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学典:《论语.宪问》14.41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宿:住宿。朱子:“夜止曰宿。”
▲石门:鲁国曲阜的外门。曲阜凡十二门,其南第二门曰石门,乃外城门。钱穆:“本章当是孔子周流在外,使子路归视其家。甫抵城,已薄暮,门闭,遂宿郭门外。晨兴而入,门者讶其早,故问从何来。”。《水经.洙水注》:“洙水北流,径孔里,又西南,枝津出焉。又西南经瑕丘城东,而南入石门。门右结石为水门,跨于水上。”阎氏若璩《释地》谓“此即子路宿处”是也。或曰:地名,见《春秋》。
▲晨门:即守门人,晨夜开闭者。失其名。《周官》:“司门是下大夫。”又:“每门下士二人”。贾疏谓下士是“在门开闭者”。故其职云:“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授者,下大夫授之下士。然则此“晨门”即谓下士在门开闭者矣。早晨开门时遇见子路。朱子:“盖贤人隐于抱关者也。”▲奚自:从哪里来。自,从。
▲孔氏:孔子先祖是宋国君,而宋是殷商的后人,其姓同商,而“孔”是氏。说“孔氏”而不说名字,表明大家都知道。钱穆:“盖孔子鲁人,人尽知之,不烦举名以告。”《礼记集说》:“姓为正姓,氏为庶姓。”
▲知其不可而为之:亦可见孔子为行道而奋不顾身之精神。钱穆:“晨门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正见孔子时必在外。若已息驾于洙泗之上,则门者不复作此言。”

■现代翻译:子路在石门外住了一晚上。黎明入城,守门人问到:“从哪里来啊?”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这就是那个明知道做不成却还在做的人吗?”

●何晏等《论语集解》:包咸曰:“言孔子知世不可为而强为之。”

●皇侃《论语义疏》:石门地名也,子路行住石门宿也。一云石门者鲁城门外也。守石门晨昏开闭之吏,朝早开见子路从石门行过,故问子路曰:汝将从何而来邪?子路答曰:我此行,从孔氏歘來也。晨门知是孔子也,言孔氏知世不可教化,而强周流东西,是知其可为之,故问之。

●刑昺《论语注疏》:此章记隐者晨门之言也。石门,地名也。晨门,掌晨昏开闭门者,谓阍(hūn,看门)人也。自,从也。奚,何也。时子路宿于石门,夙兴为阍人所问曰:“汝何从来乎?”“子路曰:自孔氏”者,子路答阍人,言自孔氏处来也。晨门闻子路云从孔氏,未审孔氏为谁,又旧知孔子之行,故问曰:“是知其世不可为,而周流东西,强为之者,此孔氏与?”意非孔子不能隐遁辟世也。

●朱熹《论语集注》:石门,地名。晨门,掌晨启门,盖贤人隐于抱关者也。自,从也,问其何所从来也。胡氏曰“晨门知世之不可而不为,故以是讥孔子。然不知圣人之视天下,无不可为之时也。”

●张栻《癸巳论语解》:圣人非不知道之不可行,而皇皇于斯世者,天地生物之心也。晨门盖贤者之隐于抱关击柝(tuò,守关巡夜的人。比喻职位卑下。出自《孟子.万章下》),知其不可为而遂已者也。彼虽知世之不可以为,而未知道之不可以已也。然而玩其辞气,缓而不迫,则其所养有过于荷蒉之果者与?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见圣人视天下无不可为之时也。昔子路从孔子游,偶宿于石门之地,时有贤人隐于下位,而掌晨启门者,问曰:汝从何来?子路曰:从孔氏而来。晨门曰:君子相时而动,可为则为,不可为即止。彼孔氏者,既知时事之不可为,则藏焉已耳。而犹周流不倦,未尝一日忘情于天下,是非知其不可,而必勉强以为之者,与子之从之,其劳甚矣。盖贤者视天下,有不可为之时,才力有定也。圣人视天下,无不可为之时,其道无所不可也。晨门贤而隐于抱关,知世之不可为而遂己,未知道之无不可为而不容已,乃以是讥孔子,圣贤之相越,岂不甚远哉!

●刘宝楠《论语正义》:“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谓知世衰乱不可与共事,而犹冀己见用为治之也。下篇夫子云:“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易”者,治也。言丘之与易,正以天下无道之故。即此意。

●钱穆《论语新解》:此门者盖一隐士,知世之不可为,而以讥孔子,不知孔子之知其不可为而为,正是一种知命之学。世不可为是天意,而我之不可不为则仍是天意。道之行不行属命,而人之无行而不可不于道亦是命。孔子下学上达:下学,即行道;上达,斯知命矣。然晨门一言而圣心一生若揭,封人一言而天心千古不爽,斯其知皆不可及。

