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积功累德第八(1)
  积功累德第八(1)
  本品中法藏菩萨发大愿已,从愿起行,于无量劫,住真实慧,植众德本。教化无量众生,住于无上之道,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是功德,说不能尽,是故品名‘积功累德’。
  阿难: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如来前,及诸天人大众之中,发斯弘誓愿已,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法藏菩萨于佛及天人大众中,宣发以上之‘弘誓愿’。‘弘’者,广也。《法界次第》释曰:‘广普之缘,谓之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弘誓愿者,泛指佛菩萨弘大之誓愿。今言‘斯弘誓愿’,则专指法藏菩萨之四十八愿也。发斯愿已,由愿生起无边殊胜妙行。
  本品开章明义,其第一句,直曰:‘住真实慧’。此一句子,乃一切妙行之大本,为无量人天开正眼。本经《德遵普贤品》曰:‘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大教缘起》曰:‘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今云:‘住真实慧。’此三句虽各有异,而其真实则不二也。真者,真如也。实者,实相也。《观佛三昧经》云:‘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穷极真如实相之源底曰真实之际。当来一切含灵,皆因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而得度脱者,真实之利也。能显此真实之际,惠此真实之利者,即此真实之慧也。慧者,《大乘义章二》云:‘据行方便,观达为慧。就实以论,真心体明,自性无闇,目之为慧。’是乃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方名慧也。‘真实’者,《大乘义章二》云:‘法绝情妄为真实。’故即离妄之本真,亦即自性清净心。《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又《教行信证》曰:‘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则弥陀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故知‘真实慧’者,即真如、实相、自性、佛性、自性清净心等所诠理体之照用。简言之,‘明心见性’是明本体也。于此彻透,安往如如,从体起用,即为‘住真实慧’。又真实际者,法身德也。真实利者,解脱德也。真实慧者,般若德也。今三真实,亦即涅槃三德,如伊字三点,非并非列,不纵不横,即一即三,即三即一也。今经于妙行之先,首曰‘住真实慧’,此诚画龙点睛之语。住真实慧,即入一法句。一法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继云:‘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勇猛精进’者,无间无杂也。‘一向专志’者,心志专一也。‘妙土’者,精美绝伦,不可思议之国土也。‘庄’者,恭也,正也,盛饰也。‘严’,尊也,肃也,装也。可见‘庄严’二字,可以俗语解为以尊重、恭敬、正肃等等善美,而装饰之。今大士妙德是能庄严,妙土是所庄严,以万德融成妙土,是谓‘庄严妙土’。
  ‘住真实慧…庄严妙土’是极乐净土之大本,普贤妙行之纲宗。本经《礼供听法品》阿弥陀如来开示十方来临之正士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道破净土真因。与今所云一味无差,互为表里。盖一切空无我,仍求净土者,是真实慧也。专求净佛土,安住一切空者,是真庄严国土也。无生可度,终日度生。庄严佛国,佛国离相。建立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远离二边,妙契中道。圆修圆证,弹指圆成。故曰:此即弥陀大愿之本,普贤大行之宗也。盖明真实之体,方起真实之慧。住真实之慧。故能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如珠发光,还照珠体。故极乐水鸟树林一色一香,悉皆圆明具德。一一皆是圆圆果海。皆是真实之际也。复因一一是弥陀大觉真心,果觉妙德。一一又是我等当人自心本具之如来智慧德相。弥陀所显,乃我本心,是我家珍,非从外得。发心念佛,正似珠光,还照珠体。亲切自然,不劳功力。是故能广施真实之利也。本品表法藏大士修如是之妙因,故证得净土法门如是之妙果也。
