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到一条微博热搜#女子毕业9年抠出两套房#,一名南京女子在节目里分享自己的省钱秘笈:

工资90%都存下来;
午餐平均5元、10元;
一年买衣服不超过100元;
大部分衣服都是捡朋友穿过的,自己只买内衣裤;
日用品基本都靠薅羊毛,不放过任何一个抽奖。

这条新闻下面留言非常多,不少都是质疑这样的生活方式,甚至骂她的。人觉得她是守财奴,一辈子就抱着两套房子“死”去了,价值观扭曲。

但其实看完完整的视频后就会找到原因。从小她的母亲就一直在和她强调赚钱的困难,童年想要的玩具几乎很难得到满足。母亲给她零花钱都会丢在地上让她捡起来,为的也是强调赚钱不易。

因此,她从自立后就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有一套房。看到这里,我们就能明白,房子对她来说,是疗愈童年匮乏感和不安全感的港湾。

每个人的价值观可以不同,可以不同意,但完全可以选择尊重,三观这件事(除了违法乱纪)本身就没有绝对标准。

只不过,这个视频让我更加深刻意识到,我们父母童年的养育模式是孩子未来的人生底色。

价值观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财商启蒙。

财商不只是教会孩子认识货币,或者一味地省钱,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做选择】,【如何和钱做朋友】,【如何让钱成为我们变得更加自由的工具】。

[星星]2岁+,或者从孩子开始提买东西的需求后,开始引导区分“需要”和“想要”

财商绝对不是压抑自己什么都不买,但需要学会区分“需求”和“欲望”。

需求是我们一定需要的东西,没有它们也许我们就无法生存;
而欲望是那些有了会挺好,但不是必需的。

照顾好自己“需求”之后再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和小D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引入““我需要”(需求)和“我想要”(欲望)的区别:

我们需要米饭,不然我们就会挨饿;
我们有时想要冰淇淋,但即使没有我们也不会挨饿生病。

我需要床,因为没有床我们就无法休息,就会不舒服;
我也需要甜甜圈,不然我会饿;
那甜甜圈是我们每天都需要吃的吗?
嗯。。。好像不是
什么才是我们每天需要吃的,让我们不饿的呢?
米饭、面条、牛奶。
那你是需要甜甜圈还是想要甜甜圈呢?
嗯,想要

当然,这并不会100%那么精确,毕竟人都不是理性的动物。

比如我到现在还觉得买鞋子和包是我的需求,经常很累的时候买一个,真的立马满血复活了[污]

孩子也是如此,所以讨论这些,不是非要把“标准答案”去强加孩子,而是开启这样的思考和对话。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己会慢慢调试,找到合适她的金钱观。

[星星]3岁+,或者孩子掌握“需要”和“想要”概念后,学会与“欲望”共舞

每个人都是受欲望驱使的,大家不要害怕有欲望,从某种程度来说,正是有了欲望,才有了不断进步的动力。

但人必须学会和“欲望”共舞,而不是被欲望控制,这是我的第二条金钱观。

我从工作后就爱买,最夸张的时候真的是“月光”,而要知道我06年的月薪已经差不多接近一万了。后来,我学会了一件事,就是开始把每个月的工资进行规划,这是我第一任职场老板分享给我的。

分成三份:第一份是消费,应对日常的需求;第二份是储蓄;第三份是做慈善,大家可以自行调整比例。

面对自己的欲望,超出需求的那些东西,就可以进入愿望清单。

比如我想买一双鞋,那么我就从每个月的消费那里强制性地节省一笔钱,三个月半年或者一年以后就能获得那双鞋。

这个方法对我很受益,一方面我没有完全不顾或者压抑自己的欲望,但同时也不再“入不敷出”了;另一方面我开始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很多太随意花掉的小钱。

我们的孩子都还太小,并没有太多可支配的零花钱。但是“愿望清单”这个概念是可以借鉴的。

我个人是不主张打压孩子的欲望,尤其不要把自己不想花钱,变相包装成“为了孩子”好来打压,比如:
你这个孩子怎么出门总要买东西?
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的,你怎么不知道体谅呢?
从小那么爱买,长大后肯定是个败家精!

