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柏瑞尔·马卡姆的《夜航西飞》时,看到书评反复提及卡伦·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所以读完那本书,就随即捧起了这一本。

“反复提及”,是因为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女性,她们都在叙写非洲,都经历过战争,也都在书中提到了丹尼斯·芬奇-哈顿……所以她们常常被拿来作比较,她们写的书更是如此。我也是看到了这种种比较而心生好奇,因此才会拜读这本《走出非洲》。

不得不说,有了比较也就有了分别,有了分别就会生出高下优劣。可接连读完这两本书后,我发觉,这种比较对她们来说是不公平的,甚至说,不排除某些和我一样,因为“看到了这种种比较而心生好奇”,所以才去阅读或者干脆不读《走出非洲》的人,会错过去领略《走出非洲》的美,会错过去感受《走出非洲》的好。虽说这两本书,所述皆是作者在非洲的生活,她们遇见的人、她们经历的事、她们眼中的动物与风景、她们的感受与重生……但毕竟两位作家的职业不同,性格不同,视角不同,因此注定笔下的内容也会不同。在我看来,二者叙述内容与风格的不同,就有如神与人之间的区别——不是说神比人更加高尚或超脱,而是各有其特质——神有神的克制与冷静,人有人的鲜活与多情。

关于这本书,普遍的简介是说,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在小说中,作者以一个殖民者和基督徒的身份走进了美丽的非洲……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非洲人民的热爱、同情和眷恋,以及非洲土著人对主人公的尊重和爱戴。”
的确,翻开此书,刚一开篇便无限丰饶,好长一段描述风光景物的优美文字,仿佛电影的开场,以下垂35度到45度的视角,广阔地俯瞰着大地,这些“优美文字”,就如同为影片专配的声音极富磁性的深邃旁白。而后种种情节,更是足见主人公在土著人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可实际上,在这本书的写作期间,也并不完全是经营农场的美妙生活,还包含像“一战”和“殖民统治”这样残酷而无奈的现实。只不过作者并未对此用力着墨。但也正因如此,才让我们感受到了在“战争”与“殖民统治”之下,普通人们真正的生活。我赞叹她正义而勇敢地宣说:“在不算太久之前,在这代人尚有记忆的时代,土著人还是这片土地无可辩驳的主人,他们从来没听说过白人和白人律法的存在。”

通读此书,同样会生出我在《夜航西飞》读书笔记中写过的感触——有时我会疑惑:“令人着迷的,究竟是这个女人所书写的非洲,还是这个因非洲而书写的女人?又或者:是非洲使她的书写显得博大,还是她的书写使非洲变得不凡?”
《走出非洲》,娓娓诉说了近二十万字——恩贡农场的丰美辽阔;土著男孩卡曼提的独有沉默;林羚璐璐的百态多姿;恩格玛舞会上人们的特色歌舞;蒙巴萨美妙的景致与浓郁的风情;她与丹尼斯·芬奇-哈顿的种种经历与情谊;丹尼斯离世后,她叙述中那不言哀伤却足见哀伤的凄凄动人……直至最终,她农场经营失败,变卖家具时的种种感怀和令人动容的离别——全书不可不说丰饶深厚,可相较于这已然丰厚的“二十万字”来说,依然让人读出了种种“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我想那是非洲大地上的一事一物,那也是作者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并且我发觉,读一本书久了,就像跟一个人相处一样,会生出感情,进而再去听他/她的叙述,丰富之余,也会有更多的感同身受。

