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一本致富经?快手上这些乡村创作者可太强了】随着“张同学”凭借白描农村青年日常生活场景的短视频迅速走红,乡村赛道背后的巨大商业潜力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不少网红正在涌入村庄,试图挤进这个有烟火气的赛道,抢占流量红利。

但“张同学”的出圈难以复制,而真正在乡村赚到钱的大多是把直播当做新农具的“真农人”。在快手,已有不少乡村网红在真实短视频记录、直播中获得实在收益,并通过助农、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多种形式,印证乡村内容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无限可能。今天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三农创作者们在快手谱写了哪些精彩的商业故事。

【独特视角看乡村,新农人靠直播致富】

互联网的出现提供了快速的沟通方式,易操作、可交易的短视频、直播更是以其原生态的现场感和广泛的用户黏性推动乡村好物走向全国。而因新型传播方式快速发展的农村电商、农产品推广,也让越来越多新农人找到了致富路。

快手“开心果”凭幽默感吸粉千万,单场GMV近亿元

“捉只快乐的500万”(快手ID:ID48349115)在快手上有2000多条短视频作品,内容包括唱歌、跳舞、吐槽、整蛊、干农活等等,尽管视频没有丝毫的拍摄技巧可言,但“500万”有着极强的模仿天赋及幽默感,吸引了上千万的粉丝,她也因此成为快手有名的开心果。

如今,这个记录质朴农村生活的女孩,已经在粉丝的陪伴下成为了一名带货达人,凭借着她的真诚、幽默,以及镜头前出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500万”直播间常年位于同城榜TOP1,全国榜TOP10,单场直播最高观看人次近千万、GMV近1亿,全年订单量超200万单。
收获亮眼带货成绩的同时,“500万”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为粉丝们带来优质好物,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的美景、美食被更多人看见。

“乡土味”大姐视频展现趣味乡村生活,全年GMV上千万帮助家乡村民实现再就业

从“村口扯老婆舌”的姐妹聚会,到甜粽子、菜团子等地方特色食物,再到火遍全网的“刘妈学车”、“空妈舞队”等带有地方风情的搞笑段子,刘妈妈(快手ID:lm520666)用快手展现了趣味横生的东北农村生活。

真实的“乡土味”加上夸张的演技,让刘妈妈成功吸引了超1400万粉丝关注,成为快手三农粉丝TOP3创作者,单条视频平均播放量近200万,全年视频播放量超3亿。在给大家带来快乐的同时,刘妈妈超高的人气也让她的电商事业不断进阶,仅2020年就举办了超300场带货直播,累计销售额近2000万。
同时,刘妈妈还凭借自己的力量,帮助当地村民实现了再就业。在她看来,是快手让大家多了一个挣钱的门路。

【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快手助农带动更多人增收】

这个时代不存在所谓的怀才不遇,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成名机会。互联网不问出身,乡村创作者可以抓住自己的15分钟站上舞台,被更多人看到,同时也让更多人被看到。

95后打工仔为水果产地带货,销售额超千万帮农民增收

云南的95后阿浪(快手ID:AI666666)初中毕业后在饭店打过杂,也在厂子里打过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快手热门看到了“丑苹果”,嗅到其背后的巨大商机,从此便走上了在快手卖水果,并与水果种植户互动脱贫的道路。

刚从树上摘下的红江橙被一刀切开,轻轻一捏汁水倾倒而出,隔着屏幕的果香令人垂涎三尺。在快手短视频中,阿浪总是出现在各地果园里亲自勘察挑选水果。从云南到四川、广西,从丑苹果、果冻橙、葡萄柚子,再到甘蔗,“哪里有水果我去哪里,”阿浪说,“我就一个很朴实的农民的形象,我给他们讲故事,他们向我买家乡的东西”。
如今,阿浪的快手小店水果销售额超千万,他和更多志同道合的老铁们“逐水果而居”,奔走在全国各地寻找优质农产品。他们不仅帮果农解决销路问题,也给当地农民带来劳动用工机会。“我把小车开进我的云南农村的老家,他们都说我是全村的希望。”

