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章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自三十八章開始,是《老子》下篇,又名“下經”,整個連起來,上經講“道”,勉強給它一個範圍,是講“道之體”,講“道”的根本。下經講“德”,“德”是講用,在古代文學上解釋“德”為“得”,好像一個東西得到手裡,所以是“德者得也”。現代的名詞是說其成果、效用。

下經開始講“德”,就是講“道”的用,以及它的現象。下面很多的話,看起來是一樣,仔細研究起來,有很大的差別。因為上經講“體”,下經講“用”。舊的觀念說,上經講“道”,下經講“德”。所以,同樣的字句,從“道”的角度看,與“德”的角度看是不同的。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礼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上德下德 上仁上義上礼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正上品的道德,以現在觀念而言,就是說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一個大善人,並不以為善是了不起的好事,他做善事,只是他的普通行為,表面看不出是在做善事。如果讓人看得出他是“善人”,是在做道德的事,這已經差太遠了。

上古的文化,對於道德的行為,始終注重四個字,就是“陰功積德”。主張做好事要“陰”的一面,不是“陽”的一面,要使人看不見;為別人做了好事,別人並不知道,幫助了別人,受幫助的人也不知道。這就是陰德,這也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以老子的觀念來看,所謂 “下德”,是不上品的道德。“不失德”就是已經被人看出來 的德行,那是著了相,所以是“下德”。依佛家來講,“著 相”就不高明了,《金剛經》也是叫我們不著相。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這句話是解釋上品的道德行為,是說做了善事,看不出來他在做善事。“上德無為”是說上 德的作用,是合於形而上的道體;“而無以為”是說他在作 用的時候,是自然的,不會給人看出來,沒有一個目標,也是很輕松地把一件事做了。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等而下的“下德”,就差一點了,是有所作而有所為的,看起來孜孜為善,人人知道他是好人,又做好事。這是劃分“上德”與“下德”的原則標準。

下面解釋“德”字的無為,繼續說到“仁”。“上仁為之而無以為”,這個“仁”字的說法,與“德”字一樣,如果重複起來,亦有四句,這就不重複了。“仁”字之後就是“義”,“上義為之,而有以為”,解釋這句話,與前面相同:上品的仁義,是看不出仁義,看得出來所做是仁義的事,已經差得多了,所以那是假貨,伪造的假藥。

“上礼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仁”、“義”過了就是“礼”,真正的“礼”並不是代表礼貌,礼貌是中國文化“礼”的一種,“礼”字是我們國家民族文化的根本之一。中華民族被稱為“礼義之邦”,並不是說中國人看到人就作揖叩頭才叫作礼,那只是礼仪、礼貌。真正的“礼”是高度的文化,以現在的觀念而言,文化包括一切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歷史文化,乃至個人做人做事的原則規律等等,所謂政治、軍事、教育、經濟、社會等等一切都包括在內,這都是“礼”。

老子說,“上礼為之”,真正的“大礼”,所注重的文化究竟是什麼?那是形而上的基礎,那個最高處“而莫之應”,那是看不出形態的。所以,我們中國自己認為文化衰微的時候,會給自己粉飾門面,去把老子這句話解釋成我們的文化沒有衰微,“莫之應”,只是你們看不出來而已!

其實,真正的“礼”,看不出“礼”的作用,普通的人更是不懂,所以“攘臂而扔之”,膀子一舉就把它丟掉了。大礼看起來好像是礼一樣,其實真正的礼貌,在鄉下偏僻的地方可以看到,人們表示歡迎的方法,不懂得叩頭作揖,更不懂得握手鞠躬,只要一看到人就叫:“哦!客人來了!”這就是礼。可是我們都市中講究礼貌的人,看到這種礼“攘臂而扔之”,揮手丟之,認為鄉下人沒有受過教育,不懂礼貌。其實,那才是對的,那是至誠自然的礼。甚至他只說一聲:“嘿!你來了!”真不曉得有多麼親切!那是真正的礼。只不過我們在都市社會搞慣了,看到這個情境“攘臂而扔之”,覺得自己倒霉,碰到這個沒有教養的人。這都是因為我們不真正懂得礼的原故。

這一篇文字雖然很淺,意義卻頗深,因為老子講到了道、德、仁、義、礼等五個階段。上經已經講過了“道”,這裡不再講了。這一篇他究竟說些什麼呢?這與《易經》的《係傳》一樣,就是一篇人類文化進化史的描述,也可以說是對人類文化進化史的感叹。嚴格地說,他是感叹人類文化的退步。站在東方道德文化的立場來看,乃至以西方宗教文化的道德角度來看,人類沒有進步,只有退步;也就是,物質文明是越來越進步,精神道德的文明越來越退步,越衰弱。假使我們不仔細留意去讀,會覺得老子這些文章沒有什麼道理,何必啰唆!實際上,這裡《老子》所說的,等於《礼運·大同篇》孔子感叹人類文明的退化一樣。

