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控制癌细胞扩散?

●开篇我就给大家提到,恶性肿瘤细胞最本质的特征是转移、扩散,而转移、扩散的途径有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浸润转移四大途径,但遗憾的是,肿瘤细胞非常的狡猾,早期又非常隐匿,故大部分肿瘤被发现已是晚期,因此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在于控制肿瘤细胞扩散转移。在全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治疗目前的主要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等。

●临床上对于恶性肿瘤的控制,我们的经验就是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早期通过手术治疗的肿瘤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中晚期。中晚期恶性肿瘤目前需要通过综合治疗以达到控制肿瘤复发转移的目的。像恶性肿瘤化疗可用与对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可用于术前降期/术后辅助/晚期姑息治疗,如某些白血病/淋巴瘤/绒癌/恶性葡萄胎等就对化疗敏感,化疗可以控制甚至达到根治的效果;如乳腺癌/软组织肿瘤的术后辅助化疗,均可提高疗效,而对于晚期肿瘤,化疗也可使部分肿瘤转移相对控制。

●对于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不少人可能听起来觉得很新奇。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靶向治疗是指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明确的致癌靶点,设计的相对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可以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相结合发生作用/死亡而不波及肿瘤周围正常细胞。如针对her-2扩增引起癌/乳腺癌,肺癌中针对erfr,alk,met,ros1等基因突变有着明显疗效。对于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它主要是指通过诱导、增强或抑制免疫反应的疾病治疗方法。

●目前肿瘤进展较快的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通过激活患者的免疫体统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细胞作用。像目前pd1,pdl-1在恶性黑色素瘤/肺癌/软组织肉瘤等中均有突破性疗效,这都得益于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最后一种就是我国所特有的中医中药治疗,中医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医在治疗恶性肿瘤还是以扶正驱邪为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药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顾护正气。中医干预癌症转移前环境观念有整体观念,如补虚(气/血/阴/阳,行气/活血/化痰;及治未病观念。#疾病预防##肿瘤防治科普#

【“逐书事件”与独译莎剧——梁实秋在青岛的两件旧事】梁实秋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学者,但许多人知晓他,也许还是因为他与鲁迅那场持续良久、轰轰烈烈的“笔仗”。论战之广,涉及人性、教育、阶级等诸多话题;论战之久,更近十个年头。
  少为人知的是,这场“笔仗”,其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人生困扰。其中之一,就是他出走上海旅居青岛以求平静生活的愿望没有完全实现。
