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推荐#《K星异客》,一部没有任何特效的科幻电影,却能让观众完全沉浸到故事的设定中

当有人声称自己来自外星,我们本能反应就是对此表示怀疑,但如果是在看电影,那我们就要看看导演是想耍什么把戏了。

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大致可以简述为:凯文·史派西饰演的普罗特在车站出现,他没有车票也没有行李,说自己来自K星,随即就被送入精神病院,并在此遇到了杰夫·布里吉斯饰演的心理医生鲍威尔。

鲍威尔一开始还抱着满不在乎的态度,但普罗特变得越来越有说服力,以至于鲍威尔不得不想方设法推翻或者证实他的说辞。

《K星异客》全片所营造的氛围很浪漫,对于光的应用尤其精彩,表现出了现实中光线的超现实效果,过分的亮度、棱镜折射出的彩光、闪烁的高频率……都恰到好处地增添了整部电影的神秘气息。

由于导演开放式的手法,这部电影引发了诸多讨论,尤其是普罗特的真实身份,始终是其中的话题大热门。

一个拯救者

其实电影并没有给出普罗特身份的定论,这也使得两方观点都各有理据,而且无论是哪一方,只要细究这些线索,就会发现所有内容都是指向不明的。

比如普洛特能准确计算K星的运行轨迹。
认为他来自外星的人会认为,这个水准只有少数的几位天文学家才能达到,只有他是外星人才说得通。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即便专业的天文知识很难,也并非遥不可及,普洛特完全能像基督山伯爵,依靠书本或者高人指点,成为民间高手。
再比如贝丝确实在房间里消失。
一方面,这可以是普罗特回去K星,并把她带走的铁证。

但换种看法,普洛特曾在精神病院消失了三天,也可以解释为他知道如何溜出去的办法,况且当天大家都在关注普洛特的动向,难免有所疏漏。
用这些举例,实际上是在说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导演根本没想要定性普罗特的身份,他让普罗特的精神消失,又留下他的柔体,显然是要将开放叙事进行到底。

普洛特的身份谜团并不是电影最主要的,如果在观影后一味执着于抓住这方面的破绽,那将可能错失影片真正的表达。

普洛特是谁?忘掉“超脱的K星人还是备受摧残的人类“的争论,无需质疑的是,他是光,是拯救者,是精神的能量。
普罗特经受过最沉痛的苦难,在苦难中获得精神力量,然后去拯救迷茫的普通人。

一个拯救对象

电影基本以鲍威尔的主观视角展开,他的形象代表着芸芸众生,他的行为也代表着观众的动机。
鲍威尔有一份正经的工作,有美满的家庭,忙碌地奔波在各种场合,他似乎在认真地生活,却又在理所应当地无视一切。

鲍威尔出场的方式很耐人寻味,一名精神病人向他诉说自己的痛苦,鲍威尔不时点头回应,但注意力始终在墙上的始终上,会诊的时间一到,他就迫不及待送走了客人。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细节强调了鲍威尔的游离,他对病人总是走流程般地问询,对于家人也总是心不在焉。
与之相对的,普罗特真诚在意着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

他不带一丝偏见地、认真地听病友诉说他的想法和苦恼,所以我们能看到,每次普罗特的主观镜头都以特写为主,代表着他近距离的注视。而在这样特意的镜头选择下,精神病人都正常而亲切,不再是一个异类。

另一个比较典型的场景是普罗特在去往天文馆的车上,他看着窗外,一路看到飘走的气球、水果掉落地上等无比普通的景象,但在慢镜头的表现下,我们能感受到他对于真实世界的情感。

一段拯救路

从表面上看,鲍威尔是医生,他在拯救普罗特。但本质上,是普罗特始终在引导鲍威尔做出转变。
将这部两小时电影按照每段30分钟,分为四个段落,就能看到一条鲍威尔发生转变的清晰叙事线索。

在影片进行到30分钟时,鲍威尔开始正视普罗特所说的话,他将办公室的窗帘都拉上,照顾了普罗特对强光的不适反应。这是他第一次,主动考虑“病人”的特点,营造一个更平等的对话环境。
在家庭聚会上,他也一改往常的心不在焉,开始吐露自己的困惑,请家里人帮忙查证普罗特的身份。

