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在印度太平洋地区,IPEF将是一个难以推销的地方
2022年5月24日

周一,在美国总统乔·拜登访问期间,一个由印度-太平洋地区12个国家和美国组成的新经济集团在东京揭幕。它被命名为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PEF),被认为是美国印度-太平洋战略的经济关联。

拜登政府预计,IPEF将成为美国在地缘政治和经济上与中国竞争的重要工具。与美国一样,该框架的最初参与者包括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韩国等主要经济体,以及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以及文莱、新西兰和新加坡等较小的国家。

总体而言,IPEF集团将为供应链问题提供一个预警系统,鼓励各行业去碳化,并为美国企业提供中国以外可靠的亚洲合作伙伴。简而言之,美国希望提升其在亚洲经济领域的形象,而中国是亚洲的主导国家。

IPEF将包括四个不同的模块,涵盖公平贸易、供应链弹性、基础设施和去碳化、税收和反腐败。随着周一的开始,这些领域的谈判将很快展开。13个参与国将被允许选择在这四个领域中的哪一个领域达成协议,而不必对所有领域都做出承诺。谈判的参数应该在6月底或7月初确定,拜登政府希望在12至18个月内完成任何协议,然后提交给两国政府批准。

事实上,IPEF是拜登政府的孤注一掷之举,旨在提升其在亚洲的经济形象,作为对中国的可信制衡。它旨在突出美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经济领导地位。目标是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任期内美国可耻地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后,在亚太地区引起轰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该协定最初是华盛顿的主意,也是奥巴马总统签署的贸易协定。

印度媒体似乎认为,IPEF既不是“协议”,也不是“交易”。正如它所说的那样——一个由亚洲国家组成的松散框架,将为供应链问题提供一个预警系统,鼓励各行业去碳化,并为美国企业提供中国以外可靠的地区合作伙伴。

它不会就贸易协定或自由贸易协定所特有的市场准入做出有约束力的承诺,因为在保护主义情绪根深蒂固的美国,这将是一个很难说服的目标。但它将提供雄心勃勃的劳工和环境标准,并为国与国之间的数据流动创造新的指导原则。白宫实况报道开门见山地说,“IPEF将使美国和我们的盟友能够决定道路规则,确保美国工人、小企业和牧场主能够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竞争” 。

在IPEF的领导下,拜登政府试图主导人工智能和5G等数字技术的规则和标准。但美国想要推广的数字贸易和技术规则过于“美国化”,该地区许多国家根本达不到所谓的高标准。

美国将中国与地区国家隔离开来的目标将使IPEF的实施变得相当困难,因为该框架通过根据美国的经济政策在数字经济、环境保护和其他领域设置更高的门槛,以地区国家为代价服务于美国的利益。此外,东盟国家无意与中国脱钩,现有的供应链分工模式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并给印太国家带来了好处。

重要的是,中国是亚洲全面自由贸易努力的先锋,特别是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运作,而IPEF在有形经济利益方面对亚洲经济体几乎没有什么贡献,如向亚洲人民开放更多的美国市场。该框架没有市场准入或关税削减条款,缺乏该区域各国所希望的贸易激励措施。最重要的是,IPEF可能需要数年才能成型,而中国有充足的时间让它失效。

拜登政府目前还不确定是否让国会批准IPEF协定,因为国会可能会突然否决该协定。换句话说,2024年后IPEF的可持续性需要打上问号。亚太地区少数几个加入IPEF的国家将祈祷好运。

据报道,印度最初不愿意加入IPEF,因为印度更希望与美国达成双边贸易协定,并在四方框架下达成多边协议。印度对非自由贸易协定的担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它对非关税削减多边框架持谨慎态度,并怀疑它是否真的能给南亚任何新兴经济体带来实质性好处。

然而,在印度财政部长上月访美期间,德里和华盛顿达成了一项谅解,双方同意,尽管IPEF将通过建立和维持贸易便利化、供应链弹性和基础设施来要求“高标准”,但这将是一项针对中国的“战略举措”,在这方面,美印有着强烈的利益一致性。

