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诸佛神力所护
(第一百五十三段)#菩萨第四安乐法#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持是法华经者,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说是法时,无有过失,常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居士、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虚空诸天、为听法故,亦常随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闲林中,有人来、欲难问者,诸天昼夜、常为法故而卫护之,能令听者皆得欢喜。所以者何?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文殊师利!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佛又对文殊师利说:菩萨摩诃萨在后末世佛法将灭时,有受持《法华经》者,就应该对不论是在家人或出家人,都要平等地生起大慈心;在不是菩萨的人中,更应生起大悲心,以大慈心拔众生生死之苦、以大悲心予众生涅槃之乐。这里说的大悲心是什么意思呢?大悲心依《大悲心陀罗尼经》中所说,共分为十种,即:
1、大慈大悲心:此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能拔众生生死之苦、予众生涅槃之乐。据此义,是大慈大悲心。大慈大悲心具体体现在《大悲咒》里,《大悲咒》就是大慈大悲心的流露。
2、平等心:平等心是菩萨转第七末那识所得之智慧、又称平等性智;指体悟自、他平等之智。依此智慧而了知一切事相及自他皆平等,从而生起大慈悲心。大慈与大悲恒常相互契合而无间断,故建立佛地无住涅槃,不再住于生死。随一切有情众生之所乐,示现自、他受用之身与国土等种种影像。常行大慈大悲之化益,证入平等二无我性,如是名为平等性智。得此智者,在为人处事、行住坐卧中,对一切众生,无有二心,绝对平等,是名平等心。
3、无为心:无为心是通过无为法来体现的,无为法与“有为法”相对。指不依因缘和合而成的不生不灭、无来无去、非彼非此的绝对。原本是涅槃的异名。通常依法相唯识宗修持境界立论,分无为法为 六种、即:
一、虚空无为:指真如为显现空无的真理,真空寂灭,远离各种障碍,犹如虚空。
二、择灭无为:指凭借无漏智慧的简择力,断灭一切烦恼而证得真如。
三、非择灭无为:指真如本性清净,不因人的智慧简择力达到寂灭后才显现出来,而是本来就有显现的。
四、不动无为:指禅定进入色界第四静虑时,不为苦乐所动的精神境界。
五、想受灭无为:指禅定进入无色定的无所有处境界,一切染污心想及苦乐二受俱灭。
六、真如无为:即佛教所讲的真理、绝对、本体、菩提、法身、佛。具足这六种无为,称名“无为心”。
4、无染着心:无染与有染相对,有染是指众生的真如自性被贪嗔痴所染,从而感召善恶诸果,沉沦于六道轮回中,如果能远离并灭除贪嗔痴,就能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超凡入圣。所以灭除贪嗔痴就是无染着心。
5、空观心:是对空谛的观想,以体认无相为宗,是天台宗所立一心三观即空观、假观、中观之一。常作此观,不被法缚,能悟入空性,见自法身,心得自在。此名空观心。
6、恭敬心:狭义指对父母、师长、佛菩萨等善知识非常有礼节的尊敬、尊重、敬重;广义指对一切众生都应有恭敬心,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恭敬众生是恭敬他们本有的佛性。由此使所有的人都能心生欢喜,此名恭敬心。
7、卑下心:卑下心是谦卑心、是无虚荣心、无虚伪心、无狡诈心、无狂妄心、无我慢心。
8、无杂乱心:将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念佛参禅上,对一切六尘外境、心念不起;反观自心、如如不动;修心于禅、住法于定。自然心无杂乱,是名无杂乱心。
9、无见取心:不见邪、不取邪;不见正、不取正;不见善、不取善;不见恶、不取恶;不见是非、不取是非;不见生死、不取涅槃。是名无见取心。
10、无上菩提心:以众生无边誓愿度立誓,以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为行持,发“众生一人不成佛、我誓不取正觉”之心,即是发无上菩提心。以上所说十种心,即是大悲心。能修大悲心者,即是菩萨,能得到诸佛加持,使其道果早熟、道业早成,慈悲众生,与佛无异。
佛说:菩萨摩诃萨不仅要对有善根的人生大悲心,还要对那些不学菩萨法的,甚至不信佛法的人,也应生起大悲心,为其拔出生死之苦,并设法予以他们出离三界之乐。菩萨心里应常作这样想:这些不相信佛法的人,损失实在是太大了,对如来随机而说的,俱含解脱道的三乘方便法,却不愿意听闻、不愿意知道、不愿意觉醒、不过问、不相信、不理解,甘愿在生死中沉沦,实在是可悲可叹!
佛说:菩萨应作这样想,他们贪著五欲,对《妙法莲华经》更不愿听闻,这些人对《妙法莲华经》虽然不问不信不解,但我如果在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不论在什么地方,我都会以神通力和大智慧力,引导他们发菩提心,让他们最终都能安住于一乘妙法中。
佛说:文殊师利!发这些心的菩萨摩诃萨们,在如来灭后,有成就以上所说“第四安乐法”者,已悟解如来真实义,讲一切法都不会有过失,将常常得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和在家学佛的居士等众生的“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虚空中的诸多天界众生,为了听法,也会常常来侍奉这个讲《法华经》的法师。
佛说:如果法师在城乡村镇,或在空闲的树林里,有人来请教《法华经》中难解的疑问,诸天善神将不分昼夜地为其护法,使听法的人不受干扰,闻清净法而生大欢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凡是《法华经》所在之处,都会得到一切过去、现在、未来所有诸佛的神力护佑。
佛说:文殊师利!《法华经》非常珍贵,不是所有的国土中都有,而是有无量多的国土中,有无量多的众生,不仅没有此经,连《法华经》的经名都听不到,福报还不如娑婆世界的众生,他们连经名都听不到,更何来什么见闻、受持、读诵!所以此经是非常难得一遇的、是非常应该受到珍惜的!

