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向 学佛人普遍存在一个误解(下)

慈诚罗珠堪布

二、做了善事以后,一定要如理回向

做了善事以后,一定要如理回向。因为善业在没有成熟前,就有可能遭到损坏。什么情况会毁坏善业呢?

1、发瞋恨心。在大乘佛教里,所有烦恼中最严重的就是瞋恨心。生起严重的瞋心,立即就可以毁坏一百个大劫所积累的善业;

2、自诩功德。例如,某人在念了一亿文殊心咒以后,故意在他人面前卖弄自己的功德,炫耀自己的修行,夸夸其谈地宣传自己如何了不起,这样也会毁坏自己的善业;

3、于善生悔。例如,某人如理如法地放了生,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就生起后悔心:“我当时的放生是在浪费钱财,是不应该做的。”像这样的后悔,就会立即毁坏以前所做的一切放生善业;

4、颠倒回向。例如,某人在行善之后,如果这样回向:“祝愿我依靠此善根,能够成为一个很有实力的人,从而消灭我的怨敌某某人。”这就是颠倒回向。凡是以贪瞋痴为根本的回向,都叫颠倒回向。这样回向以后,虽然有可能成熟其所发的恶愿,但在此果成熟以后,就再也不会产生其它的善报。

如果我们不及时如法地回向,在以上这些情况下,即使再多、再殊胜的善根,都会被毁于一旦。在这些毁坏善业的因素当中,最容易出现的是瞋恨心,它能毁坏难以计数的善业,对凡夫而言,是非常可怕的。所以,行善之后必须立刻回向。

如理回向之后,善业是否便不会被毁坏呢?如法的回向,特别是在为菩提而回向之后,在一般情况下,善根是不会被毁坏的。这就像在计算机中保存文件一样,在文档保存好以后,通常是不会丢失的。

此外,回向应当与发心相应。我们的发心如果是为一切众生而行善,最后也要为一切众生而回向。前后不应该是矛盾的,如果发的是菩提心,回向却是为自己就不合理。

按照大乘佛教的思想,我们既不能为这一世的圆满——自己的健康、长寿、发财而回向;也不能为了获得声闻、缘觉的果位而回向;而是要为证得菩提、获得佛陀的果位而回向,这是最殊胜的回向。

这样回向后,善根生生世世也不会穷尽,其善果虽然一次又一次地成熟,却永无完结之时。因为善根已经回向了菩提,所以在未证得菩提之前,它们是不会消失的。

回向和发愿有何差别呢?在行善(如放生)时,造了善业,以此善业为前提,于行善后所发之愿,即是回向。平时,不以所造善业为依托的发愿,即是普通的发愿。如看到佛像、佛塔时,于其前发愿“祝愿我生生世世……”,这就不是回向而是发愿。回向和发愿的差别在于有无行善,有无所回向的善业。

三、有关回向的其他注意事项

在此,还有一些需要强调、值得注意的事项:

1、作为一位大乘修行人,无论在发愿或回向时,首先应当发誓:“祝愿我在从今乃至菩提间的生生世世中,即使为了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也不伤害任何一个有情的性命,即使众生的一根毫毛也决不损坏。”当然,因为誓言一定要做到,如果这种发誓暂时无法完全做到的话,做为大乘佛子,最低限度也要这样发誓:“祝愿我在从今乃至菩提间的生生世世中,即使为了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也决不故意伤害众生的生命。”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修学大乘佛法就无从谈起。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当让自己尽早发起并实现前一种无上、伟大的誓愿,并将其作为目前的修行目标与奋斗方向。

2、应该发愿:“愿我依靠此善根,能够生生世世成为众生的怙主(怙主指救度众生的人),成为度化众生的人。”佛经中记载:每当我们回向时,无论所做善业是大、是小,决不能发“祝愿我依靠此善根,从而获得转轮王的果位或者健康、长寿……”等人天、声闻乘之愿;这样专心致志地发愿回向,就是大乘菩萨的回向。

有关回向的比喻,是一个人舍不得将食物独自享用,而将它与众人分享。

那么,在回向之后,自己的善业是否也随之而减少了呢?

