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八苦

佛家对人生看的透彻,把人生之苦分了类,谓之“七苦”或者“八苦”。七苦是什么呢?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八苦呢?就是在七苦后再加一个五阴炽盛苦。
下面,就我俗人的浅见,对人生八苦,仔细述说一番。
生苦。
又可分为受胎之苦,种子之苦,增长之苦,出胎之苦。
如果把人生划分成成孕、出产、成长、衰老、死亡等阶段,那么,生苦是在成孕到呱呱坠地这一段。
首先须知,佛家的“生”苦,并非“漫漫人生”之“生”,而是“出生”之“生”、或“生产”之“生”。
其次,在我看来,此处所谓之“苦”,只是佛家一厢情愿的苦。实际上,此苦算不上是苦。为什么这么说呢?古人谓人之成人,乃“父精母血”所成。母体受孕,所苦者,在母,而不在婴。
母体受胎之后,母亲须受妊娠反应之苦,受行动不便之苦,受临产腹痛之苦,受出胎之苦……“生”之种种苦楚,皆在母身。佛家之谓生苦,言婴不言母,愚以为,有本末倒置之嫌。
第三,佛家对于生苦的理解,似乎全是按成人的臆猜得出的。佛家所谓的出产之前在母腹中的煎熬,均难成理。
另出胎之苦,或许会有。但是,婴孩落草,尚属懵懂,即便有苦,亦难深解,难形之于体,亦不铭之于心。用这种没有记忆、感知模糊不清的“生苦”,来说明人生即苦海,其力度稍嫌薄弱。
故曰生苦,似可略而不计。
老苦。
佛家谓此苦有二:一者增长;二者灭坏。
生苦之中,也有“增长”一说,是说受胎之后在母体内的成长过程。老苦之中,所云增长,其实是衰老的过程。此所谓增长之苦,是指精力渐衰、容华不再、行动不便的苦楚,此苦是与青壮时的对比而产生的。其实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故而,若只是对比而觉此苦,亦自寻烦恼。
所谓“灭坏”,和增长相去不远,即“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可不论。
病苦。
此苦佛家分之甚当。谓之身病、谓之心病。
佛家对病苦分之虽当,然论之不确。佛家之论身病、心病,将二者生生割离,似乎看不出二者的联系。病有从身而起,行之于心者;亦有自心而发,祸及于身者。凡俗之躯,身心相关,故而未有身心两不相干之理。
病苦为人生一大苦。小病小痛,人且不能受,况不治之恶疾乎?生不能,死不得,日日煎熬,身心俱痛,是苦实实难耐!
所谓心病,佛家谓之苦恼、悲哀,乃事情不顺所由。此或可谓之小苦。
死苦。
所谓死苦,佛家别之为病死和横死。
病死之苦,在于死前的身体疼痛,在于死前的精神恐惧。此自然死亡。
横死指水火、刀兵、马踏、车伤、悬梁、服毒等,所谓“热血煎心”之苦。此非正常死亡。
死之可谓苦,一则在面对死亡的态度,二则在死亡的过程。
如若把生死看的透彻,视死亡为归于本宅,则心不为死所怖,死苦可减。
死亡的过程,无论病死、横死,只要短暂,苦则减少,如若漫长,则确为苦。
爱别离苦。
中国有句常说的话叫“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可是,从古到今,棒打鸳鸯、劳燕分飞的悲剧从未停止上演过。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情感上的痛苦是最能让人让人肝肠寸断的。
爱别离,从字面上说,就是深深相爱却生生别离。也就是有缘分产生情感,却无缘分两厢厮守。你要这样的理解也对,只是你把佛家的爱别离缩小了。
佛家之谓“爱别离”,乃是“平常最所亲爱之人,最所好乐之物,倏然乖违离散,不得共处,心神念念恋慕忧戚”,故而云苦。
爱别离,这爱,是大爱,包括亲情之爱,爱情之爱,友情之爱;这爱,可以是人对人的,也可以是人对物的。
爱别离苦中,让人一见而联想到的,自然是相爱又相离的情人之苦。
爱而别离,可以谓之凄美。因为没有完结,没有下文而让人有想象的巨大空间,可以把现实中没有上演的情节用空想、幻想、梦想的形式演绎出来,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会朝着圆满的方向去构思。
