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书事件”与独译莎剧——梁实秋在青岛的两件旧事】梁实秋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学者,但许多人知晓他,也许还是因为他与鲁迅那场持续良久、轰轰烈烈的“笔仗”。论战之广,涉及人性、教育、阶级等诸多话题;论战之久,更近十个年头。
  少为人知的是,这场“笔仗”,其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人生困扰。其中之一,就是他出走上海旅居青岛以求平静生活的愿望没有完全实现。
  从1930年受聘国立青岛大学到1934年离开,梁实秋旅居青岛的四年间,双方论战的硝烟一直没有消散,特别是“逐书事件”的发生,更使得两人结下了新的“梁子”。
  1930年的青岛,是梁实秋走出“人性论争”尴尬处境的庇护所。来青岛之前,梁实秋在上海的生活极不平静。
  1926年,他的一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激起千层浪。在“国破山河在”的危急时刻,梁实秋却抱着艺术至上、文艺自由的观念,宣扬文艺的自由独立性,这无疑与时代的要求相悖。他无意间卷入了那场分不清是政治还是学术的激烈争斗,深以孤立无援为苦,厌倦了文坛争斗的梁实秋渐萌逃意。
  恰逢此时,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到上海来延揽教授,正巧碰到刚刚辞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职务的闻一多,并通过胡适、闻一多认识了梁实秋、沈从文等人。杨振声求贤若渴,一遇闻、梁,便坚邀他们到青岛任教。在专程去青岛“半日游览”和“一席饮宴”之后,梁实秋接受了国立青岛大学的聘书。
  虽然远离上海,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与鲁迅的论战,风波再起,并伴随了梁实秋在青岛的始终。
  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大事件。梁实秋比鲁迅小22岁,一少一老,从1926年开始笔战,一个以《新月》《益世报·文学周刊》为阵地,一个以《萌芽》《语丝》为阵地,一直到1936年鲁迅逝世,两人论战长达近10年,笔战的文章125篇、50余万字。
  梁实秋到国立青岛大学执教后,论战硝烟未散。臧克家曾回忆说:“同学们知道梁和鲁迅先生经常论争,在课堂上向他发问,他笑而不答,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鲁迅与牛(1930年1月10日上海《新月》月刊第2卷第11期刊载了梁实秋的《鲁迅与牛》一文,阐述了他与鲁迅论战的缘起,此举意在让同学们从文中去找答案)。同学们莞尔而笑,梁实秋神情自若。”
  1932年春在国立青岛大学发生的“逐书事件”,更是让二人的关系雪上加霜。梁实秋时任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主持成立了图书委员会,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新月派,对当时左翼文坛推重的书籍往往不能认同。被进步青年奉为精神导师的鲁迅作品,在这里并没有得到重视,以至于传出梁实秋将鲁迅作品从图书馆中清除的传言,所谓的“逐书事件”便爆发了。
  鲁迅曾两次提及该事件,亦可见其对此事耿耿于怀。他在《“题未定”草》一文中写道“梁实秋教授充当什么图书馆的主任时,听说也曾将我的许多译作驱逐出境”。他在为曹靖华翻译的《苏联作家七人集》所作的序言中再次叫屈:“梁实秋教授掌青岛大学图书馆时,将我的译作驱除。”
  关于此事,梁实秋在《关于鲁迅》一文中辩解:“我首先声明,我个人并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列为禁书。我生平最服膺伏尔德的一句话:‘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我对鲁迅亦复如是……我曾经在一个大学(国立青岛大学)里兼任过一个时期的图书馆馆长,书架上列有若干从前遗留下的低级的黄色书刊,我觉得这有损大学的尊严,于是令人取去注销,大约有数十册的样子,鲁迅的若干作品并不在内。但是这件事立刻有人传到上海,以讹传讹,硬说是我把鲁迅及其他‘左倾’作品一律焚毁了,鲁迅自己也很高兴地利用这一虚伪情报,派作我的罪状之一!其实完全没有这样的一回事。宣传自宣传,事实自事实。”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还有人就“逐书事件”问臧克家。他回答说:“我想不会的,也是不可能的。”算是为梁实秋作了最好的证言。
  虽为论敌,但对鲁迅的评价,梁实秋也表现了可贵的公允。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第二日的《世界日报》发表了对梁实秋的专访文章,回忆了与鲁迅的文字因缘,并对其文学成就不吝赞美:“先生在文学方面,为中国文坛上最有力之作家,余与其立场虽稍有不同,而其文笔之卓绝,则实令余钦服。现先生逝世,为中国文坛之最大损失,盖后人恐无能补其缺者。”
  1934年7月,梁实秋应王平陵之约,将与鲁迅等左翼文人论争的文章中的31篇,结集为《偏见集》,该书由正中书局出版,成为他的一本较重要的文学论集。
  除了论战带来的困扰,梁实秋的青岛岁月也有宁静的一面。特别是,以一人之力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成为国内完成该项成就的第一人。
  在国立青岛大学,梁实秋担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教学与学术并举。他虽是留洋出身,却不喜洋服,夏季常穿的是长衫,秋冬则穿一身丝织棉袍,严冬时节是棉袍外面加套一件皮袍,而且颜色都淡雅不俗,颇具谦谦君子之风。
