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冷知识#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银票是如何防伪的呢】
众所周知,银票虽然不过一张薄薄的纸,但其中承载的银两何止千万。如何保证银票安全可靠、不出差错,能够顺利在本地或异地完成兑换及结算,是关系到票号钱庄声誉和名望的头等大事。

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古代,银票的防伪无疑是一道难题。然而,古人自有自己独到的智慧。他们通过种种手段巧妙地设置保险,令想要投机取巧的伪造者知难而退。

今天,我们就来透过清朝大名鼎鼎的晋商票号的汇票,来一探古代银票是如何防伪的。

(一)笔迹+印章,防伪“硬防线”

在今天,公司、单位里都有专门人员来负责支票、收据、账单的填写,古时自然也是一样。一般而言,票号钱庄无论是总店还是分店,负责填写汇票金额的人员都相对固定。因此,票据上的书写笔迹就成为古时防伪的一项重要手段。

晋商票号每月都会定期向各分号通报汇票书写人的笔迹特点,使大家一看票上的字,就能辨识汇票的真假。如书写人有变动,则总号和分号会立即互通消息,以便接收票据者能够及时掌握,防止出现差错。中国古代的书法,往往都是一人一种笔势,具有较高的唯一性。即便是师从同一门派,也很难做到字字相同。

有的票号还规定,除汇票书写人要固定外,分号掌柜还必须在每张票据上亲笔签字,不准代笔,这就增加了伪造的难度。

除了笔迹,印章也是古人常用的防伪手段。

晋商每家票号都在汇票首面盖有印章,不仅图案各异,还套用各种颜色,在起到区分作用的同时,亦可以用来辨识真伪。不仅如此,一些知名票号还在汇票上使用水印。这种水印藏在纸内,平时看不到,只有竖起来后一照才能发现。如平遥蔚泰厚票号的汇票,其水印便是“蔚泰厚”三个字。

一般水印只能由总号印制,然后下发各分号,以防盗版。另外在下发途中如有损坏,必须将坏者寄回总号,才能领取新票,以杜绝流失。今日各国所发行的流通用纸钞,几乎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水印作为防伪手段之一,说明此项技术得到了国际的普遍认可,这是属于我们中国的伟大发明,其首创者便是晋商票号。

(二)使用密押,多上一重保险

道光、咸丰之后,随着国力衰退,社会信用也越来越差,伪造银票案屡发。传统笔迹+水印的防伪“二件套”已无法保证票据的安全。为此,晋商票号又开始采用密押方法,作为笔迹、水印之外的第三道保险。

所谓密押,就是将票据金额数及签发时间不以数字填写,代之以汉字作为代号。由于各票号的汉字代号各不相同,这就大大提升了汇票的安全系数。为了保证万无一失,票号都会定期更换代号,而且代号所对应的数字,往往只有掌柜和账房先生才能知晓,这样就有效降低了汇票被伪造的风险。

下面我们以日升昌票号使用的代号为例,来说明密押如何使用。其中,“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这十个数字,分别以“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来代替;而万、千、百、十这四个位数,分别以国、宝、流、通来代替。

因此,当你看到一张写着“赵国氏宝”的汇票,明白的人就会知道这是日升昌票号开具的一张凭票兑换白银一万两千两的汇票。可要是对不懂密押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在看天书。

(三)法至精密,杜绝漏洞

千万不要以为,晋商汇票的防伪手段就只有上述三个。实际上,晋商的名号之所以响彻天下,与其建立起的一整套完善的经营制度是分不开的。这套被后世誉为“法至精密”的制度,是保证晋商汇票得以在全国流通的关键所在。

首先,在汇票的兑付上,当客商在约定时间到达指定的汇款分号时,分号会先进行收票审核。

无误后,便会在票据上加盖“无用”二字,并把金额用墨水涂掉。兑换完毕后,出具兑换证明,由客商和分号掌柜各执一份,签字画押。再次核对无误后,销毁汇票,将兑换金额及证明留档备查并记入分号流水账单中。在当时,几乎各大晋商票号都采用了上述方法,因此今天流传下来的汇票实物是非常稀少的。

其次,汇票如果不慎丢失,持票人可立即联系出票的票号,出具丢失证明并向官府声明汇票作废。票号在出票时都会进行持票人信息登记,并留有汇票副本的存根。除非携带持票人本人的身份证明,否则即便你得到了真汇票,也无法兑换出一两银子。

另外,汇票往往还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在金额数或票号名称上加盖票号总号掌柜的印章。在兑换或结算时,负责出款的分号则需要在加盖的印章旁边再盖一个分号印章,并且其要有至少50%的面积盖在总号掌柜的印章之上,如此才能视为此票已完成兑换。上述做法看似繁琐,但无疑大大增加了伪造的难度。

