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莱

着重发挥了洛克哲学的主观主义因素,试图从经验论的立场证明上帝的存在。 



感觉主义唯心论

贝克莱继承并改造洛克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以此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不过其哲学的目的却不仅仅在认识论方面,而实际上它要论证的却是非物质主义,最终目标则是证明上帝的存在。 

他的论证过程是:将可感事物与事物本身看做是一回事,从观念的存在即被感知推及到存在就是被感知,继而区分被感知的观念与感知观念的心灵,从而证明精神实体的存在。 

1.1 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

    贝克莱指出,在我们的认识之中包含两个因素,一是认识的对象即“观念”,二是认识的主体,即心灵、精神或灵魂。像洛克一样,他认为人类知识的对象是“观念”,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它们不可能离开心灵而独立存在,因此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 

1.2 存在就是被感知

    既然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那就意味着感觉事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因而一切事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因为“具有一个观念与感知一个观念完全是一回事”,“事实上,对象和感觉原是一种东西”。所以,事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亦即“存在即被感知”。 

    贝克莱认为是“抽象观念”在作怪,导致人们会认为在观念之外有某种实在的存在物。抽象观念是脱离了事物之具体可感性质的一般性质。贝克莱从唯名论的立场出发,认为人心中只有各种特殊的观念而根本不可能形成与特殊观念分离的抽象观念。“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之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1.3 存在就是被感知和感知

    至于认识中的另一个因素,即感知观念的心灵或精神,可以说是能动的,其存在就在于能感知。贝克莱认为,心灵这个名词不代表观念,它也不与任何观念相似,或为它们所代表。

    心灵和观念的区别就在于:“心灵的一切不能思想的对象,都同样是完全被动的,而且它们的存在只在于被感知;至于灵魂或精神则是一个能动体,它的存在不在于被感知,而在于感知观念和思想。”所以这条原则的更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存在就是被感知和感知”。 



非物质论

贝克莱认为,一切唯物论、怀疑论和无神论的根源就在于物质概念。贝克莱利用洛克哲学中的矛盾为其唯心主义作论证。

2.1 批判洛克关于两种性质的学说

    首先,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似,不相同的东西是不能相互结合的。洛克认为,第一性的质是存在于心外的一种不能思想的实体中的东西,第一性的质的观念是它的“摹本”。等于说观念可以与非观念的东西相似,这是矛盾的。 

    其次,第二性的质与第一性的质是不可分离的,它们是同时被感知的对象,如果其中一个在心灵中,那么另外一个也在心灵中。 

    最后,所谓第一性的质都是一些量的规定,而量的规定统统与感官相关,并无心外的存在。例如人们公认的大、小、快、慢等等都是完全相对的,随着感官的变化而改变,因而并无心外的存在。 

2.2 物是观念的集合

    由上所述,所谓物体的性质不过是我们所感知的观念,物是观念的集合,并无心外的存在。 

    我们有两类观念,一类是想象的观念,可以由人们自己的意志使之产生或消失。另一类是感觉的观念,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 

    首先,感觉的观念十分清晰、明确、固定,不能由我们的意志任意加以改变;其次,这些观念往往形成了某种固定的集合,它们同时出现,同时消失;最后,这些观念是稳定的和有秩序的。于是人们就给它起名为“事物”,然而事物和观念是一回事。如樱桃是由红色、酸味等感觉观念组合而成的,物就是观念的集合。 

    如果物是观念的集合,那不等于说我们是在吃观念、穿观念、用观念吗?贝克莱辩解道,他之所以用“观念”而不用“事物”,是为了反对心外有物的唯物主义。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即使使用“事物”这个概念也无不可,只不过千万不要以为它们是独立的存在。他并不是想把事物变成观念,而是想把观念变成事物,亦即消除事物的客观实在性而维护观念的客观实在性。 

    另一方面,贝克莱说,我们应该像学者一样思考,同俗人一样说话。在日常生活中,把感知到的事物看做是真实的存在,而哲学家应该认为那只是心中的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贝克莱是企图通过使现象客观化的方式来解决心物二元论的难题,以此来克服怀疑主义。 

