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疫情防控 | 肃宁法院:党旗下 汇聚战“疫”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肃宁法院党总支及各支部党员迅速行动起来。在社区、在机关,在抗击疫情需要的每个地方,一名名党员干警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勇挑重担,投身疫情防控斗争。

勇担使命,争当战“疫”先锋

“我是党员我带头。”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院党员干警用实际行动践行这句话。

战斗在主战场,青年党员冲在最前面。疫情发生后,我院青年党员干警主动请缨上阵,将疫情防控作为青年建功的实践教材。院第三党支部青年党员侯应心在这期间独自一人照顾年仅十岁的孩子,却每天都必须赶去时代北区防控一线,只能把孩子锁在家里自己吃饭、自己做核酸、自己上网课,个中滋味,闻者无不感佩。她自己却说,“像我一样的青年党员不止我一个,我们是在守护共同的家啊”。肃宁法院青年党员干警已成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军,他们在历练中提升,在重担下成长,在建功中闪光,展现出法院干警忠诚履职、顽强拼搏的精神特质。

战“疫”一线,老党员干警带头先行。疫情来临前,一些男性干警因工作需要多出肃送达文书、查控财产,导致疫情防控初期不得不居家隔离,夜间执勤人员捉襟见肘。为减轻全院防控压力,李景汉、李孔山两名“60后”老党员带头担负起小区夜间执勤任务,他们不顾年事已高,积极奋战在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坚如磐石”的赤胆忠心和“永不褪色”的使命初心,用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危难关头方显担当本色,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青年干警踊跃上阵,全院干警舍小家、顾大家,新老党员“传帮带”,践行初心抗疫情。

党旗飘扬,构筑坚强堡垒

战“疫”一线,一个个临时党小组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党组织带领下,全院党员干警主动亮出身份,积极投身防疫工作。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院党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积极动员,带领社区群众筑起阻击疫情蔓延的坚固防线。院党组决定,依托县疫情防控12号网格临时党支部,在社区防疫点组建三个“临时党小组”,组织党员干警开展值勤防疫,对社区居民底数、是否来往风险区域情况进行排查统计,对出入社区的车辆、人员进行询问、备案,每日组织核酸检测扫码、维持秩序、清点封存样本并送检、消杀等。

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有力工作。时代南、北区共有1000余户居民,面对繁重的核酸检测任务,曹永军副院长亲自带班,干警们每日都要四点起床准备,只为确保核酸检测有序、及时完成。

各尽其责,打好“人民战争”
肃宁法院把战“疫”作为战斗力的试金石和磨刀石,不折不扣的落实县委的各项防控措施。

封城不隔爱,温暖一直在。尚村法庭的青年干警赵倩楠家住任丘,此次疫情匆匆而来,面临即将封城的严峻形势,她果断驱车回到肃宁。“看到同事们那么辛苦我挺过意不去的,我想为大家分担点”,她这样说。在肃宁的宿舍被征用为隔离点后,她搬进了尚村法庭,食宿都在这里,护路、单位值班、线上开庭、调解、质证、小区防疫……哪里都能看到她的身影,作为一名青年干警,她将对孩子、对家的牵挂埋在心底,用柔弱的肩膀扛起疫情防控重担。只有齐心驱散雾霾,美好才将重逢。全院党员干警今天的付出,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负责,展现的更是“状元之城”和衷共济的责任与担当。

审判主责主业“不打烊”。疫情来势汹汹,各庭室提前定好的开庭计划瞬间被打乱。院审管办全力保障审判业务不断档,赵影全时段负责网络开庭保障,确保预定案件如期开庭。3月14日这天,尚村庭网上开庭1件,网上质证12件,网上调解1件并顺利调解成功。虽不在防疫一线,只是奋战在不同的战场。越是艰难的时候,越需要全体党员干警的坚强守护,守护自己的职责、守护公平正义这寸天地。

疫情无情人有情。青年干警翟朝辉在防控工作中发现一位母亲抱着孩子坐在楼梯上神情焦急,经过询问发现是孩子磕破了头,她立刻将消毒好的外套盖在孩子身上,以免伤口感染,法院干警一起互送母子坐上救护车。肃宁,一座薪火相传的“德善之城”,崇德向善、大爱涌动,疫情无情,肃宁有爱。