★此章记隐士评孔子之言也。夫子辙环天下,非不知道之难行,而皇皇于斯世者,亦以时无不可为,而道亦不可已也。或曰:晨门讥讽孔子不知隐世。晨门知世之不可而不为,而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故以是讥孔子。或曰:晨门贤者知孔子之苦心。“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指圣人周流列国,知道不行,而犹欲挽之,晨门知圣也。徐英曰:“知其不可者,圣人之智也;知其不可而犹为之者,圣人之仁也。晨门一语,分明道破圣人之用心。圣人之视天下,推己饥己溺之心,则无不可救之世,无不可为之时矣。”故仪封人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是之谓也。 https://t.cn/RxRVHIh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内在的,一方面有意识地改进,学着凡事有主意,不人云亦云;学会拥有“被讨厌的勇气”生而为人,我得自己先高兴。内在的,一方面有意识地改进,学着凡事有主意,不人云亦云
  • 我突然就很茫然,沙丁鱼罐头和静止车道带来的割裂感给了我一种强烈的活着的感觉,我回到这里是为了逃离,学校突然变成了监狱一样的地方,现在我能从学校逃回家里,将来我又
  • 在敲字的间隙,迅速做了回省,按我以往划船不靠桨的性子,夜半听雨,应该会想到何当共剪西窗烛才对,油腻中带着骚情,总想装一装文青。#国庆#嘿,关电脑的这个时间,听到
  • 12、아무리 많은 가운데 부분을 만나 자신에게 좋은 분이 세요.에도 미치지 못하게 좋아요纵使遇到再多对自己好的人,也不及你一个人的好。7、너의 웃을
  • 轻信的孙某某在对方的指引下添加了客服微信,对方称只有转钱才能取消“网店商家”并称在业务办理完后会将钱退回。开封警方提醒大家要谨防网购诈骗防诈骗的方法只有一个不轻
  • 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后来闪耀的日子,而是在默默蓄力的日子里,在无人问津时,你对提升自己的偏执。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后来闪耀的日子,而是在默默蓄力的日子里,在
  • 【品读|2022-01-26】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作扎根。【品读|2022-06-17】在每
  • AK刘彰ີເ,,ເບີ,ີເ,້[悲伤][哼][可怜]ເເີ ξ( ✿>◡❛) CH.u fgj go g u❄❄✨✨✨✨✨❄❄【#杭州推出共有产权房# 五折起
  • #赵露思[超话]##赵露思# #赵露思1109生日快乐# #全世界最好的赵露思# 亲爱的露思Rosy[羞嗒嗒]:这是你的24个生日 也是我陪伴你的第三个生日
  • 今天是不错的二买位,三大指数全部放量,大家觉得是谁在买入?一买位没买,二买位可以买,也没问题,等一根放量的阳线再跟上就好,猜底毕竟也很无聊。
  • 从网上传出的消息上看,《披荆斩棘》第二季会有16个出道名额,也就是说,只有6位哥哥无法出道,因为名额比较多,哥哥们的出道概率比较大,所以网友们更关心谁会C位
  • (印光法师也说,一门深入,只在打佛七时适用,如果是平时,除非是菩萨再次投胎来的人能做到,普通人都坚持不下来,会心生厌烦[嘻嘻][嘻嘻])可不是么,我念佛没意思了
  • 快乐秘诀: 1、不要考虑一个 不考虑你感受的人 2、独立 自律 充实 寄托给予自己 3、少听建议与道理 多给父母打电话 4、多和心态好的人 共事 5、多在意自
  • 如果以前的每一季都是带给我们美好想象和期望,那最后一季就是教我们成长,看清现实中不止有美好还有残酷……我们都长大了,要学会说再见了[再见][再见]再见,3061
  • 因此,感冒用松果菊➕天然VC可有效防治感冒接下来这几天是不是有一部分人要与感冒结缘了。因此,感冒用松果菊➕天然VC可有效防治感冒[强][强][强] #安利一下#
  • (据说也到北京协和医院看了,这种过敏情况非常少见,只有十万分之几)不能服用西药,来寻求中医治疗,而且对茵陈等中药也是过敏的!一个聪明的办法是,把病人术前的CT导
  • 她不满父亲唯利是图的所作所为,积极资助革命党的行动,却为众人惹下一身麻烦,她拒绝齐天赐的一往深情,深深地爱着黄飞鸿,而黄飞鸿却碍于道义礼教,痛苦地徘徊于她与已故
  • 只要不餓不冷,這就證明衣食的功用已經圓滿了,所以不要去應和功德主,對他們說去年您對我對寺院有很多的幫助,話裡就隱藏著希望下次還可以幫助我的涵意, 然後又講一些
  • 7、我还是得不动声色地走下去,说这天气真好,风又轻柔,还能在斜阳里疲倦的微笑,说人生极平凡也没有什么波折和忧愁。6、碰到一点压力就把自己变成不堪重负的样子,碰到
  • 店名:宁波太学眼科儿童眼视光中心地址:城隍庙地铁站 A 号口如你所见,现代人的视力令人堪忧~为了挽救孩子的假性近视,你花大几千配KO镜,各种调整效果甚微……你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