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不敢再热一点 (上)

原创 南风窗 南风窗高级记者朱秋雨

高温不断。

8月14日早间,中国天气再度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陕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浙江等10省区市部分地区将超40℃。

不唯中国如此。北半球正被酷热炙烤。

如果在今年夏天打开世界地图,你会发现,象征35℃以及以上气温的深紫色和深红色,笼罩着北半球大部分区域。

7月19日当天,英国多地录得有记录以来最高温。伦敦希斯罗机场观测到英国历史极端最高温,40.2℃。高温同时侵袭亚洲多地,日本、韩国、中国都是亲历者。

图 这个夏天,真期待她扇几下

例如,2022年夏季,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人们发现,蚊子比往年更少了。

南京市疾控中心释疑称,这是由于蚊子喜欢活跃在20—30℃的多水环境中。在超过35℃的环境中,蚊子大部分会藏起来,部分可能已经热死。生物对高温的反应比人类更敏感,来得更真实。

人类正处在前所未有的热炉中。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研究发现,自1970年以来的50年,地表温度上升的速度比过去至少2000年的任何50年都快。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2011—2020年)的温度,已经超过了最近一个多世纪的温暖期。

图 1901~2020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

地球为什么看似越来越热?气象学家最近50年都在想这个问题。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春在告诉南风窗记者,地球科学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有一个较大差异,即他们无法对地球本身进行真正的实验。

因此,王春在说,在超级热浪事件中,由于过往极端事件的个例较少,影响因素多,时间尺度也不同,归因难度很高。

对2022年的极端高温事件进行归因,仍为时尚早。但是,一个共识在科学界已基本形成:全球整体变暖的趋势下,今后夏季极端高温天气频率增多,强度将不断加强。

当极端高温变成未来较大概率事件后,亟待思考的是:人类该如何和热浪共处——如果每年都要来一次“全城热恋”的话。

图 燃烧的夏天

2022年的夏天能热到什么程度?今年7月,北极圈某地气温一度飙升至32.5℃。在北极地区的科学家们,甚至穿着短袖短裤打起冰上排球。

而在欧洲,世界卫生组织7月23日表示,西班牙和葡萄牙今年各有超过1000人因高温死亡。

中国气象局将35℃作为高温的“门槛”,日最高气温超过35℃,即高温天气。高温天气如果持续3天以上,即定为“高温热浪”。

以这样的标准放到2022年,热浪已经可以演变为“海啸”了。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8月3日总结,7月,全国平均高温日数为5.6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天。

图 全国高温预报(8月15日08时-20时)

肖潺还表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范围持续高温事件典型年份有2003年、2013年、2017年等。总体看来,今年我国高温综合强度为1961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第三强。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兼职教授任国玉告诉南风窗记者,我国今年的极端高温主要出现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放至整个北半球来看,极端高温出现在欧洲中西部、美国中西部和东亚副热带地区,后者还包括韩国和日本南部。

“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任国玉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异常强盛,是造成东亚地区多地炙热的“元凶”之一。

副热带高气压带(以下简称:副高)位于南北纬20—30度附近的副热带地区。其控制下的大气盛行下沉气流,带来少云、干燥、太阳辐射强的炎热天气。

图 全球平均气温分布图(2022年7月)

在正常年份,由于地中海、青藏高原和落基山脉三个地区的“阻隔”,北半球被分割为三个副高带:北大西洋副高压带、伊朗高压和北太平洋副高压带。通常情况下,东亚副热带地区被北太平洋副高压带控制,欧洲西南部则被北大西洋副高压带控制。

异常的是,2022年的夏季,伊朗高压克服青藏高原的阻挡,与北太平洋副高连通,同时,北太平洋副高和大西洋副高越过落基山脉连通。三大副热带高压如今环绕北半球,引发了多地大面积极端高温天气。