党旗猎猎分外红。“大局为重、独当一面”,这是邢朔院长在疫情防控动员时对全院干警提出的要求。在这种信念指引下,全院上下团结一心、昼夜鏖战,用实际行动在疫情防控一线筑起严密防线,织紧织密守护人民健康的安全网。

「威海隔离日记」第10天
没想到我又要更新了。
算起来这是接到电话通知第10天了,本来以为过来这几天在家居家隔离着就没事了,昨天晚上突然社区一个电话打过来说要半夜拉去隔离,问了半天为什么隔离,是因为之前妇幼医院那次吗,要是那次的话我们也不算密接啊,按照官方给的定义我们可能连同时空伴随都算不上,况且这都在家隔离9天了,现在才通知去吗?
社区工作人员说,她们也是根据上边给的推送,说你们的名字在名单里,所以打电话通知,快点准备准备东西去吧。
我说,那我们是因为什么原因突然被上边推送的?回答说可能不是妇幼那次。我说,那就更奇怪了,要不是妇幼那次那是哪次,要是之前的话那甚至都过了14天了,还隔离什么?再隔离多久?我说这样吧,你能不能给我个上边推送的联系方式,我自己核实确认下。
工作人员说,我们也没有,别说了,就同意吧,同意了我让人给你们送防护服去。
我一听这个口气还在争取我们同意?还不是强制性的?于是我说我自己先跟区防疫的反映下吧,我们既不是密接又不是次密接,每天流调我都关注,我们可能都算不上时空伴随者,另外我和我女儿身体都因为身体原因还没接种疫苗,我是有基础病,我跟区防疫确认反馈下先。
挂了电话,我马上给区防疫的两个座机打电话,打过去了半天没人接,过会再打还没人接,打了半天也没打通。
过了会又有个电话打过来,接过来之后还是社区居委会的,换了个工作人员劝说我们,说理解理解我们。我说,我理解你们,我很理解你们,我知道你们这段时间事情多事情乱,所以你们这几天说的我们一直配合,10号那天给我打电话之后我和我小孩就把行李收拾好了,结果你们也没来,我们并不是抗拒隔离,只是你得给我们一个说法为什么隔离啊,你们也得理解我们的难处啊。电话对面说,是的,我理解你们,要是我们说了算你们就都别去隔离,可是现在是上边说今晚通知这些必须得去隔离,别说了吧大哥,我就写下你同意了过会给你送防护服去。我说,你先别写,我再问下。挂了以后接着打区防疫电话,照样是无人接听状态。
回头看闺女,她已经把自己要拿的东西收拾好了,吃的,穿的,玩的,样样不拉…还真是人小什么事也不懂啊,一听说住宾馆就以为要度假一样。我看时间不早了,说,闺女你先睡觉好不,爸爸再联系联系看看我们要不要去。随后便安排女儿洗刷完毕,哄到床上睡着了。
接着我想,既然上边又推送我们是密接,只有几种可能情况。一种是这几天上门做核酸的工作人员有确诊的,我们存在被感染风险了;另一种可能是前天下去排队领菜的时候跟其他确诊的有过接触,这是自10号以来唯一一次下楼并和其他人有过近距离接触的时候了,但是这种细想起来不太可能,如果是这种,排队领菜的人那么多前后都不认识,不可能这么精准定位到我啊;剩下的就还是妇幼医院那次,但这次我们就不是密接啊,如果是早就被拉走了吧,难道就是因为那次我主动跟社区报备,社区按照我说的写了个密接报上去又重新批下来了?这也不可能啊,要是这样这效率也太慢了。
后来一想,算了,隔离就隔离吧,要是上边为了疫情防控的严些下的死命令,那最后折腾半天也还是得去隔离。于是我找到刚才的社区电话打过去说,你们给我送防护服来吧,我同意去了,但是能不能等到明天,我小孩已经睡了。那边高兴的说,好,我给你问下啊,但是估计是不行。过了没两分钟,电话又回过来了,说,不行,必须今晚上隔离,不能等到明天,马上给你送防护服去啊,送过去你们收拾好衣服等我给你电话,车到了你们就下来。我心想,你不是刚告诉我没上边人的联系方式吗,刚才要也不给,怎么这都不一会电话也打完了还确认好了?心想估计电话也肯定没打,一个说辞罢了。
没再说什么,于是费了半天劲把女儿摇醒(没想到女儿睡觉这么死,摇了十来下一点反应都没有…),说一会我们去宾馆啦。女儿迷迷瞪瞪的睁着眼睛,也不知道到底有几分醒,为防止她困,我说你先看会小电脑吧好不好,你小电脑放哪了?(刚才她自己收拾东西把pad自己收起来了)
闺女回了句:小电脑放哪了?
我说:对,你小电脑在哪呢,你刚才不是收起来了吗,收哪了我找出来给你看会?
女儿换了个地方躺下,睁着眼没说话,我又问一遍:我说你小电脑呢?给你看会吧?
