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有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可见净土法门,能否往生西方,关键在于是否有真信切愿。印光大师也说:“念佛法门,以信愿为先锋,若无真信切愿,勿道不相应不能往生,即相应亦不能决定往生。一心不乱,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愿,未得相应,亦可往生,况已相应乎。”信愿行三者,是西方净土之生因,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三资粮。“盖净土法门,不出信、行、愿三。”这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对净土三资粮,净土宗历代祖师大德多有开示、说明,多位祖师留下著作造福后世、当今。如十一祖省庵大师写《劝发菩提心文》,作《西方发愿文注》,著《涅槃会发愿文》。其净土思想中立愿指向明确,发愿理论丰富。省庵大师把发愿作为修学净土法门的第一要务,认为立愿是具该信、行的资粮枢纽,彰显、重视立愿的重要性。

一、发愿的重要性

净土三资粮中,发愿是生信之后的必然步骤。对西方净土要有信有仰,信者相信也,仰者乐求也,也就是欣然愿往生到净土。愿就是心愿,是从自己内心发心立愿,是发自肺腑的誓愿。净土法门的修行重在立愿,愿是净土得生与否的关键,如蕅益大师所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又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

省庵大师秉承净土法门有关发愿的思想理论,对净土立愿的重要性给予多次论证、说明和劝导。他在《劝发菩提心文》中殷殷嘱托道:“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修学佛法之入门要道,不在他处,首在发菩提心。佛法修行最紧急的要事,首先是立愿,行无愿不成,无愿必至退转。发心立愿,是佛法修行的根本,是上求下化的必然条件。如果不能发平等慈悲的广大之心,立下坚固不退之愿,则纵使经历尘点劫数,依然不能了脱生死,还在六道轮回。所谓的修行,只是徒劳。《华严经》上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有一菩萨,往昔遇佛,发菩提心。后在世间修行,将前所发菩提心忘失,结果所修无论世间善,还是出世间善,都成了魔业。忘失菩提心尚如此,何况未发?所谓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发愿是修行不可缓之事,欲修学佛法必先立愿。普贤菩萨发十大愿王,观音菩萨发十二大愿,阿弥陀佛因地所发四十八愿等等,都是后世修学的模范,也昭示了修行以立愿为本的道理。

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开示:“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不要认为一念轻微,虚愿无益。能发一念西方愿,即播将来净土种。依真心修行,心真则事也真实;依大愿精进,愿广则行深。世间至大者无非虚空,然而与心想比,虚空非大,还是心为大。此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包太虚,周沙界。世间至坚者无非金刚,然而与愿力相比,金刚非坚,还是愿力最坚。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为此苦,退失西方愿。与会大众,近日结成莲社,发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那么我们未来成就果觉圆满三十二相,百福庄严,就是以今天的发愿为起点。净土十祖行策大师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说:“然选佛场开,是处可入。无论深山净刹世路风尘,要须心作南车,愿为前导,苟所向不乖。”往生西方净土,必须以发心立愿为导向。否则,就会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列举了十大愿王的神妙德能,描述其在行者临命终时所显发的力用。经云:“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经文描述了一个临终者,哪怕是国王这样的世间最至尊至贵的人,在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他的大臣辅相、象马车乘以及一切珍宝财物、妻妾奴婢、尊贵荣誉等等有形的和无相的一切,都不能随他而去。十大愿王内含了引导行人往生西方之功德,在临命终时,显发无作妙用,引导行人往生西方。以此类推,我们净业行人平时立愿往生西方,精进修行,是植愿力之因,而临命终时乘愿往生极乐,即是兑现愿力之殊胜果报。

所以说,信愿行净土三资粮中,愿起着决定性作用。省庵大师在《劝修净土诗》的序言中说:“有行无愿,终不往生。”没有生到西方净土的愿力,纵使念佛念得一心不乱,也不会生到西方。在《西方发愿文注》中,省庵大师论述了信愿行净土三资粮的关系:“又愿之一字,具该信、行。信则自、他、因、果、事、理不虚(信得自心是佛,他人亦然。念佛为因,往生作佛为果实也。西方是事,唯心本性是理。一一真实,故云不虚) 。行则专事持名, 不杂不散。愿则心心好乐,念念希求。如此三事,缺一不可。有信、行而无愿者有矣,未有有愿而无信、行者也。”

