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司法功能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慈溪法院多元“大合唱” 奏响基层治理交响乐

“恶性事件的发生,很多时候是因为小矛盾没有及时化解所导致的,因此在矛盾产生的第一时间进行干预,我觉得很有必要。”7月27日,“护航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主题采访团一行来到宁波慈溪市人民法院,该院“网格法官”徐礼向大家分享2年多来他走村入户化解矛盾纠纷的心得。

日前,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要求法院要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为构建社会和睦团结向上的和谐之美增强法治守护。

而在此前,慈溪法院便主动参与辖区基层治理,在发挥人民法院在社会治理大格局中的“法治保障”作用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网格里来了法官“老娘舅”

“远亲不如近邻,相互体谅下吧。”自2019年7月徐礼担任慈溪某地三个自然村的“网格法官”后,这句话便时常挂在他的嘴边。当时,慈溪法院组建网格法官队伍,融入慈溪全市1142个网格,实现“法”“网”相融、“情”“理”互补,打造诉源治理新模式。

按照法院相关工作要求,每一位网格法官需要通过实地走访、加入工作微信群、参与“圆桌夜谈”“村民说事”等方式,融入“包干”网格,了解网格内社情民情,开展释法说理、法律宣讲、纠纷预警等精准化司法服务,将法治的声音传入群众心中。

“‘网格法官’要做得好,首先是要‘融’进村里。”因此,徐礼有事没事就找当地的村干部了解情况,走街入户调解矛盾纠纷,主动为自己“揽活”成为常态,这也为他的工作开展打下了基础。

去年,徐礼接手了一起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纠纷。某村300多户村民把土地统一承包给了同村种植户蒋某。原先,大家相安无事,蒋某在承包的土地上种植普通农作物并饲养了一些羊。可是,由于经济效益低,蒋某临时决定在土地上种植绿化草皮,这引起了很多人不满。村民认为,草皮收割会降低耕地肥力,双方矛盾就此产生,村民纷纷要求退租。此事闹到村里调解无果后,村干部寻求徐礼的帮忙。

“土地纠纷在农村可是大问题,而且这起纠纷涉及上百人,可能会引起群体性事件。”在了解到情况后,徐礼赶赴现场听取双方的意见。两方的焦点在于种植的草皮是否破坏耕地上。回去后,徐礼做足了功课,他了解到草皮在慈溪本地种植不具有优势,老蒋也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很难有市场竞争优势。看来,说服老蒋便能化解纠纷。就此,徐礼前前后后联系了老蒋20余次,将其中利弊剖析清楚,有理有据。最终,成功说服了老蒋。

去年徐礼生日当天,他再次组织了一次面对面调解,经过一个下午的谈判,双方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原本村民间的关系又恢复如初。“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生日礼物。”事后徐礼笑称。

截至目前,慈溪法院网格法官参与纠纷调处320余次,该项工作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人民法庭就在人民身边

前不久,慈溪的李女士骑电动自行车与赵女士相撞,李女士伤势较重,她在慈溪市法院范市法庭打了一场索赔官司。判决生效后,李女士想申请强制执行。以往,她需要前往位于30公里外的慈溪城区的法院执行局,但现在,她只需要赶到家附近的范市法庭就可以提交申请材料。最终,赔偿事项双方达成一致,法庭还为李女士申请到了司法救助金6400元。

这背后正是慈溪法院以人民法庭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的“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机制。在这一工作机制下,法庭办案过程中贯通立案、审判、执行各诉讼环节,形成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的闭环化解新模式,努力实现“办案最公、用时最少、老百姓司法获得感最强”的目标。