影片进展到1个小时,鲍威尔邀请普罗特来参加聚会,并试图向他展现一个幸福美满家庭的相处日常,此时他已经有意识地开始思考普罗特关于家庭的理论。

再到影片最后30分钟,鲍威尔探索到普罗特的秘密,随着老警察的讲述,鲍威尔看向窗外,将故事投射出了真实的影像,这一幕喻示着他受到震撼之余,开始共情他人的遭遇。

普罗特是神,鲍威尔是人,在影片中,普罗特常从光里出现,而鲍威尔常被光照耀。鲍威尔从开始到结尾的转变,最具标志性的桥段是他对妻子的态度。

在影片开始时,鲍威尔晚归,妻子表示不满,他只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道歉。
而到了影片结尾时,鲍威尔回家时的节奏缓慢了多,他细致地望着自己的家和亮着的灯,在看到沙发上的妻子时深情拥抱并真诚道歉。

普罗特对医院里其他精神病人的拯救,是释放他们的执念,对鲍威尔的拯救,则是让他脱离出现代社会规则的桎梏,回归到人类最本源的情感和需求。

《K星异客》气质非常独到,浪漫、神秘、幽默、哀伤,始终平缓但又绝不枯燥,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们或许都会经历猎奇的阶段,苦苦寻找普罗特身份的破绽。但在影片结束后细细品味,我们都将明白普罗特那一番番关于K星的演讲中,所表露出的弦外之音。

#电影# 《海上钢琴师》

1900,一个拥有神奇天赋、无师自通的那个时代最伟大的钢琴师,出生在船上,生活在船上,一生拒绝踏上陆地,直至随船沉海而死。客观来讲这是一个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剧本,不过若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带入故事中,就不得不被其实实在在的悲剧性所感染。

正是最后十几分钟1900的独白让我起意二刷,也正是那不长的一段升华了整个影片,借这位海上钢琴师的话道出了他与众不同的世界观,也挖掘和讽刺了现代人的孤独和无安全感。一架钢琴有88个琴键,是有限的,弗吉尼亚号从船头到船尾也是有限的,唯有世界是无限的。1900不断追问他的朋友小号手,所谓世界的尽头在哪里,正是无界的陆地和immense的岸上生活让1900恐惧。这么多条街道该选择哪条?在这无尽的大地上,如何去选择“一”个女人、“一”座房子、“一”片田地和“一”处风景?世界好像拥有无限琴键的钢琴,它不是为凡人设计的,是God’s Piano。而我能在有限的琴键上奏出无限,这是我喜欢的,我在并非无界的琴键上得到幸福。

20世纪30年代源于法兰西的存在主义对小说原著和影片影响甚远,《海上钢琴师》的悲剧性体现在主人公的荒诞人生上。这样的故事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总会让人难以置信,但我们又不会去主动怀疑1900所作所为的真实性,由此荒诞性便产生了。在回忆影片中天才钢琴师的演奏以及为他的悲剧落幕动容之时,我们的身体甚至都可以感受到那种直接的荒谬,因为它确确实实存在:说到底1900不敢“迈出那一步”,这里是字面意思即走下弗吉尼亚号的甲板,这已经是非常细节化了。

孤独感贯穿影片始终,蒂姆·罗斯通过极其妥帖的神态将它表现得惟妙惟肖。1900的孤独甚至是有形的,他的精神和身体都蜷缩、局限在弗吉尼亚号的船舱里,除了演奏时酣畅淋漓地排解情绪带来的短暂欢愉,大多数时候他都是郁郁寡欢的。影片用不同的事例一次次强调小号手和1900的友谊,与此矛盾的是,第一人称的小号手竟然通过独白说出了 “1900那段时间往往自己呆一整天什么都不讲”的事实,这更突出了1900的孤独。

那位弹风琴的老人是1900的对立面,是在“听到大海的声音之后”打破常规生命,“从头开始”改变的人。天才钢琴师1900的故事是一个悲剧,终其一生没有一次踏上陆地,没有什么比他吹奏康恩牌小号的朋友的“遗憾”二字更能说得明白,影中人为其遗憾,观众更为其遗憾。影中人毕竟为杜撰,而普罗大众若在感慨1900之余回首自己的人生,却有可能不得不为自己感到遗憾,毕竟又有多少人主动去改变。无数的人(当然没有1900的天赋才华)终其一生也没有“踏出那一步”,没有闯出自己的舒适区,没有敢于挑战命运。而更加悲剧性的一点在于,很多人就像影片中弹风琴的老者一样,在看到大海之前是无法感知voice of the sea的,没有灵感给予的启迪,也就自不会有打破routine的冲动。1900没有踏上过陆地,就没有感受过那里的生活、没有对陆上生活的理性认知,如此一来只能抱着对想象中“无限”的恐惧死守自己的船,即使葬身大海也要一意孤行,不敢踏上陆地半步。