2.3 物质是虚无

    贝克莱的“非物质论”是以反对抽象概念为基础的。他认为“物质实体”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因为在外部世界中根本就不存在一般的存在,而只有具体的存在即外物的存在。 

    贝克莱反对洛克的“作为支持各种偶性的基质”的物质实体,他认为这种物质实体是无法通过感官感知的,因此我们就不能断定它的存在。“物质”经常被人们理解为某种迟钝的、无感觉的、有广袤的、有形相的、被动的实体,但是如果把广袤、形相和运动等等可感知的观念排除出去,所谓“物质”就一无所有了。 

    所以按照贝克莱的观点,物质实体是一种莫须有的东西,既非实体,亦非偶性;既非精神,亦非观念;它是不存在的。这就是说,“物质”等同于“虚无”。假如有外物的话,则我们不可能知道它,假如没有的话,我们亦可以有同样的理由相信我们仍会有现在所有的观念。 

    贝克莱的局限性:虽然试图以消除物质的方式来实现观念的一元论,但实际上他所根据的仍然是物质与意识完全不同的原则。在他看来,洛克哲学就是由于承认心外有物而陷入不可知论和怀疑论的



科学与宗教

贝克莱也提倡科学,鼓励观察和实验,但给科学划定范围,不使科学干涉宗教。 

    贝克莱肯定个别心灵实体存在的理由:1.感觉不能没有主体,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2.观念本身是被动的,一个观念不能产生另一个观念,即使作为假设,观念也不可能由物质的机械作用而产生。3.感觉总是个人的活动,除了我的“自我”之外,还有其他的“自我”存在。这样,观念的存在才是持久的、连续的。 

    

宋明理学的源流
1、宋代理学为什么会起源
(1)、收拾人心
拨乱反正的需要。
唐末五代十国武人专政,风气败坏,道德沦亡,毫无廉耻,宋代读书人为扭转这不良风气,挽救人心社会,从教化入手而开讲学之风,促成理学存在基础。

(2)、与佛教争夺人心
抗击西方意识形态。
隋唐以来,佛教迅速发展,其精密思辨特点,对中国儒家这种缺乏逻辑思辩能力的格言式学说产生了致命的冲击,几乎瓦解了儒家学说。尤其是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之道影响为最大。
儒家思想一向以现实社会的伦理纲常为主,但是大多是结论,缺乏哲学上的推理系统,无法解释疑惑,无法让人信服。
儒家学说是实用主义的,强调学以致用,其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政治技术,离不开功名利禄,没法进入形而上学境界,无法超越自己,例如儒家从不讨论:人是什么,我是谁,为什么活着,人可以知道的知识边界是什么这类古希腊时代热门的问题。

但是人类与动物不同,必然会问精神上的问题。由于我们精神是可以超越有限和无常的,但是精神的载体不论是生物身体或宇宙(六合八荒为宇。古往今来 为宙)都是有限和无常的,都有起点和边界。这就导致一个人生基本苦恼,也是一个人的基本问题:在物质领域不存在无限永恒,而人的精神却在追求超越这种有限 和无常。这样超越的的结果必然是从自我进入忘我,从理性进入信仰,从清醒进入混沌,超越的必然结果是无长短大小,先后轻重这些基于时空尺度的比较概念(超 越的标志就是消灭了时空概念,所谓坐忘的特征就是不知何地,不知何时),这种纯粹的精神永恒和无限境界按照很多超越者的描述时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彼岸, 不过这个彼岸只有精神才能达到,载体是去不了的。这个境界给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打开了以上大门,远远超越了儒家政治技术学说的境界,导致儒家学说节节败退。

所以就算是唐代儒学得到政府大力倡导,但是由于儒学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的粗糙,实际影响却远不及佛学,甚至日益衰微,气息奄奄,士大夫阶层均以修行超越标榜。

宋初学者为建立儒学能够对抗佛教的逻辑体系和形而上学体系,不得不吸收道教和佛教中关于宇宙本体的概念(因为自己没有,儒家学说本质是如何做官的官场学说),作为建构自己的宇宙论和本体论,这就是理学。