  臧克家回忆:“记得,1930年我考入国立青岛大学(二年后改为山东大学),入的是您做主任的英文系。您面白而丰,夏天绸衫飘飘,风度翩翩。”他还回忆说:“当时外文系主任梁实秋先生,胖胖白皙的面庞,讲课干净利落。”
  梁实秋授课时间观念极强,对此他的学生记忆颇深。他上课,永远是铃声未息已走进教室,坐下就讲,不疾不徐,绝无赘语。下课铃声方振,恰好讲到一个段落,铃声未毕,已步出课堂。他常对同事和学生讲:“上课时一分钟也不能浪费,课间是学生活动和休息的时间,一分钟也不容侵犯,故尔上下课必须准时。”但一堂课的内容倘若记录下来,都是一篇组织紧密、内容充实的论文,课后重温它,也足够思索两三个小时。
  1932年8月,梁实秋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三年级的学生首开了“莎士比亚”课,他是国内最早把莎士比亚引入大学课堂的学者之一。同时,在胡适的发动下,开始了“莎士比亚”翻译工作。
  如果说梁实秋这一辈子只崇拜过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胡适;如果说梁实秋只对一个人感恩,那么这个人也一定是胡适。走上译莎之路,也是起自胡适的倡议。
  梁实秋和胡适的交往始于1927年在上海共同参加“新月社”期间。胡适是“新月社”的精神领袖,梁实秋是最年轻的参与者之一。1930年,任中华教育基金会董事会主任的胡适,倡导成立“莎士比亚的戏剧全集翻译会”,决定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1930年8月,胡适应杨振声之邀访问国立青岛大学。其间他住在宋春舫家里,参观了宋的藏书楼“褐木庐”。大量戏剧书籍珍藏其中,包括莎士比亚的多部剧作,仅《哈姆雷特》一书就有五国文字的版本。
  随后,胡适便提议闻一多、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同年12月23日,胡适致梁实秋的信中谈及了译莎士比亚一事,其中写道:“……拟请一多与你,与通伯、志摩五人商酌翻译Shakespeare(莎士比亚)全集的事,期以五年十年,要成一部莎氏集定本。”
  1931年1月5日,胡适复信梁实秋,又谈此事:“我可以来青岛一游,约在一月十七八日,定期后当电告……志摩昨日到平,赞成译莎翁事。”就在当月24日,胡适来到青岛开始筹划《莎士比亚全集》翻译的事务,在与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等人讨论后,决定用散文体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但部分作品可试用韵文体。
  胡适最初拟定的莎翁翻译办法,决定由闻一多、梁实秋、陈通伯、叶公超、徐志摩五人组成翻译莎翁全集委员会,并拟请闻一多为主任;暂定五年全部完成(约计每人每半年,可译成一部)。信中还提议徐志摩试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叶公超试译《威尼斯商人》,陈源试译《皆大欢喜》,闻一多试译《哈姆雷特》,梁实秋试译《马克白》。
  可惜,这项大工程最终没能如愿由几位大译家共同参与完成。据梁实秋后来回忆:“通伯不肯参加,志摩在二十年十一月里就不幸逝世,公超、一多志不在此,结果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孤独的开始这漫长艰巨的工作。”
  对于译莎,梁实秋从一开始态度便十分积极。当时,他除了每周教十二小时课之外,就开始着手翻译。他曾说:“我开始的时候参考资料是如何的贫乏!我那时有的只是一股热心,我想愚公可以移山,我也一步一步地去做,做多少算多少,至少对于我自己是件有益的工作。”
  在兼任图书馆馆长期间,他广泛搜集莎士比亚戏剧书籍资料,还亲自到上海为图书馆选购图书,建立了莎士比亚图书室。最早译成的《哈姆雷特》《马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如愿》《暴风雨》在1936年5月至11月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而《仲夏夜之梦》因抗战后通货膨胀,没有出版。后来,他又译了《亨利四世》上下篇。梁实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
  总结梁实秋这个成就,可以看出,从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的工作岗位得益不小,这也算是青岛给他的最重要的馈赠之一吧。
  1934年,梁实秋的好友胡适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邀请梁实秋到北京大学任外文系研究教授兼系主任。消息在山东大学传开,山东大学群情不满,外文系师生联名向北京大学提出抗议。抗议信在青岛当时的《民报》上曾有刊载:“敝系经梁实秋先生主持开办,同学夙受陶冶,爱戴正殷……群情迫遑,北平素为文化区域,人才较多,至希鉴谅,另行延聘,以慰渴望。”恳切之情跃然纸上。
  三十岁出头的青年教授,工作四年,博得全系师生如此深情的挽留,足见梁实秋教学育人工作之成效。几经磋商后,胡适发来一封电报说:“梁实秋先生主持山大外文系四年,成绩显著,已有基础。现北大外文系亟待梁先生来此帮助,恳请暂时借用两年……”
  1934年夏,山东大学外文系全体学生,在青岛奇园饭店为梁实秋举行了饯别宴会。
  晚年在台湾的梁实秋对青岛怀有特殊的眷恋之情。青岛文史学家鲁海曾说,梁实秋晚年描写青岛的回忆文章,至少有40余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1983年,梁实秋的大女儿梁文茜带着父亲的委托,重回青岛寻梦。梁实秋更是将女儿梁文茜从青岛海水浴场捧来的一瓶沙子置于案头,视为珍品。1987年10月台湾当局放宽到大陆禁戒后,梁实秋大喜,计划到大陆探亲。但11月3日,梁实秋因突发心脏病逝世,重返青岛最终成了一桩难了的遗憾。(大众日报)