看到有很多人评论1900的做法是对信仰的坚持,是对自我的捍卫,但我想更多的是对自由的恐惧,是对世界的消极情绪以及身处其中的不安全感。我们现代人相比祖先拥有更大的自由和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每个人生来就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注意不是“幸福的权利”)。这就意味着在追求个人幸福的路途上,不免遭受多多少少的失败或者是连续的失败甚至是永远的失败,加尔文宣称“天定命运”也算是有一定道理吧。中世纪及之前的社会阶级流动性更差,一个人生来干什么估计就干一辈子了,祖辈父辈干什么子代孙代也差不了太多,当然如拿破仑一世那样的chosen one可以除外。相对固定的职业、手艺以及多少年传下来的耕地带来的是无法和不需要选择便已经命定的使命。中世纪以后世道就开始变了,一次次思想的解放和生产力的提升摧毁了封建制度,也使一成不变的社会阶级流动起来。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了更多的选择来获得经济来源,对于人生有了更强的自我意识和主动性,也有了些许丰富多彩的目的。更多的底层人有了向上迈进的欲望和能力,有钱有势不再是贵族的特权,资本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而资本家是不看血统门第的。

不过与此同时,徘徊在更大的自由中的人们却缺失了对自己的信任和对世世代代稳定性的依赖。在个人利益越来越被重视的现代社会,孤独和不安全感可谓甚嚣尘上。自由便是对“我”越来越强烈的意识,不安全便是越来越不清楚“我该做什么,我该到哪里去”。在这种情况下,日积月累,人们越来越渴求得到归属感和集体感(《逃避自由》曾对此进行了准确的描述),再加上勒庞对大众心理的深刻把握,极端讽刺性的希特勒时刻的出现便不出人意料了。

回过头再谈1900,就其个人而言,他度过了光辉灿烂的一生,在船上用自己的才华娱乐往来乘客和伤兵,还在“钢琴决斗”中打败了爵士乐的发明人,可谓成绩斐然。不过他的随船而逝仍然是一大损失,他是上帝带给世界的礼物,却死于对这个世界的恐惧,这本来就是彻彻底底的悲剧。当然无论如何,我想这部改编自小说的电影,能带给人间的,更多的是启发和劝谏吧。

来自网络 https://t.cn/RqhYjDq

做人、做事、学佛、修行,有四个方向、四个要点——四无量心。无量无边没有范围,由小扩大的。四无量心是什么?四个字,“慈悲喜舍”。

先学慈悲心,慈悲是很难做的,嘴里讲讲的,真做到慈悲心很难。真的慈悲心就是普通我们一句俗话:“作蜡烛”。我常常用这句话比方,要自己变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真是很难做到。你们都念过李商隐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不对?若是菩萨道的慈悲,还要再改几个字:“春蚕到死丝‘不’尽,蜡炬成灰泪‘不’干”,那才是菩萨的慈悲!谈何容易?

学佛先学四无量心,学了慈悲心之后,最重要的是下面两个字,“喜舍”。“何谓为喜?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帮助人的、利益人的,决不后悔,就是喜。有时大家做了好事又后悔,像是布施一百元,后来想想,其实八十元就可以了,就后悔了。贪、嗔、痴、慢、疑、悔,为什么悔在根本烦恼中有这么重要?每个人一天到晚都在后悔中,比如吃饭,多吃了半碗,饭后要吃消化药,后悔多吃了,这也是悔。真正的喜心是,布施出去了就忘了。这个“欢喜无悔”非常难,你帮助过的人后来对不起你,你一定愈想愈后悔当初去帮他。能做到“怨亲平等”,才是功德。

“何谓为舍?答曰:所作福佑,无所希望。”我常说,一看到宗教徒就怕,我为什么怕教徒呢?这些人一到他们教主的像前,就下跪求平安求财富,都是求。如果这些教主、神明因为人家拜了就保佑他们,那第一就犯了贪污罪,收受贿赂。宗教应该是好的人你要救,不好的人更要救,拜了他要照应,不拜他的也要照应才对。所以这些宗教徒的心理很可怕的,都是有所求。大乘菩萨是一切放下,施与人家的恩惠记都不记,没有任何希求,所作的功德自己不求回报。乃至你打坐修行都不求成佛,只求自己心中的安详,因为自己的安详能影响到他人也安详,如此而已。即使对自己的子女也是持这样态度,我的孩子都去了海外,我同他们说,父子因缘到此为止,因缘是前生的事。我很抱歉,没有钱给你们,只能送你一张文凭,你从此也不用当我是你的父亲,我是公仆,路死路埋,不用你孝顺。