当我跨越了时空,依借着卡伦·布里克森的眼睛、口吻和感受去俯瞰非洲大陆,不仅看到了“大地浓烈而凝练的精华”和仿佛“一匹古老织锦”般的森林秘境,也看到了主人公在经历了诸多不顺后,孤独而深刻的梳理,以及梳理后,所完成的真正的自我接纳与自我救赎。
这本书,着眼细处也从不落空。若非读到《枪击事故》,我作为一个三四岁孩子的母亲,是断然不敢想象,孩子的玩闹竟会造成有人送命的悲惨局面,更无法想象,“对非洲人来说,人生的灾祸只能以赔偿的方式来抵消,至于动机,大可不必追究。”在《艰难时日》这篇,卡伦·布里克森还写道:“亚麻开花的时候,田里一片清澈的蔚蓝,宛如人间仙境。亚麻纤维又细又韧,泛着微光,摸起来有种滑腻腻的感觉,世上再没有什么产品比亚麻制品更让人心生欢喜了。看着亚麻一包包运走,你的心也随之远去,仿佛已经看到它们被做成了床单和睡袍。”我作为一个常年与纯天然面料打交道的服装设计师,读到这样的文字,又怎会不觉亲切与激动?
再说读到此书接近尾声的时候,像《艰难时日》、《山间坟墓》、《法拉和我变卖家具》这几篇,我更是接连数段地摘抄誊写。因为在这几篇的叙述中,我发现我与卡伦·布里克森的感受重叠了,我们所经历的并不相同,可我们的体会,却绝不因时间而断,亦不因地域而隔。

这就是《走出非洲》,它是一个并不以《夜航西飞》为参照的更早的存在。或许我们无法评论它是否意义非凡,但我真诚地感谢卡伦·布里克森能将这一切记录书写。每个人来到世上,都会踏上一片与之因缘深厚的大地,然后用心去生活、用心去爱……所能记录和流传的,便是我们行于人间的痕迹。或许这些“痕迹”无人问津,渐渐被埋没;也或许会成为后世众人的辙印,越碾越深。

读柏瑞尔·马卡姆的《夜航西飞》时,看到书评反复提及卡伦·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所以读完那本书,就随即捧起了这一本。

“反复提及”,是因为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女性,她们都在叙写非洲,都经历过战争,也都在书中提到了丹尼斯·芬奇-哈顿……所以她们常常被拿来作比较,她们写的书更是如此。我也是看到了这种种比较而心生好奇,因此才会拜读这本《走出非洲》。

不得不说,有了比较也就有了分别,有了分别就会生出高下优劣。可接连读完这两本书后,我发觉,这种比较对她们来说是不公平的,甚至说,不排除某些和我一样,因为“看到了这种种比较而心生好奇”,所以才去阅读或者干脆不读《走出非洲》的人,会错过去领略《走出非洲》的美,会错过去感受《走出非洲》的好。虽说这两本书,所述皆是作者在非洲的生活,她们遇见的人、她们经历的事、她们眼中的动物与风景、她们的感受与重生……但毕竟两位作家的职业不同,性格不同,视角不同,因此注定笔下的内容也会不同。在我看来,二者叙述内容与风格的不同,就有如神与人之间的区别——不是说神比人更加高尚或超脱,而是各有其特质——神有神的克制与冷静,人有人的鲜活与多情。

关于这本书,普遍的简介是说,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在小说中,作者以一个殖民者和基督徒的身份走进了美丽的非洲……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非洲人民的热爱、同情和眷恋,以及非洲土著人对主人公的尊重和爱戴。”
的确,翻开此书,刚一开篇便无限丰饶,好长一段描述风光景物的优美文字,仿佛电影的开场,以下垂35度到45度的视角,广阔地俯瞰着大地,这些“优美文字”,就如同为影片专配的声音极富磁性的深邃旁白。而后种种情节,更是足见主人公在土著人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可实际上,在这本书的写作期间,也并不完全是经营农场的美妙生活,还包含像“一战”和“殖民统治”这样残酷而无奈的现实。只不过作者并未对此用力着墨。但也正因如此,才让我们感受到了在“战争”与“殖民统治”之下,普通人们真正的生活。我赞叹她正义而勇敢地宣说:“在不算太久之前,在这代人尚有记忆的时代,土著人还是这片土地无可辩驳的主人,他们从来没听说过白人和白人律法的存在。”

