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净土:

韦刺史又问说:弟子常见僧俗四众持诵阿弥陀佛名号,求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请和尚解说:这样修行是否可以往生极乐净土呢?祈愿和尚破除我心中疑惑。

六祖说:使君善听,惠能为你解惑。世尊在舍卫城中宣讲《阿弥陀经》,清楚指明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这是从外相角度而言距离,里数有十万八千,真实含义是象征众生心中的十恶,即杀、盗、淫、妄、两舌、恶口、恶口、绮语、贪、嗔、痴,与八邪,即邪见、邪思维、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因为众生心中有十恶八邪的隔障便说他方净土遥远。他方净土是为钝根下智人宣说,自性净土是为上根利智人传讲。众生根器虽然有上智下愚之别,佛法却没有嫌你爱他的分别,只是随缘度化、权设方便、应机施教。愚迷之人念佛着相求生他方净土说为钝根,悟解之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则国土净。

  本来面目

  明上座使尽了吃奶的力气,兀自提那袈裟不起,只得讪讪地走近六祖面前,恭敬顶礼后,合掌白言:“不为衣来,但望行者为我说见性之法。”

  六祖看了他一眼说道:“先把你那用种种因缘编织出来的一切妄想、思虑统通排除掉,不得有丝毫意念生起,我便为你说法。”

  说罢,一傍观察着明上座调心的情况。过了好一阵,见明上座把心调和到近似本心的无念、无住、无相,这才朗声道:“没有美好的想念,也没有罪恶的思想,正当一念不生的此刻,哪个是你明上座的本来面目?”

  那明上座在“一心独朗,唯觉无念”中,乍闻开示,蓦回头,在豁然开悟的同时,顺手抓住了生命的永恒。#摘录 耕云导师著述。篇幅有限,恐难尽意,欲辨玄旨,请阅原书#

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

在禅宗里有一则公案:当初,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正是梁武帝主政的时候。梁武帝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平常建筑寺院、广度僧侣、印经造像,甚至自己素食、讲经,可以说布施、修福,做了不少功德。当他听说从印度来了一位高僧达摩祖师,就礼请他到宫中问法:“朕自从主政以来,建寺度僧,行善不断,请问有什么功德?”

达摩祖师回答:“了无功德!”

梁武帝好像被浇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做了那么多善事,你不但不赞美我,怎么还说没有功德呢?”因此不免对达摩祖师心生反感,而达摩祖师也觉得与他无缘,于是拂袖而去。

达摩祖师回答“了无功德”,错了吗?梁武帝认为自己造寺庙、度僧尼、印经典、说佛法,有功德,错了吗?都不错!梁武帝所作建寺度僧的功德,是有为的功德,多做多得,少做少得。达摩祖师讲的功德,是功德性,自性的功德本来具足,并不因为我现在布施、做慈善,功德就有所增加,不做就有所减少。所以有为的功德可以说多说少,无为的功德性则不能论多论少。

在《金刚经》里也提到福德与福性的问题。福德,从因果来讲,当然可以论多论少,行善修福,多做多得,少做少得;福德的自性,则不容以有无的对立观念来论多论少。所以,达摩祖师从本体上来讲功德,梁武帝还没有那样深的领悟,所以彼此不能相契。

梁武帝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君王,其实也就是因为他在过去世曾经布施、行善。因此,在佛门里有一首赞叹梁武帝及说明布施功德的偈语:

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施舍万文收;

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梁武帝过去世曾是一个樵夫,有一天,打完柴回家的途中,突然下起雨来,他看到一尊佛像在露天里被雨淋着,就把戴在自己头上的斗笠布施给这一尊佛像。由于他布施的功德,后来感得成为一代帝王的果报。

不过,这种有为的果报并非究竟,譬如,即使做了帝王,福报用尽,还是会再堕落。所以,福德可以说多说少,说有说无;而福德性,即使是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五趣流转,六道轮回,我们的真如自性、福德性,始终没有损减分毫。