感恩菩萨慈悲救度 忏悔真诚化解邪符

 

  尊敬的佛宝居因果实修正法八群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现在是北京时间9点19分,2016年4月21日,看一下群的人数,现在是158人,最近八群的人数比较少,我们的群友多多邀请自己的朋友或者自己的家人来听故事,这几天,老宋加快了讲故事的进度,以前是一天一个,观世音菩萨给安排的是每天两个,这两天经常会讲到一天三个,就是为了照顾我们的群友,让每一个群的师兄都能更快听到现场讲故事。

  以前一个星期都轮不过一圈,现在呢不到一个星期大家都可能听到两个故事,老宋不厌其烦与大家分享,目的在哪呢?就是让大家明因果,我们现在人喜欢追求个性,追求新款,去年夏天能穿的衣服在今年很可能就过时了,不再去看了,所以说大家听故事的时候,有时候也很喜欢听最新的,尤其是刚刚出炉的,热气腾腾,哈哈,其实故事越老越纯,多听以前分享的故事,必然有所启发。

  有好多师兄在私下问我问题,有时候我不去回答,为什么呢?其实故事里边有,早就分享过,要不您压根就没听,要不您听了已忘掉,不妨多听几遍,故事里边有精华。不要仅仅听热闹,还要用心看门道,不要只在灵异故事上打圈圈,还要寻求灵异故事后的真谛。这样才能真正地受益,自己受益了,你才特别愿意去邀请自己的朋友家人来听故事,不然的话总觉得好像是老宋每天让家人来听故事,真烦!如果您听进去了,您就会不由自主地去邀请,好啦!闲话少叙,直入正题。