本来只是“买”这件事,却上升到了“孩子”这个人,这些评价看似为了孩子好,但却无疑在孩子心里敲开了一个洞,那是匮乏感的“空洞”。

当然我也不建议大家无休止地,甚至超出消费水平地去满足孩子。其实,每一次孩子的开口想要,都能看成一次成长机会,学会怎么和欲望相处。

金额小的东西,可买可不买的,可以和孩子说,我们先拍下来,等待会逛完了一圈,我们把所有喜欢的都看一遍,选一样;

有一些超出预算的“大件”,那么和孩子制定到愿望清单里,告诉孩子,下一个节日或者生日,如果还喜欢就去买回来。

(提前说,孩子也许会因此哭闹,但这个的处理方式和我们管教引导孩子的任何方式都是一样的,坚定原则,共情安抚,事后复盘。

如果你因此而想想算了,就买吧。那么你就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金钱观到底是什么?育儿的原则其实就是我们三观的体现,不需要和我一样,但需要时刻明确一致。)。

制定愿望清单的过程,一方面让孩子意识到,这个世界的现状,并不是所有东西他想要的都能立刻等到,这对孩子成长有益。也给了孩子一个方法学会控制冲动,有时过几天再去看这个愿望清单,也许就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想要了。

[星星]4岁+的孩子,可以开始了解效用的边际作用。

(插播一句,你们昨晚付尾款了吗?)
我前几年非常热衷于双十一,几乎要连着好几天熬夜,看活动计算折扣,有时为了凑单,还总是去买一些我以为“也许我会用到,但其实用不到”的东西,有没有一样的云闺蜜‍♀️

我们以为自己“赚到”了,但熬夜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真正少花钱并没有成正比,而且还买了更多不是必需的东西,反而是额外付出,这就是效用很低。但人的本性都是爱占便宜的啊,这是我深刻认识到的,所以觉得更应该从小让小D有这个概念。

我们曾经去吃汉堡,我和她已经决定了买两份套餐,结账时收银员说,现在这个汉堡,第二份半价,问我们要不要来一份。

有优惠肯定要来啊,但后来我们两个人为了吃下那个额外的汉堡,都吃撑了。本来很愉悦的一顿饭,期盼很久的快餐,也变得不好吃了。

我后来就和小D开始了这样的对话:

我本来好喜欢吃这个汉堡的,我们也期待了很久,为什么今天吃完一点都不开心,反而觉得很不舒服呢?
我们吃太多了,你看我们的肚子。
嗯?不是越多越好的吗?

这句话说出,小D沉默了,我意识到她的小脑瓜在思考了。等了一会,我告诉了她我的答案:

当我们拥有了超出我们需要的东西后,这个东西就是负担,而不是快乐了。比如,吃一个汉堡刚刚好,我们就会很开心,但为了优惠再去买一个汉堡拼命吃下去,我们都会不舒服。再比如,有两个娃娃,你会很开心。但如果有一屋子娃娃,你就不会开心了,我们都会犯愁,娃娃住了我们屋子,我们住哪里啊?

拥有“效用”这个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每个人更全面地评估,什么才是真正“赚到了”。

[星星]5岁+,让孩子知道钱的时间价值

钱的价值不只是此刻纸面上的价值,它是和时间相结合的,比如投资,就是拿现在的价值去买未来的收益。

同样的,对于孩子来说,还涉及不到这么深,但有一点需要让孩子理解,钱不只是当下的货币价值,而是用钱换来的价值。

我们家之前入手了一台智能拖地机,东西到了后,我就和先生在嘟囔,这个小玩意没想到这么贵啊?

小D听到后就凑过来问,这个很贵啊,那是不是不划算啊?

我们立马觉得这是个“可教育机会”,先生拿了手机里的计算器和小D说:

“这个拖地机4000元,单看价格真的好贵啊,4000人民币,我们可以买好几周的菜了。但我们想一想,拖地机如果每天给我们家扫地一次,根据质量预估,至少可以使用3年。我们算一算,每天的花费是多少?一天才3元多,这么看是不是很划算呢?”

我在旁边又进一步补充道:“你再想想,以前妈妈总是在你需要我的时候和你说,妈妈要先把屋子扫一下。现在因为有了拖地机,妈妈就有了时间可以和你一起玩,或者休息一下。这么看,一天的3元钱,是不是花的很值呢?”