因此,布施、设斋究竟是否有功德,就看是从什么层次来讲。如果从有为法来看,布施必定有功德。布施犹如播种,有播种,因缘成熟,必然有收获。所以布施是无尽的宝藏,你有布施,你就有储蓄,就有果报。一个人如果每天光是贪图别人的东西,是贫穷;常行喜舍,才是富贵。

布施也不一定要用钱财珍宝去布施,你心地善良,可以用说好话布施;你心里面有丰富的力量,可以用为人服务来布施。即使你不会说好话,没有力量为人服务,只要人家做好事,你心里随缘欢喜,随喜也是布施。每个人心里都有随喜、随心、随口、随力的功德宝藏,所以我们应该把储蓄在我们自己心田里的宝藏,随时布施,这才是致富之道。

布施是“人天三福行”之一,布施是通往人天的道路,你有布施,你就有道路,就能到达目标。布施如桥梁,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沟通,如同过河须要桥梁。布施是人我之间的桥梁,我说你的好话,我就能和你沟通,我有利益给你,帮助你,我就能和你沟通。

布施如田地,你有田地,你才能有收成,你有布施的种子,将来才能开花结果。过去有一个小女孩,父母双亡,沦为乞丐。有一天,她到寺院去拜佛,看到很多的信徒打斋供众,当下生起一念随喜的好心;但是摸摸口袋,身上只有一个铜钱,是过去在垃圾堆上捡到的,就把它拿出来布施。大和尚知道了,亲自来为她上堂说法,为她诵经祈福。

这个贫穷的小女孩离开寺院以后,走到一棵大树下休息,不久就睡着了。这时皇后刚逝世不久,国王心里烦闷,和大臣出外郊游、打猎,见到树下发光,向前一看,是一个犹如仙女下凡般千娇百媚的女孩,非常欢喜,就把她迎回宫里,立为皇后。

本来是一个贫穷的女乞丐,一下子贵为皇后,她心想:“这必定是我布施所得到的功德、福报。”因此,为了感恩图报,她就从宫里带了财宝,要到这个寺院里去作大布施。

途中,她心想:“当初我只布施一块钱,住持大和尚就亲自来为我诵经祝福,今天我再到寺院去大布施,这个大和尚不知要如何重视我呢?”

但是当她来到寺院时,大和尚见都没有见她,只叫一个知客师为她诵经祝福。皇后不免感到生气、失望,后来知客师说:“施主!上一次你来,虽是一块钱,但那是你的真心里全部所有,至诚恳切,那一块钱的功德无量无边,大和尚当然要为你诵经祝福。现在,你布施的财宝虽然多,不过,在我慢心之下,不算很多,所以,由我为你祝福就够了。”

布施,有所谓“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有时候,同是布施一块钱,功德应该是一样的,不过,你的一块钱布施给国家修桥舖路,布施给学生做奖学金,这样的功德未来性就很大了;我的一块钱只是用来布施给儿女打牌、吃喝玩乐,由于田不同,对象不同,功德因此有胜劣。同样的对象,你的一块钱布施给青年做奖学金,我的一块钱也是给青年做奖学金,不过,你的心里望报,你的心量很小,我的心广大无边,如此我的一块钱功德就大了。因此,布施主要在于我们的发心;发心不同,功德就有胜劣之分。一念虔诚,即使布施一块钱的功德,有时候与布施百万的功德是不相上下的。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很希望儿子能到寺院里过一段出家的生活。就如同现在的泰国,要想取得公民的资格,一生当中一定要出家一次,也等于台湾的役男要服兵役一样。因此,他把已经做到翰林的儿子,送到寺院里去修行参学。这个翰林学士到了寺院,先从沙弥做起,每天必须打柴、推磨、种田、担水,弄得身心疲累不堪。有一次,他从山下挑了一担水回到山上,忍耐不住心里的不满,而发牢骚道:“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意思是说,我身为翰林,却在这里挑水给你们出家的和尚吃,你们和尚吃了,怎么能消受?