(3)、儒学需要改革
传统意识形态需要修补。

儒学自两汉以至隋,已由孔、孟、荀的儒学变为经学,已经僵化到奄奄一息,必须创新求生。

经学从西汉、东汉到唐代,已由注重微言大义的今文经学一变而为专重训诂考据的古文经学,由笺注经传的“注”再变而为“注”作“注”的疏,致力于文 字训诂名物考据、章句分析,与孔、孟、荀“尊德性”、“论政治”的学风距离越来越远,而且笺注日趋繁琐,而唐人作“疏”,例不破“注”,即“注”有错误亦 不会指出,反而代为解释维护,这种琐屑的讲疏,有违孔、孟遗意,忽略先哲经传中所含义理的讨究,舍本逐末。已经走投无路。

其实韩愈、李翱的作《原道》、《复性书》时,就已经提出要创新,
他们鄙弃汉儒琐碎的训诂、章句之学,要专究于修己、治平之道,而着力于做人的工夫。

(4)、宋朝中央政府需要
君主大力提倡。是巩固权力的需要。
宋初各帝鉴于唐末五代以来伦理道德崩溃,臣民的廉耻之心尽丧,社会风气因此而败坏不堪,使一般的士人只求荣利,不重气节。如五代的冯道历事四姓十君而不以为耻,反而自称为“长乐老”洋洋自得。

更由于宋朝得位不正,担心武人效仿陈桥驿故事,所以坚定执行重文弃武国策,认为让国人多读书,就能防患于未然。
所以从宋太祖立国开始,便执行文做官而分利的政策,极力提倡文教,奖励儒学,力崇实践,专事于修养的工夫。

于是社会风气为之转移,进而成为宋儒致力于身心修养的理学。

国家政策的支持,导致宋代书院极盛,例如白鹿、岳麓、应天、嵩阳四大书院。书院多聘请名儒主讲,他们大多排斥功利,崇尚道义,教学宗旨在于发扬孔门义理之学及修己立人之道,开启了理学身体力行的风气。
这样也就彻底解除社会精英可能对宋家皇位的威胁。当然后遗症是让整个民族变成小白兔,精神被阉割,人人是太监,整个国家精神上不堪一击。

2、周敦颐
理学的开山鼻祖是周敦颐,周敦颐传程颢、程颐,二程再传朱熹,而奠定理学的基础。

周敦颐主要成就是《太极图说》和《通书》。
《太极图说》以图形说明宇宙发生的原理和次序,《通书》则重在阐述“诚”的意义。

周敦颐学说渊源于道家的太极、阴阳五行之说,参以佛家的心性,而以儒家仁义之道为宗。他核心名句是以“无欲故静”作为修养方法(实际是来自佛家“清静寂灭”之说,又与道家的“恬静无欲”有相近地方)。
周敦颐认为宇宙的起源乃由“无极而太极”,“太极”是宇宙的本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极而后静,静极而后动,循环不息而生金、木、水、火、土五行,由五行而生万物。

在人生方面,周敦颐认为阴阳五行配合得最恰当的就是人,所以万物中以人最灵秀,具有太极之理、五行之性,受太极“纯粹至善”的“理”,故人之性本来是善。
宇宙既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则人亦有仁(木)、义(金)、礼(火)、智(水)、信(土)五常。

其见诸实施,则不外乎仁义二者(所以配合阴阳)。
仁义之性,皆是善的,但用得不当,却可变为恶,所以人要不离乎中正以立“人极”(做人的标准),欲立“人极”,必须无欲、主静,无欲便会心灵虚 静,于事物的是非利害的考虑上便能居于中道,明理通达,而在行动上便自然的正直无私,能做到这样的话,便能达到至诚的境界,也是一个圣人的境界,同时也是 一个太极的境界,达至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周敦颐的学说已将宇宙论与修身为人之道揉合一起,建立起理学基础。
3、程颢和程颐
程颢、程颐的学问就是在《通书》基础上发展的。
但是二程不喜欢探讨宇宙问题,而主张直接从人生实际经验来建立人生的道理,因此教人从实际生活与内心体验上来寻求修养的方法。