学佛这基本的四个行为,要倒转来先学舍,一切放下。这个字做不到,那当然也喜不起来。第二学喜,再来学悲,最后是慈。尤其这个喜很重要,你看看这许多学佛的居士啊、出家人,几乎没有几个人做到“喜舍”,没有几个人能在脸上带个喜容。脸上没有喜容,个个几乎都是讨债的面孔,好像我们欠他多还他少。有些学佛的人,只要一学佛,喝!看起来满脸的“佛相”啊!很庄严,一身的“佛气”,看起来很严肃,一点喜容都没有。所以打坐教人要先把神经拉开,微笑,学菩萨嘛。一笑,脑子都松开了,身体病都没有了,笑有这样的作用哦。肌肉一笑,脑神经整个拉开了,眉毛舒展开来,你看菩萨塑的像,也是坐在那儿微笑,慈眉善目,这要学的。

我常告诉大家,只怕你不成佛,不怕没有众生度。要成佛要先自度,自度的道理就在慈、悲、喜、舍这四个字了。

《南怀瑾先生答问集》《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

“修四无量心,开梵天道。”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菩萨道的基本。怎么叫无量心?慈悲喜舍心都是无限的,胸襟开阔,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学佛先修十善业道,进一步修四无量心。修成了四无量心得什么果报呢?梵天道。修十善业道所得的果报,是欲界天的人天乘之报,有五欲之乐。修四无量心的果报,是欲界天再上一层,色界天的梵天之报。所以修四无量心的功德,比修十善业道大。

“虽行四无量心,而不贪着生于梵世,是菩萨行。”根据小乘理论,修成四无量心是修得梵行。梵是什么意思?毕竟清净谓之梵,修持到相当程度才能到梵天。梵天是什么天?我告诉诸位,根据佛法,是青天,是蓝色,是密宗画的药师佛那个青色,像碧海一样。我干脆把密宗的秘密都告诉你们,气脉真通了的人,自己身体的内部,一天到晚都在梵天的青天中,同药师佛那个身体一样的。那就是中脉通了,中脉无脉,不是有形的血管。到了这个境界当然祛病延年。当然不是人变成了蓝色的,你看了怕都怕死了,还可能有肝病。那境界是万里青天,一点云都没有,那当然无念。所以修四无量心应该处处清净心,是梵天的行为在做事,但是没有贪于梵天境界而不来。我经常告诉诸位同学,真得了道一定更谦虚。如果摆出一副大师样子,要人礼拜才传个道,那也可以免了,他得的道也有限的。菩萨道是不会自命高尚的。
*****

“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学佛的人第一步发心要讲四无量心,尤其年轻同学特别要注意培养这一种胸襟,这种心地,就是慈悲喜舍。初步学佛的人做不到全部,就一个个来,先培养慈心或者悲心。这两个有什么分别?慈心用中西文化混合来讲,是爱心,爱一切人、众生、万物。慈心是带阳性的,像父亲爱子女的心。悲心是阴性母性的,等于母亲爱儿女心情的扩大。我们学佛的人口口声声讲慈悲,真正慈悲的行为很少见,都以自己为中心。

再讲到四无量心中的喜心,我们怎么与众生结缘呢?能舍得掉自己的时间、意见、身心吗?学佛不是光搞打坐,你们千万注意啊!要先学建立这四种心理,而且要注意是无量的心理,慈悲喜舍都是没有限量的。你能够这样修,成就了才可以往生佛国。
*****

“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慈和悲是两种不同的心态。慈就是爱,看一切众生平等,看别人的父母子女如同看自己的父母子女。真做到这一点,就是慈,也就是道场。如果说,我看一切众生平等,已经不平等了,因为你有个“我”在了。悲不是悲哀、流眼泪,是怜恤一切众生,因此牺牲自己,为了有利于众生,为了救度众生,能忍受各种疲劳苦难,这是大悲心,不是坐在那里哭。

“喜是道场,悦乐法故。舍是道场,憎爱断故。”世间的欢喜不是喜,因为没有真正的欢喜。真正的欢喜是得到法乐,真达到那个境界,就是道场。舍与布施不同。布施分三种,外布施是金钱财物的布施;内布施是身心一切放空,奉献出来;无畏布施是给一切人力量,精神的帮助和支持。舍是放下,是能切断一切心念,所以舍是道场。外布施的舍,放掉财物,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够把心理上所憎爱的切断放掉,才了不起。憎是讨厌的意思,不是瞋;憎的相反就是爱,就是喜欢。
*****

