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丁元英五台山论道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 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 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 都是痴人说梦。

智玄大师说:“敢问施主什么是真经?修行不取真经又修什么呢?”

丁元英回答道:“大师考问晚辈自在情理之中,晚辈就斗胆妄言了。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槃。”

智玄大师含笑而问:“不为成佛,那什么是佛教呢?”

丁元英说:“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槃。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晚辈个人以为,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文笔言辞断不是佛门中人,施主参意不拘经文,自悟能达到这种境界已属难能可贵。以贫僧看来,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

丁元英说:“承蒙大师开示,惭愧!惭愧!佛门讲一个'缘’字,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算缘尽了,不进不出,亦邪亦正。与基督而言我进不得窄门,与佛而言我不可得道。我是几等的货色大师已从那首词里看得明白,装了斯文,露了痞性,满纸一个'嗔’字。今天来到佛门净地拜见大师,只为讨得一个心安。”

智玄大师问道:“施主以钱敲门,若是贫僧收下了钱呢?” 韩楚风答道:“我们就走。如果是钱能买到的东西,就不必拜佛了。”

智玄大师说:“施主上山并非为了佛理修证,有事不妨道来,贫僧虽老学无成,念句'阿弥陀佛’却还使得。” 丁元英把“神话”、“扶贫”的来龙去脉以及已经做的和将要做的向智玄大师简要讲了一遍,并且着重解释了主观上的“杀富济贫”和文化属性思考。这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竞争,也不是简单的扶贫,而是基于一种社会文化认识的自我作为。

智玄大师说:“施主已胜算在手,想必也应该计算到得手之后的情形,势必会招致有识之士的一片声讨、责骂。得救之道,岂能是杀富济贫?” 韩楚风随口一问:“那得救之道是什么?” 智玄大师说道:“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妙在以扶贫而命题。当有识之士骂你比强盗还坏的时候,责骂者,责即为诊,诊而不医,无异于断为绝症,非仁人志士所为,也背不起这更大的骂名。故而,责必论道。”

丁元英说:“晚辈以为,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晚辈无意评说道法,只在已经缘起的事情里顺水推舟,借英雄好汉的嗓子喊上两声,至少不违天道朝纲。”

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参悟,心做心是,何来讨个心安呢?” 丁元英说:“无忏无愧的是佛,晚辈一介凡夫,不过是多识几个字的嘴上功夫,并无证量可言。我知道人会骂我,我以为佛不会骂我,是晚辈以为,并非真不会挨骂。大师缘何为大师?我以为是代佛说话的觉者。”

智玄大师说:“贫僧乃学佛之人,断不可代佛说话,亦非大师。得救之道自古仁人志士各有其说,百家争鸣。贫僧受不起施主一个'讨’字,仅以修证之理如实观照,故送施主四个字:大爱不爱。” 丁元英说道:“谢大师!”

智玄大师说:“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韩楚风说道:“佛教主张利和同均,大师坦言等级乃天道与代价,不拘门户之见,令晚辈十分敬佩。晚辈在想,如果强者在公开、合法的情况下都可以做到杀掠,那么在不公开、不合法的条件下,弱势还剩下多大空间?佛度心苦虽慈悲,但人毕竟还有物质的一面。”

智玄大师说:“施主不必拘礼,请讲。” 韩楚风说:“如果主流文化能在弱势群体期望破格获取与强势群体期望更高生命价值的社会需求之间建立一个链接的纽带,或许更有积极意义。强势群体仅仅适用一般的竞争规则是不够的,主流文化应该对强势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强势文化体系,赋予强势群体更高的生命价值。当然,这首先是以不平等为先决条件。”

智玄大师说:“利和同均,不平等已在其中。” 韩楚风说:“主流文化,当是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社会关系的文化。如果人的行为首先是政治的或宗教的需要,那么这种价值无疑也首先是政治的或宗教的价值。当社会将道德价值全部锁定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时候,个人道德就没有价值空间了,既不利于鼓励强势对弱势的关注,也不利于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智玄大师说:“施主的观点与佛教的主张并不矛盾,不同的是施主认为主流文化应该给强者个人一定的道德价值空间。贫僧以为,无论功德记在哪一家的账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将是众生的福报。” 韩楚风说:“只是,等级一直是我们社会文化的禁区,大家所以小心翼翼绕开禁区,是唯恐平等、尊严之类的东西受到伤害。”