当然,对美国来说,让印度加入IPEF几乎是必要的,因为后者被认为是美国印度太平洋战略的关键基石。德里屈服于美国的请求,尽管它更倾向于通过与美国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并就最佳市场准入进行谈判,建立一个南亚-印度洋经济区。

可以想象,当最终的IPEF一揽子计划成型时,印度会做一些挑选工作。就其本身而言,拜登政府也将意识到,试图将印度的准自给自足的经济和自给自足的政体融入自由的世界经济是徒劳的。

《纽约时报》最近在评论拜登的亚洲之行时写道,“随着物价上涨、股市下跌和对衰退的担忧在国内蔓延,总统急于表明他正在专注于稳定经济,特别是在五个月后的中期选举”。但是IPEF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将会很难销售。

【身边人”证实:“遏制政策创始人”乔治·凯南曾严重警告,北约东扩是美国最致命错误!】编者的话:作为美国“遏制政策创始人”,乔治·凯南(1904年2月16日-2005年3月17日)最为人熟知的是1946年2月22日撰写的那份从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发送到华盛顿,建议和平“遏制”苏联的“长电报”。但冷战结束后,作为曾经的外交官和历史学者,凯南多次警告美国政府:“北约针对俄罗斯的持续扩张将是美国政策中最致命的错误。”他甚至不再为美国国务院工作,而是到高校任教和专注于著书立说。美国纽约大学历史和国际关系学者詹姆斯·派克就是凯南晚年多本著作的编辑。近日,派克以这一特殊的“编辑与学者”双重身份,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回顾了凯南提出“遏制”政策和拒绝新冷战的真实想法,并讲述了自己对乌克兰危机升级、北约与俄罗斯关系、中美关系等问题的观点。

“对于冷战后的美国,扩大北约将是最致命的错误”

环球时报:能谈谈您与凯南的合作吗?



派克:我第一次见到凯南是1980年,当时我被他的经纪人推荐做他一本文集的编辑。记得凯南看了我列的文集入选文章目录后说:“派克先生,你既没有选‘长电报’,也没有选我在20世纪40年代以‘X先生’为笔名发表的那篇有关遏制苏联、饱受争议的文章。你是极少数不愿意这样做的人,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我认识凯南时,他最关心的问题似乎已变为“美苏关系以及日益严重的核危机是否会失控”,而且他明显表现出对美国没有能力明智处理对苏关系的担心。后来,他还问我:“你觉得这本书的名字应该是‘核幻觉’还是‘核错觉’?”我回答说:“‘幻觉’表明存在误解,而‘错觉’是一种危险的、具有欺骗性的想法。”他同意我的建议,于是,书名就变成《核错觉:原子时代的苏美关系》。

我和凯南合作的第二本书是《命运的联盟:法国、俄罗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我们最后一次合作的书是《生活速写》。这本书涉及他在旅行中的简单记录,时间跨越70年。我的工作包括阅读他那些仍受到限制的文件,然后一起探讨这本书可以采用哪些内容。从这些文件中,可以看出凯南头脑非常敏锐,而且对美国缺乏文化素养等社会问题感到不安。

环球时报:凯南被称为“美国遏制(苏联)战略的设计师”。但1998年5月美国参议院正式批准北约可以东扩后,凯南就表示这是一场新冷战的开始。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凯南如何看待苏联解体后北约东扩的问题吗?在他看来,北约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才能确保西方和俄罗斯之间的稳定关系?

