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期档涌现出了不少中年题材的作品,其中《第二次拥抱》就让人眼前一亮。这部剧作既是一部描绘中年困境的剧作,同时也是一部女性群像剧,尽管题材并不能算得上新颖,但剧中描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却让人感同身受。

比如陈数饰演的家庭主妇,离开职场整整8年的时间,重新回到职场后处处受到打压,面对比自己年轻的新人,她已经因为跟不上时代而脱节。也有人表面上看起来事业有成,但实则突然的怀孕,就能让她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职场对于女性和孕妈的歧视,也并没有改变。

不过《第二次拥抱》中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故事情节并不止这些,即便是没有被当做刻画重点的男性角色,也在时时刻刻提醒着观众,所谓的中年危机并不只是集中在女性身上,同龄的男性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

01人间真实,中年困境往往身不由己

剧中杜淳饰演的李诚从剧作一开场就面临着经济犯罪的风险,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公司起死回生,不惜将公司用来抵押贷款。

但由于借的是高利贷,再加上合同没有落到实处,仅仅只是口头承诺,李诚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公司没了,家里的房子也只能卖了还债。

李诚是有真本事的人,但经历过这么一遭,想要重振旗鼓可谓难上加难,他虽然是之前音乐公司的创始人,但为了能够还清合同中的债务,他只能把自己所有的股权卖掉,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干起来的公司转手给了别人。

李诚也想东山再起,只不过没有人给他投资,而音乐这一行业的市场前景并不好,这就使得李诚既要面对家庭缺少经济收入的困境,又要低声下气的求人家投资,却依然没有结果。

让李诚彻底清醒,但也给了李诚一条后路的人,是他早前的同事老蔡。李诚虽然没了公司,但他的实力是业内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与之共事过的老蔡,更是清楚李诚的能力在哪里,因此在李诚的公司破产后,他便给了李诚工作的机会。

老蔡是一个十分清醒的人,同时也对李诚很仗义,虽然他希望李诚来自己的公司,但还是给他实现梦想的机会,将自己认识的投资人介绍给了李诚。在李诚频碰壁失败后,老蔡又第一时间接纳了对方,让他给自己工作,并做音乐制作人。

李诚与老蔡不同,因为自己开公司多年,一直都是被别人捧着的老板,再加上对音乐十分认真,他不知道怎么圆滑处事,如果不是老蔡的提醒,李诚很有可能让公司丢掉一位网红歌手。老蔡没有着急改变李诚的性子,而是提醒他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想要赚钱就得哄人。

如果没有老蔡的点拨和提醒,可想而知像李诚这样直来直往的性子,没有哪一家公司愿意用他。可以说老蔡这样的人才是李诚的真朋友,没有在李诚低谷时踩一脚,而是拉他一把。

虽然这一角色出场时间不长,但不得不说老蔡这一角色还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毕竟老蔡的每一句话都在理,他也点出了中年困境的根本就是人不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的。

02程前形象大变,演技精湛,非科班实力派演技大赏

饰演老蔡这一角色的演员程前是大家的“老熟人”,只不过在这部剧中形象大变后,让人误以为是演员宋春丽。的确,从这张剧照来看,可谓是让人傻傻分不清楚,如果不是因为老蔡是男性角色,很容易让人觉得这是老戏骨宋春丽演绎的人物。

不过程前同样是一位戏骨级的演员,从他此次在《第二次拥抱》中的表现就能看得出来,对于人物可谓是精准把控,每一个眼神和表情,甚至是肢体动作,都十分贴合人物。

比如李诚终于决定加入老蔡的工作室时,刚刚还在试探李诚是不是因为与老婆吵架才心情不好,表情十分淡定,但在听到李诚的选择后眉目舒展,眼神放光,能够看得出来他对李诚加入的欣慰和期待。