  任何事情,都有特定的机缘,我们管理员还在管理群里聊天。这几天,有7、8个人查自己身上的邪符有多少道,这个邪符压制有多少灵性,因为之前和大家分享过了,邪符的缘起,是有一位师兄他喝了很多道符,担心这个邪符伤害灵性,而咨询了我们的管理员,由此引发了那7、8位师兄来查邪符,但是第一位咨询的却没有查,或许第一位咨询的师兄正好是菩萨化现,告知大家,有很多压制众生的符咒被我们服下了,或者被我们运用了,或者今生,或者前世。

  前天还是昨天,我们见证了一个师兄,他有12道符,这是李锦见证的,12道符当中只有1道符是今生的,11道符全是前世的,当然这个也没有说解也没有说不解,我只是跟大家分享,不是说所有的符都在今生。

  我们管理员当中,有很多是天眼见证人,所以说他们对于符咒的认识更加深刻。于是乎纷纷要求来查一查,其中一位师兄有10道;有一位师兄,菩萨告知只能查部分,部分是4道符,这4道符压制有几十位众生;而另外一个管理员是3道,压制的大约是50多位众生;有10道符的那位管理员,其中2道是机缘已经成熟,能够化解,其中1道符压制20位众生,另外一道符压制有84位。有天眼见证人见证,另外只能查部分的那位师兄,解了4道,一共压制了约80多位众生,另一位管理员有3道符,菩萨告知化解的机缘还未到,暂时不能化解。

  这个符的事情,引起了我的重视。于是乎我也赶紧给自己和家人做了一个探查,还好自己和家人没有服用或者使用过邪符,不论是今生还是过去世,这一点上还算比较干净,于是趁着做法,看看最近因缘即将成熟的有哪些灵性会来报恩或者抱怨,我查的是我的和我家人的,李锦见证人看到来了12位,于是我问哪些是报仇的,哪些是报恩的,报仇的多还是报恩的多呢?

  展现过去时的因果,当时仅仅犹如放电影般,让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中有10个是报恩,2个报仇。于是老宋代表自己的家人向这2位报仇的灵性深深地鞠躬道歉,以征得对方的原谅,同时请示护法菩萨,这12位众生当中,有多少位是有去极乐世界的机缘,有多少位不能去,只能随菩萨修行或者在佛宝居修行?菩萨以法眼观之,有8位去极乐世界的机缘已到,有4位需要在佛宝居继续修行,蒙菩萨教化,将来往生净土或者做佛门护法。

  真的是非常开心,无论他们是报恩还是报仇,总算都有了个好去处,做法师就有这点好处,可以将即将成熟的报恩或报仇的灵性化解于无形,当然大家也要明白,这个只是断了恶缘,你无量世之前所造之恶因,这个种子并没有死亡,只是因为恶缘已断,没有恶果罢了,是不是不遵守因果了呢?

  不是呀,你前生伤害过人家,今生人家要报仇,你提前发现了,怎么办?道歉征得对方的原谅,同时做一个补偿,给人家一个更好地归宿,让恶缘转法缘,对不对啊?其实,还是在因果范围之内。所以说只有你懂因果,才能了因果,你不懂因果,妄谈因果,解决不了问题。

  这个见证很重要,我们的一个天眼见证人前段时间,命中当有一次劫难,因为他见证的事情非常之多,功德非常之大,好几次地狱都是他独自一人与我下去,并将在地狱的过程和景象描述出来展现给大家,此人胆大心细,由此功德,在天眼见证的时候,菩萨予以了点化,将他命中的一个劫难通过特定地模式给化解了,此劫非同小可,轻则昏迷不醒,重则一命呜呼啊,很可怕,这个不是老宋所说,是菩萨开示,因见证因果所积功德,以及为了佛宝居弘法事业,将来更好地见证因果,我们及时地转恶缘为法缘,成功度过一劫难。

  经常听故事的有心人应该记得,我们天眼见证团队还有一位小朋友,得了一种罕见的疾病,叫白血病,一般情况遇到此类事件是不能探测的,因为他是天眼见证团队的,菩萨特许,我们整体做了见证,身上的那些众生来报仇导致他生病,从这些冤亲债主附体到发现检查出疾病时间是一个月,也就是说这一个月时间这些冤亲债主就鼓捣出一个白血病。