有了这个概念后,有时小D自己也会盘算,今天妈妈答应给我买冰淇淋,这2元5毛,我是立马吃掉呢?还是省下来回头攒到20元买个娃娃呢?

我基本不引导她这方面,因为对我来说这没有绝对对错,但我希望她可以有这样的思考。

我至今仍然是个爱买买买的人,每年都会因为完成一两个阶段性目标,而给自己买几个“心爱之物”。有的很贵,有的很特别,都是需要够一够的那些东西。但我绝对不会认为无条件满足自己,甚至超出负荷的满足自己就是“爱自己”;也不会认为无底线压抑自己欲望的“省”,是最好的。

我至今仍然记得奶奶和我说的那句话,女孩子自己赚钱自己花,不丢脸,反而要骄傲。通过自己双手能买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那么也就能通过自己双手去过你想过的任何生活。

如今,当我成为母亲后,我希望和小D保持价值观的对话,希望自己的引导,也能让她长大后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财商的核心是关于金钱观。金钱观之所以最后有个“观”,它本质上是和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联系的。

赚钱也好,花钱也好,其实最值钱的永远都是背后的认知模式。

以下几种情况是男生最容易想起前任的时候:

1,他觉得自己一个人过的不好的时候
2,辜负了前女友,又被现女友辜负的时候
3,看到她给他的礼物的时候
4,输入法还记得她名字的时候
5,给她买的手机的分期付款还没有付完的时候
6,男生想不想前女友因人而异,男生的现任会无时无刻不想着他前女友
7,前任变漂亮了,也不理他了
8,看到长得像前任的女生时候

遗忘令人苦恼,失恋中的忘不掉才是最折磨人的东西。

当你拥有一样宝贵的东西,又眼睁睁看它在你手里一点点流失的时候,才是最难熬的。

这个东西可能是你想要的生活,想要的感情,想未来成立家庭。

这就像是用刀在往自己身上割,看着血一滴一滴地往下流,看着自己的生命一点一点地在消逝,看到自己的尊严一点一点地被埋没,看着你的生活一点一点的在沉沦,自己一点一点地糟糕下去。

你的生活往左一点是成功,往右一点是失败,你明明知道成功在哪里,明明知道那条路应该怎么走,你就是往右拐,等你拼命的想往左拐的时候突然发现,拐不回去了。所以,一定要提前调整,不要拖延,不要堆积。

男生想念前任会分两种情况:

1.想念前任的优点、长处、发光点,这叫做“首因效应”,是你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是美好的,正面的,他想到你的时候先是积极美好的。
2.想念前任的缺点、短板、扣分项,这叫做“近因效应”,是你们分手前的一些列事件给他的印象,无论你们相处过程中多美好,如果分手时闹得很不愉快,他的记忆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不愉快的事。

到底什么样的男生会主动和前任复合?到底什么情况男生才会主动?

1.不会的情况:
对他来说,不愉快的经历,重来回放一边,算了吧。

当你知道做错了,你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你可以让自己重新去成长。就像这一次没考好,可以重新去学,去提升自己的水平,做这些都是为了再来一次,对吧?

矛盾在于对方不相信你能做到,这才是最核心的问题。也许你是个重承诺的人,大家都这么评价你。但最难的就是,最该相信你的人,此刻偏偏不相信你,挠心。

他不会找你复合,但你也不是个主动的人,仍然想复合,怎么办?有办法!往下看。

一定要重新建立情感联系。

这里的说的情感联系,不是说你们继续聊天,约会、见面,而是说让他看到你、你的朋友圈、你的动态、你的瞬间等等等等,只要是与你有关的事情的时候,能够产生正面的情绪和情感。

什么是正面情感?

喜悦、宁静、希望、自豪、激励、敬佩、喜欢、感激。

最后这些都能深入发展为爱。

看不懂的话,我讲人话,他如果是一条狗,那你就是饲养员,你摇铃铛,他就能流口水,你操作就成功了。

很多人说,都分手了,怎么建立这种联系?