净土法门的发愿,本身就包含了信、行。信即蕅益大师所说的深信自、他、因、果、事、理都真实不虚(即相信自心本来是佛,别人也如此。相信念佛为因,必会成就往生净土和最终成佛的果报。相信事相上的西方极乐世界真实存在,而理体上的西方极乐世界为自心所具、所现。这些一一都是真实的,因此说不虚)。行则是专一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不杂不散。愿则是心里时时都怀着喜乐,念念都期盼往生。信、愿、行三者缺一不可。有的人对西方净土有信有行,但仍可能不愿往生。但是,已发下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誓愿,却仍然对净土无信,并没有念佛的行持,这样的事是没有的。

省庵大师作有一首论述净土信愿行三资粮的诗,诗中写道:“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信根先向心田种,行足还加愿力坚。路乏资粮终不到(有信愿无行),马无缰御孰能前(有信行无愿) 。但将三事为符契, 携手同登九品莲。”有信愿无念佛的行持,往生不了西方净土。有信有行却没有往生的誓愿,这就像马没有缰绳而不能驾驭前行一样,是不能生到西方净土的。

有人对往生净土需要发愿心有疑问,省庵大师在《西方发愿文注》中作了假设性的问答,对发愿的疑问进行了解疑答惑:“又问:为善生天,作恶入地狱,本不发愿。念佛往生,亦复如是,何须待愿而后生耶?答:三界因果,随业所感,固不待愿而成。求生西方,出世正因,若无大愿要期,纵然念佛,决不成就。譬如牛行熟路,虽无御者,亦知归宿。如行生路,决无趋向,必须御者手执绳头,复加鞭策,然后方行。众生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如生路,愿如御者,信如手,念似绳头,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无愿不生,如牛无御。故必以发愿为要也。”

有人问道:行善者生天,作恶者堕入地狱,并不需要发愿。念佛往生,也应如此,何必非要发愿后才能往生呢?省庵大师解释道:三界内的因果报应,都是随众生各自的业力所感,自然不用发愿便会如此。求生西方净土乃是横超三界、出离生死的出世间大事因缘,如果不发大愿激励、约束自己,纵然念佛,也决不可能成功。譬如牛在熟路上,虽然无人驾御,也能回家。如若在陌生的路上,它肯定会搞不清方向,必须由御者手执缰绳,再加以鞭策,然后才能前行。众生的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净土如生路,愿如御者,信如手,念佛如缰绳,四弘誓如鞭策。往生西方净土犹如行路,无愿便不能往生,就像牛无人驾御不能前行一样。所以往生净土的事业,必须用发愿来激励自己、约束自己、引导自己。

省庵大师“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广则行深”、“有行无愿,终不往生”、“愿之一字,具该信、行”、“未有有愿而无信行者”、“往生如行路,无愿不生”、净土法门“以发愿为要”等有关净土立愿的观点,既继承了以前净土祖师大德有关净土立愿的思想,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更把立愿摆到了修学净土法门的首要位置,作为念佛行持的动力源泉,具该信、行的资粮枢纽,成办往生事业的第一要务,充分彰显了立愿的重要性和在往生西方净土中的关键作用。

大悟见性的那一天,

那一刻,那一刹那,

我见到了生命的永恒与圆满。

从此心中的喜悦与安详充满了身心。

它是如此清净与平等,

无相与解脱,

无求与无住,

无诤与寂静。

在圆满的心性中,

时空完全静止,

宇宙和世界并不存在。

了悟了:五蕴即空不可得,

即如来藏妙真如性;

六入即空不可得,

即如来藏妙真如性;

十二处即空不可得,

即如来藏妙真如性;

十八界即空不可得,

即如来藏妙真如性。

七大尽不可得,

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身心即空,无我无我所,

就在此时此刻呈现出第一义大空,

完整无瑕的真实生命。

它不是色身,

因为色身体空如幻,

不是识心分别,

因为识心分别是依他起,空无自性。

最原始又最完美的真实觉性,

它不是相而是毕竟无相。

空相中,它没有语言,

我无法形容它。

空相中,它没有观念,

因为不存在能所。

空相中,它没有妄想,

超越一切想象。

空相中,它没有委屈,

也从不哭泣,只是事来不着。

内心深处只有微笑,

而心灵却又是一片祥和。

在大悟见性的世界里,

不需要语言,不需要文字,

更不会落入观念。

也从不起妄想,

身心世界本来就空,

皆不存在,一切皆是假名,

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虽是假名,但灵觉真心亘古长存,

没有新旧,亦无增减。

它只是存在,无法触摸。

当我正想告诉你的时候,

却无从启口,

当我想去描绘它时,

它没有颜色与形状,无从细诉,

用尽人类语言,

无法描述真心无相的圆满生命!

