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山西方言喜剧的新阶段——评太原莲花落轻喜剧《合浪浪许家》】

“七一”前夕,《合浪浪许家》这部优秀的话剧又要在青年宫剧场演出了,而且即将连演五场。我想,作为文艺工作者,用这样的作品迎接党的生日,实际上就是为党和人民奉献的最好的精神礼物。我还想,在全市人民迎接“二十大”召开的喜庆日子里,这部作品,肯定还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快乐!

《合浪浪许家》是什么?它是“胡同巷子”的太原方言说法,是对改革开放后城市变迁史的一段提炼,是用“太原莲花落”串联的一台轻喜剧,是由本省笑星、歌星组合而成的精粹创作班底共同推出的话剧作品,当然,它更是本剧的三位核心人物——导演柴京云、主演柴京海与编剧兼主演王名乐的师徒友爱结晶,是山西太原、大同两大城市曲艺家们的凝聚和结合,是本土编创力量象征性的崛起,是对古城民俗的一次亲切的叩问,是对“非遗”文化元素的一次深度挖掘,是对地域题材蕴含的无尽宝藏的一次快乐的提醒,是对先辈名师的一次致敬巡礼,是对三晋风情的一次艺术再现,是对本乡本土过去时代的一次乡愁回顾——当然,方言话剧《合浪浪许家》出现的本身,就是一种由文化积淀所带来的艺术创作力的喷发:它的创作是自觉的,表演团队的合力是自觉的,呈现出的感人魅力是自觉且自然的。我认为,本剧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都给予了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

一、巧妙的民俗切入以及方言的原生魅力体现。在本剧中,编导们展现出了特别珍贵的展示民俗文化的自觉性,将太原古城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的一些生活景象——沉淀较长的生活景象自然地成为了当地的民俗——一一呈现。诸如:一号人物许有福靠修自行车为生的职业,既说明了这位主人公在太原“合浪浪”(胡同)的阶层角色,又将过去时代标志性手工业修理的职业给予了亮相,虽然这一职业目前已有所衰微;还有许家养的鹦鹉,也将那个时代流行于市民中的玩鸟——一种准风俗给予了展示。还有,大杂院内各个家庭的纷乱关系与纠葛,以及太原酒厂“高粱白”、“宁化府的陈醋”、“认一力的饺子馅”等等元素的渗入,特别是太原莲花落曲艺形式的贯彻串联,将地域特色一览无余地灌输给了观众。太原莲花落是已故的曹强先生在60年前发掘、整理、创立的一个独特的曲艺品种,它以纯正的(其实亦是按照汉语拼音发声)太原话为基调,融合了说、唱于快板中,亦说亦唱、快说慢唱,与表演中保存与发展了诸多的地方性语言,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民族语言、地域方言迅速消失的时代,太原方言在这样一种形式的寄托之下生存繁衍,并且能够寄生于像王名乐这样的“90后一代”,堪称幸事一件。这也使我们想到:语言的承载与延续,其实就是民俗文化的承载与延续,而城市的记忆,既在固定的建筑中,也在流动的语汇里。珍惜每一种含有记忆的方言,不仅应该是“非遗保护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曲艺家们特别是方言曲艺家们的责任。是的,本剧最重要的对太原民俗的展现,主要体现在了语言上——除了太原莲花落的曲艺元素之外,还包涵了太原话、五台话,同时也为了体现工业城市外地人多的特点,还加入了老师身份的标准普通话和调侃逗笑待业青年的山东话。舞台之上,语言的特别往往引发观众的笑点,但总体而言,我们看到了一台运用“晋方言”创作的好剧——强调一下,我们之所以对“晋方言”话剧给予如此的关注与重视,是因为,它是山西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代表形式,是“晋商”先辈卧冰饮雪、艰难拓殖的文化沉淀,它也是晋剧、二人台、晋陕蒙黄河三角州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最重要的语言基础。商路即戏路,商路即歌路,商路即艺路,这其中,太原方言,因了省城所在地的缘故,成为或应当成为“晋语区”的核心。事实上,细心人可以发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的方言,与太原的方言极为相似——也就是说,从太原北上,在跨越了忻州、雁北地区等地的方言鸿沟之后,太原方言与呼和浩特方言近乎神奇地重叠了——而这,实际上是晋中一带晋商,用几百年“走西口”的血汗经历所开发与渗透的历史结果。我们想说的是,通过对太原方言的溯源、挖掘、推广、研究与比较,以及通过对《合浪浪许家》这样的方言话剧的宣传和介绍,我们应该捡回山西与陕北、山西与内蒙古中西部、山西与张家口等区域的文化纽带,迎回飘泊在如上区域的晋商之魂,重新开通与这些区域的文化艺术交流,进而加强全面的经济贸易联系,找回历史的亲情与商情。