#雷音释道儒堂# 《唐如山五医经》

精神心理卫生诀

唐如山著

一个人语言、行为、思想不正常了,也就是说他的精神不正常了、心生病了,通常这种情况他是不会自觉的,也不会承认的。心到即到,心医即医,心药即药,心痊即痊,心了即了,无心无到,无医无药,无痊无了。道能道,是真道,医能医,是至医,道者能医,医者能道,是天一。三一是原,四一为圣,三四而心,四三乃性,原成圣,心成性,心则原,性则圣,木水金酉寅金水木,水木火甲庚火木水,金土火壬乙火土金。

注:一水、三木、四金,金生水,水生木。

——选自道家著作《道玄经》唐如山著。

医心诀

唐如山著


有一见二,有二见三,有三见生,师无师。天下无病,病身患心,心疾而病,病无科药,药治生物,物见真心,心明空精,精生为信,信诚而性,性见则神,神乃天全,全能合一,无物无疑,无说无听,化幻为实,变假成真,精气神生,阴阳纯一,阳隐而性,阴秘而生,阳出而命,阴入而真,一生重真,重生一真,三者自一,能见天地,无得之得,是以为道。感生敏是,分明立晓,洞悉阴阳,了了八极,觉然自生,生天生地,九天九地,正反重一,发明真心,辨心生然,坎离交媾,乾坤无离,自为医心,心生无始,混沌无别,元极重真,神经自然,自然无生,无患无疾,无药无汤,圣道无人,无心无医,医道真人,天下为心,心医合道,精神真一,一生无事,衍生无极,无为无名。

——选自道家著作《道玄经》唐如山著。

用药诀

唐如山著

用药之法在于符合天地自然。阴阳相生,阴者生阳,阳者生阴,阴阳生一。一者为二,二者为一,三者是一,人即是药,药即是人,人药合一,无病无灾,无药无生。一者觉五,五者觉一,半者生一,一者生半,太极生一,生一元始,五行觉五,觉五能空,一生天下,五觉自然,五一能治,三一是真,二一成圣,天地始纯,纯阳知生,纯阴能下,坎离复交,乾坤重媾,八一为际,四一而知,是为道无,无道不生,是以为原。

注:一六水、二七火、三八木、四九金、五十土。

——选自道家著作《道玄经》唐如山著。
    

石兰典籍

唐如山著

弟子白说:“人之善本在于五脏六腑,重在脉神,愿闻其详,知意其向?”

