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
《资本论》预言了1930s的大萧条、1970s的石油危机、1990s的信息繁荣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揭示了贫富分化、信用扩张与消费主义现象的本质;熬死了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并且很快还要熬死新古典自由主义。这些现实意义应该足够了吧。

《资本论》主要思想简述
《资本论》一共有四卷,前三卷分别介绍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第四卷是剩余价值学说史,国内出版时将其单独作为一册。因此我们提到《资本论》,一般都是指前三卷。
第一卷: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论》第一卷是整套书的灵魂和精华,许多我们熟知的概念,如劳动二重性、商品拜物教、剩余价值、资本的原始积累等,都是在这卷提出的。第一卷完全由马克思自己编纂出版的,因此有着最清晰和最严谨的论证。数百年来无数人攻击马克思与《资本论》,但根本没有人能驳倒第一卷的理论。
第一卷共七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劳动价值论(第一篇):继承并发扬了李嘉图学派的劳动价值论,以一般商品的生产为对象,是研究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前提和出发点。剩余价值理论(第 2-6 篇):以资本主义商品的生产为对象,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第一卷的核心。资本积累理论(第 7 篇):研究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资本,并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进行总结。

1.1.1 基本概念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是劳动者再生产所需的商品价值,其使用价值是生产商品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其他所有商品的价值源泉。剩余价值是劳动力商品使用过程中新创造的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通俗来说就是劳动者生产出的商品价值超过自身收到的工资补偿的部分。
资本是能够创造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性是自我增值,途径是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剩余价值。资本的积累过程,就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实质是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并被用来雇佣追加工人的资本,即所谓的“资本生资本”。
资本分为依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被分为两类:不变资本是购买生产资料(原料、机器等)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将旧价值转移到产品上;可变资本是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仅生产出自己的价值,还能生产出剩余价值,并将这两部分价值共同转移到产品上。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的、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举一个例子,生产关系是资本的价值构成,因为其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是价值关系;而生产力是资本的技术构成,因为其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资料与必需劳动量的比率,是物质关系。所谓资本有机构成,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1.2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劳动者工资的增加不会损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性质由于资本主义的再生产最终生产出资本主义关系本身,资本家永远是资本家,无产阶级永远是无产阶级。生产资料的所属关系不发生变化,提高的劳动力价格只是减少了无酬劳动量。马克思的第一个结论就直截了当的告诉大家:哪怕工资再高,只要不掌握生产资料,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就永远只是打工仔。现实中的例子太多了,程序员的高工资和他们创造出的财富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工资越高,被剥削程度反而越高,这是何等可笑的现实。打工仔创造的价值越多,老板的豪宅就越靠海,而当他们不创造价值时,就会被无情的踢开,这能改变吗?很遗憾不能,因为生产关系是资本定的(所以叫资本主义),你只能遵守他们的规则,或者被这个世界抛弃。当然,《资本论》本身的理论是很简单抽象的,资本主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劳资关系早已复杂的一塌糊涂。现在大多数公司都会给员工期权,模糊了企业所有者和雇佣劳动者的区别,这个结论的内核依然是适用的,但需要针对时代进行发展。

