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唐译#

第三章 汉字的分类
一、汉字分类

1、从形体演变上划分为古文字阶段和金文字阶段。

2、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分:甲骨文、金文、篆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

3、依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根据汉字的造字方法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4、从汉字笔画数量可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

二、六书的由来

1、六叔书是我国古代文学家,依照当时已有的汉字的形、音、义的特征,归纳总结出来的六种汉字造字法则。

2、“六书”一词出于《周礼》:保氏掌谏五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月九数。

三、象形造字法与象形字

1、古语“依样画葫芦”点出了象形字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讲,只有看得见,有一定外型的具体实物才能用象形字表示,既“有形可象”的事物。

2、所用字形与意义对象在形体上具有同一性。

3、象形字以其为数不多的数量构建了汉字造字的基础,随后,逐步发展出来的合体字有相当一部分是建立在象形字基础之上的。

4、许慎:画成其物,随体诘诎(qu弯曲)。

四、指事造字法与指事字

1、指事也叫“象事”“处事”,以点、画等象征性的符号来表明意义。因没有具体的形象,只能用抽象符号表示。如刃,是刀锋上加一点。

2、许慎《说文解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3、指事字的类型:
1)独体指事:凡独体文字,在形体上没有经过后来的增减或变更,用来表示抽象事类的。
2)合体指事:当已有文字形象或符号,不足以表达抽象概念时,就采用在这陈文的形象上,加点画以引出概念的方法。
3)变体指事:把一个成文的形象加以变化或减省一个成文形象的部分笔画,通过改变使人领悟到另一层相关的概念,如左右相反,上下颠倒。

五、会意字的特点与分类

1、会意字突破了象形字和指事字在造字上的局限,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通过多种形式的组合方式组成。用会意的方法可以造出数量众多的字。如莫,甲骨文中,上下两端表示草,中间是个太阳,表示太阳落入草丛中。

2、会意字可以分为两大类:
1)叠罗汉式会意字:人--众;木--森;火--焱;日--晶。
2)破体会意字:
妇(婦):正拿着扫帚劳动的女性;
男:

田,力为男。

符合当时“女内男外”“男耕女织”的社会环境。

六、形声造字法与形声字的构成

1、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

2、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3、许慎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以事为名”即依事类而定其名字。

4、形声字是最多产的造字形式。

5、从汉字发展的角度来看,形声造字法不仅突破了象形、指事和会意造字的局限。更为重要的是,它弥补了象形、指事和会意不能直接标声的缺陷。

6、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如果不能标示读音,就会因使用不便而难以继续。所以,在世界范围内,表意向标音的过渡乃是一切文字发展演变的共同规律。

7、现金使用的汉字形声字占85%以上。“肉”是一个象形字,作偏旁时写“月”。说肩膀了、肺腑、肌肤、肝胆、胸腹……均为形声字。

七、转注造字法与转注字

1、转注字有三个条件:
1)两字同一部首;
2)二字声音相近;
3)可以互相解释。

2、转注字必须是一对或一组,不能是一个。

3、文字不是一人一时一地所造,同一意义的语言,甲地造出的字和乙地造出的字可能不同;起初用的字可能和后来用的字也不同,这些在不同时间和空间造出的“语根相同,语义相同,但字形不同”的文字,就用转相注释的方法来沟通这些文字。

4、许慎《说文解字.叙》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也。

5、除“考”“老”二字外,《说文解字》在释9000多字中没有指出哪些是转注字。

6、转注与假借的不同:
转注:是一义数文,也就是“异字同义”,同一语根。
假借:是一字数用,也就是“异义同字”。

八、假借造字法与假借字

1、假借本指以同音字记录“本无其字”的字,即一个同音字作为另一个语素或词的文字符号,也就是记录音节的造字方法。

2、六书可分为两类,即“四体二用”,其中“四体”是造字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二用”是用字法,包括转注和假借。

3、清朝文字学家朱俊声说:天地间有形而后有声,有形声而后有意与事,四者(形、声、意、事)文字之体也,意之所通,而转注起焉。声之所比,而假借生焉,二者(转注和假借),字之用也……不知假借者,不可与读古书。不明古音者,不足以识假借。