智玄大师对丁元英宽怀一笑,说:“释、道、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体系,施主这一刀下去,一个都没幸免哪,哈哈哈……” 丁元英说:“不敢,不敢。释、道、儒均是博大精深的学派,支撑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是伟大的文明。但是,社会在发展,传统文化毕竟是以皇恩浩荡为先决条件的文化,讲的都是皆空、无为、中庸的理,以抑制个性而求生求解。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民主与法制,诸家学说也面临一个如实观照而俱进的课题,是传统?还是传承?统则僵死,承则光大。”

智玄大师说:“施主尚未畅所欲言,不好。海纳百川,施主纵是沧海一滴,我佛也愿汇而融之。今日有缘一叙,自当请施主开诚布公,以利佛理修证。” 丁元英说:“晚辈叹服佛法究竟真理真相的辩证思维,如是不可思议。但是,晚辈以为佛教包括了佛法,而佛法有别于佛教。佛教以佛法证一,进而证究竟,最终是为给心找个不苦的理由,成佛,无量寿,极乐。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门住福相、住寿相、住果相,是以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我执,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贪执的弱势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晚辈以为,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个人解脱,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宗教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纲纪泽于民生,是名普度众生。”

智玄大师过了许久黯然感叹道:“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 丁元英和了一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智玄大师走到书案近前,写道: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务取真经 一生一灭一枯荣 皆有因缘注定 智玄大师说:“此'天’非彼'天’,非众生无明之天,亦非众生无明之命,此乃道天,因果不虚,故而改字'方知’。修行不落恶果虽有信无证,却已无证有觉,已然是进步。能让迷者进步的经即是真经,真经即须务取。悲喜如是本无分别,当来则来,当去则去,皆有因缘注定,随心、随力、随缘。”

智玄大师信手把原句的“休言”改成了“方知”,把原句的“勿”改成了“务”,把原句的“悲、喜”改成了“生、灭”,把原句的“哪个前生”改成了“皆有因缘”。九个字的改动,理虽同是,而意思、意境、意气却全然不同,即灭嗔怒、我慢,直指究竟。 韩楚风看后说:“精妙!九字之境,无证而证。” 丁元英说:“谢大师开示。” 智玄大师说道:“贫僧与施主的一阕之缘今日圆了上阕,贫僧九字不实之处还望施主修正。下阕贫僧不改了,留半阕缘待续,倘若施主在某年的某一日想改下阕了,如蒙不弃,可带着改过的下阕再来圆续半阕之缘。” 丁元英说:“承蒙大师不弃,一定。”

智玄大师说:“施主身上乃三气居中啊。” 韩楚风问:“哪三气?” 智玄大师答道:“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 韩楚风问道:“十分之气,还有一分呢?” 智玄大师说:“还有一气住于身中,游离心外——痞气。” 韩楚风脱口而出一个字:“绝!” …………

丁元英和韩楚风两人出了茗香阁,穿过一道拱形门来到一禅寺的后院。 韩楚风问:“佛门净地能抽烟吗?” 丁元英笑笑说:“栏内是净,栏外是土,靠着栏杆就能抽。” 韩楚风说:“刚才有话没敢说,怕有吹捧之嫌,可又不吐不快,现在可以说了。扶贫的事若以次第而分,也有三个层面。一、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实惠、破格,是为市井文化。二、最不道德的道德,明辨是非,是为哲人文化。三、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以缘起主题,大智大爱,是为英雄文化。” 丁元英说:“不敢当,不敢当。”话音刚落,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自嘲道:“咱们怎么转起文来了?可别恍恍惚惚以为自己也是大师了。” 韩楚风说:“惯性,惯性,一下子收不回来了。”