(2)资本积累过程中可变资本相对减少,资本有机构成绝对提高由于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会出现资本聚集和资本集中,产生大规模协作,最终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会又导致剩余价值增加,进一步推动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相互推动,单位劳动量能推动的生产资料量大大提高。根据资本有机构成的定义,假设不变资本的数量不变,即生产规模固定,由于技术提高,单个劳动者能掌控的不变资本提高,为了降低成本,资本家必然会减少雇佣的劳动力数量,即不变资本的量会减少。反之,若假定可变资本固定,也能得到类似结论。因此,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绝对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最终后果,是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3)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西方传统经济学观点认为人有过度繁衍的原始动机(马尔萨斯老爷子),人口的变动是绝对的,因此工资的变动取决于劳动力数量的变动。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劳动力供给过多,因此工资会长期维持在仅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位置上(李嘉图的工资铁律)。然而,马克思说这工资铁律是谎言(他骂了李嘉图但没说马尔萨斯,人口增长这一事实还是不能否认的),劳动力市场根本不是古典主义所说的自由市场。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同时由资本决定:假设劳动力供给不变,资本可以主动进行扩大再生产,造成劳动力过量需求,劳动力供给相对短缺;资本也可以缩小生产规模,劳动力供给则相对过剩。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之所以存在过剩人口,完全是资本自己的选择。资本需要产业后备军满足突然扩张的需求,因此会通过规律波动的经济周期,将一部分劳动力挤出拥挤部门,使其成为产业后备军,等到新的部门增长机会出现,这些产业后备军则能迅速投入资本再生产,实现经济的增长。如何在现实中解读这一规律呢?现在有很多声音批评工会力量过于强大(如法国去年的黄背心运动),认为工会形成了劳动力供给的垄断,资本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但千万不要被资本迷惑,他们装弱博你的同情,目的是为了更轻松地吃掉你。劳动力市场始终是资本控制的,市场交换规律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的时候就被破坏了,现在工人阶级只是在尝试重新取得话语权。中国恰恰是因为工会的力量太弱,产业后备军又过于庞大,所以才会有996ICU 情况的出现。

(4)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越积累,失业者就越多,无产阶级也就越发贫困综合1-3 的论述,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结尾,马克思给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铁律: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这个结论完美符合现实。时至今日,赤裸裸的例子早已摆在我们面前,一次又一次地验证了这个结论的准确性

全球贫富分化已经达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地步:全球最富有的 26 个人掌握的财富等于最穷的 38 亿人掌握的财富(数据来源 Oxfam),各国最富有的 1%人口,持有财富占社会总财富的比重都在 20%以上,前 10%人口持有的财富占比都在 50%以上(数据来源 World Inequality Database)。财富的二八定律,早已变成二八十定律(2%的人口占 80%财富)。而这一切,都被 160 多年前的马克思,通过自己创造性的理论准确的预言了,这还仅仅是《资本论》的第一卷而已。只可惜,他说了,我们都没在意。

第二卷:剩余价值的流通过程
《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一卷是互补的关系,第一卷讲在生产领域如何生产剩余价值,不考虑流通和实现;第二卷则是讲如何将生产出的剩余价值进行实现(把产品卖出去),而不考虑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论第二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单个资本的流通,着重分析资本流通的形态变化(商品形态和货币形态的相互转化)第二部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着重分析资本流通的物质变化(从一种使用价值变为另一种使用价值)对流通过程的研究,核心在于找到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这部分内容在第二卷的第 3 篇。马克思从简单再生产开始分析,设定了许多前提假定,然后依次放开,使简单再生产变为扩大再生产、含固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等等。但模型变复杂后,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依旧适用,因此这里我就只介绍简单再生产。

1.2.1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模型,将社会产品的生产部门分为两个主部类和三个分部类:
第 I 部类:生产资料
第 II a 部类:消费资料的必需品部类
第 II b 部类:消费资料的奢侈品部类
省去计算和推导,我在这里直接给出马克思得到的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
I (v+m) = II (c)
II b (v) < II a (m)

(1)两大部类间交换的实现,要求社会产出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成比例
这个结论是从第一个等式得出的。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发现,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实现的条件。整个社会那么庞大的产品数量,能满足价值成比例就够困难了,还要满足使用价值成比例,这意味着社会需求也需要成比例,太难了。同时期的西方经济学的模型都是均衡模型,意味着一定有均衡点存在,且达到均衡条件时,整个系统是稳定的。但马克思建立了一个超前的非均衡模型用以解释现实,整个西方经济学能与之相匹配的,要等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了。所以,虽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陈述性分析经济学,其建模水平也并不是像某些黑子说的一无是处。
(2)两大部类间交换的实现,还要求工人能够按时用工资购买生活资料
这也是从第一个等式得出的结论,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不仅需要资本家的消费,也需要工人的消费,且二者的地位同样重要。这意味着什么?第一,为了保证剩余价值的顺利实现,资本家需要按时足额的向工人支付工资,否则工人买不起消费品,整个社会的再生产就会卡住,剩余价值就没办法转变为新的资本。第二,工人拿到工资后,就必须立刻将其消费掉,换成生活资料,绝不能储蓄起来,否则社会再生产也会卡住。请大家停在这里,思考一下,由这两个条件,你能想到什么?

