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九食。

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的生活,一日三餐,有各种各样的食材,也有各种各样的烹调方式,如:炒,爆,熘,炸,烹,煎,贴,烧,焖,炖,蒸,烩,炝,腌,拌,烤,卤,冻,拔丝,蜜汁,熏,卷等。

《楞严经》云:“一切眾生皆依食住。”不仅是人类,一切有情生命皆以食为“天”。我们可以看到飞鸟和地上爬的小动物一天到晚不停地找食物,这就是它们的工作。

那么佛教中“食”共有几种?怎么分类?佛陀关于“吃”是怎么开示的?

食有长养资益之义,共有世出世间九种:世间有四食——段、触、思、识等;出世间五食——禅悦食、法喜食、愿食、念食、解脱食。世间四食,能长养生死之色身;出世五食,能资益法身之慧命。

《楞严经》云:“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云:“佛告比丘。一切众生以四食存……彼彼众生所食不同。阎浮提人种种饭、粮面、鱼肉以为抟食。衣服、洗浴为细滑食……自上诸天以禅定喜乐为食。何等众生触食。卵生众生触食。何等众生念食。有众生因念食得存。诸根增长。寿命不绝。是为念食。何等识食?地狱众生及无色天,是名识食。”

段食,欲界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分段而饮噉,以口、鼻分分受之。(段食又分粗、细二种;前者如普通食物中的饭、面、鱼、肉等,后者如酥、油、香气及诸饮料等。)触食,又作细滑食、乐食。以触之心所为体,对所触之境,生起喜乐之爱,而长养身者,此为有漏之根、境、识和合所生。例如观戏剧终日不食亦不觉饥。思食,又作意志食、意念食、业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长相续诸根者,此即成实论所谓以思愿活命。如人望梅止渴,精神食粮等。识食,有漏识由段、触、思三食之势力而增长,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支持有情身命不坏者,如无色界及地狱之众生以识为食。

段食、触食毋庸多言,识食难以言表。思食中,思愿活命的重要性值得注意。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思食能维持生命的事例。将要去世的老人,因为寄希望于孩子回来,可以暂时不死。看到孩子来到身边,马上一口气咽了。

《俱舍论》里讲,一位父亲有两个孩子,因为饥荒,大家将要饿死。父亲欲出找食物。他把一袋沙子吊在梁上,对孩子说是粮食。父亲走后,孩子们天天抬头望着高处的袋子,心存希望没有饿死。邻居问他们为何不逃。他们说袋子里有粮食。邻居取下袋子,看到里面是沙子。两个孩子,希望断掉,就死了。由此看见,希望的重要性,精神食粮的重要性。

世间之食,但能资益生死之身。修行之人,于世美味,心不贪嗜。常持正念,以禅悦法喜等为食,则能长养善根,出离生死,成就菩提,故有出世间五种食也。

一、念食。谓修圣道之人,常持正念,长养一切善根。如世之食,资益身根,是为念食。
  二、法喜食。谓修出世行人,爱乐大法,资长道种,心生欢喜,是为法喜食。

  三、禅悦食。谓修出世行人,由得定力,自资长养慧命,道品圆明,心常喜乐,是为禅悦食。

  四、愿食。谓修圣道之人,以愿持身,不舍万行,长养一切善根。如世之食,资益身根,是为愿食。

  五、解脱食。解脱即自在之义也。谓修圣道之人,离诸业缚,于法自在,即得长养一切菩提善根。如世之食,资益身根,是为解脱食。

段食仅限于欲界众生,其余的触、思、识三食则通于三界。欲界凡夫以不净住食;色界、无色界众生以净不净住食;声闻、缘觉以清净住食。诸佛菩萨以示现住食。念、法喜、禅悦、願、解脱五食为出世间食,能养育法身慧命。

《教诫经》云:“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採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作为未证圣道的出家人,我们合理饮食滋养色身的同时,更应该常持正念,长养善根;爱乐大法,法喜充满;禅悦为食,长养慧命;以愿持身,不舍万行;修诸圣道,离缚解脱。

所以,佛陀曾教诫弟子食存五观: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家上香的仪轨
    
供香及礼诵持念等种种法门,
其妙要在于诚敬二字。

供佛、
供香虽有仪轨种种,

而究其实,
都是旨在唤起、
培扶修持者的诚敬心,

并使之坚固光明。

若无诚敬在内,
则一切外在的举止言行无论如何严整,
也是刻板无光,
难增智慧功德。

正如《 金刚经 》所言 :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诚敬至极,
“ 纵在凡夫地不能圆得佛经所说之功德,
而其所得亦已难以思议。” 

