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成就巡礼##网络文明建设一起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这十年】人文宜居 生态优美 兰州新区:挥毫“泼绿”描绘生态画卷

“春天百花满园,夏日绿树成荫,秋天色彩斑斓,冬日玉树琼花……”夏秋交替时节的兰州新区,行走其中,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浪漫梦幻的临港花海,水鸟蹁跹、湖波荡漾的湿地公园,绚丽多彩的栖霞湖公园……都成为朋友圈频频刷屏的“网红”打卡新景点,一座生态之城正在这里崛起。

2012年8月,兰州新区正式获批。十年之间,昔日的黄土坡、盐碱地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满目翠色、诗意盎然的生态画卷。近年来,兰州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开窗见绿、出门进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宜居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大力实施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空闲地复绿和城区公园水系建设,绿化结构合理、园林景观优美、生态治理良好的精致新区初具雏形,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美景和都市活力交融共荣的现代化生态新城正在秦王川大地上崛起。

颜值高 气质好 城市实现“天蓝、水碧、土净”

“当‘新区蓝’遇见‘云朵白’,这样的美好景致确实会让人心旷神怡。”家住新安社区的杨晓在朋友圈内晒出一张蓝天白云的图片,湛蓝的天空映衬着洁白的云朵,随手一拍就是“大片”,赢得一众亲朋好友的点赞。

在人口和产业快速集聚的情况下,兰州新区的空气质量不降反升。十年来,新区风沙天气显著减少、降水量大幅增加,空气优良天数占比稳定在88%以上,自然环境和生态现状得到显著改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考核标准、达标率100%。2017年,兰州新区正式启动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行动,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设备实现全覆盖,垃圾分级分类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一组组数据成为兰州新区“蓝天、碧水、净土”见成效的最好见证。

绿色生态屏障 打造绿色发展“新区样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1年,总长16.7公里、面积967平方公里的新区东一干防护林带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兰州新区生态防护林带建设正式拉开序幕。十年过去,往日的荒山秃岭已变得郁郁葱葱。

自建设之初,兰州新区就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新区、构筑兰州北部生态屏障的目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在全省率先创新黄土山丘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赢的新路子。

近年来,兰州新区不断加快推进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提升城市景观绿化品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绿色发展“新样板”。根据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示范区规划,兰州新区制定了全域国土绿化、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养殖业和现代农业公园等规划,构建起层次清晰、体系完整、互相衔接的规划体系。这些都是兰州新区在全省率先推出的黄土山丘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新模式。

2010年至2022年6月,通过国土绿化、造林绿化、空闲地复绿、城市绿化廊道和绿地系统等绿化项目,兰州新区累计完成造林绿化20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7200万平方米、绿化率达36%。建成高效节水、生态兼顾的高标准农田7万亩,实施生态修复12万亩,系统性解决了干旱、风沙、盐碱、水土流失等问题。

如今,新区四周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得以平整,一道道绿色的生态屏障蔚然成荫;雨水有效收集利用、洪水有序排放,湿地、湖体东西相连、南北贯通,形成了城市绿肺;各类开发、利用、保护活动持续规范,生态环境质量全方位跃升,人与自然关系得到极大改善,为黄河上游地区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区样板、做出了新区示范。

城市绿肺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走进位于新区南部的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道路两旁的红柳林,绿叶红杆,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粉白色的八瓣梅上,彩蝶飞舞,蜜蜂忙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走过木栈道,登上观景台,举目远眺,绿屏内满眼青翠,湖面上水鸟畅游,一汪碧波在阳光照耀下,泛起层层涟漪,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愈加美丽。

如今的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不仅是城市的“天然氧吧”,更是野生动物的欢乐家园。“快看,那是白鹭。”随着工作人员的指引,记者捕捉下“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精彩瞬间。“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湿地公园动植物的种群和数量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工作人员介绍:“园区现有植物种类已达到127种,动物86种,含鸟类58种,其中包括省重点保护动物白鹭、赤麻鸭、红嘴鸥,国家2级保护动物天鹅、黑鹳、长脚鹬等。”

