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发倒计时47天】穿新衣换新颜 城区面貌“华丽转身”
“前段时间,总能看到施工队伍辛苦忙碌地对路面铺设沥青的施工景象。现在,道路修好了,真叫一个得劲儿,宽阔笔直、干净整洁,不仅让人看着舒服,而且走在上面,平平坦坦,感觉很舒适。”中纬路社区居民冯会荣告诉记者。

2019年是井陉矿区县城建设攻坚提质之年,为全面提升县城建设管理水平,紧紧围绕“加快跨越转型、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幸福矿区”的奋斗目标,以城区建设为统领,逐步优化城区布局、完善城区功能、发掘城区内涵、提升城区品位,对照2019年度石家庄市县城建设25项目标任务,谋划实施了总投资达34.6亿元的三大类、67个重点项目,其中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13个,总投资3.7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3亿元,已完成投资1.82亿元。目前,25项目标任务已达标16项,超额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精准决策 科学规划 确保工作高效推进

今年,区委、区政府将县城建设攻坚提质列为全区“三件大事”之一,提出“聚焦县城建设攻坚提质,实现魅力山城、幸福矿区华丽转身”的奋斗目标,并就做好今年县城建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为此,该区首次提出三个“第一时间”,着力在提质、提速、提效上下功夫,即“信息在第一时间掌握,工作在第一时间落实,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努力在城区建设上实现增比进位新突破,全力打造精美精致的魅力之城、山清水秀的生态之城、舒适宜居的幸福之城。

该区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整合各方资源,按照集约优先、保护优先的要求,高质量、高水平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推动城区建设有序开展。引进并落地总投资1.2亿元的鑫鸿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项目,是盘活原红星水泥厂闲置用地实现“腾笼换鸟”的典型,也是该区集约工业园区土地,实现企业拎包式入住的创新之举。

今年,该区打破小修小补的传统建设模式,按照“主城区向东南扩展”的发展方向进行谋篇布局,启动了总投资23亿元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实现了当年跑办、当年下款、当年和谐动迁的“矿区速度”。目前,棚户区改造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横北棚户区拆除面积达5万平方米,回迁区7栋住宅楼正在开槽;横南棚户区改造项目主体建设完工,年内将完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天户新城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全部完工,分房工作已陆续开展,进一步托起了群众幸福安居梦。

完善功能 提升质量 让群众生活更舒适

为推动城区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求,矿区对南纬路、金川路、红房街、中纬路、矿市街、凤中路等城区6条主要道路实施“白变黑”提升改造工程,部分路段拓宽为双向四车道,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管理先进的城区道路交通系统,交通环境显著提升。并结合道路大修工程实施了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全面实施雨污分流建设。

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强化全民健身功能,建设集篮球(羽毛球)馆、游泳馆、乒乓球室、体质检测室、体能训练健身、特色商业街等为一体的全民健身中心,占地15376.8平方米,建筑面积7560平方米,总高15米。6月中旬主体已完工,建成后将为井陉矿区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大提升矿区形象和知名度。

立足长远 强化措施 在“绿”字上下功夫

近年来,该区在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生态型、景观型、节约型”的园林城市工作目标,本着“科学发展、和谐生态”的原则,不断提高绿化工程建设和养护管理水平,城区绿化景观效果进一步得到提高。

成功打造了一处四星级公园、一处三星级公园及一处三星级广场。同时,提升建设城区内的2处社区公园,2处带状游园及10余处街旁绿地,城区公园绿地面积达113.8万平方米。积极开展了园林式单位和居住区创建活动,陆续建成红纬花园、凤庭华府、工业泵厂、井矿集团、新世纪综合服务楼、矿区法院等一批省市级园林式单位居住区,进一步提升城区整体生态环境和景观水平,城区绿化总量和整体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通过一系列的绿化措施,不断提升城区园林绿化水平。该区建成区绿地率达41.7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9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8.83平方米,绿道绿廊建设累计完成26公里。矿区的“三绿”指标已达到国家级园林城、省级生态园林城指标,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花使人赏心悦目,千姿百态的造型为矿区增添了自然美,极大改善了城区环境,美化了城区形象。