其中道理奥妙,正如

“ 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
一切如来影现中 ” :

这能礼敬诸佛的我,
以及受我礼敬的诸佛,
其实都是由于自性真空,

所以才能产生佛入于我、
我入于佛这样难以思议的感应道交。

心的道场,
就象帝释天的智慧宝珠,
外部的事物皆能映显其中,
所以一切如来也都能映显在我们的自性之中。
  
佛教中的不同派别和修行法门,
其供香仪轨有所不同,

以下是参照各种资料综合整理出的焚香供佛的方法,

供大家参考。
( 焚香,
又称烧香、
拈香、
捻香、
告香、
插香等。)

  
( 一 ) 清净身心
  
在供香之前,
要洗手、
漱口,

衣冠整洁,
仪容端正,
身心安泰正定。
  
( 二 ) 发起礼敬之心
  
在所供养的佛菩萨、
本尊、
圣像之前,

恭敬合掌,
目光凝神圣像,

心中思惟观想佛陀及一切圣众功德巍巍,
如现在眼前,
发起诚敬供养之心。

也可颂念或默念一些敬语,

如 :
一切恭敬,
一心敬礼十方常住三宝。
  
( 三 ) 诵持赞偈 / 真言
  
捻起所供养之香,
双手持于胸前,

跪颂烧香偈语或真言,
声音宜庄重迟缓
( 也可默念 ),

祈愿所供之香,
化为无量香云,
普熏法界,

上令十方诸佛欢喜,
下能觉悟一切有情。

常用的赞偈有
《 炉香赞 》、
《 宝鼎赞 》、
《 戒定真香赞 》等。

《 炉香赞 》

炉香乍热,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 宝鼎赞 》

宝鼎热名香,
普遍十方,
虔诚奉献法中王。

端为人民祝安乐,
地久天长;

端为人民祝安乐,
地久天长。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 戒定真香赞 》

戒定真香,
焚起冲天上,
弟子虔诚,
热在金炉上,

顷刻氤氲,
即遍满十方,
众生祈求免难消灾障。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 四 ) 皈依诸佛
  
供香者诚心尽力观想,
所皈依敬奉的诸佛放出广大光明,
现于面前。

可持念特别供养的佛菩萨名号,

如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我今发心,
不为自求,
人天福报,
声闻缘觉,
乃至权乘,
诸位菩萨,

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
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南无 ” 读音 :
“ na纳me么 ”;

译自梵语 Namas,

其意义接近又涵盖了
“ 皈依 ”、
“ 礼敬 ” 等词汇,

故采用音译。

因古今读音之异,
当时译为
“ 南无 ” 或 
“ 南模 ”。

( 五 ) 供香
  
以恭敬轻安的动作燃香

( 燃香时若出明火,
可用手轻轻扇灭,
勿吹 );

使香正对所礼敬之佛像,
双手持香举到额头,
停留片刻,
再插入香炉;

    
每次上一炷香。

一般三炷香即可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礼敬。
 
( 六 ) 诵念
《 供养偈 》
  
观想诸佛菩萨,
十方圣众,
欢喜接受供养,
一切有情亦皆安住于究竟安乐;

观想祈愿以此香供养诸佛贤圣,
在无边世界中,
都能普熏一切众生,
共同证得无上圆满智慧。 

《 供养偈 》 :

愿此香花云,
遍满十方界,

供养一切佛,
尊法诸贤圣,

无边佛土中,
受用作佛事,

普熏诸众生,
皆共证菩提。

或为 :

愿此香花云,
遍满十方界,

一一诸佛土,
无量香庄严,

具足菩萨道,
成就如来香。

  
( 七 ) 叩拜 / 诵经 / 礼佛
  
礼敬之时,
须恭敬至诚,
缓缓拜起,
不要匆忙。

宁可少拜,
不要草率。
  
观想佛菩萨感应如在眼前,

并且可以默念 :
       
“ 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
一切如来影现中。”

( 八 ) 回向 / 祈愿 / 忏悔 / 发愿
  
双手合十,

回向、
祈愿
( 诵念或默念 ),

如 :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愿以此功德,

回向弟子历代先祖、
冤亲债主,

离苦得乐。

( 或为 :
回向弟子眷属合家吉祥安康;

某某人疾病早日康复;

某某人往生净土,
离苦得乐;

某某人世间、
出世间事业悉皆成就;