而在面对网红歌手时,作为音乐制作人的老蔡,是德高望重的前辈,本不应该对晚辈点头哈腰,但音乐这一行业难做,也让老蔡不得不放下自己的架子。李诚不懂得圆滑做人,到场后就直接坐下,老蔡却是身体微弯,用商量的语气讨好对方。

单单是这一个动作,还有带着微笑的表情,一下子就把一个不得不为生活低头的打工人形象诠释得十分到位。

当李诚因为网红歌手的声音不好听而数次训斥对方时,老蔡细心开导,看到李诚如自己所说哄着对方唱歌后,眼神中有对他的欣赏,但也带着几分心疼,他们都是一类人,为生活不得不折腰的人。

程前并非科班出身的演员,但多年来的作品积累,却让他的演技水准逐步提升,如今已经成了当之无愧的老戏骨。实际上最早进入大家视野,程前是凭借着自己央视主持人的身份,那时候的他眉目俊朗,皮肤没有松弛,眼神也十分清透,是一位妥妥的美男子。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程前也肉眼可见地变老,这一次出演《第二次拥抱》让人难认出,可谓是大变样,相较于他年轻时的状态,简直判若两人。

由于程前长相本就俊美,因此随着年纪的增长,身材微微发福后,更显女相,才会让人误以为是宋春丽。但反观早前程前出演的角色来看,还是有着很高的辨识度,尤其是在《无极》,《东方朔》等剧中,无论戏份占比多寡,程前的表现都能让人过目不忘。

此次在《第二次拥抱》中,程前饰演的老蔡仅仅只是个打酱油的角色,却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让人物深入人心,自然离不开其过硬的演技水准,程前又一次让我们见识到了非科班出身的演员实力究竟有多么强劲。你还看过程前出演的哪些剧作呢?

【天津最后的渔村:靠海吃海,更要“养海”】
  大神堂,津门第一缕曙光照耀的地方,也是天津至今唯一仍保持传统打鱼作业的的渔村。

  在这个2000多人的小村庄里,传统与巨变并存。

  一早出海打鱼,涨潮回港卖海货,大神堂村的渔民依然保持着传统渔业的诸多风俗。

  大神堂,津门第一缕曙光照耀的地方

  昔日的小渔港如今变身现代化码头;过去身披油布衣、划着小木船的渔民住进楼房、开上了小车……靠海吃海的渔民从“捕鱼达人”变身为“旅游业者”。

  大神堂村民搬进了楼房

  渔船走上了“智慧之路”

  清晨,位于滨海新区的大神堂在曙光中醒来,大神堂的大门上刻着“神港”两个字。这是天津市150多公里海岸线上最后的一个渔村,也是天津的最东面,“津门第一缕曙光”照耀在这里。

  大神堂的大门上刻着“神港”两个字

  每年5月到9月是休渔期,数十条渔船有序地停靠在岸边,有的渔民在梳理修补渔网,有的检查机器设备,休渔期的大神堂码头一片宁静,渔民们休养生息,等待开海的那一天。

  大神堂码头上,一条钢壳渔船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引人注目,这艘船长31米,宽5.7米,是这个码头上最大的船。2021年12月,渔民李永全花费280万元购置了这个新型“重器”。

  “这是探鱼器,利用3D成像技术能直接看到海底有没有礁石、海产品量大不大、自己的网撒在了哪里,如果有断网还能利用探鱼器找回来。这是北斗卫星,遇险时可以发射信号,救援部门就知道你在哪个方位了。” 在驾驶舱里,李永全“讲解”着他的新船,颇为兴奋,数字雷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李永全的这艘安全系数极高的渔船走上了“智慧之路。”

  49岁的李永全是大神堂村人,18岁便和父亲开着木质捕捞渔船出海打鱼。大神堂是天津最后的渔村,靠海吃海,捕鱼是大神堂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方式,但捕鱼太苦,很多村民转做其他行业,目前大神堂还剩下60多条渔船,100多人靠打鱼为生。