4、两种假借字:
1)本无其字的假借:“然”和“燃”
2)本有其字的通假:“早”和“蚤”。

5、青朝孙诒说:假借字可救造字之穷而通其变。
#读书[超话]#

品老子之道,献初修者,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1
熟读万遍道德经,其中意味自可得。吾观初修者不楷道之本义,吾才疏学浅,愿借老子之道给汝等指出一条路,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老子强调“道”不可言,“天下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一切生命的根基。一旦掌握了万物的根基--母,就能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子。即使已经认识了万事万物,已经把握了一切生命,还必须坚守生命的根基--道。”老子虽然把道描绘得恍兮惚兮,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道既然创造了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会呈现出道的本性,那何为道之本性呢?“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纯任自然。”
所以自然就是道的根本特性,那什么是自然呢?其实自然本很易理解但经许多所谓的哲学家多次解释后到现在越来越难懂了。其实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
落实到人自己身上,自然就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也即人的真性情真思想,在老子那真与自然是同一个意思--真的也就是自然,自然的也就是真。老子开的药方是: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不以主观的欲望来破坏天然,不用矫揉造作代替自己的天性,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的本身也是自然,因而人们把它们合称自然无为。
说自己不知道道的是深邃之士,称自己知道道的是浮浅之徒,前者属于内行,后者则冒充内行,唉,其实说到底不知便是知,知反而为不知,不知道就是知。吾观世人把道说得如何如何!其实道不可以听,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见,见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说,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就不是道。
一有人问道便出口回答的人就是不知道道,问道的人也是不能听见道,道不可问,也不可回答。本来不可问的却要强去问,这是空洞无聊的问,本来不可回答的却强来回答,这种答也必定空洞无聊。以空洞的答去回应空洞的问,对外便不能观察宇宙,对内便不能知道和体验自身的本源。

2
但并不是让汝等不去追问和言说,只是要把握它就得体悟下老子的话了:“有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看不见它的形状,它独立生长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称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返回本源。道是那样的空旷开阔啊,像深山的幽谷;是那样浑朴纯厚啊,像混沌的水一样;是那样沉静恬淡啊,像深邃的大海;是那样飘然无踪啊,好像没有止境。
老子虽说道不能用言说谈论,但他却说起道来:“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名,路不是那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认识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同一来源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说是很幽深,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这段话使我们体悟老子之道但却又使我们产生偏见之举,更何况把道弄得玄之又玄,望世人能明之。但相对的他却为我们指出他所体悟之道,所以其价值还是值得的。老子所说之道不仅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而且还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一是道所生的,所以我们又把道称为太一。一是宇宙没有分裂时的混沌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分裂为两个对立面,再由两个对立面产生出一个新的第三者,然后又产生出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既然老子都说了天地万事万物来于道,那么道就是天地的开端,是万物的根源。老子有时把道说成无,同时又把道称为有,说无是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那么道究竟是无还是有呢?其实有和无都是一个东西,老子自己也说了这二者名称虽有异但来源相同。有是一个最慨括的名词,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有,也就是存在。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只有空洞洞的有,而不具备其它性质,如果只是孤零零空洞洞的有而没有其它性质那就是无可见,极其空洞抽象的有就成了无了。

3
我们再回到道。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称道才好呢?说道是无吧,万物又由它生长出来;说道是有吧,它又没有任何性质和特点,叫人看不见和摸不着。因而按老子说它是无,这就是道没有特点、性质和形状而言;有时说它是有,这就是道产生万物而言的。说道是无,行;说道是有,也行。
所以老子的道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九重天也不能形容它的高,九层地下也不能喻及它的深,它比天地还要久远,比宇宙还要辽阔,它创造了万事万物,而万物万事又无不显现道的特性,如一切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生死相依,福祸相因,高下相形,动静相对……
老子说:“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我们再来探究下这个问题。既然自然是老子所谓道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说道是纯任自然的,道以自然为法则,那么自然指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
自然应该就是一个人性情真诚的极至。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返朴归真?找回久已失去的自然天性?遵循自然之道的人不以生为喜,也不以死为恶,出生时不知道欢天喜地,要死时也不知道恐惧痛苦,无拘无束地来,潇洒从容地离去,把人生最重大的生和死也看成自然的事情,他完全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去追求自己的归宿。任何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把死亡也看成不过是重新回到自然中去,不用心智去损害自然之道,不用人为努力去改变天然,这才是真正的修练之人,即是真人。
真人的内心无忧无虑,他的样子安祥平静,额头宽大恢宏。严厉起来就像秋天一样肃杀,温和起来又像春天的来临,喜和怒就像春夏秋冬运转一样自然,顺应万物变化随遇而安,没有人知道他的胸襟有多么宽广。真人的内心充实而又面色可亲,为人宽厚而使人乐于归附,精神像宇宙一样高远,潇洒脱俗不拘礼俗,沉默不语时好像失去知觉,说话时又毫不用心机。
自然境界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自然之境就必须无为,无为既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无为和有为的分界线是看是否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遵循、顺应自然规律的是无为,把个人主观意志加于自然的就是有为。
要想自然必须要学会入静,俗话说心平似镜,人的心镜如果平静了,也能鉴照天地的精微,甚至可以明察万物的奥妙。老子认为虚静是万物的本性,因而恬静的生活是符合本性的也是自然的,而自然就是最高的境界。自然的规律的运行无休无息,万事万物因此而生成;成圣成仙的即已明白上下古今四方变化,而遵循各自的天性,那样的人心境和行为也早已归于平静。平静也是天地的水平仪,心神宁静便是空明,空明便能充实,充实便是完备。心神空明既象征宁静,由宁静后再行动就无往而不得,无往而不宜。

