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耳入虚妄
(第四十九段)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其中,吸此尘相,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篇讲的是耳根:耳根是指耳垂与面部交界的地方,也就是耳部垂直而下的尽头就叫耳根。耳根是耳朵和头面部相连的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我们通常讲的耳朵。“耳”能“听闻”声音,以能“听闻”声音而生耳识,故称为耳根,耳根产生听觉。
佛说:阿难!比如有人用两手指,快速塞住双耳道,耳神经突然受到冲击波的影响就会导致耳根疲劳,头脑中就会有嗡嗡的声响。这耳根所发生的耳疲劳,都是人为造作的,造作就有、不造作就没有,实际上是一种幻相,虽然如此,但都“同是菩提,瞪发劳相。”也就是说,产生这些幻相的根本,都同属于菩提心。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觉悟就是从迷惑中觉醒了,豁然开悟,悟到了自己的真实生命,这个真实生命,既不在轮回中,也不在生死里,而是在常乐我净的大自在境界里。
有了这种觉悟,并由此觉悟而明心见性,证得般若智,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这种境界,称为菩提。是大彻大悟,永断生死,直通三乘菩提道的一种证境。三乘菩提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即:
1、发心菩提:指十信位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证菩提果之因。
2、伏心菩提:指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
3、明心菩提:指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此毕竟清净即般若波罗蜜相。
4、出道菩提:指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但不执着般若波罗蜜,其境界已灭除一切烦恼,出离了三界,到达萨婆若(一切智)处,故称出道菩提。
5、无上菩提:指经由等觉、妙觉而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
以上合称五种菩提,是从大乘菩萨五十二个位次来划分的。另《法华经论》卷下对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
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指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指悟契合于一乘佛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指悟得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
以上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有分别。凡是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施主及信众)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
“菩提”虽有三乘、五种、三法之分,最终都归于无上菩提。这里所说的菩提指的就是无上菩提。“瞪发劳相”是耳根在连续热烈及繁杂的环境中,受声音冲击所产生的疲劳现象,这种劳相说明耳根有“听闻”的功能,而这种功能只是菩提因无明所生的一种幻相。
“听闻”的存在,是因为有动态和静态这两种妄尘,动为有声、静为无声,能分辨这两种声尘的名“听闻”,“听闻”既不在动、也不在静,名为居中;但“听闻”又能吸纳动态和静态这二种尘相,名“听闻性”,就是有“听闻”的性质。如果这“听闻”离开动静二尘,毕竟无体;无体之体,指的是自性“心”。“听闻”只是“自性”“心”的功能,离开自性“心”,这“听闻”就等同于无,因“听闻”本身是没有自性的。
佛说:是这样的,阿难!你应该知道,这个“听闻”,即不是从动态中来、也不是从静态中来、也不是从耳根生出、更不是从虚空而生。为什么这样说呢?如“听闻”是从静态中来,动态就消失了,就听不到声音的响动;如“听闻”是从动态中来,静态就消失了,就没有静的感觉了。事实是“听闻”对动静二相都能感知,所以这个“听闻”即不是从动中来、也不是从静中来;
如果“听闻”是从耳根生,就一定没有动和静,因“听闻”的本身,是没有自性的,没有自性的“心”就不会有“听闻”的功能,耳根一旦没有“听闻”的功能,就听不见动和静了,所以“听闻”不是从耳根所生;
如果是从虚空生出,虚空就有“听闻”的功能了,虚空有了“听闻”的功能,那就不是虚空了,再说虚空又不是人,怎么会有“听闻”的功能呢?假如虚空能自己“听闻”,又关耳根和“听闻”的什么事呢?