除此之外,人民法庭融入基层解纷网络在慈溪已实现了全覆盖。今年5月,慈溪法院出台《人民法庭与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互融行动实施方案》,充分积极发挥人大代表深入群众优势,通过听取人大代表意见、联合人大代表开展常态化协助执行、矛盾化解等工作,增强法庭与人大代表对接联络,进一步拓宽人民法庭扎根基层、融入辖区群众的渠道,架起人民法庭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人民法庭作为法院的派出机构,既处在践行司法为民的最前沿,也处在矛盾化解的第一线,肩负着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服务的重要使命。”慈溪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截至6月底,除常规的工作内容外,慈溪法院6个派出法庭均下沉司法服务力量,完成了“法官讲《民法典》”普法进网格活动。6个派出法庭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法典》专题培训或座谈会,就与老百姓紧密相关的婚姻家庭类、相邻权、居住权等问题进行普法宣讲,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增强大家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另外,法庭每月及时汇总本辖区内网格法官的工作情况,通过统一管理、协助、考核,带动网格法官及时融入相应网格。

法院慈善分会3年援助465人

“真的很感谢法院、感谢基金,给我们送来了温暖。”面对送来3万元“和美”司法援助款的执行干警,申请执行人吴大伯的儿子小吴热泪盈眶。

几年前的一场车祸,让吴大伯成了植物人。法院判决肇事者黄某赔偿86万余元。可事故发生后,黄某为躲避执行,不仅搬离了原租房地址,还从原单位辞了职,不知去向。执行干警经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查控调查,未发现他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也未找到黄某的下落。

经过多方联系,执行干警找到了黄某亲属。经过反复做工作,该亲属同意代为赔偿40万元。另一边,法院积极引导吴大伯向法院慈善分会申请司法援助。经过审核,法院慈善分会的“和美”基金为吴大伯提供了3万元援助款。

2018年5月29日,浙江法院系统首个慈善分会在慈溪市人民法院正式挂牌成立。慈溪农村商业银行出资4000万元设立为期5年的“和美司法援助基金”,每年将该基金5%增值部分即200万元捐赠法院分会。吴大伯正是该基金的受益者。

现实中,人身损害赔偿、追索赡养费、抚养费等民生案件的申请执行人,时常面临被执行人客观上丧失履行能力的情况,法院穷尽司法拘留、失信曝光等各项措施都无法执行到位,致使这些申请人最基本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

这类执行不能案件是法院执行的老大难问题。于是,慈善分会成立后,法院首先就将这类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列为主要救助对象。

2018年6月成立以来,三年间慈溪法院慈善分会发放司法援助资金共计184笔,465人受到援助,金额310余万元。(记者 史静达 通讯员 陈露佳)

#媒体印象# 【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九台区乡村振兴发展纪实】

  高位推动 汇聚乡村振兴合力
  “做好‘三农’工作是农村发展的重头戏,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对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建设行动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乡村振兴总体战略,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切入点,以‘四集四引’为根本路径,以‘三区两改一建一整治’为载体,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促、共同发展、加速推进农村发展步伐。”九台区委书记闫旭说,乡村振兴造福的不仅仅是九台百姓,对推动全省‘一主六双’产业布局落地、推进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凝心聚力起好步,奋楫扬帆开新局。九台区委、区政府把乡村振兴行动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聚焦农民关心关注的痛点难点问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目标任务,坚持把乡村振兴行动牢牢抓在手上,顶层谋划推进,凝聚起了全区上下协调一致的合力。
  顶层设计,真抓实干。九台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专班,以“建三区、强四带、兴五业”总体发展战略为抓手,明确乡村振兴“三区、两改、一建、一整治、一攻坚”工作重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对乡村建设行动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督查落实亲自推动,分管副职破解难题、狠抓落实。截至5月末,先后召开了全区乡村建设行动、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动员大会、现场推进会4次,举办了乡村五大振兴各类专题培训班5期。
  加大资金投入,夯实硬件基础。2020年,区财政列支2000万元,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及美丽乡村建设列入幸福九台民生行动计划;区财政列支3026万元用于粪污资源化利用;中转站投入1400万元,垃圾收集费用投入2600万元;累计投入人居环境整治资金3.58亿元,整合各类资金15亿元,乡村建设行动步伐不断加快。
  高位规划,整体推进。九台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编制出台《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的实施意见》《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为乡村建设行动提供了根本遵循,实现了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2021年,九台区以“四集四引”为引领,促进土地集约、人口集中、产业集群、要素集成、突出规划引领、政策引领、双轮引擎、模式引路,努力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城乡融合发展、具有九台特色的美丽宜居宜业乡村建设新格局。
  众人划桨开大船,在九台乡村振兴的大路上,从区委、区政府领导、区属各局委办到乡镇村屯,上下协力共同奏响大合唱。