“在欧洲,大气中下层出现西部低压、东部高压的异常组合图式。来自北非沙漠的干热空气大举入侵中西部欧洲,造成欧洲西部罕见高温热浪。”任国玉分析。

与高温热浪相伴的是,2022年,北纬30度附近地区雨季缩短。在日本南部,雨季通常从6月持续到 7月中旬。但2022年雨季平均只持续了 21 天,足足短了三周。在中国,长江流域“梅雨”期缩短,降雨量明显偏少。

图 近30天全国降水实况图(7月16日-8月14日)

雨水还有降温的作用。任国玉介绍,由于地表水和土壤水具有更高的比热容,可以吸收大量热量,同时又通过“蒸散发”消耗一部分热量。雨水多的时候,气温一般不容易升的很高。

因此,今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云量少,太阳辐射强,地表气温高;同时降水偏少造成土壤含水量低,近地表的空气被进一步加热,气温会异常偏高。

如此异常的高温天气并非2022年独有。自2017年开始的近5年,极端高温事件在世界频发,将多国搅入水深火热之中。

图 2022年7月29日,美国华盛顿州,消防员扑救一场大规模的小麦火灾

2021年6月至7月,北美地区出现史无前例的高温热浪,山火爆发,生物死亡。其中,加拿大大不列颠省连续3天刷新该国最高温纪录,最高达49.7℃,致700余人死亡。

2020年9月,因夏季高温干燥,澳大利亚开始燃烧。在该国人口聚集的东部和南部,山火连续燃烧4个月都未被扑灭,火势覆盖近10万平方公里的林地。

“地球变火球了。”澳大利亚人当时感叹。

图 极端的天气

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背后,是整个气候系统的变化。任国玉告诉南风窗记者,自然气候变率是造成“年际”到“多年代”尺度气温、降水波动的重要原因。

自然内部变率一个表现是,1998年至2000年前后,气候发生了一次明显的自然转型。任国玉说,自那以后,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地表变暖减缓,北极地区变暖异常加速,并伴随着海洋和大气环流的相应改变。

“主要是高空西风环流的径向波动幅度变大了。”

这种高幅度的波动意味着,大气中水分和热量的南北交换更为强烈、频繁。“冬季更容易产生低温寒潮,夏季更容易出现高温热浪,极端天气也更容易发生。”任国玉总结。

令人绝望的是,与极端高温相伴随的,是多地发生强降水、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

图 美国西部高温和干旱持续,皮拉米德湖水位下降,湖床裸露

吃瓜不信瓜[吃瓜][吃瓜][吃瓜]