985高材生回乡以知识助农,快手小店农资产品年销千万

“把虚高的农资价格打下来!”周昌南的快手主页写着这样一句话。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植保专业的周昌南,做过农药企业的研发和销售,又自主创业成立了农资公司。在农资行业摸爬滚打十多年,周昌南发现,“卖农资最大的挑战,不是把农肥农药卖出去,而是教会农民朋友使用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农技知识”。
尝试过线下讲课但效果不明显,周昌南毅然放弃门店生意,创建快手账号“小周说农资”(快手ID:V182-7499-5910),开始了自己的短视频和直播助农之路。通过快手,他讲的农技内容一晚上可以抵达全国各地的上万农民,他也逐渐积累了50多万粉丝。

今年7月,周昌南开始直播带货,他看不惯虚高的农资价格,自己卖的农资产品相对于农资店价格基本都要低20-30%。而他不仅卖农肥农药,还卖农业图书。两个月时间,周昌南就成了快手平台农资领域销售第一,目前,他每月的GMV都在150万以上。

【直播间变成全国性社区,即时交流中探寻农业产业发展新解法】

数字时代,农民离技术更近了,离消费者也更近了。他们汇聚在在快手这样的社区,所有信息都变得更加透明,信任成本也相应降低。当市场的信号可以更好地传递给农民的时候,不少农业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短视频降低农民养牛门槛,快手明哥每月在快手售出近千头牛

养一头牛的利润,相当于种10亩地。然而,不仅养牛是件技术活,把牛卖出去也不容易。但在快手,自发聚集的肉牛养殖者找到了一条可行路径。

营城子镇是东北非牧区最大的黄牛交易市场,作为当地最出名的养牛人,明哥的快手账号“满族格格”(快手ID:VX15944471338)积累了33万粉丝。明哥把传播养牛知识、提供优质服务作为立足之本。“养牛存在一定门槛和风险,我直播把这些技巧方法讲出来,普通农民也能学会。”

在快手,明哥的客户遍布全国,规模是之前的几十倍,春秋交易旺季每个月能卖掉近千头牛。“以前联系一个客户,又是打电话又是踩场,不仅效率低下,还要额外付出旅途成本。现在我只要往直播间里一坐,100多名潜在客户就在那里。”

明哥有两个养殖场,但远跟不上客户的需求,因此他也在当地收牛。“现在有更多年轻人养牛, 把它当成一桩可以发家致富的买卖”,明哥说,“农民每天刷着快手,就能跟专业养牛人面对面交流,普通用户懂行了,整个市场就会逐渐变得透明”。

知识付费造福中国果业,“江苏小苹果”带果农种出好苹果

“中国苹果种植面积全世界第一、产量占全世界一半,而出口占产量的 3% 不到。换句话说,我们的精品果,还不够自己吃。”陈厚武说。

有十余年苹果种植经验的陈厚武认为,真正想靠苹果致富,首先要种出好的苹果,而这归根结底要靠技术。他曾被大型农业企业、合作社聘为技术总监,也曾在一家拥有 1500 多亩果园的农场负责技术管理工作,并有着丰富的线下培训经验。陈厚武希望用自己多年的经验,助力整个产业发展。

2019年春节后,陈厚武注册了快手账号“江苏小苹果”(快手ID:A-xiaopingguo),开始在线上讲解苹果树种植技术,短短两年圈粉40多万。听他讲课的人遍布全国,从西藏林芝、新疆阿克苏、云南昭通到东北三省。很多粉丝按照他教的种植方法,做到了增产增收,收入比之前扩大 3 倍。

而陈厚武制作的88-129 元不等的知识付费课程,卖出了约2万份,买课的几乎都是农民。“我希望借助快手平台的力量,为中国果业的实力提升做些贡献。”

