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者的孤独与寂寞!#
在一般人眼里,修道者总是孤独与寂寞的。他们总是过着晨钟暮鼓,清灯伴黄卷,形单影孤的清淡生活,与世无争,常表现为孤独与寂寞的样子。
但是为何多少年来,都有不少修道者,愿意过着这种生活方式呢?这种孤独与寂寞的生活方式里面,有什么原因值得这些修道者耗上毕生精力去做呢?
是注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得这样呢?还是另有什么原因让他们有理由过上这种生活?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圣人孤独与寂寞是为了什么
孤独与寂寞,不但是一般常人有之,一般修道人有之,其实连圣人也有。但是圣人他们为何愿意过着孤独与寂寞的生活呢?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吧。追求的是什么呢?
《道德经》二十章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晦,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众人因迷醉于名利而欢乐,像享受丰盛的美味,又像在春天登上高台而欣赏美景。圣人却唯独一人过着淡泊的生活,没有一点欲望萌动的征兆,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还不知道发笑。颓废啊,好像无所归依。众人都有多余之物,而作为一位圣人,却唯独像有所遗失。
圣人表现出愚人的心态,好像非常愚蠢的样子!世俗的人都精明,圣人却显示唯独像昏昧;世俗的人都分析明辨,圣人却表现得唯独沉默。恍惚啊,像走到昏暗的地方,冷落啊,像无处栖息。众人都有所作为,圣人唯独表现出愚蠢而鄙陋的样子,圣人虽然独自和众人不同,然而却重视生养万物之本——“道”。

圣人之所以与众人不一样,愿意过着孤独与寂寞的生活,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这个作为万物之母的“道”。

二、孤独与寂寞的快乐
有些修行者,在外面看来显得非常孤独与寂寞,他们内心没有太多的贪念,所以内心就清静。当人们内心清静时,就不会有太多的贪求,所以他们就表现安静而显得默默无闻。一般不了解的人,就认为他们生活得孤独与寂寞。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在修道方面,内心清静可以说是天下修行的规范。当内心清静时,自己的心灵就会安静下来,七情六欲也就减少,就不会有太多的非分之念,从而不会去追求一些无用而痛苦的事情。所以一些修行高深的道长,平时内心严格遵守戒律,专心致志地修行,达到虚静状态,可以体会更深远玄妙的内容。

《南华经》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修养达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将自己身体忘掉,进入一种物我两忘境界,即《南华经》所说的“坐忘”,从而体会生命的另一状态。另一种状态下,反而能体会到生命的高速运行,《南华经》称之为“坐驰”。

即当身体安静,而精神层面反应则更灵活而快速,从而达到内在的一种通达明亮。故内心清静而无所求的修行者,表现出的样子则好像孤独与寂寞一样。但其实,他们只是形体孤独而内心并不寂寞。

三、忍耐孤独寂寞才能更好地悟道
《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当我们内心达到空虚已极的境界,保持清静得深厚的状态,这样更能认识到事物的变化。万物竞相生长,我们就可以观察它们的循环归复。万物众多,都要复归到它们的根源。复归到根源,我们称之为进入一种静态,进入这种“静态”时,我们就称之为是一种归复本性方式。当归复到本性时,就能发现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常态而不变的法则,懂得这种常态不变的法则的道理后,才能明白事物及生命的本质。

如果不懂得这种常态不变的法则的道理而轻举妄动,那就会遭到凶兆。懂得这种稳定法则的道理,才能包容一切。能包容一切才会做到公正无私;能公正无私才会使人们归向;能使人们归向才符合自然;能符合自然才会符合“道”,能遵循“道”才会长久,从而终身不遭受危险。

《易经》里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因此,当我们处于寂静的状态中,才能更好地体悟道的玄妙,才能让我们在生活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变得安全。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圣人内心的专一,是天下修行的一种共同法则,也是排除内心孤独与寂寞的最好良方。一般不理解庙观生活的人,认为庙上的生活皆是孤独而寂寞的。一般人都害怕出家而承受这种孤独与寂寞的痛苦。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不懂修行者的内心世界或是修行的快乐。其实出家人内心更充实而幸福。