赵露思目前还是流量路线的,短时间内团队那边也没有让她转型的打算

王一博康师傅冰红茶代言很快就要宣了,物料已出

yang视请明星一般都是优先在京的明星,因为不用隔离,所以上升期艺人一般都在北京

赖美云其实她挺想往演戏上发展的,毕竟现在圈内也没有什么好的舞台给她展示

因为档期原因,《极限挑战》宋祖儿变成半常驻,后面会有杨超越接替。

《四海重明》目前男主还是定的成毅,然后女主接触了金晨,预计6月开机。

【两组数字见证中国冰雪荣耀背后的黑龙江力量】

冰雪交织,激情飞扬,圣火熄灭,璀璨依旧。
  2月20日,国家体育馆,一场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落下帷幕。
  短短17天,在飞扬的“冰丝带”,在舞动的“雪如意”,我国冰雪资源大省黑龙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有黑龙江籍运动健儿63名,占比43.4%;黑龙江籍教练员15名,占比55.56%,涵盖了冬奥会几乎所有项目。
  2127名国内技术官员中,441人来自黑龙江,成为除北京外选派人数最多的省份。
  本届冬奥会9枚金牌中,4枚“来自”黑龙江。历届冬奥会22枚金牌中,13枚与黑龙江运动员有关,占比超过一半。
  无论是短道速滑队的“团魂”和战斗力,还是冰壶小将面对强劲队手的从容不迫;无论是征战赛场的运动员,还是身在幕后的技术人员;无论是速度与激情共存的冰雪运动,还是蓬勃发展的冰雪产业……
  勇于挑战、不断突破极限,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生动诠释,也正为这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增添耀眼的亮色。
13/22,每一次都为梦想而战
  34秒32,新的奥运纪录诞生了!
  2月12日晚,一声发令枪响后,高亭宇犹如一道闪电划过,率先冲过终点。中国男子速度滑冰历史上的第一枚冬奥金牌就此诞生!
  1997年出生的高亭宇是黑龙江伊春小伙儿,2016年入选中国速滑队,在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都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这是他第二次参加冬奥会,圆了奖牌换色的梦想。
  “被别人叫了8年的速滑冠军,今天起终于有人和我一起分享这个称呼了——冠军高同学。”当日,为高亭宇颁奖的是前速度滑冰1000米冬奥冠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的张虹。颁奖后,她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黑龙江是冰雪资源大省,每年长达四五个月的雪季,为冰雪运动提供了天然的沃土。凭着热爱、拼搏与薪火相传,一代代健将“滑”进了冬奥赛场。
  5日晚,由曲春雨、范可新、张雨婷、武大靖、任子威组成的中国短道速滑接力队,在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赛中斩获首金,为虎年春节送来一份贺礼。他们的老家都在黑龙江,分别是黑河、七台河、哈尔滨、佳木斯、哈尔滨。
  13日晚,范可新、张雨婷等再次摘取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铜牌。赛后,范可新亲吻冰面的照片冲上热搜。“这不是吻别,是因为自己对这片冰场的热爱。”她在随后的采访中说。
  精彩仍在书写。
  19日晚,隋文静/韩聪,这对“冰上芭蕾CP”,最终夺得金牌。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申雪/赵宏博获得双人滑项目冠军。这跨越12年的传承,都来自哈尔滨。
  冰雪运动,是挑战严寒、挑战极限、挑战自我的过程。除了争金夺银,还有从不停止向冠军攀登、向纪录冲刺,这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动人之处。
  今年,赵嘉文代表中国队首次参加北欧两项,倪悦名、孔凡影代表中国队首次参加高山滑雪滑降、超级大回转、混合团体项目,杨硕瑞代表中国队首次参加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和坡面障碍技巧项目……这些创造“首次”的健儿弥补了中国队在冬奥参赛史上的空白,实现了冬奥会全项目参赛的“小目标”。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乡——黑龙江。
  本届冬奥会前,中国健儿总共夺得13枚冬奥会金牌,有9枚和黑龙江运动员有关。如今,奖牌榜再度更新,最新获得的9枚金牌中,有4枚由黑龙江籍运动员获得。
  北京冬奥会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历史上参赛规模最大的一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中黑龙江籍运动健儿有63名,占比43.4%;黑龙江籍教练员有15名,占比55.56%,涵盖了冬奥会几乎所有的项目。