4
“静是动的主宰,重是轻的根基。精神与身体合一,能不相离失吗?专精守气,致力柔和,能无欲到像婴儿吗?清除杂念,深入静观,能没有污暇吗?”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污乎?专气致柔也是道家静功的内丹修练法,将个人精气集在腹中,然后循环升降,使身体变得像婴儿那样柔软,心灵集中在精神的某一点,心灵安静内守而抗拒外面物质的刺激,达到成仙目的。(修练只是指出点滴重点罢了,不是详细之言)涤除玄鉴,既是指用精神洁剂来洗其心,使心灵深处明净如镜,不沾染世俗的一丝污垢。
老子说:“灾祸里边未必不藏着幸福,幸福里边未必不潜伏着祸根,这种祸福得失循环变化并没有一个定准,谁能知道它的究竟呢?”吾认为既然是规律循环变化那么福与祸是相对的吧。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说,四周有明显规律却不讨论,万物有生长的道理却不表白,有德行的人推原天地的大美而懂得了万物的道理,因而纯任自然而不人为造作,这就是为什么法取天地的缘故。天地为什么是美之极致呢,究其底是因为它是纯任自然,一派天然而无丝毫人工的痕迹,天地本就是规律调合之物,吾认为修真者莫去追求,要保持自己的本然形态。美的不仅是外表的样子,更重要的还有内心修持的顺应自然的涵养。
最后我只想借用老子之语告诉初修者一句,道者自然,化育万物是永不留痕迹,日迁月移死生交替,生有所始,死有所归,修道并不是一定在这一世能有成就,但循环往复,终有成就时!
吾不忍初修者苦苦徘徊或因听别人妄言而走入误区,所以吾不才借用老子之道来表述一番,希望初修者能体悟点滴东西,常说道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吾还用如此之多。因时间匆忙有所疏漏在所难免,所以希望各位修道之人多加完善修改。此篇虽无功法之说但对于初修者还是有点滴引导作用,待有多些时间吾再来废话吧!
#崂山太清宫# #道教知识[超话]# #道教[超话]# #道教# #修行[超话]# #道家养生# #闻道行道# #道家# #崂山#

品老子之道,献初修者,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宿世道缘#

熟读万遍道德经,其中意味自可得。吾观初修者不楷道之本义,吾才疏学浅,愿借老子之道给汝等指出一条路,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老子强调“道”不可言,“天下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一切生命的根基。一旦掌握了万物的根基--母,就能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子。即使已经认识了万事万物,已经把握了一切生命,还必须坚守生命的根基--道。”老子虽然把道描绘得恍兮惚兮,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道既然创造了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会呈现出道的本性,那何为道之本性呢?“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纯任自然。”

所以自然就是道的根本特性,那什么是自然呢?其实自然本很易理解但经许多所谓的哲学家多次解释后到现在越来越难懂了。其实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

落实到人自己身上,自然就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也即人的真性情真思想,在老子那真与自然是同一个意思--真的也就是自然,自然的也就是真。老子开的药方是: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不以主观的欲望来破坏天然,不用矫揉造作代替自己的天性,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的本身也是自然,因而人们把它们合称自然无为。

