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监测# 【ENSO-148 特别期:关于拉尼娜事件的Q&A】

最近赤道中东太平洋又出现了持续显著偏冷,表明有一次拉尼娜事件正在发展。这会和近期四川盆地北部、陕西与山西大部的强降雨有关么?而在近期的寒潮影响下,全国大部气温都显著偏低;又有传言:“拉尼娜事件导致今年冬季为数十年一遇寒冬”,这是否有依据?

如果需要一个简短结论,那就是:
【这次四川盆地北部、陕西大部与山西的强降雨较大程度和拉尼娜事件的发展有关。近期的寒潮和拉尼娜事件没有直接关联;而在冬季,拉尼娜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倾向我国冬季总体偏冷和南方偏干燥,但不能只用该因子作为气候预测依据;而“数十年一遇寒冬”更是无有效凭据。】

这次我也会对拉尼娜事件的一些相关内容,作一些简要的Q&A.

Q1: 什么是拉尼娜事件?
A1: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的海表温度持续、显著偏冷的气候现象】。

其中,“持续”代表时间上至少要维持5个月;而“显著偏冷”,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指较常年平均偏低0.5°C以上。

在当前实际监测中,“常年平均”多采用1981-2010年的平均(未来会逐步调整为1991-2020年平均),而“赤道中东太平洋”多选用经纬度上,5°S-5°N,170°W-120°W划定的地区(被称作【Nino3.4区(参见图1)】,这个名词将在后面用到),以该区域平均海表温度的异常作为监测标准。

在词源上,拉尼娜一词来自西班牙语“La Niña”,字面意为“小女孩”,这很可能是与用作赤道中东太平洋显著偏暖的厄尔尼诺事件“El Niño”(意为“圣
婴”/“小男孩”)分野相对。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其实是同一类现象的两面,分别代表了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区持续显著偏暖与偏冷的情形(图2)。

Q2:为什么会出现拉尼娜事件?
A2:由于这个问题涉及了气候学与海洋学不少专业知识,考虑到理解难度,这里仅做一些简要、不完全严谨的概述。

在通常情形下,赤道两侧是盛行信风,总体以东风为主,它将东太平洋海表较暖的海水向西太平洋输送。而为了补偿表层海水的缺失,在东太平洋地区会有深处的冷水向表层补充,而西太平洋多获得的海水也会堆积并向下沉,在海表以下回流到东太平洋,构成一个循环。

因此在通常的情形下,东太平洋海表会失去暖水而有冷水补充,海温较低;而西太平洋海表会得到暖水,海温较高且盛行上升运动与对流云活动(图3左)。

但维系这个循环的很多过程,如海表面的信风,也存在明显变化。如果信风突然减弱,上述循环变弱,东太平洋暖水向西输送会减少而海温偏高,反之西太平洋海温偏低,此时对流活动移动到中太平洋一带,这就是厄尔尼诺事件(图3中)。

反之,当信风较常态进一步增强,东太平洋表层暖水被进一步向西输送,东太平洋变得偏冷,此时海表附近的空气受冷却下沉,在海表处聚集形成高压;气压梯度力将导致从东太平洋向西吹拂的信风进一步增强,西太平洋海温变得偏高,会继续增强这一循环,形成正反馈。这就是拉尼娜事件的情形(图3右)。

不过,拉尼娜事件不会因为上述正反馈过程而无限增强,也有不少大气与海洋过程会抑制其增强(由于涉及较专业知识,这里不展开叙述),这使得事件发展会有限制,并在一定时段后减弱结束。

Q3: 拉尼娜事件频率有多高?
A3: 在1950年至今的71年中,共发生了16次拉尼娜事件(图4),平均约4-5年一次,相比同期21次的厄尔尼诺事件,频率略低。

但其中,又分为持续时间短(6-12个月)的高频事件,和持续时间较长(1-2年)的低频事件,这71年里,总共有15年10个月处在拉尼娜状态。因而,拉尼娜事件也并非少见,而其与厄尔尼诺事件总共占了一半以上时间,真正的“中性状态”并不是很多。

Q4: 拉尼娜事件发生在热带太平洋,为什么还能对我国气候产生影响?
A4: 因为拉尼娜事件,不是简单的热带太平洋区域气候异常。

前文已经提及,由于热带太平洋的面积之广与较高的海温,拉尼娜事件通过影响到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影响到海表之上大气的温度和对流活动。对流活动的变化,会导致对流云形成过程中,水汽凝结并释放热量(被称作潜热)的多寡,而潜热是大气运动重要的能量源。