互联网搭建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有人借助一部手机、一个应用,让乡村与全世界产生链接,走向脱贫致富。

湖南邵阳的欧江曲,带领城步苗族自治县贫困户直播卖农产品,仅去年就帮老乡卖了700多万土特产;贵州黔东南的“侗家七仙女”开展公益直播800多场,为家乡带货1.3亿元;江苏宿迁沭阳县耿圩镇科技村长吴兴艳在村里带头直播卖多肉,年流水近160万;甘肃武威的翟建平直播剪羊毛吸粉百万,带火了当地剪羊毛产业;山东临沂徐蒲坦村在快手帮助下建立了全国最大的二手农机市场,整村年流水达数亿元……

而这些创作者的故事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据统计,每2位快手三农创作者就有1位在快手获得收入。今年1至10月,快手已有超过4.2亿个农产品订单经由直播电商从农村发往全国各地,农产品的销售额和订单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88%和99%。

不可否认的是,能够在乡村赛道里分一杯羹的创作者都非等闲之辈。他们手握农业发展密钥,利用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开启新的宝藏。也正因如此,我们不必为一个“张同学”的横空出世而眼热,而更应该看到,在新形式助力下,新时代的新农人展现出的崭新精神面貌,以及为农村和农业造就的新的希望。
没有人能通过模仿就成为下一个“张同学”,但每一个拥抱互联网、拥抱短视频与直播的乡村内容创作者,都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微播蒙城#【县外媒体看蒙城 | 《安徽日报》报道我县这两项工作】11月26日,《安徽日报》第六版和第八版分别报道《蒙城县聚焦民生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皖北“上海菜篮子”是这样炼成的》这两项工作。具体文章如下↓↓
❶蒙城县聚焦民生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科技发展真快,使用这个设备,上下电梯不用接触按钮,对于防止公共场所出现交叉感染十分有用。”近日,蒙城县居民王军对该县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推出的新应用赞不绝口。
蒙城县在县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安装26台非接触式电梯交互终端,集成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蒙城县数据资源局副局长陆世龙介绍,用户直接在空中虚拟屏幕上操作电梯按钮,整个过程与电梯实体按钮没有任何接触,可有效避免人物交叉感染风险。
  近年来,蒙城县聚焦民生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广便民应用,进一步便民惠民。目前,该县建成“7×24小时政务+公开大厅”,设立19台自助办事设备,群众可借此完成100余项便民事项。“皖事通办”平台可办事项达2096项,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全覆盖,年均办件100万件。上线服务地图并录入场所信息384个、事项23933个,公积金提取、公租房申请等130个事项实现深度全程网办。村、社区网上代办点今年已提供“就近办”服务30万余次,营业执照办理等高频事项群众“足不出村”即可办成。同时,扎实推进安康码便民工程,从一码通行、一码办事到赋码生活,连续推出“一码就医”“一码用餐”等场景,并在全省首创“码上看书”等应用场景。
  针对县城区域主要道路停车难,蒙城县实施智慧停车项目,目前已在城区人流密集的主要商业路段全力推行智慧停车。通过在线缴费、查询车位、在线导航等智能手段,有效缓解了群众出行难。
  “以前这个时段,能在这条路上找到停车位,要靠运气。自从智慧停车应用运行后,现在这个时段还有空闲车位,随时可以停。”11月16日上午,蒙城县居民李女士带家人到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看病,在医院门前道路一侧能及时顺畅停好车,省去了不少烦恼。
  “目前,我们已完成视频数据平台建设覆盖任务,基本做到了城区全覆盖、农村自然庄主要道路口无盲点。”陆世龙说,依托亳州市“城市大脑”总基座,以“数字蒙城”项目建设为总抓手,下一步将重点建设数字乡村、文明创建等一批“建当下、管长远”融合支撑平台,为群众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❷皖北“上海菜篮子”是这样炼成的
  “荷兰豆、黄秋葵、青豆、豆角……都是上海的订单,供不应求。”蒙城县精益诚食品公司的经理张景利告诉记者,“作为龙头企业,公司正带领全县种植大户抢滩沪苏浙。”