派克:如果想要理解凯南对北约的看法,关键就是要回看他为什么一直反对北约的建立和发展。是的,凯南在1946年从莫斯科发出的“长电报”和1947年在《外交事务》上以“X先生”为笔名发表的文章让他被公认为“美国遏制(苏联)战略的设计师”。然而,他认为遏制应该是政治的、经济的和意识形态层面上的,而不是军事上的。凯南在当时以及一生中都反复强调,他从未觉得俄罗斯人要军事入侵西欧。

在当时,凯南当然是“马歇尔计划”的坚定拥护者,但当北约(东扩)的想法出现时,他作为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的负责人表示强烈反对。原因是他认为这会导致一个永久分裂的、军事化的欧洲出现。凯南认为与俄罗斯人达成任何可信的长期解决方案是可能的,最终也是有必要的,但北约的做法导致没有任何空间与俄罗斯达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凯南对北约20世纪90年代开始东扩感到如此震惊。凯南希望找到欢迎俄罗斯融入欧洲的方法。他也表示,这需要时间,因为这将是困难的。

但随着北约东扩,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凯南认为北约一直存在下列问题:军事化思维泛滥,倾向于将俄罗斯妖魔化为“敌人”以及倾向于从军事力量而不是更根本的问题上去考虑。所有这些都意味着——美国无法对这样的一个历史可能性持开放态度,因此,他表示,“对于冷战后的美国,扩大北约将是其政策中最致命的错误”,因为它将“激起俄罗斯舆论中的民族主义和反西方倾向”,“恢复东西方关系中的冷战氛围”,并让进一步削减核武器变得更加困难,甚至不可能。

因此,凯南希望北约如果必须存在的话,那么它应该是一个“以某种方式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系统。这个系统甚至都不应该含蓄地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敌人。凯南还写道:“为什么在冷战结束后充满各种希望的可能性下,东西方关系却集中在‘谁将与谁结盟’的问题上,并暗示在未来完全不可预见和最不可能的军事冲突中‘谁与谁进行对抗’?”

“美国的外交政策不会让世界更和平”

环球时报:您能详细谈谈凯南的晚年境况吗?

派克:虽然凯南的观点在政府圈子里被忽视,但他晚年的公众形象和声誉相当高。因为他的担忧符合公众对美俄重新爆发冷战以及核军备竞赛、导弹部署等问题日益加深的不安。他被排在那些警告“生态灾难”的人的前列。他还反对过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凯南对那些年不断增长的“反苏反俄狂热情绪”发表了强烈的看法,并认为华盛顿和太多的美国人“在潜意识中需要一个外部的敌人”。凯南还坚持“对美国权力的限制”。有一次我们吃午餐时,他和我聊起杜鲁门总统时期的国务卿艾奇逊,并表示“其不了解权力”。凯南当时解释说,在华盛顿的信仰中有异乎寻常的狂妄自大:美国在二战结束后不久就认为它可以构建一个全球体系,以此来控制自己的盟友,尤其是德国和日本,并以此对抗自己的敌人。他认为,华盛顿在掩饰自己越来越非理性的企图——成为每个地区的支点、“管理”游戏规则、将北约东扩到俄罗斯的边界、坚持美国“普世价值”,但这些最终将导致悲剧性的结果。因为所有这些都避开了凯南一生中谈到的“对权力的限制”。凯南反复强调,美国制定连贯的战略思维几乎变得不可能,因为美国拒绝对自己的权力加以限制,也拒绝对解决紧迫的全球性问题持开放态度。

环球时报:回到乌克兰危机,我们也想听听您的见解?

派克:乌克兰危机的关键要追溯到美国和北约(以及欧盟)拒绝接受一个不威胁俄罗斯的独立和保持中立的乌克兰。北约1999年和2004年两次大规模东扩,清晰地暴露出华盛顿的基本议程:首先是要严重削弱俄罗斯的长期影响力;其次是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扩大后的北约中的核心地位。有分析认为,美国拒绝与俄罗斯就基本问题进行谈判,且多年来在乌克兰采取了很明显的导致危机升级的行动——从“民主促进”政策,到所谓的“橙色革命”,再到大量资助、训练和武装乌克兰军队等。