女儿睁着眼睛说:看什么?
我说:小电脑,你放哪了?
女儿接着回:什么?
我一愣,说:小电脑,你放哪了?
女儿回:什么?
我心想,这是没醒还是没听清,于是刻意放慢语速,用明确能听到的声音又问了她一遍:我说,你小电脑刚才是不是收起来了,放哪了,我给你找出来?
女儿还是一样的反应:什么?
我心想,这不是熟睡中被我惊醒,脑子出什么问题吧,看样子睁着眼睛能说话不像没醒啊。我凑近了,把手机的视频软件打开,找到她经常看的视频对着她放了下,看她有没有反应(平时一听到视频声音就来劲)。看她稍微有了点反应,我又问:你小电脑收拾到哪了?女儿迟疑了下说:小电脑,小电脑收在在你电脑包里了。我长舒一口气,这刚才还是没睡醒啊…
给她把小电脑拿过来,我说,你还挺会收拾的,知道什么东西该放哪。
过了一会电话打过来说,大哥防护服我给你放到楼下了啊,当时我正在一楼储藏室拿行李箱,我说,你在哪呢,没看到你人啊,电话那头另一个声音说,不是这个楼,从另一边过去。我打开单元门站在外边等着,外边正下着雨夹雪,地上湿漉漉的一片。没一会,拐角出来一个人影,看样子像个姑娘,看我站在门口,她远远的跟我打招呼喊到:大哥,我给你放这了啊,你自己过来拿啊。然后低身放下防护服,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她已经扭头飞快的跑了。我心想,这么怕啊。
拿着防护服和行李箱爬上楼梯,进屋继续收拾东西。大约又收拾了10几分钟,我看差不多了,于是给社区打电话,我说你们车几点过来,我们收拾好了。对面说,你们收拾好了是吧,防护服穿好了是吧,我问下车什么时候过来啊,然后通知你们下来。我说,我们东西收拾好了,防护服还没穿,你们车来了我们再穿。
挂完电话又等了10分钟,我又打过去问,说,你们问好了没,车几点过来。
对方说,车几点过来我们也不知道,你们在家等着就行,来了我们通知你。
我说,大概给我个时间吧,大半夜的我不能干等着啊,现在是什么情况,车已经走了还是没走,还是刚出门,还是怎么样,从哪过来大概多久啊,给我们个大概时间,要是半夜两三点才过来我就让小孩先睡会了。
对面说,那你先让小孩先睡会吧。我一听不耐烦了,想起刚才闺女那个状况,心想你们说话真轻松,要叫起来就叫起来穿防护服,要睡就立马安排睡。
我说,大半夜的小孩子被折腾两回,现在车到底是什么情况,你们不知道的话能不能给我个电话我自己问下。
对面嫌弃的语气说,我们没有车的电话啊,我们有车的电话吗?(旁边的声音:就是,我们也没有啊)我们也没有啊。车什么时候来我们也不清楚,车得跑几个社区去拉人,挨个拉完了到我们这了再给我们打电话通知人下来。
我马上问,是什么车?单独拉我们走还是和别人一起拉着走。
对方说,肯定是一起拉着走啊,就是面包车把你们一块拉到隔离点。
我回答说,那这样我不能同意跟你们走。我和我女儿本身原因一直没打疫苗,我们本身还不是属于严格的集中隔离人员,虽然同意跟你们走,但是我们的自身安全也需要考虑,我跟那一车人在一起,还都是要隔离的,万一我们本来没事,最后因为在车上被传染怎么办。
对面说,不会的,车上跟你们一样,也不是密接,肯定不会传染的。
我心想,刚开始说我们是密接,说必须拉走,现在怎么为了让我们走又改口不是密接了,到底有没有个实话。
我说,不行,我和我女儿本身没打疫苗容易感染是一方面,另外我有基础病,感染上的话重症或者死亡的概率比一般人高,我不能冒这没必要的险。
对方说,就是如果你们不同意单独拉你们的话你们就不走是吧。
我肯定的说,是的。
对方说,好,那我给你反馈下。
挂了电话,我把手机调成静音,也上床睡了。
早上起来看手机,没有未接电话。
今天19号,封城已过10天,疫情应该是差不多控制住了,希望疫情早日清零吧,这样的日子过着真难受。就这样吧,大早上权当发泄并纪念这一场糟糕的事件,静待后续处理。
====================================
防护服和打包的行李,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哼]
====================================
不出所料,最后还是得去隔离,路边等待拉走[傻眼]

