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第二十段)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狮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有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这时世尊为了让阿难和众生都能进入“无生法忍”而见自“本心”。“无生法忍”指的是不见一法生、不见一法灭,人法俱空,识心自在的一种证境,这种证境称为见性,即见到了自己的“本心”、见到了自己的法身,已是初地菩萨境界,决定能成佛了。
如来在狮子座上摩阿难头顶说:如来常说的一切“诸法”,包括你说的那个能想能推理的“心”,其实都是“唯心所现”,也就是“真心”的显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这里说的“诸法”,是指世出世间一切法。说的是佛灭度后,弥勒菩萨愍念众生邪见增盛,难入正法,于是从兜率天来到人间,现身于中印度阿逾陀国,为当时一位名无著的菩萨说《瑜伽师地论》,统收万法,将万法概括为六百六十法,摄一切名理殆尽。此论文共有五分,即:一、本地分;二、摄抉择分;三、摄释分;四、摄异门分;五、摄事分。此为“唯识学”除《解深密经》外最重要的圣典。后天亲菩萨因为见《瑜伽师地论》文字繁多,即于此论之“本地分”中,略录百法名数写成《百法明门》,使万法宗要归于指掌之中,以方便后学。
百法将一切诸法归纳为五大类、即:一、心法:心法是将八个识心归纳为八种,以心王阿赖耶识统领万法。二、心所有法: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种,这五十一种都是妄心。三、色法:色法有十一种,统摄整个物质世界和一切生命现象。四、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种,这二十四种与心王不相应,虽然可以修到四空天,但不能证菩提。五、无为法:无为法有六种,这六种修的是世间定和出世间定。这五大类合计为百法,概括了一切法,是名“诸法”。
那么,以上说的“因果”又是什么意思呢?“因果”作论,也称因果定律或因果法则,是指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原因和结果。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必定是另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又必定是另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原因和结果是不断循环,互为因果,永无休止的。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无论哪一方面的成功或失败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一定因果关系的必然。即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某个理由,每个结果都有特定的原因。这个法则非常深奥且具极大影响力,以致世人将其称之为人类命运的“铁律”。
这个铁律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什么样的因、就得到什么样的果。”佛教认为:因果是由身体行为、语言行为、思想行为,这三大行为所造作的善恶诸业所形成,形成善恶二报;三大行为是“因”、善恶二报是“果”。善恶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在恶报中修善,坏事就可以变成好事,恶报即可转为善报。这些所谓的因果,看似真实,但在自性中都是虚幻的,都是生灭法。
那么“世界”又是怎么回事呢?“世”指时间的迁流,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共三世。“界”指空间的划分,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共十方。“世界”是由时间和空间所组成,以须弥山为中心,加上围绕其四方之九山八海、四洲即“四天下”及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再加六欲诸天、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再加初禅三天和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再加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再加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诸天、为一“大千世界”。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小千世界中的一个小世界。
经文中说的“微尘”又是什么意思呢?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中说:“应知极微是细色,不可断截破坏贯穿、不可取捨乘履摶掣,非长非短、非方非圆、非正不正、非高非下,无有细分,不可分析、不可覩见、不可听闻、不可齅尝、不可摩触。故説极微是最细色,此七极微,成一微尘。是眼识所取色中最微细者,是肉眼难以看见的,常用以指极细小的尘埃;又常比喻卑微,微不足道;佛经中又常比喻数量之多不可计算。
佛对阿难说:以上所说的一切诸法、因果、世界、微尘,都是真心的功能作用所结成的物体和法相,他们的关系是主人和客人的关系,“心”是常住的主人,万事万物为生灭去来的客人。
各方世界的一切所有,如小草细叶、一缕阳光、一个结节,究其根本,都有其体性,就是虚空,也有个外貌名相,更何况清净无染的妙明真心,及自性所含的一切妄心,怎么会没有其体呢?你阿难如认分别觉观,能了知一切的“心”,定为自己的“心”,也没有错,但这个“心”就应离一切“色、声、香、味、触、法”等诸多的尘相和事物,远离一切尘相后的“心”才是你真实的“全心体性”。
如你阿难现在听我说法的声音,心里就起分别,只要有这个分别心,即使你灭了一切“见”(看见)、“闻”(听闻)、“觉”(感觉)、“知”(知觉、知道)、仍然是内守幽闲,仍然是“法尘”分别影事中清净的一面而已,这清净的一面并非真心。
此处说的“法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尘之一、是六识心的另分。是意根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善恶诸法成为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这五尘落谢的影子,成为记忆,记忆中的往事称为影事,是法尘的作用。幽闲是记忆中相对的空白处,但并没有离开法尘,如禅修打坐时,觉得很空、很清净,但只要有这个感觉在,就是内守幽闲,这个幽闲也只是妄心的作用而不是真心。
佛对阿难说:我没有责备你执“非心为心”,但你应该用这个“心”仔细揣摩,使这个“心”远离一切尘缘境相,认识能离“分别心”的体性,知道能离这个有“分别心”的“知”,它知道你在起分别,但它却没有在一切分别中,这个“知”的体性才是“真心”。
如果你认为这个能分别尘境的体性,在离开六尘外相后就不存在了,那么你认识的这个“心”,就只是那个法尘分别影事,而不是“真心”了。六尘境相不是常住,在生住异灭中变化无常,若变灭时,没有认识清楚的这个“心”即同“龟毛兔角”一样,就如乌龟本来无毛、兔子本来无角,“心”也就变成本来就没有了,如果就此而认为自己是“无心”了,你的法身也就等同于断灭,那么,谁来修无生法忍呢?这时阿难和大众都“默然自失”。“默然”:是无语可说、“自失”意为失去了对真理的认识。
佛告诉阿难说:世间一切诸多的修行人,虽然能成就“九次第定”。“九次第定”是在修成四禅八定后进入的一种定,排在八定之后,故名九次第定,又名“灭尽定”。此定灭了一切见、闻、觉、知,灭了前六识,故名灭尽定,得此定已出离三界,超越生死,可证阿罗汉果。
佛说:“心”的问题如果没有认识清楚,仍然不能断灭一切烦恼,就不能成就阿罗汉果,这都是将“妄心”执为“真心”的结果,所以你阿难虽然博学多闻,仍然不能证得圣果,就是没有把“真心”认清。佛在这一段里已讲明了什么是“心”和“心”在那里,应认真体悟,当下即可明心。