因而,拉尼娜事件可引起相当大范围大气环流异常,甚至通过激发波长极长的大气波动,超越热带地区的囹圄束缚,影响到热带以外的广阔天地。此外,它还能影响到热带太平洋以外海区的海温,这也会进一步导致各地大气环流与气候的异常(图5)。

实际上,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是季节到数年的时间范围内,影响力最强的自然气候因子。

但需要注意,由于我国并非位于赤道太平洋沿岸,受厄尔尼诺/拉尼娜的影响也是相对间接,不如同印度尼西亚、秘鲁等直接影响区明显。讨论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对我国的影响时需要注意这一点。

Q5: 近期四川盆地北部、甘肃东部、陕西与山西大部、河北中部和辽宁等地出现了罕见的强降雨。在这个季节降雨如此偏北且偏多,是否有即将正式形成的拉尼娜事件影响呢?
A5: 正在形成的拉尼娜事件是一大重要的成因,但不是全部。

图6是1951年以来,所有拉尼娜事件发展的秋季年降雨量异常的合成结果。可以看到,有拉尼娜事件发展的秋季,四川盆地、陕西、山西等地降雨的确明显偏多。

这主要与拉尼娜事件发展下,赤道西太平洋一侧马来群岛区域海温上升导致对流活动增强,通过增强的哈德莱环流(Hadley Cell)加强了副热带地区的下沉气流,导致了副热带高压出现增强;此外赤道太平洋信风的增强,也对副热带高压增强有一定作用。而增强的副热带高压将海洋的水汽深入输送向更内陆的四川盆地和更偏北的华北地区,造成了当地降雨的偏多。

但导致副热带高压增强的原因,不只是拉尼娜事件的发展。中高纬度西风带内的槽与脊异常,甚至高纬度地区的海冰积雪异常,都会影响到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与位置。图7给出了一个本次持续强降雨的概念性解释。

Q6: 所以,拉尼娜事件会造成我国冬季怎样的气候异常?近期的寒潮和偏冷和拉尼娜事件有关么?“数十年一遇的寒冬”会发生么?
A6: 简要回答:【一定程度上,会倾向我国冬季总体偏冷且南方大部偏干燥。但近期的寒潮和气温偏低是短期天气过程,和拉尼娜这类气候异常没有直接明显关联;至于“数十年一遇寒冬”,没有任何显著有力依据。】

这个问题,已有相当多的气候学研究人员做过统计和具体机制研究。

如果简单地从统计学上做相关分析,图8-9的结果表明,拉尼娜事件更倾向于全国大部冬季偏冷,降水偏少。

但这两张图也显示出,其对不少地区冬季气温相关系数未通过0.10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冬季气候影响并非很显著。在拉尼娜事件期,我国也有不少暖冬事件发生,如1998-99年、2016-17年等。综合其他气候因子,如北极海冰、中高纬度海温异常、陆地积雪等对我国气候的影响,综合考虑才能更好地分析我国冬季气候趋势;仅凭拉尼娜现象这一条,断定极端寒冷的冬季发生是没有任何显著依据。

至于“数十年一遇的寒冬”,这已是属于极端气候事件,不仅要考虑季节平均的气候因子,还需要考虑时间更短的一些天气气候过程,这不是拉尼娜事件能简单判定。此外,在过去百年间全球显著变暖的气候背景基础下,要出现“数十年一遇的寒冬”,也已是非常困难。

Q7: 有分析认为2007-08年冬季南方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是由同期的拉尼娜事件引起。这是否有依据?

A7: 有部分贡献,但远非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
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持续了约1个月,这在气象学上被称作延伸期-低频过程事件,它的持续时间较普通的天气过程(数日)长,但又较短期气候过程(数月)短。此时,主要影响数月到数年的拉尼娜事件,成为了一个背景因素,它让冬季风偏强,冷空气会更容易持续入侵南方。

但要形成持续雨雪冰冻灾害,需要稳定的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的输送交锋,这种维持一个月时长的异常大气环流,需要其他大气过程,如中高纬度西风带内部较稳定的扰动,热带地区的大气振荡过程等,作为直接且最重要的因素。这类因素的起源就较为独立于拉尼娜事件,包括极地海冰的异常,中高纬度海洋的海温异常,甚至大气层内部的扰动发展。

于是,在分析雨雪冰冻灾害这类冬季内极端事件时,不仅需要考虑诸如拉尼娜等“相对长期”的气候因子作为背景因素,同时要考虑更短期、但影响更直接更显著的天气、气候因子与过程。

参考链接: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厄尔尼诺/拉尼娜监测
https://t.cn/A6bSjHgc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厄尔尼诺/拉尼娜监测
https://t.cn/A6bSjHgf