因为他们有圣贤们的智慧作为指导。所以,内在精神上,反而非常富有。因为他们的精神是专一的,一心一意的、非常虔诚地做着自己信仰的事情。内心里有颗坚定的信心,他们时时感觉与太上道祖同在。有了这颗坚定的道心,从此不再感觉到孤独与寂寞。不论什么人,当内心达到专一的状态时,是不会再感觉到孤独与寂寞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王子去看一个修行者。王子看到修行者说,你一人在山里修行,是不是很孤独与寂寞?修行者说,我本来很快乐,但是你来了,我就不快乐,就变得孤独与寂寞了。王子非常不解地问:为什么?修行者说,你没来,我与“造化”同在,你来了,我就要与你说话,而暂时与“造化”分开了,在内心不能做到专一的状态,所以感到孤独与寂寞。

一些艺术家,当他沉浸于自己的艺术境界里时,也会显得如痴如醉,一个人也不会感觉到孤独与寂寞。所以,一般世人认为修行者皆是痛苦的寂寞与孤独,而实际上,得到修行内在快乐的人,他内心世界是非常幸福的。所以,他们甘愿一生守过着表面上很寂寞而孤独的样子。这好比一个雕塑家,看着自己的雕像作品,几个小时都不会感到自己孤独与寂寞一样。

因此,耐得住孤独与寂寞的人,才能得到内在的智慧与快乐。好多事情,都是慢慢成功的,如果太急于求成,有时反而不好。所以,《道德经》中说“大器晚成”。往往有大成就者的人,都不是一下成功的,常常要耐得住孤独与寂寞。如姜太公耐得住孤独与寂寞,终于等来文王的赏识与重用。越王勾践,耐得住孤独与寂寞,卧薪尝胆最后终于取得胜利。同样我们龙门丘祖师,“磻溪六年,龙门七载”(《玄门功课经》),共十三年时间,忍耐了孤独与寂寞,修道方能大功告成。

四、结束语
孤独与寂寞在不理解或是没有很好运用它的朋友,也许是一种痛苦。如果能耐得住孤独与寂寞,有时却可以从另一方面得到更多的智慧与快乐。很多大器晚成者,其实也是经历过孤独或寂寞才达到成功的地步。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
所以,孤独与寂寞,对于世人来说,也许是一种无助的、痛苦的处境,而对于一个修道者来说,却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幸福的事情!
本文作者:龙泉道人