就如某人以十元钱来用于十人共分,此人只能得一元钱一样。但是,善根却不是这样的,越是回向给众生,善根就越增长;越是舍不得回向,善根就有可能越减少。善根在此方面的特点,是与世俗事物恰好相反的。所以,千万不要忘记回向。

回向时,如果想简单,就可以念诵《普贤行愿品》中的那八句二偈;如果想广繁,也可以选择其他较长的回向文。如《入菩萨行论》的最后一品是回向品,其中的内容都是大乘菩萨的回向,念诵这一品的颂词也很殊胜。

但值得注意的是,发愿文、回向文有无加持力,与其作者有极大关系。像我们这样的凡夫能否写回向文呢?如果自己发心清净,此清净心可能有一些能力,但是,我们写的回向文本身却没有任何加持,即使念上一千遍、一万遍,也没有任何作用。

所以,回向文的作者最好是登地菩萨,至少也应该是加行道高层次的证悟者,只有他们的语言才会有加持力,平时我们也应念诵这种回向发愿文。

#教育聊一聊#美文推荐:我清楚记得自己因迟迟不会用右手写字而尴尬局促的日子。我曾在一篇不甚成功的作文里提到师夏天傍晚在广场摆摊供少年学书的日子,我亦在其中。喧闹自不必说,夏日的燥热潮湿,避之不及的飞虫,浮躁低俗的谈资也是足以消磨意志。我生性算是比较稳重,不出意外是受胡适之的影响,无论做学问,还是学艺术,求的是勤谨和缓,所以坐在书桌前大多能耐住性子,有时入了迷,太过沉溺,竟有羽化登仙的意味。待回过神来,往往已凌晨。几番春夏,我的书法态度的契机是几次外出。去杭州、广州参加比赛时有幸目睹卢中南等书家儒雅从容的气度和谈吐,不得生出敬畏之心,自此我的性格也沉稳了许多。有幸拜读田英章、田蕴章、周汝昌等前辈的著作,我甚为触动。前辈书家于此躬行,青年人更应争相接力。毕生矢志不渝的愿望不应因年岁渐长而消逝,而应历久弥坚。我似乎便是从此刻确立了我生命的方向,那便是追随前辈的步伐,传承书法及传统文化。也许以我的资历而论我只是一颗树吧,那我必将扎根于大地,举之向天。
原文链接:https://t.cn/A6aQrzp4