二、雄厚的创作班底以及集体创作组合的自发性。前面说了,《合浪浪许家》是太原、大同曲艺形式的融汇贯通,还是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经验的交流与碰撞。如果我们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做一个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共同点颇多:一、二者都是本地艺术家创新的结果;二、二者皆用当地方言表演;三、最大的共同点,二者之所以在本地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都有过硬的作品,而在过硬的作品背后,是因为太原莲花落的创始人曹强与大同数来宝的创始人柴京云,本身就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曲艺作家。当观众欣赏并且喜爱这两种快板形式的地方艺术时,常常因为看到他们本人的精彩表演而忽略了他们的创作实力,而当我们在仔细分析二者的成功因素时,也才透过表演研究文本时感叹:曹强与柴京云两人的创作功力之深厚、提炼生活现象之精准。很难想像,假如不是因为他们二人的创作,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有如此深远的吸引力。曹强创作的太原莲花落小段,如《卖花生》《看车祸》《立竿见影》等等,柴京云创作的大同数来宝《工钱》《隔辈亲》《望子成龙》等等,无论从取材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内容的鲜活度上看,更或从语言的精彩度上看,都比一般的曲艺作家水平要高。对普通市民阶层平凡生活的深切的观察,以及独具匠心、巧妙构思的提纯和提炼,使得曹强与柴京云为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的诸多作品,饱含着城市的烟火气,接续着世间的地息气,散发着乡土的草根气,也抒发着人生的七情六欲,表达着大千世界的变化多端,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上能获奖,下有市场——实际上,是生活基础和创作的视角一直站在群众的角度使然,更是超功利创作的意外收获。令人惊喜的是,相当年轻的“90后”编剧王名乐,在师从了曹强与柴京云之后,真正站在了艺术大家的肩膀上,承继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以上的优秀基因,用回顾的眼光,为我们送上了《合浪浪许家》这盘民俗大菜,将太原古城改革开放40年的过程,用喜剧的一角,给予了透视和表现。它的曲艺语言手法的运用,娴熟而轻巧;它的悲喜剧的揉合,贴切而无痕;它的人物身份的设置,照顾了各个层面;它的情节的回环、悬念的解扣,都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创作的悟性。

三、省城文艺演出团体的内生动力及潜力挥发。《合浪浪许家》的出品单位是太原市歌舞杂技团,本身并不是常规性的演出话剧的剧团,但这个单位确实是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在它的上级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的支持下,大胆地进行了跨界的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换言之,这个剧团没有因为主业是歌舞和杂技,而排斥作为“非遗”元素的太原莲花落。相反,该团的领导充分地重视和发挥了王名乐的作用,大胆起用这位在曲艺界崭露头角的“90后”人才,并且使金辉等名演员适当转型,在本剧中饰演了重要角色,辅助或配合王名乐的表演,同样取得了成功。而歌舞及杂技的元素在全剧收尾时给予了体现,也使我们看到了该团综合性的表演实力。实际上,歌舞及杂技在本剧中出现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这个艺术团体,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起用,这一点,我们应当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无论那一个行业,人才的竞争才是终极的竞争。用对一个人才,振兴一项事业,而这,也是我看《合浪浪许家》之后,最想发出的呼喊。