  从事了30年的捕鱼生涯,捕鱼的辛苦、危险都是李永全的经历,他曾转行卖过海鲜产品,但在大海上的自由吸引他重回渔民的身份。

  “过去用的是无动力帆船,没有天气预报,只凭指南针出海,必须靠经验看好风向算好潮期,有时风大怕危险,更不敢出海作业,极大地制约捕捞效益。现在渔船安装了先进的卫星导航、通讯系统,在海上还能收听天气预报和预警通知,渔民等于有了‘护身符’。”从最初的小木渔船,到现在的钢制渔船,李永全见证了渔业的巨大变化。

  海洋环境的改善也是吸引李永全坚持下来的原因,常年与大海为伍,李永全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喜人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渔民出海一趟能捕2000多斤鱼,一斤重的海螃蟹也不稀罕。但是由于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渤海的渔业资源一度减少,渔民出海打捞的鱼虾产量越来越低。”

  靠海吃海,更要“养海”。随着近年来伏季休渔政策的推行,海洋生态得到修复,渔民捕捞量有所上升。“鱼多了、虾蟹多了,休渔才能捕到更多的鱼,现在每次出海都能捕捞1000多斤。”李永全说。

  渔村的昨日

  “我是刘翠波,出海打鱼哥,家在汉沽住,文化了解多。”在刘翠波的抖音主页上,他这样介绍自己。

  57岁的刘翠波可谓大神堂的“网红”,他写渔家故事,拍短视频,教做渔家菜,办渔家故事和汉沽非遗展览,出版《渔民笔下渔家事》《蔡家堡记忆》等多部著作,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讲述着大神堂的故事和变化。

  刘翠波自小在渔村里长大,儿时,他走出家门十几步就是海边,游泳、在岸边捉小鱼小虾,刘翠波在海边自由快乐地成长。

  在刘翠波的印象中,从记事起,爸爸就靠用渔具在海边捕捞海鲜养活一家人,“在海边拉网,落潮的时候网里能收获很多鱼虾海鲜。”刘翠波渐渐长大,十几岁开始跟着父亲一起捕鱼。

  出海打鱼很苦。满潮出海满朝归是出海捕鱼的规律,渔民常常在深夜出发,一出海就是几天或十几天,“为了在鱼汛期多捞鱼,一出海就是连轴转,基本上睡不了觉。”刘翠波说,辛苦之外,渔民的“职业病”很多,风湿病、腰腿疼,渔民每天的衣服都是湿答答的。

  虽然辛苦,但那个年代,捕鱼的收益颇丰,“一网子下去最多能捞上千万渔获,一天就能赚几百块钱,那个时候,海面上几百艘船打着灯连夜干,把海面都照亮了。”

  昔日,刘翠波捕鱼的丰收

  “富了海边的,发了摆摊的。”改革开放后,大神堂的名气越来越大,村里的万元户很多,“当时有个笑话,媒婆介绍对象,问对方是想找拿镰刀的,还是拉渔网的,姑娘们都愿意嫁给渔民,那会儿的渔民都能娶到漂亮媳妇。”

  但渐渐的,刘翠波也体会到了海洋环境的变化,由于过度捕捞,大海透支了,刘翠波出海的收获越来越少。“渔船越来越大,渔网越来越细,没过几年,鱼就少多了。”刘翠波说,有时一天捕的鱼几个篮子就装完,最难的时候,连船员的工资都发不出去了。

  “网红”渔民

  我国在东海、黄渤海海域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后,大神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李永全用改善渔具的方式提高捕捞量,坚持以捕鱼为生。

  刘翠波则换了思路,做起渔业旅游。“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过要换个吃法。”刘翠波说。

  上世纪90年代,海产品销售、加工业、出海一日游等产业在沿海区域逐渐发展起来,“我们300多户的小村庄,最多的时候开了20多个海鲜餐馆,顾客吃完了去出海游,观光休闲船对游客的吸引力很大。”