药师佛回说:“善知识!医之道则当善本,本合则根正,明焉无不胜。一阳之钩为天,钩钧则分毫不左;一阴之毛为地,毫毛则非元极不至达。人之五脏六腑乃五行真术,无善无恶,无着无弃,为医道之本,仁心之生,其意知详如下:五脏者之肝木位东方天少阳,主血魂,色青司春气,重头部,属青龙(雷、风)青帝(太昊伏羲)所管,其主肺、心(心、肾),乃筋、爪之力;心火位南方天太阳,主脉神,色赤司夏气,重五脏,属朱雀(火)赤帝(炎帝)所管,其主肾、脾(脾、肝),乃脉、色之象;肺金位西方天太阴,主气魄,色白司秋气,重血脉、膀胱,属白虎(泽、天)白帝(少昊)所管,其主心、肾(肾、脾),乃皮、毛之用;肾水位北方天少阴,主精志,色黑紫司冬气,重身体,属玄武(水)黑帝(颛顼)所管,其主脾、肝(肝、肺),乃骨、发之荣;脾土位中央天,主营意阴阳相和,色黄司四季,重精神,属陈蛇(宗)、七煞(根)黄帝(黄帝)所管,其主肝、肺(肺、心),乃肉、唇之数。

六腑者乃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者。胆主中宫之正,有化生之所成,所对应者为肝;胃主五味集纳,为藏粮之所,所对应者为脾;小肠主清分左右,有收纳之功,所对应者为心;大肠主泻合之总,有奇效为生,所对应者为肺;膀胱主变化之意,津液为反,所对应者为肾;三焦主纲要之别,决意为生,是以为原气。

此五脏六腑乃五行全数,五行皆正,无有定处,至神通明,一而安生,了有奇功。五行失正,则落死地,回天乏力。

脉搏气韵,阴阳相一,阴主生死,阳主血气,神足气象,宗根臻至,象数机理,征微体明,一一表达,则脉象自生,自然呈现。

天地生合之法,以承古开今,自然气数,逆反顺生,兴衰变化,损满补功,数定气连,神安性真。此由心生,一心而成,功在自机,外成其心,心至功到,无形遁机。日月常转,乾坤变易,阴阳调和,脉象无边,定生玄妙。阳性阴生,阳动阴静,阴阳和合,是以精神能主,二次臻至,精神重生,《黄帝内经》说:‘阳平阴秘,精神乃治。’三阴三阳为之王,一阴一阳成其至。三阴三阳之数,九九生天;一阴一阳之理,能知本初,一即九,九即一。缓者生阳,数者疾阴,三数复重,一理了明,则阴阳更生,分明立晓。《黄帝内经》说:‘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是故三阳者为天之数,重头;三阴者为地之数,重手;一者为人之数,重心。是谓天地人者一,乾道坤德,阴阳生和之气,轻身之术,精神之宝。故至医之道,非贤明不足以传达,以其为道故而知当日斋戒以自珍藏保之。”

药师去灾延寿如来经
唐如山著

如是我闻:一时,佛于七刹宝地见众生欢喜,一而众生,直心直佛。佛于无量劫而本心常自在,功参天地造化参数无界,佛法无边,彼岸自心度,诸法皆不取不舍,空无一人。于是偈颂说:
诸相无量心空生,
一相自相天地间。
微妙佛法清净故,
诸界众生皆悟空。
众生是佛本自心,
何故缚心有而无。
即有即无天地间,
即无即有人心间。
一切唯心造唯物,
见自真心即觉直。
自性见佛法禅门,
一如如故亦如来。
如能见生两生者,
如佛一性而能知。