德仁義礼失後該若何
“故失道而後德”,上古的人個個有道,只要講到道,大家都是有道之士。時代嚮前,“道”漸行消失,才產生了“德”,用“德”作為行為的標準。“失德而後仁”,時代更嚮前走,到孔子的階段,拼命提倡“仁”。到了孟子戰國時代,“仁”又靠不住了,又提倡“義”。每個時代產生的思想主張,所表達、號召的都不同,所以說,“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礼”。到了“礼”這個階段,包括有了法制,“礼”與“法”是連在一起的,因為社會人心壞了,所以在文化教養方面,希望個個有“礼”。

“礼”是屬於教化方面的,教育亦難成功,人長大後進入社會,競爭使彼此相互傷害。所以,只好構成法律,就是“礼”而後有“法”,“法”沒有效用之後而有“刑”,不守法的人,只好把他抓來用刑了。若連刑都不起警嚇作用時,那就無法講了。所以說,老子這裡是一種感叹。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在老子的時代,社會已經退步到提倡“礼”的階段。我們要如何讀老子的書呢?我們看人類社會,整個世界科學文明的發展,在工商業發達的國家,教育跟著也普及了。照說,教育越普及,人應該越好啊!可是,事實上天下思想反而越亂,社會的犯罪行為越多。反轉來看鄉野的地方,鄉野之人沒有受過教育,他卻不敢犯罪,行為比較朴實。所以說,人類缺乏忠信才需要“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一生從事教育的,深深感覺到所謂教育,不知究竟是過還是功,教育的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人讀書是為了多得知識,不過,是有知識好呢?還是沒有知識好?在我個人來說,現在深深感到,當年如果不讀書,現在不曉得多舒服!很後悔自己年少的時候,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不去學耕田?春天種田多舒服啊!知識越多痛苦越深,學問越渊博煩恼越大。所以很多人對道德學問的觀念極為擔忧,不但忧國忧民,學了佛的人,還要擔忧眾生。你說,這個知識對我們有好處嗎?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前識”就是預知,等於西方宗教說的“先知”,東方稱之謂“神通”,也就是未卜先知。一個人坐在那裡打坐,希望能曉得明天的事,曉得前世的事,可是老子說:“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有了神通的人,最後家也丟了,都變成了精神病。不要以為有神通就有好處,其實有了神通,智慧越大,痛苦越大;沒有智慧的人,還只是擔忧明天怎麼吃飯;有了智慧的人,要擔忧未來的世界怎麼變,又要忧愁社會怎麼變,也就是擔心這芸芸眾生要怎麼變。自己肚子都度不了,還要度眾生,這就是“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從老子這個論點看來,他好像是一個笨人,而且越來越笨。但是,不必驟下斷語,再看他下面的說法。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老子說真正的大丈夫,走實在的路子,只有修道。道是什麼?無為。依照佛家來講,就是“萬缘放下”,大丈夫不走微末的路子,要走實在的路子。“道”就是把所有的知識,一切統統丟開了,聪明智慧都丟掉,回歸到朴實無華。“去彼取此”,去掉那些外表的華丽知識,找回自己生命本來的朴實。老子的榜樣是什麼呢?就是“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回歸到在媽媽懷抱時期那個狀態,什麼都不知道。你罵他時是笑笑,那多好啊!罵與贊揚都差不多,沒有分別。牛奶與剩菜混在一起,他也不分別,那都是“朴”,回到那個朴實的身心。

出现业障怎么办?

生活、工作或修学遇到阻碍,有人会说“业障现前了” 。生病或意外受伤,有人会宽慰自自己“算是消业了吧” 。那么,业,到底是怎么来的?怎么做,才能消除业障?

