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
【别名】
昌本(《周礼》),菖蒲、昌阳(《本经》),昌羊(《淮南子》),尧时薤、尧韭(《吴普本草》),木蜡、阳春雪、望见消(《仙传外科集验方》),九节菖蒲(《滇南本草》),水剑草(《本草纲目》),苦菖蒲(《生药性备要》),粉菖(《中药材手册》),剑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剑叶菖蒲(《四川中药志》),山菖蒲、溪菖(《药材学》),石蜈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野韭菜、水蜈蚣、香草(《广西中草药》)。
【性味归经】
归经:入口、肝、脾经。
①《本草纲目》:"手少阴、足厥阴。"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膀胱三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性味:辛,微温,
①《本经》:"辛,温。"
②《另口录》:"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无毒。"
【注意】
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秦艽、秦皮为之使。恶地胆、麻黄。"
②《日华子本草》:"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
③《医学入门》:"心劳、神耗者禁用。"
【功能主治】
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1.《本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
2.《别录》:"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聪耳目,益心智。"
3.《药性论》:"治风湿顽痹,耳鸣,头风,泪下,杀诸虫,治恶疮疥瘙。"
4.《日华子本草》:"除风下气,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筋。治客风疮疥,涩小便,杀腹藏虫。耳痛:作末、炒,承热裹窨,甚验。"
5.王好古:"治心积伏粱。"
6.《滇南本草》:"治九种胃气,止疼痛。"
7.《本草纲目》:"治中恶卒死,客忤癫痫,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痈肿。捣汁服,解巴豆、大戟毒。"
8.《本草备要》:"补肝益心,去湿逐风,除痰消积,开胃宽中。疗噤口毒痢,风痹惊痫。"
9.《本草再新》:"止鼻血,散牙痈。"
10.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消化不良,胃炎,热病神昏,精神病。"
11.《广西中草药》:"治癫狂,惊痫,痰厥昏迷,胸腹胀闷或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鲜者3~8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菖蒲气温,心气不足者用之,虚则补其母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是矣。
2.《本草汇言》:石菖蒲,利气通窍,如因痰火二邪为眚,致气不顺、窍不通者,服之宜然。若中气不足,精神内馁,气窍无阳气为之运动而不通者,屡见用十全大补汤,奏功极多,石菖蒲不必问也。
3.《本草新编》:石菖蒲,必须石上生者良,否则无功。然止可为佐使,而不可为君药。开心窍必须佐以人参;通气必须君以苍术;遗尿欲止,非加参、芪不能取效;胎动欲安,非多加白术不能成功;除烦闷,治善忘,非以人参为君,亦不能两有奇验也。
4.《本经逢原》:菖蒲,心气不足者宜之,《本经》言补五脏者,心为君主,五脏系焉。首言治风寒湿痹,是取其辛温开发脾气之力。治咳逆上气者,痰湿壅滞之喘咳,故宜搜涤,若肺胃虚燥之喘咳,非菖蒲可治也。其开心孔、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总取辛温利窍之力。又主肝虚,心腹痛,霍乱转筋,消伏梁癫痫,善通心脾痰湿可知。凡阳亢阴虚者禁用。以其性温,善鼓心包之火,与远志之助相火不殊,观《本经》之止小便利,其助阳之力可知。
5.《重庆堂随笔》: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清解药用之,赖以祛痰秽之浊而卫宫城,滋养药用之,借以宣心思之结而通神明。
6.《本草正义》:菖蒲味辛气温,故主风寒湿邪之痹着。治咳逆上气者,以寒饮湿痰之壅塞膈上,气窒不通者言之。辛能开泄,温胜湿寒,凡停痰积饮,湿浊蒙蔽,胸痹气滞,舌苔白腻垢秽或黄厚者,非此芬芳利窍,不能疏通,非肺胃燥咳及肾虚之咳逆上气可比。开心孔,补五脏者,亦以痰浊壅塞而言;荡涤邪秽,则九窍通灵,而脏气自得其补益,非温燥之物,能补五脏真阴也。而俗谓菖蒲能开心窍,及反以导引痰涎,直入心包,比之开门迎贼者,过矣。且清芬之气,能助人振刷精神,故使耳目聪明,九窍通利。凡寒饮闭塞,肺气不宣,则令人音喑,菖蒲能逐饮宣窍,而声自开,以视虚劳金破之不鸣,显然有别。主耳聋以下十二字,其义殊与上文不类,大观本不在白文之例,恐是后人羼入,姑存而不论。其止小便利一说,盖指清气下陷,收摄无权之症,辛温能升举下陷之气,或可治之。《别录》主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则即《本经》之主风寒湿痹,复叠无别,殊是蛇足。温疟亦时行之戾气,而兼有湿痰蒙蔽,菖蒲涤痰辟秽,裨助正气,故能治之。然疟之虚实寒热,各各不同,偏举小儿,似嫌泛滥,且作浴汤外治,其效亦鲜。《别录》此条,皆非精要,大是可疑,或后人有所点窜欤?甄权治耳鸣,则湿痰蒙其清气,而甲木少阳之气,郁而不伸者,即开通九窍之功效也,若肝肾阴虚,浮阳上扰之耳鸣,则非辛温开窍之所宜矣。甄权又治头风泪下,亦惟寒风外束者为宜,若肝阳自扰之头风,又不可一例论治。甄氏又谓治鬼气,濒湖谓治中恶卒死,客杵,则皆阴霾不正之气,固芳香辟秽之正治也。《大明》谓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筋,皆指寒湿交互,汩没真阳者,菖蒲秉芳冽之正气,自能胜邪而行气定痛。后人霍香正气等方,以及脑麝等疫证诸丸散,皆即此例。然菖蒲虽温,辟恶可言,而温中尚嫌不足,其直中三阴之大痛吐泻,转筋冷汗,脉伏色青等症,亦非此所能独当大任。