  以上三句是总纲。‘所修佛国’下四句表所严净之佛国。‘开廓广大’。‘开’者,张也。‘廓’者,空也,大也,虚也。故‘开廓’者,空阔之貌。《往生论》曰:‘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即‘开廓广大’之义。《净影疏》曰:‘开廓广大,明土广也。’《嘉祥疏》曰:‘廓以安众为义,明净土广安往生之众,荡然无限极也。’憬兴师解云:‘无量德成故。’综上三说,盖佛国开廓广大者,乃法藏大士无量妙德之所成。国土空旷无有涯际,能广容无尽往生之众,无有极限也。
  ‘超胜独妙’。‘妙’者,《法华游意》云:‘妙是精微深远之称。’又《大日经疏一》云:‘妙名更无等比,更无过上义。’是谓无比无上为妙。又如《净影疏》:‘超胜独妙,明土胜也。’《会疏》云:‘超胜独妙者,明非特广大,其中庄严之事,身土依正,皆悉第一无比,超诸佛刹,最为精。故谓超胜。唯此一土,最不思议,故言独妙。’此下复举七事,以显极乐之独妙。疏曰:一、‘谓法报应化,所出本国故’。其中‘本国’,即指极乐。谓极乐乃法身佛、报身佛、应化身佛,三身果佛之土。故超诸应佛之化土也。二、‘佛身光寿超过诸佛故’。因弥陀为佛中极尊,光中之王,寿命无量也。三、‘名号利益,独出难思故’。谓弥陀圣号,名闻十方。若有闻者,至心信乐,十念必生。闻名信受,速至菩提。诸佛同宣,十方共赞,故云‘独出’。复以闻名发心、闻名得福、闻名得忍;以闻名故,住三摩地,证不退转。功德无量,是以‘难思’。四、‘令五乘齐入报土故’。五乘者,(一)人、(二)天、(三)声闻、缘觉、(四)菩萨、(五)如来也。报土乃法身大士之所居。今命凡夫、二乘、地前菩萨,悉可圆登报土,故云‘独妙’。五、‘二乘、根缺、女人类,顿转一乘故’。一登彼土,悉皆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同乘大白牛车,一如来乘。故曰顿转一乘。六、‘往生正因,易修易获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往生正因。无论男女老少智愚忙盻,人人能行。甚至五逆罪重,地狱相现,临终苦迫,观想难成,仍可称名,而得往生。故云‘易修’。信愿持名,十念必生,故曰‘易获’。七、‘生后得果,太顿太高故’。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即得往生,迳登不退。故曰‘太顿’。带惑凡夫,横生彼土,便是阿鞞跋致,位齐补处。故云‘太高’。此诚十方之所无,故云‘独妙’。如《礼赞》曰‘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国最为精。’也。
  ‘建立常然,无衰无变’。‘建’,初兴也。‘立’,终成也。‘常’,恒也。‘然’,如是也。‘衰’,浸微也,弱也。‘变’,更也,易也。‘建立常然,无衰无变’者,谓一经建立,恒常如是,无有衰弱、减退与变坏等相。《净影疏》云:‘建立常然,无衰无变,明土常也。’又《嘉祥疏》云:‘建立常然者,于此间(娑婆)坏劫,而彼(极乐)无改,相续常然。’憬兴师云:‘建立常然者,因满果立,无改异故。无衰无变者,不为三灾之所坏故。’(三灾者,水、火、风。)
  又望西《无量寿经钞》依善导大师教,于上经语深有发挥。今依其义,以释经文:据《佛地论》‘常’有三种:(一)本性常、(二)不断常、(三)相续常。又据《三藏法数八》曰:‘(一)本性常者,即法身也。谓法身本性常住,无生无灭也。(二)不断常者,即报身也。谓报身常依法身,无间断也。(三)相续常者,即应身也。谓应身于十方世界,没已复现,化无穷尽也。’又《华严演义钞卅四》又‘自性,即凝然常’指法身。善导大师《事赞》云:‘极乐无为涅槃界。’又云:‘无衰无变湛然常。’可见今之经文,所云常然等,即本性常、凝然常也,法身也,自性也。是故常然,无衰变也。
  望西设问曰:‘既是修因感果之土,而亦有始,宁容得言,非因非果,凝然常耶?’复自答曰:‘修因感果,是始觉智。无为凝然,则本觉理,始觉究竟,无非本觉。如《释大衍论》云:“若得始觉,还同本觉。”谈能证曰(谈到能证之时曰):虽似有始,至所证时,始本不二,本有常住。’望西末后数语,宜著眼。谈者,说也。至者,到也。在有说有证之日,虽似有始。当到家时(即至有所证时),言语道断,一切不二,本有常住。以上皆引申望西之说。
  此下复据密部《大乘密严经》云:‘佛已超过彼,而依密严住。极乐庄严国,世尊无量寿。’又云:‘密严净土,超诸佛国。如无为性,不同微尘。此密严中,诸佛菩萨,并余国土,来此会者,皆如涅槃。’《密严经疏》云:‘如无为者,密严土者,即是诸佛他受用土,于法性土,以悲愿力建立故。此净土如法性土,离无常过。以是故说,如无为性。’又云:‘今此密严藏,但于清净如来藏心之所现,故非微尘成。’依上经疏,极乐乃如来妙心之所现,法性妙土之所成,非如其它世界乃微尘聚集之一合相。微尘者,非指尘埃,乃组成物质小而又小之粒子。前所知者电子为最小。今已发现更有小于电子者,暂名夸克。现科学家亦知夸克亦非最小,此小而又小者,亦不可穷尽(自一九八○年后,科学家发现微中子,它在空间所占之区域,只等于一个电子一百亿分之一。彼等弥漫于太空之中。微中子能穿透十亿公里厚之铝板或钢板,如穿薄雾。)。如是小而又小之粒子,即是微尘之义。今经谓:极乐与密严,皆非如是粒子之所成,举体是如来妙心,是当人自性。故不生不灭,无衰无变,凝然常住,‘如无为性’。 https://t.cn/RTv4Kyo