  黑龙江省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相比平昌冬奥会,黑龙江省输送的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的参赛项目增加了冰球等4大项,男、女冰球等20多个小项。
  一场场比赛激烈角逐,一位位奥运健将走进视野,一枚枚沉甸甸的奖牌收入囊中……“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他们从这块黑土地走向世界赛场,每一块奖牌、每一点突破都凝聚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坚守与付出。”哈尔滨市体育局局长赵竹帛说。
  “谢谢你!每一位冬奥英雄。”
  441/2127,黑龙江冬奥技术官员为梦想护航
  “感谢中国(短道)速滑这个团结的队伍!”7日晚,中国选手任子威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获得金牌。他的父母在哈尔滨的家中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而这句发自内心的话语,也道出了金牌背后的力量。
  为做好助力冬奥的训练保障工作,黑龙江省不惜重金,对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场地、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场馆进行升级。2021年,黑龙江省承办8项全国冰雪赛事,以赛代练,助力北京冬奥会备战训练和比赛。
  “全省400多名运动员在此训练,还有省外队伍和国家队,我们全力做好保障。”黑龙江省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副主任王树军说,省队的运动员几乎全年食宿在队里,基地还配备了按摩师、队医。2021年,这里承担了6支国家集训队,约130人共计241天的训练备战任务。
  从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赢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到如今冬奥会顺利举办,“北京冬奥会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持什么,北京冬奥会需要做什么,我们就做好什么”——这是来自黑龙江“老铁”的回答。
  早在2019年9月,黑龙江省就印发了《关于加强北京冬奥会备战工作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具体措施》,明确了23条任务措施及负责单位,为助力冬奥提供政策保障。
  在人才选拔上,黑龙江全面实施了冬季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工程,培养优秀冰雪体育后备人才,集中力量选拔优秀运动员。
  “训练尽管枯燥,但梦想金光闪闪,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奋斗。”16岁的全思桐是黑龙江省高山滑雪队队员。尽管前不久腰受过伤,但休整几个月后,她马上抱着雪板、换上装备,登上缆车准备开始新的训练。
  与运动员和后备人才相比,冬奥会所需技术官员以及科研、医疗、场地服务等保障人员,数量更加庞大。
  “技术员既要有专业知识和运动经验,又要有熟练的英语交流能力,全程需要精力100%集中。”“00后”大学生那梦元家在哈尔滨,担任国家体育馆冰球项目国内技术官员,承担射门观察员和计时员任务,也就是负责记录队伍比赛中射门次数、种类,以及调整计时装置。
  据统计,北京冬奥会共有2127名国内技术官员参加,包括赛事技术代表、竞赛官员、技术裁判员、计量官员等,其中黑龙江就有441人,成为北京外选派人数最多的省份。
  为激活“冰雪基因”,在哈尔滨,“上冰雪”被纳入中小学校课程,冰雪作业更是成了“必选项”。全市专项投入3000万元组建了120支中小学校冰球队,通过冰雪特色学校、基点学校等为引领,重点推进冰球项目体系建设。
  截至2021年,黑龙江省已累计开展各级各类冰雪赛事活动数千项次,带动9000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这里不遗余力。
  曾经“冰雪运动不出山海关”,如今冰雪运动大踏步“南展西扩东进”。从冰场制冰师到雪场指导员,从比赛裁判员到俱乐部教练……很多地方都有黑龙江人的身影。黑龙江还形成了向四川、湖南等地输出优秀教练员的常态化机制。
“钢铁力量”崛起,为冰雪助力
  “看到运动员踏着滑雪板、穿着滑雪鞋,通过我们的索道行进到比赛场地,既节省时间和体力,还能保障安全,我觉得很自豪。”哈尔滨鸿基索道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罗荣依旧很激动。
  在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罗荣所在的公司负责两个赛区四条拖牵索道的供应和维护,有8名工作人员在赛区度过了春节。“能承接如此大型国际赛事的幕后工作,是对我们的肯定,更是一份荣耀。”罗荣说。