由此应当知道,耳根及“听闻”只是自性“心”的一个幻有功能,犹如人为制造耳疲劳声响一样,就会产生一种幻有,这种幻有,本来就是如来藏因无明所生,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就有,而是虚幻不实的,是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的。

《楞严经》第三卷【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第四十八段)#眼入虚妄#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相,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瞻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楞严经》是集“教、理、行、证”于一体的一部大经,其理严密、其法精要,堪称大乘佛法最杰出的代表。学懂了《楞严经》,不须再从教下学起,可直接进入实证。《楞严经》犹如一盏法海明灯,为正法修行人,指明方向,是一部外道学不进、邪魔最害怕的佛学宝典。能修学《楞严经》,即是修学如来正法,在修证上一定会是一天一个样、天天有进步。以上佛为我们开示了五阴皆幻,说明五阴不是因缘所生、也不属于自然的道理,很重要,认识清楚了,才能灭幻证真,树立起如来正知正见。
世尊接着为我们开示构成身心世界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的道理,进一步说明六根如同五阴一样,都是如来藏因无明所生之幻相,不可执以为实,但可借幻修真。这篇讲的是眼根,眼根产生视觉。具有视觉的“眼”能见虚空日月、山河大地等一切物象,以能对一切物象而生眼识,故称为眼根。
佛接着说:阿难!什么叫“六入”,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六入”:指的是六种体相、即: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入”指眼耳鼻舌身意有吸入尘境,即吸入色、声、香、味、触、法的功能和作用,故名六入、又名六根;六根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六根构成身心世界:其中“眼耳鼻舌身”构成身世界、“意”构成心世界。
“如来藏”:又称为藏识、真如等。它具有常住、妙明、不动、周圆、神妙真如之性质。“常住”是不去不来、“不动”是不生不灭、“妙明”是寂而常照、“周圆”是周遍圆满,无所不包。如来藏又称为佛性、佛性即“如来藏”,众生皆有,法法平等,因此,正如世尊成道时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能成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因妄想执着而未能证得。”如果我们能够按佛说的道理去做,放下一切妄想执着,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佛。
如来藏一词在释迦牟尼佛讲说大乘经典中就有开示,在《楞严经》、《楞伽经》、《大般涅槃经》、《大乘起信论》等诸多著作中都已广泛提及。后唯实宗将原始佛教一心六个识增至八个识,以第八识为生命的主体,通常称被无明所染的如来藏为阿赖耶识,此识为一切众生之本源。阿赖耶识与如来藏是第八识的一体两面,区别在于前者含无明、故属“识”;而后者不含无明、故属“智”。所以,如来藏又称为大圆镜智。
如来藏含藏宇宙一切善、恶、不善不恶等诸多“种子”,种子就是业因,有了因、就必有果;有了果、就必有因。因果形成的种子,寄存于如来藏中,如来藏犹如一个大仓库,具有“能藏”等诸多功能。当众生除尽一切无明,转识成智之时,如来藏即转变为“法身”,并因此而成就“大圆镜智”。
如来藏实为众生生命之本源,具妙真如的“空性”及“虚妄有”之性质。“空”意为不可言说,“虚妄有”指万物虽然非实,但却有形有相。这虚妄有依空性而生,空生有、有显空,如此形成空有不二之真理,与外道的神我永久是完全不同的。外道之大梵、神我皆认定是“自然”所生,与妙真如性不同。
如来藏体无生灭,众生轮回只是无明而生之虚妄有,这与外道“神我”参与轮回也不相同。我们见到的一切尘相都不是真“因缘”或“自然”生灭,而是如来藏的功用,由如来藏“如幻”而生、“如幻”而灭。其它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一切相皆是如此。而“妙真如性”能生万法,其性能生一切妙有,故名“妙真如性”。