《天道》丁元英五台山论道原文全篇转发
天道:五台山论道:
豆豆·《遥远的救世主》真乃神作,此段论道更是需要仔细理解。
作者:豆豆

《悟》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
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
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
幽幽古刹千年钟,
都是痴人说梦。

智玄大师说:“敢问施主什么是真经?修行不取真经又修什么呢?”

丁元英回答道:“大师考问晚辈自在情理之中,晚辈就斗胆妄言了。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槃。”

智玄大师含笑而问:“不为成佛,那什么是佛教呢?”

丁元英说:“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槃。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晚辈个人以为,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文笔言辞断不是佛门中人,施主参意不拘经文,自悟能达到这种境界已属难能可贵。以贫僧看来,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

丁元英说:“承蒙大师开示,惭愧!惭愧!佛门讲一个‘缘’字,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算缘尽了,不进不出,亦邪亦正。与基督而言我进不得窄门,与佛而言我不可得道。我是几等的货色大师已从那首词里看得明白,装了斯文,露了痞性,满纸一个‘嗔’字。今天来到佛门净地拜见大师,只为讨得一个心安。”

智玄大师问道:“施主以钱敲门,若是贫僧收下了钱呢?”
韩楚风答道:“我们就走。如果是钱能买到的东西,就不必拜佛了。”
智玄大师说:“施主上山并非为了佛理修证,有事不妨道来,贫僧虽老学无成,念句‘阿弥陀佛’却还使得。”

丁元英把“神话”、“扶贫”的来龙去脉以及已经做的和将要做的向智玄大师简要讲了一遍,并且着重解释了主观上的“杀富济贫”和文化属性思考。这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竞争,也不是简单的扶贫,而是基于一种社会文化认识的自我作为。

智玄大师说:“施主已胜算在手,想必也应该计算到得手之后的情形,势必会招致有识之士的一片声讨、责骂。得救之道,岂能是杀富济贫?”