通读此书,同样会生出我在《夜航西飞》读书笔记中写过的感触——有时我会疑惑:“令人着迷的,究竟是这个女人所书写的非洲,还是这个因非洲而书写的女人?又或者:是非洲使她的书写显得博大,还是她的书写使非洲变得不凡?”
《走出非洲》,娓娓诉说了近二十万字——恩贡农场的丰美辽阔;土著男孩卡曼提的独有沉默;林羚璐璐的百态多姿;恩格玛舞会上人们的特色歌舞;蒙巴萨美妙的景致与浓郁的风情;她与丹尼斯·芬奇-哈顿的种种经历与情谊;丹尼斯离世后,她叙述中那不言哀伤却足见哀伤的凄凄动人……直至最终,她农场经营失败,变卖家具时的种种感怀和令人动容的离别——全书不可不说丰饶深厚,可相较于这已然丰厚的“二十万字”来说,依然让人读出了种种“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我想那是非洲大地上的一事一物,那也是作者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并且我发觉,读一本书久了,就像跟一个人相处一样,会生出感情,进而再去听他/她的叙述,丰富之余,也会有更多的感同身受。

当我跨越了时空,依借着卡伦·布里克森的眼睛、口吻和感受去俯瞰非洲大陆,不仅看到了“大地浓烈而凝练的精华”和仿佛“一匹古老织锦”般的森林秘境,也看到了主人公在经历了诸多不顺后,孤独而深刻的梳理,以及梳理后,所完成的真正的自我接纳与自我救赎。
这本书,着眼细处也从不落空。若非读到《枪击事故》,我作为一个三四岁孩子的母亲,是断然不敢想象,孩子的玩闹竟会造成有人送命的悲惨局面,更无法想象,“对非洲人来说,人生的灾祸只能以赔偿的方式来抵消,至于动机,大可不必追究。”在《艰难时日》这篇,卡伦·布里克森还写道:“亚麻开花的时候,田里一片清澈的蔚蓝,宛如人间仙境。亚麻纤维又细又韧,泛着微光,摸起来有种滑腻腻的感觉,世上再没有什么产品比亚麻制品更让人心生欢喜了。看着亚麻一包包运走,你的心也随之远去,仿佛已经看到它们被做成了床单和睡袍。”我作为一个常年与纯天然面料打交道的服装设计师,读到这样的文字,又怎会不觉亲切与激动?
再说读到此书接近尾声的时候,像《艰难时日》、《山间坟墓》、《法拉和我变卖家具》这几篇,我更是接连数段地摘抄誊写。因为在这几篇的叙述中,我发现我与卡伦·布里克森的感受重叠了,我们所经历的并不相同,可我们的体会,却绝不因时间而断,亦不因地域而隔。

这就是《走出非洲》,它是一个并不以《夜航西飞》为参照的更早的存在。或许我们无法评论它是否意义非凡,但我真诚地感谢卡伦·布里克森能将这一切记录书写。每个人来到世上,都会踏上一片与之因缘深厚的大地,然后用心去生活、用心去爱……所能记录和流传的,便是我们行于人间的痕迹。或许这些“痕迹”无人问津,渐渐被埋没;也或许会成为后世众人的辙印,越碾越深。

