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作恶殃及子孙,后代需要承负的期限到底要多久?

《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甲看中乙的妻子,想纳为妾,便告诉了丙。丙看中了甲的财富,便找了一个同邑的浪荡子,用金钱买通了他,用阴谋帮甲达成了心愿。过了一年多,丙的阴谋败露,自己的女儿被杖而官卖,邑子的女儿则流落为娼。

初看这则故事,似乎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善恶报应故事,行恶者得恶报,而且恶报的程度和行恶的程度刚好成正比。

但我们又会发现它和常见的善恶报应故事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故事的过错方都是父辈,而承担责任者却是他们的子辈,也即父债子偿,这就是道教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承负报应。

承负是空想还是确有实据?

“承负说”系统阐述于《太平经》 :“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 ,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 ,故前为承, 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一人之治,比连不平 ,前后更相负, 故名之为负。负者, 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

也就是说,今人要承担先人行为善恶所带来的后果, 名为承;同样,今人的行为善恶也会对后人产生影响,名为负;代代相承相负 。

那么具体什么是承负?用古代一点的说法就是血脉传承者之间的气运会有所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反应在血脉往后传承最为明显。《皇极经世书》说,子时开天、丑时辟地、寅时生人。《太平经》所指的先人,是从黄帝时期以前上溯至寅时的人。这些先人在本质上是承天心而行的,但有小错失,且并不自知。这种不自知的小错失,通过血脉流传一辈辈积累下来了。这是人间世运下降的本质原因,也是承负产生的渊源之始。

如果用现代一点的话,可以这样来说,DNA最为相近的亲属中会出现气运相关联的现象,同时这种气运关联体现在父系往子系这个方向上最为明显,而同辈之间的影响则较小一些。

承负与阴宅风水的作用原理是有相通之处,首先,承负是讲气运往子孙的传递,风水是借环境造阵来进行趋吉避凶,而承负是通过功果福报来进行趋吉避凶。

正所谓善人居福地之说,大凡积德行善的之人,因有功果转化福报的支持,故而更容易得到更好的风水,这便是“福人居福地”说法的来历。

由于道教很看重人类自然的繁衍生息的自然性,所以从来不避忌传宗接代之事,并在修炼之中,也强调“欲修仙,先做人”,先尽人伦之责,方可言及大道。

前人行的善,如果没有及时转化,则它会积累为功果(也称为阴功),这个功果转化为气运后,会通过血脉传递到DNA角度来说最亲近的人身上,然后逐次向往传递。同样的,如果有行的恶没有及时消解掉,那么这个恶行同样会转化成不好的气运,传递到子孙身上,在发生转化后,就会体现出来。

天地万物皆受承负影响

《太平经》中认为,历史是一个时时包含着承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社会危机的造成均非仅仅由于当世的原因, 而是历史的长期积累造成的 , 因此不能让一人承担罪责 ,而是“人人有过于天地”, 但现实是“ 百姓适知责天, 不知深自责也”,并认为天地和一切自然事物跟人和社会事物一样也都有承负 。

一是人为天地“承负” : “天地生凡物 ,无德而伤之, 天下云乱, 家贫不足 , 老弱饥寒 ,县官无收, 仓库更空。此过乃本在地伤物 ,而人反承负之”。人承负天地, 是天地运行发生错乱 , 人承受其灾害 。

二是自然界事物间的“承负” : “夫南山有大木,广纵覆地数百步 ,其本茎一也。上有无訾之枝叶实, 其下根不坚持地 ,而为大风雨所伤, 其上亿亿枝叶实悉伤死亡, 此即万物草木之承负大过也。”这是山川草木受到的自然承负之灾, 唇亡齿寒,也是这个意思。

三是人为自然界事物“承负” : “南山有毒气 ,其山不善闭藏 ,春南风与风气俱行, 乃蔽日月, 天下彼其咎 , 伤死者积众多。”南山有毒气,因为风而传播到了其他地方,导致死伤众多,此为人承负了自然之过。