它不是明也不是暗,

它不是动也不是静。

它无形相,亦无来去,

更没有任何动作。

它不是物,亦不倚一物,

但却又是如此清清楚楚,

时时呈现眼前。

空灵无思,动念即乖,

拟议皆非,无下手处,

但又处处皆是。

不预设立场,不期盼未来,

不落入观念。

心中不计较不比较,

只是事来随缘不着,

不强分别,不起心不动念,

大道觉性立刻显现。

真心求不得,取不得,也舍不得,

它是如此完整,

它是如此圆满,

它是如此纯洁,

它是如此自然,它从不做作。

当你破除一切假相,

不再被名称所困扰之时,

心性等如虚空,

那就是圆满清净自性,

歇即菩提,当下就是。

若大悟见性,一切时空,

当下就入安详与涅槃,

自在与解脱,不再贪着,

也没有任何的渴望。

食衣住只是随缘,

心中无比的知足,

秒秒安详。

行住坐卧无非道场,

站立与睡眠皆与道相应,

尽是真如。

当生命悟性达到最完美和圆满之时,

心中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因为了悟了,

缘生即是无生。

当菩提涅槃圆满自性现前时,

真心无妄,如日当空,

照尽山河大地,无所分别。

当圆满觉性显露时,

不必坐禅,禅即是心。

不必诵经,经即是心;

亦不求解脱,本自无缚。

诸法本空,没有能所,

所有能所,具是戏论,

是故圣心无求,品格高超。

当大悟见性时,

一切生住异灭皆在一时,

十方三世尽在一念。

一切有为皆是真如无为,

无为处即是佛行处,

即是生命圆满处。

不可立一个真谛,

不可立一个俗谛,

不可立一个中谛,

一切法不立,尽是真如故。

不修观,不修止,圣谛亦不为。

万法本自空寂故,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不可说有,也不可说无,

连不可说亦不可说。

圆满清净自性,只是存在,

但却道它不得。

因为诸法本空,万法如幻,

本无来去生灭增减。

身心非我,

诸法如幻如梦、如露、如电、如泡、如影,

是故不再执着。

外不缘尘,内不循根,

不落分别,识心不生,

万事只是随缘,生命自然圆满。

大悟见性则万法一如,

“如”之一字,众妙之门。

“如”则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

无有形状,超越数量。

能所不二,无求亦无住,

即是生命圆满处。

心中不着,亦无所惧,不刻意作观,不必灭相,心中自然无相。

不落能所,了一切法无我,心中无滞,无法不通,是生命圆满行。

佛性即是觉性,

是人类生命的终极圆满。

也是生命的终极完美,

从完美中取出完美,

剩下的依然完美。

若大悟见性,

五蕴当下尽是完美,

六入当下尽是圆满。

十二处当下无非究竟,

十八界当下绝待纯真。

七大当下即如来藏第一义大空,

周遍法界,

纯一圆觉,无法不圆。

生命的圆满,就在当下。

无一时不圆满,无一刻不圆满,

无一处不圆满,无一法不圆满,

因为它本自具足圆满。

真理只是被发现,并不能创造。

发现人生宇宙究竟真理即是佛,

佛即是众生心。

唯佛唯心并无增减,

法界如是,法尔如是,法法如是,

尽是圆满。

身心休歇处,即是生命圆满处。

生命一旦达到了究竟圆满,

般若妙智便时刻出现心中,

如涌泉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如果有人请示师父:

“敢问上人,如何修行才能入于圆满?”

答:“开口问的那个人,正在问问题的那一刻,即是生命圆满处。”

悟否?

   ——南无本师慧律法师佛陀2012年新春开示(迈向生命的圆满)

【宽窄岁月】

从前的生活
那种天长地久的氛围
当时的人是不知觉的

从前的家庭
不论贫富尊卑
都显得天长长,地久久

生命与速度应有个比例
我们的世界越来越不自然
人类在灭绝地球上的诗意
失去了许多人
失去了许多物
失去了一个又一个的氛围

——木心《失去的氛围》

读到这首小诗时,
脑海中最先浮现的,
是木心的另一首《从前慢》。

所谓天长地久的氛围,
大概就是像诗里那样,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在晨曦朦胧的清晨,
惬意地喝着豆浆,
浸在包子的热气里,
感受时光的拉长。

