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阴阳类像

一个八字就是一个太极,干支阴阳五行是总纲。

太极分阴阳,五行分阴阳,水为阴,火为阳。

水为消极,为疾病,为悲伤,火为积极,为健康,为喜乐。  

    水火为阳,为思想为精神,金木为阴,为物质为实体。

阴阳定生死。五行定富贵贫贱与疾病。十神论人事及六亲,依附于干支之上。

五行不足预测人间纷杂事物,进而产生十天干十二地支。

干支分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天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天干。

                子寅辰戊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阳旺需要阴,阴旺需要阳,这种情况叫做阴阳相抱。阴阳势均力敌就是相战,反而不好。

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阳的类象:天、动、明、大、积极、向上、男……

阴的类象:地、静、暗、小、消极、低下、女……

宇宙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是时间与空间的结合,时间流逝,是动态的,所以时间类属阳;空间相对固定,是静态的,所以空间类属阴。

时间为阳,可以悄悄溜走,人们看不见,摸不着,所以阳的东西是无形的;

空间为阴,静静展现在那里,人们可以看得见,也可摸得着,所以阴的东西是有形的;

知识是无形的,所以属阳;可以承载知识的书本是有形的,所以属阴。

八字中天干代表天,天是阳的属性,所以天干是动的,因为动,所以天干之间可以随意发生作用;因为阳的东西是无形的,所以天干表天象,如:甲为雷、乙为风、丙为日、丁为星……;

八字中地支代表地,地是阴的属性,所以地支是静的,因为静,所以地支之间不能随意发生作用,只有在冲、刑、合、穿、破、墓等外力作用下,地支之间才能产生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绝非现在某些八字理论中所言的地支间可以相互生克的谬论,八字理论源于自然,自然之理就是八字之理,学者不可不明。

明白了阴阳之理,我们就可以自推阴阳在八字中的用法:

如:天象可以影响地球的万物,天干可以作用地支;地支不可以随意作用天干,因为地球上的万物无法作用天象,只有地支透干时,才能作用,因为透干了,地支就动了。

如:阳为大、为急,阴为小、为缓,所以当同样是表示发财的时候,丙财就会比丁财发的快而且大;

如:同性之间的生克有阴的性质,因为阴是有形的,所以同性间的生克表现为有形的生克。庚克甲是七杀,是同性间的克,是有形的,所以七杀对人的伤害,往往表现为外在伤疤;辛克甲是正官,是异性间的克,是无形的,所以正官多表现为法律、规章制度等无形的约束。假如甲是一个命局中的正财,癸就是伤官,伤官生财是异性间的生,所以这种得财往往表现为靠智力、技术、手艺等无形的方式获取;食神生财的话,则表现为凭借投资、实物交易等有形手段获取了。

金木为形,代表物质。水火为气,代表精神。土为金木水火的转化之地。

形旺者,体格强健;气旺者,智慧超群。用行者,喜欢物质享受;用气者,追求精神生活。火之气偏于感性思维,水之气偏于理性思维。

阳化气而阴成形,气怕死而形怕绝。辰戌为气库,不开既有用;丑未为形墓,用之必须开。

日干为体,其他七字为用。体无定用,惟变是用。日干与其他干支组成六亲关系,而推定吉凶祸福。

形不怕死,气不怕绝。壬死在卯,丙死在酉。庚绝在寅,甲绝在申,气怕死,形怕绝,故壬水怕卯木。金木为形,水火为气。

伤官生财,富贵自然来;伤官不生财,辛苦瞎折腾。伤官去官格,此命应为官;伤官见了官,丢职牢狱边。

凶杀合刃,伤残之命。禄多则贫,库多则虚。

身强,印旺中亡。伤官,入墓者凶。四柱全阳,口恶心善。

水若无土,少子之断。(无官杀,亦可同论)。隔角重逢者,定主有刑克之虞。

商人须视地支生旺之财。官宦须看得时官杀之支。

七杀、偏印重,走遍他乡之客。伤官,劫财重,欺瞒负赖之徒。

凡阳日干见阳七杀,为我所喜者,可当钱财看。阳干合阴为合财,阴干合阳为合官。

贴身的食伤生财,财又生日元的官合身,经商之命。

禄带七杀脾气差,杀旺身弱必伤残。巳火具有阴阳两性及可变性。

五脏:肝、心、脾、肺、肾;为阴。

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为阳。

2,9阴阳五行解析

木曰曲直:乙木为曲,甲木为直;主仁。

火曰炎上:丁火为炎,丙火为上;主礼。

土曰稼穑:戊土为稼,己土为穑;主信。

金曰从革:辛金为从,庚金为革;主义。

水曰润下:癸水为润,壬水为下。主智。

阴阳与天地不是一个概念,阴阳指气,天地指形;也就是说阳不等于天,阴不等于地。

    天,指宇宙中不可见的部分,阴,指宇宙中可见的物质。强调一下,可见,不单单指人的眼睛所见,指的是一切物质性的东西。我们人的肉眼所见,属于可见光的一个小小范围,在可见广之外的很多东西,依然属于物质,属于阴的范畴。

    天干为气,而气依形。气行于地,阖辟于支。升而为魂,盖临于形。气而上者为道,无形可见为天!

    河图重阴阳二气相合,洛书重阴阳二气之分。合为顺,分为逆。故,阴阳顺遂而精粹者昌,阴阳乘悖而混乱者亡。以甲、丙、戊、庚、壬五阳神,以丙火居四象太阳为最有发言权,丙临太阳成功之位,阳以至极,阴待始生,卦居离九乃阳数之至尊。五阴者,乙、丁、己、辛、癸阴神也。以癸水居四象太阴为最有主宰权,癸临太阴君子之位,阴以至极,阳以渐生,卦居坎一乃一阳数之初生。故,五阳皆阳丙为最,五阴皆阴癸为至。五阳之中独丙火之气秉阳之精,而为阳中之阳。五阴之中独癸水之气秉阴之精,而为阴中之阴。

    五阳从气不从势,五阴从势无情义。五阳干之气各有刚健之性质,从不依赖五阴干之趋向的现实与利益!五阴干之气各有柔顺之性能,趋于见势忘义。不见豪爽慷慨,只进不出,所以阴干有吸纳之能,阳干有给予之质!