(作者:王 辉,为文旅部优秀专家,省政协委员,省文旅厅艺委会秘书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宣传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人,一级编剧)

【开启山西方言喜剧的新阶段——评太原莲花落轻喜剧《合浪浪许家》】

“七一”前夕,《合浪浪许家》这部优秀的话剧又要在青年宫剧场演出了,而且即将连演五场。我想,作为文艺工作者,用这样的作品迎接党的生日,实际上就是为党和人民奉献的最好的精神礼物。我还想,在全市人民迎接“二十大”召开的喜庆日子里,这部作品,肯定还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快乐!

《合浪浪许家》是什么?它是“胡同巷子”的太原方言说法,是对改革开放后城市变迁史的一段提炼,是用“太原莲花落”串联的一台轻喜剧,是由本省笑星、歌星组合而成的精粹创作班底共同推出的话剧作品,当然,它更是本剧的三位核心人物——导演柴京云、主演柴京海与编剧兼主演王名乐的师徒友爱结晶,是山西太原、大同两大城市曲艺家们的凝聚和结合,是本土编创力量象征性的崛起,是对古城民俗的一次亲切的叩问,是对“非遗”文化元素的一次深度挖掘,是对地域题材蕴含的无尽宝藏的一次快乐的提醒,是对先辈名师的一次致敬巡礼,是对三晋风情的一次艺术再现,是对本乡本土过去时代的一次乡愁回顾——当然,方言话剧《合浪浪许家》出现的本身,就是一种由文化积淀所带来的艺术创作力的喷发:它的创作是自觉的,表演团队的合力是自觉的,呈现出的感人魅力是自觉且自然的。我认为,本剧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都给予了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

一、巧妙的民俗切入以及方言的原生魅力体现。在本剧中,编导们展现出了特别珍贵的展示民俗文化的自觉性,将太原古城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的一些生活景象——沉淀较长的生活景象自然地成为了当地的民俗——一一呈现。诸如:一号人物许有福靠修自行车为生的职业,既说明了这位主人公在太原“合浪浪”(胡同)的阶层角色,又将过去时代标志性手工业修理的职业给予了亮相,虽然这一职业目前已有所衰微;还有许家养的鹦鹉,也将那个时代流行于市民中的玩鸟——一种准风俗给予了展示。还有,大杂院内各个家庭的纷乱关系与纠葛,以及太原酒厂“高粱白”、“宁化府的陈醋”、“认一力的饺子馅”等等元素的渗入,特别是太原莲花落曲艺形式的贯彻串联,将地域特色一览无余地灌输给了观众。太原莲花落是已故的曹强先生在60年前发掘、整理、创立的一个独特的曲艺品种,它以纯正的(其实亦是按照汉语拼音发声)太原话为基调,融合了说、唱于快板中,亦说亦唱、快说慢唱,与表演中保存与发展了诸多的地方性语言,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民族语言、地域方言迅速消失的时代,太原方言在这样一种形式的寄托之下生存繁衍,并且能够寄生于像王名乐这样的“90后一代”,堪称幸事一件。这也使我们想到:语言的承载与延续,其实就是民俗文化的承载与延续,而城市的记忆,既在固定的建筑中,也在流动的语汇里。珍惜每一种含有记忆的方言,不仅应该是“非遗保护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曲艺家们特别是方言曲艺家们的责任。是的,本剧最重要的对太原民俗的展现,主要体现在了语言上——除了太原莲花落的曲艺元素之外,还包涵了太原话、五台话,同时也为了体现工业城市外地人多的特点,还加入了老师身份的标准普通话和调侃逗笑待业青年的山东话。舞台之上,语言的特别往往引发观众的笑点,但总体而言,我们看到了一台运用“晋方言”创作的好剧——强调一下,我们之所以对“晋方言”话剧给予如此的关注与重视,是因为,它是山西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代表形式,是“晋商”先辈卧冰饮雪、艰难拓殖的文化沉淀,它也是晋剧、二人台、晋陕蒙黄河三角州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最重要的语言基础。商路即戏路,商路即歌路,商路即艺路,这其中,太原方言,因了省城所在地的缘故,成为或应当成为“晋语区”的核心。事实上,细心人可以发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的方言,与太原的方言极为相似——也就是说,从太原北上,在跨越了忻州、雁北地区等地的方言鸿沟之后,太原方言与呼和浩特方言近乎神奇地重叠了——而这,实际上是晋中一带晋商,用几百年“走西口”的血汗经历所开发与渗透的历史结果。我们想说的是,通过对太原方言的溯源、挖掘、推广、研究与比较,以及通过对《合浪浪许家》这样的方言话剧的宣传和介绍,我们应该捡回山西与陕北、山西与内蒙古中西部、山西与张家口等区域的文化纽带,迎回飘泊在如上区域的晋商之魂,重新开通与这些区域的文化艺术交流,进而加强全面的经济贸易联系,找回历史的亲情与商情。

