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cn/A6SborqC

昨天买了微信读书的会员,今天在地铁上打开会员专享书单,看看有什么好书推荐。

看到一本叫《画家之眼》的书,随手翻开,没想到一下子就被抓住了,就像一无意间推开一扇门,一股光流把我瞬间淹没……

这本书的作者叫安德鲁.路米斯,是美国著名画家、作家、插画大师和美术教育家,在产出大量杰出画作的同时,还致力于输出卓越的美术专业课教材,让美术和美服务和启发更多的人。

《画家之眼》是路米斯的最后一本著作,是对于绘画构成美学的总结,也是这位艺术大师对有志于从事绘画艺术的年轻人的最后一次谆谆教导。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本书里,路米斯不止展现了天才的艺术家如何思考、高明的画家如何观察世界,同时也启示普通人如何像获取灵感。

于是乎,这不仅是一样教你怎么绘画的书,更是一本怎么样从不一样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世界的书,从而带大家用“画家之眼”或者说“艺术家之眼”发现不一样的世界,使人们创作出不一样的美。

我们普通人看到的世界其实是没什么大的差别的,但画家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比如梵高的世界、莫奈的世界。即使世界是荒芜一片的沙漠,画家也能帮你看出不样的世界。

读到这样的书,对我来说,真是相见恨晚,如获至宝。用佛家的话,心心相印。

很早之前,我就一直对自己说,要用艺术的眼睛看世界,做生活的艺术家,看见生活,发现美,记录美,传播美。

我推荐像每一个热爱创作乃至热爱生活的朋友,都不妨至少读读这本书的前言《艺术的起源与美的追寻》。

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艺术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像是一句宣言,或是一声召唤,让我们重新审视艺术,审视生活,审视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今艺术终于敞开大门,以前所未见的方式接受个人创意。艺术不再像以往那样,受限于绘画与雕塑的传统形式,而必须成为人们当下生活的一部分,“因为不管现在或未来,艺术都与我们同在”。

在此基础上,路米斯提出我们要赶紧破除“艺术是某种主义或教派”这种概念,深刻理解艺术其实是人类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与生俱来就有一种追求完美的欲望。

“艺术是人类努力创造更美好世界,并以不同形式将美融入生活的一种表现。”

不变的是对美的追寻,变化的只是艺术形式。路米斯说,不妨把艺术当成一条河流,从古流到今,有部分河水已经流过我们身边,有部分正在经过,还有一大部分尚未流至。

于是我们可以把历史上每幅画都视为这条艺术之河中的一瓢水,它或映照真实,或映照幻想,都是美景。

艺术源源不尽之水,一如生活长河川流不息。

对于美,我们面临最大的危机是:允许美因为个人意见、趋势和主义而陷入困境,让个人的理解局限在只有少数人支持的武断意见。

美是包罗万象的,美是自由的,美是属于所有人的,它就在我们的周遭,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创造,去诠释,用每个人自己的独特方式。

接下来的一段阐述,对我来说感触最深,最有共鸣,我觉得它解答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写作者的困惑。

人们常问:如何分辨一幅好画?演员暨艺术品收藏家文生·普莱斯(Vincent Price)巧妙回答说:能取悦你的画,就是一幅好画。

如果这种说法是对的,那么接下来要问的问题就是:如何画出一幅好画?

路米斯说,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呼应普莱斯的说法,那就是:用取悦自己的方式去画,就能画出一幅好画。

别管其他人怎么说和怎么做,除非你认为那个人的作品最能启发你。不要因为别人的说理、含混不清的解释和推销辞令,就照着别人的方式去做。你从“实做”中感受的喜悦,才是你培养任何个人技法的重要基础。

“记住,你拥有的独特优势是,或许你发现的美,是与众不同的,你用跟他人不同的方式去切入、去发现美。这项差异会协助你挑选与自己品位相符的主题,也会引导你前往令你欣喜的新领域。

因为美无所不在,所以美的来源可说是源源不绝。但是真正能捕捉到美,却是极其罕见,也是一项亘古不变的挑战。”

说得真好。其实不只是绘画,包括写作,摄影等等一切创作,都可以用这样去重新审视和选择:

用取悦自己的方式去写,去拍,去创造。

道理其实很简单,但真正去这样实践,并且保持初心,步履不停的人,难能可贵。

路米斯鼓励大家要用取悦自己的方式去创作,而且指出了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意义。其实最终我们都只能并且只要活出我们自己,就像每个人发现的美一样,是与众不同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害怕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害怕自己看见的、发现的美,别人不认同,慢慢失去了自我,躲在人云亦云的保护壳里。

导致写出来的文章、拍出来的照片、画出来的画首先取悦了别人,而忽略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到后来甚至都不愿意再看自己的作品,找不到创作最初的感动,在错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不妨想想,你有多久没有因为自己写出一篇好文章、拍到一张好照片而发自内心地感到愉悦和幸福?