  近年来,亳州市加快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蒙城县全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绿色亳农”品牌,建设冷链物流集散中心,打造长三角地区优质“菜园子”,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销往沪苏浙地区。
科技“赋能”,农家菜跨越“高门槛”——
  “出口日本的食品要经过400多项检测,根据这些标准引入绿色科技,企业最终使产品成功登陆日本、欧美”
  秋冬之交,蒙城小辛集乡的田头满眼碧绿,种植的蔬菜一眼望不到边。它们都属于当地一家科技型农业企业——精益诚食品公司。
  早在2008年,当地人陈文芳就在小辛集乡成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主要供应沿海的蔬菜出口企业。随着生意的扩大,销售的稳定,陈文芳逐渐接触到了出口的“链条和关窍”。“2012年,董事长通过与厦门大学一位教授接触,熟悉了日本的蔬菜进口标准,准备自己做全出口产业链。”张景利口中的董事长,正是陈文芳。
  随着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提高,沿海地区的一些蔬菜加工厂由于没有自己的土地,无法有效控制种植源头的各项标准,2012年前后,相关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陈文芳趁着这个“风口”,成立精益诚食品公司。
  有了公司和生产标准,陈文芳从沿海先进企业请高管、引技术,由原材料供应商转为生产、加工、出口全链条企业。2014年,精益诚开始试生产,测量土壤营养成分,选择合适的土地,使用低毒高效农药、有机肥种植,并采用低温蒸煮、快速冷冻、零下18摄氏度恒温保存的方法,解决了蔬菜的储存问题。
  “毛豆、青刀豆、油菜花、小菘菜、菠菜、甜玉米、甘蓝等十多个品种,都可通过‘净菜’的方式储存,进行冷链运输。”张景利告诉记者,2015年,企业获得了出口日本的许可,此后蒙城数千亩土地上种植的蔬菜,远涉重洋,走向世界各地。
  “日本的食品进口壁垒较高,公司首战告捷,走上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张景利说,出口日本的食品经过农残、重金属等400多项检测,这些检测虽然繁琐,但企业根据这些检测有针对性地引入科技手段,最终使产品成功登陆日本。不久,精益诚公司又相继获得欧盟、北美的出口许可,在2020年的疫情影响之下,企业仍出口创汇230万美元。
  从2018年起,精益诚开拓长三角市场,与上海市合作,助力蒙城县成为该市的市外蔬菜供应基地。“上海市场太大了,精益诚一家企业‘吃不下’。”张景利说,精益诚与全县62家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合作,在精益诚公司的生产标准指导下种植蔬菜6万亩,联合向上海市场供应蔬菜。今年前八个月,蒙城县向上海输送各类蔬菜达12160吨。
抢抓机遇,专业村拓开大市场——
  “借安徽进入长三角的东风,蒙城县兴农公司与江苏绿港集团出资约8亿元在庄周街道马店社区建设蔬菜种植基地”
  蒙城县板桥集镇双鹿村,是精益诚公司的合作成员之一,受益于精益诚的生产规范和订单种植,快速从贫困村脱贫并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分拣、清洗、冷藏装箱、装车运输……近日,双鹿村的2600亩西兰花开始陆续上市。“西蓝花价格不断上涨,已经从采摘之初的每公斤6元涨到了现在的每公斤11元,仍然供不应求。”双鹿村党委书记刘娟说,今年亩产均值能够达到12000元以上,净利润在8000元左右。
  2017年,双鹿村提出“蔬菜产业兴村”的发展思路,成立了蔬菜专业种植合作社。在对接沪苏浙的过程中,双鹿村的蔬菜产业实现了跨越发展,种植面积由1200亩增加到2600亩。今年,借着安徽进入长三角的东风,双鹿村与上海清美绿色食品公司合作,又签订了100亩冬瓜订单合同。
  目前,双鹿村在以西蓝花为主导的蔬菜产业发展上,面向沪苏浙市场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蔬菜种植为引领,多样养殖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模式。“我们正着手建设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通过村企共建,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扩大种植规模。”刘娟说,该村已注册成立了蒙城县助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借助科研单位技术优势,提高西蓝花产业科技含量,开展出口原料备案基地认证等工作,逐步完善一体化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全力打造皖北地区蔬菜生产专业示范村。