  从1930年受聘国立青岛大学到1934年离开,梁实秋旅居青岛的四年间,双方论战的硝烟一直没有消散,特别是“逐书事件”的发生,更使得两人结下了新的“梁子”。
  1930年的青岛,是梁实秋走出“人性论争”尴尬处境的庇护所。来青岛之前,梁实秋在上海的生活极不平静。
  1926年,他的一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激起千层浪。在“国破山河在”的危急时刻,梁实秋却抱着艺术至上、文艺自由的观念,宣扬文艺的自由独立性,这无疑与时代的要求相悖。他无意间卷入了那场分不清是政治还是学术的激烈争斗,深以孤立无援为苦,厌倦了文坛争斗的梁实秋渐萌逃意。
  恰逢此时,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到上海来延揽教授,正巧碰到刚刚辞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职务的闻一多,并通过胡适、闻一多认识了梁实秋、沈从文等人。杨振声求贤若渴,一遇闻、梁,便坚邀他们到青岛任教。在专程去青岛“半日游览”和“一席饮宴”之后,梁实秋接受了国立青岛大学的聘书。
  虽然远离上海,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与鲁迅的论战,风波再起,并伴随了梁实秋在青岛的始终。
  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大事件。梁实秋比鲁迅小22岁,一少一老,从1926年开始笔战,一个以《新月》《益世报·文学周刊》为阵地,一个以《萌芽》《语丝》为阵地,一直到1936年鲁迅逝世,两人论战长达近10年,笔战的文章125篇、50余万字。
  梁实秋到国立青岛大学执教后,论战硝烟未散。臧克家曾回忆说:“同学们知道梁和鲁迅先生经常论争,在课堂上向他发问,他笑而不答,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鲁迅与牛(1930年1月10日上海《新月》月刊第2卷第11期刊载了梁实秋的《鲁迅与牛》一文,阐述了他与鲁迅论战的缘起,此举意在让同学们从文中去找答案)。同学们莞尔而笑,梁实秋神情自若。”
  1932年春在国立青岛大学发生的“逐书事件”,更是让二人的关系雪上加霜。梁实秋时任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主持成立了图书委员会,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新月派,对当时左翼文坛推重的书籍往往不能认同。被进步青年奉为精神导师的鲁迅作品,在这里并没有得到重视,以至于传出梁实秋将鲁迅作品从图书馆中清除的传言,所谓的“逐书事件”便爆发了。
  鲁迅曾两次提及该事件,亦可见其对此事耿耿于怀。他在《“题未定”草》一文中写道“梁实秋教授充当什么图书馆的主任时,听说也曾将我的许多译作驱逐出境”。他在为曹靖华翻译的《苏联作家七人集》所作的序言中再次叫屈:“梁实秋教授掌青岛大学图书馆时,将我的译作驱除。”
  关于此事,梁实秋在《关于鲁迅》一文中辩解:“我首先声明,我个人并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列为禁书。我生平最服膺伏尔德的一句话:‘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我对鲁迅亦复如是……我曾经在一个大学(国立青岛大学)里兼任过一个时期的图书馆馆长,书架上列有若干从前遗留下的低级的黄色书刊,我觉得这有损大学的尊严,于是令人取去注销,大约有数十册的样子,鲁迅的若干作品并不在内。但是这件事立刻有人传到上海,以讹传讹,硬说是我把鲁迅及其他‘左倾’作品一律焚毁了,鲁迅自己也很高兴地利用这一虚伪情报,派作我的罪状之一!其实完全没有这样的一回事。宣传自宣传,事实自事实。”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还有人就“逐书事件”问臧克家。他回答说:“我想不会的,也是不可能的。”算是为梁实秋作了最好的证言。
  虽为论敌,但对鲁迅的评价,梁实秋也表现了可贵的公允。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第二日的《世界日报》发表了对梁实秋的专访文章,回忆了与鲁迅的文字因缘,并对其文学成就不吝赞美:“先生在文学方面,为中国文坛上最有力之作家,余与其立场虽稍有不同,而其文笔之卓绝,则实令余钦服。现先生逝世,为中国文坛之最大损失,盖后人恐无能补其缺者。”