其实,就爱情而言,爱而别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当你在柴米油盐的搅扰中面对人生的时候,许多东西就退居次要位置了。现实,有时候会把美好的物什撕得破烂不堪,现实,也会让人看见那一袭华美的袍上蠕蠕爬行的成堆成行的虱子。你愿意你曾经为之神魂颠倒,你曾经为之茶不思、饭不想,你曾经为之众叛亲离,你曾经为之陪上全部青春的情感在岁月的冲刷、在现实的琐碎中褪色、消失么?
受过爱别离苦的,就把相爱——别离珍藏着,随时翻出,细细品位,慢慢欣赏,莫为之悲,勿因之泣,要知道,没有得到的,永远是最美的。
经得此苦,方可悟得人生。佛家云苦,使众生惧。众生不经此苦,如何参的透人生,如何出离红尘?
怨憎会苦。
常言说得好:“不是冤家不聚首”,可见,冥冥之中,上天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或许,你觉得这是宿命,但许多时候,现实何尝不是宿命的真实演绎。千百年来,人们一直都在对自己的生命、生活进行着总结。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叫做“夫妻是前世的冤家,父子是上辈子的仇雠”。这就是对人生的总结,你觉得对么?在我看来,自是有些道理的。
人生之中,许多事就是这样,你不愿意眼见的,他偏偏在你眼前晃荡;你朝思暮想的,他常常与你天各一方。思念、怀恋或许有些忧伤,有时默默品味,倒不失为人生一道美丽的风景。憎恶就不同了,伤身、伤心。佛家之谓“怨憎会”为凡俗之苦,是有些见地,有些眼光的。
你平常最厌恶、憎恨、怨仇的人,你当然希望永远不要见到才好。可是,人生偏偏不顺你的意,那人不但你能见到,而且常在左右,你能忍得几时?
怨憎之会,首恶者为夫妻怨憎会。鸳鸯之侣,人皆慕之,然人世间更有一种夫妻,二人如前世有宿孽:和,和不了,离,离不得。人生之苦,莫大于此。世俗之中,有种种牵绊,便是如今日之婚嫁自由,也不见得怨憎会的夫妻就能走出牢笼。所以,我以为此乃首恶。
父子、母女亦有怨憎会者。然因亲情,亦可化解。人世之中,什么样的都有,那些泯灭了天良的不在论列。
同事之中,怨憎会者,多因功利所起。此之化解,在两个字——“豁达”。若能做到,不为此苦所恼;做不到的,亦自寻烦恼,可不管他。
其它如有深仇大恨者,怨憎相会,亦人生一恶。
怨憎会苦,说到底,也就是情苦。欲离此苦,先去情欲。哈哈,常人能出情欲者有几?此苦可惧凡俗人之恋世心。
求不得苦。
前面说到怨憎会之苦,说到爱别离之苦。就字面而言,爱别离之对怨憎会,正可谓辩证。这世间的事,大抵如此,深爱而天各一方,怨憎而如影随形。其实,在我看来,爱别离从狭义而言,亦可归入求不得,爱着的,总想得到,而现实中,往往得不到,此亦求不得也。
佛家所谓求不得,指“世间一切事、一切物、一切学问、一切智识,本所好乐希求,而不能得”,由此导致“爱涎绕心,如痴如醉,心中焦灼”,故而谓之苦。
说到这里,可做一总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此四大苦,皆起于自然,人生而不罹此四种苦楚者,无人矣。便是栖身佛门,也躲不过,只能生生忍受。所望者,今生持斋念佛,潜心修为,以待成仙成佛,脱却肉身,方能解脱。然人生苦短,享乐亦恐为时太晚,谁能受得清苦。再说了,便是受得清苦,今生也难逃此四苦,寄望来世,或者更遥远的未知,凡俗如我者,哪里能等得?
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此三苦,皆由情生,救之之法,在“寡欲”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呐。快意恩仇,是多少人所艳羡者。在我看来,“寡欲”大可不必,有恩的报恩,有怨的抱怨,人生谁不想适意呀?便是要成佛成仙,不经此三苦,如何参得世情透?
五阴炽盛苦。
此苦实是对七苦的总结。五阴者,色、受、想、行、识是也。色者,目之所见也;受者,心之感知也;想,脑之所虑也,行,身之所动也,识,心之见解也。见色而惑,此色非惟女色,所谓“使人目盲者也”;心受苦乐,而起顺逆之叹;遇事缓急,反覆推思;身之所动,心之所牵;是迷是醒,谁具慧眼?人生之苦,尽在是中。五阴炽盛,苦之所由也。