全城联动 综合治理 全面改善环境容貌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生活品质的需求日益增长,矿区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国家级卫生城市为重要抓手,以“定人、定岗、定责、定段”为原则,以数字化城管平台为依托,推行“网格化模式”城区管理,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管理、园林绿化等各工作纳入管理范围,强化协调联动,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理,提升城区管理水平。

积极推进洁净城市建设工作,全面推广“以克论净、深度保洁”经验做法。主要道路全部实施机械化清扫,保证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2%以上,并建立城区管理常态化长效机制,推动城区管理“全覆盖、无缝隙、制度化、精细化”,进一步提高了城区环境卫生水平,打造了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城区环境,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借力旅发 统筹谋划 打造矿区全新印象

该区以承办省市旅发大会为契机,围绕“老景区、新业态”目标,助推建设步伐,按照全域推进、特色突出的思路,高标准建设了南、北入区口景观工程,对段家楼正丰矿、天户峪太行绿谷田园综合体、贾庄西王舍特色小镇、清凉山及滑雪场景区提升、台阳及北寨综合开发5大板块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旧址、盘锦山、三官山、普天智慧项目、湿地公园等5个补充业态进行统筹谋划,打造集县城建设、旅游项目为一体的精品工程,全面提升城区形象。

在城区杏花沟生态公园东侧,矿区投资7500万元启动实施了滨河路及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一条与杏花沟生态公园遥相呼应、相得益彰的城区休闲景观带。按照海绵城市理念,使滨河路起到“蓄、净、用、排”的生态保护功能,充分释放城区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作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有效增强城区防涝能力。总投资1.65亿元的西环旅游路项目作为井陉矿区迎接省市旅发大会的一项重要工程,目前也正在紧张施工建设中,计划7月底全线通车。

现在,漫步在矿区南纬路,看到的是宽敞的街道,整齐划一的门店牌匾,规划有序的公共设施。徜徉在西环旅游路上,放眼望去,干净通畅的街道、茂密繁盛的绿树相映生辉,城区容貌美不胜收。

【成为世界运营管理典范的关键词】青藏铁路蹲点日记(3)

【6月14日,格尔木,阴雨】

听了一夜风雨,早上起来还是阴天。看了天气预报,格尔木最高气温才19℃,而北京是35℃。换了厚衣服出门,感觉还是不暖和。

天空阴沉着,灰蒙蒙的,零星飘着雨。八点半我们乘车出发,到格尔木电务段、格尔木信号车间以及车载设备车间调研,了解青藏铁路电务设备发展变迁。下午两点半带着行李从宾馆出发,去南山口车站调研。

从格尔木市区到南山口站,车程大约40分钟。一路上可见窗外雪山连绵、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可惜天气阴沉,乌云密布。路过巍巍昆仑碑,它给茫茫的戈壁增加了一道风景。

南山口站是货运站,是拥有“天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称号的第一站,海拔3080米。在这里调研,采访团成员都没什么高原反应,就是不能快步走,否则会喘。采访中,赶上两次火车进站。近身体验了一下那种呼啸而过的感觉,挺新鲜。我们跟格尔木车务段南山口站站长花映海、“最后的运转车长”青藏铁路格拉段运转车长王重涛等一线人物进行了座谈。

格尔木种树不易,但这里却绿树成荫,绿草青青。采访快结束时,雨下得大了,使风雨中的树草更加青翠欲滴。从兰州到拉萨的Z6801次列车开车前,我们回到了格尔木站,准备坐着火车去拉萨。这里跟北京约有两个小时的时差,已是晚上9点了,还是傍晚。天却突然放晴了,蓝天白云下,正在修建的格尔木车站非常漂亮。

9点18分,火车准点开启。平稳、舒适。我坐在车窗前,欣赏着渐渐远离的格尔木市区的灯火辉煌,享受着安全出行的愉悦。

通过这次调研了解,之前坐火车时不会轻易想起的一个问题浮上脑海:为了这份安全、舒适,有多少部门、多少环节、多少人员在背后默默工作做支撑。那么,作为“世界高原铁路运营管理典范”的青藏铁路的运输安全又是如何保证的?回忆着这几天的调研收获,想起几个关键词来。

责任意识强

想起这个词是因为采访团第一天到西宁时,青藏铁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奭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高原铁路,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地位,决定了确保运输安全是政治红线,更是职业底线。