二、雄厚的创作班底以及集体创作组合的自发性。前面说了,《合浪浪许家》是太原、大同曲艺形式的融汇贯通,还是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经验的交流与碰撞。如果我们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做一个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共同点颇多:一、二者都是本地艺术家创新的结果;二、二者皆用当地方言表演;三、最大的共同点,二者之所以在本地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都有过硬的作品,而在过硬的作品背后,是因为太原莲花落的创始人曹强与大同数来宝的创始人柴京云,本身就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曲艺作家。当观众欣赏并且喜爱这两种快板形式的地方艺术时,常常因为看到他们本人的精彩表演而忽略了他们的创作实力,而当我们在仔细分析二者的成功因素时,也才透过表演研究文本时感叹:曹强与柴京云两人的创作功力之深厚、提炼生活现象之精准。很难想像,假如不是因为他们二人的创作,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有如此深远的吸引力。曹强创作的太原莲花落小段,如《卖花生》《看车祸》《立竿见影》等等,柴京云创作的大同数来宝《工钱》《隔辈亲》《望子成龙》等等,无论从取材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内容的鲜活度上看,更或从语言的精彩度上看,都比一般的曲艺作家水平要高。对普通市民阶层平凡生活的深切的观察,以及独具匠心、巧妙构思的提纯和提炼,使得曹强与柴京云为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的诸多作品,饱含着城市的烟火气,接续着世间的地息气,散发着乡土的草根气,也抒发着人生的七情六欲,表达着大千世界的变化多端,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上能获奖,下有市场——实际上,是生活基础和创作的视角一直站在群众的角度使然,更是超功利创作的意外收获。令人惊喜的是,相当年轻的“90后”编剧王名乐,在师从了曹强与柴京云之后,真正站在了艺术大家的肩膀上,承继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以上的优秀基因,用回顾的眼光,为我们送上了《合浪浪许家》这盘民俗大菜,将太原古城改革开放40年的过程,用喜剧的一角,给予了透视和表现。它的曲艺语言手法的运用,娴熟而轻巧;它的悲喜剧的揉合,贴切而无痕;它的人物身份的设置,照顾了各个层面;它的情节的回环、悬念的解扣,都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创作的悟性。