因果业力

“形形色色世间界,皆由众生业所生”。《俱舍论》中的这句偈颂,说的是世间一切,包括顺逆苦乐,都是由众生业力所感召而生的。因果,是这世间最宏大的规律。

1⃣️ “身语意”三业

一般而言,业分身、语、意等三业。内心生起想做某事的意志,称为意业;身体付诸行动和通过语言表现、落实了这种意志,即是身业和语业。

我们日常的所思所想、行动和语言,都不是想过就算、做过就完的,这些都会成为因缘中的一种,在现世或未来世的轮回中,促成某种结果。

前世、今生、未来,连续不断的身语意的行为,作用与反作用,无数因、缘、果的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因果业力的大网。其实,世上没有什么事是完全偶然发生的,都是被往昔造下的各种业力推动,因果前后相续而形成的强大势能,在某个时点被触发,从而显现出来的。所以,佛教中常说,“业力不可思议”。

业的规律是未造不遇,已造不坏失。就是说,自己没有造过的业,不会成熟在自己身上;造过的业,不论相隔多久,因缘具足时便会在自己身上成熟。

2⃣️ 善业 恶业 无记业

但是,业并非全是不好的。从长远来说,会带来快乐的行为,称为善业;即使眼前看着快乐,但会给未来长远造成痛苦的行为,称为恶业。还有一种非善非恶,比如在渴了在喝水、给自己修剪指甲,既没有起善念,也没有起恶念,不好不坏,算是无记业。

所以,相信因果的人,在考量一件事能不能做,重点并不在于眼前,而是看未来、看轮回中的长远影响。例如持戒和忍辱,肯定是要放弃掉一些世俗享乐的、刺激的,甚至是吃亏的,把来自他人的轻视、误解、毁谤自己消化掉,而不是当即以牙还牙,但从长远看,这些都可以直接减少恶业的形成、化解过去的违缘,甚至有助于解脱出这痛苦的轮回。

断恶修善,是每个人必修的功课。佛教中有“十善业”,指断除十种恶业并采取对治的行为,包括:不杀生,并放生、护生;不偷盗,不邪淫,并行持布施,这是身的善业;不恶口、不妄语,并说诚实语;不两舌,不绮语,并化解怨恨,这是语的善业;不起贪心,而修持舍心;不起害心,而修饶益心;不生邪见,而依正见等等,是意的善业。

3⃣️ 定业 不定业

简单地说,业的成熟有四种情况:一种是今生造业,今生受报;一种是极大的善业和极大的恶业,下一世一定会报应;第三种是肯定会报应,但也许是几世之后,也许更长时间。

第四种是不定业,有的本身即是不定业,有的则由定业转变为不定业——当业因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遇到强大的对治力,果报就有可能被削弱乃至消除。

4⃣️ 别业 共业

业又可以分为共业和别业。共业指一群众生共同的业力因果,别业指个体生命各自的业力因果。

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负荷者。这份负重感,这股无形的牵引力、推动力、压力,就是共业的表现。时代会变,社会在变,因为业处于动态变化中。

而别业,就是在这个大环境里,因为每个人自身不同的选择、所做所为而造作下的善业或恶业。

忏悔业障

尽管我们全然不记得过去世曾经做过什么,而业的规律又是已造不失,难道只能被动地接受果报,无计可施了吗?

有的人,若依然不信因果,不愿断恶行善,不能至诚忏悔罪障,还在重复自己过去的造业模式,那未来的果报基本上就是注定的。

但业报也并非完全一成不变的,通过忏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业报成熟的程度轻重、成熟的时间等等,例如重罪轻报、延迟受报等等。但其中涉及诸多因素,个人忏悔的力量也不一样,无法一概而论。

忏悔,包括忏和悔两方面。简单地说,忏,是请求原谅;悔,是不再继续犯错。如果将业力比作种子,本将发芽、生长、结果,但通过至诚忏悔(根据忏悔的方法和用心力量的不同程度有所区别),使业力停止增长,甚至就像以猛火沸汤煮过种子一样,使得业种无法成熟。

忏悔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忏悔的方法和力量。其中,忏悔方式包括作法忏、取生忏、无生忏等。通过诵读佛经、持念佛号,拜《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或持念《大悲咒》《楞严咒等》,以至诚求忏悔之心和佛菩萨的加持,以此减轻甚至消除业障。此外,还可修空观或实相观,将业种消融于实相的觉照力中。

除不同的忏悔方式外,忏悔时心力的强弱也直接影响到忏悔的效果。佛教中说,“愿力大于业力”,不管是发愿还是忏悔,力量是可以超过业种子形成的力量。但如果只是心不在焉地念咒、诵经,或是抱着功利的心态,力量还是很微弱的。严重的业力,必须以猛利的手段和心力才能对治。

忏悔是对自我的反省,也就是“自觉”。佛,即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解铃还需系铃人,造下的业力最终还是要靠自己,通过忏悔、通过自觉,来化解一切的业障、烦恼和心结。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自觉能达到怎样的程度。

出现业障怎么办?

生活、工作或修学遇到阻碍,有人会说“业障现前了” 。生病或意外受伤,有人会宽慰自自己“算是消业了吧” 。那么,业,到底是怎么来的?怎么做,才能消除业障?

