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十一月,徐铉及周惟简还江南,未几,国主复遣入奏,辛未,对于便殿。铉言:“李煜以被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也,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其言甚切至。帝与反覆数四,铉声气愈厉,帝怒,因按剑谓铉曰:“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铉惶恐而退,帝复诘责惟简,惟简甚惧。

R.I.P

【抗癌歌手李明蔚 不敵癌魔今午離世】

31歲的「抗癌歌手」李明蔚(Sarena),2012年不幸患上罕見癌症「鼻咽腺樣囊性癌」,9年來她一直勇敢抗癌,歷經多次化療、電療,病情反反覆覆;嚴重病情更令其面癱、失聲、眼晴合不上等症狀,但她沒有輕言放棄,亦不時在社交平台上發放正能量。而早前她的病情惡化,出现剧烈疼痛入院治疗,只能通過馬浚偉發放消息。

而在今日下午,馬浚偉代表她的家人公告「明蔚於今天,即2021年5月4日下午5時10分,回到了天父的懷抱。感謝各方對明蔚一直以來的關心、支持和愛護!」

吕有祥教授:
佛教辩证思维略析

佛教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内容。

佛教的无常观中阐发了万物人生生灭变化的普遍性、客观必然性和外在常态与内在变化的连结。

佛教的因缘说中表达了因果关系的诸种形态及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普遍联系。

佛教的中道观触及到认识的相对性问题,

显示了真理的认识是在不断排除独断与偏见中前进的思想,

它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对于打破绝对主义、防止思想僵化,具有重要意义。

佛教的二谛论是对中道否定性思维方法的发展,

它将否定与肯定、破与立结合起来,

辨证地表达了认识过程中低一级认识和高一级认识之间的关系。

佛教的圆融无碍观涉及到矛盾的同一性问题,

体现了大而容之、

圆而通之的精神和境界。

1 .辩证
2 .无常
3 .因缘
4 .中道
5 .二谛
6 .圆融

在世界性几个大宗教中,

佛教可以说得上是非常具有哲学思辩的宗教,

在佛教的哲学思辩中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思维或者说辩证法思想,

它是人类认识的成果之一,

是佛教对人类认识的贡献。

那么,佛教中蕴涵着哪些辨证思维,具有什么特点呢?

对此,已有学者作过一些论述,但似言犹未尽,

本文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作一些探讨,以求正于方家。

一 、无常观

辩证法思想的一个根本观点,

是用变化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和问题。

当我们用这一观点考察古代中西哲学的时候,

赫拉克利特的 “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

“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

《老子》的
“ 物壮则老 ”,
“ 反者道之动 ”,

《周易》的 “ 生生之谓易 ” 的思想常被人们所称道,

而佛教中与之相同或相似的思想却往往被人们所漠视。

其实佛教关于发展变化的思想是十分丰富、全面而有深度的。

佛教对世界的第一个根本看法或第一个基本观点就是 “ 诸行无常 ”

或 “ 一切行无常 ”,

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迁流无常的。

例如:
《杂阿含经》云:

当观知所有色,
若过去、
若未来、
若现在,
若内若外、
若粗若细、
若好若丑、
若远若近,
彼一切皆无常。

…… 如是观受想行识,
若过去、
若未来、
若现在,
若内若外、
若粗若细、
若好若丑、
若远若近,
彼一切皆无常。

《大智度论》云:
诸法无常,故无住时。

《大般涅槃经》云:
一切有为皆是无常。

当知心法必定无常。

“ 色 ” 即物质现象,“ 受想行识 ”

“ 心法 ” 即精神现象,

“ 法 ” 指一切现象。

在佛教看来,

不论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不论内部还是外部、

不论宏观还是微观、

不论近处还是远处,

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世界上没有常存不变之物,

无物不变、
无时不变、
无处不变,

变化普遍存在于一切时间和空间。

这种变化观可以说是相当全面的。

佛教不仅强调无常变化的普遍性,

而且提出无常变化有两种情形,

即 “ 念念灭 ” 之无常和

“ 相续坏 ” 之无常。

《大智度论》云:

“ 无常亦有两种 :

一者念念灭一切有为法不过一念住;

二者相续坏故,名为无常。”

“ 相续坏 ” 之无常,

指一个前后相续的较长过程的完结,

“ 如人命尽,若火烧草木,如煎水消尽,若初发心菩萨行,是相续断粗无常。”

相当于渐进过程的中断,

由于这种变化的过程较长而明显,

因而称为 “ 相续断粗无常 ”。

“ 念念灭 ” 之无常,指在一念的瞬间有迅速生灭变化,

佛教常用石火电光作比喻,

一切事物都具有这种性质,

特别是人的思想意识活动更是如此。

佛教明确认识到生灭变化是万物人生的必然客观规律,

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任何人都不能违背或抗拒这个规律。

《佛说本生经》反覆强调这一道理,

如说:“ 生者在世,安可长存,有诸思想缘起之法,必当归尽,坏败永没。

法当崩败,法应当坏。

欲使不坏,终不可得。”