  1934年7月,梁实秋应王平陵之约,将与鲁迅等左翼文人论争的文章中的31篇,结集为《偏见集》,该书由正中书局出版,成为他的一本较重要的文学论集。
  除了论战带来的困扰,梁实秋的青岛岁月也有宁静的一面。特别是,以一人之力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成为国内完成该项成就的第一人。
  在国立青岛大学,梁实秋担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教学与学术并举。他虽是留洋出身,却不喜洋服,夏季常穿的是长衫,秋冬则穿一身丝织棉袍,严冬时节是棉袍外面加套一件皮袍,而且颜色都淡雅不俗,颇具谦谦君子之风。
  臧克家回忆:“记得,1930年我考入国立青岛大学(二年后改为山东大学),入的是您做主任的英文系。您面白而丰,夏天绸衫飘飘,风度翩翩。”他还回忆说:“当时外文系主任梁实秋先生,胖胖白皙的面庞,讲课干净利落。”
  梁实秋授课时间观念极强,对此他的学生记忆颇深。他上课,永远是铃声未息已走进教室,坐下就讲,不疾不徐,绝无赘语。下课铃声方振,恰好讲到一个段落,铃声未毕,已步出课堂。他常对同事和学生讲:“上课时一分钟也不能浪费,课间是学生活动和休息的时间,一分钟也不容侵犯,故尔上下课必须准时。”但一堂课的内容倘若记录下来,都是一篇组织紧密、内容充实的论文,课后重温它,也足够思索两三个小时。
  1932年8月,梁实秋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三年级的学生首开了“莎士比亚”课,他是国内最早把莎士比亚引入大学课堂的学者之一。同时,在胡适的发动下,开始了“莎士比亚”翻译工作。
  如果说梁实秋这一辈子只崇拜过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胡适;如果说梁实秋只对一个人感恩,那么这个人也一定是胡适。走上译莎之路,也是起自胡适的倡议。
  梁实秋和胡适的交往始于1927年在上海共同参加“新月社”期间。胡适是“新月社”的精神领袖,梁实秋是最年轻的参与者之一。1930年,任中华教育基金会董事会主任的胡适,倡导成立“莎士比亚的戏剧全集翻译会”,决定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1930年8月,胡适应杨振声之邀访问国立青岛大学。其间他住在宋春舫家里,参观了宋的藏书楼“褐木庐”。大量戏剧书籍珍藏其中,包括莎士比亚的多部剧作,仅《哈姆雷特》一书就有五国文字的版本。
  随后,胡适便提议闻一多、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同年12月23日,胡适致梁实秋的信中谈及了译莎士比亚一事,其中写道:“……拟请一多与你,与通伯、志摩五人商酌翻译Shakespeare(莎士比亚)全集的事,期以五年十年,要成一部莎氏集定本。”
  1931年1月5日,胡适复信梁实秋,又谈此事:“我可以来青岛一游,约在一月十七八日,定期后当电告……志摩昨日到平,赞成译莎翁事。”就在当月24日,胡适来到青岛开始筹划《莎士比亚全集》翻译的事务,在与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等人讨论后,决定用散文体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但部分作品可试用韵文体。
  胡适最初拟定的莎翁翻译办法,决定由闻一多、梁实秋、陈通伯、叶公超、徐志摩五人组成翻译莎翁全集委员会,并拟请闻一多为主任;暂定五年全部完成(约计每人每半年,可译成一部)。信中还提议徐志摩试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叶公超试译《威尼斯商人》,陈源试译《皆大欢喜》,闻一多试译《哈姆雷特》,梁实秋试译《马克白》。
  可惜,这项大工程最终没能如愿由几位大译家共同参与完成。据梁实秋后来回忆:“通伯不肯参加,志摩在二十年十一月里就不幸逝世,公超、一多志不在此,结果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孤独的开始这漫长艰巨的工作。”