沃兴华 | 书法创作就是前识意图与形式理念的统一

书法归根到底是给人看的

书法是视觉艺术,归根到底是给人看的,说狂话有什么用?作品是硬道理。“百年之想”是虚幻的。百年后人会不会想你,不取决于你想不想,而取决于你的作品能不能进入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所造成的特定视阈,这种时代文化你无法预知,更无法掌握,因此所谓的“百年之想”只是一厢情愿而已。但是它有积极作用,可以让我们对当下创作怀抱一种敬畏的心情、认真的态度和勤勉的作风,我想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当要有一点“百年之想”。

书法的形式构成

我在《形势衍》一书中说:“书法就是线条对空间的分割”,这个观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分割的结果,讲空间造型与关系,要求‘致广大’,追求宏观效果,使作品具有撼人的气势;二是分割的手段,讲线条本身的质量,要求‘尽精微’,追求微观细节,使作品具有耐人琢磨的韵味。空间与线条并重,片面追求一个方面而否定另一个方面都是错误的,都会损害书法艺术的魅力。因此,我在创作时力求广大与精微兼顾。然而在写文章时,强调形式构成,线质方面谈的比较少。原因是我觉得关于线质古人讲得很多,“卑之无甚高论”,充其量只能作系统化的整理,如我在《书法技法新论》的笔法章和点画章中所做的那样。关于形式构成古人极少论述,而它恰恰是当代书法发展所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当大谈特谈。

这种迫切性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古代书法是文本式的,注重阅读,因此强调点画和结体的表现。现代书法是图式的,注重观看,因此特别强调章法,强调形式构成。第二,书法艺术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合力作用的结果,外力的推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书写工具和展示空间。受书写工具变化的推动,书法内部应变的次序为从点画到结体再到章法,点画因为与书写工具的关系最密切而变得最重要;受展示空间变化的推动,书法内部应变的次序为从章法到结体再到点画,章法因为与展示空间的关系最密切而变得最重要。

古代书法发展的外力影响主要来自书写工具,汉代蔡邕说:“唯笔软则奇怪生焉”,毛笔的改进促进了字体书风的变化发展,从秦汉到今天,两千多年来,毛笔的性能已被充分开发,各种表现都趋于极致,当代书法家要想精微很难超越神龙《兰亭》,要想浑厚很难超越邓石如,要想跌宕很难超越米芾,要想雅致很难超越董其昌……无论想要追求什么,都会有一座高峰矗立在前,这意味着借助书写工具来促进书法艺术发展的路已经走到头了。然而从展示空间来看,由于当代建筑式样和装潢风格的改变,今天书法的展示空间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大不相同,书法作品如果不在幅式、章法、结体、点画乃至装裱上做一番改变,就很难进入现代的展示空间,与其协调,并且相映成辉。而作品要与展示空间相结合,最重要的就是章法,就是形式构成。

先讲形式。在艺术上,人们一般都将作品所表现的情感称为内容,而将表现情感的方法称为形式。具体说,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有点画结体和章法三个层次,再具体来说,就是点画的粗细方圆、轻重快慢;结体的正侧大小、收放开合;章法的疏密虚实、离合断续等等,它们都是以对比关系的方式出现的,点画结体和章法所包含的各种对比关系很多,远不止这些,如果加以归并的话,可以概括为形和势两大类型。形即空间的状态和位置,如粗细方圆、大小正侧、疏密虚实等等;势即时间的运动和速度,如轻重快慢、离合断续等等。因此汉代蔡邕在《九势》中说:“夫书肇自然,自然既出,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他所说的自然,就是书法艺术所要表现的内容,包括我们所说的情感,他所说的阴阳就是各种各样的对比关系,所说的形势就是对比关系的高度概括,书法艺术是通过各种形和势的变化来表现情感内容的。