水与林相映,鸟与林共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在兰州新区徐徐打开。

自2017年底完工验收进入管护期以来,兰州新区切实贯彻湿地面积总量管控,严格监管湿地用途,完善湿地保护修复体制,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全面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

与此同时,为更好发挥湿地公园“城市绿肺”的生态效应,兰州新区通过修复退化裸露湿地,增设拦水坝等措施,适当扩大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水体面积,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已由2014年的113公顷增加至目前的211公顷,水域面积不断扩大,湿地水质极大改善,湿地植被的多样性、抗逆性明显增强,湿地生态系统或群落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形成河湖水系连通的生态体系。

园在身边 让市民乐享“诗意栖居”

百花公园、临港花海、栖霞湖、秦王川湿地公园……时下,兰州新区开窗见绿、出门进园,目之所及皆是盎然绿意,新区人在家门口的“幸福花园”尽享惬意。

“附近的公园一个个都很美,出门几分钟,就能融入葱郁的绿色与缤纷的花海中。”家住新区的杨潇特别喜欢带孩子来百花公园散步。今年7月,百花公园及周边绿化带提升改造项目建成并正式开门迎客。自此,新区居民又多了一处纳凉游玩的好去处,不管是清晨、傍晚,湖边游园步道上前来锻炼的市民络绎不绝,慢跑、健身……享受健康的运动生活与湖畔的绿意盎然,放松于心,陶冶于情。

周末的栖霞湖畔,璀璨的灯光照亮夜空,伴随着音乐喷泉的乐曲,人们扶老携幼徜徉湖畔,享受夏日美好时光。

花海荡漾、绿草如织……新区临港花海内马鞭草正值盛花期,“紫色花海”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花游玩,在木栈道、艺术景观和休闲设施附近拍照留念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早就听说新区的临港花海特别美,这一次专程来打卡,果然名不虚传。”从市区开车带家人前来游玩的张女士连连按下快门,要将这些美景一一收于镜头。

“开窗见绿、出门进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如今,新区人的幸福指数大幅提高。近年来,兰州新区遵循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要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先后建成百花公园、文曲湖公园、临港花海等11个城市绿地公园,完成约16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城市绿化面积达21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已由2011年的不足5%增加到目前的35.8%,形成了湿地、绿廊、花海相连贯通的现代化生态新城。

总策划:刘立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任泽昕 文/图

【奋进十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十年奋进路,幸福之城梦想变成现实】#媒体聚焦兰州新区##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奋进十年路启航新征程# 兰州新区获批十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美丽新区、文明新区、法治新区、和谐新区”建设。坚持把提升城市服务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贯穿建设现代化国家级新区全过程全方位,核心区20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青山碧水蓝天交相呼应,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白纸作画,蓝图落地绘美景

在秋日晚霞的映照下,伴随着阵阵微风,紫色的临港花海泛起涟漪,马鞭草摇曳着曼妙的身姿,浪漫又美丽,引得市民争相前来打卡。一群又一群的孩子们挽起裤管,在绿意葱茏的百花公园尽情嬉水,马路宽阔笔直,纵横交错的经纬路上车辆如流,行人惬意自怡。

这是今天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一座现代宜居的绿色生态之城——兰州新区。

2012年,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古老的秦王川崛起大幕启帷,一片荒滩上,宽阔的马路在脚下不断延伸,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万千梦想在这里生根发芽。

在兰州新区快速发展的历程中,市政建设者们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白纸作画,让蓝图落地成景,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华美乐章。

“每当我亲身参与建成一条市政道路、实实在在多跑一个养护维修现场、在夜幕降临看着一盏盏路灯亮起,让我感受到了作为兰州新区建设者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兰州新区市政集团市政建设公司副经理何立堡,是兰州新区十年市政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见证者,也是兰州新区十年发展的建设者,他与一大批市政建设者亲历兰州新区的发展与成长,跟随时代步伐与兰州新区同步共进,在为兰州新区建设创造效益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如今的兰州新区已累计建成城市道路179条,共计660公里,基本形成了“二十横十八纵”的方格形路网。在册出租汽车超过600辆,投放公交超过560辆,全部为清洁能源公交车,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建制村百分之100通公交。市民跨区域、多城市、跨交通方式出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一万多盏路灯实现智能化管控,节省维护成本百分之40以上,亮灯率达百分之98;78座桥梁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同时,随着公交“一卡通”、共享单车和“巡游+网约”出租车运营模式的推广应用,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城市交通更加便捷高效。