因果业力

“形形色色世间界,皆由众生业所生”。《俱舍论》中的这句偈颂,说的是世间一切,包括顺逆苦乐,都是由众生业力所感召而生的。因果,是这世间最宏大的规律。

1⃣️ “身语意”三业

一般而言,业分身、语、意等三业。内心生起想做某事的意志,称为意业;身体付诸行动和通过语言表现、落实了这种意志,即是身业和语业。

我们日常的所思所想、行动和语言,都不是想过就算、做过就完的,这些都会成为因缘中的一种,在现世或未来世的轮回中,促成某种结果。

前世、今生、未来,连续不断的身语意的行为,作用与反作用,无数因、缘、果的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因果业力的大网。其实,世上没有什么事是完全偶然发生的,都是被往昔造下的各种业力推动,因果前后相续而形成的强大势能,在某个时点被触发,从而显现出来的。所以,佛教中常说,“业力不可思议”。

业的规律是未造不遇,已造不坏失。就是说,自己没有造过的业,不会成熟在自己身上;造过的业,不论相隔多久,因缘具足时便会在自己身上成熟。

2⃣️ 善业 恶业 无记业

但是,业并非全是不好的。从长远来说,会带来快乐的行为,称为善业;即使眼前看着快乐,但会给未来长远造成痛苦的行为,称为恶业。还有一种非善非恶,比如在渴了在喝水、给自己修剪指甲,既没有起善念,也没有起恶念,不好不坏,算是无记业。

所以,相信因果的人,在考量一件事能不能做,重点并不在于眼前,而是看未来、看轮回中的长远影响。例如持戒和忍辱,肯定是要放弃掉一些世俗享乐的、刺激的,甚至是吃亏的,把来自他人的轻视、误解、毁谤自己消化掉,而不是当即以牙还牙,但从长远看,这些都可以直接减少恶业的形成、化解过去的违缘,甚至有助于解脱出这痛苦的轮回。

断恶修善,是每个人必修的功课。佛教中有“十善业”,指断除十种恶业并采取对治的行为,包括:不杀生,并放生、护生;不偷盗,不邪淫,并行持布施,这是身的善业;不恶口、不妄语,并说诚实语;不两舌,不绮语,并化解怨恨,这是语的善业;不起贪心,而修持舍心;不起害心,而修饶益心;不生邪见,而依正见等等,是意的善业。

3⃣️ 定业 不定业

简单地说,业的成熟有四种情况:一种是今生造业,今生受报;一种是极大的善业和极大的恶业,下一世一定会报应;第三种是肯定会报应,但也许是几世之后,也许更长时间。

第四种是不定业,有的本身即是不定业,有的则由定业转变为不定业——当业因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遇到强大的对治力,果报就有可能被削弱乃至消除。

4⃣️ 别业 共业

业又可以分为共业和别业。共业指一群众生共同的业力因果,别业指个体生命各自的业力因果。

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负荷者。这份负重感,这股无形的牵引力、推动力、压力,就是共业的表现。时代会变,社会在变,因为业处于动态变化中。

而别业,就是在这个大环境里,因为每个人自身不同的选择、所做所为而造作下的善业或恶业。

忏悔业障

尽管我们全然不记得过去世曾经做过什么,而业的规律又是已造不失,难道只能被动地接受果报,无计可施了吗?

有的人,若依然不信因果,不愿断恶行善,不能至诚忏悔罪障,还在重复自己过去的造业模式,那未来的果报基本上就是注定的。

但业报也并非完全一成不变的,通过忏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业报成熟的程度轻重、成熟的时间等等,例如重罪轻报、延迟受报等等。但其中涉及诸多因素,个人忏悔的力量也不一样,无法一概而论。

忏悔,包括忏和悔两方面。简单地说,忏,是请求原谅;悔,是不再继续犯错。如果将业力比作种子,本将发芽、生长、结果,但通过至诚忏悔(根据忏悔的方法和用心力量的不同程度有所区别),使业力停止增长,甚至就像以猛火沸汤煮过种子一样,使得业种无法成熟。

忏悔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忏悔的方法和力量。其中,忏悔方式包括作法忏、取生忏、无生忏等。通过诵读佛经、持念佛号,拜《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或持念《大悲咒》《楞严咒等》,以至诚求忏悔之心和佛菩萨的加持,以此减轻甚至消除业障。此外,还可修空观或实相观,将业种消融于实相的觉照力中。

除不同的忏悔方式外,忏悔时心力的强弱也直接影响到忏悔的效果。佛教中说,“愿力大于业力”,不管是发愿还是忏悔,力量是可以超过业种子形成的力量。但如果只是心不在焉地念咒、诵经,或是抱着功利的心态,力量还是很微弱的。严重的业力,必须以猛利的手段和心力才能对治。