说自己不知道道的是深邃之士,称自己知道道的是浮浅之徒,前者属于内行,后者则冒充内行,唉,其实说到底不知便是知,知反而为不知,不知道就是知。吾观世人把道说得如何如何!其实道不可以听,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见,见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说,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就不是道。

一有人问道便出口回答的人就是不知道道,问道的人也是不能听见道,道不可问,也不可回答。本来不可问的却要强去问,这是空洞无聊的问,本来不可回答的却强来回答,这种答也必定空洞无聊。以空洞的答去回应空洞的问,对外便不能观察宇宙,对内便不能知道和体验自身的本源。

但并不是让汝等不去追问和言说,只是要把握它就得体悟下老子的话了:“有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看不见它的形状,它独立生长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称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返回本源。道是那样的空旷开阔啊,像深山的幽谷;是那样浑朴纯厚啊,像混沌的水一样;是那样沉静恬淡啊,像深邃的大海;是那样飘然无踪啊,好像没有止境。

老子虽说道不能用言说谈论,但他却说起道来:“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名,路不是那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认识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同一来源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说是很幽深,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这段话使我们体悟老子之道但却又使我们产生偏见之举,更何况把道弄得玄之又玄,望世人能明之。但相对的他却为我们指出他所体悟之道,所以其价值还是值得的。老子所说之道不仅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而且还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一是道所生的,所以我们又把道称为太一。一是宇宙没有分裂时的混沌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分裂为两个对立面,再由两个对立面产生出一个新的第三者,然后又产生出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既然老子都说了天地万事万物来于道,那么道就是天地的开端,是万物的根源。老子有时把道说成无,同时又把道称为有,说无是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那么道究竟是无还是有呢?其实有和无都是一个东西,老子自己也说了这二者名称虽有异但来源相同。有是一个最慨括的名词,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有,也就是存在。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只有空洞洞的有,而不具备其它性质,如果只是孤零零空洞洞的有而没有其它性质那就是无可见,极其空洞抽象的有就成了无了。

我们再回到道。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称道才好呢?说道是无吧,万物又由它生长出来;说道是有吧,它又没有任何性质和特点,叫人看不见和摸不着。因而按老子说它是无,这就是道没有特点、性质和形状而言;有时说它是有,这就是道产生万物而言的。说道是无,行;说道是有,也行。

所以老子的道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九重天也不能形容它的高,九层地下也不能喻及它的深,它比天地还要久远,比宇宙还要辽阔,它创造了万事万物,而万物万事又无不显现道的特性,如一切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生死相依,福祸相因,高下相形,动静相对……

老子说:“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我们再来探究下这个问题。既然自然是老子所谓道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说道是纯任自然的,道以自然为法则,那么自然指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

自然应该就是一个人性情真诚的极至。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返朴归真?找回久已失去的自然天性?遵循自然之道的人不以生为喜,也不以死为恶,出生时不知道欢天喜地,要死时也不知道恐惧痛苦,无拘无束地来,潇洒从容地离去,把人生最重大的生和死也看成自然的事情,他完全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去追求自己的归宿。任何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把死亡也看成不过是重新回到自然中去,不用心智去损害自然之道,不用人为努力去改变天然,这才是真正的修练之人,即是真人。

真人的内心无忧无虑,他的样子安祥平静,额头宽大恢宏。严厉起来就像秋天一样肃杀,温和起来又像春天的来临,喜和怒就像春夏秋冬运转一样自然,顺应万物变化随遇而安,没有人知道他的胸襟有多么宽广。真人的内心充实而又面色可亲,为人宽厚而使人乐于归附,精神像宇宙一样高远,潇洒脱俗不拘礼俗,沉默不语时好像失去知觉,说话时又毫不用心机。

自然境界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自然之境就必须无为,无为既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无为和有为的分界线是看是否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遵循、顺应自然规律的是无为,把个人主观意志加于自然的就是有为。