今天,集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基础设施全面配套的兰州新区已然成为投资热土,是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

民生保障,群众幸福感满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十年发展中,兰州新区立足群众住房、出行、用热、用电等民生问题,不断提高民生服务水平,坚持用民生温度推动城市高度。

一场秋雨过后,彩虹城A区一栋栋林立的高楼被洗涤一新,傍晚时分,茶余饭后,随处可见锻炼的、聊天的、散步的人们。

2011年,兰州新区首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彩虹城正式开建。参与建设的城投集团员工顾玉山至今还对那段建设经历记忆犹新:“作为兰州新区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批房建项目,建筑面积达170多万平方米,人员不足、工期有限、现场情况复杂等诸多困难相互交织,建设过程困难重重。”然而,历经艰辛,所有参建者顶住压力,埋头苦干,最终顺利完成了这一项目。

随着兰州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宗家梁、方家坡、火家湾……一项又一项保障性住房拔地而起。从低矮的院落搬进设施完备的高楼,从靠种地生活的农民变身衣食无忧的居民,兰州新区城乡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提升。

初秋时节,走进兰州新区移民安置区新康村,抬眼望去,灰白相间的住房鳞次栉比,干净整洁的硬化路四通八达。

“新家院子非常大,房子坚固明亮,生活设施齐全,我非常满意。”看着身后宽阔的马路、整齐的新房,来自舟曲县果耶镇磨里村的搬迁群众陈风云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2011年4月27日,舟曲灾后恢复重建转移安置项目在兰州新区正式开建,并于第二年的8月8日建成投运。2021年6月,甘肃省启动舟曲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按照“分期实施、先急后缓,成熟一批,搬迁一批”的思路,向兰州新区搬迁3107户12415人。兰州新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围绕打造省内移民搬迁安置主要承接地的目标,将承接搬迁安置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加以推进。2021年8月起,累计承接安置舟曲避险搬迁群众达到10批次1450户5878人。

兰州新区获批以来,市政公交规模从成立之初的1条线路、10辆铛铛车,发展到现在的36条公交线路、219辆运营公交车,并建立7座公交场站,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百分之100公交通行,极大地方便村民出行。同时,为了解决城区面积大,群众居住分散的问题,近两年来,兰州新区公交不断优化路线,打造公交“微循环”,加密发车频次,群众候车时间明显缩短。另外,兰州新区公交积极探索开展了定制公交、通勤保障等业务,为精细化工园区重点企业提供特色公交服务,让落地企业切实体会到兰州新区的民生温度。

十年的开发建设,兰州新区逐步形成了以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棚改安置房、职工公寓和普通商品房等多形式供给的住房保障体系。目前,兰州新区共建成各类保障房58242套。兰州新区的建设发展,让人民群众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走在兰州新区的马路上,大多数人的感受都是干净整洁。2017年,兰州新区正式启动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行动。市政集团建成生活垃圾中转站6座,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设备实现全覆盖,垃圾分级分类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百分之100,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百分之83,并开展试点垃圾分类小区创建,在全省率先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兑换,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和维护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中来。

2020年,北部片区综合热源厂建成投运,解决了北部片区落地企业和小横路社区4600余户群众的供热问题。在精细化工园区,市政集团投资建设了3座110千伏变电站,快速推进电力专线及配套设施建设,拓展电力市场化交易体量,为落地企业提供电力保障。

从基建配套、城市更新到人居提升、服务迭代,兰州新区建设者的足迹出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浮现在百姓的幸福笑容里,也融入在兰州新区日新月异的改变中。