不过 , 对于自然事物的承负人们并不太关注, 对人自身的承负才是大家关心的;而人自身的善恶承负 , 人们最担忧的是对恶的承负所造成的灾病夭死,承负之善给人带来荫庇,但这种荫庇不是无限的 , 而是有限的 ;子孙放纵为恶 , 支付完先人荫庇,也难免夭死 。 

道教承负与佛教因果,有何不同

现在我们很多谈论罪福善恶的,都将道教之承负和佛教的因果联系起来,认为道教之承负就是佛教之因果,其实是错误的。佛教的因果是基于前世今生,业报轮回的角度;而道教的承负是基于现实世界,以整体论、系统论的观念来看待社会的。

1产生报应的原因不同

“业报轮回说”认为有情众生对世界万有的“无明” 是产生果报的根本原因。

认为报应的根源在于人的贪欲和无明,由过去的无明烦恼而造作诸业,播下生死的苦因 ,于是生起种种妄念 ,因此造成了生死的流转 ,堕于生生世世的六道轮回之中 。

道教“承负说”主张的施报者是“天”。这个“天”不仅有自然无为的元气的含义, 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有赏罚大权的人格神。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外力报应,其实不然。

各种人的承负都有善恶积累这个内因在起作用, 是对个体或家族的过去善恶的报应,今人的祸福是先人行为的结果,如果祖先有何过失,由子孙承担其责任。而且 , 善恶的记录、拘校、奖罚 (即报应的执行)大多是由众鬼神操作的。 

《有过死谪作河梁诫》说 , 记录承负的诸神包括山海陆地 、 诸祀丛社、 舍宅诸守、 司农祠官 (其他书中还提到三尸神、司命神等 ) , 还有大阴法曹每年岁末要拘校账簿 , 核算此人的善恶累积, “计所承负 , 除算减年 ”, 地阴神 、 土府神 “收取形骸 , 考其魂神” , 罪过多的至死 , 罪不至死的要 “谪作河梁山海 ”, 其他也 “各随法轻重, 各如其事, 勿有失脱 ”。众鬼神无时无处不在注视人的所作所为,对善恶的记录和对承负的执行毫厘不爽。

2受报主体不同

佛教之所以没有承负概念,是因为“业报轮回说”主张“自作自受”。个体所造业的果报,只能由造业者自己或其五蕴相续而生者承受, 众生现在所受的业报 ,必然是自己前世的宿业所感 ,不能由别人替代,即使象父母子女这样的至亲,也不能互相承受 。所以佛教的出家,讲究抛妻弃子与世俗切断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直系亲属的好坏完全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内。

“承负说”的受报主体不仅是自身, 有恶心恶迹,天就会夺其纪算 ,减少他的寿命 ,同时个人的行为还会影响到他的子孙 。“承负”简单来说就是祖先给后人留下的一笔“遗产”。如果前人做了很多好事,就给子孙留下一笔好遗产,让子孙能富贵、智慧;如果前人干了很多坏事,那就会给子孙留下一笔烂账,令子孙遭受身体、心灵、经济上的许多磨难。《太平经》里举例说,比如父母失了道德,有过错于乡里,后世的子孙必受乡里的过责,这是承负最简单的道理。

与《易经》中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同出一理。并且,“承负”有“十世一周”的性质,即十代祖宗的行为,会对后代有一定影响,警戒人们要为后世儿孙考量。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力行善事,却没有得到好的福报,就是因为承负了祖先之过错;为什么有的人做了坏事,但是却得了好的结果,是因为承负了先人之遗泽。

所以道教里讲行善,只是说行善可以有种种功德,但是却很少宣讲靠单纯的积善可以获得富贵的。

3解脱方式不同

“业报轮回说”提倡“业由心造、 回转有道”,主张通过因果法则以减少恶报,甚至消除业力的影响 。

大家都知道,道教是修现世的,而对于当前的现实利益,道教不会通过消耗福报来实现,而是创造了道家五术,以五术来济世利民,不但能解决现世问题,还能不断积累功行。

《太平经·解承负诀》说: “能行大功万万倍之先人 ,虽有余殃 , 不能及此身也 。”行大功德, 就是以忠孝等伦理道德规范为标准 , 为善去恶,得行此道者, 就能消除“承负”所带来的灾厄。