调研中,接受采访的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他们“切实把运输安全作为青藏铁路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的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安全运营管理规律的行动、紧紧扭住影响安全问题不放松的各种措施,努力为创建世界一流高原铁路营造良好的安全运输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设备质量基础牢固在这次采访前,我从来不知道

铁路系统的分工是如此之细。这两天,我们去了车务、机车、车辆、电务等多个车间调研,看到他们对每个环节的设备质量是如此之重视,我才了解到,一直以来,他们坚持不懈加强各个环节的设备质量源头控制,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优化配置设备检修维护资源,提升设备质量技防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备升级改造,提高线路设备维修标准,开展点对点整治和平推整治,特别是开展环青海湖冻害整治、原关角沟大修换枕、格拉段换铺无缝线路等设备强化升级项目,利用7年时间完成了格拉段1142公里无缝线路换铺,使线路质量、环境安全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设备先进

6月12日,我们在青藏集团公司总部的指挥调度中心调研时,调度所主任杨敏炯自豪地介绍说,青藏集团公司管内干线均率先在全路实现了CTC运输调度集中指挥系统全覆盖,运输调度指挥和管理实现了远程化、信息化、智能化。在高寒、多雪的格拉段玉珠峰至当雄间43个车站全部安装上了道岔自动融雪装置,可确保道岔处不结冰、不失灵。我们还在调度中心看到,他们建立的大风、行车、安全综合信息视频监控系统,包括供电远动控制装置,可集中处理各种运营管理信息,使行车设备状态一目了然,尽在掌握中。基于这些先进技术装备,格拉段58个车站中有51个实现了无人值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作业人员,同时也很好地达到了保障安全行车的目的和效果。

冻土难题化解巧妙

青藏铁路海拔4000米以上区段有960多公里,多年冻土区段长达550多公里。对于冻土路基这个世界性难题,青藏公司是如何解决的?在6月12日的座谈会上,公司工务部负责人介绍了他们的化解之法:结合冻土特点,按照“主动保温”的原则,对路基不稳定地点采取片石保温隔热、辅助热棒降低地温和加强冻土路基附近排水等措施,通过动静态结合监控以及晃车仪日常动态检查、巡检车跟踪检查、重点区段人工定期检查等方式,确保了冻土路基的整体稳定。目前,冻土区段旅客列车运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00公里,这是目前世界冻土铁路时速之最。

科技创新力度大

据青藏集团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负责人介绍,针对青藏铁路特殊地理环境对设备养护维修的特殊要求,近年来,他们不断加大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力度,积极推进新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先后完善了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远程维护功能,组织开发应用了全路首例由GSM-R网络承载的轨道车远程管理系统(GMS),组织对格拉段CTS2转辙机进行国产化转辙机替代等课题研究。他们还先后开展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投资的研究项目30项,自主投资科技研究课题153项,获得中国铁道学会科技奖47项,其中“青藏铁路综合安全监控系统研究”和“青藏铁路运营期环境监测研究”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高海拔(3600米)电气化工程技术研究”等部分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世界高原铁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青藏集团公司还在2018年4月18日召开的首届科技大会上,确定了打造“信息+创新+人才”的“智慧天路”新型创建模式的目标,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创新确定了工作方向,开启了“智慧天路”运营管理新征程。

人才战略落得实

写到这里,我想起今天下午在格尔木车载设备车间采访刘效聿工作室的场景。在这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里,墙上挂满了科技人员的照片,台上展示着他们的科研成果,体现着青藏集团对人才的重视和效果。这个工作室只是青藏集团公司重视人才的一个缩影。据介绍,在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下,青藏集团公司涌现出了一批高技能人才,逐步形成了一支专业结构、技术力量比较合理的创新人才队伍。有9人被评为铁路总公司“百千万人才”工程带头人,12人获得“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154人被评为“全路技术能手”,294人被评为“青海省技术能手”。另外,有29个QC小组荣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164个小组被评为“青海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127个小组被评为“铁道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等。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科学规范

除了这些方面,还有一个关键词不得不提,那就是我在西宁时跟青藏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魏育梅交流时她所提及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科学规范”。