生态新城,绽放傲娇容颜

“开窗见绿、出门进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这是兰州新区打造宜居环境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经过十年大力实施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空闲地复绿和城区公园水系建设,今天,一座绿化结构合理、园林景观优美、生态治理良好的精致兰州新区初具雏形。

“经过这些年绿化项目的大力实施,城市景观已逐步成形,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从一片黄滩到生态之城,我深知这些成绩背后的艰辛和不易,对这里的一草一叶,我都有着深厚的情感,对这个城市也有着特殊的情怀。”市政集团绿洲公司石彦杰是市政集团绿洲公司项目中心负责人,作为兰州新区绿化工作者,她和同事们不舍昼夜守护着这座生态之城,一起努力改变着这座城市的面貌。

近年来,兰州新区遵循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要求,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按照“一路一景、一街一品 ”的设计理念和“建设多彩廊道、打造特色道路、构建宜居环境、共创生态兰州新区”的建设原则,使城区绿化达到“春季见花、夏季见绿、秋季见果、冬季见景”。先后建成百花公园、文曲湖公园、临港花海等11个城市绿地公园,完成约16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城市绿化面积达21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已由2011年的不足百分之5增加到目前的百分之35.8,形成了湿地、绿廊、花海相连贯通的现代化生态新城。

展望未来,兰州新区将从市容环卫、市政设施、空间秩序、园林绿化、城市治理、道路交通六个方面完善治理措施,推动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竞争力再提高。力争到“十四五”末,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框架逐步完善,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城市环境与秩序再改善,城市形象与魅力得到进一步彰显,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城市竞争力不断提高,国家级新区名片更加响亮。(兰州日报)
@兰州日报

#新时代成就巡礼##网络文明建设一起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这十年】“数智农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兰州新区全力向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迈进

十年奋进征程,兰州新区精准把握国家批复的“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区、生态保护与林业建设示范区”发展方向,锚定绿色高科技、高附加值、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定位,将现代农业与生态治理有机融合,构建“种养加、产供销、康养游”全产业链,建成300万头生猪、百万只羊、2万头奶牛、10亿枝鲜花、万吨有机果蔬等特色产业基地,获评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十四五”末产值将超过100亿元,争创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布局多样化发展现代农业示范点

位于兰州新区东南部的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公园,是新区依托创新生态修复模式和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打造的集现代农业技术、农业创新、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于一体的生态修复示范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占地约5万亩。

走进总面积达1.7万平方米的日光温室里,一条条绿色的枝蔓上,一串串成熟的圣女果光泽晶润。“它的学名叫樱桃番茄,每一串大概20多个,品相及着色均匀,这是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立体栽培,1平方米樱桃番茄年产量达20公斤,而用水量只有传统农业的1/3,价格却比普通番茄更好,批发价格每斤都在10元左右。”兰州新区农投集团农科公司农业生产一部部长范涛介绍。

据了解,近年来,农投集团先后引进种植圣女果、草莓、小乳瓜、水培叶菜等各类特色蔬果60余种。水培叶菜全程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营养液)+自动化智能管控”种植模式,产出的绿色无公害水培叶菜安全、新鲜、美味,已得到兰州市及周边县区各大超市、高端消费人群的青睐。同时,通过“国有(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形式,盘活村集体资源,共同走出一条群众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走进现代农业公园玫瑰花栽培日光温室,记者了解到,这个面积3.05万平方米的温室里种植切花玫瑰20.6万棵。“依托兰州新区国际空港、中欧班列的地理交通优势,鲜切花卉销售覆盖全国并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市场。”范涛说。

近年来,针对原土地荒芜盐碱、土壤贫瘠、不适合发展传统农业、经济效益低等问题,新区农投集团于2017年6月开始逐步布局建成集现代智慧农业、休闲观光、冷链物流、贸易销售、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全力打造花卉培育、花卉贸易、生态精品蔬菜林果生产三大区块。集团的智能温室集成了荷兰、以色列等先进设施设备,实现全季节、全天候生产。目前,集团已建成占地60万平方米的9座智能玻璃温室和1座组培室,包含亚洲单体最大鲜切花培育智能温室(单体18万平方米)以及西北品类最全月季种质资源圃(收集品种1500多种)。引进种植切花玫瑰等百余种高端花卉,投入规模化生产30余种,可年产鲜切花1亿支、盆花120万盆。