  刘翠波简单改造,把自家木船变成观光休闲船,带着游客出海。游客们拼团出海,基本十个人一条船,除了出海,刘翠波还会给游客展示在船上撒网捕鱼的方式,再熬上一条鲜美的海鱼、做上皮皮虾、虾酱炒鸡蛋等渔家饭,让游客体验渔民生活。

  刘翠波带着游客出海

  目前,大神堂有20多条观光船,与其他的观光船相比,在刘翠波的游船上,可以感受到地道的风土人情。“来我船上的很多外地游客,有时候我唱上几句‘渔家号子’,他们都觉得特别有意思。我一直都想把那些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渔家谚语’‘渔家号子’传承下去,现在还会这些的太少了,我们不能让传统民俗枯竭了。”

  2017年,天津市政府要求加强对休闲渔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统一改造休闲渔船。刘翠波趁着“渔船更新改造资金补贴”的好政策,贷款投资了70万元,让船厂定制了一艘钢制渔船,“这些年国家对渔民的政策真是太好了,要不是有贴息贷款,70多万元的新船我真是想都不敢想……”

  2017年,刘翠波贷款定制的钢制渔船

  刘翠波的生活透着海风,透着民俗,每到鱼汛期,很多人慕名去坐刘翠波的渔船。黝黑的面容、纯正的汉沽方言,笑容里透着朴实,刘翠波成了渔民的“形象代言人”,在渔船上,他给游客讲渔家的故事,故事生动细致,让游客了解渔家的生活。

  休渔期的时候,刘翠波也不闲着,他拍视频讲渔家故事,收集民俗历史,如今,刘翠波的孩子已经成年,没有了生活的压力,他把更多的经历投入收集传播特色渔家民俗文化上。

  休渔期,渔民们修船捕网

  刘翠波说,经历了渤海综合治理带来的变化,曾经的风景回来了,如今的生活有滋有味,这些故事,他们还要讲给孩子们听,一起守护海洋,这个蓝色家园。

  渔民的新生活

  靠海吃海,大神堂有过光辉的历史,也经历了失落。渔民们也意识到,只有让眼前的这片海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才有可能重现往日的辉煌。

  2018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打响,天津陆海统筹、河海共治,实施了“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禁止非法捕捞等,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随着增殖放流和伏期休渔等措施的深入落实,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和品种逐渐增多。

  “养海”换回了海洋资源,渔民的思路转变了,有了新想法,纷纷投资水产养殖、开饭店、办冷库、从事海产品加工、水产批发等多种经营模式。

  “客悦居海鲜馆”的老板刘宝菊是大神堂村人,父亲也是当地渔民,刘宝菊成年后在村里的网厂上班。

  十多年前,看到大神堂村的新变化,刘宝菊盖了三间房,办起了这家饭店。“想要吃海鲜的,北京人经常往天津跑,天津人经常往大神堂跑。”“客悦居海鲜馆”离大神堂码头只有100多米距离,开海的季节,渔船每天能捕获新鲜的海鲜,刘宝菊和渔民商定好,渔民会把当天捕捞的海鲜送来,鲜美的海鲜、渔家最传统的烹饪方法,刘宝菊的饭店很是火爆。几年前,刘宝菊又将饭店扩建出10多个包间,“到了开海季,周末或假期都是满的,包间坐不下,我在大厅尽量多摆上桌子,也都坐满了人。”

  刘宝菊经营“客悦居海鲜馆”已经20多年了

  “大神堂村2000多口人,传统的渔民还剩下100多人,60多条渔船,部分村民充实到二产、三产,有的村民干修船,有的干养殖、育苗,还有的村民开起了渔家乐。靠海吃海,大家还是更愿意做和海有关的事情。”大神堂村所属寨上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寨上街现有现代设施渔业繁育养成企业13家,2021年全街渔业生产总值13458万元,其中海洋捕捞收入5634万元,渔业产业转型收入占比远高于传统捕捞收入。