读《古文观止·卷一周文》笔记
一、概论
此篇为《春秋左传》宏文之始,其若之何也?以展现王室衰微也。
此种观点为宋以来,学者之主流认知也。
崔子方《春秋经解》:“平王东迁,周室衰微,黍离既降,而《诗》不作。 隐桓篡弑, 而鲁国乱。 文武之道坠地,而周公之业衰矣。孔子伤周道之不复,愍圣王之不作,于是修鲁史,以明是非,正褒贬而代赏罚,上以承三圣之绪,下以著万世之宪,使乱臣贼子有所畏忌,而不敢窃发。”
叶梦得《叶氏春秋传》 日:“春秋何始乎隐公,王政不行而王法衰绝也。 ”
赵鹏飞《春秋经筌》 日:“夫子于是悯悼衰世而作《春秋》,《春秋》 修中兴之教也。故始于隐,非始乎隐,始乎平王之末也。谓周室至是不可不中兴矣。 ”
其目的在于“明是非,正褒贬,上以承三圣之绪,下以著万世之宪”、“修中兴之教“,而其潜在含义则是认为当世“是非不明、褒贬不一。”
然王室衰微与《郑伯克段于鄢》有何种之联系?依靠血缘关系施行的宗法制遭到破坏,宗法制下的中央与地方之矛盾愈发突显。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由此观之,统治集团内部不仅不认为以血缘建立的封藩可以作为必要的屏藩保证,甚至于认为“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二、人物形象
依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注解》,检而析之:
1.武姜
①任性
原文: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注解:一遂字,写尽妇人任性情况。
②舒散
原文: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注解:大隧二句,姜所赋诗辞。泄泄,舒散也。则知其前之隐忍矣。从前一路刻毒惨伤之心,俱于融融泄泄四字中消尽,摹写生色。
③不晓大义
原文:夫人将启之。
注解:启,开也,言欲为内应。 妇人姑息之爱,不晓大义,故欲启段。
2. 庄公
①蓄怨日久
原文: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注解:恶庄公而因爱段,欲立为太子。亟请者,不一请也。庄公蓄怨,非一日矣。
②口蜜腹剑
原文: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注解:庄公似为爱段之言,实恐段居制邑,太险难除。他邑虽极大,谅不若制邑之险,适可以养其骄而灭除之。他邑唯命,四字毒甚。
③步步为营
原文: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注解:邑大可以养骄,而不除亦必易制,故使居之。大叔者,张大其名,所以张大其心也。 庄公处心积虑,主于杀弟。封邑之始,已早计之矣。
原文: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注解:毙,败也。滋蔓自多行不义,则必自败。待之云者,唯恐其不行不义,而欲待其行也。庄公之心愈毒矣,而祭仲终未之知也。
原文:公曰:“无庸,将自及。”
注解:言无用除之,将自及于祸。 庄公实欲杀弟,而曰自毙,曰自及,故为段自作自受之语,毒甚。
原文:公闻其期,
注解:闻其袭郑之期也。 祭仲不闻,子封不闻,何独公闻。盖公含毒已久,刻刻留心,时时侦探,故独闻之也。
④悔而能改
原文:既而悔之。
注解:悔誓之过,是天性萌动。
原文: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注解:繄,语助也。哀哀之音,宛然孺子失乳而啼,非复前日含毒恶声。