图1: 最近一周的全球海表温度异常,其中暖(冷)色调代表偏高(低),红色方框即Nino3.4区域。可以看到,以Nino3.4区域为代表的赤道中东太平洋有显著冷异常,表明了拉尼娜事件的发展。图片来源:https://t.cn/A6MYTMC2

图2: 厄尔尼诺(左)/拉尼娜(右)事件下海温异常,其中红(蓝)色代表海温偏高(低)。图片来源:https://t.cn/A6bSjHgV

图3: 正常年份(左)、厄尔尼诺年(中)、拉尼娜年(右)的热带太平洋海洋与大气情形。表层暖(冷)色代表暖(冷)海表温度,白色箭头代表海面信风,黑色箭头代表高空大气运动。图片来源:
https://t.cn/A6bSjHg6

图4: 1950年以来的拉尼娜事件(冷事件)列表。图片来源:https://t.cn/A6bSjHgM

图5: 拉尼娜事件在北半球冬季(上部)、夏季(下部)造成的气候异常。图片来源:https://t.cn/A6bSjHgi

图6: 1951年以来有拉尼娜事件发展的秋季(9-11月),全国降水量距平(偏离均值的程度)百分率(左侧)和降雨偏多的概率(右侧)。

图7: 本次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异常偏强的秋雨形成原因简要机制。其中拉尼娜事件造成了较显著的影响。图片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图8: 1981-2014年,同时期Nino3.4区海温对冬季(12-2月)我国(左)和全球(右)表面温度的相关系数。颜色从浅到深的界限,分别为通过0.1,0.05,0.01,0.001显著性检验的阈值。
图9: 同图8,但为同期降水量相关系数。
图6与图8-9来源:https://t.cn/A6bSjHgI

#今年冬季将形成拉尼娜事件# #今年冬天会有多冷#

#什么是延缓起诉协议#
昨天,也就是9月24日,美国司法部和孟晚舟达成协议,先是以纽约东区法院的名义发布了延后起诉协议(Deferred Prosecution Agreement,DPA),接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高法院终止了引渡程序。这代表着,被非法拘押一千多天后,孟晚舟终于获释。

去年五月底,这个案子发布第一份关于“双重犯罪原则”的判决时,我曾经写过一篇精读该判决的文章(《【修订版】简单谈谈“美国 v. 孟”的判决书:一次违心的宣判》),分析完我的结论是这篇判决书存在明显的法律逻辑漏洞,而且主审霍姆斯法官清楚地知道这个漏洞,但加拿大政客用政治干预司法,她也没有办法,所以她只能在判决书的结尾以曲笔抱怨。

既然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操作,那么再解读接下来的法律分析也就没什么意义,所以之后的历次判决,我都没有再精读。然而现在这份DPA,算是给这个案子画上了一个句号,我觉得又有了说一说的必要。

8月18日加拿大方面结束了关于引渡的全部审理程序后,宣布10月21日会决定宣判日期。当时就有不少人嘲讽“干脏活”的加拿大真是想尽办法拖延时间。之后又传出了美国司法部再次与孟晚舟方面接触,希望以认罪罚款换自由的新闻。明眼人也都看出来了,这个莫须有的罪名不能认,认了就掉进了美国陷阱,后面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
现在这份9页纸的DPA算是给我们悬着的心吃了一颗定心丸。

首先第一个问题:孟晚舟认罪了吗?
答案是没有,DPA的第3条:
关键的一句:“包含她没有犯任何联邦、州或当地的罪(including that she not commit any federal, state, or local crime)。”
那么接下来就是第二个问题:DPA里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其他内容?

DPA第6条提到了附件里的一份“事实陈述(Statement of Facts)”:
不学法律的人也可以看出来,事实陈述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当然对学法律的人来说,“就其所知与所信”、“已知且自愿”这些短语已经足够引起职业性的警惕。

附件里的事实陈述写了啥呢?
先说一句闲话,事实陈述一开始就说明了孟晚舟是中国公民,那些之前配合境外势力炒作国籍论或者被带了节奏的朋友,可以安心了。事实陈述部分有三页半,主要关涉的内容还是1)华为和Skycom的关系;以及2)华为到底有没有误导汇丰——事实陈述中以“金融机构1(Financial Institution 1)”作为汇丰的代号。

当初美国司法部指控孟晚舟时,就是说孟晚舟向汇丰就华为和Skycom的关系做了虚假陈述。美国司法部援引的是2013年孟晚舟和汇丰在香港的一次会议,以及会议期间的PPT。美国司法部认为那次会议和PPT对汇丰产生了误导作用。