《法华经》三界火宅
(第五十三段)
【舍利弗!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阁朽故,墙壁隤落,柱根腐败,梁栋倾危,周匝俱时,欻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即大惊怖,而作是念,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乐著嘻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已,心不厌患,无求出意。】
世尊说:舍利弗!如果有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区县、一个城乡聚落,住在这里面的有一位“大长者”。什么是大长者呢?大长者在世间必须要具有十德才能被称为大长者,此十德的解释出自于《翻译名义》,即:
1、贵姓:贵姓是指勋戚尊贵、世称门阀之族。“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形成于魏晋时期,是具有特殊地位的地主阶层。东汉的累世公卿,经学世家等豪强世族是门阀的前身。由此可见,贵姓指出生在血统高贵的家庭,如权贵或皇亲国戚之家。
2、位高:位高指位居“九卿”、“丞相”、及权位在“卿相之上的三公宰辅”之位高权重者。
3、大富:大富指珍宝货物丰富多饶,所需具足,财产丰厚,富甲一方,一切充足。
4、威猛:威猛指不怒而威、乐善而猛。威严稳重、为人厚道,重情重义,人所敬畏。
5、智深:智深指智虑深远、越格超群。所谋皆当、智慧深睿,谋略过人,处事正确。
6、年耆:年耆指年高。年高者为物仪表、阅历丰富、德高望重、为人表率,受人尊重敬仰。
7、行净:行净指持心律己、廉洁奉公,洁身自好。所行如言,言行一致,皆无玷污,为人公道,爱无偏党,清净无染。
8、礼备:礼备指威仪庠序、世所式瞻。意为威仪有序,具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世间礼数,受世人效法瞻仰。
9、上叹:上叹指才德兼备,言行可则,为在上者所叹服。意为才能出众,品德高尚,言必行、行必果,常受到上级或佛菩萨的赞叹。
10、下归:下归指谦以处己、宽以御众,为在下者所归向。意为虽有权势,但绝不仗势欺人,而是谦虚谨慎,以仁爱普被于人,令人尊敬信伏而皈其门下。
具足以上十德,名为世间长者。既有世间长者就一定有出世间长者,那么出世间长者是谁呢?出世间长者就是佛,佛也有十德,就是佛的十个果号,即:
一、如来;二、应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间解、无上士;七、调御丈夫;八、天人师;九、佛;十、世尊。本来佛有一万种名号,后来人们记不住,就慢慢简略为上述十种名号。这十个果号具足慧德圆满、福德圆满,功德圆满等一切圆满。
世间长者有十德,唯欠功德,于世间法中可得;佛之十德,不仅具足世间十德、还具足大法师十德、善知识十德、出世间十德。一切法圆满、一切理圆满、一切义圆满、一切事圆满。世间长者住生死、出世间长者住涅槃,二者在本质上是有巨大区别的,但因众生只知世间十德,不知出世间十德,所以常常借此喻彼,用以显现如来大威势,让众生相信如来有能力救众生出离生死苦海。
在比喻法中,以上说的“大长者”比喻的是“佛”;“国”比喻的是实报庄严土即菩萨净土;“邑”比喻的是方便有余土即声闻缘觉之净土;“聚落”比喻的是凡圣同居土,也就是三界内即净即秽土。此三土名“迹”,迹者,路过之意、不是目的地;佛的无余涅槃,名常寂光净土,这才是目的地。
常寂光净土名“本”、指本来具足、本来就有的如来藏性。《仁王经》说:“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可见三土为不究竟,还住在因果里;佛土为了义,已超越因果,是真正的净土。
这个大长者,已年迈体衰,但他却拥有无量多的财富,还有很多的田土、宅院、房产,及很多的年轻僮仆。这些“财富、田宅,僮仆”等比喻如来藏中本具之珍宝。何为珍宝呢?能救人慧命即是珍宝,如三藏十二部,戒定慧三学及八万四千解脱法等。大长者的这个家非常广大,但只有一个进出的门。此“一门”比喻为一乘法;比喻在生死面前,要想彻底摆脱轮回,唯有一乘法为真正的逃生之门。
宅院里有许多的人,一百、二百、乃至五百,都住在里面,这“一至五百”比喻的是五道众生。这里有个问题,佛明明讲的是六道众生,怎么变成五道众生了呢?是这样的,阿修罗生前普遍能修善法,除了地狱道没有以外,在鬼道、畜生道、人道、天道里都有,所以不再单列,故只称五道、展开了就是六道,并不矛盾。
这里说的“一百”比喻地狱道、“二百”比喻鬼道、“三百”比喻畜生道、“四百”比喻人道、“五百”比喻天道。此比喻五道众生,同住在一个大宅院里,这个大宅院比喻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由于长者年老,力不从心,此大宅院年久失修,厅堂阁楼已出现朽坏,墙壁也开始脱落,屋梁房柱正在腐败,房顶栋梁倾斜,整个大院已摇摇欲坠,危在旦夕。
此处:“堂”比喻欲界。“阁”比喻色界、无色界。“朽”比喻三界弊恶无常、终将坏灭。“墙壁”比喻地水火风四大五蕴之身。“柱根腐败”比喻贪求酒色财气、身体多病,生命渐至衰亡。“梁栋”比喻意识。“梁栋倾危”比喻六识心、念念迁流,生灭无常。
此时,大宅院周匝即周围,忽然火起,大火已开始吞噬房屋,一片火海,但这个火,并非真正的火,而是无明欲火,无明欲火虽然看不见,却能烧坏自己的法身慧命,比能烧坏自己色身的明火更可怕,这一点,世人无知,但佛陀却看得非常清楚,所以佛将大宅院比喻为三界,三界内的众生都困在浴火中,因此而喻为“三界火宅。”