程颢认为天下一切真理必须经过亲身体验,才不会流于空谈,他认为“天理”在于“仁”,人如能具有仁德,便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学者必须先“识 仁”,他说:“学者须先识仁,义、礼、智、信皆仁也”。他认为“仁”在人之本性中,不须外求,只要“明心”,便能“见性”,便能“求仁”“得仁”,我们明 白这道理后,便须紧记不忘,更要身体力行,一切行事,皆本此心去做,即所谓以“诚敬存之”,所以“诚”与“敬”便是明道、修身、养性的法门。

程颢侧重“心”的修养,认为“舍心之外天下无理”,要人“自其心体验天理”。
总之,程颢认为学者须先识仁,然后以诚敬存养。他重内心体证,认为人必须透过内心反省以掌握做人、修养的道理。名言是“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程颐论“心性”与程颢相同,但论“诚、敬”方面的修养则不一致。程颐提出“存天理,去人欲”的方法在“涵养”和“进学”两方面,并认为“涵养须用 敬,进学在致知”、“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一方面修己的意志,使之专一集中,不为外物所动(敬);一方面今日格(“穷”(求)的意思)一物(理), 明日格一物,然后加以归纳,便会豁然贯通,明白万物都是一理。他主张“持敬”与“穷理”并重。
这是朱熹朱熹道问学、即物穷理之学说的来源。

4、朱熹
朱熹集宋代理学之大成,他认为“格物”、“致知”可帮助了解个别事物的理,从而归纳了解宇宙的天理,因此他认为修养方法在“道问学”以致知,“存天理”以去人欲。

朱熹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真理存在,这个真理就是“太极”。至于“真理”要表现而成为具体的形象,则有赖于“气”。他说:“理也者,形而上 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由此而解释到人、物的形成:“理”与“气”合而构成人,由于气中有清、浊,因而人性亦有善、有 恶。

因此,朱熹教人从善,要“存天理,去人欲”。
要去人欲,便必须“敬”与“致知”。
所谓“敬”,是要使人的一己之心,常常受到警策监督,一旦有私念私欲的萌芽,便要马上加以克制;“致知”即求取学问的意思,他以为天下之物理精髓皆具于圣贤书中,所以读圣贤典籍便是致知的所在,而古书则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六经的阶梯。

人若做到“敬”与“致知”,是绝对可以到达至德、至善、至理的境界。

宋代的理学经朱熹提倡而大盛。

5、邵康节(邵雍)
另外一个原创者是邵雍,着有《先天图》等。他根据《易传》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参杂道教思想,认为宇宙之本是“太极”,亦即是“道”、“心”(换 言之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太极永恒不变,而天地万物皆有消长、有终始,人如能知天地万物之道,便能参天地、育万物,成为天地万物的主宰(简单说就是天人 同构)。

6、陆九渊

另外一个原创者是陆九渊,他认为“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故透过自我内心的反省即可了解天理;他重视持敬,持敬使人能明心见性,因此他强调反省,认为知识的多寡与个人修养无必然关系。而提倡“尊德性”。

陆九渊特别注重持敬的内向工夫,主张心即是理,不容有二,认为即物穷理为支离破碎,而教人先发明本心之明,而后博览,以应万物之变。陆九渊名言:“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九渊启发了明代王阳明的心学。

7、张载
还得介绍一下张载。张载是继孙复、范仲淹经世济人的思想再加以性理的参透而成。张载治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

张载认为万物的生长发展都由于气的聚散、动静,气中又有阴阳二性,沉、降、静之性是阴性,浮、升、动之性是阳性,气有聚散,气聚则物成,气散则物 毁。气的聚散,有一定的规律。所以物的产生,有一定的秩序,这叫做“理”。“人”亦由气聚所产生,故亦得其性的部分,具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人 与万物俱生于天地之间,天地是人与万物的父母,人就应该努力破除“我”与“非我”的界限,而使个体和天地万物合一。为达这目的,首先要变化“气质之性”, 使它恢复为原来的“天地之性”;“天地之性”就是朱熹所说的“理”。

张载在《西铭》一文中阐明人对宇宙所应持的态度:“吾人之体”即“宇宙之体”,“吾人之性”即“宇宙之性”,我们应视宇宙为父母,应以事父母之道对待宇宙,应视天下之人皆如兄弟,天下万物皆如同类。