韩楚风随口一问:“那得救之道是什么?”

智玄大师说道:“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妙在以扶贫而命题。当有识之士骂你比强盗还坏的时候,责骂者,责即为诊,诊而不医,无异于断为绝症,非仁人志士所为,也背不起这更大的骂名。故而,责必论道。”

丁元英说:“晚辈以为,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晚辈无意评说道法,只在已经缘起的事情里顺水推舟,借英雄好汉的嗓子喊上两声,至少不违天道朝纲。”

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参悟,心做心是,何来讨个心安呢?”

丁元英说:“无忏无愧的是佛,晚辈一介凡夫,不过是多识几个字的嘴上功夫,并无证量可言。我知道人会骂我,我以为佛不会骂我,是晚辈以为,并非真不会挨骂。大师缘何为大师?我以为是代佛说话的觉者。”

智玄大师说:“贫僧乃学佛之人,断不可代佛说话,亦非大师。得救之道自古仁人志士各有其说,百家争鸣。贫僧受不起施主一个‘讨’字,仅以修证之理如实观照,故送施主四个字:大爱不爱。”

丁元英说道:“谢大师!”

智玄大师说:“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韩楚风说道:“佛教主张利和同均,大师坦言等级乃天道与代价,不拘门户之见,令晚辈十分敬佩。晚辈在想,如果强者在公开、合法的情况下都可以做到杀掠,那么在不公开、不合法的条件下,弱势还剩下多大空间?佛度心苦虽慈悲,但人毕竟还有物质的一面。”

智玄大师说:“施主不必拘礼,请讲。”

韩楚风说:“如果主流文化能在弱势群体期望破格获取与强势群体期望更高生命价值的社会需求之间建立一个链接的纽带,或许更有积极意义。强势群体仅仅适用一般的竞争规则是不够的,主流文化应该对强势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强势文化体系,赋予强势群体更高的生命价值。当然,这首先是以不平等为先决条件。”

智玄大师说:“利和同均,不平等已在其中。”

韩楚风说:“主流文化,当是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社会关系的文化。如果人的行为首先是政治的或宗教的需要,那么这种价值无疑也首先是政治的或宗教的价值。当社会将道德价值全部锁定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时候,个人道德就没有价值空间了,既不利于鼓励强势对弱势的关注,也不利于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智玄大师说:“施主的观点与佛教的主张并不矛盾,不同的是施主认为主流文化应该给强者个人一定的道德价值空间。贫僧以为,无论功德记在哪一家的账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将是众生的福报。”

韩楚风说:“只是,等级一直是我们社会文化的禁区,大家所以小心翼翼绕开禁区,是唯恐平等、尊严之类的东西受到伤害。”

智玄大师对丁元英宽怀一笑,说:“释、道、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体系,施主这一刀下去,一个都没幸免哪,哈哈哈……”

丁元英说:“不敢,不敢。释、道、儒均是博大精深的学派,支撑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是伟大的文明。但是,社会在发展,传统文化毕竟是以皇恩浩荡为先决条件的文化,讲的都是皆空、无为、中庸的理,以抑制个性而求生求解。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民主与法制,诸家学说也面临一个如实观照而俱进的课题,是传统?还是传承?统则僵死,承则光大。”

智玄大师说:“施主尚未畅所欲言,不好。海纳百川,施主纵是沧海一滴,我佛也愿汇而融之。今日有缘一叙,自当请施主开诚布公,以利佛理修证。”

丁元英说:“晚辈叹服佛法究竟真理真相的辩证思维,如是不可思议。但是,晚辈以为佛教包括了佛法,而佛法有别于佛教。佛教以佛法证一,进而证究竟,最终是为给心找个不苦的理由,成佛,无量寿,极乐。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门住福相、住寿相、住果相,是以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我执,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贪执的弱势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晚辈以为,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个人解脱,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宗教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纲纪泽于民生,是名普度众生。”
智玄大师过了许久黯然感叹道:“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