信用扩张和消费主义!
我们在资本论第一卷提到,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剩余价值,所以他们巴不得一分钱不给工人,工资也应当能拖就拖。但在这里,矛盾出现了,如果不给工人工资,流通过程就会白给,生产过程就算有再多剩余价值,也不能变成新的资本。为了缓解这个矛盾,资本家发明了信用:我不按时足量给你工资,但我给你信用额度,让你可以购买生活资料,保证流通过程能顺利进行下去。等到你有钱了再还给我就好。只要生产的循环不中断,这个信用链就不会断,资本家就可以把未来的购买力拿到现在,实现当前阶段的扩大生产。工人有了钱,但就是不花,那该怎么办?
资本家也很怕这个情况,所以用各种各样的营销手段,怂恿工人阶级交出手中的货币,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打广告(最 low 方法)、营造稀缺感(限量抢购)、附加品牌调性(价值观、风格)、炒作社会话题(懂得都懂)、赋予阶层价值(买了这个,你就是高贵的中产,和土鳖打工仔不一样)。种种这些消费主义手段,目的只有一个,翘出工人手中的钱。如果没有马克思,如果没有《资本论》,这些社会现象背后暗藏的逻辑,谁能看得出呢?
(3)第 II 部类内部的交换的实现,要求资本家不能只消费奢侈品
这个条件很显然,如果资本家只消费奢侈品而不消费生活资料,都不用无产阶级革命,自己先饿死了。所以它是一个弱条件,一般都可以得到满足。

《在200米的山顶听郎朗弹哥德堡》

周日,在珠海大剧院听了郎总的《哥德堡变奏曲》。

1. 这是我第一次现场听郎朗的演奏,也是第一次现场听《哥德堡变奏曲》。在此之前,我写了一篇《我为什么说郎朗的<哥德堡变奏曲>糟糕透顶》,对郎总的录音室版本极尽嘲讽之事。当然,作为古尔德的铁杆,曾被古尔德《哥德堡变奏曲》鼓励过、治愈过的人,我不可能对郎总的版本满意。但是,“你总不能让古尔德爬起来弹《哥德堡》给你听吧”,樱太说。于是我们领着小小樱,和前一天刚在横琴大剧院结束了他的首场个人钢琴独奏会的周斌老师一起,来到了大剧院。

2. 我们买的是山顶早鸟票,二层倒数第二排,周老师说,你看,这么远,你的标题就叫《在200米山顶听郎朗弹哥德堡》吧。我说,好。虽然距离之远,声音反射过来估计都得1点几秒,但郎总确实是当世最一流的钢琴表演家,在山顶你也能清楚地听清他每一个触键,无论是低徊的小赋格,还是激昂的法国序曲,郎总都能保证座中每一个位置的听众都听得清清楚楚。所以之后想看郎总的朋友,可以放心去抢低价票。

3. 说回郎朗的《哥德堡》。整体来说,能在国内开《哥德堡》的巡演,敢去挑战这个作品,把《哥德堡》当做自己复出后的大作品,郎朗当然是有业务上的追求的。像周老师说的:“郎朗做了这么多年明星,还录综艺,但本身的业务能力一点都没有丢,这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实际上,对于大众来说,如果你喜欢巴赫,想听到活人给你弹《哥德堡》,郎朗几乎是当前的唯一选择。就算我不喜欢郎朗这个版本,我也必须要对郎朗respect。