人的有些反应是娘胎里带来的,只要没经历过大的苦难都会有自然的反应。

比如天生喜欢看微笑的面孔,喜爱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看到美食会心动,当然夜里看到美食可能会骂街。

讨厌严肃、愤怒、厌烦的表情,如果这个时间段,你表现的十分难过、沮丧、痛苦、压抑、自暴自弃,他躲都躲不及,不可能会找你复合。

所以,分手后先疗伤,疗伤后不停地展示自己积极阳光的那一面。发自内心的自己美好的一面,不要伪装,如果此时此刻你情绪不哈,状态不好,先疗伤,恢复元气,让自己好起来。

当他不经意间打开能看到你的方式,你展示的东西一定是能够激起他的正面情感的,这才有效。

你就是要通过种种行为来刺激到他,让他产生这种正面联系。

美食、 兴趣(投其所好)、赞扬、注意、认同、地位、成功。

不要去夸他,把夸他的能力都用在夸自己身上,围绕这些主题,变着花样的夸自己,让自己变得更耀眼。

大约经历7±2次的时间之后,你的正面形象会激起他正面的回忆,那就是你们曾经美好的、共同经历的那些经历,这比任何语言、说服都有效。

说明一下:在固定的时间、固定时间段的情绪唤起,才会使人产生强烈可以感觉到的情绪,比如每周三,晚上8点,你都在朋友圈精彩放送厨艺展示,配上一张你甜美的笑容,经历连续3周,这就会使人产生正面的情绪情感。会使人浮想联翩。

最有力的能让人产生行动武器,就是情绪的唤醒。

2.会的情况:

等着就好了。耐心等待,依然可以参照上面的做一些事。

总结:
有时候情感关系的破灭时,就好像对方消失于这个世界,让你感觉你们会再也不见,不要害怕,把自己先疗愈好,然后拿出你曾经能吸引他的品质,稍作调整,重新展示,让自己重新唤起他对你美好的记忆,你能大大提高复合的概率。
但是,同时也请好好回想一下,之前你们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分手。不然复合,也无法维持。

想要,却守不住。
这才是最可怕。

我们最近遇到了这样一位丈夫:

他对妻子特别好,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每天下了班就回家,赚的钱也给了妻子,对妻子特别好,特别专一,付出也很多,十足的两点一线的顾家好男人。
听起来,遇到这样一个男人非常不容易,妻子一定会非常珍惜的,但事实上,最后是妻子提出了离婚,理由是:喜欢上了别人。
这对丈夫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虽然自己的事业做的风生水起,在别人眼里也是个好男人,可在关系里,就像个失败者,别人没有做什么,妻子就会喜欢他。
可自己特别努力的对对方好,在生活上照顾对方,为对方付出那么多,也没能留住对方。
这样的情况让我想起了贾乃亮。
以前的贾乃亮也是个十足的好男人,对李小璐特别好,赚钱给她,围着她转,几乎是把自己所有的生活都打上了对方的标签,满心满眼都是对方,都是这个家。
但最后回应他的是感情的破裂,对方的出轨。
很多人都在心疼这个男人,觉得他做的那么好,付出了那么多,最后却被辜负了,同时也有很多男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好男人付出那么多,却总是不被珍惜?
为什么你的好没人珍惜?没人会爱上一个没有自我的“空壳”男人

其实问题恰巧就出在“付出”这一点上。
就像贾乃亮之前对李小璐的付出,更像是有点盲目地追随她,因为我爱你,所以我可以追着你,可以尝试你喜欢的风格,以至于在付出的过程中,忘了“我”。
自从他离婚之后,就像是换一个人一样,有了新的风格,连颜值都直线飙升了。
很多人可能会说:那面对这样的情况,离了就好了,就可以绝地反击了呗?
不是的,改变贾乃亮的不是离婚,而是他自己。
看到这,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又是要逼着男人改变,女人怎么不想着改变自己?男人真惨!”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女人有她需要承担的责任,需要做出的改变。
之所以说男人需要改变,是因为这些事情里都透露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很多这样的好男人,很会爱别人,可却不会爱自己。
他只是一味地对别人好,照顾对方,像一个保姆似的,给对方提供一种生活上的照顾,可自身是不带有攻击性的,就像是很多人口中的老实人一样。
没有攻击性不是说他没有去打对方,骂对方,而是他看起来就是那种“什么都行,什么都好,怎么样都可以,从来不会拒绝任何人”的人。
他之所以是这样的状态是因为:他的“自我”是不清晰的。
换句话说就是:我是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是适合我的?我的个性,个人的特质,魅力点是什么?这些他都是不清楚的。
在为自己好,提升自己的魅力,自己有趣,有思想,专注于做某一件事情的这个部分是不足的。
这种情况下,他给人的感觉也像是带了个面具一样,活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没有自己的特点。
也许,伴侣会被他的细心照顾所吸引,但在相处的过程中,看不到那个真实的、有特点的他,也看不到他个人的魅力,没办法被他再吸引到。
有人可能会反驳:说这么多,一句没有魅力,就把男人所有的付出都否定了?