我庆幸目前为止自己仍保留这样的感受,特别是每当写一篇自己满意的文章时,进入心流的过程是美妙的,写完之后,内心有一段时间觉得非常舒畅,宽容,感恩,好像世上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有一种“屋宇宽厚,万物美好”的满足感。

当然这种感受不会一直持续,但这种写作的快感,成为我写下一篇的源动力。

写作这一路上曲曲折折,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瓶颈,也曾陷入过自我怀疑,被别人的意见所干扰,所幸,那份最初的感动,依然还在。

只要它还在,就不会迷路。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路米斯的《画家之眼》虽然处处闪现思想的光华,但它同时是一本实操性很强的工具书,关于该画什么、如何化繁为简以及关于设计、比例、色彩、韵律、形体、光的明暗、主题之美等等都有详细的论述。

而这一切,其实都是服务于“用取悦自己的方式去画”。

所以,路米斯说他供给年轻画家的“最稳当忠告”是:

先把绘画技法学好,持续不断地探索美,并研究表现美的新方法,强化本身的内在信念,让个人风格逐渐形成,而且不受任何先入为主的成见影响(例如:别人认为你该怎么画),也不被画评家可能做出的评价所阻碍。

最终还是为了成为你自己。

愿我们在这丰盛辽阔的世界里,发现生活的美,成为自己的光。

写于广州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工业化推动的人类进步我们并不能否定,但工业化和目前的气候危机也有着重要的关系。如果从发展的角度考虑,事物是在出现,生长,繁荣,衰落和消亡的循环往复中进行,目前的人类是否也处在工业化推动的大繁荣阶段?如果目前的气候危机和其他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我们是否也会重现衰落和消亡的命运?我一直很推崇一种极简和环保的生活,最近在看乔舒亚.贝克尔写的极简这本书,这本书的部分内容将深刻影响我们今后生活。我也希望极简和环保能成为普通大众减缓气候危机的有效手段,为了美好的未来,尽一点力,不为自己,为了我们的孩子们。 https://t.cn/R2WxpQa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七点起床喝胡辣汤以为是逍遥镇的没想到是披着逍遥镇的方中山墙边的一抹绿生机盎然 但是没有四叶草 看来都没有变异进入夏天后的第一个冰淇淋虽然罪恶但是快乐和小王老师聊
  • 东京奥运会闭幕了,但这10个瞬间,依然让人热泪盈眶昨晚,东京奥运会闭幕这个夏天我们见证了拼搏和突破收获了惊喜与感动奥运会虽然已经结束但这样的10个瞬间依然让我们
  • 这个状态我没和任何人说过,出了考场就知道自己考得差的要死。走都走过了也没什么好后悔的了,但如果能回到过去,我真想骂醒自己,你看你为了别人辜负了多少的青春,多好的
  • 吃饭睡觉 喝饮料 #吃货日记 #在平凡日子里热爱生活 #好喝的饮品 #神仙饮料 #好喝的酵素 姐妹们这款饮料都去喝好吗?笔等真的清爽不腻,而且富含VC
  • 编年史完结了,翻旧照片,翻到之前在东京特意跑去武藏小杉商店街去打卡来着,那段时间编年史的海报一直是这张,好怀念大家以前关系那么好的样子。上大三的时候吧,编年史每
  • 更重要的是,现在根本不用花钱去西宁野生动物园现场看,在抖音西宁野生动物园账号就可以看到全部这些明星动物了,家有孩子的,带着孩子有空看一看,开阔孩子的眼界与认识动
  • 我不会说自己掉水里了,显得好危险的样子[笑cry],手疼没有拍照重要,毕竟要把激动的心情记录下来。大概 昨儿捕的山雀出逃而老街口的葡萄架也有女人盯梢大石墩晒着青
  • #每日一善[超话]##正能量# [抱抱]#古文# 《桃花源记》 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丁香医生想说:在面对溺水意外发生时能正确自救或被救,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人本是可以避免悲剧发生的。丁香医生想说:在面对溺水意外发生时能正确自救或被救,其实有相当一部
  • ——白居易6.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张打油25.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 在很多只知道菲神、麦神的人眼里,Lucas Etter属于横空出世,然而世界上哪来那么多的横空出世。 !
  • @艾诶姆水果怎么偏偏是窈娘……之前在猜16夜是个女生,苦于一直看不到眼睛,我放弃了这个想法,在我预料的各种猜想里,都没有窈娘…小饼子直白地问,她就直白地答了,接
  • #产‮种品‬草#一树花香,一树暖来自网络临窗看一朵花从含苞到盛放,从盛放到荼靡不喧,不嚣风来,款款轻舞;雨去,独自飘零不悲,不喜不知,这样的安静需要有怎样的心境
  • 感恩父母赐予生命与宠爱❤️愿生活多一点小幸运未来的路还会很长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 ✌我会努力变得更好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是个孩子一辈子都在成长中!深深的话我们浅浅说长
  • 有时候,挽回一个人,越是用力,他反而走得越远,因为你的用力过猛,在他看来廉价而没有吸引力。 要知道男人都是有征服欲的,一个想离开的人本来对你本身就没了征服欲,
  • 从不满足于形式上的美好,保留最真挚的状态敢于表达在不同的身份里来回凝聚起每一种气场传达着真实永远最动人是完全打开自己的状态保留的是一种向上更向心,折射出是表达再
  • 超赞多肉葡萄:不咋样,葡萄味小甜水的感觉,不推荐。黑匣子的一碗芒果,芋泥厚奶仙草,我比较喜欢芒果的。
  • #荣发帮寻人[超话]#寻2006年生2019年10月19日在河北秦皇岛抚宁区抚宁镇失踪的女孩孙明双,小眼睛、单眼皮、左侧脸有个痦子,双头旋。 ​​​#荣发帮寻人
  • 。。
  • 那好的我们知道了。那你就错了[摊手]朗读视频标题好不容易不带胡歌了,评论里却一堆“女版胡歌”啦“和胡歌很像”之类的[摊手]想对他们说:吃瓜群众们,千万不要带上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