三、省城文艺演出团体的内生动力及潜力挥发。《合浪浪许家》的出品单位是太原市歌舞杂技团,本身并不是常规性的演出话剧的剧团,但这个单位确实是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在它的上级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的支持下,大胆地进行了跨界的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换言之,这个剧团没有因为主业是歌舞和杂技,而排斥作为“非遗”元素的太原莲花落。相反,该团的领导充分地重视和发挥了王名乐的作用,大胆起用这位在曲艺界崭露头角的“90后”人才,并且使金辉等名演员适当转型,在本剧中饰演了重要角色,辅助或配合王名乐的表演,同样取得了成功。而歌舞及杂技的元素在全剧收尾时给予了体现,也使我们看到了该团综合性的表演实力。实际上,歌舞及杂技在本剧中出现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这个艺术团体,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起用,这一点,我们应当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无论那一个行业,人才的竞争才是终极的竞争。用对一个人才,振兴一项事业,而这,也是我看《合浪浪许家》之后,最想发出的呼喊。

(作者:王 辉,为文旅部优秀专家,省政协委员,省文旅厅艺委会秘书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宣传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人,一级编剧)

巩义市博物馆—云上展览系列(四十九)——崔蹈规墓志

巩义市博物馆现存两方极具研究价值的墓志,今天介绍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学家柳宗元,为其外甥女崔蹈规撰写的墓志,志长:45.5厘米,宽:47厘米,厚:9.2厘米,志盖长:48.5厘米,宽:47.3厘米,厚7厘米。墓志是20世纪80年代巩义市出土的,从当时的现场得知,该墓早年被盗,仅残存部分瓷片,几枚铜钱。由于墓志埋在地下的土层中,所以保存完好如新。

墓志是置于墓中,专为记述死者姓名、年月、生平事迹的石刻,关于其名称,古代说法甚多,如墓记、埋铭、墓版文、墓志铭、元堂志等。中国最早的墓志是砖志,是从刑徒墓志开始,如洛阳故城、秦陵出土的一种砖,上刻修城所死的刑徒的姓名、籍贯,称为“刑徒墓志”。后来发展到在石头上题字的墓志。到西晋时,墓志开始成为碑形,这种墓志除了刻文字以外,没有任何装饰。从北魏开始,墓志成为一种方形,有些还有盖,并在墓志上刻花纹,有些刻上十二生肖作以装饰。墓志的发展,南北朝时期兴盛,隋唐时期大盛,到辽、金、宋、元、明、清继续延续,直到近代,方才溟灭。

该墓志为青石质地,志顶刻有“唐朗州员外司户薛君妻崔氏墓志柳州刺史柳宗元撰”22个字,它记载了墓主人的生平事迹。值得注意的是,在墓志铭的第二行刻有“柳州刺史柳宗元撰”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大多数墓志铭上都没有留下书写者的名字,而这方墓志却把书写者的名字刻在前面,那是因为柳宗元作为长辈,在古代,尊长有序,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写的墓志都要把名字刻在前面。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柳宗元,字子厚,山西运城人,生于唐代中期的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终年四十七岁。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柳宗元的诗,共集中140余首,在大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是存诗较少的一个,但却多有传世之作。他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代表当时一个流派的杰出诗才。

柳宗元撰《唐朗州员外司户薛君妻崔氏墓志》,志文正书二十四行,行四十五字。志盖为覆斗形,四周线刻牡丹花纹,正中篆额三行,行三字,为“大唐故崔夫人墓志铭”,墓志文如下:

唐朗州员外司户薛君妻崔氏墓志

柳州刺史柳宗元撰

铭曰:翼翼仁师,惟仁之硕。一言刑轻,绵载二百。其庆中缺,曾玄不绩。简之温文,亦绍其直。七男三女,八我之出。仍祸六稔,数存如没。宜福而灾,伊谁云恤。惟薛之妇,德良才佥。邻无言闻,藏获以虔。推仁抚庶,姟不异怜,兄公是怡,夫属衎然。髲髢峨峨,边豆以嘉。蒸尝宾燕,其羞孔多。有苾有严,神飨斯何。悉仲仲虺,胡祐不遐。高曾祖考,胡嘏之讹。淑人不居,谁任于家?书铭告哀,以寘岩阿。