《金刚经》谤佛与说法者无法可说
第二十五段(第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佛说:须菩提!你不要在心里面想,如来会有这样的念头:“我当有所说法。”千万不要有此念想。须菩提说:是何缘故不要有这样的念想呢?佛说:我明确告诉你,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问题很严重!为什么会很严重呢?因为此人没能理解到如来所说之法的真实含义。
这里说的“谤佛”是什么意思呢?“谤”全名“诽谤”,上古称为“华表”。三皇之后的五帝时期,舜继位后,在朝廷前设立木牌,名“诽谤木”,让百姓把批评意见写在木牌上。因舜名重华,所以“诽谤木”又称“华表”。发展到后代,成为宫殿门前的装饰物,名称有“进善旌”、“诽谤木”、“敢谏之鼓”等,都代表古时信访工作的开端。
可见诽谤一词原为褒义,后至战国中期,齐威王采纳邹忌进言,大刀阔斧整治吏治,在各州县立与人一样高的诽谤木,上挂木牌,国人隶农,百官商贾均可对时政加以评点进言,书之于木牌之上,定期由官府收集木牌,直送齐威王处。由此,齐国官风大为改观。此时,诽谤一词仍保持了上古时期的褒义。
齐威王之后,齐国官场奢靡安逸之风倏忽复燃,诽谤之木越立越高,逐渐人不可及,书牌进言之事便成了天下笑谈,由此,千百年后,诽谤一词便为现世所用之贬义。
现在所说的“诽谤”是指歪曲事实,用恶劣的语言、文字等作人身攻击,或造谣污蔑,败坏他人的名誉。主要有玷污,使某物不再纯洁的意思,而污蔑主要是用话语或文字栽赃陷害的意思。
谤佛就是诽谤佛,诽谤佛就是诽谤法、诽谤法就是诽谤僧,因为法是佛所说、僧是法所成,所以,谤佛就是诽谤佛法僧三宝,如此会造下极重恶业,后果很严重。其罪行深浅是根据其邪悟的方式、方法、诽谤的对象、邪悟的依据程度及所产生的影响大小、久近等而有不同。一切罪业中,诽谤三宝的罪业最重,死后即堕阿鼻地狱,罪毕又生其他地狱,三途遍历,余业报应,极难消除。
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这就是一种邪悟。为什么会是邪悟呢?经藏难道不是如来说的吗?经藏中明明讲了声闻四谛法、缘觉十二因缘法、菩萨四摄六度法、一乘佛法等种种法,这些法不是佛说的,又是谁说的呢?
没错,三乘法乃至一乘佛法等种种法,都是佛说的,不是其他人说的。既然如此,说“如来有所说法”讲的就是实话,讲实话怎么会是谤佛呢?这是实话,但实话非实话。正如有人认为:人参杀人无罪!比如有一个人生病了,他的一个好朋友买了很贵重的有大补但忌寒症作用的人参煎成汤让其服下,想他早点康复,结果他朋友得的是严重的伤寒感冒,服下人参汤后寒被关住了,汗出不来,反而使病情加重了,出现了生命危险,最后人都死了,这能没有罪吗?这就是不懂医理所造成的好心办坏事,一样的有罪!
说“如来有所说法”虽然讲的是实话,但由于没有正确理解“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这几句话的真实含义,就与那个好心办坏事的人差不多,虽是实话在说“如来有所说法”,结果却是害了法,就和那个好心给人服用人参汤的人一样,结果就害了人的性命。