再说构成。书法作品中的点画结体和章法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整体,另一方面又是局部。点画既是起笔行笔和收笔的组合,是整体,同时又是结体的局部。结体既是各种点画的组合,是个整体,同时又是章法的局部。章法既是作品中所有造型元素的组合,是个整体,同时又是展示空间的局部。

点画结体和章法的双重性格决定了双重的表现要求。当它们作为相对独立的整体时,各种组合元素的处理要完整、平衡和统一,要表现出一定的审美价值,当它们作为局部时,各种组合元素的处理要不完整、不平衡和不统一,以开放的姿态与其他局部相组合,在组合中1+1>2,产生新的审美价值。

整体和局部各有各的审美价值,书法创作应当两者兼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不能二视而明”,人们常常会在兼顾的基础上有所偏重,比较来说,传统书法偏重于将每个层次都当作相对独立的整体,强调它们本身的审美价值,结果使得宋代以后的形式研究越来越往精细方向发展,以楷书的点画形式来说,晋唐时代只有八种,欧阳询称为《八诀》,到元代陈绎曾的《翰林要诀》变为三十六种;就楷书的结体来说,唐代欧阳询有《三十六法》,明代李淳发展为《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到清代黄自元又进一步细化为九十二法。所有这些研究都就事论事,就点画论点画,就结体论结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使得书法创作在技法表现上,一方面越来越细腻,另一方面却因为忽视了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琐碎呆板,没有整体感,缺乏生气,走到极端,便堕落到馆阁体的魔障里去了。当代书法家看到这种毛病,认识到它的危险性,因此主张要在关注局部之美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组合关系之美,这种局部与局部的组合,用一个现代的词来表示,那就是构成。构成就是组合,组合就是构成。 

总而言之,形式构成的创作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任何情感都必须通过点画结体和章法中的各种对比关系来表现,因此特别强调对比关系,认为作品中对比关系越多,作品的内涵就越丰富,作品中对比关系的反差越大,作品的视觉效果就越强烈。二是构成,在兼顾点画结体和章法的局部之美的基础上,特别强调点画与点画、结体与结体、章法与展示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之美。努力把点画放到结体中去表现,把结体放到章法中去表现,把章法放在展示环境中去表现,让它们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组合中通过变形,表现出更大的审美价值。

用笔和线质的两点体会

其实在创作上我是非常注重用笔和线质的,只是在表述时因为上面两个原因而讲得少了,以后我要注意,不要讲得太偏。说改就改,现在马上就纠正一下,讲讲我对用笔和线质的两点体会:第一,线质要好无非两个方面,一是粗细方圆,造型丰富,二是轻重快慢,节奏鲜明。而无论粗细方圆还是轻重快慢都是一种对比的存在,对比双方都不能单独产生意义,只有被纳入到一个系统之内,通过有机组合,建立起对立统一关系,才能相得益彰,显示出各自的美感,而这种系统的组合形式就是笔法。

笔法的要义是将点画的书写分成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部分,让运笔走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提按顿挫,在造型上产生粗细方圆的变化,通过轻重快慢,在节奏上产生抑扬起伏的变化,最后通过造型与节奏的组合,使点画成为一个整体,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点画有没有笔法意识,造型与节奏的表现是不是丰富而且细腻,这是写好点画的根本前提。第二,线质要好还必须避免偃卧,笔锋受压后打开,一进入行笔,就会偏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的一边,使笔肚接触纸面。笔按得越重,笔肚接触纸面越多,笔锋的偏侧就越大,这种偏侧便是偃卧。它使书写的沉着之力因为笔锋的偏侧而转移为与纸面平行的力量,不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而且,笔肚擦过纸面,墨色扁薄飘浮,没有注入感。因此为了在中段行笔时避免偃卧,董其昌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之语”。意思是尽量提起笔,让笔尖在纸上行走,以此保证中锋,这是帖学的中段行笔方法。包世臣《艺舟双楫》说:“盖笔向左迤后稍偃,是笔尖着纸即逆,而毫不得不平铺纸上矣。石工镌字,画右行者,其錞必向左,验而实之,则纸犹石也,笔犹钻也,指犹锤也。……锋既着纸,即宜转换,于画下行者,管转向上;画上行者,管转向下;画左行者,管转向右。”主张将笔管朝笔画运行的相反方向倾斜,抬起笔肚,让笔尖受压后强力反弹,紧紧咬住纸面逆行,保证写出苍茫浑厚的点画,这是碑学的中段行笔方法。