佛说:阿难!若人用眼睛看一样东西,时间看久了就会出现眼疲劳而发生眼花,名“瞪发劳者”。“瞪”是不眨眼的直视、“发”是发生、“劳”是疲劳。这种状况,称为“瞪发劳者”。这眼睛所产生的疲劳,会看到一些幻相,但都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菩提”即如来藏。“瞪发”同前义、意为无明;“劳相”指的是因无明所生的一切妄相,这眼根和劳相都是如来藏因无明所生。


佛说:由于有光明和黑暗这两种妄相尘境,能识别光明和黑暗的“能见”,却不在光明这一边、也不在黑暗那一边,由此而发现这个“见”是居于中间,正因为它居于中间,所以能吸入光明和黑暗这两种相反的尘相,也就是即能看见光明、也能看见黑暗,这种状态称名“见性”,就是有见不同物象的能见性质,但不是明心见性的见性,这里一定要分清楚。
如果这个“见”离开了光明与黑暗这二种尘相,就失去了觉知性,就什么作用也没有了,因它毕竟无体,只是自性的一个功能,一旦离开自性,就没有自己单独的自性,没有单独自性的眼根就如同于没有。
佛说:是这样的,阿难!应当知道这个“见”,即不是从光明中来、也不是从黑暗中来、也不是从眼根出、也不是从虚空中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见”如果是从光明中来,黑暗随即就消失了,就应该看不见黑暗;如果是从黑暗中来,光明即当消失,就应该看不见光明,而事实是这个“见”既能见光明、也能见黑暗,那么说“见”是因光明或因黑暗而生就是不对的。
如果是从眼根生出,眼根是没有自性的,没有自性就一定不会有光明和黑暗这两种现象,因“见精”的本身也是没有自性的。这里说的“见精”指的是依附五蕴身的能见功能,没有自性的“见精”就会失去能见的功能,就看不见有明暗二种现象的产生。
如果是从虚空而生,那么眼前所看见的尘境现象,就应是虚空看见的,眼根也应归于虚空,眼根归于虚空后,也就没有眼根了。又如这虚空能自己观见的话,就不关眼根和能见的事了。
所以应当知道,这眼根和能所二见,是自性所生的一个幻有功能,那么眼根和能见的本身及所见的一切现象,一旦离开自性,都是空无所有的、都是虚妄不实的,这种虚幻本是如来藏因无明所生,不是因缘所生、也不属于自然,是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的。

《楞严经》众生别业妄见

(第三十八段)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伏愿宏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云何名叫别业妄见?
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是见色?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帳、几、筵,有圆影出?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众生别业妄见”之“众生”:是指三界六道中一切有觉知的如人类、鬼神类等灵物,这里说的众生主要是指人类;“别业”是指每一个人所造善恶二业是不相同的、是有区别的,是个人行为,所以又名“个业”;妄见是不明真理、不明真相时所产生的一种虚幻的知见,称名“妄见”。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佛世尊,为我辈众生宣讲因缘及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相,对这些问题,佛讲得很清楚,但我们尚缺乏智慧,难以理解,心还是没有开悟,现在又听到这“见见非见”,即能见和所见都不是自性“心”,让人重增迷惑郁闷,伏愿大慈大悲的世尊,为我们广施“大慧目”予以开导。
“慧目”即“慧眼”:是五眼之一。五眼即:1、肉眼:此眼能见世间一切相,持戒清净者可得,能分辨善恶、是非等相对法和绝对法。2、天眼:能上见有顶天、下见地狱之一切众生相,能分辨小乘法,见须陀洹道。3、慧眼:能分辨二乘法,见辟支佛道。4、法眼:能分辨大乘法,见菩萨道。5、佛眼:能分辨最上乘法及一切法,见佛道。