得益于上述几近完美的防伪手法,晋商票号的汇票在当时国内完全是和真金白银一样的硬通货,且信誉极高。

道光朝的漕运总督杨以增就曾说:“各省银号汇兑银两,盈千累万,仅以一纸为凭者,信也。”

差不多同时代的江苏巡抚贺长龄也说道:“今日会(汇)票,便于取携……国民两利莫善于此。”

伴随着汇票的普及,以日升昌为代表的一批晋商票号蓬勃发展,名满天下,在中国金融业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余秋雨先生就认为,日升昌票号堪称当代我国银行业的“乡下祖父”。

  定了!个人缴费每人每年350元

         7月8日

       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
  发布《国家医保局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做好2022年城乡居民
      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

  《通知》强调,为适应医疗费用增长和基本医疗需求提升,确保参保人员医保权益,2022年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居民医保参保缴费补助力度,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30元,达到每人每年350元。
  中央财政继续按规定对地方实施分档补助,对西部、中部地区分别按照人均财政补助标准80%、60%的比例给予补助,对东部地区各省份分别按一定比例补助。统筹安排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下简称“大病保险”)资金,确保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不降低。探索建立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的动态筹资机制,进一步优化筹资结构。放开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切实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持居住证参保政策规定,对于持居住证参加当地居民医保的,各级财政要按当地居民相同标准给予补助。

      以下为《通知》全文

   国家医保局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做好2022年城乡居民
     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
      医保发〔2022〕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保局、财政厅(局),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任务要求,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促进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现就切实做好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合理提高筹资标准
  为适应医疗费用增长和基本医疗需求提升,确保参保人员医保权益,2022年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居民医保参保缴费补助力度,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30元,达到每人每年350元。中央财政继续按规定对地方实施分档补助,对西部、中部地区分别按照人均财政补助标准80%、60%的比例给予补助,对东部地区各省份分别按一定比例补助。统筹安排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下简称“大病保险”)资金,确保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不降低。探索建立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的动态筹资机制,进一步优化筹资结构。放开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切实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持居住证参保政策规定,对于持居住证参加当地居民医保的,各级财政要按当地居民相同标准给予补助。

  二、巩固提升待遇水平
  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效能,科学合理确定基本医保保障水平。稳定居民医保住院待遇水平,确保政策范围内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70%左右。完善门诊保障措施,继续做好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健全门诊慢性病、特殊疾病(以下简称“门诊慢特病”)保障。增强大病保险、医疗救助门诊保障功能,探索将政策范围内的门诊高额医疗费用纳入大病保险合规医疗费用计算口径,统筹门诊和住院救助资金使用,共用年度救助限额。合理提高居民医保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切实支持三孩生育政策,减轻生育医疗费用负担,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三、切实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要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夯实医疗救助托底功能,坚决守住守牢不发生因病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继续做好医疗救助对困难群众参加居民医保个人缴费分类资助工作,全额资助特困人员,定额资助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统筹提高医疗救助资金使用效率,用足用好资助参保、直接救助政策,确保应资尽资、应救尽救。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完善参保动态监测、高额费用负担患者预警、部门间信息共享、风险协同处置等工作机制,确保风险早发现、早预防、早帮扶。完善依申请救助机制,对经相关部门认定核准身份的困难群众按规定实施分类救助,及时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对经三重制度保障后个人费用负担仍较重的困难群众,做好与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的衔接,精准实施分层分类帮扶,合力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

  四、促进制度规范统一
  要坚决贯彻落实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规范决策权限,促进制度规范统一,增强医保制度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严格按照《贯彻落实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要求,2022年底前实现所有统筹地区制度框架统一,40%统筹地区完成清单外政策的清理规范。坚持稳扎稳打、先立后破,统筹做好资金并转和待遇衔接,促进功能融合。推动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逐步规范统一省内基本医保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等政策。加强统筹协调,按照政策统一规范、基金调剂平衡、完善分级管理、强化预算考核、提升管理服务的方向,稳步推进省级统筹,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可分类序贯推进。要严格落实重大决策、重大问题、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新情况、新问题和重大政策调整要及时请示报告后实施。各省份落实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情况将纳入相关工作绩效考核。