某某人早开智慧,
学业进步;

某某地方灾障平息,
吉祥平安,
有情安乐,
入于佛道;

等等 )
  
发愿,
忏悔,

如 :
  
弟子某某与累世父母、
师长、
历劫冤亲债主及法界一切众生,

从过去世乃至尽未来际 :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边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弟子某某与累世父母、
师长、
历劫冤亲债主及法界一切众生,

从过去世乃至尽未来际 :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今对佛前求忏悔 / 
一切罪障皆忏悔 / 
一切罪根皆忏悔。
  
( 八 ) 供香完毕
  
最后礼佛三拜。

可念
“ 供养完毕,
一切恭敬。”

其实这是一句暗语,
怎么样,
开悟了吗?

惠能回答 :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米已经舂好了,
但是还有点不干净,
需要筛。

什么意思呢?

见道了,
但是还不透彻。
  
惠能大师没有广学经教,
到了
“ 本来无一物 ”的境界,

也就是教下所讲的法我空境界,
类似的说法,

还有
“ 若人识得心,
大地无寸土 ”

“ 虚空粉碎,
大地平沉 ”

“ 泥牛入海无消息 ”,

讲的都是禅宗的重关境界,
这时能够泯一切相,

一切现象不再是障碍,
但是还有无相的执著,
所谓还有微细的能所。

惠能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知道那还不成熟、
不透彻,

完全不以为意。
  
《 坛经 》的后面,
惠能大师针对大通和尚给智常禅师的开示,
有一首偈颂,

讲的就是这个阶段的局限性 :

“ 不见一法存无见,
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
自己灵光常显现。”

不见一法,
还有无相境,

就好比还有一层薄云,
遮住了本有的智慧,
不得透彻。
  
“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不知一法,
住于这样的空知当中,
就好比太虚中有闪电一样,

有极微细、
极迅猛的妄念流注。
  
如果认此为了义的佛之境界,
认为这就是到家了,

那就会错认路头,
错失提升机会,
不会再有更透彻的境界。

所以叫
“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
  
这个时候应该如何用功呢?

“ 汝当一念自知非 ”,

这时应该反观己心的过患,
就能够破除无明,

打开本有的灵光,
让它念念现前。

这是六祖大师彻悟以后对智常禅师的开示。
  
当时六祖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以他自己的能力,
不能够马上进一步突破。

但是他以自己的宿慧,
知道这个境界还不行,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六祖大师彻悟此心的因缘
  
五祖弘忍大师用锡杖拄地板三下,
就离开了。

惠能大师心知这是一个信号,
于是晚上三更,
他悄悄来到丈室,
这时五祖大师正在等着他,

然后
“ 以袈裟遮围,
不令人见 ”。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传法因缘,
直接涉及到释迦牟尼佛教法下,

三大语系佛法中受众最广的汉传佛教的高度,
直接涉及到整个汉地众生的法身慧命。
  
五祖大师
“ 为说《 金刚经 》,
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讲到《 金刚经 》的三分之一,

第十品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的时候,

惠能大师
“ 言下大悟,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这时自性与万法才彻底统一,
打开了佛智,
真正地彻悟。
  
于是他就向五祖大师汇报,
来表达他的悟境 :

“ 何期自性,
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
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
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
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
能生万法!”

何期,
就是
“ 原来 ”或
“ 谁曾想 ”的意思,

原来自性本自清净,
本不生灭,
本自具足,
本无动摇,
能生万法!

这时惠能大师,
全身揽入法界,
法界即自身,
自身即法界。

《 楞严经 》中讲
此时的境界,
用了一个比喻,

“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
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

若存若亡,
如湛巨海流一浮沤,
起灭无从。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是对
“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的

“ 此心 ”
最好的注解。
  
“ 祖知悟本性,
谓惠能曰 :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若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即名丈夫、
天人师、
佛。’”

五祖大师这时知道卢行者彻悟了,
这才是真正的明心见性 ——
到家的境界。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不识本心,
学法没有真实利益。

这是站在成佛第一义的高度来说。

因为佛性本自具足,
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关键在于打开本心,
其他的都是因缘法。

但是站在世俗谛的角度,
对于我们来说,
一瞻一礼都有功德,

所以
“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 ”。

哪怕我们以妄想心到了寺院,
称诵一句佛号,
都是成佛的因。

这是从两个层面来讲的,
不可偏废。

《 坛经 》里面讲的
很多都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知识、
概念、
结论,

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种种的邪见,
非常活泼,
我们不能断章取义,
执于一端。
  
这是六祖惠能大师发明
“ 此心 ”、

彻悟
“ 菩提自性 ” 的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相当于禅宗三关 ——
初关、
重关、
牢关。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也经常引起误解,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如何开示。
  
六祖开示智通禅师说 :

“ 三身者,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听吾偈曰 :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
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
终日说菩提。’”
  
法报化三身,
是我们修行总的目标,

那么六祖大师如何来开示禅宗所成就的三身佛的内涵呢?
  
