
  • 停车:门口对面有停车场车位多交通:地铁4号线牛湖站或观澜湖站,再打车10分钟,或观澜湖站A出口可以转公交M285到版画基地拍照:建议下午4点后,4号去时花已经开
  • p.s.今天被同一个人拒绝三次邀请,太搞笑了[允悲][允悲][允悲]——我会记着这笔“仇”的[doge]不懂茶道,偶尔也会喝茶,喜欢铁观音的醇厚内敛,喜欢普洱的
  • 【浑河站东街道:睦邻助老进社区 关爱银龄邻互动】#两邻社区推荐官##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 为深入践行“两邻”理念,推进“健康沈阳”进社区,进一步提高老年人
  • 原炀凑了过去,握住顾青裴的手,咳了一声有点不好意思的道:“青裴…我又无家可归了…” “……”顾青裴把手抽了回来,转过头去小声道,“过来住…” 原炀亲了一口顾
  • 虽然我都会抓拍他的丑照但认真营业给他拍的都不错,自带瘦身美颜功能;而他拍的照片都自带丑颜滤镜,我不是360度无死角美女,需要角度构图光线配合,有一定难度,他看到
  • 林徽因写过: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他,明明爱上了她却不敢承认,宫墙重重,他只是不想把她拉入这个吃人不眨眼的皇室。
  • 现在汽车都进入了普通家庭,成为代步工具,这是20年前我年轻时代不敢想象滴。从藏民的角度来看,有时会可怜住在城市里的人,他们会认为这些人生在富庶的地方,日子应该过
  • 机芯和表壳上的每个部件均自主生产、装饰并组装, 南京百达翡丽维修服务网点不论是简单功能表款,南京百达翡丽手表维修电话还是复杂功能表款,及至超级复杂功能表款也不例
  • 但是蓝盈莹扮演了女强人潘晓晨,角色飒爽的性格特点在她细腻的诠释下既生动又鲜活,真的被圈粉了#剧综评论人##肖战[超话]##肖战杨紫余生豆瓣6.0合理吗# 我觉得
  •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它的事情要做,做好手头的事儿,善待相遇的人,把每一个今天过好,就是对生命最大的珍惜。讨嫌离不得一个骄字,人生不能太骄傲,骄傲容易忘形,满招损
  • 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
  • 多年后,好友邱兆麟评论: 你既断太监财路,同僚又无法贪污,人家怎能饶你? 1596年,一场大火将乾清、坤宁两宫烧毁,工部郎中贺盛瑞为灾后重建总指挥,贺清廉节约,
  • 当初借钱给你是因为你说的可怜,什么钱全寄去给你女朋友了,你这种人根本没情意可言,在河北大学上学,我一分钱没赚到,自己省吃俭用,看着你说的可怜,硬是从自己的生活费
  • 每一口粥都鲜到不行~晚上来上一碗真的很舒服!来澳门怎么能不去吃碗一哥水蟹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