  此外,休闲渔业已成为渔业产业融合发展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农渔民就业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大神堂将拟推动大神堂渔港提升改造项目:对大神堂外港进行扩建,将渔港建成集渔船停靠、上水、上油、渔船维修和海上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渔港。同时,对内港进行提升改造,发展游客休闲、购物、观光、娱乐等项目。

  根据规划,大神堂和周边几个渔村进行了整体拆迁。村民们通过宅基地换房,以及补贴等政策,纷纷就近搬入了汉沽城区。对于搬迁出来的人们,政府帮着安置就业;放不下渔船的人,继续拿着捕捞许可证,在近海规定的渔业水域捕捞。

  刘翠波从没有想过,自己能住进两室一厅的高楼,社区还有健身广场、小花园。每天晚上,刘翠波都要到小区楼下的健身广场去锻炼身体,“以前住的平房又旧又潮,现在的生活环境这么好,知足着呢。”

  2021年,海洋领域污染防治攻坚的首战告捷,天津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70.4%,在环渤海三省一市中改善幅度最大。水清滩净,鱼鸥翔集,刘翠波说,他看见过白腰杓鹬等临危鸟类在近海岸的潮间带上栖息觅食……
https://t.cn/A6SP9cBa

主持人程前大变样,出演《第二次拥抱》难认出,剧照撞脸宋春丽
今年的暑期档涌现出了不少中年题材的作品,其中《第二次拥抱》就让人眼前一亮。这部剧作既是一部描绘中年困境的剧作,同时也是一部女性群像剧,尽管题材并不能算得上新颖,但剧中描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却让人感同身受。
比如陈数饰演的家庭主妇,离开职场整整8年的时间,重新回到职场后处处受到打压,面对比自己年轻的新人,她已经因为跟不上时代而脱节。也有人表面上看起来事业有成,但实则突然的怀孕,就能让她的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职场对于女性和孕妈的歧视,也并没有改变。
不过《第二次拥抱》中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故事情节并不止这些,即便是没有被当做刻画重点的男性角色,也在时时刻刻提醒着观众,所谓的中年危机并不只是集中在女性身上,同龄的男性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
人间真实,中年困境往往身不由己
剧中杜淳饰演的李诚从剧作一开场就面临着经济犯罪的风险,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公司起死回生,不惜将公司用来抵押贷款。
但由于借的是高利贷,再加上合同没有落到实处,仅仅只是口头承诺,李诚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公司没了,家里的房子也只能卖了还债。
李诚是有真本事的人,但经历过这么一遭,想要重振旗鼓可谓难上加难,他虽然是之前音乐公司的创始人,但为了能够还清合同中的债务,他只能把自己所有的股权卖掉,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干起来的公司转手给了别人。
李诚也想东山再起,只不过没有人给他投资,而音乐这一行业的市场前景并不好,这就使得李诚既要面对家庭缺少经济收入的困境,又要低声下气的求人家投资,却依然没有结果。
让李诚彻底清醒,但也给了李诚一条后路的人,是他早前的同事老蔡。李诚虽然没了公司,但他的实力是业内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与之共事过的老蔡,更是清楚李诚的能力在哪里,因此在李诚的公司破产后,他便给了李诚工作的机会。