尔时,法偈颂毕,三界寂静,直华祥天,天地和瑞,佛法心田。一切空见自性生有,一法无法自心法,一药无药自心药,一汤无汤自心汤,因药汤两次而生有,故心地两次而发明,心地一见性发明,则无药汤。一念自在,去除无虑,即虑不生,虑即妄生。于是偈颂说:
人心虑及无界众,
何苦众生心忧苦。
苦心生自有乐生,
即乐无生苦亦无。
直心即性生无乐,
是故无乐为至乐。
此为功参天地数,
亦为如来药师心。
苦药无味汤一味,
一味即为体三昧。
此即如来正觉心,
能知天地本来貌。
佛由心生是医王,
一药无味生慈悲。
慈悲本是药师心,
此心无药亦无汤。
一药两用真如体,
体用无别一心成。

尔时,法偈颂毕,众生皆喜,三界唯尊,菩萨解脱,日月生辉,十二一将皆自护持,本自光晖,疾患皆无生,众生觉性平等,禅心一时定,一佛如来。本性心生,一性二生,二性一生,两生一真,一生两真,重真发明,三者心一,一生一佛,而再生再佛,本无生无佛。即说咒说:哈帝雅嗡。哈帝雅嗡。甚堪贝。甚堪贝。三藐三菩提陀耶。娑婆诃。娑婆诃。梭玛哈喇琉璃。埯。

尔时,佛发一大愿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闻我名号者,如能一心见持,则能心地安稳,思虑不生,妄想皆离,病患皆无,苦乐无心,视他同己,解脱自在,生同极乐,重真重生。于是偈说:
菩萨解脱,
禅心无界。
无患无疴,
无苦无乐。

偈毕经全,名为《药师去灾延寿如来经》,三界皆名,无有无生。

反对神通对吗?让我们看看佛经怎么说吧!

提到神通,佛教界马上就有人反对。有人说:“持神通者就是邪教”、“只有邪师才炫耀神通”、“佛讲法从不用神通”。甚至有人说神通谈都不能谈,“谈神通会成魔”等等。而初学佛者往往对“神通”二字,既充满好奇和探秘心理,又望而生畏,谈神通色变。

那么,佛教到底是否主张神通?佛弟子应如何看待神通?让我们看看佛经怎么说吧!

佛陀住世时亲说真谛妙理,佛陀灭度后,由弟子们集结,对佛陀的教言进行复述、整理、汇集而成佛经。佛经是佛教徒学佛的理论基础和修行指南,那么佛经中是否宣说过神通?又是怎么宣说神通的?

下面摘录几段佛经中有关神通的论述。

《地藏菩萨本愿经》里,就有释迦世尊赞叹地藏王菩萨的神通不可思议的记载。《嘱累人天品第十三》有“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尔时世尊正知正念。从等持王安庠而起。以净天眼观察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举身怡悦。从两足下千辐轮相。各放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

《大波罗波罗蜜多经》初分缘起品第一之一:“皆阿罗汉,具足成就四无碍解,凡所演说辩才无碍,于五神通自在游戏。”而且明确有一句:“尔时,世尊现神通力。”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一切佛法,无不修行、无不证见;以神通力,用一毛发能举阎浮提,乃至四天下、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量百千世界;能于空中取种种宝,施诸众生。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皆悉住于不退转地,久已供养无量诸佛,……以自在神通游诸佛世界,放无量光明,说无尽妙法。”

《大宝积经》卷二十九:“时有菩萨名无希望垢藏。与九万二千诸菩萨众。恭敬围绕从空而来。……尔时无垢藏菩萨。手持七宝千叶莲花。至如来所头面礼足。白佛言。世尊。……致问无量。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行不。作是语已。即升虚空结跏趺坐。”