北魏书风的代表!原在朔州崇福寺,现藏台湾历史博物馆的九层石塔题记
文/殷宪 金石契 2022-05-07 19:53

《曹天度造九层石塔记》,为献文帝天安元年(466)的纪年造塔题记,与近年在大同地区发现的《叱干渴侯墓砖》同年。原在朔州崇福寺,现藏台湾历史博物馆(今塔刹犹存崇福寺,惜身首异处)。塔铭刻于一尊玲珑精巧的九级石塔下部,北魏天安元年(466)造于京师平城。塔周三面为供养人浮雕,一面刻题记。《魏书·释老志》云:“永宁寺七级浮图,高三百余尺,基架博敞,为天下第一”。郦道元《水经注》称“其制甚妙,工在寡双”。我曾说过,云冈第六窟中心塔柱上层的四尊九级浮图及其他洞窟的诸多塔雕,该是“京邑帝里,佛法丰盛,神图妙塔,桀峙相望”的真实写照。恰与永宁寺塔作于同年的曹天度造九层石塔更具有这样的意义。前已述及,太武帝始光元年(424)的《魏文朗造像题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北魏平城时期最早的造像题记。在云冈石窟三十多种题记中,较早的是十一窟太和七年(483)的《五十四人题记》。《曹天度塔记》虽然比《魏文朗题记》晚了四十多年,但却是有明确纪年的造于平城的早期佛塔造像题记。与武周山石窟寺相随相应,文成、献文时期平城内外民间雕石造佛的盛况于此可见一斑。

《曹天度塔记》凡十九行,满行八字,尚存一百一十五字:

夫至宗凝寂,弘之在/人。圣不自运,畅由表/感。是以仰慕者愿莫/不如,功务者因莫不/果。乃感竭家珍,造兹/石塔。饬(饰)仪丽晖,以□(释或解)/永或。愿/圣主契齐乾坤。运表/皇太后、皇太子□□/无穷。/群僚百辟,存亡宗(族?)。/延沉楚炭,有形未亥。/菩提是获。