  五、做好医保支付管理
  要加强医保药品目录管理,做实做细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加强谈判药品供应保障和落地监测。做好医保支付标准试点工作并加强监测。2022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各省份原自行增补药品的消化工作。规范民族药、医疗机构制剂、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医保准入管理。完善医保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项目管理。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扎实落实《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DRG/DIP支付方式改革,覆盖辖区至少40%统筹地区。探索门诊按人头付费,推进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中医病种按病种分值付费。完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管理,畅通复诊、取药、配送环节。

  六、加强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价格管理
  要全方位、多层次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采工作,统筹协调开展国家组织和省际联盟集采。2022年底国家和省级(或跨省联盟)集采药品品种数累计不少于350个,高值医用耗材品种累计达到5个以上。做好集采结果落地实施和采购协议期满接续工作,落实好医保基金预付、支付标准协同、结余留用等配套政策。提升完善医药集采平台功能,强化绩效评价,提高公立医疗机构网采率,推广线上结算。稳妥有序推进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指导督促统筹地区做好2022年调价评估及动态调整工作。启动医药价格监测工程,编制医药价格指数,强化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常态化监管,持续推进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实施。

  七、强化基金监管和运行分析
  要加快建设完善医保基金监管制度体系和执法体系,推动建立激励问责机制,将打击欺诈骗保工作纳入相关工作考核。继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拓展专项整治行动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医保部门主导、多部门参与的监管联动机制,健全信息共享、协同执法、联防联动、行刑衔接和行纪衔接等工作制度,推进综合监管结果协同运用,形成一案多查、一案多处、齐抓共管的基金监管工作格局。
要按要求做好基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完善收支预算管理。综合人口老龄化、慢性病等疾病谱变化、医药新技术应用、医疗费用增长等因素,开展基金收支预测分析,健全风险预警、评估、化解机制及预案,切实防范和化解基金运行风险。

  八、健全医保公共管理服务
  要增强基层医疗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医疗保障经办力量。全面落实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操作规范,推动医疗保障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医保便民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参保管理经办规程,加强源头控制和重复参保治理,推进“参保一件事”一次办。优化参保缴费服务,坚持智能化线上缴费渠道与传统线下缴费方式创新并行,持续提升缴费便利化水平。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继续深入做好转移接续“跨省通办”。积极参与推进“出生一件事”联办。继续做好新冠肺炎患者医疗费用、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结算和清算工作。2022年底前实现每个县开通至少一家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所有统筹地区开通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和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九、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要持续推进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深化应用,充分发挥平台效能。全面深化业务编码标准维护应用,建立标准应用的考核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和安全管理体系,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发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商业银行、政务应用等渠道作用,在跨省异地就医备案、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应用等领域探索合作机制。

  十、做好组织实施
  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持续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级医疗保障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部门协同,抓实抓好居民医保待遇落实和管理服务,财政部门要按规定足额安排财政补助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税务部门要做好居民医保个人缴费征收工作、方便群众缴费,部门间要加强工作联动和信息沟通。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普及医疗保险互助共济、责任共担、共建共享的理念,增强群众参保缴费意识,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做好舆情风险应对。

  特此通知。

   国家医保局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2022年6月30日

好消息,你的这笔钱涨了

  7月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发布《国家医保局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

  《通知》强调,为适应医疗费用增长和基本医疗需求提升,确保参保人员医保权益,2022年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居民医保参保缴费补助力度,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30元,达到每人每年350元。

  中央财政继续按规定对地方实施分档补助,对西部、中部地区分别按照人均财政补助标准80%、60%的比例给予补助,对东部地区各省份分别按一定比例补助。统筹安排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下简称“大病保险”)资金,确保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不降低。探索建立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的动态筹资机制,进一步优化筹资结构。放开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切实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持居住证参保政策规定,对于持居住证参加当地居民医保的,各级财政要按当地居民相同标准给予补助。

  以下为《通知》全文

  ↓↓↓

  国家医保局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做好2022年城乡居民

  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

  医保发〔2022〕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保局、财政厅(局),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任务要求,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促进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现就切实做好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合理提高筹资标准

  为适应医疗费用增长和基本医疗需求提升,确保参保人员医保权益,2022年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居民医保参保缴费补助力度,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30元,达到每人每年350元。中央财政继续按规定对地方实施分档补助,对西部、中部地区分别按照人均财政补助标准80%、60%的比例给予补助,对东部地区各省份分别按一定比例补助。统筹安排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下简称“大病保险”)资金,确保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不降低。探索建立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的动态筹资机制,进一步优化筹资结构。放开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切实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持居住证参保政策规定,对于持居住证参加当地居民医保的,各级财政要按当地居民相同标准给予补助。

