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过此难关,
谁就了脱生死。

——虚云老和尚

今日有几位广东居士,入山礼佛,供斋结缘。请我上堂说几句话,我是空空如也的。谨略述四十二章经一部分的故事,与各位结缘。


佛言:

“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

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忍色离欲难。

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

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

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

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

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

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谁能过此难关,谁就了脱生死。生值佛世,何以说难呢?若无善根福德因缘,不说遇着佛,遇菩萨罗汉也难。

智度论云:“舍卫城有九亿家。三亿信而不见。三亿不见不闻。”佛二十五年在彼尚尔。若得多信,利益无穷。佛在舍卫城二十五年,尚有三亿家不见不闻的,以其无善根福德因缘。

故虽生值佛世,尚不见不闻,与佛同时在世,相隔很远,不见佛不闻佛的人更多。故无善根之人,虽生佛世也无用处。而且就算在佛身边,为佛弟子,若不依教奉行, 也会招堕。

如提婆达多是佛的兄弟,善星比丘为佛侍者二十年,不修行还堕地狱;城东老母与佛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与佛无缘,不愿见佛;可知见佛闻法之难了。

现今佛不在世,善知识代佛弘法,亲近之也能了生脱死,但善根浅薄的会善知识也难。纵有缘见面闻法,不明所说之义,也无益处。

华严初祖杜顺和尚,是文殊菩萨化身,有弟子亲近很久,不知他的伟大。一日告假,要朝五台山、礼文殊去。

师赠以偈曰:“游子漫波波。台山礼土坡。文殊只这是。何处觅弥陀。”弟子不会意。

及至五台山脚,见一老人谓之曰:“文殊今在终南山。杜顺和尚是也。”弟子赶归。师已于十一月十五日坐亡。至今关中于是日作文殊忌斋。

不具眼识人,虽在善知识面前,也认不得他是善知识。又太阳警玄禅师座下,平侍者心地不好,结果叛师离道,收场在三贫路上被老虎吃掉。已会善知识可算不难了,但不依教修理工行,虽会善知识也无用处。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因贫穷的虽欲布施,有心无力,勉强布施,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所以为难;豪贵人家,有力布施,不能放下身心去学道,也是为难。

难易是对待法。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难之与易,在人不在法,贵能融通,则一切无碍。贫的是前世不施,故感今果,正应尽力布施;豪贵的人身份高,办事不为难,正好学道。

佛弟子阿那律,此云无贫,或曰如意。他过去劫中贫穷。一日,在田里干活,其妻送来稗子饭。适有一辟支佛僧,向他化饭。他说:“这饭很粗,不堪供养大德。请到 我家另供养好饭吧。”

僧曰:“现已正午,若到汝家便过了午,过午我不能吃。就化你这稗子饭吃好了。”他就以稗子饭供养此僧。因此功德,感果九十一劫生天为天王,世世无贫,世世如意。

做人王、天王不稀奇,由供养僧种下善根,得为释迦佛座下弟子。闻法悟道成罗汉,天眼第一,这更难得。以一饭之因,就有如是好果,贫穷布施,比富贵布施功德更大。可见能打破难关,则贫穷布施亦非难也。

菩萨修六波罗蜜,以布施波罗蜜为首。

布施之义,说来很多,略说有三:

一、财施。舍财济贫也;

二、法施。说法度他也;

三、无畏施。救人之危难也。

又:

一、净施。谓布施时,不求世间之名誉福利等报,但为资助出世之善根,及涅磐之因,以清净心而布施也。

二、不净施。谓以妄心求福报而行布施也。身尚能舍,身外之物更不屑说了。

来的四位广东居士,千山万水,朝山礼佛,布施结缘,已经难得。既为求出离法而来,则要发长远心,有进无退,恭敬三宝,不要分相。

见好的固然要敬,见不好的也莫起憎心。有憎爱心,就有烦恼,就脱不了生死。憎心一起,道心就退,不可不慎。

楼子就是你

楼子和尚,生平及姓氏不详,亦不知嗣法何人。想必是一位参禅用功日久的行脚僧人。
 一天,楼子和尚行脚,偶然经过一街市。在一家酒楼下,他发现自己的袜子带儿松了,于是便停下来,弯腰整理袜带。忽然听得酒楼上传来了伴娘的歌声,唱道:“……你既无心我也休……”楼子和尚一听,忽然大悟。