“以菩提,起于慈心”,你以为文字一看就懂,恰恰不懂。怎么是以菩提,起于慈心呢?普通经典说菩提心就包括了慈心,这里怎么说不同呢?菩提者中文意思是觉悟,换句话是悟道,是明心见性。悟了道以后从内心起慈悲心,看一切众生如子女一样,如慈父爱护一切众生,这个是法布施,是法布施的一种。

“以救众生,起大悲心”,行法布施的人,随时随地心理上念念之间在如何救众生,众生有烦恼,有苦,我要如何救他,要起这个大悲心,这样叫做法供养。我们学佛的人自己要反省啊!你什么时候想过要救众生?你们学什么佛!哪里想度众生,你度了谁啊!念念想众生来度你,装个学佛的样子。我们反省自己是不是随时有救人的心?不要说救人了,就连肯帮助人的心有没有啊?只要人家一点不肯帮你,只要众生不供养你,就起了大瞋心。所以读经典不是容易的,你看这文字很容易,我们几时做到随时随地以救助一切众生的心情来发起大悲心?这不是要你起个念头:“我要慈悲去救助这些众生”,你有个“我”就错了,要忘我,以救一切众生,起大悲心,才是法供养。

“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以修持正法的心情来生起喜心,这里都是讲菩萨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是学大乘菩萨必须要培养的心情,也就是我们必须培养的情操。我们读佛经真应该一边研究,一边掉眼泪,自己感到很难过。为什么?就拿喜心来说,一天到晚看到人家嫌烦,别人看到你也烦死了,脸孔像讨债的冤家,一点喜心都没有,你还能度众生?凡夫就是如此,你慢慢修吧!三大阿僧祇劫再来。逢人就笑也不算喜心,喜不是笑,是喜悦之心,真学佛修道的人,你看他那个神情,脸上的细胞都是使人看到就喜欢的,即使他在骂人打人的样子都是慈爱的。

喜心怎么起呢?维摩居士说要持正法。我们后世学佛的人要记得几点一定的道理:“依经不依论”、“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法不依人”,不然怕走错了路。所以我们求师访道学佛不要情感化,绝对要理性化,求正法以四不依的法门来检查。

由修持正法,而有所得,生起法喜充满,这个是菩萨的喜心,是真正的布施。换句话说,你要度一切众生,就教他正法,不要走邪路,不要走方便法门,“宁将此心下地狱,不把佛法送人情”。可是你们不要搞错变成悭吝心,跟你学法还要拿红包来皈依,否则不将佛法送人情,那就变成邪法了,不要借这句话随便用啊!

“以摄智慧,行于舍心。”舍,就是放下,就是布施。什么叫放下,就是丢得开。佛法讲慈、悲、喜、舍,我们反省每一个字做到了一分半分没有?都只是嘴巴上做到而已。舍心做不到,怎么学佛?你说你什么都舍掉了,唉呀!就是还有个身子!哼!那是怎么都舍不掉的,我告诉你吧,人要想舍掉外境界是做不到的,不是叫你丢开家庭儿女,家庭儿女就是道场,去哪里找清净地方?你在家中念念舍心,你的家人就是众生,就为他们牺牲不就好了吗?虽然人少,有几个就几个嘛!连为家人都不肯舍掉,不肯牺牲自我,还说要学佛度众生?你连个鬼都度不了!

什么才是舍心?以摄智慧,行于舍心。行,是修行。摄,用现代话说,就是包括进来。乱摄可不是智慧,譬如讲布施,好多同学都有经验的,大家说起有什么人很可怜,我就同意出点钱。旁边同学劝我为什么要出钱,我说我带头啊!应该做的事就是舍。但是有时同学提到要去帮助某人,我反而说不能,你连一毛钱都不能给,要出问题的,你帮助了他,他犯的罪造的业反而更重了。同学表面同意,背着我还是去帮他了。事后回来对我说,老师,还是你对了。这就是做善事也要有智慧的。