#如何进行良好的情绪管理#
99%的人都不知道情绪管理是这样的!!!
最为重要的就是以下部分
语言表达,可以说用语言表达情绪是表达的终极形态。
也就是说作为人而言,不管怎么样,情绪最终还是要用语言表达,为什么?
因为只有用语言表达,你才能够真正的去了解自己。
当一个东西它处于感受的层面还不能语言化的时候,你只有感受
比如说你只知道你好受还是难受,但是你并不知道具体是怎样的好受,或者是怎样的难受,更不知道这种感受从何而来。
当你能够用语言表达你的感受的时候,你才更加清晰明白自己具体的感受到底是什么?我们主要是深入了解情绪跟语言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
那么,语言和情绪到底是什么关系?
首先当我们内在产生一些情绪感受的时候,我们会想理解自己发生了什么?于是我们就有语言化的动机,就是说我们会自己讲一个故事,然后让自己通过故事能够理解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
我们产生的情绪感受,促使我们去语言化它,从而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感受。如果你身上有很多无法理解的感受,生活在一堆非常混乱无序的情绪中,你可能会觉得非常的难受,因为你没有办法将这些内在的感受语言化,使得它们在你的意识层面变得可知,变得可以理解。
其实具象化就是为语言化做准备。
其实我们理解别人的情绪也是一样的。比如说一个人再哼小曲儿,我们就会说你今天怎么那么开心?其实我们是通过他的哼唱,他把他的情绪具体的具象化以后,我们才能够去理解它。然后我们用语言表达情绪的过程,往往是带有主观倾向的,同一个客观事实,可以引出不同的语言表达,并且这不同的表达会直接影响之后的实际的情绪走向。
在这里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说一个孩子受到了另一个孩子的欺负,然后他就在那里哭,那么它这个时候是在用身体自发的表达,然后他旁边的老师看到了,就上去说,你怎么了?
如果这个老师他换一个说法,他说你怎么这么生气?
并且这个孩子采纳认同了。那么他可能就会说,我现在是很生气,我要去揍他,他这个人太可气了,以前就一直在欺负我。
所以你看孩子的语言背后的情绪能量,还是和原来一样,但是由于情绪表达的侧重点不同,他后面的态度和行为也就随之而变。就好像我们用语言修了一个管道,或者说设计了一条让能量流动的路线,我们通过语言来把控这条线路的走向,可能走向康庄大道,也可能走向悬崖绝岭。
虽然语言和情绪这种相互作用普遍适用于所有人,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影响到语言和情绪之间的具体作用。
我们这种东方文化比较崇尚集体主义,就是说我们倾向顾全大局,对别人的需要比较敏感等等,那么这些基本上就构成了一种内敛的东方文化。而这种内敛的东方文化对我们的情绪表达有什么样的影响?
比如说游乐场里准备去玩一个什么勇敢者的游戏,但是孩子不敢玩,父母最容易说出的话,别害怕,这个很有意思的。父母在说别害怕的时候,就已经确立了,他们的孩子此刻的情绪是跟恐惧有关的。
但他们同时在前面又用了一个否定的词,就是这个别实际上就是一种对感受的否认和拒绝。当父母对孩子说别害怕的时候,这个孩子可能确实存在恐惧,但是父母要求孩子拒绝这种感受,实际上他们可以换一种表达
比如说你可以体会一下你现在的情绪,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然后你再决定要不要继续去做这个事情?这样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就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如果这个孩子听到的是别害怕,那么实际上他就学会了否认和压抑,他以后就慢慢的不会那么容易的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就会影响到他之后应对情绪的方式。
他可能会找一个客观的理由去逃避不想做的事情,而不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他会说我自己肚子疼,所以我不能去玩,这就导致他的情绪表达变得非常的曲折。
而当父母采用第2种说法是,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良性应对情绪,首先是去觉察自己的感受,不排斥自己的感受,然后表达他,然后我们再去做选择。
顺便说一句真正的勇敢,他并不是不恐惧,而是知道自己恐惧,但恐惧并不能阻挡他去做他要想做的事情,实际上感到恐惧却不自知的,要么是憨大胆,就是明明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他却不知道危险,要么是压抑、否认,否认了自己这种恐惧的感受,所以我们也要注意文化带来的影响,因为我们总是会生活在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所以难免就会受到它的影响。