天安元年,岁次鹑火/侣登蕤宾五日,□□/内小曹天度,为亡□/颖宁亡息玄明于/平城造。

《曹天度塔记》笔力雄健,方重厚密,始则导源《魏文朗》,中则堪比《钦文姬辰》,末则遗及《郑长猷》《杨大眼》《魏灵藏》。在平城魏碑中,《魏文朗》可谓“草昧初构,已有王气矣”。此评同样适用于《曹天度》和《钦文姬辰》。就三石而较,《魏文朗》最率意,《钦文姬辰》略肃整,《曹天度》则在二者之间。三石的共性比差异更多。《曹天度》与《魏文朗》的两个“子”字同出一辙。《曹天度》与《钦文姬辰》中共有的“楚”“延”“内”“仪”“岁”“之”等字的用笔和体势几乎看不出时间的差异。而二记书迹上部两侧的耸肩,长横起落的波磔,以及字形相近的“蕤”“豫”“护”等字的上疏下密,也颇相类。康有为说,这种书风是“卫氏嫡派”。《魏书·崔玄伯传》谓:“崔浩曾祖崔悦与范阳卢谌,并以博艺著名。谌法钟繇,悦法卫瓘……悦传子潜,潜传玄伯。世不替业。”这种书风是否与崔浩父子有关呢?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另外还有几点要述及:
其一,关于释文,首句“夫至宗凝寂,弘之在人”,“在人”,以往研究者皆作“由人”,细审实误也,今改。第二句,前人皆释为“圣不自运,畅由来感”,今以字形和文义改“来”为“表”,释句为“畅由表感”。第三句,“是以仰慕者愿莫不如,功务者因莫不果”,前人均释为“是以仰慕者悲叹不如,功务者因莫不果”。我将 “悲叹”正为“愿莫”,这样一个对偶句出来了,词顺了,意也达了。2005年,张焯君《云冈石窟编年史》将付梓,以书稿示我。适逢本人为日本《金石书学》撰写《平城时期金石刻书迹考释》特集,于《曹天度塔发愿文》改释上述数字,且以此和盘托于张焯君,张遂在过录史树青先生《北魏曹天度造千佛石塔》(文载《文物》1980年第一期)释文时,将我的改释文字或在录文中用括弧标出,如(悲叹)(莫愿),或在脚注中标明,如“来,拓片又似表字”,而“由”改“在”是其后葛世民先生欲撰写《北魏曹天度石塔考》(后刊于《文物世界》2008年第4期)时,向我借拓本并请释其要义,我在串解此愿文时又读出的。葛文中引用的释文,已采用我的新释法。

其二,功德主曹天度不见于《魏书》《北史》,但其职位不低。“内小”当为“内行内小”。《南巡碑》碑阴还可辨识二十一位“内行内小”的随行官员,且指其为“内侍之官”。这反映了孝文帝改制前的官制。

其三,天安元年的书刻时间令人生疑。题记中的“圣主”是献文帝,皇太后当为文明太后冯氏,皇太子无疑是孝文帝了。但孝文帝出生于皇兴元年(467)八月,天安元年(466)皇太子尚未出生,岂能为其祈福?以书迹观之,其刻不伪,是不是造塔像在天安元年,刻题记已在第二年八月甚至册封皇太子以后呢?

其四,“岁次鹑火,侣登蕤宾五日”,鹑火,古代与十二辰相配之纪年法中的第七位“午”,天安元年为丙午年。蕤宾,古代以律吕纪月的五月,侣登蕤宾即吕登蕤宾,蕤宾五日即五月五日。造塔题字在天安元年端午。

本期栏目内容得到了殷雪年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欲览更多内容,敬请关注金石契微信公众号。

几时得心地休歇去 ?