忏悔是对自我的反省,也就是“自觉”。佛,即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解铃还需系铃人,造下的业力最终还是要靠自己,通过忏悔、通过自觉,来化解一切的业障、烦恼和心结。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自觉能达到怎样的程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提升居民用电可靠性莆田供电公司攻坚整治高故障线路】近日,国网莆田供电公司组织20多名施工人员,对新度镇10千伏步云线高故障线路进行攻坚整治,进一步提升沿线居民
  • 你不如举目四望,定会看见,祂正与你的孩子一同游戏。”你所有的时辰都是飞越穹苍的翅翼,从自我飞向自我。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以自己的固执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仅是默忍或是隐怒,但是日久也可能反目成仇。
  • 
处女座♍:本周最需要关注的就是自己的钱包,你们可能会高估了自己的经济能力,去购买一些并不需要的东西,但买完以后会后悔。公司内部也许会有比较大的变动,自己要稳住
  • #凌清远[超话]#F.V公寓日常 第一章试读已经放在爱发电了,试读章都可以看,试水看看合不合你们口味,今天的主要人物是悖论两个角色,下次应该是听鲸,再下次错号。
  • 】橘子皮的临床功效20则1.橘皮可以防晕车在上车前1小时,用新鲜的橘子皮,向内折成双层,对准鼻孔,用手指挤提捏橘子皮,皮中就会喷射出无数股细小的橘香油雾并被吸入
  • 可能是之前输入了太多比较creepy的描述,导致明明是很温暖的场景语句,它都可以画出犯罪现场调查的感觉[苦涩]不过我看了几遍代码,好像也没看出可以用来加强反馈的
  • 4、地方“真金白银”落实稳外贸 6月有望进一步向好5月份,随着全国物流与产业链供应链等得到较好修复,进出口数据增速也企稳回升。特别是,5月长三角地区环比增长近2
  • 我如今衰败,绝望地等待,还有回不去的夏天,阴雨连绵的几个月我已经贫瘠太久而无法抑制想象或者是回忆一直在担心我会不会失去幻想,失去自己(一些仍在回忆的夏天)看完微
  • 正因为天德月德在所有命理神煞中属于大吉星,所以命有天月二德的好处很多,遇此命主一生安泰,不犯官刑是非,即使偶然遇匪遭盗,也能够逢凶化吉。’月德贵人也是以生日为主
  • 离开母星的第27天,今天依旧是非常想家,碳基生物总是做一些对技术革新和物种进化毫无意义的事情,而它们似乎非常热衷于此,这令我感到疑惑,也让我感到寂寞。在开赛前我
  • 但是小弟看球的确不多,很多比赛不了解或者没看过甚至忘记了,目前只整理了四十余场#每日欧洲杯推荐[超话]##ENJOYZ聚好货#对喜欢运动的人来说,夏天是一个可以
  • 杨幂对待自己身材把控十分严格,多年来就没松懈过,毕竟,女人三十之后身材真的就看自己(大实话)。杨幂对待自己身材把控十分严格,多年来就没松懈过,毕竟,女人三十之后
  • 节目里,于文文被问到“如果让你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但只能活到60岁,和你平平凡凡的长寿到老,你会选择哪一个?你是用自律投资自己,还是用放纵透支自己,你过的将是截然
  • 话说我确实是怂了 在这里向亦菲说抱歉 虽然信誓旦旦地说:我帮你要V 但我很怕她旁边的是她的cp 会不会被揍啊《记录有趣的 亦菲勇敢 我不勇敢的一天》故事要从乐
  • 所以我端午节要走的时候一直和他说妈妈要回去上班了要和姥姥多玩两天他是听懂的,并且也没有因为我不在而哭泣闺蜜和我说她怀二胎了,我真是代入了,无法想象这刚刚快要解放
  •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启示我们:“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仍然有勇气继续活下去,没有比这更本质的英雄主义了。”印竹会心:记得某位哲人说:最好的生活状态是在种种友谊之中得到
  • 世间多事人,相趁浑不反,我不乐生天,亦不爱福田。无事何须读文字,削除人我本,冥合个中意。
  • 8. 展现能力的“显示器”推动工作的“加油站”。8. 展现能力的“显示器”推动工作的“加油站”。
  • 纵观黄姓的播迁过程,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即由黄国——黄歇,发展至淮阳、江夏黄氏,进而播衍出金华、邵武等黄氏望族等分支旁系,然后播迁出海外异域黄姓,他们源出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