老蔡是一个十分清醒的人,同时也对李诚很仗义,虽然他希望李诚来自己的公司,但还是给他实现梦想的机会,将自己认识的投资人介绍给了李诚。在李诚频碰壁失败后,老蔡又第一时间接纳了对方,让他给自己工作,并做音乐制作人。
李诚与老蔡不同,因为自己开公司多年,一直都是被别人捧着的老板,再加上对音乐十分认真,他不知道怎么圆滑处事,如果不是老蔡的提醒,李诚很有可能让公司丢掉一位网红歌手。老蔡没有着急改变李诚的性子,而是提醒他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想要赚钱就得哄人。
如果没有老蔡的点拨和提醒,可想而知像李诚这样直来直往的性子,没有哪一家公司愿意用他。可以说老蔡这样的人才是李诚的真朋友,没有在李诚低谷时踩一脚,而是拉他一把。
虽然这一角色出场时间不长,但不得不说老蔡这一角色还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毕竟老蔡的每一句话都在理,他也点出了中年困境的根本就是人不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的。
程前形象大变,演技精湛,非科班实力派演技大赏
饰演老蔡这一角色的演员程前是大家的“老熟人”,只不过在这部剧中形象大变后,让人误以为是演员宋春丽。的确,从这张剧照来看,可谓是让人傻傻分不清楚,如果不是因为老蔡是男性角色,很容易让人觉得这是老戏骨宋春丽演绎的人物。
不过程前同样是一位戏骨级的演员,从他此次在《第二次拥抱》中的表现就能看得出来,对于人物可谓是精准把控,每一个眼神和表情,甚至是肢体动作,都十分贴合人物。
比如李诚终于决定加入老蔡的工作室时,刚刚还在试探李诚是不是因为与老婆吵架才心情不好,表情十分淡定,但在听到李诚的选择后眉目舒展,眼神放光,能够看得出来他对李诚加入的欣慰和期待。
而在面对网红歌手时,作为音乐制作人的老蔡,是德高望重的前辈,本不应该对晚辈点头哈腰,但音乐这一行业难做,也让老蔡不得不放下自己的架子。李诚不懂得圆滑做人,到场后就直接坐下,老蔡却是身体微弯,用商量的语气讨好对方。
单单是这一个动作,还有带着微笑的表情,一下子就把一个不得不为生活低头的打工人形象诠释得十分到位。
当李诚因为网红歌手的声音不好听而数次训斥对方时,老蔡细心开导,看到李诚如自己所说哄着对方唱歌后,眼神中有对他的欣赏,但也带着几分心疼,他们都是一类人,为生活不得不折腰的人。
程前并非科班出身的演员,但多年来的作品积累,却让他的演技水准逐步提升,如今已经成了当之无愧的老戏骨。实际上最早进入大家视野,程前是凭借着自己央视主持人的身份,那时候的他眉目俊朗,皮肤没有松弛,眼神也十分清透,是一位妥妥的美男子。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程前也肉眼可见地变老,这一次出演《第二次拥抱》让人难认出,可谓是大变样,相较于他年轻时的状态,简直判若两人。
由于程前长相本就俊美,因此随着年纪的增长,身材微微发福后,更显女相,才会让人误以为是宋春丽。但反观早前程前出演的角色来看,还是有着很高的辨识度,尤其是在《无极》,《东方朔》等剧中,无论戏份占比多寡,程前的表现都能让人过目不忘。
此次在《第二次拥抱》中,程前饰演的老蔡仅仅只是个打酱油的角色,却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让人物深入人心,自然离不开其过硬的演技水准,程前又一次让我们见识到了非科班出身的演员实力究竟有多么强劲。你还看过程前出演的哪些剧作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阿姨很尴尬的说:还是个孩子……我觉得阿姨可能也没想到二十四岁的小姨趁着外甥不在家偷偷自己出去夹雪球玩吧……圣诞节小日记P1⃣️ 是靖阳今天上午突然来我宿舍给我的
  • 永贝里在第二轮1比0击败巴拉圭的比赛中打入了自己的世界杯首球,再次与英格兰队“携手出线”然而这次淘汰赛遇到的是东道主德国队……0比2,进大赛的八强太难了,更不用
  • 朱身勇解答:妻子主动提出离婚,一方面是对婚姻失望透顶了,另一方面也说明你是一个有力量,有把控自己婚姻能力的女人。第二,针对老公的心理,我们可以看出你老公目前不想