来源:《指月录》原集述者:那罗延窟学人瞿汝稷

莲花峰祥庵主,尝示众云:若是此事,最是急切,须是明取始得!若是明得,时中免被拘系,便得随处安闲。亦不要将心捺伏,须是自然合他古辙去始得。才到学处分剂,便须露布个道理,以为佛法。几时得心地休歇去,上座却请与么相委好。

示寂日,拈拄杖示众曰:“古人到这里,为甚么不肯住?”众无对,师乃曰:“为他途路不得力。”复曰:“毕竟如何?”以杖横肩曰:“楖栗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言毕而逝。

圜悟举至“直入千峰万峰去”,著语云:也好与三十棒,只为他担板,脑后见腮,莫与往来。

又云:诸人还裁辨得莲花峰庵主么?脚跟也未点地在!国初时在庐山莲花峰卓庵,古人既得道之后,茅茨石室中,折脚铛儿内,煮野菜根吃过日。且不求名利,放旷随缘,垂一转语,且要报佛祖恩,传佛心印,才见僧来,便拈拄杖云:古人到这里,为甚么不肯住?前后二十余年,终无一人答得。只这一问,也有权有实,有照有用,若也知他圈缋,不消一捏。你且道,因什么二十年如此问?既是宗师所为,何故只守一橛。若向个里见得,自然不向情尘上走,凡二十年中。有多少人与他平展下语,呈见解,做尽伎俩,设有道得,也不到他极则处。况此事虽不在言句中,非言句即不能辨,不见道,道本无言,因言显道,所以验人端的处,下口便知音。古人垂一言半句亦无他,只要见你知有不知有,他见人不会,所以自代云:为他途路不得力,看他道得自然契理契机,几曾失却宗旨。

古人云: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如今只管撞将去便了,得则得,争奈颟顸儱侗,若到作家汉,将三要语印空印泥印水验他,便见方木逗圆孔,无下落处,到这里,讨一个同得同证,临时向什么处求,若是知有底人,开怀通个消息,有何不可。若不遇人,且卷而怀之。且问你诸人,拄杖子是衲僧寻常用底,因什么却道涂路不得力?古人到此不肯住,其实,金屑虽贵,落眼成翳,石室善道和尚当时遭沙汰,常以拄杖示众云:过去诸佛也恁么,未来诸佛也恁么,现前诸佛也恁么。

雪峰一日僧堂前拈拄杖示众云:这个只为中下根人。时有僧出问云:忽遇上上人来时如何?峰拈拄杖便去。云门云:我即不似雪峰打破狼藉。僧问:未审和尚如何?云门便打。大凡参问,也无许多事,为你外见有山河大地,内见有见闻觉知,上见有诸佛可求,下见有众生可度,直须一时吐却,然后十二时中,行住坐卧,打成一片,虽在一毛头上,宽若大千沙界,虽居镬汤炉炭中,如在安乐国土,虽居七珍八宝中,如在茅茨蓬蒿下,这般事,若是通方作者,到古人实处,自然不费力,他见无人构得他底,复自征云:毕竟如何?又奈何不得,自云:楖栗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这个意又作么生?且道指什么处为地头,不妨句中有眼,言外有意,自起自倒,自放自收。

岂不见,严阳尊者,路逢一僧,拈起拄杖云:是什么?僧云:不识。严云:一条拄杖也不识。严复于地上札一下云:还识么?僧云:不识。严云:土窟子也不识。严复以拄杖担云:会么?僧云:不会。严云:楖栗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

古人到这里,为什么不肯住?雪窦有颂云:谁当机,举不赚亦还稀,摧残峭峻,销铄玄微。重关曾巨辟,作者未同归。玉兔乍圆乍缺,金乌似飞不飞。卢老不知何处去,白云流水共依依。因甚么山僧道脑后见腮,莫与往来,才作较计,便是黑山鬼窟里作活计,若见得彻信得及,千人万人自然罗笼不住,奈何不得动著拶著,自然有杀有活。