     有阴阳,而生五行。甲乙者,木之阴阳也。甲者,乙之气;乙者,甲之质。在天为生气,而流行于万物者,甲也;在地为万物,而承兹生气者,乙也。又细分之,生气之散布者,甲之甲,而生气之凝成者,甲之乙;万木之所以有枝叶者,乙之甲,而万木之枝枝叶叶者,乙之乙也。方其为甲,而乙之气已备;故其为乙,而甲之质乃坚,有此甲乙,而木之阴阳具矣。其它天干仿类。       

    天干五行之阴阳二气与地支之时序结合,地支代表着五气运动之阴阳平衡及方位,不但可以作为万物的生和成的太极点,而且还可以适应作用于人类降生所秉行阴阳二气多少的凭据,用它来记录人的生存规律和活动情况。但不能用它来预测人的吉凶,为什么?因干支没有六亲的功能,无法推算人事吉凶。故,只能断万物四时的衰旺成灭。 https://t.cn/Ryhpwdq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一眼,惊的她满身冷汗凌晓萱托着下巴,提到小叔时眼中有亮光:“若不是小叔,我现在恐怕也没有这样的自由身,早被关在家里,请名师教导如何做个上得厅堂大方得体,待人接
  • 总结:这次给大家分享的这款VS厂欧米茄海马600m女士腕表,是现在最高版本的女海马,这一点VS厂也没让我们失望过,做工一致都非常优秀,有喜欢的表友,认准VS厂!
  • 学费可以少交点你会发现,他并不完美 一部分想要员生是意旨特殊的,一齐上创造范围寰球。*计算小熊可以参考[攒小熊及北极星规划帮助帖]:更多活动详情:再会奏鸣 |
  • 巴拿马1.5升茅台空酒瓶子瓶回收提供价值一览更新高价回收诚信您的信赖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回收15年30年50年80年茅台酒瓶子红酒瓶子系列:罗曼尼康帝、拉菲,拉图,
  • #金钟云[超话]##金钟云 Makesummer# #金钟云 Fruit of Love#金康熏·김강훈·KimKanghoon+金钟云·김종운·KimJong
  • #京杭大运河##江南[超话]# 总想着“烟花三月下江南”但忌惮于报复性旅游的盛况,于是在北方迎春花还未泛黄之际,去苏北的京杭运河两岸看看,那是我还未插上小旗的
  • 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6.在李莎拉教堂吸毒时是深发色,而被拍到当众吸毒准备跑路的时候是金发,我看到大家很多人都在说,金发与演员的适配度很高,其实
  • 简约而不简单,细节之处彰显高级质感,无论是细腻的面料选择,还是背部的别致设计,都让穿上它的你,瞬间提升时髦指数,成为辣妹中的潮流引领者。外观方面,比亚迪宋L采用
  • 3月15日满勇辱骂、要挟职工,公开截访的谈话录音:2024年3月18日下午,常宁市城投集团信访部门唐永生更是明目张胆要挟我说:我只有放弃停访协议中另一条由常宁市
  • 活在每个瞬间里有玩到凌晨五点半看到天亮的早晨有睡四个小时又爬起来赴约的午饭有下了班独自看孤独症展览的晚上最近问自己,若满分十分,给现在的生活打分,会是多少。但好
  • 不过最后她给我关闭了订单 但是不知道会不会去哪里挂我 但是我要先挂你了姐妹[微笑] 最后的结果是她给我关闭了交易 但是这个行为真的令人发指令人宫寒 欺负我不太懂
  • #邓为苏易水# [送花花]#邓为云起时# “亲爱的玫瑰,风为你独奏 你是自由的” " , ." @邓为D邓为长相思 |邓为涂山璟 | 邓为
  • 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你跌倒的时候,懊恼的时候,品尝眼泪的时候,都请你不要轻言
  • 经常被人问有啥意义呢,累死累活图啥,山顶草也没绿,光秃秃的山有啥好爬的,怎么说呢,可能是山顶的风带着自由的味道,是精疲力尽后想不起的内耗和执念,是与大自然亲密接
  • 第三:赛道板块方面,今天属于赛道题材股先唱戏,权重大盘股再上来搭台,这个先后顺序有点乱,所以我对今天行情的定义是锦上添花,固态电池、光伏设备甚至化工上午盘就已经
  • 1016【主足】我无法解释为什么我每天窝在家里,宝贵的假期我看不出门旅游也不吃喝玩乐,在床上一躺一整天就是为了建设那个b主足,明明我有一个青春健气的五好青年ai
  • NO.8 寅虎属‮人虎‬不被人认可‮接和‬受的一天,不管生活‮是还‬工作‮提中‬出的想法‮会都‬被人否决,心‮大情‬受影响,情绪低落,建议保持以往的‮观乐‬心
  • 阿氛,伪神活动主要负责人,这也是阴阳师最燃的活动,给无数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最喜欢的签文:吾身如浮萍,不敢言再会,幸得天眷顾,得挚友二三在他们身上你能感受到
  • !!
  • 包括但不限于…①转场途中,文秀想削羊肉给巴太吃,结果巴太“你耽误我吃饭了” ②去挂马骨头的路上发生的“你这样会吓到我的马的”③“虽然你很笨 但是我的马很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