谁也说不准华盛顿在自己不断深化的治理问题中要走向何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在繁荣时期,动员起来对付一个“敌人”往往会带来一种虚假的团结感,而那些日子已成为历史。曾经,美国可以负担大量的军事开支和不断置身于战争的成本,也能让大多数美国公民仍享受相对优越的经济福利,但现在美国做不到了。至于欧洲,一个追求更独立、更少结盟的欧洲可以在世界上扮演一个更为积极的角色。那样的话,欧洲可以放心地去应对气候和核问题,力争创新全球治理模式,而不是被卷入长期的“再军事化”,或者更糟——在华盛顿的怂恿下将自己的军事存在扩展到亚洲。

环球时报:中美之间既有分歧也有共同利益。您认为,两国还有可能携手努力,让乌克兰危机尽快化解吗?

派克:如果美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灵活性,降低自己的调子,那么,美中两国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帮助解决当前的危机。当然,这需要美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方向,而不是中国。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没有这样做。不过,我们应该记住,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和欧洲人开始认识到,如果(美国)采取当前针对乌克兰危机的这种外交政策,既不会让世界更和平,也不会让世界有足够能力来有效应对全球变暖等其他具有威胁性的生存危机。解决这些危机需要以正义感为基础的、创新的全球治理方式,而推动这些方式的应该是一种区别于美国和北约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对俄罗斯所采取的那种策略。

“中国崛起,美国没有做好任何准备”

环球时报:您认为在拜登政府任期内,中美关系会有明显改变吗?

派克:尽管大多数迹象表明美中关系日益紧张和不稳定,但拜登政府有可能改变自己对华政策的一些方面。拜登政府正在大规模增加国防预算,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挑衅性措施,试图动员美国的传统盟友加入其针对中国的军事战略,如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和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

同时,拜登政府还在延续特朗普将美国贸易政策武器化的做法,并试图利用对俄制裁进一步推动美中经济“脱钩”。

当然,所有这些都需要放在中国的历史性崛起在各方面给美国带来不安的大背景下来看。作为一个非同寻常的非西方文明,中国正在走向全球权力的中心。美国历史上没有为这种情况做好任何准备,无论是在政治、文化、心理、种族还是战略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美中关系的前景仍很严峻。

但抛开可能的“黑天鹅”事件不谈,鉴于美国对华政策一成不变,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这不是冷战时期的重演。冷战时期,美国国内的“恐共”情绪和对苏联、中国的妖魔化描述相互结合。有所不同的是,现在美国民意调查显示出当前美国民众对中国持相当负面的态度,但实际上在美国受访者最关切的问题中,有关中国的排列很靠后。我怀疑是否真的有很多美国人把中国视为华盛顿治理体系日益失调的根本原因。中国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精英群体所关注的,而这种关注主要为美国军工集团的利益服务。

其次,美国政治机构在中国议题上存在分歧。拜登总统面对的是一个日益失意的民主党,且党内的进步派和拜登之间也存在矛盾。进步派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问题上态度强硬,同时探寻各种国内改革。而拜登的预算和外交政策议程与进步派的主张相冲突,这让他们深感不满。

第三,尽管美国大企业的精英并不打算公开质疑华盛顿的对华政策,但他们内心也很矛盾。因为对许多人来说,以各种方式与中国“脱钩”以及拜登政府对俄制裁有可能加速削弱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私下里,一些人担心美国已失去通过美联储、华尔街和庞大的政府赤字运作来化解金融危机的能力。多年来老有人在谈论“中国的崩溃”,但正如2008年金融危机时所显示的那样,美国已经将“系统性风险”这一概念制度化,变成了美国经济运作的核心。如果没有中国在2008年到2009年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很难知道今天的全球经济会是什么情形。(《环球时报》4月19日7版文章,作者: 夏温新)