  “安徽进入长三角,全县的蔬菜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企业因此获益。”蒙城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今年6月,由蒙城县兴农公司与江苏绿港集团出资打造的兴农绿港蔬菜种植基地,在庄周街道马店社区落户,建设面积约1500亩,总投资约8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产蔬菜2.13万吨,带动当地就业200余人,年培训专业蔬菜种植人员1000人次。
  当前,蒙城县充分发挥“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兴农绿港设施蔬菜产业园建设,精选优选蔬菜品种,围绕西蓝花、青豆、马铃薯、甘蓝和甜糯玉米5个单品种万亩连片蔬菜生产基地和黄瓜、番茄、辣椒、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探索出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新模式,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和农民共赢。
政府扶持,精加工延展产业链——
  “大力推动蔬菜种植向蔬菜初加工、冷链物流等全产业拓展,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
  在岳坊镇戴尧村的岳佳酱食品有限公司工程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很快,当地万亩莲藕基地种植的莲藕,将摆脱完全依赖“菜市场”的困局,延伸出藕类食品、调味品的产业链。“预计明年5月份之前能投产运营,日加工能力20吨,能满足戴尧村及周边村的莲藕深加工需求。”戴尧村村委会委员葛新权说。
  近年来,蒙城县发挥露地、设施蔬菜产品生产优势,延伸蔬菜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前端和后端产业链条,扶持做大做强蔬菜生产加工企业。
  走进精益诚公司的冷库,工作人员穿着厚棉衣,驾驶叉车将包装好的“净菜”码放整齐,等待冷链车装车。内外近40摄氏度的温差,使冷库出口不断冒出“白雾”,仓库管理员郭兰兰一边指挥装车一边对记者说:“刚刚收获的蔬菜若来不及加工,就暂存在冷藏库,加工好的蔬菜按照订单需求通过冷链车发货,每一袋‘净菜’都有迹可循。”
  随着蒙城与沪苏浙合作的不断深入,精益诚公司的国内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今年以来,国内销售额已超过6000万元,超过同期的出口额。随着销售额的快速增加,精益诚公司很快遇到了蔬菜冷冻设施不足问题。
  为支持精益诚公司发展,蒙城县兴农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为该公司配建了5000吨冷库。“政府的帮扶,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张景利说,目前企业正在规划建设第三座加工厂,计划在速冻“净菜”的基础上,做调理食品,并通过物流直接配送“有味道”的“净菜”。同时建设食品安全检测中心,今后蒙城发往长三角的蔬菜都能通过该中心检测,减少目前第三方检测的费用,进一步减轻县内相关生产企业的成本。
  记者了解到,蒙城县大力推动蔬菜种植向蔬菜初加工、冷链物流等全产业拓展,实施城乡冷链物流建设行动,在县城建设1个县级冷链物流中心,在农村建设17个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乡镇级冷链物流园,推动形成县乡村三级冷链物流体系,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进一步夯实“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的品质,努力打造长三角地区的优质“菜园子”,全面落实亳州市加快“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的战略,当好皖北地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优等生”。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发展乡村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今年以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移民致富提升行动,依托各村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培育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批产业强、环境美、品牌响的特色村庄和小镇正逐步形成。