但是我们要去反思这种影响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后果,并且可以在关于情绪表达的问题上,用语言表达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尝试去突破这种文化的限制。
关于情绪和语言的关系,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词汇的影响。你会发现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年龄,她平时说话都会有一个或者一些高频词,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口头禅。
比如说有的人一碰到事儿就会说完了,这种口头禅本身就对你的情绪发挥了一个主导作用。
比如说你现在要赶高铁,然后被一些事情耽误了,出门晚了,你看出门玩了导致的赶高铁的时间的紧张,它是一个客观事实。你发现了客观事实,它只是一个外在的刺激。
如果这个时候你的主观反应就是马上说“完了”,这个时候你就在客观事实之外,额外的给自己增加了一个很大的情绪负荷。
经常说完了的人,我们一听就能感觉到他可能是一个比较悲观,比较容易焦虑的人,在这个时候你除了要面对本来就很紧急的时间,你还要应对心烦意乱的情绪,这可能导致你在匆忙之中就上错了车或者下错了站,因为这个时候你的心已经慌了。
反过来,如果你的心能够非常的安稳,并且相信我们只要静下心来想办法解决,就很有可能去扭转现状,那么你的态度就会完全的不一样,结果也会不一样。不但事情的结果不一样,整个过程你的情绪的感受当然也会随之不同。
当我们产生某个情绪的时候,他一定在三个方面有所显现。除了情绪本身之外,他还会通过我们的身体以及当时的念头来展现。
所以用语言表达情绪,就是指在这三个方面用语言去表达。
一、首先我们要说的是如何用语言表达情绪在身体上的投影或者说反应。
我举个例子,比如你说我现在感到非常的紧张,这当然已经是一句语言了,但是紧张这个东西在身体上是如何反应的呢?这个时候我们鼓励你去观察身体,可能你会发现你心跳加速,嘣嘣嘣的在跳。如果你觉得蹦跳还表达不是特别的精准的话,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会冒出一个意向,比如说小鹿乱撞,你看小鹿乱撞就是一个意象,意向能够很好的把原来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具象化。
通过这个方式,我们就可以层层深入去表达情绪在我们身体上的投影。再举个例子,比如你说我心里难受,这个时候要你去体会,到底难受在身体上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你可能就会说感觉很堵。
如果进一步的去了解,是一个怎样的堵呢?你可能就会说,欣赏好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要注意,心上压了一个大石头,这就是一个意向了。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细化语言,其实就是细化意向,比如说石头啊是多大的,什么颜色?什么质感?这样的慢慢的就可以精准的表达,情绪在身体上的投影,把原来的难受变成了堵,堵变成了一个压在心上的石头,并且明确了石头的形状,这样的话呢你就可以越来越清楚,情绪在身体上的感受。
其实我们表达身体上的感受的时候,已经对我们了解自身的情绪起到了一个根本性的稳定的作用。因为我们知道身体是情绪的大本营,接着我们还要表达地面的部分,我们说身体是根本,那么地面的部分我们的情绪感受。当我们无法描述情绪的时候,同样的可以将情绪意向化。
“意向”,可以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抽象的标签、式的、描述情绪的词语,更加精准的定位到我们的实际的感受到的情绪中去。
因为我们情绪的种类是有限的,我们说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而我们的意向是无穷无尽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同一种情绪可以跟各种各样的事情关联,但如果我们只是空洞的表达情绪的种类的话,就没有办法很准确的去表达我们的情绪了。
二、除了情绪的种类,我们还要尝试去表达情绪的强度。
比如我们很多人都会说,高兴死了,吓死了,这样一类口头禅,是吧?其实死在表达一个强度一个极限,它是一种夸张,并没有达到你所说的强度。