  当时菩萨开示,如果这个小朋友经常见证因果的话,这件事情可以及早的发现及早的化解,这个白血病就不会形成,可是万事不由人,过年期间,我们几乎是天天因果见证,但是这个小朋友刚好是回老家过年,那个地方没有wifi,手机见证异常困难,有一次他的妈妈让他来见证,但是他急于和其他小朋友玩,见证不到三分之一就跑了。

  有意无意皆是天意,也就恰恰是在过年那个时间段,他的因果机缘成熟了,没办法,我们深感惋惜,只有祝福这个小朋友早日康复,早日回归天眼见证团队,方法已告知他的父母,不知道他的父母有没有去做,这个是后话,决定权交给他父母。

  成功度过劫难的这个天眼见证人是在他天眼见证当中,他的头顶有黑色的气场,发现没有附体,不是附体作怪,而是他命中有此一劫,但是这家人是非常听话的,菩萨告知如何去做,他们就如何去做,圆满成功的趋吉避凶。

  2016年期待有更多的师兄加入天眼见证团队为《老宋讲故事》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有了你们,有了你们的真实描述,有了你们真实的反馈,才能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需要旁证,因为太多人有疑惑,所以老宋不能一个人在查在看,我们需要大家的参与,要告知大家这个特殊的时代有特殊的法缘,有特殊的度人方式,同时也祝所有天眼见证人及其家人,都能化恶缘为法缘,提前将各种灾难化解于无形,没有任何身心灵的负担来障碍你,一心一意去见证因果,去度化更多的众生。

  好了现在是北京时间9:52,今天的小故事就讲到这里,如果老宋讲故事能对大家有一点启发,也请多多转发朋友圈,或者多邀请更多的师兄来听故事,八群才158人,还有很大的空间,感恩、感谢!阿弥陀佛!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这本央视推介的“熊猫书”讲了些啥?】  人物档案
  蒋林,生于1978年,四川南充人,现居成都。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 出版有《熊猫明历险记》《最好的告别》《巢》《绝望收藏室》《隐蔽的脸》《不一样的烟火: 张国荣音乐传奇》《守望麦田》等多部作品。

●本报记者 罗虹
  曾经她是英国伦敦动物园里一等一的大明星,英国女王抱过她;她去世的时候,英国的《泰晤士报》发讣告悼念她;在硝烟滚滚的二战中,乐观积极的她成为英国人不折不扣的精神偶像……她就是一只叫做明的大熊猫。
  日前,央视科教频道《读书》栏目推出了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熊猫明历险记》,连续三期节目讲述了熊猫明的传奇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南充的青年作家蒋林。

缘起感人故事 4万多字讲述明的一生
  围绕大熊猫写小说?这个想法两年前就在蒋林的心中埋下了种子。2017年,单位办了本杂志———《看熊猫》,从那时起,蒋林便开始关注大熊猫。对大熊猫的了解越深,蒋林就越想为她写点什么。直到一次无意间阅读了一篇名为《英国老人的最后心愿》的文章。
  文章讲述了英国老人大卫·特纳到成都看大熊猫的故事。特纳之所以不远万里到成都,是因为身患重病可能不久于人世的他想起了童年留下的深刻记忆,帮他渡过难关的大熊猫———明。1938年至1944年期间,在战争阴霾笼罩的伦敦,来自中国的大熊猫明,成了英国人的精神偶像,支撑着他们勇敢抵抗法西斯的侵略。特纳想到明的故乡看看,再与大熊猫来一次亲密接触。
  英国老人与大熊猫明的故事感动了蒋林,他一头扎进明的故事里,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她的素材。熊猫明的资料并不难找,因为熊猫明传奇的一生一直被媒体、被热爱她的人关注着、记录着。“那些文字,那些照片,跨越70年时空扑面而来,一次次冲击着我的内心。”蒋林说,对明的了解越深入,兴奋就越难以抑制,感动就越是绵长。
  “我被明的故事震撼和感动,她的经历会带给我们诸多启迪。所以,我决定写下这个故事,否则我会感到非常遗憾。”蒋林说,明的故事太传奇,她的经历太励志;她值得书写,值得永远铭记。
  动笔写《熊猫明历险记》的时候,是2017年9月下旬,蒋林正在北京。白天有正常的工作,他只能利用晚上和周末写。“《熊猫明历险记》的创作非常顺利,我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到每一个字的写作。画上最后一个句号后,有一种抵达梦想的幸福和满足。”11月,4万多字的《熊猫明历险记》终于完成。