  对于译莎,梁实秋从一开始态度便十分积极。当时,他除了每周教十二小时课之外,就开始着手翻译。他曾说:“我开始的时候参考资料是如何的贫乏!我那时有的只是一股热心,我想愚公可以移山,我也一步一步地去做,做多少算多少,至少对于我自己是件有益的工作。”
  在兼任图书馆馆长期间,他广泛搜集莎士比亚戏剧书籍资料,还亲自到上海为图书馆选购图书,建立了莎士比亚图书室。最早译成的《哈姆雷特》《马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如愿》《暴风雨》在1936年5月至11月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而《仲夏夜之梦》因抗战后通货膨胀,没有出版。后来,他又译了《亨利四世》上下篇。梁实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
  总结梁实秋这个成就,可以看出,从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的工作岗位得益不小,这也算是青岛给他的最重要的馈赠之一吧。
  1934年,梁实秋的好友胡适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邀请梁实秋到北京大学任外文系研究教授兼系主任。消息在山东大学传开,山东大学群情不满,外文系师生联名向北京大学提出抗议。抗议信在青岛当时的《民报》上曾有刊载:“敝系经梁实秋先生主持开办,同学夙受陶冶,爱戴正殷……群情迫遑,北平素为文化区域,人才较多,至希鉴谅,另行延聘,以慰渴望。”恳切之情跃然纸上。
  三十岁出头的青年教授,工作四年,博得全系师生如此深情的挽留,足见梁实秋教学育人工作之成效。几经磋商后,胡适发来一封电报说:“梁实秋先生主持山大外文系四年,成绩显著,已有基础。现北大外文系亟待梁先生来此帮助,恳请暂时借用两年……”
  1934年夏,山东大学外文系全体学生,在青岛奇园饭店为梁实秋举行了饯别宴会。
  晚年在台湾的梁实秋对青岛怀有特殊的眷恋之情。青岛文史学家鲁海曾说,梁实秋晚年描写青岛的回忆文章,至少有40余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1983年,梁实秋的大女儿梁文茜带着父亲的委托,重回青岛寻梦。梁实秋更是将女儿梁文茜从青岛海水浴场捧来的一瓶沙子置于案头,视为珍品。1987年10月台湾当局放宽到大陆禁戒后,梁实秋大喜,计划到大陆探亲。但11月3日,梁实秋因突发心脏病逝世,重返青岛最终成了一桩难了的遗憾。(大众日报)

情在珍惜,人去随缘。落霞虽美,却是暮日离歌,昙花虽艳,终是刹那一现。看破聚离舍得,捻一纸微笑,守一片净土,人生终会寻到归路。有些人,走了就走了,原本就不属于自己;有些情,没了就没了,注定没有结局有啥可惜。这个世界上,有些故事,不能说,却不能忘;有些人,不能想,只适合收藏,谁也不是谁的谁,你是谁就是谁,没必要强行去做谁的谁。流年、烟火、故事、红尘、沧桑、情长,浅浅地遇,淡淡地忘。用心地走,自然地忘,不用故作牵强。一个人,不需要太多渴望,心若向往,就迈步向前;身体疲惫,就停下小憩。世界并不完美,人生总有遗憾,并非每次付出都有回报,不是所有努力都会成功,也不是每个故事都有结局。一生很短,一睁眼一愣神一叹息就是一生,人生短短几十秋,除掉年少无知一二十年,减去老而无为一二十年,真正有价值的岁月真的不多,保持最真的情怀和最好的心情,微笑面对生活,方才不枉此生。做人,有梦,就大胆去追;有路,就勇敢去闯,趁着年少轻狂,把人生尽量折腾成你想要的模样。别把别人看的太重,也‬别把自己看的太轻。生命一路而来,终将一路而去,无论人生坎坷几何,无论生命几多‬波折,看开后,美丽风景依旧,放下了,情怀依旧纯粹。快乐,其实很简单,拥有了就去珍惜,失去了别再回忆;幸福,其实很容易,看淡了一切都是美丽,看重了一切都是痴迷。少些要求,就很富有;心里踏实,就很充实。点一盏心灯,照亮生活每一个无光无月的角落,借时光的手,暖一束花开,哪怕知晓它会凋落,至少曾经灿烂过。笑迎风,乐观雨,走过不属于自己的四季,将快乐洒满途径的每一条阡陌,心从哪里经过,鲜花就在哪里盛放,用一朵花开的时光,换取一生的幸福。若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错过了风,我们会收获雨;错失了夏花绚烂,那就拥抱秋叶静美。心若年轻,则岁月不老,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坚守住心中的那一抹暖阳,人生便处处充满芬芳。 https://t.cn/RxRiN0C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人生,始终不可以复制,痛苦也只是一种撕心裂肺的感受,让人更加坚强,更加珍惜;时光,始终不会回头,放弃也只是