翻译文:唐故永州刺史博陵崔简女讳蹈规,字履恒,嫁为朗州员外司户河东薛巽妻。三岁知让,五岁知戒,七岁能女事。善笔札,读书通古今,其暇则鸣丝桐诗骚以为娱。始简以文雅清秀重于世,其后得罪,投驩州。诸女蓬垢涕号。蹈规柳氏出也,以叔舅宗元命,归于薛。惟恭柔专勤,以为妇妻,恩其故他姬子杂己子,造次莫能辩。无忮忌之行,无犯迕之气。一亩之宅,言笑不闻于邻。元和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乳,病肝气逆乘肺,牵拘左腋,巫医莫能已。期月之日,洁服饰容而终,享年三十一,归于薛凡七岁也。十月甲子迁柩于路,其明年二月癸酉袝于墓,在北邙山南洛水东。巽始以佐河北军食有劳,未及录。会其长以罪闻,因从贬。更大赦,方北迁,而其室以祸。

巽之考曰大理司直仲卿,祖曰太子左赞善大夫环,曾祖曰平舒令煜,高祖曰工部尚书真藏。简之父曰大理直毕,祖曰太常寺太乐丞鲵。唐兴,中书侍郎平章仁师议刑不帑。其五世大父也。巽之他姬子,丈夫子曰老老。女子子曰张婆。妻之子,女子子曰陁罗尼,丈夫子曰那罗延,实后子。

从墓志文中可以考证崔蹈规的简单生平。崔家乃博陵望族,崔蹈规之父崔简,曾任永州刺史,并以“文雅清秀重于世”。这个温良文雅的人物,却得罪了朝廷、达官,而被流放驩州,其女蹈规,字履恒,是一位才女。在遭受家庭变故之后,由其舅父柳宗元撮合,嫁给薛巽为妻,享年31岁,嫁薛巽共七年时间。元和十四年(819)二月二十五日,葬于“北邙山南洛水东”。墓志记载的地望与墓志出土地点相符,出志地点为薛氏坟茔无疑。

志中还提到了崔简的五世祖崔仁师。崔仁师,《新唐书》有传,说他在当官期间“治狱主仁恕”,墓志铭中赞扬他“翼翼仁师,惟仁之硕。一言轻刑,绵载二百”。可见柳宗元对他的轻刑和减少株连的主张非常赞赏。

根据史料记载,柳宗元有两个姐姐,崔简是他的大姐夫,崔蹈规是柳宗元的外甥女,崔简有七个儿子三个女儿,当他被流放后,其中有八个由柳宗元抚养成人,崔蹈规便是其中之一。柳宗元的大姐夫、大姐和外甥女还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陶宗仪《书史会要》上载:“柳夫人,河东柳州刺史宗元姊,永州刺史博陵崔简妻,为雅琴以自娱,善隶书。”

“崔夫人媛(崔蹈规),博陵人,永州刺史简之女,朗州员外郎司户河东薛巽妻,读书通古今,善笔札。”

“崔简,字仲宽,一名览。浩之弟,官至中书侍郎,好学,少以善书知名。”