说实话怎么会是害了法呢?因为如来说的法,就好比以手指月的道理,手指是指示,月亮是法,顺着手指的指示去看月亮,就可以看见月亮,认识真正的法;但如果认手指为月亮,就看不见月亮,更不能认识真正的法。如果认定手指就是月亮,并将这样的话去告诉别人,使别人也认指为月,就会害人失去真理,落入歧途。
说“如来有所说法”和上面说的这个道理是一样的,一旦人们按此说,认如来所说法为法,就会落入法执中,不能得真解脱,其结果就形成了实话中的以法害法。这里应当知道:好心害人只害一个,如果是害法,就会害很多的人,就会害了很多人的慧命,这个罪是很大的,所以如来将其定性为谤佛罪!
怎样才是正确理解“如来所说法”呢?如来所说法:即在身内也不在身内、即在身外也不在身外、即在中间也不在中间、即在能见中也不在能见中、即在所见中也不在所见中、即在语言里也不在语言里、即在文字中也不在文字中。那么到底在哪里呢?在不需外求的每一个人的心里!但这个心,是离了一切在与不在,是无形无相、无生无灭、自在无碍的常乐我净。像这样去理解,就是“如来所说法”的真实义。
佛说:须菩提!说法的人,能说出来的,都不是真正的法,为什么都不是真正的法呢?因为说出来的法已落语言相,而真正的法,是离言绝相的,所以,说真正法的人,是无法可说的,即便有所说法,这个法也只是个名称而已,是名说法。
在历史上能深解“说法者,无法可说”最著名的大德是南北朝齐梁时期的傅翕居士,梁武帝请傅翕大士讲《金刚经》,并亲自到讲堂聆听。大士升座后,将手上的戒尺在空中挥了一下,还未开讲,即便退下。武帝感到纳闷,大士便问道:“陛下懂否?”武帝说:“不懂。”大士说:“我讲经已经结束了。”梁武帝也是佛门中的饱学之士,却不解这一个字都没有讲,就宣布讲完了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就是“金刚禅”,就是本经中所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的第一义谛。
这时,慧命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很有一些众生,于未来世,听闻到如此甚深之法,会不会相信?会不会生信心?此处“慧命须菩提”之“慧命”是什么意思呢:慧命指法身、法身以智慧为生命,故名慧命。如果是肉体色身、必依赖饮食长养;而法身生命、必依赖智慧长养。如果智慧之命受夭折毁伤,则法身之体就会亡失。末代钝根之人,于佛法中起断灭见,就会夭伤慧命,亡失法身。须菩提是大阿罗汉,是法身大士,故名慧命须菩提。慧命须菩提担心末法时代的众生,由于去佛日远,根浅智薄,在听闻《金刚经》般若秘义后,是否能生起信心?
佛说:须菩提!能不能生信心的众生,为彼非众生、非不众生。非众生就不是众生、非不众生就是众生,说其不是众生,是因为如来藏中,清净无染,本无一尘,故说不是众生;说其是众生,是因为如来藏虽然清净无染,却能生万法,自然也能生众生,故说是众生。那么是何缘故说彼非众生、非不众生呢?
佛对须菩提说:所谓众生众生,在如来藏中如来说不是众生,如果非要说是众生,也只是个名称而已,是名众生。明白了这个道理的人,自然会对《金刚经》生起信心。