针对指控,孟晚舟方面一直以来的辩护都是,汇丰早在2010-2011年间,就已经知道华为和Skycom的关系了(比如Skycom员工用华为邮箱跟汇丰进行业务往来、华为和汇丰之间也有关于此事的业务邮件、华为还曾将Skycom的财报提供给汇丰),所谓的误导,根本不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渡案审理期间,孟晚舟的律师就此提供了详细的证据,甚至汇丰方面也提供了相应了证明,但是加拿大法院的态度是掩耳盗铃,不予采纳。
在同一份文件中,一个证据时而有效时而无效,想用的时候就拿来用,不想用的时候就装作没看见,这样的选择性在司法程序中是非常罕见的,这是美国法律之耻。

一方面有着明显的前后矛盾,另一方面这份事实陈述并没有影响华为的辩护(它强调的都是华为方面庭上没有否认的东西),所以总的来说,它是可以接受的。

美国当局实际上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给那些缺乏知识储备以及不了解来龙去脉的信徒搭了个纸糊的架子。过最关键的是,孟晚舟女士在被绑架一千多天后,终于可以回家了。

这次DPA的事实陈述,采取了同样的做法,只提2013年香港会议和PPT,暗示汇丰“受到了误导”,却绝口不提2010-2011年的情况,不提华为和汇丰都提供了证据证明汇丰之前是知道情况如何的。

事实陈述里最有意思的一点是,为了证明华为和Skycom的关系,美国方面特意写入了Skycom员工都用华为邮箱这一事实,但这个被华为方面用来论证汇丰在和Skycom接触的时候就知道华为与Skycom关系的点,却在后面论证汇丰是否被误导时,被故意忽视。
在同一份文件中,一个证据时而有效时而无效,想用的时候就拿来用,不想用的时候就装作没看见,这样的选择性在司法程序中是非常罕见的,这是美国法律之耻。

一方面有着明显的前后矛盾,另一方面这份事实陈述并没有影响华为的辩护(它强调的都是华为方面庭上没有否认的东西),所以总的来说,它是可以接受的。

美国当局实际上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给那些缺乏知识储备以及不了解来龙去脉的信徒搭了个纸糊的架子。不过最关键的是,孟晚舟女士在被绑架一千多天后,终于可以回家了。在加拿大法院终止引渡程序后,孟晚舟发表了简短的演说,她感谢了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感谢了祖国,感谢了祖国人民。

她是对的,这件事从头到尾只是一起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事件(这也是为什么作为法律人,美加所作所为让我感到无比的恶心),没有祖国和人民的支持,孟晚舟不可能平安回家。

去年川普的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出版回忆录,自承逮捕孟晚舟是自己在背后捣鬼,不管是时任美国总统的川普还是身为加拿大总理的特鲁多,事先都不知情。博尔顿爆料之后,川普对此倒没什么反应,特鲁多很快出来澄清:别听他胡说,我没有被人政策绑架,我的地盘我做主。

话是这么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孟晚舟成了加拿大的烫手山芋。一方面是中加关系骤冷,另一方面,不管是川普重签美加墨协定还是拜登一上台断加拿大的油管,加拿大从老大哥那里也没落得什么好处。特鲁多之前之所以不敢松口,是因为九月有大选,怕被政敌骂软弱。现在他刚刚赢得大选,果然迫不及待地把烫手山芋扔掉。

在美国方面,本来想靠绑架孟晚舟逼任正非就范,没想到老爷子骨头硬,直接公开宣称做好了一生再难与女儿相见的表态。普通中国人中间,哪怕有第五纵队一遍又一遍地炒作国籍论等问题,大家就引渡事件对孟晚舟的支持依然越来越坚定。其实对美国来说,一个不引渡的孟晚舟,本来就比引渡的孟晚舟有用,现在反而搞得好像小丑竟是我自己,骑虎难下。

一个是刚刚获得第三任任期的特鲁多,一个因为国内党争、疫情、阿富汗撤军、法澳潜艇争端以及那个跟鲍中堂会面时的“拉稀罗生门”而焦头烂额的拜登,眼见讨不到好处,只好放人。

非法拘捕孟晚舟的时候,他们把孟晚舟当做勒索一家公司的筹码;但释放孟晚舟的时候,他们知道他们面对的不只是一家公司,而是一个强大而坚定的中国。就像孟晚舟面对记者时说的那样:“黑暗中总有光明(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这一丝光明,值得我们付出期待。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这是1987年9月14日,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一行字简短且精悍,正是这封简单的电子邮件揭开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序幕。