  该公司多年专注索道设备市场,产品已在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的雪场和冰雪旅游景区投入使用。
  谈及本届冬奥会的难忘瞬间,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苏彦庆侃侃而谈。2月4日晚举行的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将火炬放入“大雪花”中央,惊艳世人。他带领团队攻克的3D打印技术,有效助力了这款“零碳排放”环保火炬的研发和制造。
  “主火炬的‘高颜值’需要过硬的技术支撑。”苏彦庆说,从2020年开始,团队发挥多年来在新材料、精密成形技术等方面技术优势,成功制备出符合条件的氢火炬及其燃烧系统。
  1月6日,北京冬奥列车亮相京张高铁。京张高铁的两款车头“龙凤呈祥”和“瑞雪迎春”的蒙皮,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国峰教授团队采用快速超塑成形工艺助力制造生产的。王国峰说,两款车头分别仿生于“鹰隼”与“旗鱼”,其流线型设计能减轻空气阻力,后续将批量生产。
  此外,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变身“冰立方”、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工程等,都凝结着多项来自黑龙江的技术成果。
  冬奥会给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带来发展良机。在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包括速滑刀鞋、花样刀鞋、冰球刀鞋,以及滑雪板、服装、护具等在内的诸多产品正在有序生产。机器人智能冰刀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300万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我们的零售业务额及线上业务额,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该公司总经理鞠培鸿说,公司正与多所高校合作,研发高端产品,目前已获批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29项。
  从冰刀、滑雪鞋到头盔、滑雪服,从造雪机、压雪车到更多冰雪场地装备,黑龙江、新疆、吉林等地企业正借着冬奥之风,推动产品从无到有,品牌从有到优。
  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张贵海说,立足良好的装备制造基础,越来越多投资者将目光投入冰雪产业,未来冰雪装备制造产业潜力巨大。
  《黑龙江省冰雪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2年)》中,明确提出推动冰雪装备企业改造升级,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补贴、贷款等支持,在哈尔滨等多地建设冰雪装备专业化产业园,将冰雪产业做大做强。
“冰雪+”繁荣,为未来添彩
  “没想到这个假期挺忙的,每天都要教四五个孩子。”2000年出生的江雨鑫是哈尔滨融创雪世界一名教练员。作为哈尔滨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寒假以来,这里平均一天接待量达八九百人,其中大部分是亲子组合。
  “除了文旅产业,我们还与哈尔滨体育学院成立了冰雪学院,开展包括滑雪救援、设施维护等在内的系统培训。可以说80%的冰雪项目管理人才都是从哈尔滨走出的。”哈尔滨融创冰雪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关亮说。
  冰雪旅游是黑龙江的一张名片,吸引着众多游客到访。从哈尔滨中央大街到漠河北极村,从城市冰景到乡村雪趣,从狗拉爬犁、雪地摩托到“泼水成冰”、江边雾凇,都是热门“打卡清单”。
  冬奥会会徽、奥运五环、吉祥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冬奥之光 闪耀世界”为主题,打造了一个集观赏、游乐以及传播冬奥知识为一体的冰雪乐园。
  “我看到了冰墩墩和雪容融,和‘顶流’合影,真的是不虚此行。”在这个流光溢彩的梦幻城堡,来自重庆的游客胡桂霞和家人玩得不亦乐乎。
  冰雪项目吸睛、冰雪旅游市场火爆、冰雪运动装备热销……网友评论说,冬奥会成了“最强带货王”。
  一份消费报告显示,当春节遇见冬奥会,“冰雪奇缘”成过年新时尚,与冰雪相关的主题消费更是快速兴起。黑龙江消费者偏爱购买冰雪专业器材。冬奥相关主题纪念币、邮票、吉祥物等也持续热销。