  “九台模式” 为乡村产业赋能
  产业兴,则乡村活。多元立体的产业链条、创新多样的产业模式,成为九台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和基石。
  谈到产业发展,清水村党总支书记、致富带头人单海龙这样总结,清水村探索形成了“双领多平台”产业带富模式,就是龙头企业领着集体经济发展、集体领着庭院经济发展,打造服务平台、孵化平台和营销平台,实现镇域产业创富。清水村正在打造的两个项目,一个是总投资200万元的锦绣山河复绿工程,3年后产生收益,预计年收益100万元。另一个是总投资为100万元的樱花休闲旅游项目,利用闲置校舍资源,打造民宿体验项目,2年后产生收益,预计年收益30万元。
  单海龙还总结出他们发展产业的“四件法宝”。第一件是党建引领,苗木专家都是党员志愿者,村书记也是致富带头人,处处彰显党建引领作用。第二件是“互联网+”电商平台,村里开了线上苗博园,通过VR、电子商务平台推介、宣传、营销苗木花卉,成了集体服务于庭院经济的重要载体。第三件是“锦绣河山”经济联合总社。这是全省唯一的镇域集体经济合作联合组织,把小而散的村集体经济,变成组织化程度更高、抗风险能力更强的集体经济实体,用能人带动、项目带动,促进集体增收。第四件是九台区农村集体经济创业基金。这是全国唯一的资助和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非营利性基金,募集社会资本3000万元,通过路演择优选择好项目,注入基金扶持项目发展,盈利后收益归村集体。
  红光村曾荣获全国水田工程机械化示范村、吉林省建设新农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该村通过“三换两集中”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是指农民宅基地换房,土地经营权换社会保障和收益,“四荒”使用权、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使用权换公益事业建设,分散居住的人口向城镇化新社区集中,分散的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企业集中。
  记者了解到,红光村共投资1.6亿元,历时两年建成了总面积5万余平方米的住宅楼4栋,使全村七个社406户村民都上楼入住。这里还成立了九台区红光水稻农机化生产专业合作社,农民以土地作价入股的方式参与分红,分红获得的收益高于当地村民收入的50%。合作社与红光村签订“四荒”使用权、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使用权10年协议,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随之显著提高,目前,红光村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村集体收入每年可达到15万元。
  在九台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中,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千顷地、万栋棚”项目,主要采取“双低换双高”保供保收模式。“双低换双高”就是以低价位的供热保障、低门槛的融资条件,换来高标准现代化棚室、高水平贫困户收益。在热源上,九台区政府牵线搭桥,与华能电厂达成支持设施农业的供热协议,解决了制约冬季棚室发展最关键的瓶颈问题;在融资上,为棚室发放权属证,建立政担银企合作机制。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大幅降低,棚室投资主体积极性大增,并且形成了带贫、益贫的机制,优先带动周边贫困户创业、就业,一举多得。
  记者来到远近闻名的“泥土村”马鞍山,这里曾被列入省级贫困村。通过乡村振兴,马鞍山村创造出了“改革聚资本”模式。市文广旅局帮助引进长春文化国际旅行社与马鞍山村及部分村民签约10年,投资300余万元打造了民宿合作社、望山餐厅、“一分田”“马鞍工坊”等旅游项目,九台区投资2500万元兴建的三下江南战役纪念馆落户马鞍山村并对外开放,村里还成功引进总投资50亿元的马鞍山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形成以“休闲观光、民宿体验、生态农业、康养度假、红色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2019年底,33户59人全部脱贫,全村人均收入12500元,贫困户人均收入10992元,其中产业分红人均4300元,带动210人就业增收。
  九台还有一个“龙头企业+村集体”社会资本融资模式,重点采取了“龙头企业+村集体”的合作方式,建设完成22公里的波泥河大顶子村—土们岭二道沟村“百里画廊樱花大道”。按照“一村一景观、一屯一特色、一户一小品”的思路,樱花大道沿线栽植了钻石海棠、暴马丁香等50多种苗木花卉,在沿途村屯重要节点位置建设“六园”(果园、苗园、药园、花园、瓜园、游园)。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社会资本融资模式打造樱花大道,实现了“政府不投入、集体增收益、产业得发展、环境有改观”的多方共赢。
  龙嘉稻田公园、马鞍山田园综合体、城子街大贝花海、兴隆花海、其塔木红旗花海,全区年接待游客达2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1亿元……九台乡村振兴产业充当主引擎,不仅拉动乡村产业加速跑起来,也拉动乡村旅游实现新的腾飞。