我们心里越放得下就越空,然后空的智慧就发起了。越放不下,智慧就越是发不起。你们打坐要想清净就是舍心,想把烦恼妄想丢开,但是丢不掉,因为没有摄智慧来修行。放不放得开,丢不丢得掉,那是般若智慧成就的问题,不是你说想硬放开就放开了。你丢不掉的啊!实际上你坐得越好就越放不开了,那个定的境界多舒服啊!定就放不掉了。这个中间的道理要搞清楚,就是摄智慧修行。佛法的智慧是空,你空得了一分,你的舍心、布施心就大一分,你空不了一分,那个不能舍的心就加大一分。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东方出版社)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超级棒4⃣️化妆助理:很细心、一直在帮我看造型是不是头发翘起来了,或者是哪里的衣服没弄好。#无锡烫发##无锡染发#很多人都以为“韩剧女主”的头发都是卷发棒做出来
  • 在徒步前往九子海一路上可以看到,宁静的高山牧场、原始的杜鹃花林、狰狞的岩石滩、云雾缥缈的山峰、终年不化的积雪……当这一切呈现在眼前,令人叹为观止,是一次非凡的视
  • 日本人真是活得累啊。】这句话真是笑死我了。
  • 没 有 共 产 主 义 的 思 想 方 法 , 我 们 将 不 能 指 导 中 国 社 会 革 命 的 民 主 阶 段 ; 没 有 新 民 主 主 义 政 治
  • 多少次发呆陷入回忆,望着远处,似乎看到妈妈向我走来的身影,是熟悉的模样、熟悉的声音、熟悉的味道,我不禁站起身向外走去迎接妈妈。#树洞##王源[超话]##写给王源
  • ji111当父母不麻烦你的时候,可能已不在人世了!当朋友不麻烦你的时候,可能已经有隔阂了!
  • (图源网,谢原创)闭目打坐不一定是修行人,讲经说法也不一定是修行人,一切外在行为都不能说明是修行人,只有随时随地观察自心,努力对治恶念、培养善念,哪怕这种善念不
  • #亲爱的房客[电影]# 检察官:他已经死了,为什么你还不离开,还要照顾他的妈妈和小孩?男主选择了全心全意的付出与爱,虽然有赎罪的因素在里面,我更愿意看做是他对
  • 还有绿豆、冬瓜皮等品,性味比较寒凉,属脾胃有寒的人就不适宜吃(脾胃有寒的人常表现为胃脘部冷痛,大便溏薄,喜爱喝热水并能缓解症状)。另外,有些以“湿热”表现为主的
  • 查看更多真实求租需求,关注并私信@看房狗看房狗 ;发布真实个人租房信息,均可获得一次免费推荐【大兴高米店南求租一居】北京市4号线大兴线高米店南,整租+一居室+独
  • 总结:水光针:有经济实力的兄弟就每个月当成基础保养来打,目的是给皮肤补水~我比较喜欢丝丽532+赛洛菲瘦脸针:咬肌大的话找正规医院打就好了! 因为你是在保养自己
  • 1⃣ 国庆给小朋友上课第一天 下课之后 程辉打完球骑着小黄来接我下班 还在身后藏了给我买的向日葵 “老婆我来接你下班啦 送给你的 快上车 我们吃晚饭去!” 人生
  •   问起为何选择入驻普定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内明说出了这里的优势:普定招商政策好,供电有保障,电价有优惠,自从2018年入驻以来,镁程铝业以商招商分别介绍了两家相
  • #CUBA[超话]# |战果速递【大连理工64-79南昌大学】比赛开始,大连理工依靠外线8中4的三分球打开局面,以20-14领先南昌大学6分结束第一节。本土病例
  • 新西兰KW官网 新西兰7月海淘季,全场满86纽包税免邮直邮中国,限量送羊奶皂或红印儿童牙膏。Comvita 康维他蜂蜜UMF5+ 1kg NZ$69.15(
  • 管 道的维护不在天壕环境主体内,是在与海油的合资公司进行结算,维护的最大成 本是折旧(折旧每年大概几千万),还有每年有 1 亿元的利息支出、部分运营管 理费。
  • #武汉婚纱照#人的一生总是在喜怒哀乐中成长,我们要走的路,有着太多的不确定,遇事无须太执,谁都无法带走什么,又何必纠结于某一人、某一时、某一事。无关乎身材,
  • 娱乐圈的明星夫妇有很多,我们对于他们的熟识很多是通过《爸爸去哪儿》这部综艺。那么女演员中一定有林心如,她成名早,但是并没有巅峰后销声匿迹,反倒是一部接着一部
  • #奥运英雄大赏# #有必要在朋友圈公开恋情吗# #白癜风#有很多人在挽回前任的时候,会时刻关注对方的动态,天天刷朋友圈就想了解他的第一手资讯,每一条朋友圈都会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