要想自然必须要学会入静,俗话说心平似镜,人的心镜如果平静了,也能鉴照天地的精微,甚至可以明察万物的奥妙。老子认为虚静是万物的本性,因而恬静的生活是符合本性的也是自然的,而自然就是最高的境界。自然的规律的运行无休无息,万事万物因此而生成;成圣成仙的即已明白上下古今四方变化,而遵循各自的天性,那样的人心境和行为也早已归于平静。平静也是天地的水平仪,心神宁静便是空明,空明便能充实,充实便是完备。心神空明既象征宁静,由宁静后再行动就无往而不得,无往而不宜。 https://t.cn/Evk4evd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正能量#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
  • ”所以,在修持佛法的道上,你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其实都在拯救无边的轮回之苦,那我们值不值得付出呢?秋天的王顺山,堪称童话的天堂,整个景区的色彩,全部集中在这个季节
  • 如果我能站在山梁上摘取那朵白云,那么,我就会书写更美的诗篇,赞美古老的黄土高原,一寸寸家乡的土地,一沟沟糜子,一畦畦红高粱,一洼洼的洋芋,让满腔的乡愁牵住故乡的
  • 后来应该是在《lion》舞台之前吧,慢慢出现了一些对于她不好的语言,隐约记得最清楚的好像是关于纹身的(首先站在我个人观点,我本人是不喜欢纹身的,如果我身边和我很
  • 【商闻天下】国家发改委:外企外迁的问题并不突出,外资的基本盘是稳的;有机结合消费回补和扩大增量,不断拓展新的增长点国际商报-中国商务新闻网讯 针对外媒有关疫情对
  •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志仁希望来访的各位广东企业家能牵手郴州,与郴州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美好未来。#一起看郴州# 【郴州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免、任免名单 】郴州市人民代
  • 目前与病毒传播有关的运动是少数人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你们的世界的最后一次尝试,他们仍然通过煽动恐惧来控制你们的世界。 重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你要避免做出判断,这样
  • #今天依旧是费话精和恋爱脑#我好喜欢zs吖,我都已经忘了小作文这回事了,他还记得要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写给我[泪][泪]上周去找zs了,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坐那么久的
  • 北京牙齿矫正哪家好?#都可以问上面的博主#北京牙齿矫正##北京正畸#来自@北京牙套君之家 的案例分享现在大街上好多笑起来好看的女孩子,这个妹子牙齿不齐,也想要笑
  • 而我喜欢的方式便是来到像白沙这样不商业化安静古镇里,放空自己,冥想、发呆,哪怕工作也会很舒心(如果没有订到豆花名宿的房间,也可以预定我们的旅游行程) #豆花名宿
  • 而这部影片中,回顾了一次圣经故事,也隐喻表达因为恶的存在,所以哪怕是上帝派下的使者也不愿意呆在这样的环境中,神是不是从某种程度上放弃了这种最终的救赎呢?约翰·科
  • 因此,不要选过多的鱼肉海鲜河鲜和内脏,宜选择较多低嘌呤含量的新鲜蔬菜、薯类,配合少量肉类和鱼类。如果你是动物内脏爱好者,可以点些黄喉、毛肚等,这些食材比起猪脑、
  • 热火在第一场输球又折损两员大将,不知道本场会是怎样的结局。认为对的就会去做。
  • !未来更加忙碌,希望自己的选择无悔,奔向美好#跑步# PUMA 同步也推出多款 Runner ID 专业慢跑系列秋冬服饰,在轻量高透气的专业慢跑服饰中加入 Ru
  • 在最初的时候,一个人做出的决定可能是遵从本心的、让自己快乐的,但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物质的入侵,人们却总会变成自己所陌生的人。搭配上伴奏的陈令韬展现出了惊人的水
  • 但是在喜欢你之后,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跟你的差距还是挺大的。反正总是有让他们不满意的地方,双鱼男觉得自己才是完美的,别人都不咋滴。
  • 1)紧密绑定,意味着没有中间环节,交易成本低;2)稳定性在于控制权转换太多,必须找一个不随控制权变化的引擎目前基础性生产资料有土地和货币,从效率的角度来讲,欧美
  • 更厉害的人都出国了,最厉害的人保研了,人家拿着门票坐在岸上,你却连岸都没到。不要觉得起得早,回得晚,比旁边的几个考研的同学看上去努力,就觉得自己要起飞了。
  • 630乐团亦是全国唯一以beyond黄家驹巡演的乐团,每场都申请正版版权的乐团!购票链接#青春知名人气粉丝群[超话]#【网红打卡】西安作为一个拥有浓厚历史文化的
  • 好久远哦平行时空这种电影好细思极恐啊彗星来临的那一夜蝴蝶效应甚至最近看的穿越火线星际穿越(以前当然没看过)今天看到电影里说“他们在帮助我们” 说这个的时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