韩楚风说:“这趟如果不来,真是人生一大憾事。只是你我都有谤佛之嫌,也不怕下了地狱?” 丁元英说:“没有地狱,天堂焉在?总得有人在地狱呆着,咱们就算上一个,不然天堂就没着落了。” 韩楚风说:“一招杀富济贫引出得救之道的讨论,骂的是你,疼的却是传统观念。一年多不见你怎么有了这么高的境界?” 丁元英说:“哪里是境界,我还没冲动到为了让舆论溅几滴水花就去招惹那种骂名。当'得救之道’的讨论浮出水面,那就是我要送给小丹的礼物。” 韩楚风脱口一声:“啊?我的天!你知道这件事得折腾多少人?得惹多大动静?原来就是……就是给一个女人的礼物?” 丁元英说:“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女人的一个'情’字。这两个极致我都没敢冒犯,不可以吗?” 韩楚风说:“可以,当然可以。只是你一向对女人敬而远之,这个弯子转得太大了。” 丁元英说:“佛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只是依佛法如实观照,看摩登女郎是摩登女郎,看红颜知己是红颜知己。” 韩楚风感叹道:“古有千金一笑之说,如今一看,那千金一笑又算得了什么?”

【求道人,如何才能寻得真正之明师?】

修道之人,常常寻师,迷时师渡,悟了自渡。寻师访友自是修道者之常事。然自古修道者多,得道者寡,真道难悟,几人能明?明师惜缘,择善而授,岂能轻遇?明师难寻,非明人视亦不见。良机易得,非机缘求之不得。

一、明师难遇,贵在心眼。非明眼人遇亦如不遇。如何识得明师?

明师未必是名师,名师未必是明师。明师者,明道之师。明道者,明心见性,处处通融。为师者,品高义重,心存慈悲。明师者,未必在高山道院,道缘渡人,或在茶馆,或在路上,或在牛背,或在梦中,或有指引,或是偶遇,高山道院未必人人皆明。

道体有高低,心明分深浅。是以,非大彻大悟之师,皆不是全明。明中有暗,暗中藏明。是以,不明之人见其人明则视为明师,或有时又见其师之暗处,又视师为不明之人。实不知明师亦有深浅之分。是故,师之所以明者,皆因汝处暗处。当汝澄明足以照耀师之暗处,则师将不复明。

当师之光芒可以照耀汝的黑暗,引领汝走出黑暗,是时为汝之明师,未必为天下人之明师。当汝见师之暗处,师亦可为明师。因全明之师自古少有,故亦难以遇见。若遇全明之师,必是大机缘,自古大机缘难得。

因汝不是有缘之人,或许一生也不得见全明之师。是以,寻师不必全明,足以照耀你前行即为明师。明师不必终始,一时修行一时师。大机缘者,专从一师足以修尽。机缘小者,时时寻师。

二、欲得明师,唯在机缘,故须自修以待缘。

遇得明师,唯在机缘。广结善缘,心怀众生,时到自有指引。没师自修以待缘,有师精进以大悟。不必待到师来始修行。不修则不明,不明则师来亦不见。小修则小明,小明遇小师。大修则大明,大明方能遇大师。是以,须勤修以待师。边修边待。自修方能见师。不修永远无师。遇得大师必定有大机缘,无缘空等自伤悲。坚心发愿,必有感应。

三、天道平衡,损有余而补不足。故若欲求得真道,需先尊师重道。

明师难得,真道亦不轻传。汝欲得师道,汝心性如何?汝以何能何德何心何份能得真道?是金钱还是诚心?或许两者都远远不够。

凡得真传者必定尊师重道。尊者,上位也。师在汝心中必须永远处于上位。即使汝已越超了汝师,师仍然在你的头上。不尊者,以师为利用对象。得师之道或师力相助时喜颜悦色,若师不助时则怒自心起。大道传人,必考其心性,心不计名利得失,不拘生死情缘,大量大德之人方能得之。

天道平衡,损有余而补不足。不失不得。大失大得。是以,汝以什么换得师心?得道之人,惜道过命。汝不尊师重道,能得师心?汝坏其师道,师怎能认汝?学不尽心,技不超越,在世则坏了师门,自古为师者难容。如孔门弟子三千,得意贤生仅七十有二。是以,汝之德性努力不同,师之传道亦各异。既遇得明师,亦不易得其真道。