4作用范围不同

佛教的功行主要是在于普度众生,并且这个众生指的是有情众生,而无情众生是成不了佛的,所以佛教关注对象围绕的是人,其理论从人心下手,所言所论所行,皆是围绕人的觉悟成佛来进行。

道教则大不同,万物皆有灵性,度的是万物成道,所以道教关注的对象则是在天地万物及天地万物之外的一切,而人只是天地万物中最灵者,故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非是人为独尊。

所以道教中没有至尊的概念,即使是玉皇大帝这样地位极高的神明,一样是要听从元始符命的,但玉皇大帝本身又是元始的一个化身,元始本身是一切的源头,但却不是一切的主宰。

正因为如此,道教并不像佛教那样认为只有有情众生才能成就,而是万物皆可修行,皆可成就,在层次格局上比佛教要更大得多。只是世人多不察此,反认为佛教普度是大善,不可不谓之颠倒了。

承负的期限

那么先人的善恶行为是否能无限期的对后代产生影响呢?《太平经》中记载,承负是有期限的,过了这个时间限制,就不受承负之苦。

《太平经》说:“因复过去,流其后世,成承五祖。一小周十世,而一反初。或有小行善不能厌,囹圄其先人流恶承负之灾,中世灭绝无后,诚冤哉。承负者,天有三部,帝王三万岁相流,臣承负三千岁,民三百岁。皆承负相及,一伏一起,随人政衰盛不绝。” 

可见承负的大至期限是五代十世。如果只是后人无条件的承负先人的善恶行为,道教的善恶报应论就成为了绝对的命定论了,所以经中也告诉我们,只要个人能做大善事,虽先人有过失,也可以免于承负之灾。

【道家】心印经
《心印经》,全称《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或简以《玉皇心印经》称之。虽名托“玉皇”,实乃假借,其真实著者是谁?起源何时?已难考证。
大道易简,损之又损。《道德》灵文五千言,《阴符》宝字逾三百,此皆言简意赅,意理精深。而《心印经》全文仅二百字,道破玄机,直指根本,文辞优美,琅琅上口,久久诵读,妙理自明。
《清静》、《心印》二经,乃玄门道士日诵之经典功课,是大道之正宗,登真之密钥,堪为神仙之至宝,高上之心要。《清静》言性功,性中有命。遣欲、澄心、灭毒之法,若无命功基础,心息难依,清静难证。《心印》言命功,命中有性。有无、三一、玄牝之理,若无性功智慧,真伪难辨,圣凡难明。故学者当知:命即性兮性即命,性命须臾不可离。要得此身长不死,安心混沌未分前。

大道无名,为何强名《高上玉皇心印妙经》?高者极远矣,上者极尊矣,玉者极贵矣,皇者极大矣。心者,官君、核心也;印者,印信、符契也;妙者,微明、玄趣也;经者,路径、方法也。《心印》之道,乃是玄门极“尊贵远大”之无上妙法,而暗含官制阴阳号令鬼神之符契。

何谓之“心印”?心是何心?印是何印?心与何印?何以印心?

太上道祖曰:“言有宗,事有君。”夫心者,一身之主,万法之根。其大无内,其小无外。大则包罗天地,小则隐在毫芒。修之则作佛成仙,纵之则披毛带角。存之於内则为性,施之於外则为情。千变万化,无有定时。故圣人教之修心,即修道也。教之修道,即修心也。

印者,信也。道士行法,必假以印,以此检束心身,正己应物,差役鬼神,呼召风雨。盖古人印心,今人印木。后世无知,心劳力屈,不能自胜,是以未悟之前,须假木印,既悟之后,惟在心印。

天性者,人也;人心者,机也。天人一气,隐显相通,和气致祥,沴气致殃。古人心印于天,举念而天已知;今人心隔于天,数奏而天未格。盖人心与天心离绝,凡心与圣心悖违也。故夫逆天暴物,悖道败德,皇天震怒,祸亦随之。有如成王悔过,偃禾返风;宋君一言,火星退舍,是皆精诚格天,转祸为祥之征。是以祸福无门,惟人心自召。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善恶之应,如影随形。