  二、巩固提升待遇水平

  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效能,科学合理确定基本医保保障水平。稳定居民医保住院待遇水平,确保政策范围内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70%左右。完善门诊保障措施,继续做好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健全门诊慢性病、特殊疾病(以下简称“门诊慢特病”)保障。增强大病保险、医疗救助门诊保障功能,探索将政策范围内的门诊高额医疗费用纳入大病保险合规医疗费用计算口径,统筹门诊和住院救助资金使用,共用年度救助限额。合理提高居民医保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切实支持三孩生育政策,减轻生育医疗费用负担,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三、切实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要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夯实医疗救助托底功能,坚决守住守牢不发生因病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继续做好医疗救助对困难群众参加居民医保个人缴费分类资助工作,全额资助特困人员,定额资助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统筹提高医疗救助资金使用效率,用足用好资助参保、直接救助政策,确保应资尽资、应救尽救。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完善参保动态监测、高额费用负担患者预警、部门间信息共享、风险协同处置等工作机制,确保风险早发现、早预防、早帮扶。完善依申请救助机制,对经相关部门认定核准身份的困难群众按规定实施分类救助,及时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对经三重制度保障后个人费用负担仍较重的困难群众,做好与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的衔接,精准实施分层分类帮扶,合力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

  四、促进制度规范统一

  要坚决贯彻落实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规范决策权限,促进制度规范统一,增强医保制度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严格按照《贯彻落实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要求,2022年底前实现所有统筹地区制度框架统一,40%统筹地区完成清单外政策的清理规范。坚持稳扎稳打、先立后破,统筹做好资金并转和待遇衔接,促进功能融合。推动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逐步规范统一省内基本医保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等政策。加强统筹协调,按照政策统一规范、基金调剂平衡、完善分级管理、强化预算考核、提升管理服务的方向,稳步推进省级统筹,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可分类序贯推进。要严格落实重大决策、重大问题、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新情况、新问题和重大政策调整要及时请示报告后实施。各省份落实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情况将纳入相关工作绩效考核。

  五、做好医保支付管理

  要加强医保药品目录管理,做实做细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加强谈判药品供应保障和落地监测。做好医保支付标准试点工作并加强监测。2022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各省份原自行增补药品的消化工作。规范民族药、医疗机构制剂、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医保准入管理。完善医保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项目管理。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扎实落实《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DRG/DIP支付方式改革,覆盖辖区至少40%统筹地区。探索门诊按人头付费,推进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中医病种按病种分值付费。完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管理,畅通复诊、取药、配送环节。

  六、加强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价格管理

  要全方位、多层次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采工作,统筹协调开展国家组织和省际联盟集采。2022年底国家和省级(或跨省联盟)集采药品品种数累计不少于350个,高值医用耗材品种累计达到5个以上。做好集采结果落地实施和采购协议期满接续工作,落实好医保基金预付、支付标准协同、结余留用等配套政策。提升完善医药集采平台功能,强化绩效评价,提高公立医疗机构网采率,推广线上结算。稳妥有序推进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指导督促统筹地区做好2022年调价评估及动态调整工作。启动医药价格监测工程,编制医药价格指数,强化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常态化监管,持续推进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实施。

  七、强化基金监管和运行分析

  要加快建设完善医保基金监管制度体系和执法体系,推动建立激励问责机制,将打击欺诈骗保工作纳入相关工作考核。继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拓展专项整治行动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医保部门主导、多部门参与的监管联动机制,健全信息共享、协同执法、联防联动、行刑衔接和行纪衔接等工作制度,推进综合监管结果协同运用,形成一案多查、一案多处、齐抓共管的基金监管工作格局。

  要按要求做好基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完善收支预算管理。综合人口老龄化、慢性病等疾病谱变化、医药新技术应用、医疗费用增长等因素,开展基金收支预测分析,健全风险预警、评估、化解机制及预案,切实防范和化解基金运行风险。

  八、健全医保公共管理服务

  要增强基层医疗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医疗保障经办力量。全面落实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操作规范,推动医疗保障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医保便民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参保管理经办规程,加强源头控制和重复参保治理,推进“参保一件事”一次办。优化参保缴费服务,坚持智能化线上缴费渠道与传统线下缴费方式创新并行,持续提升缴费便利化水平。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继续深入做好转移接续“跨省通办”。积极参与推进“出生一件事”联办。继续做好新冠肺炎患者医疗费用、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结算和清算工作。2022年底前实现每个县开通至少一家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所有统筹地区开通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和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九、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要持续推进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深化应用,充分发挥平台效能。全面深化业务编码标准维护应用,建立标准应用的考核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和安全管理体系,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发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商业银行、政务应用等渠道作用,在跨省异地就医备案、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应用等领域探索合作机制。