#历史上最致命武器背后的非凡头脑和良心不安#【悔悟、道歉、警告……“最强大脑们”为何良心不安】#爱因斯坦的道歉#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近日发表题为《历史上最致命武器背后的非凡头脑及其随后良心的不安》的文章称,在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头脑曾在历史进程中发挥过决定性作用。这些伟大的发明是人类的里程碑,留下了伟大的遗产,使我们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进步,并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适应世界的能力。但有些人看到自己的发明成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战争工具,使大量的暴力与死亡记到他们的账上。有些天赋异禀的人甚至批驳自己的发现,成为反对过度使用自己发明的积极分子。全文摘编如下:

“原子弹之父”的悔悟

“我正变成死亡,世界的毁灭者。”这句取自印度教宗教经典《薄伽梵歌》的话,是二战末期广岛和长崎遭遇原子弹爆炸后,罗伯特·奥本海默最先想到的东西之一。

那时,奥本海默已致力于这种核武器制造多年。此事肇始于另一位天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警告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治下的美国政府,纳粹德国有可能成为第一个研发出这种大杀器的国家。

这可能是曼哈顿计划的萌芽,该计划由奥本海默领导,目的是研发出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这颗原子弹1945年7月16日在名为“三位一体”的行动中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爆炸。

不到一个月后,原子弹被投向日本城市。奥本海默积极参与了这一决策,他不仅研究了从天然铀中分离铀235的过程,并确定制造原子弹所需的临界质量,而且还在确定原子弹的理想目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指出广岛和长崎。

据估计,原子弹落下当天的死亡人数在15万至25万人之间。

在那可怕的死亡人数出现后,奥本海默不仅辞去了曼哈顿计划负责人的职务,后来还担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顾问,成为支持对核能力施加国际控制以防止此类武器在全世界扩散的积极分子。

此外,他主张停止美苏之间贯穿冷战年代的军备竞赛。在冷战中,“相互保证毁灭”的战略思想阻止了两国中的任何一国对另一国实施核武器攻击。

然而,奥本海默阻止世界各国用核武库武装自己的努力却以失败告终。他以“原子弹之父”的身份永载史册。

爱因斯坦的道歉

另一个对这个事件感到后悔的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个称自己是和平主义者的人,他在去世前为他写给罗斯福的信道歉,这封信为曼哈顿计划铺平道路。

爱因斯坦还在这一人类已知的最致命武器的开发中发挥了另一个重要作用,因为他著名的公式E=mc2是使原子弹问世的原子研究发展的基础之一。

这个公式是1905年提出的,也就是原子弹爆炸前40年,本质上是说能量(E)等于质量(m)乘以光速的平方(c2)。换句话说,少量的质量可转化为大量的能量。

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相当于超过1.5万吨TNT,长崎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相当于2.5万吨TNT,而在爆炸中仅释放了几公斤铀和钚。

尽管他的公式提出了使原子弹成为可能的物理学原理,但在政治上他把这描述为一生中的“重大错误”。他多次提到这一点,比如在写给日本《改造》杂志的一封信中,他解释说他给美国总统写信的动机是担心德国人会先制造出原子弹。

“我看不到其他办法,尽管我一直是坚定的和平主义者。”爱因斯坦写道。

多年后的1955年,在去世前几个月,他在给朋友莱纳斯·鲍林的一封信中再次提到那封信。

鲍林引述爱因斯坦的话说:“当我在写给罗斯福总统建议制造原子弹的信上签名时,我犯了今生一个重大错误。”

卡拉什尼科夫的疑问

如果说核弹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武器,并且迄今为止只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使用过,那么AK-47半自动步枪可能是它的完美对应物:制造成本低、维护设计简单,但与前者同样致命,甚至更致命。

这与它的创造者、俄罗斯工程师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的本意相去甚远。他将这种武器视为一种保护苏联免受纳粹侵害的工具。

AK-47步枪本身就是武器世界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它发明于1947年,也就是最早的原子弹爆炸仅仅两年后,是一种简单耐用又可靠的步枪。它不仅成为苏联军队和后来的俄罗斯军队的首选武器,也是其他数十个国家,以及恐怖组织、革命游击队或违法犯罪集团的首选武器。