四、寻师者必须懂得爱师。成一师不易,毁一师不难,故为师着想,亦是汝德。

寻师之人必须懂得爱师。全明之师难见,半明之师常遇。是以,半明之师虽然有一处之证见,仍不至圆满,还须继续前进。师一边教你,还须同时进修。师门弟子日多,人心亦各异。师教之人愈多,师力愈易日益减少。是以,师之有心携带你前进,损自力以渡汝,可谓用心良苦。汝能不惜乎?汝要珍惜师之时间,求教于师者愈众则浪费师之时间愈多。故非大事不要随意麻烦,非难题不要轻易发问。师愈有名则愈易为世事世情所累。因师仍未了无,故人心仍在,七情六欲未尽,我执心仍在,为人师心未了。

因不全明,故真性仍会动摇。故易为世事世情所拘,而觉性减损,人心回复。求师人愈多,奉师若神明,则易使师起名利心,生我执心,容易毁师于瞬间。随师之人,不可不知!修道者众,得道不易,成一师不易,毁一师不难,世之师已少有,经不起再废坏,故为师着想亦见汝之大德。

五、寻师是为求道,非为荣耀自身。所以寻师决不能搞外门邪道。

二师之言必不一致,所教之学难以全同,便不知听谁反谁,结果落个多师如无师。寻师是为求道,非为寻亲问故,亦非以师名荣耀自身。故寻师必以求道为正,勿搞歪门邪道。寻师唯求自高,非为将来与师一决高低,故寻师不求称师,超越自我就行了。

师能使你明理,不能替你成就。明理者,指明月之方向。得道者,明月现于自心。一辈子跟师学理,而没有下功夫真修实练,真是罪过。

明师难遇,得其真传更难。或许汝一生与师无缘,注定自修,汝还要四处寻师吗?或许注定汝要为人师,汝还不勤精进吗?

师能使你明理,不能替你成就。明理者,指明月之方向。得道者,明月现于自心。死跟老师背后当跟屁虫,不但令老师讨厌,也给自己迷失。一辈子跟师学理,而没有下功夫真修,东奔西跑,真是罪过。没有真正的证见,就不能胡口说教。话从自心出方为真经,而不是复制老师的言论到处传播。大道从心出,空理从口出。

求道人,如何才能寻得真正之明师?#传统文化#

修道之人,常常寻师,迷时师渡,悟了自渡。寻师访友自是修道者之常事。然自古修道者多,得道者寡,真道难悟,几人能明?明师惜缘,择善而授,岂能轻遇?明师难寻,非明人视亦不见。良机易得,非机缘求之不得。

一、明师难遇,贵在心眼。非明眼人遇亦如不遇。如何识得明师?

明师未必是名师,名师未必是明师。明师者,明道之师。明道者,明心见性,处处通融。为师者,品高义重,心存慈悲。明师者,未必在高山道院,道缘渡人,或在茶馆,或在路上,或在牛背,或在梦中,或有指引,或是偶遇,高山道院未必人人皆明。

道体有高低,心明分深浅。是以,非大彻大悟之师,皆不是全明。明中有暗,暗中藏明。是以,不明之人见其人明则视为明师,或有时又见其师之暗处,又视师为不明之人。实不知明师亦有深浅之分。是故,师之所以明者,皆因汝处暗处。当汝澄明足以照耀师之暗处,则师将不复明。

当师之光芒可以照耀汝的黑暗,引领汝走出黑暗,是时为汝之明师,未必为天下人之明师。当汝见师之暗处,师亦可为明师。因全明之师自古少有,故亦难以遇见。若遇全明之师,必是大机缘,自古大机缘难得。

因汝不是有缘之人,或许一生也不得见全明之师。是以,寻师不必全明,足以照耀你前行即为明师。明师不必终始,一时修行一时师。大机缘者,专从一师足以修尽。机缘小者,时时寻师。