  • 【シャクリ】是指石面上的自然形成的小的低凹之处,也叫クリコミ。【賓石(ひんせき)】添于主石的旁边使石组更加具象化的石。
  •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有爱就有希望——记隔离点医疗组全体医护人员】场疫情不期而至,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王佳宁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扛责在肩、勇挑重担,疫情面
  • 听蒋勋老师讲人生里的真善美落泪,认真地爱一个人,克服对大海的恐惧一直想和史老师说,你的播客就是一个美妙的存在,一直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突然有一天,心里的那个“魔
  • #活字电波# 青年与乡土收官之作上线,主题为:“城市新移民,不想扎根只想躺平?” 收听请戳: 策划本期节目之初,我们设定的标题是“一趟公交折叠了家乡与帝都”,
  • 烦恼者所见烦恼,清净者所见清净 郎塔 邓真尼玛 极乐世界的菩萨不是凡夫人所能看得见的,凡夫因为心的染污,哪怕是菩萨站在面前,也只能见到凡夫相。在我们充满过失的心
  • #小 的美好生活# 生活磨平了我的棱角,从我去菜市场买菜开始! 除了苦瓜,真的很苦,其他的绝绝子。 我终于懂我爸买菜的惆怅了,我也好惆怅! 特别是下着大
  • #辽宁男篮[超话]# 《志在冲击CBA总冠军的辽宁男篮应及早敲定外援人选》毋庸置疑,辽宁男篮下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打好陕西全运会决赛阶段比赛。不过,全运会结束后
  • #东莞石龙八字看风水比较厉害的[超话]# 【东莞虎门在线八字教学预测财运事业婚姻健康子女运2216】论方圆 1⃣️ 得气之正者,金旺遇水️流通有情 2⃣️
  • 生活艰难时人们这样说: 有钱人都是命好,穷人命苦命不好。 当疾病灾难发生时: 恍然大悟无灾无病的人才是真正的命好 吉祥如意风调雨顺无灾无病……总结为一个好字,
  • —大宝法王噶玛巴《百段引导文》今天在抖音上看到一句话 “难道只有对金钱和事业的极度追求 才能够说明 你在为自己的人生努力吗?电影明星和歌手们,他们为了成名,东奔
  • 怀孕风水禁忌之二:孕期床头不宜摆放金属、电器等具有放射性或辐射的物品,如平时佩戴的金器银饰、电脑、打印机、手机等等都有很强的辐射,长期处在辐射之下会不利于胎儿成
  • 私募老总转型开滴滴近日,金融圈被一则消息刷屏:私募老总转型开起了滴滴,还在自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对于网约车的看法,成为坐拥粉丝超20万的博主。公司回应来了】近日,金
  • #王源[超话]##chopard萧邦品牌大使王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王源##环球人物专栏王源说# ​​​“我好紧张啊”纤细的手指在琴弦上跃动温柔的嗓音将爱徐
  • 我刚发现一个2008年的研究报告,里面指出,胰岛素抵抗与甲状腺的结节和增生有直接的关系,而曼根教授更是指出,所有的慢性疾病,包括癌症,心脏病,阿尔兹海默症,以及
  • 我国外交强硬发声,自豪,自信!
  • 路义大大,阿莫大大,吕弘大大最强最强 ​​​~[打call][心]加油!厉害了我的国!
  • 如今,她们已在战“疫”一线奋战20余天!#抗击新型肺炎我们在行动# #战胜疫情河北在行动# #战“疫”中的半边天#【定州最美】2月15日,定州9名巾帼英雄加入河
  • 而且我都怀疑他都没有记住我的名字每次发消息都是叫我灰原哀(我的微信头像)之前听说过找对象一定要找颜值高的,因为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不具备择偶优势的普通雄性,往往具
  • 还没有谈过恋爱所以希望对方也很认真 沈阳本地人 也在沈阳念大学算半个医学生哈哈辽宁省内都可以接受 不抽烟不酗酒 还算比较有趣的人 轻微颜但重缘分 欢迎来找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