马一浮:如何为天地立心?


《泰和会语》中,马一浮向浙江大学的师生们概括阐述治国学的前提后,马上就专门讲“横渠四句”,以此激励大家:要竖起脊梁,猛著精采,依此立志,方能堂堂地做一个人。

这里的“横渠”,是指宋代大儒张载。因其在陕西横渠讲学,世人多称其为横渠先生。

“横渠四句”在中国知识界是最能激发人志气的。这四句就是: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多年前,笔者初见这四句话时,便不由得怦然心动——这是多大的胸怀,多大的志向啊!

不是只想着自己,而要为天地立心!
不是只顾着自己,而要为生民立命!
不只学眼前的知识,而要为往圣继绝学!
不是只为了这一代人,而要为万世开太平!

如此胸怀气魄,不要说一般人,就是古代贤皇良相也无法相比啊!

而马一浮在抗战国难之际,特地提出这四句话来,就是要大家:

须知人人有此责任,人人具此力量,切莫自己诿卸,自己菲薄。

此便是“仁以为己任”的榜样,亦卽是今日讲学的宗旨,愼勿以为空言而忽视之。

那么,马一浮是如何阐述这四句话,且听我一一道来。
今天先讲马一浮是如何阐释“为天地立心”。
原文为:

《易·大传》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剥》《复》是反对卦。《剥》穷于上,是君子之道消。《复》反于下,是君子道长。伊川《易传》以为动而后见天地之心。

天地之心于何见之?于人心一念之善见之。故《礼运》曰:“人者,天地之心也。”《程氏遗书》云:“一日之运,卽一岁之运;一人之心,卽天地之心。”盖人心之善端,卽是天地之正理。善端卽复,则刚,浸而长,可止于至善,以立人极,便与天地合德。故“仁民爱物”,便是“为天地立心”。

天地以生物为心,人心以恻隐为本。孟子言四端,首举恻隐,若无恻隐,便是麻木不仁;漫无感觉,以下羞恶、辞让、是非俱无从发出来。故“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心之全德曰仁。学者之事,莫要于识仁求仁,好仁恶不仁,能如此,乃是“为天地立心”。

先从第二段讲起:

马一浮自问:“天地之心从哪儿能够见到呢?”然后自答:“就是从人心那一念之善处见之。”接着又以《礼运》、《程氏遗书》中的话作为论据来论证,然后再加以阐扬。最后的结论就是:“仁民爱物”便是“为天地立心。”

这便是一层含义:仁民爱物→为天地立心

原来,天地虽浩大无比,而天地之心却可以从你我的一念之善处立起。发自内心的爱民爱物,就是“为天地立心”。

再看第三段,马一浮继续阐明学者如何为天地立心:

天地是以生养万物为心的

人心是以恻隐之情为本的

由此,天地与人心就在根本上有一同质的核心,就是生养与恻隐。

孟子也以恻隐为四端之首(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有了恻隐,便有了爱怜,有了生养,就不是麻木不仁;而如果漫无感觉,那些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都无法生发出来。
所以说:天地的大德叫“生”,而人心的全德叫“仁”。
为什么天地的大德叫“生”呢?

这个如果大家设身处地想一下,很好理解。天地对于万物、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最大的恩德可不就是“生”吗?如果没有“生”,大家何以出现?

可是,为什么又说“人心之全德曰仁”呢?“仁”是什么?“仁”的涵义博也大也,而其核心是发自内心的大爱,这种大爱至为深广,可谓极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所以成己成物——就是最终成全了自己的同时成全了万物,或者说成全了万物的同时成全了自己。这是笔者当下的粗浅体会,而要真正认识“仁”、实践“仁”,还要不断地修行。

马一浮说:学者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认识“仁”、追求“仁”,喜好“仁”、讨厌“不仁”。所以,他说的是一个不断的过程。只有把这个“不断”做好,才是“为天地立心”。

由上可见,“为天地立心”,就是从自己一心之善处着手,从恻隐之心处修行,但这不是一个静态的标杆,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的过程。如果不了解这个,你就没有真正了解如何为天地立心。

让我们最后返回到第一段话。这段话,马一浮是从《周易》的《复》卦说起来的。

复卦是周易第二十四卦。震下坤上,即雷在地中。最下面的一爻为阳爻,上面的五个爻都是阴爻。这个卦挺有意思,就是有个反反复复的过程。就像一个星期,星期一你出门,没走多远就回来,没有大问题,大吉。这是最下面的阳爻所预示的,要你多修身。星期二又很好地回来了,也是吉的。这是倒数第二爻。星期三你出去了,虽然皱着眉头回来了,但没有危险,仍然是吉。这是倒数第三爻。星期四,你半路上又独自回来了。为什么返回呢?因为你服从了道义,自然是没有害的。这是倒数第四爻。星期五,关键的时候你还是把持住自己,促迫地回来了,没有悔恨。这是倒数第五爻。第六天才是凶的,因为迷路了,迷失了自我。好在,如果内心有正道,不迷路了,那就好好修行,终究还会重见生机。
图片

这个卦的彖词中有“《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就是在表明,要见天地之心,有个反复的过程。

所以,如何为天地立心呢?