他说这个话的时候,正好给从旁经过的住持大和尚听到了,就说:“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意思是说,我只要一炷香,你万劫的供养,我都能消受。所以,出家人修无为法,你有为的功德,布施多少,都能接受。

布施的最高境界,要能三轮体空──没有布施的我,没有受施的人、没有所施的物,我、你和所施的物,都能不着相,这才是真正的无相布施。所谓“空心不空境,空境不空心,心境两俱空,心境俱不空”。如此功德就有大小之分了。

说到布施得福的多少,有时候布施很多,得到的功德很少,有时候布施的财物有限,得到的果报却很大。为什么会施少得多,或施多得少?施多得少,是因为有望报的心,有利害心;施少得多,则是因为出发心是为了利益他人,是用恭敬心布施,所以布施的功德,诚如前面所说:“心田事不同,功德分胜劣。”

布施的果报究竟如何分胜劣?有时候布施田胜财劣,就如过去佛世时,有一天,佛陀经过一个地方,一个儿童欢喜地捧了一钵土供养佛陀。因为布施的对象是佛陀,田很胜,虽然所施物泥土很劣,功德却奇大无比。有时候财胜田劣,例如用珠宝布施给穷人。有时候田财俱胜,例如用黄金七宝布施给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有时候田财俱劣,例如用剩菜剩饭给乞丐吃。

有时候心财不同,心很重,财很轻,例如佛经里所说的“贫女一灯”,贫穷的女子布施一盏灯,心很重,财很轻。有时候财重心轻,例如前面讲过的贫女变皇后,最初用一块钱去布施、打斋,那是心重财轻,但是后来她贵为皇后,虽然布施的钱财很贵重,却用贡高我慢的轻心布施,所以,虽为皇后,也只获得知客师替她诵经祝福。

有的是心财俱重,也就是用恭敬心来布施贵重的东西,例如须达长者布施只树给孤独园,用黄金铺地,这是心财俱重;还有心财俱轻,心也轻,财也轻,例如用傲慢心给穷人一块钱,还要叮咛:“下次不可再来了喔!”这是心财俱轻。

此外,还有施受的不同,有时施者清净,受者不清净,例如我们到监狱里,或到一些苦难的地区去布施,我们是慈善为怀布施,布施的人心很清净,可是接受的人心里不清净。有时施者不清净,受者清净,例如有人偷窃别人的东西,然后再到寺院里去添油香,去做功德,这是布施的人不清净,接受的人清净。有时施受俱清净,例如宝积佛用香、花供养佛陀;又如无尽意菩萨用璎珞供养观世音菩萨,这就好像有道德的人礼敬有道德的人。有时施受俱不净,布施和接受的人都不清净,例如盗贼窃盗赃物给贪官污吏,金钱来路已经不正,又再拿去贿赂,这就是施受俱不净。