又说:“ 人生有终,物有成败,合则有散。

应当灭尽坏败,欲使不尔,安得如意。

应当终没。
归于无常。”

又说:“ 法起有灭,
物成有败,
人生有终,
兴盛必衰。”

《法句经》也有类似的说法,

经云:“ 譬如陶家延直作器;

一切要坏,人命亦然。

如河驰流,
往而不返,
人命如是,
逝者不还。

…… 常者皆尽,
高者亦堕,
合会有离,
生者有死。”

这和孔子 “ 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又何其相似乃尔。

佛教正是基于这种对世界万物及人生的辩证认识,

因而主张不必惧怕死亡,要从容地对待死亡。

《佛说本生经》中叙述了一个父亲因爱子夭亡而精神失常,

后被佛陀教以上述道理而解脱了精神痛苦的故事。

佛教不仅认为每一具体事物有生有灭、有盛有衰,

而且认为整个世界的变化是按

“ 成、住、坏、空 ” 四大阶段的过程,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

中国佛教徒还深刻指出事物外在常态与内在变化的连结,如僧肇说:

“ 人则谓少壮同体,百年一质,徒知年往,不觉形随。

…… 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

这与明清之际哲学家王夫之所说的

“ 今日之江河非昨日之江河 ”、

“ 质日代而形如一 ” 言异而义同。

它形象深刻地表达了事物每时每刻既是自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

处于稳定性与变动性之中,

是自我与非我的同一,

是有与无的同一的辩证法思想。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佛教的无常观是有一定局限的,

或者说是不彻底的,那就是佛教的无常观只适用于世俗世界,

而彼岸世界则是永恒不变的,寂然不动的,

叫作 “ 常乐我静 ”。

《大般涅槃经》说:
“ 一切有为,
皆是无常;

虚空无为,
是故无常,
佛性无为,
是故为常。”

“ 有生之法,
名曰无常;

无生之法乃名常。

如来无生,
是故为常。”

与此相关联,佛教对于动静也有独特的见解。

以被称之为 “ 中国佛教哲学无上精品 ” 的《肇论》为例,

其中的〈物不迁论〉篇,虽然主旨在于论释静为实质、动为假象,

但它反对将动静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 岂释动以求静,
必求静于诸动,

…… 不释动以求静,故虽动而不离静,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

认为事物本身的动静从来是一体不二的,

静止寓于运动变化之中,没有离开运动的静止,

如果把动静分离开来,动是动、静是静,动中无静、静中无动,则是一种惑见。

这种动静一体不二论,与辩证的动静观不能说没有相通之处。

二 、因缘说

“ 因缘 ” 或 “ 缘起 ” 说是佛教的又一重要理论,

它是用于解释事物生灭原因和 “ 无自性 ” 的理论根据,

它表达了因果联系和普遍联系的思想。

佛教认为世界万物不是某个造物主

( 如婆罗门教的大梵天 ) 创造的,

也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孤立自生自灭的,

而是由 “ 因缘 ” 决定的。

《杂阿含经》卷2说:

“ 有因有缘集世间,
有因有缘世间集,
有因有缘灭世间,
有因有缘世间灭。”

世间万物的生 ( 集起 ) 灭和变化决定于因缘的有无和变化。

所谓 “ 因缘 ”,狭义而言,

事物生灭的内在的直接原因为 “ 因 ”

又称 “ 亲因 ”,

事物生灭的外在的辅助原因为 “ 缘 ”

又称 “ 助缘 ”;

广义而言,因与缘都是事物生灭的原因,

因而可以互通互用。

事物由因缘而生起,称为 “ 缘起 ”。

印、中佛教各家各派都十分重视因缘或缘起,

提出了二因、五因、六因、七因、十因、四缘、六缘、十二缘生、业感缘起、阿赖耶识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等等不同理论,

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万物和人生的缘起以及因果关系的不同类型。

如《大般涅槃经》讲二因、五因。

二因者,“ 一者生因,二者了因。

…… 如谷子等是名生因,地水粪等是名了因。”

五因者,
“ 一者生因,
二者和合因,
三者住因,
四者增长因,
五者远因 ”

《阿毗达磨俱舍论》讲六种因:

“ 一能作因,
二俱有因,
三同类因,
四相应因,
五遍行因,
六异熟因 ”。

它为人们多视角地探究事物的原因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而龙树归纳的 “ 四缘 ” 最具有普遍意义,

他把因缘概括为四大类:
“ 因缘、
次第缘、
缘缘、
增上缘,
四缘生诸法,
更无第五缘。”

“ 一切所有缘,皆摄在四缘,

以是四缘,万物得生。”

“ 因缘 ” 含义如上述;

“ 次第缘 ” 又称 “ 等无间缘 ”,

指意识活动前灭后生,相续不断,

前一意识活动的消亡必然引起后一意识活动的产生,

前者为后者之缘,二者相续无间;