4. 整个音乐会听下来,最大的问题是:郎朗本身和《哥德堡》的结合度匹配度问题。以古尔德为例,无论是少年版还是老年版,他都可以把曲子的30个变奏+前后两个主题弹得浑然一体,你确实是觉得“这是一首大曲子,途中只是有不同变奏罢了”。但郎朗在处理上,整体性是弱的。他可以在炫技曲里面弹得眼花缭乱,也可以在该沉浸下来的部分做得浪漫至极,但……郎朗总是给人一惊一乍的感觉。举个例子,第15变奏,G小调的卡农,郎朗确实触键相当浪漫,这是他本身就很擅长的风格;然后忽地一到了第16变奏,整个《哥德堡》第二部分的开始,充满了活力的法国序曲,郎总忽然来劲了,感觉他在想“哎呀前面终于结束了现在来点闹腾的东西”,而现场的观众本身都是歪着身子坐的,听到《法国序曲》的时候,全部又都直起身子来了。又比如,在第19变奏是一个很“巴赫式”的创意曲风格,然后到20变奏时则是双手飞来飞去的炫技——郎总又在炫技时候用力过猛了。
我的理解,郎朗最为全球最具票房号召力的钢琴明星,他太懂得观众的情绪了,所以在现场的演奏时,他知道巴赫是具备理解门槛的,你弹里头风俗曲、波兰舞曲的部分,现场效果一定会更好,炫技部分一定会更好,但在那些比较宗教色彩的曲子里,像第21、22变奏这种,以及第25变奏“黑色珍珠”,郎朗弹得并没有“沉下去”,他没有让我跟着他一起沉浸到里头。简单地说,没有打动到我。而这些部分是我在过去无论是古尔德还是朱晓玫的演奏里,我是被触动的。你说郎朗没有吃透巴赫吗?当然不可能。只能说这是他的理解而已。本身巴赫就是一个“人人注我”的作品。郎朗非常注重现场的张力,这是他的特色,乃至他弹到末尾,第30变奏,那个融合了民歌的优美旋律里,他几乎是按照浪漫主义+印象派式地弹出来,这个夸张的效果,娱乐性满分——包括最后回到主题变奏,郎朗为了展现“一生的旅程”,也是极度夸张的展现。我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不认可,仅此而已。太戏剧性了,太流于表面了。
当然,喜不喜欢是一回事,郎朗能力又是一回事。

5. 为什么我会跑去珠海,其实是因为我在广州抢不到票。珠海的票没有卖光,还有极少数高价位尚未卖完。我不奢望在广州能看到郎朗。用周老师的话来说,珠海可能是100个人想看郎朗,抢一个座位;那么广州得是10000个人抢一个座位——可音乐厅就是这么大。我观察了一下现场,珠海虽然是二线城市,但郎朗的高票价确实是一个筛选器,这么多的琴童,和我女儿年纪相仿的孩子,七八岁的孩子,就这么耐着性子听了90分钟的《哥德堡》,一点声音也不发出来,如此门槛高的作品,我也是要到35岁之后才会喜欢上的东西,我为现在孩子的素质表示惊叹。另外,我还看到了现场有人带着ipad,不知道是对照着琴谱还是如何,也有人不停地在做笔记,估计都是学音乐的孩子。所以,票价还是一个筛选器,如果一家三口要来看郎朗,最低消费3000元,买好一点位置的就6000元,这就没了。能花这个钱来看的人,这就是筛选了。学音乐真是一个烧钱的行当。

6. 最后一句话总结:郎朗厉害,但我不喜欢他的《哥德堡》;《哥德堡》是一个筛选器,无论对于音乐家还是对于听众。就这样。

#郎朗哥德堡变奏曲##郎朗#

四月份日記很多字

1-粉色芍藥和淡綠色洋桔梗,像柔軟的裙擺。

2-適合去公園畫畫的天氣。

3-剛剛收到的黑膠唱片,封面是那扇有星星的小窗戶。而我的窗戶外面,有很多盞城市的燈光,在窗簾後面看過去,也像星光閃爍。所以我就變成了擁有兩個星空的人。

4-春天的尾巴上,會有這種白色的花可以買。不知道名字,只會開一兩天,但香味會淡淡地飄滿整個房間。在小杯子里放幾朵擺在臥室床頭的話,晚上睡覺的時候都能聞到。
覺得會做一個有白色花香的夢。