比如说你第1次去听一场音乐会,音乐会带给你的感觉非常的震撼。让你感觉到很兴奋,然后你说我现在非常的兴奋,那么这个非常在你的人生体验中,他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通过比较,可能你就会发现你现在是很兴奋,但是,不如第1次见到大海的时候那么的兴奋,这样你就可以把你的体验在你的经验中,精确的定位,这种定位有什么好处呢?实际上这也有助于你了解自己,如果你总是很夸张的描述你的体验,其实你并不能区分各种相似的感受在你身上的细微差别。实际上这个东西就使得你的情绪的表达模糊化了。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我们一般可以比较客观的用语言表达身体的感受,比如说我现在心跳加速了,手心出汗了,或者身上的哪里不舒服,但是,有时候我们在用语言表达情绪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的这种情绪是不应当的。
比如说你在表达上台演讲之前的紧张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不好意思,因为自己对自己有一个评判,觉得我不应该产生这样的情绪,我紧张了,那就是不大气,或者说不勇敢。但是这种评判和尝试去处理情绪本身,他就会放大你的情绪,相当于给你又额外的增加了一个负担。
所以说越不想紧张的人他就越紧张。因为他老是对抗自己的紧张,抗拒即是认同,如实的用语言去描述和表达你的情绪,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可能也是最快的一种处理。
这里说的处理是指它更加容易纳入你的意识体系,也就是说你的意识能够去理解他,能够去看见他,从而就能够影响他,这是很关键的一个点。
三、我们还需要用语言去表达脑海中的一些念头、一些意向
这个时候我们同样应该不加处理,不加评判的把念头表达出来,这当然不是鼓励你不分对象不分场合的,直接表达你的念头。
比如说你非常痛恨你的老板,甚至闪过恨不得把办公室烧掉的念头,这个时候不是让你对着老板把这句话说出来,但是你自己要非常清晰的把这个念头对你自己表达出来。
什么意思?你可以对自己说,我现在脑中升起了一个想法,我想把办公室给烧了,本身就呈现了一个意向,也就是说已经把你的感受意向化,它是一个画面,但是你不需要对意向再评判了。比如说我怎么能是这么暴力的一个人?或者说烧了以后要坐牢。
其实这些都属于对意向的处理,这种处理对情绪的表达就是一种扭曲。
我们不需要这样,因为我们觉察念头或者表达这个念头本身并不是为了要实施这个念头,恰恰相反,把信息和能量流动了之后,其实我们就不需要这么去做了。因为很多冲动的行为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说冲动杀人的,他正是因为中间缺乏这样一个反馈,他并没有发现他升起了这个念头,然后这个念头很快的控制了他的身体。
所以我们说冲动是魔鬼,这个魔鬼他阻止我们去觉察念头,怂恿我们不假,思索着直接按照这个念头去行动,真正有伤害的是实施的行动,而念头本身不会有伤害。所以说所有的冲动行为都是因为缺乏这样一个自我认知而造成的。
其实我们对自己充分表达念头之后,其实就可以体会到什么呢?体会到意象所承载的信息,比如说想把房子烧掉,说明他有非常大的怒火,真正的是一个情绪是怒火,然后意象是烧掉房子。
其实更真实的去烧房子,它只是一个意向性的表达。所以说用语言描述念头本身,在帮助我们进一步的把这种情绪原话,以便于我们自身去理解我们的情绪。当你看到这些念头之后,你就会明白,原来你冒出的念头是在表达你的情绪,而你表达这种情绪的方式是通过这种念头里的行为。
所以当你完成了这一系列的表达之后,既能够让我们对自己当下的情绪感受有一个很好的认知、呈现和理解,又没有产生任何外显的有破坏性的行为。现在也许你已经发现我们刚刚说的所有的表达,都遵循一个共同的原则。当你无法直接表达感受的时候,你可以尝试将它意象化,或者具象化。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身体表达感受情绪本身,以及念头,这样逐步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绪,但是在真实的情境中,他们往往是一体的。
比如说当你产生了一个要烧房子的意向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身体是有反应的,你会紧张,你的拳头可能会握紧,然后这个时候你可能产生新一轮的身体感受、情绪及念头。所以当你经过了多次的觉察和表达后,你的情绪就变得充分的意识化了。这种意识化的终极就是语言化。
长此以往,你就加快了自己的情绪流动,并且帮助你了解你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已经了解了在这种情绪的驱动下,你一般会产生什么样的应对,也就了解了你的应对模式和策略。