这里说的“慧目”指二乘人的智慧眼,也泛指能照见实相的智慧。《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说:“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玄奘大师说:“慧眼可见法身。”阿难请佛施“大慧目”,“大慧目”已超越了“慧目”故名大,应是佛眼了。
阿难说:请世尊用佛眼开示我们这颗无污垢、无杂染的“觉心明净”。“觉心明净”意为妙觉圆明之心,光明清净,这光明清净的本体,简称为“心”,“心”者“佛”也,故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阿难说完后,悲泪顶礼,虔诚期待领受圣旨。这时世尊怜悯阿难和诸多的法会大众,将演说“大陀罗尼”。
“陀罗尼”意译“总持”。即: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法通缘起、义达一乘,名陀罗尼。这里佛要说的“大陀罗尼”指的是<楞严咒>,另有三大咒也称为大陀罗尼,即:一、佛顶尊胜陀罗尼咒;二、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咒;三、大悲心陀罗尼咒,简称大悲咒。
佛还将开示诸多的“三摩提妙修行路”,“三摩提”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三摩地”、“三昧”。三昧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意为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修三昧的法门很多,如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此法门是文殊菩萨评价为最上的法门,以“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而顿超三贤十圣,这是最快捷的“三摩提妙修行路”。
于是佛告诉阿难说:你虽然博闻强记,但这只能增益你的见闻和学问,于“奢摩他”“微密观照”等实修实证法,心里还不明白。“奢摩他”为梵语的音译:意译止、寂静、能灭,为禅定的异名。“奢摩他”的修法首先是摄心一处,如如不动,不再被外境所扰,远离并止息一切散乱,使心寂静。此修法常与“观”、“慧”并用,称为止观。
“奢摩他”翻译成中文是“止”的意思、是真正的大止观。即天台传承的“圆顿止观”、又名“摩诃止观”。其核心是“一心三观”,就是用一心同时“观空”、“观假”、“观中”。观空者:观真空、真空是法身。观假者:观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相,一切相是假,是法相、是妙用。观中者:观非真非假、即真即假、真假不二,得大自在。
这里说的“微密观照”是指心念极细微处,心之一念据推算为现在的0.018秒,一念有90个刹那,一刹那有900个生灭,由此算来,一念当有八万一千个极细微的念头,能观察和照见这一念中的八万一千个念头,称为“微密观照”,即念念清楚、念念不著之意。这是修首楞严大定的微妙法门。
佛对阿难说:你的心对奢摩他微密观照这些关键性的问题,还没有明白,你现在认真听,我为你们分别开示,也可为将来烦恼未断的众生因此而获证菩提果。
佛对阿难说:一切众生,轮回于世间,都是由于两种颠倒,即认假我为真我、认虚幻的物质世界为真实,在这两种颠倒中,以分别心见诸妄相,产生两种妄见,这些妄见于自性处当下生发,并当下起惑造业而轮转生死。那么什么叫两种妄见呢?一者名:众生别业妄见、二者名:众生同分妄见。
佛说:什么叫“众生别业妄见”呢?阿难!如果世间有人得了“赤眚shěng”,“赤眚”是眼球上生了一层红色翳膜的眼病,眼变为红色,相当于现代医学中说的“红眼病”,使视力模糊,在夜里看见灯光就是“五色重叠”的圆影。“五色”即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重叠”是指这五种色、相互重叠。
佛对阿难说:你以为如何?这色彩重叠的圆影是灯的颜色呢,还是得了眼病者所见的色?阿难!如果是灯色,为什么没得眼病的人看不见这些圆影彩色呢?而这些圆影彩色唯有得眼病者才能看得见。假若这是“观见”的色,“观见”是观察看见的意思,是“心”的一种功能。如果这是“观见的色,那么”“观见”这“心”的功能本身就成了色物,而眼病患者所见之彩色又当作何解释呢?
佛再次对阿难说:如果圆影彩色离开灯而独立别有,那么看傍处的那些屏风、帐幔、茶几、桌椅,也应该有圆影彩色出现,如果这些圆影彩色是离开“观见”而独立存在,那就不是眼能看得见的了,这又怎么能是赤眚眼病者所看见的圆影彩色呢?