隆惠村:创新生产模式 实现效益共享

隆惠村强化村庄规划指导,推动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专业化运作,不断强化村集体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建设智慧化设施温棚园区,实施120栋老旧温棚改造提升项目,通过购买、流转等形式回收农户闲置温棚,规模化种植香菇及育苗;引进优质企业参与“温棚+光伏”项目建设,形成“合作社+村民+企业”的生产模式,实现项目共建、效益共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促现有设施温棚尽快投产达效,建设成为现代化示范温棚,带动村民种植优质品种葡萄、草莓等经济作物。盘活闲置工业土地,建设枸杞芽菜、香菇等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配套建设冷库,雇佣本地移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提升移民收入,加快融合种养、仓储、冷链、加工、营销、物流、创新研发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全季全产业链。

果园村:真抓实干 建设最美乡村

果园村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50余户先进典型家庭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村民争做“主人翁”,不断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统筹整合各类资金,将民俗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中,建成民俗文化园、观光采摘园、休闲垂钓、水产养殖区,成功打造集餐饮、娱乐、休闲、采摘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通过组织开展暖锅宴、秦腔剧目演出、民俗文化特色美食节等活动集聚人气,带动农户特色产品销售和民宿消费,增加村民收入。优化基础设施,积极争取“美丽乡村”项目,硬化道路、安装路灯、建设污水管网、改造水冲式厕所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探索实行“户定点、桶分拣、站转运”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立果园村志愿服务队伍,争取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打造资金,进行围墙整治、文艺创作、乡村绿化等工作,以真抓实干描绘出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

龙泉村:转变思路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龙泉村充分发挥地理形态优势及文化资源潜质,加大农文旅融合发展力度,实现由传统村落向乡村文化旅游名村转变,“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多领域的旅游新业态初具规模,“贺兰山下第一村”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盘活现有资产,农户房屋空置率由原来的50%锐减到目前不足5%,带动乡间别墅、田园香居等50余户200余名村民返乡创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坚持“小组团 多风格 低成本 乡土化”发展思路,集中打造田园采摘区、休闲商业街、示范创业街、百草园、烧烤娱乐区、民宿休闲区六大功能街区,可提供床位300余个,可一次性满足5000人就餐;大力发展假日经济,积极开展“五一”烧烤节、“六一”儿童跳蚤市场、沿着高速看中国等活动,提高村庄名气,促进农民增收,仅2021年“五一”游客突破1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621万余元。

成立专业合作社,打造田园综合体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大力推进“绿尚鲜”果蔬菜产销基地、龙泉花卉基地、开心农场等设施农业提档升级,逐步实现村域山水化和农田景观化,推动自给农业向集约生产转变,对1800亩土地进行集中流转,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生产效率,直接实现农户亩均增收550元,增收致富渠道也由单一的农业生产收入转变为资产性收入、务工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分红收入相互补充的多元方式,人均纯收入由2017年的1.4万元增加到2021年2.1万元,村集体经济由2017年的不足20万元增加至目前的120万元。

培育新型产业,推进“互联网+乡村旅游”“公司+农户+电子商务”模式,依托抖音、淘宝等电商平台,借助龙泉百年大枣电子商务平台促销的既有经验,全面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形成龙泉村百年大枣、草莓、葡萄、溜达鸡、面粉、苦荞锅巴等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的销售局面。

聚焦项目优势,夯实基础设施保障,投资500余万建设龙泉村客运综合服务中心,与供电公司合作推进村域路灯亮化工程,煤改电,厕所改造等一批惠民项目的落地,为村民就业提供岗位,坚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提升村容村貌,造就干净、清新、宜居、休闲的美丽田园,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新民社区:发展特色手工业 带动就业增收