所以张载提出了“民胞物与”的主张。

张载核心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8、叶适

叶适是理学务实派(事功派)的代表人物,特点是“教人就事上理会,步步着实,言之必使可行,足以开物成务”(也即可行性优先于必要性)。叶适曾经与朱朱熹陆九渊鼎立而三。

叶适提倡功利,反对空谈性命,认为学者重点是学以致用,所以重典章、重经济、重致用,倡改革,主张“义理之学不必深穷”。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反对传统的“重本抑末”(即只重农业、轻视工商)政策。

叶适的哲学思想是:强调“道”存在于事物本身之中,“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物由气构成,五行八卦都是气的变化形态。提出“一物为两”、“一而不 同”的关于事物对立统一的命题,认为事物对立面处于依存、转化之中,强调“止于中庸”。认识上主张“以物用不以己用”,提倡对事物作实际考察来确定义理。 反对朱熹陆九渊等等的性理空谈,认为糅合儒、佛、道三家思想提出“无极”、“太极”等学说的周敦颐纯属谬论。但是叶适显然缺乏思辩能力和逻辑能力,其哲学 思想比较浅薄。

叶适本人虽然强调实践,但是其门人多流于辞章,纯属口水党:“水心之门,有为性命之学者,有为经制之学者,有为文字之学者”。只有少数有“欲以事功见其门庭”。

第二点,背后还有利益博弈的问题,在要求中国取消部分出口补贴的同时,欧盟和美国却坚持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以此可以继续保持对部分中国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的权利,而认定反倾销的方式,是通过和第三国替代价格进行比较,这对中国其实是不公平的。

这一点中国和欧美对待入世文本的理解不一致,中国认为是入世15年后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也就不再用第三国替代价格判定,在中国发布的入世承诺中文版中有这样的条款:
3.15 WTO成员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条款
WTO成员承诺,在中国加入后15年内完全取消目前在对中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使用第三国替代价格的做法。议定书规定,在此过渡期内,WTO成员仍可以对中国出口产品使用替代国价格计算倾销幅度,但是,只要接受调查的生产企业能够证明,其出口产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则WTO成员应遵守WTO《反倾销协定》,采用被调查产业的国内生产成本计算倾销幅度。
上述过渡性条款的模式也适用于反补贴措施。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标准中文版全文)
第15条(d)条款中是这么写的:
“一旦中国根据该WTO进口成员的国内法证实其是一个市场经济体,则(a)项的规定即应终止,但截至加入之日,该WTO进口成员的国内法中须包含有关市场经济的标准。
无论如何,(a)项(ii)目的规定应在加入之日后15年终止。
此外,如中国根据该WTO进口成员的国内法证实一特定产业或部门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则(a)项中的非市场经济条款不得再对该产业或部门适用。 ”
上面提到的(a)项(ii)目是这么规定的。
(ii)如受调查的生产者不能明确证明生产该同类产品的产业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方面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则该WTO进口成员可使用不依据与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进行严格比较的方法。

中国和欧盟和美国就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争议,
分歧点在于中国认为当初协议是说入世15年后中国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而欧盟和美国则认为结合协议上下文并没有这个含义,所以到了2016年欧盟和美国都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样可以继续以反倾销的理由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高关税。
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美也有自己的理由,那就是说中国存在出口补贴和倾销,而判断倾销的标准是使用第三国替代价格计算,而不是与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进行严格比较,这明显对中国不利,中国对此是反对的,所以这是个利益博弈。

第三点,在利益博弈过程中,为了获取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做出了让步,像纺织,服装和鞋类这种大金额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中国都取消了出口补贴。这些产品的出口金额可不小,例如纺织品和服装,中国2020年出口金额就高达2912.2亿美元。
美国在2015年2月,针对中国在7个行业向本国出口企业提供的补贴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申诉。这些行业是:纺织、服装和鞋类;先进材料和金属;轻工业;特种化学品;医疗产品;五金建材;以及农业。
2016年中国和美国达成协议,中国取消了以上领域的出口补贴,媒体认为这是中国为了获取市场经济地位做出的让步。