  美化环境 让乡村生态文明宜居
  通过振兴战略,九台乡村实现了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高水平建设“幸福九台”,绘就新时代“富村山居图”。
  整治乡村环境,九台持续推进“五项工程”。在“村容村貌提升、生活垃圾治理、厕所改造、污水治理、畜禽粪污治理”等“五项工程”上持续发力,统筹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财力承受度以及农民接受度,让乡村建设行动真正成为让农民满意、让农民受益的“民心工程”。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设垃圾中转站24座,实现中转站全覆盖;新设垃圾箱680个、垃圾桶54184个,修缮垃圾池1820座;建设污水处理厂6个、污水管网和收集池8个,实现镇区污水全收集全覆盖;投入资金3000万元,改造农村户用厕所1万户;投资1267万元,在饮马河流经的4个街道23个村和水源地2个街道11个村建设储粪场54个,配备污水储存罐473个,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户无复养。
  美化乡村环境,九台“五大行动”环环相扣,“乡村环境提升行动、全民参与共建行动、乡村旅游发展行动、生态环境治理行动、典型示范引领行动”成效显著。“河长制”全面落实,全区无黑臭水体。组建448支志愿服务队,出动1.1万名志愿者进村庄、进庭院,带动群众由“被动看”变“主动干”,爱护环境成为新风尚。
  保护乡村环境,九台“五个机制”同步发力。健全完善了“考核机制、督导机制、网格化管理机制、宣传发动机制、长效管理机制”等五个机制。制定出台了乡村建设12个行动考核细则、人居环境整治考核细则、河长制考核问责办法等系列考核,层层传导压力。定期深入村屯督导18次,下发通报3期、简报18期。全区统一印制并发放乡村建设行动宣传书画等17万册、致《学生及家长一封信》6万份、制作警示牌780个。建立健全“区督查、镇负责、村管片、组包户、户保洁”的人居环境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对全区2785个网格实行严防死守。建立健全了村庄道路清扫保洁长效机制、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等系列长效机制。全区实现了“三化”(垃圾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处理资源化)、“四步”(清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五有”(有设备、有技术、有队伍、有投入、有监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取得新成效。
  提升乡村环境,九台两个模式并驾齐驱,一个是“四边两村一大道”绿化村庄模式,以“四边两村一大道”为载体,重点打造邱家、红光2个中心村,上河湾、其塔木2个中心镇,7个一里长街,清水、平安堡、马鞍山、桦树、大贝、双顶、石羊等25个重点村屯,初步实现了家洁、院净、村美。一个是村民适当付费模式。“每人每天五分钱,干干净净一整年”村民付费制度得到农业农村部肯定,九台先进经验推广全国。在群众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推进农业展现新质态,农村展现新面貌,农民展现新风采。
  村庄布局协调美,村容整洁生态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身心美,村稳民安和谐美……乡村振兴的“九台模式”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越来越多企业到这里投资,百姓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业已形成,一个独具魅力的幸福新城区跃起在新的地平线上。