这并不是要否定男人的付出,只是希望男人在爱对方的同时,也要学会关注自己。
很多男人就是太缺少自我了,个人的特色和魅力都没有探索,只是将全部的心思放到伴侣身上,成为别人口中那个“顾家的男人”。
为什么关注自己那么重要呢?
因为当他开始关注自己,才能掌握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才能吸引对方关注到他。
回想一下,贾乃亮在自己被戴了绿帽子之后发的微博,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还是“是我的错”“是我的问题”。
可这样跪舔式的付出,把关注点放到对方身上,最后也没有换回对方的心,反而让这段关系失去了平衡。
在他离婚之后,才慢慢将关注点放回到自己身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个人特质、个性。
当他开始有自己的风格的时候,他独特的部分也就展现了出来,魅力也就随之而来了,这时候他在关系中吸引来的人就是因为对他这个人感兴趣,而不是为了他的付出,他的钱来的。
所以男人的自我,在关系里也是很关键的。
那为什么这些好男人会没有自我呢?
一个人的自我是在童年的时候,和父母的互动中慢慢形成的。
比如妈妈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对孩子有一些引导、鼓励的话,可以让孩子去试探、尝试,寻找,他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可以给孩子反馈,在我眼里你是好的,是优秀的,是有魅力的。
这时候,孩子的自信才能建立起来,才能清楚的知道,我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开始有自我的空间,自我的探索,可以自己尝试独立去做什么事情。
在这个过程里,他也会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而很多好男人,要么是他在叛逆期去试探时,没有太多空间;要么是对他来说,家庭里没有给他足够的支持和信心让他敢去做。
比方说父母可能没有给过他太多的反馈,他也不了解自己;
或者说他的家庭本身的结构,就要求他自己把整个家撑起来,一直需要为别人考虑,需要承担起父母的角色,要去照顾家里的其他人,根本就没有机会去关注到自己。
所以每一个好男人的背后,都有吸引别人的那一面,只是他还没有完成自我突破的这个过程。
对于这样的好男人,该怎么找到自我,提升自己有魅力的一面呢?