天以运斗为机,人以运心为机。天人本自相印,灵而有性,虚而无象,寂而常感,感而有应。心印者,以心感心,心心相印;以心感物,物我同源;以心感天,天人一气;以心感神,万神俱集。寂然无声,一言而大动天下,是以天心动化者也。太上道祖所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此皆心印也!是以祖师常言:“人心常要合天心,铁杵成针功要深。直待火烟烧灭后,那时矿尽是真金。”天心得以印,則三光皎然;人心得以印,則神室清明。以之修身则身修,以之治国则国治。

《心印》妙经,有“法简、效速、理深、用广”之善。

所谓“法简”:心印之法,至简至易,删繁去奢,损之又损。其要在于“默朝上帝”中行“存无守有、出玄入牝”之法。实乃黄老正宗“执两用中”之要诀。可谓“一言半句便通玄,何须丹经千万卷,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罗天。”

所谓“效速”:心印之功,证验有时,不用三年温养,毋需九年面壁,心神相会,“顷刻而成”;神气相抱,“百日功灵”;诵持万遍,妙理自明;默朝上帝,一纪飞升。可谓明明白白,直言不讳。

所谓“理深”:心印之经,虽二百字,然字字真机,上药之甄别、上帝之朝观、无有之存守、玄牝之出入、回风之精妙、天光之履践、三品之聚散、一理之贯穿、日月之相通、真神之永得……此等种种,妙莫能言,若不能穷理尽性,何以复命印心?

所谓“用广”:心印之道,小则修之于身,固蒂根深,松柏青青;中则建之以功,一得永得,顷刻而成;大则行之以道,窍窍光明,一纪飞升。履践天光,挥斥雷霆,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入石飞形,出入无碍,逍遥太虚,神通莫测矣!

天向一中分造化,人於心上起经纶。观今之世,正宗失授,心法失传,学者多不得明师传授,往往道听途说,不寻心中之至宝,但求纸上之玄文。可曾知“符图印诀皆文具,运用存思添念虑。寂然不动见天心,有感必通知妙处”。迷耽外物,心神不全,谈玄说妙,人神不应。何以感通天地?何以凝结大丹?

天地交而万物通,圣人作而万物睹,自然孚感之道也。人心与天通者,盖由赋形受命,元自天来。是故精诚发於内,则神气动於天。人心虚明,天光发辉,如镜鉴形,美丑自见。是故圣人虚广其心,持养其神,混同其气,淡化其形,而与道浮沉。如此则万物之化,无不偶也,百事之变,无不应也。故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知天道,此言真心彻照,精诚内着,心领神会,此感彼通也。

得道之真人者,怀天心,抱地气,合神机。同乎大和,含乎精诚,纯乎道德,上下一心,此感彼应,示信达诚,守中行正,物来则应,物去则静。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鬼神合灵,与四时合信。外与物化,心与天游,物我玄同,真机浩浩,无象无名,无己无功,何有“大患吾身”之叹?

《心印》妙道,可谓阐天人之大化,统列圣之心要,摄群仙之妙本,开诸真之密语。循此道者,当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印其心,顺其情,理其气,导其欲,聚其力,凝其神,施其功,立其德,归其真,证其道。

以心印心,心心不异,以心印物,物我不二;以心印事,则事必成,以心印功,则功可立,以心印道,则道必通,以心印神,则神必降。 

故曰: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印用功夫,若欲纸上求妙法,笔尖蘸干洞庭湖。

没有欲求的心是平静、包容一切的,相信是非评判的心,必求“是”斥“非”、贪“成”恐“失”,便不再平静、包容,心生欲如生饥渴,苦累开始。欲贪常生,饥渴不断……

暂不要相信那些引起我们喜欢、不喜欢的种种贪嗔判断,或说引起不满的判断。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平时的任何判断都离不开条件,头脑、身体是条件,时代、环境是条件,……在这些条件下产生的思想判断,也就必是相对条件下的评判经验,定受条件制约,或说有其片面性,无法断定其内容是绝对正确、绝对真理。

既如此,就暂时不去相信这些引生不满的评判内容,那么“挑剔”的心态就会慢慢没有,直至只剩当下清明的觉知——舍念清静。

当年佛陀回忆起其幼时的初禅心路,正是不带成见评判、无所期待地觉知着呼吸……那么,也就不难理解当代一些尊者常提的“只是觉知、就只是知道”这类的含义了——!