《毗婆尸佛经》:“如是彼佛为彼二人现三种神通。令发精进趣向佛慧。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诸贤比丘,神通远达,威力弘大……”

《妙法莲花经》卷一:“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

《修行本起经卷上现变品第一》赞叹到场的都是阿罗汉:“已从先佛。净修梵行。三神满具。六通已达……”

《杂阿含经》四九四经中更为直截了当说:“比丘当知,比丘禅思,神通境界,不可思议,是故比丘当勤禅思,学诸神通。”

……

以上摘录的内容只是佛经记载佛陀在度化众生过程中宣说神通、示现神通的沧海一粟。

几乎每一部佛经中都有神通与佛陀圣迹的记载,并明确要求弟子要“学诸神通”。经中明明记载了佛陀宣说神通、运用神通的诸多实例,又怎么可以说“佛讲法从不用神通?”如果谈神通、展现神通就是魔,那么,佛经三藏十二部岂不成了最大的教众生成魔的邪书了?佛教岂不是成为最大魔教和邪教了?娑婆世界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岂不是成为最大的魔头和邪教头目了?!

显然,以邪见说“神通不可持”“持神通者就是邪教”的人,已经在严重谤佛谤法,实则其自己就是邪魔妖人却不自知了。

诚然,佛陀为防止佛弟子执着神通境界,产生执相偏见,故告诫弟子不可执着神通。如《楞严经》中,针对五十阴魔出显,世尊告诫弟子:“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这段经文是指行者在禅修过程,在快要证入空性真如阶段,对自然生发的各种境界,不可执着和贪恋,不可作为证得圣道之解,此时要“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否则,“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就会给邪魔以可乘之机而妄失正道。《楞严经》中讲的正是对治“受群邪”,避免入魔的方法,并不是说没有幻化神通现象,更不是否定神通、反对神通。

这犹如我们煮饭。吃到香喷喷的米饭是我们的目的。但煮饭过程中会出现水开、冒泡,蒸汽从锅盖蒸腾而出,还伴随着米饭的香味。这些都是米粒变为熟饭过程必然要出现的现象。是否我们可以说,煮饭过程中这些水蒸气,锅里飘出的饭香味等现象是不能有的,否则所煮的饭就不能吃呢?估计只有那种“白马非马”论的愚人会如此说吧。

同理,神通现象是修行人由凡转圣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中段现象,没什么可怕,也没什么好执着好奇和神秘兮兮的。执着神通会入魔犹如愚人煮饭只喜欢看蒸汽,闻香味而忘记自己目的是把饭煮熟,吃到饭,最终不仅饿肚子,还会将饭烧焦,锅烧坏一样。

佛弟子当知,不执着神通与不讲神通、不持神通、不显神通是绝然不同的概念,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成就解脱,绝对不是为了神通变化,但是如果没有中间阶段的神通现象,我们是无法成就解脱的!犹如我们煮饭目的是为了吃到饭,而不是执着煮饭过程的蒸汽现象和飘出的饭香。是故,若一知半解,把不执着神通误认为是不讲神通、不显神通、没有神通,那就大错特错了。

佛弟子当知,现在是末法时期,名声大、地位高而实际上并未证圣的“高僧大德”太多太多,他们往往乱解经义却到处“讲经说法”、出书发碟,佛弟子千万不可轻易听而信之,随而从之,以讹传讹,人云亦云,以免无明造业,犯下谤佛、谤法之罪。