由此应当知道,圆影彩色是在灯处,只有眼生赤眚“眼病”者才能在灯处看到圆影彩色。“观见”圆影彩色是因得了赤眚眼病才出现的这种情况,但“观见”即能观能见的本身,不是眚、也不是病,就不应将灯说成是见、或说成是灯是见,或在这其中认作是非灯非见。
这个道理就好比第二的个月亮,它即不是真月、也不是真月的影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第二个月亮的现象,是你捏眼睛所产生的幻影,这幻影里面那来什么真假是非。凡是有智慧的人,都不会说捏眼根产生的幻影,是形非形、离见非见的,因为这些形与见、是与非,都是幻影,毫无实义。
如此道理,说明圆影彩色的出现是因眼睛得了眚病才造成的,难道还想为这病眼所见到的色影起个名,叫什么灯见、或观见,在幻影里面去妄加分别,或说什么非灯非见,事实是这里面根本就没有一个是、也没有一个非,何须要自我欺骗呢?这种个人生眼病不代表别人也生眼病,个人病因所产生的错误知见,与别人无关,就是个人造业个人受报,名“众生别业妄见”。
这“众生别业妄见”就是个世界观的问题,世界观的形成,是每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都有不同的观念,认识的程度也有深浅不同,反映在所作所为上,就有善恶正邪之分、世间与出世间之别,得到的感应和果报也就各不相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木星会到你的财宫在迷茫和无助时照亮前方之路,而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才会显现出自己应有的王者之风和老大气魄,随着你这三年来运势下滑期间的低谷遭遇,你或许能理解了对立面
  • #剑网3[超话]##剑网3家园影棚# 沉迷影棚不可自拔,甚至开始嫌弃自己的审美并考虑要去学一学摄影入门[二哈]P1~P4都来自于@衍秋秋_ 太太,分别是第一弹的
  •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惜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
  • 年度金主最爱TOP2:#周冬雨[超话]# 斩获7大代言2位大使新头衔。年度金主最爱TOP5:#王俊凯[超话]# 斩获3大代言2位大使新头衔。
  • 2、矫治范围广,不损伤角膜:可用于矫正大范围的近视、远视和散光,而无需去除角膜或破坏角膜组织,无需进行手术缝合,视觉质量卓越。特点:①适合角膜较薄,无法进行其他
  • !!
  • #贾乃亮连赞罗老板大气##趣店罗老板豪送iphone# @趣店罗老板 最近一次是上次在郑州见朋友,之后都是我请别人[允悲]这个朋友是偶然认识的,不得不感叹人生
  • 苏炳添:其实我现在也在解决这个问题,把步幅变大些,但是我的教练说我们不要故意去把自己的步幅变大,我们就在正常训练当中把自己的力量加强,让它自然而然地变大,因为故
  • 但所有爱你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意见。为爱而来的人很多,心累了离开的也很多。
  • 你真的适合热玛吉吗❓ 很多美宝看到身边朋友去做了热玛吉,术后即刻很明显看到法令纹淡化了,也想跃跃欲试,别急,先了解一下你真的适合热玛吉吗? 热玛吉是属于紧致效果
  • 用你的笑容去改变世界,别让世界改变了你的笑容。用你的笑容去改变世界,别让世界改变了你的笑容。
  • Mark~又是一年Pritzker,熬鹰等来的结果,Grafton Architects,女版H&DeM[疑问]&别人家的本土建筑师[费解]…A
  • 通过八字组合可以确定一个人命格的贵贱贫富,知道这个人是巨轮还是一叶扁舟。通过八字组合可以确定一个人命格的贵贱贫富,知道这个人是巨轮还是一叶扁舟。
  • ■ 信托公司加速转型 标品信托产品规模扩大从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最新数据获悉,7月4日至7月10日,集合信托成立及发行市场均保持较高热度,产品成立及发行的规模大幅
  • 推荐实时号电影sshcs784限制 有的人说 你真傻真蠢 所以是个很容易看透的人 有的人说 你这个人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八面玲珑太精明能干了些 最后我发现身边的人
  • 我和阿sal最为感兴趣的是,理清这个概念周身的种种东方和西方元素,讨论当前的语境中它所受的来自历史和文学的限制和潜能,从而将它置身在一个更加辽阔的场域内进行讨论
  • 四年过去,对你的喜爱只增不减,时间和你的力量愈合了我的伤疤,让我鼓起勇气在工作后再一次决定考研,今年如愿上岸北航,四年仿佛一个环形跑道,终点亦是起点。愿你而立之
  • 本穴位在食指上,为大肠经区域,一则大肠经循鼻而过,二则大肠与肝脏腑别通,肝经走鼻之内部(颃颡),故本穴调治鼻病甚佳,能通鼻塞,止鼻涕。木穴——调治鼻病的特效穴木
  • 感恩上天让我清醒过来了,看懂了自己需要的温暖,也给了我一个这样的人,再累也努力让我安心。只要让我不爽不开心,觉得我不好非要强扭我成为他心中理想型的都是贱人,克害
  • 在岁月无常的时光里,转变自己的心态,要想得通,要不犯愁,心不累了,人才能轻松。不念过往,珍惜当下,享受现在拥有的一切,好好活着,面对阴霾,保持微笑,让自己的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