新民社区建设直播电商运营孵化中心——“沐恩巧媳妇”倪萍劳模创新工作室。利用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充分发挥本地村民特长,制作生产书法绘画、剪纸雕刻、民间刺绣、稻艺编织等工艺品和农产品。目前,已经解决社区50名妇女就业创业难问题,填补社区无产业、无电子商务运营平台的空白。“沐恩巧媳妇”倪萍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努力探索传统手工艺品文化与旅游产品的有机结合,推动传统民间手工艺向旅游产品转化,进一步带动了民族手工艺旅游纪念品的生产销售,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大武口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单位:大武口区融媒体中心大武口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张欣昱 邱青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PS:乐队的大叔们都很朴实,喜获签名CD一枚,TO签特别好[doge]为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加强各地科技创新交流进步以及数字化产业发展。
  • #摩登兄弟[超话]#*⸜( •ᴗ• )⸝* 跟别人谈起你,是我想你的方式。交易最重要的就是:你每一次的布局都不可能有百分百的胜率,做单有赚也有亏,且还有重要几点
  • 摄影: 发掘每一个平凡人的美好 贴近生活的细腻光影 SEEBEAR&见熊摄影 冬孕育着春,而不争春。——蒋捷《一剪梅》 #好的摄影婚纱摄影#   在
  • 【#俏江南成被执行人#,执行标的超127万[吃惊]】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俏江南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信息,执行法院为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标的为127
  • ——曹操 #在哪照婚纱照##苏州婚纱照# 我想看一场盛大的流行陨落的过程 我要一直不停许愿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摄影: 发掘每一个平
  •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____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厦门婚纱摄影工作室 #杭州摄影工作室##杭州婚纱摄影##厦门婚纱摄影工作室#摄影: 发掘每
  • ____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复古婚纱照# #婚纱照风格##婚纱照推荐##厦门婚纱摄影工作室#摄影: 发掘每一个平凡人的美好 贴近生活的细腻光
  • ____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婚纱照风格# #郑州婚纱摄影工作室##厦门婚纱摄影工作室#摄影: 发掘每一个平凡人的美好 贴近生活的细腻光影 SEEBE
  • 那些向日葵、星空、咖啡馆的灯光,那些火焰般旋转的笔触和饱满溢出的情绪,他说:“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 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
  • だから、今取り組んでいることを、ずっと続けていきたいです。アイドルは笑顔が大事なのは分かっていたけど、全然ダメだったと思います(笑)」「きっと先輩たちも通った道
  • 澳警方检查了张智森的往来通讯,包括邮件、短信和电话,但张智森坚称自己是清白的,并已致信联邦政府部长称,澳警方和澳边境执法局阅读并复制了他与中国高级别驻澳外交官和
  • 今晚只要49阿[允悲]这里是姐妹反馈!昨天有点负能量 觉着很多事情其实都是自己在盲目自信着 还发了条朋友圈 “在日复一日的自我怀疑中wuwei坚定着” 不知道是
  • 李明翰的故居Also known as "Li Hanlin Academy",It was the home of Li Minghan,
  • 淡薄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然与豁达,一种屡经世事变迁后的成熟安逸的日子,平静的心态 人活一世,看似长久dao,du实则只三天,昨天zhi、今天、明天。 生活在现实
  • 这个社会,最可悲的莫过于那些既不是学霸也不全是学渣的人。三分钟暖度,又恨自己不争气,更是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没在人群中,正在过着最最煎熬的日子。
  • 21年辛丑年,或许会有新的感情出现,但不过是偏官偏缘而已,不长久也不稳定属于只会和你谈恋爱不会结婚的。现在的社会上离婚的带着孩子的女人有不少,但是离婚的带着孩子
  •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Le secteur de l'éducation chinois s'engage à s'ouvrir da
  • 據《IT之家》7日報道,Sensor Tower統計數據顯示,抖音及海外版TikTok的全球收入大約85%來自中國版本抖音;美國市場排名第二,貢獻了8%的收入;
  • 【#嫦娥五号成功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Le véhicule de remontée de Chang'e-5 entre sur son orbite
  • 成人生日气球派对,店铺开业活动/引流活动策划,订婚宴设计布景,结婚现场爆破气球,婚房布置。成人生日气球派对,店铺开业活动/引流活动策划,订婚宴设计布景,结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