就要从自己的恻隐之心出发,不断地寻求真理而止于至善,虽然中间会有反复的过程,但只要自己的出发点是对的,再加上不断反省、不断探寻,终究会把天地之心立起来。

这就是当下我对这些话的理解。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无奈之下,民警打开了手机上的游戏,跟男孩一同玩耍,男孩这时才无意说出了父亲的名字。无奈之下,民警打开了手机上的游戏,跟男孩一同玩耍,男孩这时才无意说出了父亲的名
  • 回想半年的考编路程,有努力有汗水有焦虑有迷茫...有在半夜醒来睡不着的日子,有因为看了会儿剧觉得浪费时间的日子,有因为错过了高铁急哭的日子...我也和朋友和父母
  • 548.#樱言樱语# 【投稿】P2.春野樱粉丝群体称【z先生和春野樱女士是官配,m先生和春野樱女士是原配,k先生和春野樱女士有感情线,x先生和春野樱女士打过架(
  • 跨越千年的愁与美 漫步中国古典文学的长廊,缕缕惆怅蔓上心头。文人们浮思杂念唱人生,留下些百感交集的文字,有着很强的传染性。每每细读,都仿佛回到了那个醉生梦死的
  • 新時代の幕明け-堀未央奈・梅澤美波・与田祐希美しいキャプテン-桜井玲香妹たちの憂鬱-渡辺みり愛・岩本蓮加かけがえのない存在-斉藤優里・伊藤純奈卒業前の継承インタ
  • #日行一善[超话]##女生加油##阳光信用# 生命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的,你没有必要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人生。#阳光信用[超话]# #每日一善# 生命
  • 昨天和宇哥一起去拿快递,给小猫买的药,猫草片都到了,我本来准备拒收,宇哥跟我说留着吧,可能以后还会有别的小猫,我和你哥说,如果说有这次不太好的话,我可能短时间内
  • #光与夜之恋陆沉[超话]# [枯败] *(一些个看完pv后的发疯文字,私设很多的扩写) - 没日没夜高强度工作确实可以让人忘记一些不想思考的生活琐事。 即使将
  • 《正修行路》答疑系列   ..有人说执著任何一部经,执著任何一个法都是不究竟的,如何理解?” 好的爱情大概就是这样,永远有一个人,会比你还要心疼你自己。
  • 优惠券雪却是冻结着心的跳动,我的爱因为心的冻结而去。人心和岩石都是一样,也是可以有被水滴穿的孔。
  • 深灰、烟灰、灰白层次分明,棕色皮椅和简约装饰画,又增添了艺术气息,抱枕的粉色和绿植打破了沉寂, 英国著名设计师 Tom Dixon 打造的铜件吊灯又有工业风的质
  • 九月底 →记录tqy的又一次组会摸鱼 大傻式办公 以及 棋品差了吧唧没有格局[嘘][嘘][嘘](p123) →关于本来要点奶茶 琪鬼子拉我去兑换咖啡 非要回去拿
  • 世间青山灼灼星光查查,春风翩翩晚风渐渐,也抵不过你眉目间的星辰点点早知道就给你糖了,你居然在我心里捣乱像晚风轻轻吹动月牙,你悄悄撼动我的心春风十里不及心中有你,
  • 十年,软件,算法,硬件,软件工程,安全,devops,产品感觉与质量保障……尤其是意志品质血战到底的产品服务成功之路,所谓的“coding”技巧在其中也只占25
  • #宋茜#哈哈哈,这张图道出我溜了一大圈广场的心声[笑cry]茜粉说宋茜是85后女演员,某粉直接称宋茜是85花并进行言语嘲讽攻击,看得人真是一头雾水,85花又不是
  • 研究生三年 过的都不知道什么日子19年入学 因为穷 没见过世面 那段时间自卑的走在路上不敢抬头不适应新环境和阿宝谈恋爱第一次谈恋爱 没有经验一直吵架 不信
  • 这里玄霜,主美系跑团人,KPL+模组作者,日系跑可不过booth跑得少(没人带我)面团多不过工作日也会语音团,平常wb内容基本都是跑团相关记录或者一些废话和转发
  • 【外交部:泰方已表示,中国游客下落不查明,搜救就不会停】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今天回应#泰国游船翻船#最新进展:经多方核实,两船乘客中共有127名中国公民,其中有5
  • 现在家里动迁没有了地方可以养它,好不容易找到可以养它的地方,昨晚狂风暴雨围墙门损坏,萨萨受惊逃跑了,昨晚工人小弟帮忙找也没有找到……今早我附近找了一大圈也没找到
  • 无数︊英雄、将军、历史‭关键人物死‍于不明流矢;︉每当‬历史︆进￱程推￲进￴到关键点︁时︈候你会发‏现文‏章、史︉料中的⁣两个⁠词“￰或”、“⁢或‏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