魏育梅说,70年间,青藏集团公司不断探索高原铁路运营管理模式,尤其是在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后,他们充分认识到世界性“三大难题”的艰巨挑战,坚持不懈强化安全管理基础,研究构建具有青藏铁路特色的安全管理体制,制定了50余项与确保格拉段运营安全密切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办法、111项重点工作流程,编制了600余项作业指导书,完善了自然灾害、交通安全、公共卫生等方面75项应急预案,建立了各专业上下贯通、横向融合的专业管理职工培训教育,强化主要行车工种岗位准入管理,保证关键岗位人员素质动态达标,覆盖各层级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履职考评考核机制更加完善,形成了科学规范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列车在青藏高原上奔驰着,窗外的天色早已完全暗下来。我仍然没有睡意,继续整理采访笔记、继续自己的思考:正是基于这些关键词形成的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青藏铁路才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成为世界高原铁路运营管理的典范吧。

(本文6月14日初稿于兰州至拉萨Z6801次列车上,6月27日修改于北京)https://t.cn/AiWb9ebv

#宁夏故事#【银西高铁背后,有这样一群“很拼”的人,有这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核心提示
  2016年8月,在宁夏交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银西高铁当月开建。
  中铁一局银吴客专项目部作为“先行军”进场施工,仅用24个月,完成银吴客专YWZQ-2标管段35.086公里,建设包含路基9983米,涵洞25座,箱型桥6座,特大桥2座,大桥5座,中桥1座,车站站场2座的攻坚任务,为银西高铁提前铺轨抢夺了时间,成为中铁一局高铁建设史上工期最短项目,书写了银西高铁全线建设标段项目八个第一。
  这段高铁,首次运用螺杆灌桩技术
  2016年8月19日,中铁一局从全国各地抽调30余名精兵强将飞至银川,紧急召开银吴客专项目征拆现场动员会,吹响银西高铁建设“集结号”。
  中铁一局银吴客专项目总工程师苟引劳接到“军令状”:作为银西高铁和城际铁路的共用段——银吴客专项目只有24个月工期,而正常工期至少需要3年。如此紧迫的时间在国内高铁建设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中铁一局建设者们的全新挑战。
  “第一天中标,第二天技术、管理人员全部到齐,第三天我就带着人马报到。”项目部经理杨罡说,当时调集大量高铁建设人才“飞行进场”,引进全国最先进的机械设备和信息技术,第一时间汇集3000余名建设者、200台机械进行“大兵团”作战。
  “等一秒就是懈怠,慢一步就是失败。”苟引劳说,大家迅速梳理出“征拆为先导,临建、物资机械、人员同步推进,集中优势资源,抢先完成全段墩台身以及先架方向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
  由于施工地为黄土带,土质松软,要想让银西高铁地基稳固,必须采用更先进的地基加固技术。中铁一局与中铁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先后到实地探勘,几经科学论证,最终采用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螺杆灌桩地基打孔技术。用打桩机将螺旋杆打入地下20米深,再用混凝土一次性灌浆。
  经过数月不分昼夜的施工,筑路者在23公里长的作业区内打入8.5万根、129万延米的螺旋桩,成了撑起银吴客专铁路的“钢筋铁骨”。
  2016年,银吴客专项目部打破北方冬季不施工的惯例,在零下15摄氏度的严寒中不间断施工。“新浇筑的桩基必须要在10摄氏度以上温度才能迅速凝结。我们为桩基穿上用彩钢板搭建的外衣,购置大量电暖气保暖,安装自动测温仪24小时测温。”杨罡说,他们同时创下双向双机日架箱梁13孔,刷新了中铁一局900T箱梁架设史上的最高纪录。