就是说我们平时除了觉知外,还对觉知对象“品头论足”,或对如何觉知还提种种要求,并且相信且执行着这些欲求。

而现在不依止、不相信直至放弃对觉知及内容、对象的“指手划脚”——不评判、不立标准,就自然的只剩下无欲贪的觉知了。它是纯减法,不是又增设个特殊要求的什么觉知生起来。

即觉知本身或粗或细,是感觉这还是感觉那,只以发生的觉知现实为准——不预判目标,不期待效果。也就是所谓无刻意、无紧盯的自然觉知了。也即觉照,就如阳光般平等普照,不择万物“善恶”。

有想法不怕,觉知到后,因不信其内容而不再跟其欲贪判断跑,就是了,就是依止觉知,接纳现实,回归本来。

培养只是觉知的过程,其实就是减少造作、渴爱的过程,也是戒定慧生起的过程,直到某一刻见证身心即苦(缘生),生命无我。心灵痛苦不止的真正原因和解除方法也便亲自确定无疑地找到了……!

依此实践者,最终将体验到(瞬间的):体现着生命现实的种种感觉状态,其内容其实正是各种条件聚合下的结果,是不断依众条件变化的、被动而生的,内容里的个体现象都非独立存在的。

或说这活着下的感觉,其内容中的个体差异体现的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不停变化、无法分割的整体性存在。即:感觉中的我与我之外的一切“隔阂”消融了,接纳了一切感觉内容,或说接纳了现实。

这时,生起的心,不再对发生现实挑剔、挣扎,也就没有了不满心态。所以,不是见证缘生世界外有个空性,而是缘生属性无恒常实有性,便称为空,故说缘起性空。并不是一种感觉中的“没有”东西,那仅是缘生下的一种状态而已,如空定,或想象中的一种空无境界。

又如,平时看到的空间,好象是空的,没有东西,可换了条件、角度,原来是有空气、各种场等。这就是因不同条件产生的不同感觉而已。执取这些具体空态,就生欲贪,不是心解脱于苦,反是生不满。

心无不满的觉者,仅仅是依觉知见证了觉知本身(内容)的缘生属性,包括其必然的局限性。故不再执取评对判错、知多知少、能力高下、成败得失……!

而不是进到或找到了可于未来、死后进到某个状态、世界里,或进到个无身心的空里,才是解脱,才能解脱。

佛法或说正确灭苦方法,只是对身心缘生角度,去充分体验的方法,由此见证生命状态完全只是条件性兑现结果,而获心灵无苦解脱。

缘生角度和充分体验,是其不可或缺的。
不是缘生角度,或没有充分体验而只是思维分析等,都不能达成心解脱于苦。

如无常性、被变性、非我性、相对性、局限性、……都是指的这个角度。即否定了生命体具备全知性、全能性。然,这些概念、结论,也只是依相应灭苦方法亲身体验的“方便”表述。

至于其他领域方面的,与灭苦无关,故非灭苦法范畴。如缘生之外有无什么,有无绝对恒常的什么或真理,不是灭苦求证范畴。其实,亲验了“自我”缘生,也便知这些实无法也无需探及。

当然,也不是研究让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医学、艺术……如何“好”,怎样“改善”的问题;更不是让人如何能获得貌美、音美、身美、能言善辩、有名有利……等“福报”的方法。