  十、做好组织实施

  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持续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级医疗保障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部门协同,抓实抓好居民医保待遇落实和管理服务,财政部门要按规定足额安排财政补助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税务部门要做好居民医保个人缴费征收工作、方便群众缴费,部门间要加强工作联动和信息沟通。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普及医疗保险互助共济、责任共担、共建共享的理念,增强群众参保缴费意识,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做好舆情风险应对。

  特此通知。

  国家医保局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2022年6月30日

  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新华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运营目标是在13亿中国人中选拔最优秀的人才,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造星手段,努力打造健康、充满活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第一偶像组合。」 ep01米娜伦担任MC,每
  • “너무나 고맙고, 감사하고, 사랑합니다. 누군가 제가 촬영했던 시간과 캐릭터를 봐주신다는 게 너무나 행복한 일인 거 같아요. 누구나 행복한 시간
  • 《准提咒》 ji shou gui yi su xi di稽 首 皈 依 苏 悉 帝dou mian ding li qi juzhi头 面 顶 礼 七 俱
  • 这首歌发行的时候,我被监禁了。在我被关起来的期间‘Loyal’成为了排行榜上的第一热门单曲。
  • 为更好地向全校师生宣传推介图书馆采购的数字资源,不断提高我校师生对数字资源的认识度和利用率,图书馆在2020年继续开展数字资源宣传日活动。 图源:UIBE经
  • 【#合肥#庐阳区全民健身体育中心开建】记者从合肥市庐阳区获悉,该区全民健身体育中心(公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包括综合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馆及配套用房、室外场
  • 那瞬间我似乎觉得她是在质问我为什么对她那么冷漠,我当时回答她的不同年纪和环境里的人交友的目的不一样的,能聊得来就聊聊,聊不来就算了,有朋友没朋友反正事情都是你自
  • ”周围没有带着雨具的人都去躲雨了,只有我还停留在大雨之中,像个被遗弃的孩子,像个怪胎。但来不及了,游戏的执法者就在窗外。
  • 在抽奖的同时可以设置一个强制关注公众号的功能,要求用户必须先提前关注公众号才可以进入到抽奖活动中。第二, 需要一个认证通过的服务号,必须要服务号才可以调用相应
  • ” 周局不得不给面子,既嗔怪又无奈地啧了一声,拍了拍王教授的手背,“哎呀我说王教授,烤什么火啊,孩子们都在外面站着呢,您这么大的年纪了,我知道您对当年的事情耿耿
  • 在最后一站的海边,我留下了一首情诗。在最后一站的海边,我留下了一首情诗。
  • 经过四节的较量,6人得分上双的骑士在主场以127-105射落老鹰,结束6连败的颓势。#这个秋天这么玩##台湾好好玩#文:米小编图:IG xuewen7.8【恢复
  • C 依托“云” 网红主播为本土优质企业“直播带货” 近年来,由于短视频行业和直播行业的飞速发展,用户规模和使用时长不断攀升,也给电商增长带来新的契机。
  • 一个有趣的人,不一定必须具备深厚的学识,但内心必须丰富;不一定走过很多的路,但他的生命中一定有故事在发生……总之,无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不要放弃做一个有趣的
  • 我若是在彷徨,情似在离殇,进而月光也晚了下来,拖走了回家的曲调,好像今日已不值得惋惜。《十月芳华》——《宝安区图书馆漫游》时隔多年,我漫步在旧日的浮华上,那时我
  • 手感软软滴不扎肉,上身宽宽松松,有一定的弹力,穿在身上很亲肤,宽松遮肉,不显胖,高领设计暖和遮脖子,搭配马甲/外套/大衣都是OK滴!秋天单独穿搭配休闲裤牛仔裤就
  • #全球创意美术[超话]# 英国伦敦雕塑艺术家芭芭拉·弗朗克(Barbara Franc)将垃圾回收站的金属废材回收再利用,以其独到精湛的技艺,创作出一系列令人惊
  • 不过随着长久的相处后,双鱼会发现摩羯是个很有担当的人,而且能够带来不错的物质享受,来满足他精致的仪式感。很多时候双鱼都喜欢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且追求仪式感,而
  • 2、薛佳凝,当初两个人在合作《天下无双》因戏生情,但是最后两个人并没有走到一起,让人叹息。所以,当恋人中的一个想放手时,请另一方轻轻地说:“亲爱的,让我们再牵一
  • #用车养车#新的环境,重新开始,对于这个年龄的我也是需要很大勇气的的,因为一切归零,重头再来。只有开工资的时候,钱花出去的时候,才能看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