因此,时人皆称之为楼子和尚。

你既无心我也休,你说休个什么腻?
嘘!原来楼子就是你。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星女这几天和一些来看盘的粉丝,以及一些来请购转运信物的粉丝聊天发现,大家或多或少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莫名其妙的出现脾气暴躁的情况出现,很容易就跟别人,甚至是自己的亲
  • #暹罗中心Siam Center# M楼 Kiko Milano目前,ONESIAM暹罗商圈提供许多线上线下服务,更多详情请点击:#KIKOMilano##化妆
  • ​你八字是身弱的状态,虽然有寅木帮身,但是没有办法彻底扭转颓势,你的健康是不太好,也是会有一些缺陷的,同时会有疑心,占有欲也是比较强的,你上面说和婆婆的关系不好
  • 有人说,这里有水天一色的海岛,有银装素裹的群山;有人说,这里有风吹稻浪的天井垟,有奔流不息的飞云江,是国旗设计者的故乡;有人说,这里最美的是延续了千年的历史;还
  • 那些讓你疑惑的人,是因為他們從來都不曾真的想走進妳的人生。在乎你的人,就不會忍心讓你一直等。
  • 随后的日子里,我们的歌,我的音乐你听吗,中国潮音这些综艺我好像没有按时去看,颁奖典礼,也没有从头蹲到尾,让朋友给自己录了片段。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入侵了我的
  • #茶生活十一月就从这组照片开始吧群居不倚,独立不惧[心]住的地方楼下有一个篮球场每次下班回家差不多10点多都会有好多人把车停在路边去打篮球每次经过我都觉得:这感
  • 王沱大桥的修建,不仅方便了沿河洪渡、后坪、塘坝等北部乡镇的群众,也惠及了洪渡镇对岸重庆彭水、酉阳两地的群众,彭水至酉阳公路两旁店铺林立,两岸群众赶集办事直接从王
  • #十二生肖##小先生超话##生肖#从八字上看你的正缘何时出现,什么时候能结婚正缘简单的说就是在对的时间遇到的那个对的人,不论苦难、不论贫富也愿意和你携手走完一生
  • 护士长的花花,高升的礼物,从一开始每天都在抗拒在抱怨,到现在跌跌撞撞的工作半年,开始慢慢接受,甚至觉得倍感踏实。看到了一点从自己那暗无天日的世界中逃离的希望,月
  • !!
  • ~ L&S Student's Work ~设计师如何做设计创新?方法之一就是:面料再造(学员课堂作品真实展示)设计师需要掌握的二次创造方法可对成品面料
  • #任嘉伦[超话]#❤️#任嘉伦无忧渡# ❤️#任嘉伦宣夜# ❤️#欧诗漫品牌代言人任嘉伦# 作品永远是演员的底气。[打call][打call][打call]【
  •   予,挽子青丝,挽子一世情思;  予,执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长;  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  曾,怜子之情,祝你一生平安!  二《那一世》  那一刻 我升
  • 你要明白所要的并不是你讨好能够得来,停止向冷暴力的施虐者予以祈求和讨好,否则你得到的只是更大的伤害,消耗的只是你的自尊,无论什么时候要永远清晰的记住把自己的情感
  • 西安壹个创壹品牌策划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活动策划、执行;服务于会展、会务;专业于礼仪庆典活动的青年型公司,我们依托于文化、发展于创意;我们把艺术的理念、文化
  • 我真的怕死亡来临…本来是想买个小蛋糕去医院的后来想爸爸不爱吃医院也不会让去几个人庆祝还是在生活里的每一天去对他好一点吧!吐槽了很多,40+了还坚定的要走这条路,
  • #传承-摩登兄弟刘宇宁[音乐]#热血青年,有为人生,拼尽全力只为心中梦想。昨天我们语音时,我说油菜花的季节,这么美却只能隔着着屏幕看,今天就看到了我们用尽全力,
  • (3)有人说,_________(一个作家)“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2)长达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中木马计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
  • 每一个努力的人,都是一颗耀眼的星星,这世上从来没有简简单单,轻松松就能成功的人 要想在人前发一分光,就得在人后付出百倍的努力积蓄热量#力丸1102生日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