丁元英和了一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智玄大师走到书案近前,写道: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务取真经
一生一灭一枯荣
皆有因缘注定

智玄大师说:“此‘天’非彼‘天’,非众生无明之天,亦非众生无明之命,此乃道天,因果不虚,故而改字‘方知’。修行不落恶果虽有信无证,却已无证有觉,已然是进步。能让迷者进步的经即是真经,真经即须务取。悲喜如是本无分别,当来则来,当去则去,皆有因缘注定,随心、随力、随缘。”
智玄大师信手把原句的“休言”改成了“方知”,把原句的“勿”改成了“务”,把原句的“悲、喜”改成了“生、灭”,把原句的“哪个前生”改成了“皆有因缘”。九个字的改动,理虽同是,而意思、意境、意气却全然不同,即灭嗔怒、我慢,直指究竟。
韩楚风看后说:“精妙!九字之境,无证而证。”
丁元英说:“谢大师开示。”
智玄大师说道:“贫僧与施主的一阕之缘今日圆了上阕,贫僧九字不实之处还望施主修正。下阕贫僧不改了,留半阕缘待续,倘若施主在某年的某一日想改下阕了,如蒙不弃,可带着改过的下阕再来圆续半阕之缘。”
丁元英说:“承蒙大师不弃,一定。”
智玄大师说:“施主身上乃三气居中啊。”
韩楚风问:“哪三气?”
智玄大师答道:“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
韩楚风问道:“十分之气,还有一分呢?”
智玄大师说:“还有一气住于身中,游离心外——痞气。”
韩楚风脱口而出一个字:“绝!”
…………
丁元英和韩楚风两人出了茗香阁,穿过一道拱形门来到一禅寺的后院。
韩楚风问:“佛门净地能抽烟吗?”
丁元英笑笑说:“栏内是净,栏外是土,靠着栏杆就能抽。”
韩楚风说:“刚才有话没敢说,怕有吹捧之嫌,可又不吐不快,现在可以说了。扶贫的事若以次第而分,也有三个层面。一、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实惠、破格,是为市井文化。二、最不道德的道德,明辨是非,是为哲人文化。三、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以缘起主题,大智大爱,是为英雄文化。”
丁元英说:“不敢当,不敢当。”话音刚落,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自嘲道:“咱们怎么转起文来了?可别恍恍惚惚以为自己也是大师了。”
韩楚风说:“惯性,惯性,一下子收不回来了。”
韩楚风说:“这趟如果不来,真是人生一大憾事。只是你我都有谤佛之嫌,也不怕下了地狱?”
丁元英说:“没有地狱,天堂焉在?总得有人在地狱呆着,咱们就算上一个,不然天堂就没着落了。”
韩楚风说:“一招杀富济贫引出得救之道的讨论,骂的是你,疼的却是传统观念。一年多不见你怎么有了这么高的境界?”
丁元英说:“哪里是境界,我还没冲动到为了让舆论溅几滴水花就去招惹那种骂名。当‘得救之道’的讨论浮出水面,那就是我要送给小丹的礼物。”
韩楚风脱口一声:“啊?我的天!你知道这件事得折腾多少人?得惹多大动静?原来就是……就是给一个女人的礼物?”
丁元英说:“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女人的一个‘情’字。这两个极致我都没敢冒犯,不可以吗?”
韩楚风说:“可以,当然可以。只是你一向对女人敬而远之,这个弯子转得太大了。”
丁元英说:“佛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只是依佛法如实观照,看摩登女郎是摩登女郎,看红颜知己是红颜知己。”
韩楚风感叹道:“古有千金一笑之说,如今一看,那千金一笑又算得了什么?” https://t.cn/R2LjByJ

为什么藏传佛教
“ 三字咒 ”
具有惊世骇俗的功德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藏传佛教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在此期间,