当然有人说了,协议上明面上取消了,谁知道暗地里有没有继续做呢?
其实是这样的,如果继续这样做,至少在国家法律法规遵从层面,是贸易不合规的,继续这样做就会有合规风险,相比之前一定是会有改善的。而且中美都达成了协议,你说中国一点都不会执行,一点都不会改善,觉得有可能吗?中国对于自己签署的国际协议一向履行还是不错的。

再重复一下,中国从来没有在入世文件中承诺取消所有的出口补贴,即使是美国ITIF基金会的报告也只是说中国承诺出口补贴会显著减少,而不是取消。
中国也在入世后的确逐渐取消了一些行业的出口补贴。
但究竟是不是达到了“显著减少”的标准,如果有争议,是可以到WTO申诉的,中国对于WTO的判决,一向还是认账的,因为中国目前是国际多边体制的维护者,像上面七大行业的出口补贴,美国申诉到WTO一年后,中国和美国达成双边协议就取消了。

其实补贴这个东西,全球各国都在搞,比如一些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补贴,
美国给波音,特斯拉这些科技企业都有不少补贴,而这两家每年也从美国有出口的。
2020年10月,WTO就裁决美国非法补贴波音,允许欧盟对美国出口的40亿美元商品征税进行报复。这说明,有问题去WTO申诉就好,当然互相之间舆论打嘴仗也是免不了的。

最后,我想再说三个观点,
第一点是我们部分国人要改掉盲目的,不加验证的相信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指责的毛病,国与国之间的互相指责,都是夹杂着大量的利益诉求在里面的,根本上就是利益博弈。
下意识的就站在对方的立场,宣传对方的观点,这只会对对方的利益有利,而对本国的利益不利。我们就不说中国和外国,就说全球任何两个国家,有一个国家是会很爽快的欣然接受另一个国家的指责的吗?
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就跟法庭上的双方辩护律师一样,一定会拼命想办法维护自身的利益。

就不说贸易争端这种和道义关联性不大的事情了,
就说那些道义和是非都非常明显的例子,
根据BBC的报道,美国众议院2012年6月18日全票表决通过,以立法形式向曾经排斥和歧视华人的做法道歉,这一道歉案2011年10月获得美国参议院的通过,但非常明确表明,立法道歉并不会向受到这一排华法案影响的美籍华裔家庭索赔提供依据。
嗯花了如此漫长的时间才正式道歉,而且还剥夺了华裔的索赔权,可见其对自身利益的维护。
图片
再以中国二战劳工起诉日本公司奴役和强迫劳动,数千人被强迫劳动折磨致死,可以看下在漫长的历时一二十年甚至更久的起诉过程中,日本政府,法院和公司是如何拼命的为自己辩护,拒不承认中国劳工的索赔权,维护自己的利益的。

以上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即使道义曲直非常明显的事情,也不会存在一方会欣然的爽快的接受对方观点的情况,都会想尽办法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更何况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我们能对西方做出什么违反人类基本道义的事情的么,
难道我们还能不经联合国授权派兵到西方国家领土,或者派空军轰炸西方国家?我们和西方国家也没有领土争端,说白了主要还是经济利益冲突。
两个国家有利益博弈和争议,是很正常的事情,必须要学会站在本国的立场考虑问题。

第二点,西方并不在道义上比中国高,要学会甄别他们的舆论话语。
发达国家舆论宣传机器能力很强,因此他们会创造性的使用一些简单易懂的总结性语句进行传播,例如“中国违背入世承诺”“中国破坏国际秩序”“中国在非洲制造债务陷阱”之类,
这其中无一不是把中国放在道义低点的位置,而把自己放在道义高点的位置,
这些短语易于传播,通俗易懂,能对中国造成很大的舆论压力,但是却和事实有很大的背离,双方真正的道义位置也并非如此。
我们要学会去甄别哪些是对方无中生有的抹黑进行舆论战造势,
哪些是对方不合理的指责,比如中国其实做的不错但非说我们做的不好的,比如全球各国都做的不太好,包括他自己都做的不好但就是专挑中国来打击的,
哪些是属于合理的争议范围,双方可以通过双边或者国际框架下协商解决的,
而绝不是全盘的接受。