偶尔听着老人讲起过往,
偶尔想起小时候的琐事,
就总会怀念起从前。
那时候日子散漫,人情热切,
简简单单,就能长久,
不徐不缓,也总有满足。

如今,真愿将从前的素朴拾起,
找回那丢掉了的纯粹的幸福。

从前的日子,很知足

这首诗的作者——木心,
出生在如诗如画的乌镇。
那里一年四季,徐徐缓缓,
仿佛有着将时光放慢的魔力,
也孕育出了木心这悠然的诗笔。

青砖黛瓦,小桥流水,
儿时的他,总爱站在河埠头上,
“呆看淡绿的河水慢慢流过,
一圆片一圆片地拍着岸滩,
微有声音,不起水花……”
凝视着那净洁的涟漪,
寻觅着内心深处的宁静。

感到心上了无生气时,
就放任自己的脚步,
不是沉沦于灯红酒绿,
而是漫步于街头。

一眼望去,整街店铺,
“行人摩肩接踵,货物庶盛繁缛,
炒锅声、锯刨声、打铁声、
弹棉絮声、碗盏相击声、
小孩叫声、妇女骂声……”
熙熙攘攘,各自奔忙,
邻里往来,有人情、有烟火,
光是站在那里,心已“活”了起来。

“我来乌镇前所调理好的老成持重的心境,至此骤尔溃乱了。”
后来,木心从故土出离,
五十年不闻乡音,
时至暮年,再次回归时才发现,
眼前故土,竟已变得严静而死寂。

生命与速度应有个比例
我们的世界越来越不自然
人类在灭绝地球上的诗意
失去了许多人
失去了许多物
失去了一个又一个的氛围

看着满目皆非的今日,
更思念温柔和缓的从前。
那青涩的时光,多么简单。
两点一线,不觉厌烦,
有时间抬头静看一片云,
只需一杯茶,就有说不完的闲谈。
没那么多欲望与繁喧,
拥有一点,就安守一点。

从前的关系,多了些纯粹

曾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现在的年轻人,
为什么都不想结婚?”
有一个评论令人印象颇深:
“在过去,东西坏了,
人们想的是怎么去修,
而现在,东西坏了,
很多人想的是赶快换,
物件如此,感情亦是如此。”

每念及此,便会想到杨绛那句: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
我们三个人,很单纯。”
在感情成为易碎品的当下,
纯粹而长久的关系,太不容易,
所以,人们宁愿怀念从前,
也不愿在眼下去冒受伤的危险。

当年,如理想中的情侣那般,
钱钟书与杨绛偶然相识,
初次会面,便一见倾心。

可二人却并未急于在一起,
鸿雁传书、赋诗传情,
不急不忙,给彼此留出时间,
专情而从容地了解着。

那时,杨家宽裕,钱家寒素,
杨家开明,而钱家传统,
媳妇进门要对公婆行叩拜礼,
还要学着料理家中杂务。
杨父为此十分心疼女儿,
但杨绛却说,
我了解钱锺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
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因为理解,所以情愿付出,
相知相惜,没有那么多考验。

后来,钟书因为心疼妻子,
也会自己试着做家务,
虽然不是将台灯或门弄坏,
就是翻到了墨汁、搞乱了厨房,
然而心中的爱意,还是一览无余。

在他们那间小屋里,
有人坦荡地体谅着,
有人笨拙地珍惜着,
每一天都平平常常,
每一天又总能热气腾腾。

“哪有什么天生一对,
只不过一个懂得包容,
一个懂得迁就”。
从前的关系,真挚而绵长,
只因少了博弈与权衡,
安于纯粹,甘愿真诚。

愿找回从前,心素如简

古语说,“寡欲心自清。”
若要找回如从前那般的简单,
最重要的,还是拥有一颗素心。

何为素心?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陶诗曰,“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大概就是一颗纯净而真诚的心,
懂得选择,懂得执着,
于喧嚣中觅宁静,于繁华处守纯真。

就像苏东坡,
无论漂泊到了何处,
总能抛去功利心的束缚,
将目光定格在眼下的生活里。

哪怕只是一餐一饭,
也情愿专注地去尝试与钻研,
不怕浪费了时间与精力,
纵使一生颠簸,也总有心之所安;
哪怕因政治立场与王安石反目,
然而,当往事消散,一切随风,
他还是愿意与之握手言和。

不贪婪,便有满足,
愿珍惜,才有纯粹。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
太多人深陷繁杂,难以自拔,
被欲望束缚、被喧嚣裹挟,
近而失去了自己的节奏,
也丢掉了最真切的幸福。

《菜根谭》里曾说,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
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无论生活怎样加速,
这世间,最珍贵的始终是简单,
无论时光变得怎样匆忙,
这世间,最动人的依旧是长久。