“ 六字大明咒 ”
随着不同寺院、
不同明星的传唱,

逐渐为汉地大众所熟悉。

一些人可能不知道何谓佛教,
也不了解藏传佛教有何秘密,
却懂得哼唱六字大明咒。

与六字大明咒相比,
“ 普贤王如来三字明咒 ”

在汉地影响力相对小一些,
但同样不可以忽视。

若要深入了解藏传佛教,
普贤王如来之地位非同一般,
三字明咒也是如此。

【 发音 】

英文音译 :
Om Ar Hum

汉语拼音 :
Weng A Hong

汉字音译 :
嗡啊吽

【 说明 】
“ 嗡阿吽 ”
三字明,
又称为金刚诵,

是佛教之藏密主教金刚总持即本初法身佛普贤王如来的根本咒,

代表佛的三密和三身,
充满宇宙和生命的根本法音。

三字也是印度梵文声母的总纲,
三世诸佛的真实身语意之心髓,

堪为一切佛咒之王、
一切佛咒之本,

是诸咒之母,
也是诸佛菩萨身语意的根本种子字,

而一切心咒犹如诸佛菩萨的命根,
此咒能成就所有咒语功德。

【 渊源 】
《 瑜伽大教王经 》说 :


( 古译为“ 唵 ” )字
是大遍照如来
( 即毗卢遮那佛 ),


( 古译为“ 哑 ” )字
是无量寿如来
( 即阿弥陀佛 ),

吽字是阿閦如来
( 即不动佛 )。

《 密集续 》与
《 八大法行续 》等续部中,

唯一赞扬这一咒语。

《 大圆满续 》中说,
此咒能焚净六道轮回种子。

最为流行的观音菩萨心咒六字大明咒
“ 嗡嘛呢叭咪吽 ”,

便概括了
“ 嗡 ”字

“ 吽 ”字的咒身,

其中
“ 嘛呢叭咪 ”
四字之音,

都是
“ 啊 ”部音的变化妙用。

如净土宗常念的
“ 阿弥陀佛 ”中的
“ 阿 ”,

便是属于
“ 啊 ”字部的开口音。

藏地流传最广的咒语,

是莲花生大士心咒
“ 嗡啊吽、
巴匝咕噜巴玛悉地吽 ”,

其中的开首即是三字明咒。

【 解释 】

“ 嗡 ”,
是宇宙原始生命能量的根本音,

也是形而上天部的声音,
它含有无穷无尽的功德。

若就人的身体而言,
它是头顶内部的声音,
是人体之气转向脑部所发之声,

和人自掩盖耳朵时自己所听到心脏与心脉流动声音相近。

五方佛中佛部的声密,
表示佛的
身密,
白色,
化身。

象征五方佛报身圆满,
报身佛的心咒。

“ 啊 ”,
是开辟宇宙万有生命生发的根本音,
也是形而中人部的声音。

是人体之血转向心部化而为气所发之声,
也是气转而至喉所发之声,

内闻为无声之声,
开口即声。

“ 啊 ”字
是开口音,

是世间一切生命开始启发的声音。

五方佛中莲花部的声密,
表佛的口密,
红色,
报身。

象征法身不变圆满,
法身佛的心咒。

“ 吽 ”,
是万有生命潜藏生发的根本音,
也是物理世间的地部的声音。

就人体而言,
“ 吽 ”
是生法宫的声音,

气下降到脐轮则是
“ 吽 ”字音。

“ 吽 ”音通一切音,

表五方佛之心。

是五方佛中金刚部的声密,
表佛的意密,
蓝色,
法身。

象征化身莲师尊前圆满,

如释迦摩尼佛、
莲花生大士等之所有化身佛的心咒。

【 效用 】

“ 嗡 ”的念诵,

可以调和阴阳,

使虚症得补、
实症得泻。

最低效果,

也可以使头脑清醒、
精神振发。

如果伤风感冒,
若连续不断念此音,
可以使头部发汗,
自然而愈。

“ 啊 ”,
可以开启身体内部五脉轮结,
清理五脏六腑间之各种宿疾,
可以体会内脏气脉震动的效果。

“ 吽 ”
可以震开脉结,
促进新陈代谢,

启发新的生机与契机,
最少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效果。

【 功德 】

“ 嗡啊吽 ”
能断除烦恼之根三毒:

“ 嗡 ”,
清净贪之毒;

“ 啊 ”,
清净瞋之毒;

“ 吽 ”,
清净痴之毒。

可获得身、口、意的成就;

三传承
( 密意、
持明、
口耳 )
命脉;

获得三身持明果位;

消除三世一切的罪障;

勾召天、魔、人;

成办六度波罗密;

去除外道的诅咒;

摧灭五毒魔军;

到达普贤王如来本初净土;

获得法报化三身成就。

【 意义 】

1 、外在意义

“ 嗡 ”
净化一切身恶业
( 身有三恶 :
杀生、
偷盗、
邪淫 );

“ 啊 ”
净化一切语恶业
( 语有四恶 :
妄语、
恶口、
绮语、
两舌 );

“ 吽 ”
净化一切意恶业
( 心有三恶 :
贪、瞋、痴 )。

2 、内在意义

“ 嗡 ”
净化脉,

净化一切认知,
也是形色的精华;

“ 阿 ”
净化气,

净化一切声音,
是声音的精华;

“ 吽 ”
净化明点,

净化心及其思想、
情绪,

是心的精华。

3 、深层意义

“ 嗡啊吽 ”
表莲花部诸佛的三身 :

“ 嗡 ”
是法身,
表阿弥陀佛;

“ 啊 ”
是报身,
表观世音菩萨;

“ 吽 ”
是化身,
莲花生大士。

4 、秘密意义

“ 嗡啊吽 ”
带来心性三个层面的证悟 :

“ 嗡 ”
带来源源不断的能量和慈悲的证悟;

“ 啊 ”
带来光辉的自性证悟;

“ 吽 ”
带来虚空般的明点的证悟。

【 故事 】

普贤王如来,
另音译为
“ 阿达尔玛佛 ”。

“ 普贤 ”,
另译
“ 妙密 ”,

是“ 普遍而贤善地充满一切时空 ”的意思。

又称法身普贤,

密宗无上瑜伽部信仰的
本初佛、
原始佛、
最高佛,

盛行于藏传佛教宁玛派即莲花生大士传承的红教。

普贤王如来本来无相,
遍满虚空,
但为权宜方便故,

法身之外现体象 :
面相慈和,
头长肉髻;

但不穿袈裟,
多为裸体,
表空明澄澈;

双手结禅定印,
双足跏趺于莲花宝座中央,

表法尔如是、
无有造作。

显宗皆为单身;