“ 缘缘 ” 又称 “ 所缘缘 ”,

指意识所攀缘的对象;

“ 增上缘 ” 指加速事物生灭的条件。

这四缘可以简要地解释为
内因、
外因、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加速原因,

是对事物发生原因的高度概括。

中国佛教华严宗把全部世界看作一个大缘起,

世界万物如因陀罗网,珠珠相映,相互摄入,互为缘起。

依此理论,世界中每一物既是被产生者,是他物之果,

又是产生他物之因,每一物与他物联系着,

是因果链条中的一环。

应该说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见解。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p1を買って、たまおかせんせいへ送りたいp2天府红を出た時、「よかった、ちょうど地下鉄に着いた!!」「わあ、すごいっ、って、それ、地下道じゃないか?」と李さんが
  • 游锡堃今(26日)接受媒体人周玉蔻访问,过程中周玉蔻问到,「有人说如果游锡堃没有选上立院龙头,他会辞掉立委,王义川就能递补上去」对此游锡堃表示,「这是以讹传讹」
  • 我们的市场是还不够完善,这些都可以在实践中进步的,那些瞎起哄骂国家的赌徒就是跌多了找到理由为他们的幼稚行为买单!李大霄只会无脑唱多不讨人喜欢,但他说的那句话是没
  • 果麦文化是懂我的吧,(有点小激动)年后在懒喵读书的引荐下约到了这本黄 色封面的《图解本草纲目》。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研究生王吉凯告诉记者,这个奇特的字是“列”
  • 长年累月的跌,跌去了人们的信念,跌去了人们的信任,跌去了对美好的向往……面对股灾,不管他是天灾还是人祸,想穿一点好,今天抓了王宜林,这家伙做了一辈子奴才打手,到
  • 我再重发一遍,之前的被吞了 这算嘛 MLB同品牌帽子就不多说了 我来分析以下这几个品牌 1.youwei 已知199爱发布会结束穿了这个品牌的衣服,看图一之前就
  • 她就像小狐狸一样的,给人非常聪明又灵动的感觉,眼神又有点妖妖的,魅魅的,这种魅而不俗的勾人气质哪个男人不爱呢?那么第三点呢,就是冷就很多女人啊,跟男人刚建立好关
  • give some examples of how to use Python,machine learning and Bing API for Numeri
  • 渡边温斗他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脸帅反而不是最吸引我的,性格有趣、学了好几种乐器、拍照、穿搭、画画、爱干净,不洗澡不能上床,最大的愿望能给粉丝带去幸福,很爱自己
  • #光遇美工[超话]##光遇美工#                   ₍ᐢᴗ͈ . ᴗ͈ᐢ₎ ෆ˟̑*̑˚̑*̑˟̑ෆ.₊̣̇. ଘ(つ  ⊂ )  ♡  ₊
  • 此外,泰媒还称,近2-3年中,该品牌曾选择多位亚洲艺人和K-POP艺人担任大使,如GOT7成员王嘉尔、Stray Kids成员Felix等,BamBam则是泰国
  • 在大A,对于财务造假的处罚轻,罚酒三杯,就是纵容!这就是他的手段,10几年以前的受害者都是这样的借口,就是想别人不在社交平台揭露他,所以他才能诈骗好多个城市。
  • 图十:(上左)金耳环,四坝文化(公元前1900-前1400年)1976年甘肃玉门市火烧沟79号墓出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下左一)玉饰、(右一二)舌形玉器
  • 而到了夜晚,钟楼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城市,宛如一颗明亮的明星,为人们带来一份安心和宁静。站在钟楼的顶端,俯瞰整个城市,人们会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
  •   她就那样脆弱地躺在他的身子底下,毫无抵抗,如果说傅靳现在真想要她是抵挡不了的,因为她有软肋,她得顾及哥哥......她不可能为了他一句【没有玩够】就前功尽弃
  •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许凯祈今朝# xk #许凯
  • 围绕龙主题,与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推荐一批与龙主题有关、各具特色的景区景点,带领市民、游客开启春节“寻龙”之旅,感受“京”彩无限的城市魅力。围绕龙主题,与北京广播
  • ”妈妈看到甜甜关切的眼神,便抱着甜甜坐在沙发上,跟甜甜说道:“妈妈工作上遇到了一点麻烦,有一些很重要的文件找不到了。笑声唤醒了漫坡的杜鹃,叫我不小心,就喜欢了好
  • 现在价格优惠,每人¥188,做3个阶段的专属于你的星盘解读。#西派臻境##成都买房##成都房价##学区房##188男团[超话]# [鲜花][鲜花]#简隋英# 煎
  • #不定期山本# 上期ins1.自称老害预备君因为到现在还在管x叫推特(山本:你们也是老害 2.连着哼疾风传op 怎么回事hh 真成老不死的了(火迷:?4.山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