据估计,该步枪自问世至今,全世界生产超过1亿支,大约50个国家的军队现在仍将其用作常规武器。

如果将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造成的受害者算在一起,最大死亡人数估计为25万人,那么估计每年由AK-47的子弹造成的死亡人数也差不多。

这些死亡似乎一度没有让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感到压力,他对自己的致命发明几乎没有表示任何悔意,甚至在问及时还说自己睡得“很香”。

但在去世前,卡拉什尼科夫给他所信奉的俄罗斯东正教的大牧首写了一封信,说他总是觉得要为自己的革命性发明造成的数以百万计的死亡负责。

“我精神上的痛苦难以忍受。我一直在问自己同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如果我的步枪夺去了人们的生命,我,这个基督徒和东正教信徒,应该为他们的死负责吗?”

高尔斯顿的警告

亚瑟·高尔斯顿是美国生理学家和生物学家,毕生致力于研究植物世界,尤其是了解植物激素和光如何影响植物发育。

在他的研究中,他发现一种叫三碘苯甲酸的成分能够刺激大豆开花并使其更快生长,但如果使用过量,可能会导致植物死亡。

这一原理启发其他科学家研发出所谓的“橙剂”,这种强力除草剂在1955年至1975年的越南战争期间被用作化学武器。

在那场战争中,美国陆军向越南丛林和田地释放了大约2000万加仑的“橙剂”,越共游击队藏身于这些地区,并赖之给养部队。

这种除草剂能够摧毁农作物并暴露敌人的阵地、路线和动向,但代价非常大,因为它同时会造成巨大且可能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并对人类健康造成危险影响。

高尔斯顿对这种情况发出警告,他指出“橙剂”中最危险的成分二噁英是一种污染物,它可以在环境中残留数十年,此外还会导致癌症、胎儿发育畸形、不孕症以及神经和免疫系统受损。

与奥本海默不同,高尔斯顿的警告对理查德·尼克松治下的美国政府产生了影响,后者下令停止喷洒“橙剂”。

诺贝尔的遗产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故事也许是科学界最不为人知也最自相矛盾的悔悟故事,因为他的名字与授予有利于人类与和平的最伟大的科学进步的奖项密不可分。但这一奖项的由来,恰恰是对助长了战争、死亡和破坏的悔悟。

诺贝尔出生于一个工程师家庭,很早就与父亲一起研究炸药的制造。一场悲剧影响了他的一生,1864年,他的弟弟和另外四人在硝酸甘油爆炸中丧生。

这使他专注于寻找一种使这种液体炸药更稳定的方法,以便更容易操纵它。两年后的1866年,他向全世界展示了炸药。

炸药是一项革命性突破,为发明者带来了巨大的名利。但它也打开了通往破坏的新时代的大门,因为它很快就被用于战争,用作炮弹和各种军事武器的填充物。其后,数以百万计人的死亡与炸药的战争用途有关。

这些死亡让诺贝尔感到非常痛惜。他于1896年12月10日在意大利的圣雷莫去世。在他的遗嘱中,他言明了这种负担,并留出个人94%的财富用于创造我们现在所知的诺贝尔奖。