密宗多为双身,

表智慧空性双运、
空乐不二。

普贤王如来的身色有多种,
最普遍为蓝色,
表清净无染智如虚空。

宁玛派认为,
普贤王如来是本初佛,
为法身佛,

也是宇宙中第一个不历修持而自在佛陀,
象征了一切众生心中所本然具足的光明本性,

即如来藏、
清净佛性、
本来面目。

金刚萨埵、
普贤菩萨为报身佛,

而大黑天为化身佛。

宁玛派认为其最高法门的大圆满法即是源起于他,

经莲华生大士传入西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就是享受这种快乐与烦恼的。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所有的一切都是考验,学会看轻,所以快乐,学会从容,所以幸福。
  • 大概这一年是我,长这么大最难熬的一年了也是让我成长最多的一年感谢生活赐予我一场惊慌失措但愿以后抬头都是阳光 ,每步都更顺当。 ​​​​#可爱头像##可爱头像[超
  • 情侣吵架的时候不要用文字交流! 记住了,亲爱的姑娘小伙子们,吵架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文字交流!
  • 经历这些事情,官方运行在超话原有的主持人团队基础上,增加了两名官方主持人,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滥用私权、一言堂操作、抱团等雷点行为。管中窥豹,主持人现有团队的弊端,
  • 粉丝-数据-明星-代言-作品等,这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歌曲和剧的搜索量、播放量等上去了,才能有更多的人看到,然后有可能就去了解,最后更可能会加入蜜橘。
  • 经历这些事情,官方运行在超话原有的主持人团队基础上,增加了两名官方主持人,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滥用私权、一言堂操作、抱团等雷点行为。管中窥豹,主持人现有团队的弊端,
  • 物业称,“两个小孩跑到了一号楼33层顶楼平台,觉得好玩,就朝楼下扔东西,将一辆轿车前风挡玻璃砸裂,还好没人受伤,其中一个孩子就住在一号楼。【西安#俩熊孩子33层
  • 我是一只聪明伶俐,乖巧可人的憨八龟。我是一只聪明伶俐,乖巧可人的憨八龟。
  • 昨天看到学校发的关于综合素质评价的打分表和评分细则的时候,我脑海里也产生了一些奇怪的想法:就其实大家好像对于恋爱或者结婚的对象,都有一些打分的板块,在每个人心里
  • 小清河复航后,可实现千吨级船舶海河联运,单船运输最大可运送1500吨,船队可运输7000多吨,将成为贯穿我省中部工业走廊的内河水运大通道,作为济南核心区直接通向
  • 我都要哭了,她妈妈看着阿九扒门想抱它,我的天呐,我好感动,可是阿九这只冷漠的小它没有认出来它妈妈还有就是我的小阿九️4⃣️斤重了!无语子依赖这回事以及给你安全感
  • ‭‮年子庚‬‬壬午月,此月和太岁冲克,犯大忌,是‭‮年今‬‬犯太岁最严重的月份,也是大自然‭‮场气‬‬较差的月份。命中喜水的利于财运,喜火的注意入不敷出和破财。
  • 要是再进行内容扩写的话——其实只要搞明白捐款人到底有没有夹带太多私货也就vans了当然这个事情只有当事人本人清楚“赞”这个字又很妙 理解成对小朋友们的期许也合理
  • 这时的父亲,喝酒不再满足于当地的地瓜干白酒,尤其家里待客,他总想弄点“门面酒”。弟妹自主经营的小买卖生意,其群里人倡导喝栈桥白酒的更炎热。
  • 曾几何时 我们这些人喜欢一个明星,甚至都不用买专辑,只要你喜欢他,到了群里、遇到讨论就成为了一家人。”……歌迷:“对不起,打扰了,我退圈⭕”2020年5月,鹿晗
  •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孕妇要做的就是谨慎用药。相反,现代人普遍经历着过度照明的夜生活,这可能会引发潜在的对人类情绪的影响。
  • 哈哈学校国际学院办的国际美食节,都是东亚和东南亚的国家,然后去尝了印度的咖喱鸡饭和孟加拉国的鸡肉饭,算了,中国美食博大精深!感觉吃了一个礼拜的猪排,自己裹面包糠
  • #exo0408出道八周年快乐# [心] 只是思念着你们 24/7 漫长的一天又一天 如果听见了黎明的心跳 请像这样呼唤我的名字 “我们会成为和EXO灿烂的时
  • 佛祖用了一生的大悲心,为了众生脱离种种的苦恼,苦心用尽,抵当各种诱惑,烦恼永断,万德具足,彻悟明了发现了真理,清凉寂静的心进入涅槃境界;涅槃就是一切惑业凡尘消然
  • #肥仔打卡日记# 今天基友催人方式升级,都来抖音催我运动了。 不负她望,今天运动一个半小时[嘻嘻] hit+改善+动感舞操+KPOP尊巴 我真滴爱跳舞跳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