二、欲得明师,唯在机缘,故须自修以待缘。

遇得明师,唯在机缘。广结善缘,心怀众生,时到自有指引。没师自修以待缘,有师精进以大悟。不必待到师来始修行。不修则不明,不明则师来亦不见。小修则小明,小明遇小师。大修则大明,大明方能遇大师。是以,须勤修以待师。边修边待。自修方能见师。不修永远无师。遇得大师必定有大机缘,无缘空等自伤悲。坚心发愿,必有感应。

三、天道平衡,损有余而补不足。故若欲求得真道,需先尊师重道。

明师难得,真道亦不轻传。汝欲得师道,汝心性如何?汝以何能何德何心何份能得真道?是金钱还是诚心?或许两者都远远不够。

凡得真传者必定尊师重道。尊者,上位也。师在汝心中必须永远处于上位。即使汝已越超了汝师,师仍然在你的头上。不尊者,以师为利用对象。得师之道或师力相助时喜颜悦色,若师不助时则怒自心起。大道传人,必考其心性,心不计名利得失,不拘生死情缘,大量大德之人方能得之。

天道平衡,损有余而补不足。不失不得。大失大得。是以,汝以什么换得师心?得道之人,惜道过命。汝不尊师重道,能得师心?汝坏其师道,师怎能认汝?学不尽心,技不超越,在世则坏了师门,自古为师者难容。如孔门弟子三千,得意贤生仅七十有二。是以,汝之德性努力不同,师之传道亦各异。既遇得明师,亦不易得其真道。

四、寻师者必须懂得爱师。成一师不易,毁一师不难,故为师着想,亦是汝德。

寻师之人必须懂得爱师。全明之师难见,半明之师常遇。是以,半明之师虽然有一处之证见,仍不至圆满,还须继续前进。师一边教你,还须同时进修。师门弟子日多,人心亦各异。师教之人愈多,师力愈易日益减少。是以,师之有心携带你前进,损自力以渡汝,可谓用心良苦。汝能不惜乎?汝要珍惜师之时间,求教于师者愈众则浪费师之时间愈多。故非大事不要随意麻烦,非难题不要轻易发问。师愈有名则愈易为世事世情所累。因师仍未了无,故人心仍在,七情六欲未尽,我执心仍在,为人师心未了。

因不全明,故真性仍会动摇。故易为世事世情所拘,而觉性减损,人心回复。求师人愈多,奉师若神明,则易使师起名利心,生我执心,容易毁师于瞬间。随师之人,不可不知!修道者众,得道不易,成一师不易,毁一师不难,世之师已少有,经不起再废坏,故为师着想亦见汝之大德。

五、寻师是为求道,非为荣耀自身。所以寻师决不能搞外门邪道。

二师之言必不一致,所教之学难以全同,便不知听谁反谁,结果落个多师如无师。寻师是为求道,非为寻亲问故,亦非以师名荣耀自身。故寻师必以求道为正,勿搞歪门邪道。寻师唯求自高,非为将来与师一决高低,故寻师不求称师,超越自我就行了。

师能使你明理,不能替你成就。明理者,指明月之方向。得道者,明月现于自心。一辈子跟师学理,而没有下功夫真修实练,真是罪过。

明师难遇,得其真传更难。或许汝一生与师无缘,注定自修,汝还要四处寻师吗?或许注定汝要为人师,汝还不勤精进吗?