三界火宅里的“周匝”火起,周匝有八个方位,比喻人生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此比喻人身四大被诸苦遍满缠缚。“火”比喻烦恼无明火;“宅”有两个含义,一、比喻三界;二、比喻人体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之身。意为人体五阴之身被因烦恼而起的无明火燃烧,生死随时都在顷刻之间。
长者有很多的儿子,“十个、二十个、三十个”,都在这火宅中。此“十个至三十个”比喻三界内未断生死的三乘修学人,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长者见火从四面而起,非常惊慌恐怕,心里面想:“我见此险情,虽然有本事能够自己出此火宅之门,出去后就可得安全稳定,而我的那些儿子们,他们在火宅内,还在追求功名利禄,乐著于嘻戏玩乐,对大火逼身而毫无知觉,一点也不惊慌恐怕。已经被火逼身的,虽然感到苦痛,但心里并不厌恶此火,还在想着怎样升官发财的事,也没有想求怎样出离火宅的意愿。”佛陀虽然非常担心,但众生却对三界火宅没有风险性的认识,仍旧还在贪享苦中之乐,并没有出离火宅的意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其实姥姥是羡慕外婆的当时微微女儿说想和阿达私奔时,姥姥说了一句好,阿达就是年轻时外公的写实,姥姥肯定想外公要是这么爱自己就好了,但是故事的结尾还是阿达去了北京,
  • !!
  • “青年组”里,90后的杨洋与95后的吴磊年纪虽轻,但均是传统媒体时代被挑选入行,演古装的硬件与经验是有的。直到今天,85花经历过自己的人生大事乃至转型不力又归来
  • 国内​母婴线下今年关闭了3万家店,某电商平台9月掉40%,跨境大部分品牌/平台增长显著放缓,卷王多多杀向海外市场打法很凶残!随着跨境电商卖家对于海外仓的要求越来
  • 超标题下领199-100圈拍16件,88vip付76-返32猫卡=44,折2.7/件中街1946酱香糯米糍芝麻味冰糕-----标题下领199-100圈拍16件,
  • 刚刚上大学的九班小朋友真的做到了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刚刚刷朋友圈看他们有人发彩虹,我留言说没看到~然后,我的手机就收到了好多今天彩虹的图片[心]以前,我有一
  • 对前任动心不丢人 恋爱中没有圣人,只要能守好自己现在的位置。前任不是什么原罪,夏天真的很勇敢,敢于面对自己的感情。
  • #00后整顿职场的底气在哪##荒野会谈#蒋先贵说的挺对的,00后所谓的“不好带”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接受被打压受气,他们不会因为离职就活不下去。而且00后也让我们知
  • 全春心理 美文欣赏有了自信心,就敢于面对任何难度,因为自己已经有了成功的基础。如果有了自信,自己的东西就属于自己,独一无二,没有必要与别人相比,生那份闲气。
  • 治愈人心的朋友圈文案①要喜欢那些心情不好也不舍得凶你的人 ②愿所有的后悔有期都是它日的别来无恙 ③把期望降到最低,所有的遇见都是礼物 ④在你的星球做最可爱的宇航
  • 据说烟花将于接下来几天统治江浙沪的天空,我数天前就买好了物质待命,不过目前来说天气还好,可能因为南京是安徽的省会吧。今天下雨了,雨更从新买的美容花洒开出来的一样
  • 亲手做一个木制戒指盒,用胡桃木为材料,优雅、纤薄,配有旋转戒指槽……它不仅可以成为一件美丽的求婚礼物,更是一件最有爱意的手作,将你每一枚拥有美好象征意义的戒指好
  • #情语美美##情感# 一生很短,别用条条框 框 将自己束缚起来。 在忙碌的生活之外,存一颗娴静淡泊之心,学会放下负累,学会舍弃烦恼,让自己的精 神重获新生
  • 这也是我觉得摄影让我很快乐的原因,至少在那一刻我不用去想很多,我的任务就是去记录美好!哈哈哈哈哈 我的意思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不要太功利心,享受现在,说的很对!
  • les情感│记住,喜欢和爱是两回事爱和喜欢本事就是两回事但很多人却喜欢将其混为一谈喜欢只是一种心情而爱却是一种感情两个人在一起没有爱只有单纯的喜欢是不行的因为当
  • 可真开心呀从上次的25道题中只对8个 到 对10个到今天的20道对12个 虽然错的还是很多但是对我这种零基础的人来说真的是很满意了前段时间真的是太好高骛远了只求
  • 刘浩存是自《一秒钟》后第二次演张艺谋的电影,一改以往柔弱少女形象,在本片中机灵勇敢,动作戏让人惊艳,而面对心爱之人离去,那句“黎明,我们能等到吗”带着少女的鲜活
  • 术前我与她仔细解释了微创拔牙是怎么回事儿,以及医生手法的重要性,以减轻她的心理负担。术前我与她仔细解释了微创拔牙是怎么回事儿,以及医生手法的重要性,以减轻她的心
  • #文传团委之窗##文传团委直播间#[噢耶][噢耶][噢耶] 今天下午1点,我院团学的小伙伴们一起在五环体育场展开了“心心相印,共建和谐”心理素质拓展活动[鼓掌]
  •   在这部视频作品中,主要讲述了城南供电公司抄表员李岩不仅为和平区朝阳里社区的空巢老人魏福田提供电力服务,还在工作之余为老人提供生活方面的照顾、为老人排忧解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