原文: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注解:且告以追悔无及之意
3.共叔段
①多行不义
原文: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注解:鄙,边邑。贰,两属也。段命西、北二边之邑,两属于己,果行不义也。
②贪得无厌
原文: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注解:掩其不备曰袭。段至此不义甚矣,然庄公平日处段,能小惩而大戒之,段必不至此。段之将袭郑,庄公养之也。
4.颍考叔
①纯孝
原文: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 之。”
注解:善于诱君,使之自然心动情发。
②智慧
原文:对曰:“君何患焉,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注解:隧,地道也。掘地使及黄泉,为地道以见母,便是相见于黄泉,谁以此说为背誓也。天大难事,轻轻便解。
三、文字词汇
1.寤:犹苏也。寤生,言生之难,绝而复苏也。
2.亟:屡次。
3.雉:量词,长三丈,高一丈。
4.完聚:完城郭,聚人民。
5.缮:治也。
6.袭:掩其不备,曰袭。
7.寘:弃也,同置。
8.繄:语助也。
9.融融:和乐也。
10.泄泄:舒散也。
四、思想
1.孝悌的烘托
此篇散文,约莫数百字,其中上下、首尾,有相呼应者,唯孝悌而已矣。段叔不悌,故流亡异国、庄公不孝,故既而悔之。何谓孝悌?夫孝悌者,亲情之本也,王道之始也,故圣人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贪戾,一国作乱。”于古早之时,一字可释之:“孝悌者,忠也。”故《书》曰:“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论语》:“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2.嫡长子继承制
武姜亟请于武公,而公弗许者何?盖庄公乃嫡长子也。嫡长子继承于春秋虽未有明文,然多以此为美而善者也。嫡长子继承则家国稳定,神器不更,使有觊觎之心者不敢侧目、使有作乱犯上之恶者不得萌发。固以此为美善也。
非嫡长子继承,且又有宠弟,则置国众何以自处?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万姓之家尚且一主,于国岂可二主欤?
3.反对妇人干政
郑国之乱,始于妇人之任情、养于庄公之坚忍、发于共叔段之贪戾,固武姜之任情有罪于郑国也。
五、文学特色
1.婉转的道德批判
庄公不仁、太叔段不悌、武姜为母失仪。
2.以宠弟为例,分析春秋笔法
所谓宠字者,历来各家纷纭,而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典》更是无注,分歧甚大焉。庄公之宠养于段,见于杀机,何谈宠爱?宠固有尊贵之意,而蔓草何以比之于宠弟,其宠乎欤?
《汉语大辞典》释为骄纵。李善注《文选·东京赋》引薛综注:宠,骄也。宠有骄纵之意明矣。(《文选·东京赋》:“今公子苟好剿民以媮乐,忘民怨之为仇也,好殚物以穷宠,忽下叛而生忧也。”)
宠爱者,爱也。尊宠者,似可而于文中梗塞。骄宠者,有放肆之味。胡不为受宠?其表被动,于庄公处何以表之?
3.细节描写
依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注解》,检而析之:

原文:寤生,遂恶之。
注解:一遂字,写尽妇人任性情况。

原文: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注解:庄公蓄怨,非一日矣。

原文: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注解:庄公似为爱段之言,实恐段居制邑,太险难除。他邑虽极大,谅不若制邑之险,适可以养其骄而灭除之。他邑唯命,四字毒甚。

原文:公闻其期,
注解:祭仲不闻,子封不闻,何独公闻。盖公含毒已久,刻刻留心,时时侦探,故独闻之也。

原文:食舍肉。
注解:食而舍肉,挑其问也。
五、史论
西陵史氏论曰:历代学者皆言庄公之心可诛,然由余观之,其何人可坚忍布局二十年而从始自终无丝毫人情。若庄公之心,果真如斯之深沉,余则以为不愧为天下始霸之主也。
史家之恶庄公,非其步步心机,而其二十年间纵容其宠弟。何以见得?《传》曰:“称郑伯,讥失教也。”失小戒必有大惩,是故共叔段流亡于他乡。昔穆王欲周行天下,遍及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圣人有云:“知其所止,则近于道矣。”
共叔知其止乎?庄公止之乎?是故《传》曰:“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

2020年八月二十六日
于西陵农行公共寓所
西陵柱下史 https://t.cn/8kaSy2Q

#文字的力量#
书单|伪兄妹,第四波~
他们的感情,始于亲情,终于爱情。

《与兄书》作者:布丁琉璃
《惟愿兄长不多情》作者:烟青如黛
《我把一半生命分给你》作者:城南花开
《爱情的开关》作者:匪我思存
《可否摘星辰》作者:嘉予
《有个傻瓜爱你》作者:景心
《穿成反派她妹》作者:雪默
《小魔王的恋爱功课》作者:明月听风
《作茧自缚》作者:飘阿兮 Auther:幸运草在扫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一个家庭当中,男人是天,天行健,自强不息,所以男人要刚强,要有担当。”在一个家庭当中,男人是天,天行健,自强不息,所以男人要刚强,要有担当。
  • 老师要对豆豆说:“豆豆,豆豆,牛牛牛”咦,我今天看到可乐举手了,可乐你来说一说,可乐,你的回答真棒,你的声音特别好听,下一次让所有小朋友都能听到你好听的声音好吗
  • 经了解得知,当天8时许,住在该隔离酒店的医护人员起床后,发现放在特管区的一只新冠病毒核酸样本专用运输箱不见了,问了多人都说不知道,情急之下就报了警。在开业两个月
  • #香港疫情##天下之事##深圳小天[超话]#✨1.不要以为我姓赵,就要照你说的去做。6.为何我姓李,而爹不叫刚。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想来前几日白露已过,秋正凉,露白月明,风过雁来,玄鸟归,一天天,一夜夜在朝露中逝去,人生悲喜交加的往事,与季节一样划过迷蒙的视线,走过的步履
  •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7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清·黄增《集杭州俗语诗》 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森林中斑驳点点的阳光一或许只能让你注意到熊和虎类地出没,对于铺地森林的苔原估计只有靠一双合适的靴子来对付了!哦,注意,在堪察加的山上不仅是有冰雪还会不时碰见遍地
  • 最后体验的一个项目就是火流星,也就是过山车啦,进园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体验过山车,不体验这个项目都觉得游乐场白来了[允悲],过山车是真的刺激,体验完这个就感觉
  • 你可以这样去理解:一般的glow(光润)型的粉底,上上去就会感觉整个人的胶原感很强,相比素颜你的皮肤被“吹起来”显得很嘭,也就是所谓的“饱满”“润泽”。但是这一
  •   ||多地打出政策组合拳  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从全国累计数据看,今年以来已有超100个城市发布稳楼市新政。  从4月房地产销售情况来看,因多地不同程度受到
  • 巧的是,拜登的弟弟刚好知道这个女孩,并从朋友那要来她的电话。Talia Ramkilawan是一个在南非长大的印度酷儿女孩,移民和酷儿的双重身份让她的成长过程中
  • #超级英雄# #马拉多纳# #热刺# @足球报官方微博#英超##热刺#【罗宾逊:孔德正是热刺需要的世界级中卫,他的加盟会让球迷兴奋】罗宾逊说道:“孔德将是比考迪
  • 又是一年母亲节,这是当母亲的第三个年头了,一直在努力,为了父母、为了孩子、更为了自己,我开心的是自己真的努力了,也终于有了一点收获。原来记忆里的东西真的会随着时
  • 美国千所高校薪资调查发布[并不简单]】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AAUP)日前公布的“年度教师薪酬调查”显示,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2020-2021学年美国高校教职工
  • 而杨光是个低调的人,本不想和景宇衡合作,无奈的是,之前自己喝醉时说了福根的事,让杨光只好答应他。而杨光是个低调的人,本不想和景宇衡合作,无奈的是,之前自己喝醉时
  • 我的傻白甜总裁,我的猫猫王子,我的King…祝贺你,又长大一岁啦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转发,转发和评论各抽一个姐妹请15r喝奶茶吧,祝福或者夸奖小陆都可以需证明未定玩
  • 她被莫凌天找上,质问,嫌恶,愤恨……“没想到你也是这样的女人。同时,还有台北的地理坐标,不得不说具俊晔真的是超会哄女生开心的,想必大S应该也是超级感动吧。
  • #推文[超话]##推文##强推文##啊喵看文# 《重回九零》by怀愫之前追更的时候就推过,现在完结了正在更番外还是忍不住再推一遍,我真的喜欢这个文,可以说没有感
  • 弘一法师已经不在人世,但他的言行论述却被记载保留了下来,现在看来,那些文字,就像山涧清泉,冬日暖阳,让人读后不仅会心一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
  • 弃妇刘瑛姑,瑛姑其实最接近正常人,被弃之后,她有其特异之处:丈夫段智兴明明已经同意离婚,让她跟周伯通结婚,周伯通却脚底抹油,溜之大吉;眼睁睁看着孩子在自己怀中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