折腾了一年多的事情今天终于得到了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只能说普通人维权太不容易了,有时间想把这段时间遇到的事情都记录一下。
比如全市通知8月22日起开始“常态化核酸检测服务”,而66livehouse却在8月21日晚上就要求观看演出的人需要提供七日内核酸检测结果,即使你没有离开过天津。而这个通知并没有通知到购票人,工作人员说他们在公众号和微博发了。请问:什么时候要求观演人必须要关注演出场地微博或公众号了,这么重要的事情不应该短信通知吗?
因为棉三园区内有便民核酸点,听到场地这样要求后只好立刻去做核酸,但是当我到达便民亭时已经是19:32分,亭子外聚集了二十多个人,但亭子内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下班了,他们是劳务派遣,他们七点半下班,亭子上面标注的上下班时间和他们毫无关系。
我一时竟不知究竟是哪个事情更荒唐。疫情第三年,可怕的早已不是死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不知道此刻我是否能说一声,苍天不负我们,命运不负我们,因为前路还遥远,那样充满总结的话我不敢说,但我的内心却是感恩的,无限感激,感激所有不曾把我们抛弃的能量,
  • 愿往后的每一天,都是你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不辜负每一缕清风,珍惜每一次月圆。愿往后的每一天,都是你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不辜负每一缕清风,珍惜每一次月圆。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善良是一种修养,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别人,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温暖的人,乐于助人的人
  • #汉服摄影[超话]# 像百花撞了春风,见万物时,万物是杯弓;见你时,你是惊鸿。 出镜‖@九玲珑呀 妆摄后‖@阿清qqq_ 汉服‖@宴山亭传统服饰定制_初六
  • #诗歌[超话]# 写给阿月 你亏欠我 两行清泪 一棵梅子树 和盛着晚风的酒杯 不冷不热的傍晚 诗人的情结找不到适合发酵的温度 黄昏托梦给你,说着印象派的孤
  • ฅ◕⤙◕ฅ凯蒂猫:是家族里的老前辈了,表情过于冷淡让人捉摸不透,却能驾驭一切风格,没有人比她更适合舞台。自己是口是心非的死傲娇,但对感情真挚有话直说的人格外欣赏
  • #王源[超话]##王源微博年度先锋原创歌手##王源牛转乾坤贺春晚##王源2021尽如所期#你是新晨的第一抹光照耀我的前路清澈柔软的嗓音在耳畔萦绕我总是会想起你当
  • 每位医生擅长处理的症状都不一样,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医生是整牙中最重要的,需要医生推荐的小伙伴可找@牙齿矫正避坑指南 或评论区提交资料查询 ——————————
  • 我,不敢说这辈子我都喜欢他,但是至少在我喜欢他的这段时间里,我对他无条件支持,无条件信任,享受他的沙雕视频带给我的快乐,支持他用心诠释的每一个角色。我还想问一句
  • #服装设计#灵感说 | 在自己的宇宙中扮演上帝by:ALEXANDRA VLADESCU (帕森斯校友)家族的记忆,照片,故事,位子和零件一起来描绘出设计师的父
  • 年化收益预计100%~300% 2.0流动池不需要充币提币主要是方便,是更安全,不用专门官方地址托管你的币,这,就是去中心化的体现 ……补充:已经找不到之前
  • #浙江传媒学院# 【厉梦阳:用纪录片向生命告白】第七届中国国际大学生纪录片大赛入围终评影片名单出炉,2016级广播电视学厉梦阳的作品《平凡的白灯泡》名列其中。国
  • 但老公说车子买来就是给我开的,所以只有自己试了,才知道合不合适。因为在网上看到的大多都是经过改装的宏光MINIEV,而4S店的展车算得上是素车,因此看到实车后我
  • 【梶100】放送まであと10日!~ 梶裕貴 がやりたい100のこと~』皆さんお待ちかね、第25回は【6/30(日)16:30】から 日テレプラス で90分た~っ
  • 新的一年里希望我们磊磊​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身上的钢板一个个都剔除,老毛病尽量都不要犯;相声之路越来越顺畅,再也没有其他什么事情来阻绊我们发展;赶紧找个对象吧都
  • ”由于意甲联盟无意修改米兰与乌迪内斯的比赛时间,因此伊布可能会在一名私人教练的陪同下出席音乐节。现年76岁的加利亚尼,目前担任蒙扎俱乐部的CEO,在贝卢斯科尼执
  • 给团队伙伴读书分享第8⃣️天“中年发福”其实是脾胃减弱了脾虚早知道①食少纳差、肠鸣便软、容易腹泻②肌肉软弱无力、容易疲劳、不想活动③口甜、口黏、多涎④舌体胖厚有
  • 有因必有果 …… 你所遇到的一切 都系 自己 的 因果造化 !太极生两仪……八卦衍万物,是事物整体与局部的发展和隶属关系。
  • 【上海邮轮中心:量子号及歌诗达靠港时间待定 出境游客安排休息等候】上海邮轮中心5月11日下午一点十分发布紧急公告: 受吴淞口水上事故影响,航道临时封闭。【量子号
  • 《每一个早晨都值得醒来》对自己好一点对自己的头发和皮肤还有睡眠和胃——好一点 现在就穿上心仪的衣服出门不要再等什么特殊的日子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良辰吉日 所有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