来源:吉林日报

【崔天凯的8年:美国不再是那个美国,中国不再是那个中国】崔天凯的8年:美国不再是那个美国,中国不再是那个中国
崔天凯一封辞别信,道出了中美在历史拐口的8年。

从2013年4月担任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已在美国工作八年多。

这8年,世界峰回路转,中美博弈交锋。

美国不再是8年前的那个美国,美国变得封闭、狭隘,暴力频发、种族歧视、经济衰退、民众涣散。

中国不再是8年前的那个中国,中国变得更加包容、更加富强,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中国交出了全球瞩目的抗疫答卷。

对崔天凯大使来说,这8年,是人生中的重要时刻,正如他在信中所说:

“回望历史,中华儿女无不为伟大祖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成就倍感欢欣鼓舞。而一代代海外侨胞始终秉承爱国传统,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每个时期都从未缺席。”

这是崔大使的与有荣焉。
而对世界来说,这8年,则是沧桑巨变的开端。全球无法不承认,西方中心主义的时代,已经终结,多极化取代单边主义,只是时间问题。

一个人的生平,所牵出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
崔天凯大使在赴美前的60年,恰恰揭示了伟大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进程。

而我们,也可以透过这崔大使的人生历程,解这位耄耋老人、外交老将,为中国大国外交奔走的一生。

新中国成立的3年后,1952年,崔天凯于上海出生。

彼时,这位被父母带到外滩游玩的申城少年,还不知道其人生会与“外国”紧密联系。

崔天凯的求学生涯,波澜不惊,是一部“别人家的孩子”的成长史。求学之路上,学霸崔天凯一路高奏凯歌。

中学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大学则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在大学时期,崔天凯便确立了“外事报国”的人生路线,外交事业也进入了他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之中。

1977年,崔天凯从上海师范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一年。就在1年后,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中美蜜月期到来,英语出身的崔天凯,从讲台上走回讲台下——他考取了上海师范大学外语系研究生,从老师变回学生。

当时,中美紧密的联系,开放出巨大的外语人才缺口。崔天凯的回炉再造,也是因应了历史趋势。

1979年,崔天凯研究生毕业,并进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联合国译员培训班,继续深造,为期两年。

而这一培训班,便是定向为外交事业培育翻译人才。

1981年,崔天凯以优异成绩毕业,随后奔赴纽约,成为联合国秘书处会议服务司中文处的翻译员。

这是他外交事业的正式起点,而过硬的专业素质、勤奋的工作态度及社会主义的思想底色,似乎注定了崔天凯在外交事业上会有所建树。

在联合国秘书处服务3年后,1984年,崔天凯加入外交部,历任随员、三等秘书。

两年后,崔天凯赴美国华盛顿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继续深造,并在翌年获得国际公共政策硕士学位。

1997年,他调至外交部新闻司,担任副司长及外交部发言人。

要是放在现在,崔天凯也必是外交天团的一员,人气或许不逊于耿爽。

也是这一年,崔天凯再度以参赞的身份,派驻联合国,继续在世界外交的中心代表中国发声。

而此时,中国正在为入世做积极准备,美国三番五次把中国挡在门外,联合国外交也是打破入世僵局的重要阵地。崔天凯是这块阵地上的外交干将之一。

2001年9月,从日内瓦传来了令国人振奋的消息: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第18次会议举行正式会议,中国加入WTO的全部法律文件获得通过。

彼时,崔天凯也已返回国内,担任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其后,他又担任了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