由以上几条可见崔简一家多善书法,是当时的名门望族。

这篇志文是柳宗元在柳州任职时所写,该墓志铭在《柳河东全集》中也有记载,字句有许多地方和墓志上内容不同,当时在刻志时有所改动和完善。

审核:白相国

撰稿:赵晓红

编辑:贾继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看自己起心动念的动机是什么,是为了利己,还是利他,有无追求名利福报、乃至仙佛果位之念。学者常看得为我之念轻,则欲念自薄,仁心自达。
  • 可能数年内德国都找不到廉价的天然气,这保证了国内TDI的竞争力接下来可能导致TDI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的X因素:韩国的TDI会不会也要检修、美国超过20年的TDI
  • 【《#万里走单骑3#》走进德州 | 精彩运河文化“活”起来】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的德州,曾是历史上主要的漕运通道,京杭大运河有140多公里流经其境
  • 图17-18大头力茶餐厅,近期很爱去的茶餐厅,就在科技园、南山外国语对面街上!假期饮食就是这样的,随性又夸张,但是我吃的还好,不会吃太多的!
  • 爱你的日子里时刻被你的善良 坚守 不离不弃感动和你一起面对风雨一起经历春秋一起见证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是我今生为止最幸福的事爱你的日子里我们是彼此的港湾我们说好
  • 三观不正,听了却很舒服的句子~1、凉水怎么可能冲开绿茶 你要是不热乎她能冲上来吗2、我给你道个歉,你跪下听3、旁观的时候 每个人都是智者4、如果我想看起来好看一
  • 他表示,自全民核檢於8月7日上午9時結束後,共約有7,600人的健康碼已變成黃碼,其後約有1,000名未完成檢測的人士已主動前往檢測,而有關人士之後亦會從黃碼名
  • 能力~进入大脑皮层,眼神视觉传达目光交流,坐站是身体语言暗示,半意识化。信念,价值观,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无意识的反应。
  • 今日峡谷离谱小记①在q区小号练云缨,进了个五排车队,1星耀2铂金2钻石,正打一半呢,打野突然冒出一句“孙尚香,你和我都是上过王者的人,对这种局你怎么看”。然后这
  • 【鉴赏】PEAVEY(百威)HC6回看英国维尔特 Vertere Phono-1 MKII 唱放上巿之日,曾被视为以价论制作实在难以超越的万元级佳作。收藏于不锈
  • 苦而不言,静待时机,是一种豁达;喜而不语,低调沉敛,是一种智慧】这真是好事,希望iPhone 15 可以干掉Lightning接口,这样以后出门拿一根USB C
  • #范婷#爆款华丽女神性感美体透气舒适文胸配套内裤,三角裤免费代理代发古时候, 女性必须三从四德, 父、夫、子是女性的三大恩公, 女性要一生从父从夫从子, 而右手
  • 有的时候,神灵在这个阶段考验的是人对自我命运的决心,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命运都不敢去掌握,怎么可能带好仙家走的更远,更高?接下来的是对人的智慧的另一个考验,这个考
  • #颜匠纹眉# [中国赞]君子每天一个 #变美项目小科普# ——#无效敷面膜--越敷越丑# 如果你想越变越丑,一定要这样敷面膜:学女明星一样一天一片,喜提敏敏肌
  • #我的日常开心[超话]# 改了个名字,还挺喜欢这个新名字[赢牛奶]早餐是冬菇菜心面➕椰树牌椰汁,是我喜欢的搭配[太开心]来自同事投喂的茶颜,还有慧慧投喂的周黑鸭
  • 就像这首念给孩子诗,也是这样让人心动。我是基佬,他是直男,谁说gay和直男就不能有纯洁的友谊了,我永远不会爱上他,但最幸运的是这辈子遇见他,我相信我们会是一辈子
  • 要相信看过巨人的人推的好作品[good])简直是太赞了,过程结局都那么完美,稍微费一点点脑力(休息不够好脑子速度就有点跟不上)结局美好放心食用,太好看了太好看了
  • 我的腰封前面没问题,但是后面皮革有污渍,特典漏发了,不说了售后去了。这个腰封的材质是一点弹性都没有还非常容易坏掉的那种[汗]换个正常的皮筋都不会出这些问题。
  • 本来想去新宿御苑一起赏樱,可是到了公园门口才发现不许宠物入内,只好改去神田川半日游,毛毛一路都很乖,不害怕,抱着溜或者自己下来溜达都可以,就是不能放进宇宙飞船,
  • #马斯克进军香水行业#The Athletic UK Dan Sheldon(名义上的曼联记者,实际上还是圣徒半个跟队):我发个简略版的:1.圣徒对切尔西挖角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