第三点,对于国际规则,由于规则以及各国实际情况的复杂性,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可以做到100%的不违规的,
就以WTO为例子,欧盟,美国,中国作为全球贸易大户都有各种被起诉和败诉记录,
世贸组织贸易争端申诉胜率一般很高,一般在90%左右,这意味着被起诉基本意味着败诉。
而美国是WTO历史上被起诉次数最多的国家,遥遥领先,当然被起诉的案件大部分败诉。
尤其是从2017年8月-2018年7月,美国被WTO成员国起诉次数高达17次,创下了12个月内单一成员被起诉次数的纪录。其中有两起案件分别是中国诉美国301关税案和232关税案,其余15起是其他WTO成员对美起诉。
欧盟国家则在累计被起诉次数上排全球第二位,欧盟也是大部分被起诉案件中败诉。
下图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崔凡的统计,从1995年1月-2019年12月的被诉次数,美国155次遥遥领先,欧盟85次排第二。

那么中国在WTO被起诉多少次呢?下图来自位于美国的研究机构ChinaPower的中文官网,
从2002年-2019年,中国总共被申诉了44次,申诉别人21次。

美国,欧盟,中国都有违规被申诉的记录,而且中国次数还更少些。
不过更有意思的是,中国作为申诉方或被诉方时共参与过65次争端解决。这其中大部分(81.5%)是与美国(39次)和欧盟(14次)进行的。中国被诉的案件52.2%由美国发起,而中国发起的21次申诉中有76%都针对美国,主要就是和美国对着干。

中国是全球多边机制维护者,从联合国,到世界卫生组织,到世界贸易组织,你都能看出中国都是支持这些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反对美国退群另外搞小团伙的,反而是美国国内有强大势力总是想闹着以退群来威胁国际组织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改变。
把中国说成是故意不遵守国际规则,不遵守承诺的低道义值国家,这在逻辑上就说不通,因为中国明显是全球化和多边体制的维护者而非破坏者。

如果中国真的频繁的,故意的,大量的违反国际规则和破坏自己的承诺,
一方面中国会在国际组织中遭遇世界各国的申诉,
而实际情况看主要压力其实就是来自美国,
除了上文的ChinaPower统计的2002-2019年的数据外,我们也可以看下2012年12月发表的《国际经济与政治》上的文章《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统计 2002 -2011年10 月5 日,全球申诉过中国的 WTO 成员只有 5 个,其中美国对中国申诉 12 件,欧盟对中国申诉 5 件,墨西哥对中国申诉 3 件,加拿大对中国申诉 2 件,危地马拉对中国申诉 1 件,总共23件,美国就占了超过50%。
由于对中国申诉的多起案件其实是同一个议题,所以除了单独由欧盟提起的两起案件外,美国实际上参与了对中国申诉的所有案件,占比高达91%。

另一方面如果中国真的频繁故意违反WTO规则,说明中国应该会对目前的WTO主导的国际多边贸易体制非常不满才对,而事实上中国是明显的维护者。
像美国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成为WTO的最大反对者,
以2020年为例子,2020年4月,一份针对美加两国贸易纠纷且对加拿大有利的裁决结果在世贸组织(WTO)出炉,但特朗普政府却发声明表示,没有遵守这份裁决的义务,实际上特朗普政府还多次威胁要退出WTO。

尤其是美国从2018年开始逐步对我国数千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对我国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损害了我国的利益,是完完全全的违反国际规则,
2020年9月,WTO也裁定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是违法贸易规则的,但美国对此表达强烈不满,甚至威胁要退出WTO,这并不只是特朗普政府的问题,美国现在已经是拜登政府了,也并没有打算取消关税执行判决,这也是在违反国际规则。