诺贝尔试图借此弥补他认为自己用炸药给人类造成的损害,并使自己的遗产与纪念那些用发明或影响力为人类福祉作出贡献的人联系起来。https://t.cn/A6xpK7sB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随后几个月,志愿者在方圆20公里的村庄里四处寻找,终于在钱粮湖镇团洲虾找到了92岁的雷金莲老人,老人承认当年被日本鬼子抓去过却否认救过人,并表示自己有个姐姐叫雷
  • .活到这个年纪反而开始求知若渴,每天都渴望学到新的东西,吸收新的能量,掌握新的技能,我深知自己还没到大放能量的时刻,目前对于世界的探知欲、对于自己的挑战欲、对于
  • 暗地里“全球投毒”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除双方激烈的战况外,美国在乌克兰设立的生物实验室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这在一定程序上佐证了人们之前的猜测。这些被美国“民主输
  • 【封城的第十天昨天恰逢小轩轩3周岁的生日疫情伴随下的童年此刻一个奶油蛋糕成了有钱也买不到的奢侈用废旧的春联剪了一个生日帽电饭锅烤出的蛋糕配上酸奶草莓奶奶拿出家里
  • 一,卖给子女:1,契税1%(90平以下)2、个税0(满五唯一)3、登记80元套4、交易服务费3元/平(已免)二,赠予子女:1,契税3%2、公证费1-2%3,评估
  • [悲伤]今年新年一直没有立flag,因为潜意识觉得努力赚钱这一条就好了,看了毛总的事项觉得还是有必要写一些计划,所以我打算今年少叫外卖多做饭!不过好歹也是自己在
  • 我心想着不管如何,总归是亲戚已经修好车了,也不会如何,于是也就去睡了,想着第二天白日再去驰骋吧。家里的狗终于开始叫唤,那是迎接家人的声音,原是父亲回来了。
  • 依山而居傍海而生山景之中的日出海韵之中的秀石美景与远方时光与情怀享受与自在[礼物]在南京虽然无法做到依山傍水,但是可以做到禅房花木深,也是一种独到的体验,我选择
  • [开学季][开学季][开学季]【扩伯丝】进行一个扩同担伯丝滴大行动~[笑而不语]伯丝宝贝看过来~本人铁唯 从赛时打投一直到现在队内+创内op伯远(那个……我比伯
  • 如果两个人感情不好,大到买车买房装修,小到鸡毛蒜皮,只要有事就各种吵,那么这样的婚姻对男女双方都是倍加煎熬的。有的夫妻关系原本还不错,但家庭矛盾多,婆媳关系,亲
  • 想起以前《功夫熊猫3》上映的时候,我那场人都满了,而且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有,现在想来真的很感慨啊,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做到啊,追光请您一定要做下去,只要你做我就
  • 「sterikschips」的重點食材馬鈴薯,是一種只能以人工種植,生長在Ammarn?s特殊的朝南岩坡上的尊貴馬鈴薯,加上北歐野生松茸、丹麥松露海藻、特等Le
  • #井冈山大学[超话]##小井书屋# 今天小井推荐的书籍是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 摘录: 每个人都在挥手,但火车只管往前,因为它别无选
  • 在温伯格看来,自然就像是一台教学机,不时用满足感来激发我们想出更好的解释自然的主意。书中,他还引述了活跃在公元前 70 年左右的古希腊学者革米努斯表达的一个意思
  • 若能专称弥陀佛名,则不论圣凡善恶,皆能往生弥陀净土,不但脱离轮回,且能广度人天,岂非出世之妙道(不可思议谓妙)成佛之正因(非邪定、不定谓正)如昙鸾大师言:有凡夫
  • 本周最后一次跑步,昨晚五公里跑配速没控制好,三公里后节奏乱了,最后跑完感觉不太好。看了一下数据,除了时间慢了点和心率高了点没有别的问题,希望自己能够早日突破十公
  • 2022.04.01-2022.04.02成功日记:1.开系统工作会,帮领导操作视频确实整的有点紧张,穿少了,开了一下午会给我冻屁了2.回家自己做面吃,看偶然的
  • 白卿以歌姬身份嫁入诸侯世家为妾,只是因为男人的政治考量而被选中,两个毫无感情的人演绎着表面上的恩爱,实际各怀鬼胎——简单说就是两个不会爱的人由不爱到相爱的过程,
  • 当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歌手时,谢娜就已经成为了娱乐主持一姐,谢娜助力张杰事业让对方也倍感压力,但是谢娜多次在节目中表示自己非常欣赏张杰的才能,只是单纯的想和他在一起
  • ;能够因材施教,学生会在快乐的绘画过程中迅速进步提高。从小热爱并开始画画,考学教学经验丰富,善于交流,为人谦虚,人品好,幽默,有爱心教学期间善于全面提高学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