雪窦会他意道:直入千峰万峰去方始成颂,要知落处,看取雪窦颂云:眼里尘沙耳里土,千峰万峰不肯住。落花流水太茫茫,剔起眉毛何处去?雪窦颂得甚好,有转身处,不守一隅,便道眼里尘沙耳里土,此一句颂莲花峰庵主,衲僧家到这里,上无攀仰,下绝己躬,于一切时中,如痴似兀。

不见南泉道:学道之人如痴钝者也难得。禅月诗云:常忆南泉好言语,如斯痴钝者还希。法灯云:谁人知此意,令我忆南泉。南泉又道:七百高僧尽是会佛法底人,惟有卢行者不会佛法,只会道,所以得他衣钵。且道,佛法与道,相去多少?雪窦拈云:眼里著沙不得,耳里著水不得。或若有个汉,信得及,把得住,不受人瞒,祖佛言教,是什么热碗鸣声,便请高挂钵囊,拗折拄杖,管取一员无事道人。

又云:眼里著得须弥山,耳里著得大海水。有一般汉,受人商量,祖佛言教,如龙得水,似虎靠山,却须挑起钵囊,横担拄杖,亦是一员无事道人。复云:恁么也得,不恁么也得,然后没交涉。三员无事道人中,要选一人为师,正是这般生铁铸就底汉!何故?或遇恶境界,或遇奇特境界,到他面前,悉皆如梦相似,不知有六根,亦不知有旦暮,直饶到这般田地,切忌守寒灰死火,打入黑漫漫处去也,须是有转身一路始得。

不见古人道:莫守寒岩异草青,坐却白云宗不妙。所以莲花峰庵主道:为他途路不得力,直须是千峰万峰去始得。且道唤甚么作千峰万峰?雪窦只爱他道楖栗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所以颂出。且道,向什么处去?还有知得去处者么?落花流水太茫茫,落花纷纷,流水茫茫,闪电之机,眼前是什么?剔起眉毛何处去?雪窦为什么也不知他去处?只如山僧,适来举拂子,且道即今在什么处?你诸人若见得,与莲花峰庵主同参,其或未然,三条椽下七尺单前,试去参详看。

此圜悟老人所举扬古公案,世所谓评唱,大慧亟毁其板,不令流行者,正恐使宗家入讲窟,孤达磨西来之意,永塞悟门也,至流而为万松林泉,则直是魔罥,较此又大在下风矣。聊举一以蔽诸,览者尝一脔而知全鼎哉!《指月录》评唱,止录此则,及南泉与陆亘对牡丹花两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金巧巧自称气质适合演公主,演农村人就费劲了,巩俐实力“打脸”
  • NBA圣诞大战焦点还是詹姆斯;天津女排0-3江苏;郑智或无缘亚洲杯首战
  • 收容教育制度为何有望废止?
  • 真萌神!库里躲球哥身后偷听隆多布置战术 湖人球迷集体笑喷
  • 李连杰晒女儿合照 网友:不知是否准备让孩子“出道”?
  • 33辆奔驰网上拍卖 起拍价最低仅10.2万
  • 陕西一景区收到全国首张“拒收现金”罚单
  • 苹果AppStore宕机 网友反应打不开
  • 大连男子被刺身亡是怎么回事?男子被刺身亡嫌犯在逃
  • 《歌手》2019首发阵容公布!
  • 大妈吵架被气死,被告赔了7万......
  • 医生为孕妇涂麝香膏致流产
  • 龙凤胎举办婚礼....
  • 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起火爆炸
  • “保鲜膜男孩”18岁了称想学门手艺养自己 网友:愿你一世安好
  • 上海地铁乘客身亡是什么回事!没有安全意识的人总是面临更多风险!
  • 曾志伟日本出车祸!曾宝仪回应
  • 人均130万年终奖:每个员工都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
  • 高校考试“神仙”考题:论证《西游记》是自己所写
  • 程序员寄雪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