余生漫漫,不求热烈,但求平淡;
愿常怀素心,不被身外之物所负累,
愿安适如常,返璞归真。

从前的氛围,总天长地久,
从前的人儿,不经意便可白头。
愿找回从前的节奏,
愿一切,细水长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个团队里有C位出道的idol,也有粉丝上万+的校园网红达人,更有一圈热爱舞蹈且永不停歇的舞蹈狂热粉。到了现场的黎耀祥带着口罩,打扮得非常低调,站在人群中丝毫不
  • 突然遇到特别心动对象,因为很容易被假象蒙蔽(多观察几个月在深入发展,再会伪装老狐狸也会暴漏出来问题);7,适度运动,拥有健康的身体才是一切根本;另外心理健康也很
  • 各位朋友: Diono品牌于1999年创立于美国西雅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婴童用品行业的著名品牌,产品涉及儿童安全座椅、婴儿车、背带/抱婴带、出行配
  • 黄金涨。增加百姓M1。
  • 让你每次沐浴的时候都让自己沉浸在梦幻的泡泡王国里,并且不仅具有保湿功效还是一款自带香水的沐浴露,精选进口香精,持久留香,前调为佛手柑,中调茉莉、荔枝、 后调香根
  • #HappyGallery##婚礼摄影# - | 想带你离开 去看看无边际的海 去赏最新开的花 去听最自由的鸟声 - #婚礼摄影##婚礼跟
  • 其实真的很想去可是效率太慢了好喜欢拥抱大自然的感觉看到万物复苏很多人在一起欣赏就好开心真的好久没放过风筝了如果能放到我会开心死其实还挺期待未来的生活 想分享日常
  • #遂宁环保# 【增殖放流、巡视河道......遂潼志愿者共护美丽江河】为改善水质和水域的生态环境,提升全市人民共同关注水生生物养护及其栖息地保护意识,12月4日
  • 对金牛真心付出,对天蝎主动撩白羊座:在一起很开心白羊座没有太多的想法和心思,对感情也是很单纯的,喜欢跟玩得来的人在一起,如果他觉得跟你在一起很开心很快乐的话,自
  • 这段看似很简单的搭戏,其实换个人就不会有这种效果,因为吴孟达看似是在演戏,实际上他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周星驰身上,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第一时间接上周星驰的戏,无缝到接
  • 就感觉很久都吃不到甘蔗今天吃上了大家晚上一起吃了椰子鸡姐姐买了周黑鸭但是我不敢吃辣的可能越来越觉得身体更重要些(可能哪天就不是散步了一下 元宵还是很冷清呀 吃了
  • 生日快乐哇兴男友哈哈哈哈,这已经是喜欢你的第七年啦你也已经从一个腼腆的大男孩变成了一个游刃有余的成熟的30岁男人啦虽然说七年之痒,这七年的过程中,也有欣赏过别的
  • 「友よ ありがとう そしてさらば また会う日まで俺たちは前を進み続けようぜ」我一定要在中国作为日语教师取得成功。星の王子さまとして生きれて本当に幸せだったな。
  • 对于阿婆的作品一直小心翼翼,因为有两个经典的故事是被剧透后才看的,很后悔,所以听到这部电影上映,还在犹豫要先看这本书还是电影,总害怕选择一种破坏体验的方式,让我
  • (他不好好工作,挣不到钱,连6个月的女儿都养不起,因为这个原因,他老婆正跟他闹离婚。举例:他不好好干,挣不来钱,连6个月的闺女都养不起!
  • 3.我要做个思想上的女流氓,生活上的好姑娘,外形上的柔情少女,心理上的变形金刚。曾经口头情报信息,关东军之所以囤积东北,是“姥姥主义”和“奶奶主义”答应日本把中
  • 之所以影响茶汤影响体验感,不是茶器本身会起到的作用,而是茶器与人在使用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因为除了美,好的茶器融入了造物者对茶的理解,好的茶器让你用的更顺手,更具
  • 小红薯上看到的一个观点“你不应该总是想着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你所做的一切都应该是你自我的延伸”。你现在要做的是:多读书,按时睡觉,然后变得温柔,宽宏大量,继续善良
  • 8.碎花裙和野餐是我对春天最美好的期望。能实现的梦想比睡在床上的梦想更灿烂。
  • 那么勉强治,不但治不好,在这病中,又生了一种爱死中的爱死,这是什么?  可是人只知道灾难来了,心生恐怖,就不知道追寻这个根是从什么地方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