帖学和碑学的行笔方法不同,表现效果大相径庭,但是殊途同归,都避免了行笔过程中笔锋偃卧的毛病。帖学提笔运行的效果是清挺遒劲,适宜于写小字;碑学逆顶运行的效果是浑厚苍茫,适宜于写大字。理解和掌握这两种方法,创作时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应变,点画的粗与细、快与慢,力度和速度的变化,轻松与沉郁的表现,全在于这两种方法的灵活使用。

这两种用笔方法太重要了,现在有许多人写字只求痛快,不讲笔法,起笔、行笔和收笔没有变化,点画苍白空洞,尤其是不知道如何避免偃卧,运笔像拖地板一样,点画扁薄轻浮,这些运笔都被董其昌斥之为“信笔”。

我的创作方法

我就谈谈自己的创作方法,它到底是出于脑还是出于心,你去分析分析看。我认为:书法创作就是前识意图与形式理念的统一。

所谓前识意图,顾名思义就是在创作之前,对作品的一种意象性预构,它是不明确的,如老子说的:“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精”,因此称为“前识”。而且作为一种意象,它具有强烈的表现冲动,因此称为意图。前识意图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和生活状态等等,是作者生命的表现。

所谓形式理念,是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在高度概括以后,抽绎出来的最高原则。书法的表现形式是点画结体的造型及其对比组合,具体来说,就是用笔的轻重快慢,点画的粗细方圆,结体的大小正侧,章法的疏密虚实,用墨的枯湿浓淡等,这些对比组合变化无穷,其最高原则就是四个字“以他平他”,不断地以不同的造型元素与前面的造型元素相联接,让它们相反相成,相映成辉,组成和谐的整体关系并生生不息地展开下去,这是作品生命的表现。

前识意图是作者情绪在受到某种刺激之后引起的反应,不同刺激,不同反应,造成不同的前识意图。形式理念是“以他平他”,前面的点画写得粗了、细了,后面的点画就要写得细些、粗些......前面字写正了,后面字就写得斜些;右边字写大了,左边字就写得小些;前面一行右倾了,后面一行就往左斜一些。至于怎么粗怎么细,怎么正怎么斜,怎么大怎么小,会激发出作者在平时训练中所储备的各种技法规范,王羲之的,颜真卿的,苏黄米蔡的等等,全部变成各种具体情况下的具体运用。