《杂阿含经》的正观便是明证:观身心五蕴的无常……,则喜贪尽,心解脱。而非不如此正观,做其他什么,也能达心解脱。

——觉醒行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是很充实且满足了很多愿望的一天! 去皮肤医院看了脸上反反复复的痤疮 我终于明白了 与其盲目试错买很多护肤品不如定期去医院对症下药更实惠且有效 趁着等号的时间
  • 真的是很累的一天 早上陪学生去拉练 来回18公里 去的时候就感觉腿快废了 到了基地听闻高文毓老人绿化荒山的毕生经历 深感敬佩 回来时候耐不住 因为已经有点晕了
  • #杭州近视眼矫正手术##济南近视眼手术# 记得手术后回家就倒头睡到了第二天,毕竟我睡眠质量还是很好的,醒来之后眼睛简直高清。目前双眼是1.2,超级开心,每天睁开
  • #上海合租[超话]#房东直租,无中介费,押一付一 vx 13701694567 vx 13701694567 浦东6号7号8号11号13号线近地铁房 靠近市中
  • 『醒覺』命運可信不可迷,不要以為一切都是註定。不要輕信"大師",大師經常"搵笨"(忽悠)。很多人遇到困難或挫折,遇上疑惑,尋求從自己的"命理"中找到解決的辦法或
  • 2003年,梅艳芳去世,留下2亿遗产,然而在葬礼上她母亲一脸开心,哼着歌,坐等拿到遗产,没想到梅艳芳留了一手。 张学友付了85w医药费,也没得到感激。 梅艳
  • #普罗星球带你逛展览# 世界自树而生——“树,树”展览于上海盛大开幕 展期:2021.7.9—2021.10.10  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
  • 【曾经是潮流风向标的 I.T ,为什么现在影响力越来越有限了?】从 1980 年代在香港代理马丁靴和 Levi’s 牛仔裤起家, I.T 集团靠国内外潮流时间差
  • 【山川大河】 三亚亚龙湾 亚龙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亚市东郊的一处优质热带海滨风景区,沙滩平缓开阔,沙粒洁白细软,海水清澈澄莹,海底资源丰富,生长众多
  • 9.14 状态很不好的时候我会去回想身边的小幸运 那些让人想起心里就觉得温暖和无限善意的人和事 这样能给自己削弱些许负能量 有时候想想,抛开诸多劳心费神的职场规
  • #南锡cp[超话]##金南俊0912生日快乐# #4399南锡久久# 【 210912】happy namjoon's day 南俊相关 [#RM생일ㅊㅋ
  • ♡◦ 哈哈,收到一辆小电驴 最近换了工作地点后,经常要两个地方来回跑,平时都是选择骑共享单车。 今天下午去开会,同事送来两把钥匙,说她的小电驴现在也不骑
  • 在你的文章熏陶下这两年来,我也改变了很多,认识到了很多的自身缺点,但是说实话,意识到自身有问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改变自己更是一件非得下狠心才能有结果的事情,我最
  • 767年前的今天,1254年9月15日,马可波罗出生于威尼斯,他是作家、商人和旅行者,并沿着“丝绸之路”探索中国。他是第一个为这次旅行编制详细记录的人,写成了著
  • #仙女棠的玻璃糖罐# 爱丽丝花园 #爱丽丝花园[音乐]# “我喜欢你!为什么呢?因为乌鸦像写字台! 你知道乌鸦为什么会像写字台吗?乌鸦怎么会像写字台呢?因
  • 面相分析: 从面相来看,长相较为秀气,只是山根细窄,在事业方面缺乏足够的企图心和气魄,也缺乏足够的耐力,遇事往往会表现出常人不一样的急躁与焦虑。结合眉毛过于散
  • #宝妈创业兼职[超话]##宝妈交流##宝妈育儿群##百诺恩苗妈zzf2006311# 今天必须跟大家安利这个 百诺恩益生菌亲自体验感受 益生菌是前天上新的,
  • 宁浩icon拍摄《心花路放》时,开头有一场袁泉委托律师郭涛,找黄渤签离婚协议的片段,拍第一条时郭涛突然打断拍摄:“导演,这里我有点小想法!” 郭涛表示,这个律师
  • #早安,咸宁#【相信自己,你是你人生的唯一负责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一点错误便会质疑自己的能力;时常觉得自己不重要,觉得没有成就感。是时候做出改变了。每个人都
  • #蒂凡鱼尾婚纱# 独特的袖口设计,轻盈飘逸。如星辰般的刺绣结合鱼尾的设计风格,衬托出穿着者曼妙婀娜的身姿。 更多婚纱礼服尽在#蒂凡##泰州婚纱##泰州新娘跟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