目前,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公园规划面积达3.9万亩,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园、双创基地、牧草基地、田园综合体等4个项目及农村搬迁安置区项目正加快建设,其余项目也在加紧推进。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000亩,一般农田2万亩,栽植经济林、生态林8700亩,共有各类温室大棚1200座投入生产,为甘肃最大的中药材育苗基地。

全力打造现代化种植养殖基地

水培绿色蔬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种猪住进楼房坐电梯,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在兰州新区已经变成现实。

走进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的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大棚里的水培芹菜、油麦菜、生菜等格外引人注目。

“水培蔬菜生育期短,产量是正常蔬菜的6倍。产出的绿色无公害水培叶菜安全、新鲜、美味,已得到兰州市及周边县区各大超市、高端消费人群的青睐。”兰州新区农投集团农科公司副经理李宗俊介绍。

2020年5月18日,占地900多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这也是兰州新区第一个供粤港澳蔬菜生产基地。近年来,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积极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草莓、樱桃、番茄喜获消费者青睐,已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登上30多米高的瞭望台,甘肃天兆6栋现代化猪舍尽收眼底。

“我们的种猪住的是楼房,上下坐电梯,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甘肃天兆猪业有限公司外联经理张溶基自豪地说。”

据张溶基介绍,养殖基地项目主要包括6栋楼房式猪舍,猪舍的建设结合了经济环保等一系列的综合因素,让猪场更加的安全。“目前项目存栏种猪1.3万头,后期达产之后整个项目存栏种猪2.2万头,年出栏五十万头以上。”

近年来,新区以精深加工业带动特色产业价值链提升,相继建成电商服务、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交易等基地,实现了集网上交易、精深加工、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产供销链式发展格局。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在新区规模快速扩大,年可加工粮油200万吨、生猪屠宰100万头、储备粮食50万吨、冷链仓储10万吨,可实现营收2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

立足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区建设、成果转化,新区加强先进技术示范、推广、应用,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引进专家和技术人才3000余名,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研发试验,获得专利、农业科技荣誉80多项,现代农业形成了产业链完整、业态多样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努力争创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兰州新区坚持发展全域现代农业,把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有机融合,围绕设施农业、规模养殖、特色林果、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和农业科技研发六大板块,投资330亿元实施了56个现代农业项目,形成1亿枝鲜切花、200万头生猪、2万头奶牛、万吨有机蔬菜、200万吨粮油加工、百万吨饲料、15万吨农药、百万头生猪屠宰的生产能力,达产后农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百亿级。

“兰州新区坚持区域发展现代农业,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建设融合起来,围绕规模化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林果、农产品加工、物流、科技研发等6个大的板块,近几年投资将近330个亿,实施了56个现代农业项目。”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副局长陈智新介绍,目前,新区农业产业发展处于全省的前列,“设施化程度最高、产业链条最全、技术水平最优,这是新区现代农业最直观的体现。新区探索的种养+生态循环全产业链的农业发展的模式,为全省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探索了全新有效的可复制发展经验。”

据了解,新区实施的黄河上游生态修复发掘模式,通过土壤改良把一些零碎的草地林地发掘作为农业林业的用地,系统解决了干旱,水土流失,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探索出了新区样板。“下一步,我们将在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把一些特色产品,包括饲草、花卉、食用菌、生猪等产业做强做大,通过合理的经济布局,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保证融通的供应链,把这些产业链做得更长更优、更精,不断完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真正把兰州新区打造成全省乡村振兴的样板区,共同富裕的先行区,全力向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迈进。”陈智新说。