  • #防弹少年团RM首张solo专辑今日发行#“点燃一朵花,从灿烂的烟花到野花,从少年到永远,我愿永远留在荒芜的田野”——Wild Flower我很感谢能够遇到他们
  • 在她的镜头里,有劳作的汗水、有丰收的喜悦、有焕然一新的蝶变、有多元发展的未来……这既是高泥村的全景展现,也是代表宁波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生动特写。在点评环节,党
  • 宗镜录卷第七十九(二十三) 斫刺是女。分解支节。挑目截鼻。种种苦毒。而杀此女。诸比丘等。又见此事。倍复嫌忿。我等若当知汝如是。宁饮毒药。不受其供。乃至尔时幻师
  • 坦克700,越野与豪华结合体,定位高于300车型坦克800,国产越野车界的劳斯莱斯库里南WEY品牌所展示新车之前已有发布或信息,整体来看科技与智能化为主打,外观
  • (这个时候我妹叫我过去看她平板,我当时我就想,这一八成是个黑子不想投队友[doge])十号看不下去了,打字说我妹没说,那是6说的。[爱你]第二轮开会,我妹立马解
  •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一切都那么的不尽人意,曾经的天真,现实的残酷,让我知道了,世界的虚伪,人心的冷漠,女的想玩想出轨比男的容易,男的需要资本,需要耍帅才能玩
  • 以案说法根据民法典规定,立遗嘱后遗嘱人后悔的,可以将遗嘱全部撤回,使其自始不发生效力;也可以只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更变,其他部分仍然有效;还可以立一份新的遗嘱,使
  • #硬核好书#【#新周刊刀锋图书奖# 年度历史图书初选名单】在去年的《十三邀》中,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的那句“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算我走过的路”使许多人产生了
  • 说白了,不管他们当下的处境多么不好,甚至多么落魄,他们大多也都会这样的去回复:我当然相信命运了,只不过,我更坚信的是,我生来就注定了会具备着不俗的一生。我逗你说
  • 这两天忙的昏天暗地每日站着工作近12个小时 昨晚开始头疼欲裂[裂开]忙完又去屯些纯净水和生活用品想着放在后备箱需要了再提上楼出门买东西回来,打开后备箱发现纯净水
  • 【21岁司机的抗疫誓言】朱俊喆,2022年9月才正式加入公交四公司这个大家庭,参与工作仅2个月,但是在疫情中,他没有以此为理由退缩,而是主动把责任扛在肩上,积极
  • 掉入我婆婆的陷阱婆婆一直说把我养的白白胖胖的才有功劳,我是坚决抵触的,想着宝宝体重达标就ok,坚决不大补,好说歹说同意了婆婆说的每个礼拜一个土鸡(汤我只喝几口,
  • 他最爱的姐姐妹妹,和最爱的大观园时期的众人(和前面大观园篇用的相似的布景)除了宝钗最后留在他身边,其他的人死的死散的散,包括剧中没有提到的他最爱的大丫鬟们也都离
  • 其实主要也是她本身长得娇小,所以比很多女星更占便宜,比如赵薇,其实本人也很瘦,但是上镜就吃了骨架宽大的亏,总是感觉她有点方 但是王子文也是在滤镜当中好看,在生图
  • 男生的胸根本不是一无是处! 好好的保护与适当的“挑逗”会让男生的胸成为一块宝藏哦~ 有其他疑问或想法,我们明天见!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人继续往下看时,看到了一
  • 想体验医美,但是不知道做什么,可以考虑这三件套:小气泡水光针,光子嫩肤医美及清洁加补水加改善皮肤。想体验医美,但是不知道做什么,可以考虑这三件套:小气泡水光针,
  • 而且这款也是星级酒店的定制款.所以可想而知,把星级酒店的睡眠带回家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说到这里不得不跟大家分享一个今天在店里接待的一家母子二人.客户在来之前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