涉足儿童文学 央视节目推介
  蒋林是写中短篇小说起家的,这几年也写了不少长篇。儿童文学,他是初次涉足。涉足儿童文学,蒋林是有“私心”的———他希望能写一本适合自己孩子当下阅读的书。以成年人的视角看世界,以成年人的思维写故事,作品会具有更深远的社会意义,然而却常常不适合孩子阅读。蒋林希望自己能有一部作品,当下就被自己的孩子喜欢。
  “儿童文学主要是在表达方式上,要便于孩子理解阅读。在主题上,《熊猫明历险记》向读者传递的是积极乐观的精神,以及勇敢面向未来的坚强信念。”蒋林说,定稿后,还邀请了青年画家付杰精心绘制插画。为了让插画更能反映熊猫明的故事,付杰每画出一张草图,他们就进行讨论修改,20幅插画用时3个月才最终定稿。
  蒋林女儿上小学六年级,她是《熊猫明历险记》的第一个读者。读完后,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们每个人在漫长的人生里,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但是,大熊猫明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临什么艰难困苦,我们始终要坚强、勇敢,积极迎接挑战。最终,我们都会渡过难关、迎来曙光。
  “这也正是我想通过这部作品传达的思想。”蒋林如是说。
  今年初,样书刚出来,就被央视科教频道《读书》栏目组选中。经过前期的沟通研究,3月22日至24日,《读书》栏目连续三期推出《熊猫明历险记》。
  “明的去世,引发了整个英国的哀悼。《泰晤士报》特别发布讣告,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她曾为那么多心灵带来快乐,她若有知,一定也走得快快乐乐。即便战火纷飞,她的离去依然值得我们铭记’……”可爱的动画、精致的布景,让熊猫明再一次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大众视野。

继续创作 传播熊猫文化
  2015年,明的雕像在伦敦动物园落成,她以另一种方式归来。人们常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70多年后,明以这样的方式重回伦敦,再次与伦敦市民相遇。这是人类情感的感召,这是对明最深情的缅怀。
  “这是我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也是第一部关于熊猫的作品。大熊猫文化已经成为四川重要的文化资源,传播熊猫文化,文艺作品的作用不容忽视。”蒋林说,他将继续创作熊猫题材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将焦点对准孩子。
  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1869年,法国人爱尔芒德·戴维在四川发现了大熊猫。从那以后,全世界都对大熊猫充满热情。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和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大熊猫也曾经多次出国担任友好使者,为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随着“旅居”海外的大熊猫越来越多,作为一种有着浓郁中国印记的文化符号,已经演变成全球独有的熊猫文化。蒋林创作大熊猫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旨在讲述好中国故事,弘扬好熊猫文化,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是大熊猫被爱尔芒德·戴维发现150周年,蒋林也希望用这部作品致敬。