  受访专家指出,北京冬奥会为冰雪产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冰雪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各地雪场建设、雪具销售、冰雪培训以及餐饮、住宿、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瞄准“冰雪+”,黑龙江省正在不断发力。《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中,明确提出通过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充分发挥冰天雪地的自然资源优势,促进冰雪旅游与工业、体育和其他产业融合,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同发展,让冰雪经济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眼下,“雪花的故事”终章落幕,“一起向未来”的新篇已经开启,“天下一家”的焰火照亮前方。迎着冬奥东风,这片“白色沃土”将乘势而上,拥抱明媚的春天。(新华每日电讯) https://t.cn/A66vPBD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轰轰烈烈的爱情里,我们都只是一个看客,不论结果如何,至少都曾坚定不移的努力过,未来很长,不悔当初的选择,真心自有懂的人珍惜……炒股,做了10年短线,发现很多股
  • 下面这段是摘抄:“莲之美,心有莲者能懂;心有莲者,莲花处处自开。真情,真爱,来自自性,不是自我的产物,超越一切,不生不灭,不可思议,世上没有几个人知道。
  • 一个是要改变世界的巨人,一个是多年的“家庭主妇”可能二人再难有交集……从妻子梅琳达的采访中,不难看出离婚声明的心酸,她说比尔盖茨一天工作16小时,很难陪伴家人。
  • 冯小刚导演早就在大荧幕上证明了自己的才华,而这次《北辙南辕》的强势来袭,不仅仅代表着冯导2年的心血积淀,更是意味着冯导自《一地鸡毛》上映后时隔26年重返电视屏幕
  • ]……#祺鑫[超话]#祺鑫热恋一百年 星火必燎原星星不会奔向马嘉祺 但丁程鑫会幸好有马嘉祺 不然这个世界欠丁程鑫太多了丁程鑫选择在很深很深的暗里 做马嘉祺唯一的
  • 2022.11.1晴这几天都在南山区宝能店帮忙,又遇上台风天,今晚下班又刮风又下雨,还好雨下的不大,回到宿舍就洗澡洗衣服,还是要十二点以后才睡觉,不玩会手机感觉
  • 这歌作曲真神啊 听了这么多年 每次看翻跳都听无数遍 永远听不腻诶..b站一搜这首翻跳 随便一个播放量都是上十万百万的 编舞老师也好牛 编得好好看 真正火爆中日韩
  • #日常碎碎念# [微风]和好久没见的朋友见面啦◇路上遇到一只好瘦的小猫咪和一只超级可爱的修狗勾◇咱就是说第一次买盲盒,一抽就抽到了我最爱的那个[酷](其实我觉得
  • 】电子社保卡是社保卡的线上形态,与实体社保卡一样,是持卡人线上享受人社服务及其他民生服务的电子凭证和结算工具。电子社保卡可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实现持卡人的线上
  • #和文学碰头# #和我一起读# #读凤凰文艺# [虎爪比心]人们常说“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真正的爱可以唤起一个人的生命力,有的爱情朦胧短暂而深刻;有的爱情细水
  • 一次扬州录事参军郑世翼在江上遇见了崔信明,便对他说:听说你有“枫落吴江冷”的诗句,我还想读读您其它的诗。肯德基麦当劳都在卖,但是听说不太好吃所以也没敢买[笑c
  • #南通身边事#【南通新能源汽车车主遇充电烦恼 市区首批公共充换电站已对外营业】近日,家住南通市区的王先生拨打江海明珠网热线反映:自己刚刚购买了一辆比亚迪唐的油电
  • 再次提到这件事,她瞬间满眼是泪光,坦言十年前没有解释原因,如今站在舞台上也不会讲其中的原因,并且情商很高的还感谢了白鹿原让大家熟知,并没有卖惨洗白自己,这一
  • 愿意帮助你的人,更多的是你命中的贵人。而你帮助过的人,就是你所喜欢的人。
  • 该放下就放下额,一个和自己同样水准,甚至不想进步,还得处处找自己帮忙的男人,能有什么可依靠的。如果不想摆烂,拘在这一个等级的圈子,靠谁都不如靠自己的努力,爬上另
  • 秋水共长天一色,但 就只是秋水呀。这个时候他看到了,看到的现象叫一真法界,跟前面十法界相比,它是真的,十法界是假的。
  • 过去质问,他说:因为有个贺州的男生看了你的照片想认识一下你,所以我就推了,如有冒犯请见谅。这件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我在朋友圈里发了我和我女朋友的合照,嗯怎么说
  • 5、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5、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
  • #带着微博去美国#鸿哥幼时,我拿着捡来的一本《四柱预测学》给他批八字玩,命曰:运交华盖,血气方刚,气度不凡,聪明勤学,有艺术天分……日坐偏印,妻贤得力;日坐食神
  • 我妈特别特别的极端,跟个疯子没两样,她一遍又一遍的跑医院,北京,青岛,烟台,越跑越害怕,说他是病变了(其实没有)说以后会瞎的,视网膜就脱落了。 无法想象明年的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