二是轮换做主的原则。在创作过程中,落笔的时候,线条是粗是细?是长是短?结体是方是圆?上下字是连续的还是间断的……所有表现都以前识意图为主,由前识意图定下作品的风格基调。开了头以后,形式理念逐渐显现,影响越来越大,到一件作品快要完成的时候,怎么写已经完全被形式理念所规定了,前面疏了,后面必须要密一点;前面轻了,后面必须重一点……你别无选择,只能够跟着形式理念走。尤其是落款,写在什么地方,是穷款还是长款,你不要再顾及什么前识意图,必须老老实实地根据形式理念去“以他平他”,求得通篇关系的完整与和谐。这种轮换原则古人也讲过,但不明确。王铎说,一个字中,前面的笔画好写,最后一笔难写。为什么?就是因为前面几笔根据前识意图,你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最后一笔要调整关系,必须符合“以他平他”的形式理念,落在什么地方,粗一点还是细一点,干一些还是湿一些,实际上都是被规定的,你要发现这种规定,并且把它表现出来,所以难写。书法创作的过程,前面以前识意图为主,后面以形式理念为主,这个道理与写文章一样。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未破题前,文章由我,既破题后,我由文章”。八股文讲起承转合,“起”就是破题,破题的时候,文章怎么写,以我为主,好比书法中的以前识意图为主。“起”了之后,破题了,观点亮出来了,后面怎么承,怎么转,怎么合,就由不得你了,你必须跟着文章本身的逻辑走,好比书法中跟着形式理念走。只有这样,书法创作才能将作者的生命与作品的生命融为一体,既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又符合传统文化的精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当初秦昊追求伊能静的时候,伊能静拒绝了,并提了三点顾虑:“第一,我比你大,第二,我有孩子,第三,我过去的舆论,你家人会不会接受?”秦昊有些懵,伊能静说:“你为
  • #南通爆料# 【通州区关于在管控对象中发现一名核酸检测异常人员的情况通报】2022年11月15日凌晨,通州区在集中隔离点发现一例区外协查推送的省外来通密切接触者
  • !!
  • 他告诉记者,一个骑手在高峰期,手上同时有六七个订单,配送时间几乎重叠,要想不超时只能尽量压缩每一单的配送时间。#母亲给儿子送饺子途中被撞身亡外卖员被公诉#  大
  • 能让他挑上的剧本,确实有迷人之处,他喜欢含意细腻、深刻的电影角色,即使大家认为后来所演的电影,都不如《泰坦尼克号》里的「杰克」印象深刻,但也因为有这些坚持,别人
  • 将新城区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名都枫尚小区、玉泉区云中路世纪新村划定为中风险区,采取“足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控措施。将新城区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名都枫尚小区、玉泉区云中
  • 我在点评的时候会有经常讲到,年柱是小时候,日和时是代表中年晚年,命理有这么个说法,年为根,月为苗、日为花、时为果,把人的命运做了个简单举例描述。这样你就能分辨在
  • 他奶了二十多年的孩子啊……这些只是他的表面,虽然真正性格啥样咱不知道,但看他一些节目啥的,很明显,泷泽坚毅顽强,他说“人只要做就一定会成功”这句话我刻在了心里。
  • 这段话其实早就想写下来了但是我的拖延症太严重了 直到今天 和他彻底和平的说分手才把这些话写下来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小作文 只是我的有感而发罢了 我平时就喜欢写日记
  • ——《野草.序》12.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白羊座12级情绪来去总是匆匆的白羊,是
  • 《琵琶行 / 琵琶引》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
  • 从第一天起,年轻的Pomme Chan就开始画一条简单的线来分享她的快乐和感受,最简单的情感形式,直到今天,她的线为人们创造了快乐。从第一天起,年轻的Pomme
  • 15.请把你的心给我,与我为伍,这个世界太残酷了,我有些害怕。 11.那些短暂又不诚恳的喜欢,你不如不要和我表达 12.你最钟我意,也独你最不识抬举。
  • 陈嘉玲臭屁的样子真的跟我蛮像的 无梦少女每天失眠。 我前段时间看一个当红女演员演一位模范,演员演的很深情很入戏,我却越看越觉得她塑造的人物像个智障。我想来想去最
  • 医生:那你哪里不舒服?(她自从老了之后,脾气犟得时时让我抓狂)后面答应第二天去看医生,结果当晚回去自己竟然煮草乌吃,然后就胡搞瞎搞,最后搞到自己。
  • 在算过之后定了个价卖出去,看起来利润挺多,这是没出事,出事赔大钱的风险变现实比比皆是,很多都跟交割完的生产商没什么关系了。我理解的商业逻辑还是不够深入,有的是专
  • 布伯认为这不存在于人内心的反求诸已,孤寂沉思的体验中,而是存在于一种相遇,一种对话,一种在人际中的超越,因为“与人的关系本是与上帝关系之本真摹本”(P128)。
  • 6霞谷的冰地冻脚,必须全程背着少爷。”“阿姨,我是觉得结婚是一辈子的事情,一定得慎重,不能马虎。
  • #品茶悟道# 日本 · 银壶盖款:五郎三郎底款:五郎三郎容量1200毫升 重613克 高19cm 直径18cm此件银壶,无论金工的工艺技巧还是水器造型质感,乃至
  • 实施重大投资项目“绿卡”制度,是泰安市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在全省首个推出的创新举措,对大项目从登记、立项到施工许可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让部门围着项目转、要素跟着“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