1994年4月20日,那是一个举国上下激动不已的日子。64K国际专线开通,互联网正式接入中国,使中国正式成为国际上第77个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从此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的新时代。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注意测试时日程时间是压缩的,正式服今年花之日将持续3周)花之日斗篷小调整,更新使用野餐道具时“吃”的动作(?)与方舟的活动先祖互动时的一些bug修复霞谷入口那
  • 过年聊点有意思的事,近几年经常能听到手机中的“钉子户”,不同年代也都有不同的钉子户机型。比如9年前的苹果iP­h­o­ne6,很多果粉都是用到报废才换机。而最近
  • 于是,没有专业人士指点,张天才就通过对账单一条一条地梳理的方式,没费多大心思和周折便查出了甘德贵经手的账目,有一万两千多块的十分明显的亏空(差不多是当时战鼓乡一
  • 秦东魁分享抵触顶撞父母是第一等损福败禄的事,无论求什么,必定求不到,万求也枉然,因为积福没有损福快。秦东魁分享抵触顶撞父母是第一等损福败禄的事,无论求什么,必定
  • 20.时间会把对你最好的人留在最后,毕竟喜欢是一阵风,而爱是细水长流。 22.当你不够强大时,你发的一切飚,在别人看来都只是个笑话。
  • 3.我们都说过刻薄的话,也喜欢过不合适的人,更走过奇奇怪怪的路,可庆幸的是我们最后都渐渐变得完整。20.你变的好看不是为了取悦任何人,而是当你站在镜子前,你的那
  • 如果可以,请回答,2022 / 寄语: 「光而不耀,静水流深」 - 光亮而不刺眼,泰然自若 柔和而不张扬,积微成著 洞察一切却不哗众取宠,胸有成竹 / / 深
  • 6.不进反退车辆爬坡上不去并向下滑动时,果断挂入倒档,利用发动机控制车速,寻找停车时机。7.突现障碍物如果来不及通过侧后镜观察后方有无车辆,最好不要急打方向盘,
  • 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才不会被我唠叨” ➡️嗯,在咪妮心里姐姐永远都照顾不好自己,因为咪妮总觉得姐姐自己生存在这个世界十分危险,自己少叮嘱一句姐姐就会多一分危
  • 爱你们❤️20160201 18:55大重庆好吃的太多啊,来了就能体会啦20160201 18:57配图好评20160201 18:58脸好多啦,指甲也慢慢长
  • 真的好开心啊啊啊啊啊 开心到我想哭了[泪]梦回到初中时zjy送我回家 那时候还有小黄车我坐在她前面 满满的安全感[泪] p1是zjy教会我开小黄车啊啊啊啊啊我那
  • #独角招聘##北京招聘# 服务时尚奢侈品品牌的独立咨询公司【PCG朴睿铂尔】北京招人朴睿铂尔(PCG) 成立于 2013 年,是一家提供整合性公关服务的独立咨询
  • 当我开始读这本书的序言时,我就觉得它说的每一句话都和我的想法高度契合,但同时又带给我新的启发,就好像代我说了出了我内心那些隐隐的感受,不断被文字吸引、迫切地想要
  • #岚arashi# #相叶雅纪#TBSドラマ初主演で心を閉ざした青年に「今だからこそ心に沁みた」<ひとりぼっち>相葉雅紀が、2023年春に放送される特別ドラマ「
  • 可惜的是那些无法对父亲建立起认同感的女孩,在长大后往往会保持与母亲相似的观念,选择一个像父亲一样糟糕的伴侣。如果父母中的某一方存在严重的人品问题,在孩子童年时期
  • #我的快乐源泉[超话]#你妈 除了镇魂还有没有什么防sj的技巧 我好烦 微博本身就是一个对我而言很私密的地方 然后有一个女生 和我互关以后 她又断断续续和我们班
  • 两分球8中6、三分球4中2,砍下19分(来湖人后的单场最高分)!投篮25中11,得28分;控场能力极强,送出11次助攻!
  • 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才不会被我唠叨” ➡️嗯,在咪妮心里姐姐永远都照顾不好自己,因为咪妮总觉得姐姐自己生存在这个世界十分危险,自己少叮嘱一句姐姐就会多一分危
  • 25.我的喜怒哀乐都自由了!26.能让人难过的,多半不是什么大事。还有很多细节,我会写在歌里,是我的故事我相信也是很多人的故事,但我也希望以后少些人是这样的故事
  • 注:太阴一时行一度,一日行十三度,一月行一小周天,六十二年过一周天。 注:太阳一日行一度,一月过一宫,一年行一周天,十九年行一大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