今天只是简单的聊聊中国和国际规则,国际秩序的关系,
总之我们要理解世界的复杂性,学会甄别他国的声音,并且站在中国的立场说话,是我们需要坚持做到的事情。

原创 深圳宁南山 宁南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摆摊-蹲上门板板[羞嗒嗒][羞嗒嗒]#原神代肝[超话]# 宝宝好,这里是秞子 在线接原神多类型代肝,下单快,福利多 需要请戳➡️ /包括但不限于,有需要可私 需
  • 静中无妄念 忙里有欢喜庸常琐碎的日子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追求但绝大多数都有个共同点城市里待久了难免心绪焦灼谁不想在平凡琐碎里焕发光彩偶尔找个另自己心旌摇荡的
  • 青山绿水依然在,来来往往人不同,要学会看得惯,还要学会看得开,你内心的平坦是人生最真实的风景。人生需要几分自我的鼓励,不管在什么时候,要有几分信念与信心,生活少
  • 现在很多人观看,先不说喜欢什么样的功能模型,但问什么样的表和保值增值,如果不是因为消费者购买该表,但投资。情侣之间送手表代表什么意思?男生或女生之间送手表的寓意
  • 2.孕期亲子鉴定预约无需实名,可匿名委托,也可以自行邮寄样本;3.孕期亲子鉴定在正规机构内做准确靠谱,40000+位点被准确检测,准确率达到99.99%以上;4
  • 要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与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等有机结合,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形成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长效机制。要加大对中
  • 我是心甘情愿的好可爱,感觉星剧情的“我”也是个对别人情绪变化敏感的“高敏感人”沈星回真的是救星是良药……好日常,经常跟大勇就是逛街打卡面包店火锅店打打流浪体(b
  • 最近…p1把眉毛给修毁了 他说:看起来有点平 但我怎样都好看p2 是我忙忙碌碌的实验…在我实验不顺利的时候 会给我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p3 是给我推荐
  • #地磁暴的这几天你睡眠如何#[在线等]一座景德镇,半部瓷器史作为千年瓷都,这里有着20余家博物馆,10来家美术馆,还有古色古香的窑砖里弄,一半是古韵,一半是文艺
  • 秀娟等不到丈夫,被村里人当成了笑话,大志的兄弟姐妹,一看弟弟失踪,不但不帮弟妹,反而想把秀娟和孩子们撵走,想霸占他们的土地和房屋,一家人都没了人性!妻子之所以跟
  • 人这一辈子,不要拥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若是苛求那就是在难为自己,不惊不扰的活着,懂得珍惜拥有,也知道释然放下,珍惜生命,过好人生中的每一天,才是我们想要的幸福。
  • 《飞鸟与蝉》测评: 剧本开头已经是多年以后,大家已经各奔东西,一次简单寒暄没有话题的同学会,微醺时分将思绪拉回到当年的校园时光,许许多多已经落灰的回忆需要玩家
  • 其实是同人小说的插图,但这两位是文里的副cp所以就不在这里放文的链接了(*´I`*)祝大家周末愉快#云亮[超话]##云亮##板绘[超话]##王者荣耀同人[超话]
  • 但是有一点,这变化能给人带来好的感受,或觉得生动,或觉得流畅,或觉得刚毅,或觉得饱满富有力量,而不是不知所谓的胡乱的扭。原来,并不是每一份爱情都带有撕心裂肺的疼
  • 那种热血直冲脑门,仿佛踩在云端的刺激、兴奋,却是再也体会不到了[微风]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期待平凡的所得,去过平凡的日子,心中自然可以如行云流水,波澜不惊。我
  • 老公喝醉了死在暴风雪里,她也有了新感情,对象是个没结过婚的小伙子朝戈,可她丝毫没有任何“高攀”的感觉,新对象说错话她马上开怼:老娘也可以不跟你结婚,带着孩子去县
  • 不要对别人心存太多期待,我们总是想要找到能为自己分担痛苦和悲伤的人,可大多时候,我们那些惊天动地的伤痛,在别人眼里,不过是随手拂过的尘埃。不要对别人心存太多期待
  •   “如果不是为了让你赎罪,为月月报仇,我连看你一眼,都嫌恶心。  “如果不是为了让你赎罪,为月月报仇,我连看你一眼,都嫌恶心。
  • 黄家驹,这名字仔细看看还很有意思,黄蓉的黄,正好黄蓉还属马,中间那个字,是她情郎名字中间的字(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如果是夫妻,则太舒
  • #华晨宇[超话]##华晨宇声音演出PEL电影# “我们曾默默承受破碎的山 呜咽的黑就在这长夜之后凝结一座 新宇宙那太阳闪耀依旧照亮胚胎 照亮墓碑随无数生命漂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