6-因為看了葉芝的詩所以畫這幅睡著的男孩。

斯利什森林峭壁上
有一個蔥郁的小島,
那裡有振翅的白鷺
把瞌睡的水鼠驚擾;
在那裡我們已藏好
滿盛著漿果的魔桶,
偷來的櫻桃紅通通。
 
人類的孩子啊,走!
跟一個精靈,手拉手,
到那水上和荒野里,
因為人世溢滿你不懂的哭泣。

遠在羅西斯岬角邊,
月光的浪潮沖洗著
朦朧而灰暗的沙灘;
我們徹夜地踏著腳,
編織古老的舞步,
一直到月亮消隱。
 
我們來回跳躍著,
追逐著波浪飛濺的泡沫
而人世間卻充滿煩惱,
正在睡夢里焦灼。
 
人類的孩子啊,走!
跟一個精靈,手拉手,
到那水上和荒野里,
因為人世溢滿你不懂的哭泣。

格侖卡湖上的山裡
漫流的泉水四處湧;
雜草叢生的水池子
難得沐浴到一顆星;
從年輕的溪水之上
滴淚的青草叢深處
悄悄地把身子探出,
我們找沈睡的鱒魚;
在它們的耳邊低語,
給它們不息的夢想。
 
人類的孩子啊,走!
跟一個精靈,手拉手,
到那水上和荒野里,
因為人世溢滿你不懂的哭泣。

那眼神憂鬱的孩子,
他就要跟我們離去:
將不再會聽見牛崽
在溫暖山坡上低吼;
以及火爐上的水壺
使他心靜的唱歌聲;
也不再會看見家鼠
在食櫃的四周逡巡。
 
那人類的孩子,來嘍,
跟一個精靈,手拉手,
到這水上和荒野里。
他來自溢滿他不懂的哭泣的人世。

7-藍色的畫是我一直很喜歡的一首崔勛寫的歌

打開窗戶,揮揮手
呼喚世上一切悲傷
希望它們成為音樂和詩歌
來到我身邊

8-去看了法國畫廊在港辦的一個印象派展。看了梵高的秋天。

在美術館我從沒有認真看他的畫,因為不管是哪一間,他的畫前總是圍著太多人,太多鏡頭和議論聲。如果不能安靜欣賞,倒不如走遠一點,保持距離,別留下被打擾的回憶。

這次畫廊里沒有很多人,所以我才能仔細地看他每一道筆觸。也有其他人的畫掛在旁邊,每一位都是我喜歡的,可是看完他的畫以後我很生氣,沒有辦法,他就是不一樣。沒有第二個,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他的筆觸最笨拙,同時也帶著最強烈的感情,你甚至不需要去比較,因為這是一目瞭然的事情。也許是因為,繪畫是其他人生命中或輕或重的一部分,可繪畫是他的全部生命。

雖然我沒有機會在美術館認真凝視過他的畫,但在奥維的時候,小鎮上沒有很多人,我走過他畫過的小教堂和麥田,認真地看了他看過的所有風景。麥田裡空無一人。當時天也並不晴朗,覆蓋著大片的雲,風從很遠的地方吹過來,我突然覺得懂了他一點。又或者不需要懂,只是能夠感受到類似的心情就夠了。太多人討論他,而那些討論在那一刻突然變得沒有意義。我只需要記得當天風的溫度、雲彩的形狀。