总 策 划:刘立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文/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两天前,辛巴爆出刘畊宏夫妇售卖同款“假燕窝”后,这对夫妻紧急向大众道歉,并承诺会做出相应赔偿,没想到这只是个开始……现在,辛巴似乎想继续将这件事死磕到底,又爆出
  • 3.以后祝福别人要说,与你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躲不过的惊吓都只是一场虚惊,收到的欢喜从无空欢。2.比加油这个词更温暖的一点就是,无论最后的结果好坏,记得我始终都
  • ③鞋码建议:我是选择了最常穿着的altra尺码,感觉稍偏大一丢丢,但不影响跑步。 废话不多说,直接讲重点: ①宽鞋型仅在脚趾位置提供更大空间,让脚趾更自
  • 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时也能谨慎自律,操行自守,不欺暗室。修行若要悟道,下手要狠,意志要坚,就会成就。
  • 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趣味小游戏吸引了众多小朋友参加,“苹果核应该投入到湿垃圾桶内”、“空的可乐瓶要放入可回收垃圾桶内”……小朋友们仔细研究着手中各类垃圾分类小卡片
  • 讲一个逆世小魔女的故事…… 你曾站在权力之巅,却轻易让出王座。讲一个逆世小魔女的故事…… 你曾站在权力之巅,却轻易让出王座。
  • 慧律法师文殊讲堂2020年新春开示有些人的八字在大运好的时候也会出事,你走10年好运不代表你这10年一直好,大运只是一个相对参考值,不是绝对值,流年才是绝对的
  • 【国务院印发纲要促儿童全面发展 #杜绝毒跑道毒校服# !】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其中对儿童生理、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育、
  • 搬去了一个离公司更近的小区[爱你]我终于有一个说话的人和饭搭子啦[开学季]虽然房东有点儿小气,但是问题不大,来自东北的Esther 咔咔一顿输出,啥都解决了[爱
  • 如果只是等别人来爱自己,而自己对自己本身失去了爱,那岂不成为了废物。原文出自律令堂预测风水茅山术道法易学玄学论坛网站#律令堂玄学##律令堂符咒##符咒##刘诗诗
  • 此次代表大会召开,密切了民警与少先队员关系,强化了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构建了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11月4日——11月6日,太原市迎泽区朝阳街小学四楼会议室开展
  • 愿你淡然而温柔,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自爱,有“纵你阅人何其多,再无一人恰似我”的自信,然后去奔赴属于自己的滚烫星河。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存
  • 朋友不求太多,有一个懂你的人就足够;感情不求浪漫,有一颗陪你的心就温暖!朋友不求太多,有一个懂你的人就足够;感情不求浪漫,有一颗陪你的心就温暖。
  • 虽然有很多网友在王冰冰恋情曝光后摇身变成了“柠檬精”但也有很多网友明确对二人的感情表示支持,觉得顶级运动员和国民女记者的设定,是从小说中走出来的。 也许是
  • 重庆市8月24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情况如下:一、沙坪坝区沙坪坝区确诊病例61,系沙坪坝区确诊病例60的密切接触者。二、九龙坡区九龙坡区确诊病
  • 從昨天凌晨接到她妹妹的語音訊息,我內心一直忐忑久久不敢打開因為有不好預感,不知道該以什麼方式來悼念她——对待我如親友般的好,是我從小學至今的好友,她充滿才華有着
  • 哈哈哈哈哈[破涕为笑],反正就是要求我们一动不动的程度呗,本来约了牙医我都不想去了,又不是我家附近就有核酸点,好家伙,天天搞核酸那干脆躺平啥也别干了,理发我已经
  •   眯着眼慵懒的望向远方,  猫儿似的俯卧在沙发上,小啜来自咖啡的浓情时光。——张德芬《重遇未知的自己》 ​​​迎向早晨的每一缕阳光,每一朵鲜花,每一片云,每一
  • 至于跟我一起持有的大金融板块,就更没什么说的了,目前趋势震荡向上,等待突破就行!至于跟我一起持有的大金融板块,就更没什么说的了,目前趋势震荡向上,等待突破就行!
  • - 与MIHOO积极互动(及时转评赞博文)- 在#小迷糊品牌[超话]# 超话内发贴、签到- 在粉丝群内发消息,Say早、晚安呀~MIHOO也希望看到更多新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