  “常规高铁浇筑技术采取传统提篮拱技术,工期要6至8个月。我们大胆采取大面积连续梁现浇施工技术,便于连续作业并对浇筑完的部位进行覆盖和保温,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加快施工速度,为总工期节省了3个月时间。”苟引劳介绍,为了尽快圆宁夏人的高铁梦,1000多名工人2017年春节全都没回家过年,项目部给家属购买往返车票探亲。
  银吴客YWZQ-2标管段项目仅用13天便进入实质性施工,鸽堂沟大桥和灵武农场中桥同时开钻,抢得全线第一桩;进场62天,鸽堂沟大桥11号墩浇筑完成,夺得全线第一墩;进场69天,国内最大的高铁制梁场首孔箱梁成功浇筑,夺得全线第一孔箱梁;进场4个月,项目部完成95%以上拆迁任务,创造全线征拆速度第一。另外,项目还夺得全线路基施工进度、全线线下施工进度、搅拌站建站速度和架梁施工单机月架箱梁数的全国第一。
  这段高铁,实现项目区坟墓古迹和谐处置
  “以前在其他省修铁路,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迁坟。曾为迁坟200座,耽搁2年时间。”银吴客专项目一分部征拆办主任吕永江说,2016年8月接到要迁移有1.3万余座坟墓的苏家滩公墓难题时,自己心中直打鼓。
  为能尽快打开局面,吕永江一边积极与吴忠市有关单位对接,尽快办理迁坟公告,一边深入利通区山水沟村、清水沟村入户了解群众迁坟意向。让他没想到的是,群众思想境界很高,绝大部分人主动迁坟为高铁建设让路。
  “在当地政府大力宣传下,苏家滩公墓8800余座有主坟如期迁出。剩余的4400余座无主坟,在民政部门帮助下,也顺利迁出。村民主动迁坟让我这个‘老铁路’为之感动。为此,项目部无偿将苏家滩公墓10余万立方米土方外运至撒拉滩公墓区。”吕永江说。
  “银吴项目段穿越两市六镇十村、一个农场和一个保护区,涉及征地2455亩,红线内征拆房屋229户,还有2万多座坟墓,本想征拆难度大,但在当地政府帮助下一切迎刃而解。”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廉宏胜说,仅仅用了4个月时间就完成95%的征拆任务,未发生一起拆迁纠纷和施工阻拦。
  2016年11月,项目遭遇又一个建设难题——架设吴忠秦渠高铁立交大桥。如何既不影响古渠流水断面,又保证大桥顺利建设?项目部与中铁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自治区水利厅多次协商优化方案,最终将秦渠近300米梯形浆砌片石渠道改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渡槽,保证了渠道过水断面不受影响。项目部还利用5个月的休灌期,采用支架现浇方案,提前在渠道内搭设好施工支架,使桥梁施工与灌溉同步进行,既保证了灌溉,也满足了施工进度要求。
  “项目部临时征用近千亩土地,作为堆料场和临时建设用地。使用之前将地表20至40厘米土层留存,施工完毕,再将地表土还田利于耕种。”该项目部一分部项目负责人何亮介绍。
  这段高铁,牵引小村庄探寻“诗和远方”
  吴忠高铁站西北角不到500米处,由政府投资建设的13.2万平方米、1730余套住房的清水雅居安置小区已经建成,只待今年6月20日,郭家桥乡清水沟村600余户拆迁安置户领钥匙入住。
  银西高铁,让清水沟村的老百姓告别泥瓦房旧居。
  “按照拆迁安置政策,我家8口人可以分到2套各95平方米的楼房。”清水沟村村民杨永忠说,被清水沟阻挡,清水沟村虽毗邻城区,以前只能绕道进城,要花半个多小时。现在政府在小区附近建了6条城市道路,骑上电动车只需5分钟就能进城,打工更方便。
  “借助毗邻高铁站的优势,村里还兴建营业房带动村民创业。”清水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忠林说。对于拆迁安置户,政府全部办理了失地农民证,由政府补贴一部分、村民缴纳一部分社保金,女性满55岁、男性满60岁后每月领取1000元至1300元不等的社保养老金。
  看到吴忠高铁站即将建成,村民金永明说,大家闲聊时都绕不开高铁话题。他打算将自家闲置房屋翻修改造,建个旅馆,抢抓商机。
  “家里50亩大青葡萄由于保鲜期短,只能在吴忠和银川销售。”村民张志发说,高铁通了后就把大青葡萄运到西安去。
  2020年银西高铁就要开通,给宁夏人带来的不仅是出行、商流、物流的便利,更有生活生产观念的转变,宁夏“高铁时代”,未来可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悲伤]苏筱去参加周峻和李雪的婚礼,为了不输气势,买了许多衣服,最后就有了如下的造型,应该是想突显自己的性感和女人味。[悲伤]唉,只能说现在造型师们的审美真是让