■作品简介
  《熊猫明历险记》讲述了一只大熊猫的传奇故事。熊猫明1937年出生于四川,后被捕获并倒卖。历经坎坷,在1938年12月, 明终于抵达伦敦,受到热烈欢迎。尤其是在二战期间, 明像是黑暗中的一束暖阳, 温暖着战争中的英国人民的心, 这对于惊魂未定的英国儿童尤为宝贵,在这些兴奋的小朋友中有两位有着显赫的皇家血统,一位便是伊丽莎白公主, 即当今的英国女王。不幸的是,明没有见到战争胜利的那一天,1944年她病因不明地离去了。 明的去世引发了全英国的哀悼,《泰晤士报》 发讣文纪念。2015年10月20日,伦敦动物园收到了来自中国人民的一份特殊礼物———一尊象征着中英友谊的雕塑,这个雕像就是本书 的 主 人公———熊猫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图文/郑州财经学院“豫见非遗,传承工匠精神”项目实践团)#洛阳市财经学校[超话]# 我想在这里说一下,身为一个学校,一点学校的责任都没,冬天停热水停电, (热
  • 不同人有不同的风格,有的人复盘,有的人根本就不复盘,而复盘的人当中不同风格的交易者又有不同的复盘方法,但尽量把复盘这件事做成流程化, 不要天马行空,要有目的的去
  • 一次性打款4️⃣0️⃣0️⃣0️⃣直接董事回归/送%货款这次依旧是这么酷直接来打款哈哈哈 人这一生都会做无数次选择 怕的不是错误 而是错了没有及时止损回头的勇气
  • 一颗开花的树席慕蓉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
  • 【那年今日丨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签署《波茨坦公告》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并要求日
  • 倘若有一天我不是挖开自己的心看清楚自己是个什么货色,不是恶狠狠地自我批判,不是把自己献祭出去而是拿他人献祭自己的自恋的话——假如我做出图中这位女性一样的事,露出
  • 我们聊了一个小时,期间没有任何异常,后来阳光落了,他站起来向我告别,我也回以微笑,像从前对每一个病人那样。我唱“如果云知道”它优雅地向右挪了一个太空步,我喜欢它
  • 近100多年来哈尔滨有过两次辉煌,第一次始于20世纪初,中东铁路1903年7月正式通车运营后,作为铁路重要节点的哈尔滨成为国际性城市,先后吸引了33个国家的16
  • 很多人的恋情,都会有一段特别难熬的过程,熬过了,两个人的关系会变得更加亲密和稳固,熬不过,也就只能说散就散了。#我的生活态度# 很多人的恋情,都会有一段特别难熬
  • 很多时候其实也不是真蠢,只不过内心当真不在乎那一点表面上的高低,只是为了维系关系,让你赢,也是为了彼此开心,更轻松。很多时候其实也不是真蠢,只不过内心当真不在乎
  • 丨堆味轻但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小堆整体的微生物生长量少,意味着有效菌和杂菌都长得少。大堆发酵跟小堆发酵相比,微生物的生长量容易积累起来,这是体量决定的,这也是大堆
  • 李婷婷在每日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有汗水、有感动,有满满的收获,更有深深的感悟:01感悟:一线党员干部“以心暖心”的服务初心 从4月25日朝阳区开展首轮扩大范围核
  • #好用才推荐# 诶,又因为加班失去了出去浪的晚上。接下去我准备换抗糖丸吃了~毕竟喝下去会吃土[皱眉]这是网络上最火的一场比赛 ,也是一场奇葩的比赛,泰国网红流
  • 凡人通過視力只能看到色塵( 即物質世界 ),因而顛倒輪回;而修行者則能通過與眼相連得光明通道發現法性,這就是修行者的特別之處。晶管脈連接著心臟,大圓滿法認為,在
  • 如果,有人现在诸事不顺,你可拿一年做试验,诚心而行道德,到时自可知之。当年我也自以“好人”自居,若非及时醒悟而改过回头,我今时何止是暴廋,或早已死矣,何还能于此
  • 而不被理解和尊重的孩子,可能就想找到被需要的感觉作为自己能力的象征。会做一些自以为觉得自己很有魅力的事,让自己找到被需要、被认可的感觉。
  • 妈妈们评论区一起聊一聊,[礼物]下周四抽取2个走心评论赠送500ml巴啦豆丁宝宝专用洗衣液一份(转发被选中几率更大哦)每次打开微博,都要先看看分类的“小v”圈子
  • 暑假第一站带小朋友敦煌游,领略千年敦煌的璀璨文化。[爱心] 首站打卡《又见敦煌》,剧情非常棒,通过王道士一个打扫莫高窟的小人物,重新述说敦煌莫高窟的的前世今生。
  • 主任找我谈话,校长也找我聊了聊,我还是决定不干了,现在也不后悔,还有点开心,自己一整个学期被认可了,最后期末的成绩我也很满意,还认识了有趣的同事们,已经满足了,
  • 泰坦2021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15%,还没有完全恢复,主要是上半年确认的收入是去年的订单。一般的公司的存货太多不是好事,非标设备公司是以销定产,存货增加说明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