“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我们本有的菩提自性就是清净法身;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打开菩提自性,
彻悟自性的智慧,
即圆满报身;

“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利益众生的菩萨行,
一切身口意的运作都是我们的化身。
  
那么本性与三身的关系呢?

“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如果离开本性说三身,
那么三身就没有智,
此时就谈不上什么三身。
  
“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如果了悟三身并非实有,
也就是没有遍计所执自性,
那么就证得了四智。

对于报身无有自性可以这样理解 :

报身有两种,
一个是他受用,
一个是自受用。

前面讲的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

是自受用报身,
是证悟法身的智慧;

菩萨的色身,
是他受用报身,
不同的福德因缘,
感得不同,

与众生的缘不同,
众生看到的也不一样。

千百亿化身,
指的是我们利益众生的身口意三业的运作。
  
能够了知三身无有自性,
就能够打开法身所具备的四智菩提,

所以叫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

禅宗所成就的三身,
是自性三身。

直接发明自性,
然后打开四智。

诸佛所具有的四智,

就是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
成所作智,

它对应我们凡夫的八识。

以肉身直入佛智,
这叫
“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
这是禅宗顿悟成佛的法门。
  
对于四智的内涵,
六祖大师接下来又开示说 :

“ 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
繁兴永处那伽定。”

大圆镜智是指我们清净的本心;

“ 平等性智心无病 ”,
这时第七末那识已经转变了,

不再有一切凡夫所共有的根本心病 ——
我执;

那么妙观察智呢?

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
它清净无染,
观察一切事物没有执取,
见一切法而不起分别想;

前五识则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利益众生的悲用。
  
一定要打开大圆镜智,
“ 在千人万人中,
不背一人,
不向一人 ”,

这才能称为禅师。

如何成就四智?
  
“ 五八六七果因转 ”,

“ 六七因中转,
五八果上圆 ”。

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在因地转成智慧以后,
第八阿赖耶识和前五识在果地才能圆满。
  
若依教下唯识宗的教理,
第六意识第一次转智是在初地;

第二次转智是在七地末八地初,
证得无生法忍;

第六意识彻底转成妙观察智是在佛智境界。

那么第六意识一转,
末那识跟着转,

第六意识转变成妙观察智,
第七末那识同时跟着转变成平等性智。

此时,
阿赖耶识才转成大圆镜智;

前五识,
跟着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八识转智的次第,
是基本规律。
  
那么禅宗的祖师,
于转处不留情,

念念亲见本性,
不管动静,

都恒与法身相应,
处于那伽大定之中,

这时八识同时圆成四智,
这是禅宗不共的修行路线。

菩提自性在何处?
  
《 坛经 》中六祖大师这样开示 :

“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我们生命的真性是本有的觉知之性,
菩提妙心我们本有。

但是,
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它,
所以
“ 起心即是妄 ”,

起心动念都是妄念。

“ 净心在妄中 ”,
我们清净的本心就在我们的妄念中。

那么如何来把它发明呢?

“ 但正无三障 ”,

只要把我们的种种妄心、
邪见都止息,

就能够打开我们本有的觉性,
破除三障。
  
《 坛经 》中还开示 :

“ 真如有性,
所以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正是因为有真如妙心,
所以我们才能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 ——

我们的根身世界当时即坏。

我们之所以有
“ 在眼曰见、
在耳曰闻、
在手执捉、
在足运奔 ”

这样的生命基本特征和能力,

正是由于我们有无限自由、
无限广大的觉性。

这是不可复制的,
不是进化而来的,
不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也不会死去。

人工智能再发达,
也不可能有佛性,
这是我们学禅之人应该特别明确的一个认知。
  
《 坛经 》中还开示 :

“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如果能在我们的妄心中见真心,
打开了真心,
也就是发明了此心,