敬请关注下一篇《反对神通对吗?让我们看看古今高僧怎么做吧!》

撰稿:合立

责编:佛前灯

声明:此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涉及法义问题应依佛说法为印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也许,能够‘触痛’回忆就是文和友的创新之处。也许,能够‘触痛’回忆就是文和友的创新之处。
  • #杭州[地点]##吃完饭为什么不能立刻运动#吃完立刻运动会造成以下几个问题:1.消化不良吃完饭,人的消化器官正在运行,需要血液供应,若此时马上进行运动,原本消化
  • 没错就是它——酵素樱花漱口水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包装,单是外观就得给满分它自上市以来,已经在各地大受追捧特别受到精英消费人群的喜爱如果说这是市场行为,那么在
  • 如果成年人愿意把自己的人生和盘托出详细的说一遍就已经是爱了。成年后,人只有在爱另一个人的时候,才有力气把小时候那些很轻易就能讲出来的话,很轻易就能表述出来的情感
  • 我觉得我好像能把05宝正和09宝前的杨戬能穿起来了。#陈浚铭[超话]##陈浚铭 扬帆起航共赴梦想##陈浚铭 向阳生长#“当狮子下跪天蝎变温柔 那一定是真爱不存在
  • #温州头条#“外宣人员”在58同城上发布“招聘打字员”、“淘宝天猫客服”、“影评员”、“投票员”等兼职信息,吸引受害人进入设好的圈套;“客服人员”再以缴纳会员费
  • #美好安徽V力同行##宿州高速警事#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让因疫情滞留司机吃上热乎饭 特殊时期,疫情虽无情,但人间有爱。那一刻,所有焦躁的情绪都被化解了
  • 连平因充电耽搁了20分钟,出发后撒开脚丫子跑到吉安服务区,车不算多,全程330公里,均速105公里左右,余电70km,正常情况满电跑到吉安是没问题的。 余
  • 8月11日上午10点之后通过owhat或者淘宝购买的专辑,拍一次数量为1,留下新的收货信息(姓名电话地址等)即可~owhat修改信息链接:重要说明:1.此链接适
  • 阳光在分配它的七色是编程的,阳光普照是需要全球定位系统的,就在科学的怪物论之后光合作用,已经幽默了道法自然的经论嘻哈。我第一次追星,你第一次当明星,我们都没有那
  • 从此我开始周周更新,我最开心的时候就是见到你们的评论,这让我觉得,啊原来我也是一个值得喜欢的人,我也有优点,你看我写的东西有这么多人在看诶。我关注菜菜的时候,我
  • 第二次和雷军邂逅是创业邦的年会,当时和我的导师蔡文胜一起参会,现场听到了那句他最著名的“移动互联网风口的到来连猪都会飞”后来受邀去小米分享 几次见到雷军老大被尊
  • 嘴唇还发白,做事情容易失去了信心和目标,过的很迷茫,性格又固执、倔强,吃的苦不少,在家庭中付出的会比较多,换来的却不是理解。1于月仙,一个很美的名字,或许很多网
  • #那年花开月正圆#公司简单介绍 我们公司配货中心~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市泌冲加油站对面,注册公司为臻辉饰品商行,注册法认彭德水,工商局官方可查,公司很多合伙代理有正
  • 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请你一定要相信是花都有花期的。也许你已经遇到了愿意带你领略十里桃花风情的人,那么请记得好好珍惜!
  • ”够不着的才最美[微风][微风][微风]营口的小姐姐一直饱受阴唇肥大的烦恼每次穿紧身裤都摩擦的疼对颜色也不是很满意多家医院对比最终选择我们已预约21号来做修复并
  • #李钟硕[超话]##祝贺_崭新耀眼的_演员的_12周年#无论何时_我们与你望向_同一个地方#想一直_陪着你_走你的路#一起痛_并一起幸福吧#WithJS#李钟硕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在一起是一种缘分,不要轻易让喜欢你的人哭泣伤心,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钟,美好的回忆应该留给快乐和欢笑。短暂微旅
  •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企业权益保护办公室主任葛磊在发言中强调: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企业权益保护办公室是协会为中小企业提供合法权益保护、政策法规宣传、日常法律咨询
  • 对此,罗敏也并不避讳,在其规划中,这一过程就好比瑞幸、滴滴等品牌的市场扩张期,但未来的盈利却不依靠提价,而是押注在了市场规模和线下门店网络上。”罗敏透露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