而这一时期,中国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经济腾飞,迅速跻身全球三大经济体。

也因而,在2013年4月担任第十任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的崔天凯,再次前往美国任职时,相较于他在1984年初到纽约,他已是老脸的外交干将,而中国也已是复兴强大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恭逢盛世,与有荣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时候一个人被遗忘的速度是快于时间的像窗外等待远行的飞鸟,透过玻璃妄想将整个春天留住,而多情的却是春天在含情脉脉的枝头,细数花瓣飘零阳光将离别捧在手上,让六月的
  • #刘耀文谷爱凌出现在高中试卷上#考试时专注题干提供的信息很重要,看了下网图,感觉这道题的考点还是蛮清晰的。在我们的教育里,行业不分高低贵贱,在各自领域里发光发热
  • 本来以为要预约,但是走过去拍了个片就给我做了很害怕的二期手术!虽然全程都是不疼的,但我真的没忍住一直在哀嚎....钻开骨头之后将我的基台还是什么的转出来,清晰的
  • 懂得感恩,是收获幸福的源泉。人生,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旅程:用微笑、率真和爱对待每一个人,收获旅行的幸福。
  • 汇汇近日举办了“100种热爱”主题活动,线上线下齐宣传,汇汇还与其它社团合作(邀请小哥哥和小姐姐演出)成功吸引了很多小伙伴,他们写下了自己热爱的事物,参与猜谜抽
  • 将天籁2021款打造成“剧院级静谧空间”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工程师需要将静谧工程延申到整车中的每一处。然而,在当前的B级车市中,“内卷”已成为不可回避的关
  • 在原著中,程灵素是个面有菜色、发育不良的小村姑,所以胡斐不爱她,大家都能理解。在药王谷,程灵素也对胡斐一见钟情,很容易就答应和他一起来救人。
  • 始终都相信,爱是双向奔赴的,小时候不懂得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有什么事情也总喜欢憋在心里,不会跟爸爸妈妈说,但是每次好像爸爸总能第一时间感受到我情绪的变化,爸爸的
  • #Ji先生&Man小姐# 终于杀青啦!!
  • 但是呢,我真的不是行家,也不懂炒房,更没有地产从业经历,因此我很难去给人推荐房子,我只知道我喜欢的房子是什么样的,所以我就只发我的看法…[doge][二哈]房产
  • "PLANNING DES ATELIERS en ligne - du 17 au 21 janvier 2022Pour vous inscrir
  • 刘素云 今天几十年后,我们都将离去这世间,我们追求的东西一个都带不走钱财、名利、地位成了过眼云烟属于我们的除了经历,就是回忆这一生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
  • 而我依然是幸运的,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吃到那顿晚饭…“所以我想给我们这次行动带来一个更振奋的消息,让这个捐助计划帮助到比目前更多的人,我将会把自己的个人捐助数额加
  • 感谢阿令带来这个难忘的夏天,我为一开始对阿令的质疑道歉(真香 还在坑里) 谢谢ggdd逐梦演艺圈,也谢谢这个夏天和我一起嗑糖的姐妹们。。
  • 我好像很久没有像小孩一样想要买一个东西但基于现实买不了,寻求帮助的时候朋友一直在告诉我这个东西并不是非到必需品的地步,你只需要删除很多东西你就还可以用。偶尔也羡
  • 小提示:投稿前记得将你的大作打上“九头鸟文旅创意”文字标识,发布于新媒体平台并招呼亲朋好友一起分享扩散,作品获得越多网友认可,惊喜就越丰厚哦~了解详情速戳:#九
  • #伯爵##钟表与奇迹# Watches and Wonders 2022 新錶報導Piaget Altiplano AUC終極概念腕錶的研發過程長達四年,突破性
  • 机构票走v的少之又少 后面走好我假想的会反弹碰m10下来 再反弹碰m20下来 在反弹碰m30下来 .....反复n次 均线揉搓后走出多头才是趋势上涨这个过程没
  • 我在学校教新媒体,和你们的合作也是基于新媒体的延伸,很多人理解的新媒体都是浮于表面,觉得就是“做”个账号,更新点儿内容就完了。 寂静的可怕,像一部无声的哑剧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