  • #扫黑风暴# 贺芸到底是怎么样悄悄生下孙兴的?90年代鼓励经济发展,出台了一项政策,停薪留职,可以保留编制不上班,如果贺芸说自己下海经商去深圳闯荡,可以瞒过同事
  • 现在的大家拜的“财神”范蠡,也是三次散尽家财布施穷人,但每次都能重新起家。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禄命,就是一生当中,你有多少财富,有多少收入,都是命中注定的。
  • 他眼前又浮现了那张让人神魂颠倒的脸,心跳和呼吸开始不受控制#成都婚纱摄影重庆婚纱照#她 抬手理好额前的斜刘海,小心地盖住那道隐秘的疤痕。夕阳从窗户投射进来,照在
  • 他们不太在意大家关注的事情,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也会给对方一种发自内心的豁达感,但其实他们在生活中也会有自己的追求,以下就是他们生活中最渴望拥有的东西。在感情方
  • 可爱又迷人的卢本盒是uu吧,你都拉黑我了,我都没关注你,怎么微博天天给我推送你的动态啊?还有那个asmr的轩子,上次你破事曝光的时候我已经葬身在你的疯狂删评论拉
  • 我的文笔不大好(我学的是理科)不知如何以适当的感激之词来向贵科表达,你们有这样的好科长,我为你们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贵科科长刘风林同志对之愤慨不己,回单位后寄来了
  • #30天安利王一博# 初见人间至味是清欢(非粉,名字都不知道[单身狗]很喜欢翟至味,因为女主的眼光弃剧,还意难平了好久) 一个早追他的同学在动态发了他的照片我
  • 真的太懂事了,身边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别人家孩子,我好像是在电视里看到过这个情节,就是孩子说要把剩下的带回家给妈妈吃。还有一点就是,以前基本不下厨,现在几乎每隔一天
  • #刘宇宁洛铭西# ✨#刘宇宁东方风云榜# ✨#摩登兄弟[超话]# 「逆着風不停追著前方啊 我就是我的光, 看那光的影子, 在彩色的牆上跳舞嗎?」-手寫童話嘿亲爱
  • 弹性胶原饮品+蓝莓西柚饮品#生活的可爱瞬间# 年轻人才做选择,#YAMII# girls可以都要!闪光少女 S码小甜心 元气辣妹 哪款是你的理想型?
  • 阿姆斯特朗后来成为阿波罗9号的替补队员,阿波罗9号的任务是在远地轨道中测试登月舱。在成为宇航员前,他曾是美国海军的飞行员,参加过朝鲜战争;还曾在美国国家航空咨询
  • 如果运动累了,他们还可以在五菱凯捷的车内休息。如果爸妈不来,我会选择把五菱凯捷的第三排座椅放倒,这时五菱凯捷的第三排座椅会直接被收纳到后备厢的地台之下,乍一看都
  •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五张剪影都是在百花山拍的,每一张都很喜欢,槐老师完全掌握我侧脸的最好角度。会让我想到野象小姐写过的:「人生毋庸置疑一定要去更广阔更自由的纬度,去更远的地方来积攒
  • [泪]2016年马伊琍带着一部《我的前半生》强势归来,坚强勇敢的单亲妈妈罗子君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而戏外她也像自己演绎的角色一样,从低谷中一步步变得越来
  • 对很多人来说,#不迎合,做自己# 挺难的,带话题#你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吗?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始终希望身边的人都能对你满意,但,我们不能做到让人人都喜欢,唯一能做的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善良是心湖绽放柔媚的花朵,它如雪花一样晶莹纯洁,是人生的底色;它如太阳一般温暖明媚,是爱与爱传递的桥梁;它如山间泉
  • yq原因室外不好多待,长cycle大屏真的无力4. 数量咯,确认后会在评论或者pm回复哦~带是为爱发电,本xtm也是放弃休息时间做点好人好事,希望love an
  • 在硅片、电池片和光伏组件企业大幅扩产的同时,硅料产能增长相对较慢,上下游结构性供需失衡,这也是造成这轮硅料价格大涨的主要原因。光伏产业需求量大幅增加,带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