“ 有真即是成佛因 ”,
这才是成佛的正因,
直了成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个船锚的意义你知道了一定会喜欢的,这,可是我的信仰。现代刑侦广播剧《潜匿》欢迎您的收听❤️✈️:————STAFF————出品方:瑜熙voice工作室 @瑜
  • 没有检测或弱检测,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病例,检测是把双刃剑,我们看起来很糟糕,但能检测是件好事!!! 」反对数据造假被开除美前官员建疫情网站美媒报道称,美国佛罗里
  • #MileApo[超话]# 睡觉梦到了p'mile,他穿了昨天的的花半袖,骑着小电驴从我面前走过,我俩直接来了一个对视,猛猛炫了一大口冰激凌的我还没咽下去,直接
  • 他老婆虽然是他的大学同学,俩人恋爱更是轰轰烈烈,但二十年的夫妻下来,居然很坦然地对刘必定说:“我不在乎让位,只要你价钱给的合理。听老公这样说话,我的心里很难受,
  • 他说的每一句话从不是白日做梦[老师好]借着你的光 我看见了我从未见过的世界谢谢你我的宝贝[抱一抱]曾许下的心愿就让我们一个一个将它实现!梦想之花永不落 浪漫紫
  • 如果想买改善型的住房,并且计算清楚了自己的承受力,现在当然是相对好的买入时机。年轻人结婚、生育意愿下滑,意味着那些以为自己赚到地产的钱的人,在兑现收益的时候会发
  • 14:50自驾到达大学生创业街夏天宠物店购物,14:55到哈密瓜市场,15:05百民商店购物,15:08到小张开锁和恒美伊人美发店,15:54卫康大药店(农行对
  • 从这一点我们也看出,狗狗和我们人类也是一样有感情的,如果见到有遇到困难的狗狗,能尽力就帮下,因为它的家人也可能在等待它平安归来呢!而后面的狗爸爸也想过来看看小狗
  • ”当时汉光正喝醉了,听他这么说,拍案惊呼道:“天下居然有此奇事,我平时也喜欢吃牛肉的,从今当戒除了。鬼说:“天上戒坛菩萨降临,我不能停留在此了。
  • 熬过酷暑的花花们又开好了今天周末,带小狗勾走了好远的路我们也是徒步到达过扁担河的小可爱了[doge][doge][doge]傍晚在家品个茗,就快到最爱的桂花盛开
  • 这种情况下我有理由怀疑你的靠谱程度从而想停止合作再去找别的靠谱的代,我也很有礼貌的说了,我到底有什么问题让你恼羞成怒直接开骂?#王者荣耀[超话]#本来已经让大家
  • 射手座的人比较随性,爱玩,得到的时间太长,发现没什么用了,射手座就想离开了,并且射手座的人很有气质,见识很广,一旦他们撩妹起来的时候,他们是不断地默默的攻进对方
  • #光与夜之恋# 80抽4个6星3个常驻 光头你是懂抽卡的[嘻嘻] 我还以为我好不容易双黄一次,呵呵[开学季] 好了,现在92下去也毫无动静,多来一个当期卡会死是
  • #小科放映厅##青春向善,筑梦闽科# 电影推荐《那些最伟大的比赛》20世纪之初,高尔夫球还只是英国贵族和绅士们的游戏,底层人民没有资格染指其中,它无疑是身份和权
  • 如果这么精彩的一个姑娘,一口歪牙让她不能开口大笑,那也是一种巨大的遗憾,你说呢?如果这么精彩的一个姑娘,一口歪牙让她不能开口大笑,那也是一种巨大的遗憾,你说呢?
  • #SUPERTRENDS##SUPER星鲜事# GIVENCHY 携手纽约品牌 (B).STROY 推出胶囊系列,纪梵希创意总监Matthew Williams
  • ------------------------------【商品】【泰国兰纳足贴】养生痛经祛湿30贴【在售价60.00元,券后价20.00元】【下单】:【推荐
  • 塵間歲月,笙歌繁華,請聽一聽,風吹過雨的聲音,請慢下來,等等你的心。一个人的夜,一个人思念,一个人行走一抹月光如纱,拉长了影子,朦胧的样子,昨日的往事如流沙,滑
  • 今天,在这个春暖花开的美好日子,我们永定检察举办了首次集体生日会。今天的集体生日会又让我感受了春阳高照般的温暖,再一次刷新我对永检温度的记忆,我相信每一个永检人
  • 我很恼火:命运让我们相见恨晚,你应该早点认识我,感受更完整的我,但这也不合适,再早你还小。被爱很重要,只有觉得有人和自己是一伙儿的,人生才不会漫长的让人觉得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