因此,说到布施,有时候同样的布施,但因钱财用法不一样,对方接受的心态不一样,而我布施的出发心也不一样,功德就有胜劣之分了。所以,《六祖坛经》里说布施“了无功德”,因为有为法的功德是可多可少的,唯有我们本体的功德性才是不增不减,无多无少,这是学佛者应有的认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21.02.14情人节快乐 我的小朋友越到这个时候越想着“情人总分分合合 可是我们却越爱越深”你就是带给我这种感觉的人在姐姐和小姨手里活蹦乱跳的qiuqiu
  • 2:以前不觉得春坤山是如此的美~3:世纪末日的即视感,那片云柱下有的是妖魔鬼怪还是盖世英雄呢?4:独自美丽,释怀一切的时候怎么能没有酒,买它!
  • #内蒙古美丽乡村我的家# 寻一处乡村,享受慢生活,已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平安交警深入辖区农家乐开展"拒绝酒驾"宣传活动 随着夏季旅游旺季的到来
  • 大善也是积累而‮的来‬,不要‮为以‬捡一个垃‮,圾‬节约一张纸是一个小善‮觉,‬得无‮谓所‬。有‮说人‬,生命是‮种一‬回声‮你,‬把善‮给良‬了别人,‮会终‬
  • 看着这对夫夫浪漫的照片,是不是想要对象的欲望又熊熊燃烧起来了?看着这对夫夫浪漫的照片,是不是想要对象的欲望又熊熊燃烧起来了?
  • 蛹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放棄所有抗拒、全然接納當下感覺、平靜等待。想仲夏時、它 從 樹幹的茧破茧而出、 隨即叫破喉嚨震破天、而現在、沒有了叫聲、不思飲露、只等待時
  • 我姐带着我骑着电动车,今天还没太阳,天气阴凉阴凉的,然后就下雨了[揣手]淋着雨到了之后发现餐缺了一半,疯狂星期四的快乐直接打五折[揣手]七夕快乐家人们不过还是疯
  • 还有什么叫我在这感觉学到了,是因为我以前没学,呵我以前没学怎么了,你以前学也不都是零星的学的吗,我现在还是系统的学的呢,不要一副你很厉害的样子行吗【邂逅一场最美
  • 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一个人拥有再多,如果内心不知满足,那种精神上的贫穷更加可怜!所以,人
  • 精品推荐【石瓢】 泥料 :紫泥(泥料非常细,极其润) 容量 :260CC(黄金容量) 作者 :陈晨 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张彩英高徒 工艺 :手工精制 全美品,工
  • 天成中,馮道為相,建言天下未一,選人歲纔數百,而吏部三銓分注,雖曰故事,其實徒煩而無益,始詔分銓合而為一,而尚書侍郎共行選事。昔余掌事陰府,承命攝人之魂氣,名氏
  • 术后一个多礼拜,完全无压力上妆,美美的参加公司年会,还表演了节目的我,哈哈,基本上已经没有肿胀感,术前的样子已经完全忘记了,那个大小眼没精神的妹子是谁来着?  
  • 「韓流帝王」Super Junior 世界巡迴演唱會《Super Junior World Tour - Super Show 9:ROAD》今年7月在韓國首爾
  • 不知道是空调不很给力呢,还是因为自己练之前喝了咖啡,代谢拉高,一节课真的是汗如雨下,那消耗陡然上了一个台阶,达到了420大卡⌚ 汉堡真的是热乎的好吃,店里吃了一
  • 王博回过神来,木木的点了下头,刚走到alpha提问室门口又不放心的跑到肖肖那边,抓住他扶着门把的手臂,吞吞吐吐了半天才说,“我会把昨天的那些标准答案全部忘掉,想
  • 有男性搭着女性肩膀,在周围有很多人的情况下,是在向别人宣示「她是我的女人」而满足他的占有欲。也有可能是作为值得信赖的朋友而搭肩膀,如果你被异性搭肩膀而太过在意的
  • 我希望我每一天都开心,天天都开心,喜欢的事我努力去做,苦点累点都没事儿,有一天可以真正的对自己说(我想干什么,我要去哪儿,我要见谁,我要什么,然后对自己说,去做
  • 也好比,好多年前,我在四楼等他但他没有来,就隐隐约约我们会走散,最后真的走散了……6.我真的是个矛盾且感情用事的人,短暂的33天,真的很对不起一个很温暖善良的人
  • ”日前,长春老滕拍摄的一组女子雪地旗袍秀火了,照片中的张阿姨今年56岁,赤裸着胳膊在雪地中或站或卧,让人叹服长春大妈的“中国好身体”。消防员赶到通过破拆将女子救
  • 故今日正逢黄道,含香沐手,和以众药,密诵真言,启聖帝及十三代药王,书以秘字,赠以有缘。1、冲喜,多去喜庆场合;2、小心部署计划;3、捐血、洗牙或放生(化血光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