我们班有一个小男孩,皮肤白白的,笑起来眉眼弯弯很好看,上课也特别活跃特别积极,下课帮忙搬书擦黑板,是个特别特别特别好的孩子
前两个星期期中考试没考好,再加上讲小话被我批评了一下,这两天忽然发现他上课总是走神,不怎么举手也不怎么笑了
于是我自以为是的断定:他一定是在家玩手机看小说或者失恋了
把他喊出来问话,一开始还笑着跟我说没什么事,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有点心不在焉。我顺手给他递了颗糖(口袋里正好有),他愣着没接,没两秒眼泪就开始往下掉:“我以为老师生我气,不想理我了,我不想你因为我生气,所以我不敢说话了”
我看他开始哭,我也忍不住掉眼泪。他哥哥是我上一届教的学生,所以我一直对他的期待也很高。我自以为很了解他们,直到他说出这句话,我才意识到,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远比我想象的要更敏感,更小心,更担心失去。我太后悔没有早点注意到他的情绪变化了,让他自己默默难过了两个多星期[泪]
他哭完了也没接糖:“下次考好了再来拿”
小朋友们最难的地方就是分不清老师对他们的喜爱是来源于哪里,他们会误以为是成绩。
确实,现实成绩的压力下,品质很难被单独提出来欣赏。但是希望以后的我,能做到再多一点鼓励,再多一点关心,再多一点对孩子们美好品质的发现与赞美
(小朋友们运动会拿奖的照片哈哈哈哈哈哈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成都旅行##成都酒店##奢华酒店# 成都整体向南发展,最近十年涌现不少国际品牌酒店,但几户全是城市综合体的一部分,在外观上大同小异,一直缺少一家真正大隐隐于市
  • 像大楞一样,得到的答案,目标除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果然和他们一样,一百个热爱生活后找一只爱我的猫咪平平淡淡过一生!《明天也是 小春日和》《每天都是 小春日和》
  • 工作区域出现确诊病例,被集中隔离,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阳性,3月18日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工作区域出现确诊病例,被集中隔离,隔离期间核酸
  • 是否办结:已办结16受理编号:D2TJ202009160022交办问题基本情况:和平区山东路与哈密道交口沈阳道古物市场内,名为“宝和轩”的商户将旁边的树木进行圈
  • 不知不觉开始长大...两个月体重增到三斤四两 增到四斤多增到五斤半...爱吃爱睡爱玩爱闹...渐渐的开始磨牙 咬板凳 咬鞋 咬我裤子 咬一切 还误伤了我(幸好提
  • 所以,罗马共和国似乎继续以铜币为价值尺度。所以,罗马共和国似乎继续以铜币为价值尺度。
  • 美美子,投稿,今天刷小红书看到的,以下是我复制的小红书姐妹写的:小红书上有个女生,现在人身在义乌,大学只上了一学期就被迫休学,她的母亲对她非打即骂,跟她的辅导员
  • 有户籍限制的招聘岗位要求在2022年3月8日(含)之前已正式办结落户手续;招聘岗位所需的具体条件以《2022年榆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暨招募“三支一扶”人
  • #语悟微心# 【#何为人生[超话]#】 #何为人生[音乐]# 随心随缘,不求太多。 何为人生? 经历必须经历的,烦恼必须烦恼的,走过必须走过的,体验必须体
  • 叶斯年勇敢接受手术,原谅了父亲,原谅了过往,和水静玉开始了属于他们的新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精神上或是行为上的叛逆彷徨痛苦,直到遇到真正懂你的人的时候
  • 2022.3.14.原本刚刚还在和你开心的聊天,还去找了几个撩你的小情话来哄你,还问了你我一直想问却不敢问的问题“你觉得是你离不开我,还是我离不开你”我们俩的答
  • 洗个澡洗成了二密 喜提酒店住宿(假装喜)1⃣半夜去做核酸的时候有种悲怆的感觉[下雨]2⃣寝室隔离感觉还可以 直到接到通知3⃣紧急收拾行李但是也一直在等4⃣坐车出
  • 【港南区检察院走进社区和车站开展新春送法活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迎接2020年春节的到来,1月16日上午,港南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干警积极参加由港南区委政法
  • [微风]#今日贴纸打卡#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仰望,仰望别人的风景,羡慕别人的优秀;低下头,又哀婉自己的贫瘠,嗟叹自己的平凡。外边又是一个阳光正好的晴天,想穿着轻
  • 但是最令我感动的是我的朋友她们看我情绪不好,于是都过来教我,有一个就坐到我的椅子上,一点一点的教我,教我如何起形,如何用笔,线条要流畅,我们就这样一直画到凌晨三
  • 四、让你暴富的家居风水格局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钱,财运亨通,这样更容易过好的生活,财运风水是家居风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大家都很关注,有时候看着不吉利的风水布局
  • 其实这种问题一出来,我就知道是谁问的你宁可相信你看到的,也不愿意好好听我说的因为这一件事就来断定我的为人、我们间的不合适,也是蛮心酸的…我抛开一切,就这件事来看
  • 璀璨星河,许愿必备喀纳斯的保留项目自然就是观星了,冬季里的喀纳斯相比于夏季,光源更少,离星河也近,遇到好天气,就像是拥有了整个浩瀚宇宙。线下门店地址(上海的小姐
  • 网友爆料: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十字路街道办事处赵家欢疃沟村东1000米处废弃红砂岩石矿原来水深清澈见底,现如今被化工企业污水和垃圾严重污染,具群众反映化工企业为了
  • 部分厂家已经开始布局硅基负极生产项目,率先出货并被市场接受的厂家能够享受到约50%的高毛利,但长期来看,大规模应用有赖于成本下降带来的性价比提升。部分厂家已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