我帶了花,可最終沒有去他的墳墓旁。對我來說那太沈重了。

但我想下次我還是會去那片無人的麥田,站在那裡吹吹風的。

9-想要走進去的一扇玫瑰色窗戶。

#Bonne journée#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希望周边的网友多多关注一下这位老人[赞]【#女游客休克医生用绣花针救命#】7月16日下午,一名20多岁的女游客在防城港市防城区三块石海洋公园沙滩游玩时晕倒,出现
  • 2,出单经历也不知道是不是运气特别好,上岸之后,我就随便发了一条带货视频,当时就是混的一条视频,爆的那个品,就卖出去了10单左右,后面我坚持发视频,开始每天有2
  • ”林小龙说,没想到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他们意外找出了一份和两户家庭相关的征地材料。”  但征收档案一直没找到,相关部门也不可能重复补偿,事情陷入“死循环”。
  • 还用了新买的刨冰机做了草莓味的刨冰太适合夏天了~#深夜发胖##自制美食##宅家美食pk赛#D321今日份早餐明太子法棍 蟹柳滑蛋 香蕉 巧克力牛奶[兔子]便当:
  • #中医[超话]##父亲背肌营养不良儿子参加高考##浠浠患重度肺炎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急需治疗##肌营养不良症都有哪些类型呢?##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超话]# 你需要做
  • #三体里的未来科技是科幻还是科学#2009年小郝问两位创始人,一统网文江湖以后,后面该怎么办,他们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说法:给整个文娱产业做“苹果园”——发现优质
  • 怀孕做产检等各项检查,眼看临近生产了,丽丽听说如果女方没有生育保险,也可以使用丈夫的生育保险,可李磊的公司却没有为他投保生育保险,丽丽想知道她丈夫李磊可以向公司
  • ”仙人王方平发现有一个叫蔡经的人,虽然不是好道者,也不知保养精气,修身养性上也还不如很多普通人,但就是有得道成仙的命,便自己找上门传授仙法。”葛洪认为世人在出生
  • 保国寺内的桂花,比门外更加夺目耀眼,只可惜不能看全,越是这样越想观其庐山真面目,踮脚伸颈,好一阵子,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好像没想好,不要紧,只要心中有景,沿途皆
  • 是的,塔露拉姓雅特利亚斯-Artorius,其实就是亚瑟的拉丁文写法阿托利斯(之前旦增就是丁真那条有人吐槽说鹰角总是找一些偏门的译法,这个应该也能算)而阿尔托莉
  • ‍♀️跟团额外浮力:收到微博晒单@进击团 揪10位小可爱,送出50元健身基金‍♀️减肥应该是女生一年四季都要进行的第二事业,我20年生完宝宝之后一直没下130,
  • (虽然专业就业两码事,但小姨当时本科985学经济,后来还是难找工作进了出版社)是否需要专业地去学有待商榷,这玩意儿自己找书看是不是也ok只看个人兴趣的话,目前在
  • 阿难尊者这个多闻 是依文解字,虽然也是辩才无碍,可他是讲小法,强词夺理,所以遭到佛的多次呵斥。阿难尊者这个多闻 是依文解字,虽然也是辩才无碍,可他是讲小法,强词
  • “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我们动态掌握有意愿接受服务的老年群体的姓名、电表号等信息数据,纳入电力大数据异常预警系统,并同步接入生态城智慧养老平台。日前,国网天津市电
  • #2000多名游客滞留北海#【#北海已确诊无症状感染者444例#】7月17日,广西北海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五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疫情情况和防控措施。目前,
  • 近年来,业主状告街道办不作为的事情,在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而这么多单位派员参加,各方利益纠缠其间,“难产”是可以想见的。
  • 这俩的周边可真不少,就奥特曼的种类、武器、不同形态、他的敌人…坑太深了,听说偶尔还会搞奥特曼见面会~之前娃给我看《奥特曼英雄传》的图片,我还以为是网上的恶搞呢,
  • angelababy 杨颖不当二番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
  • 书籍分享、晓袅品鉴、DIY调酒、白晶瓶涂鸦……大家玩得不亦乐乎~错过的车主们请不要懊恼晓袅“悦”沙龙第二站“悦舞”之旅即将来袭[打call]5月2日晓袅将以“摇
  • 心、巧克力、玫瑰我觉得这几个意象都很偏浪漫风,但是偏偏用了“放火”这个词,太妙了!有的时候那种没有逻辑但又很有个性很有风格的言语,更能冲击到我,狠狠被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