师能使你明理,不能替你成就。明理者,指明月之方向。得道者,明月现于自心。死跟老师背后当跟屁虫,不但令老师讨厌,也给自己迷失。一辈子跟师学理,而没有下功夫真修,东奔西跑,真是罪过。没有真正的证见,就不能胡口说教。话从自心出方为真经,而不是复制老师的言论到处传播。大道从心出,空理从口出。 https://t.cn/Rcdt451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8、《漫画一生》:用镜头对准了多位中国新老漫画家与漫画从业者对漫画的坚持与热爱,展现了有梦想的漫画人们在追梦路上的起起伏伏,荣誉时刻的自省,困难面前的挣扎,逐梦
  • "어떤 사람이 되고 싶니?" "자신이 어떤 동물과 가장 닮았다고 생각하는가?" Emmm..내 마음속의 답은 고슴도치가 아니었다. 지금 이 단계의
  •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庆铃这款全新重型载货车有哪些亮点吧?佛系追星【应援专辑不会落,仅仅是追星态度】喜欢Super Junior 18年墙头遍地是,蓝人永远是
  • #贺峻霖[超话]#学生党真的真的去了吧!帮我多给小霖举一块灯牌吧!
  • 尽管没有成为主担可平时恰好看到推送的新消息总会下意识地去关注,很多拥有开心的时刻都是因为你,曾经那些因为你而带来幸福的瞬间,在每刷到一次你的消息是就会浮现一次。
  • 后续如何,上海房天下将持续关注~来看看上海目前执行的购房契税如下:给大家拎下重点:对于上海购房者而言,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契税优惠继续。
  • 很神奇的突如其来的想法,就是也许我们国内未来 to C 服务行业会起飞诶,大家都不准备买房了,然后有了一大笔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预算,逛景点不怎么花钱、吃一顿饭不
  • #keen on kei# 虽然这两天没发但是我依然觉得g77真的是我特别特别喜欢的类型两个e人肯定能玩得很开心fx线里看g77欺负fx 让fx请他吃饭我要笑死
  • 半夜听 孤雏 这首歌不知怎么想到了你 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哭了好久 是哭你呢还是哭我们一起逝去的青春呢 我不知道 我感觉我们有很多可以写出来的长篇大论 毕竟这是我们
  • 而且这次展上有很多名家摄影师的作品,我收获很多,希望我之后能以自己的力量去呈现张家界不同的美。达芬奇的遗稿中,发现了人体,物质世界,精神世界中存在的黄金比例,黄
  • #照片不寂寞##涂涂画画# [吃瓜]多亏卓姐 早上起来的时候眼睛都单眼皮了呢[阴险]依旧很困的一早上 在妈妈上班的日子吃早饭6⃣️点卓和我早上分别都睡了回笼觉
  • 本场论坛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中国电影博物馆与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承办,主题为“以光影之桥,促文明互鉴”邀请中国及国际电影界代表参与对话,促进行业合作与文化
  • 慢慢地,梁小平发现稻田里养出的螃蟹,因品质在市场上遇“冷”。就目前来看,“稻鸭共生”的稻田与普通稻田相比,稻苗长势喜人,稻行间无杂草,池水清澈,是水稻丰收的大好
  • 새벽에 깨기전의 그 꿈.. 정말 말로 형용하기 어려워. 꿈속에서 난 초등학교 동창 몇과 함께 큰 집으로 들어갔어. 사실 우리는 그 집에 악령이
  • 距离毕业已经有三年了,离开我的好朋友也很久啦。所以啊,f央央,g芸,g雨馨,w珊珊,w茜茜,y黎晨全部都要好好加油哦,大家都要得偿所愿!
  • 回家路上我问他,它那么乖乖的说回家就回家还自己进门,出电梯也不爆冲,你怎么总说他调皮,一溜就不愿意回家啊,他说它“你可真会啊这么给面子”然后弯下腰ruarua小
  • 男朋友说他赏识我会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情绪很丰富 但会用理智束缚指引自己的行为方向 懂得变通 其实我是不想让自己心理上过得那么艰难啦 有在努力说服自己 可能
  • 3.找车路上,听到学生在讨论我的名字,说我的名字就叫ying,我问怎么了,她们说觉得我的脾气和这个动漫人物很像,低调又不失优雅。(主要是这个同事平时也不咋交流,
  • 今晚尘封很痛苦,不限于冲天下来发现就拿到2个助攻,dk开冲水马桶吸了一大波人但是前排只有我一个龙骑,对面就来了四个人我身后的队友全都跑了一个都不上台不是,你们信
  • 《男主总打断我的死遁进度条》·漆荞 6/10好歹看完了勉强捞个及格吧[晕]·叙事真的很混乱,角色偏多但是转场过快,无论是对世界观还是对男女主仿佛都缺了至少1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