就像前面提到的,当他开始建立自我时,他个人的魅力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
1、内在
在很多好男人的眼里,自己的老婆是非常好的,但他从心底里对自己是没有信心的,觉得自己是不够好的,不配被关注的,会觉得如果我事业做的更好,或者对对方更好了,才能留住她。
可是,即便自己的事业做的风生水起,对对方全心全意的付出,却发现很多时候,女人还是对你不满意,觉得你不解风情,不懂她,不够有趣,对男人有很多挑剔。
这个时候,其实你是把关注点放错了的,你用自己的事业,对对方的好给自己撑起了一个壳子,可内在却是空的,对方感受得到你的好,但却看不到一个真实的你。
所以,你最需要做的就是:把关注点放回到自己的内心。
在你心里,有没有觉得自己是好的?是有魅力的?是优秀的?有没有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
学会去接纳你内心的那个自己、欣赏自己,寻找自己身上的优点,把自己内心空了的那部分填充起来,这样别人才能看到一个真实的、有趣的你。
2、外在
外在上,从三个方面来说:
1、外表
尝试去找适合自己的风格和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你有了适合自己的风格时,整个人也会有你自己的特色。
2、行为
勇敢的尝试或者选择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东西,尝试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每一次的尝试和选择都在让你离“自己”更近一点。
3、表达
有时候,你不表达自己,对方了解不到你压抑的地方,也感受不到你真正的情绪,所以,当你有自己的感受时,不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都可以尝试向对方表达。
在婚姻里,为对方付出是因为爱,但如果没有自我,不能让对方欣赏到自己,就不会吸引到对方,不会被对方珍惜。
所以,要记得,你是丈夫,是爸爸,是儿子,但你也是你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别忘了爱自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生就这样,干不完的是工作,挣不完的是财富,还不完的是人情,永不满足的是欲望。人生就这样,干不完的是工作,挣不完的是财富,还不完的是人情,永不满足的是欲望
  • 为了可以让现在众多的消费者,都能够去拥有了自己喜欢的手表,所以现在的高仿手表能够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且很多人会考虑高仿手表哪里有的问题,尤其担心高仿表可以买吗
  • [爱你]再说亿遍㊗️成毅生日快乐[抱一抱] #成毅0517生日快乐 毅淇同行#cy#成毅##成毅[超话]#成毅生日快乐成毅同学,我感觉,你是一位能打动人心的演员
  • 偶尔想做点什么,但都不好意思做,我做得最多的应该是说谢谢[怒]因为真的会不好意思,就一个人帮你做这么多还各种陪你…我要是能完全无负担,感觉我就能上个皮了。我看别
  •  今天看来这句话又得说一下了,A股上涨,跟我的耐心等待的做法相反,是要坚持还是要放弃直接上场呢? 今天看来这句话又得说一下了,A股上涨,跟我的耐心等待的做法相反
  • #扫文扫到猪猪了# 禁止拥抱但要相爱是图老师最喜欢的市井爱情、人家也好喜欢、就喜欢这口表面平静淡定待缓缓归但内里当救命稻草再不见到就要发疯…爱在不安中也稳定生长
  • 狮子座:只要不是生死,那便全是擦伤在我们的眼里,但凡对于狮子座的评价,似乎从来就缺少不了干脆,甚至耿直。同样,如果放大一个层面,在面对人生的时候,狮子座也从来都
  • 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慈善是仁德与善所有的故事,都有个结局,但幸运的是,我们的生活中,每个结局,都会变成新的开始。​​​爱身边的人,珍惜身边
  • 虽然个人亲子鉴定的委托流程相对简单,但是个人亲子鉴定使用的仪器、试剂盒以及检测的方法和司法亲子鉴定的完全一致。虽然个人亲子鉴定的委托流程相对简单,但是个人亲子鉴
  • #SVT中转周边[超话]# 出 可单收 zone8需k15 托脸刷k10 含:广州线下签售刷 zone卡8 24H托脸刷 落花刷 八期会员礼 mini10
  • 24年置顶cn宇宙好欧气 可叫欧气/老爹前ID@壹枝洱 常在闪暖57饿死蓝锁深空黑猫剋泡女团出没偏爱少女番偶像番‖偶活守护甜心樱兰偶宣梦色人鱼听点术力口但不多k
  • 你是我亲手选中的孩子,我们公演见Don’t try so hard, the best things come when you least expect th
  • 不能按时发工资我们自然会有意见,所以这几天老板女儿也躲着不来,见不到人讨不到说法,大家伙儿情绪更不稳定,情绪不稳干活自然没啥积极性,所有这些都是循环。  “您母
  • 好看啊 [心][心]最后一集也太奈斯了吧看到最后36集我准备二刷再来一遍,[doge][doge] 好帅气给我冲 好好看 应该也很带感我好爱双手奉上!一个人,如
  • zf厂万国葡七万年历复刻表,是目前站西市场上最高版本,在zf工厂还没有推出之前,yl厂葡七万年历一直占据着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其他都是小厂,但是yl一直都有瑕疵
  • “just do it”想做就做,这是Nike鞋的广告语啊。Throughout his testimony, Cohen said he always kep
  • 听到哥哥的经历哭了 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因为我还没经历过 可以理解他 只能在背后默默支持他 尊重他 我很爱他因为他让我长了很多世面 干什么都不能委屈我 看到他每
  •      延續「香港館藏選粹」特別郵票系列,香港郵政以「香港館藏選粹──中外茶具選粹」為題發行一套六枚郵票、兩張以茶壺形剪裁的郵票小型張及相關集郵品,展示茶具文
  • 今夜燃产公司让我来了一个畅开胸怀的感悟,又傲夜啦,又忘了医生的忠告,燃产辱我,我将直剑。溫馨提示 # 請記住,你雖然不完美,但你並不是一無是處!
  • 肖战粉丝小飞侠向阳而生 与爱同行肖战好帅 肖战优秀 我喜欢肖战#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人之初,性本善,上善若水,大爱无疆,慈心为民,善举济世,慈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