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月饼奶奶”送出近3万只月饼#【坚持整十年 今年海宁“月饼奶奶” 又送出近3万只月饼】十年之约,缘起于一只喷香的酥皮鲜肉月饼。

每年到了中秋节,住在嘉兴海宁颐和家园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就多了一份念想。他们想念这只月饼,更挂念做月饼的奶奶沈月娥。

从2012年起,沈月娥每年中秋前后会给养老院的老人、环卫工人送上爱心月饼,暖心举动一持续就是十年。

如今,沈月娥已经79岁,而每年给大家送月饼,已经成为了彼此之间的牵挂。

凌晨3点忙到晚上11点

今年送出近3万只月饼

中秋前后,沈月娥的节奏是这样的:凌晨3点起床,和面、揉面、擀皮、配馅;凌晨5点多,邻居老姐妹赶来帮忙,帮着一起烘烤、包装;白天,把做好的月饼送出;晚上,继续准备材料,打扫卫生……晚上休息,常常已经是深夜11点半。

这样的节奏,今年沈月娥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

昨天下午4点半,当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与沈月娥联系时,她忙得腾不出手。这一天,沈月娥已经送出了600只月饼,马上又要再加单500只。“今天是送到社区里的,给老人们吃。还不够么,我就赶紧回来再继续做一点。”

一桶桶食用油,一袋袋面粉,再加上每天早晨从超市采购来的新鲜猪肉,经过奶奶的巧手,全部成了喷香的鲜肉月饼。

而她的“月饼工坊”,就是自家十几平方米的客厅。烘烤月饼,靠的就是一只两层大烤箱。家里四周的墙上,挂满了锦旗,都是大家对“月饼奶奶”的感谢。

今年送出多少只月饼了?沈月娥自己都算不清楚。“不会去算的。毛估估差不多3万只吧。”往年中秋送出的爱心月饼,数量是2万只左右,今年肉价涨了,每斤要21元,沈月娥送出的月饼反而更多了。

光面粉、食用油、肉馅等成本,沈月娥粗粗一算,今年已经用掉了9万元,而今年她还要一直送到9月16日左右。“去年一个中秋是花掉了8万元,今年肯定是超出去年。”

老人、环卫工人、护工……

月饼一送就是10年

按照采访这天的数量算,沈月娥一天要做的月饼,达到1000多只。

这是什么样的速度?将一定比例的热开水和油混合,再倒入合适比例的面粉,揉出一块块水面团,接着将油和面粉揉成拳头大的油面团,油面团裹进水面团,压扁、擀开、塞入肉馅……待烤月饼才成型。沈月娥完成这些步骤时,快得让人移不开眼。

年轻时,沈月娥是原海宁食品厂的一名糕点师,手艺就是那时候练就的。

退休后,她曾开过食品厂,生意也不错。1997年外孙女出生,她为了照顾孩子关了厂。后来,外孙女初中毕业去国外读书,不爱打麻将、不爱跳广场舞的沈月娥觉得空落落的,便又在家做起了鲜肉月饼。

在家人的提议和支持下,2012年开始,每到中秋节,沈月娥都要自掏腰包购买原材料,亲手做一批月饼,送给养老院的老人、环卫工人、医院的护工。

“环卫工人们可能舍不得买鲜肉月饼吃的,所以我要免费送给他们。”海宁环卫工人的数量是1400多个人,沈月娥在一帮热心邻居的帮衬下,还真的做出来了,而且每个人能收到两个。

这样的暖心举动,沈月娥已坚持了整整十年,送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其间,她曾因犯了颈椎病,为做月饼跑杭州治病6次;2020年,还因为半月板手术暂停过送月饼活动。但只要身体允许,每年送月饼雷打不动。

期待下一个十年之约

“做到100岁是我的光荣”

沈月娥做的鲜肉月饼味道如何?吃过的人说,咬一口,酥脆香嫩,鲜肉扎实,汁水横流,两个字:好吃。

每年,养老院的老人都等着吃香喷喷的鲜肉月饼,有些老人听说“月饼奶奶”要来了,早早等候在了现场。大家喜欢吃,沈月娥的干劲更足了,她也提到,每年送爱心月饼,其实也少不了身边一帮热心帮忙的老姐妹,以及家人的全力支持。

每年做月饼、送月饼的钱,都是沈月娥一年攒下来的养老金。“现在每个月我都有钱可以领,生活太幸福了,所以要感恩,要回报。”

更让沈月娥欣慰的是,子女都很孝顺,也支持她的爱心事业。做月饼的烤箱、盒子……很多都是家人们帮着买的,“他们支持,我干得才痛快。平时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子女给我的,所以我能攒下钱来送月饼。”

今年,沈月娥送了月饼后,还收到了一封来自颐和家园老人们的感谢信,信上这样写着:“每年到了中秋节,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们就多了一份念想,想着见到您。这是我们彼此的牵挂。您牵挂我们是否安好,我们牵挂您是否平安。转眼,我们已经相遇十年,彼此牵挂十年,谢谢您这十年的无私付出……我们希望再跟您约十年……”

对于沈月娥而言,她也期待下一个十年之约,“如果身体允许,做到100岁是我的光荣。”via钱江晚报

今天终于感受到了一个人的惬意自在充实有序的时光。这样珍贵,我得记录下来。其实早上我还在睡觉工人们就来了。但他们井然有序,只从院子进出,修后院的阳光房房顶,干了10小时,一直到傍晚7点过雨将至前才结束。是两年前的那批人,我们不必交流,让我忙我的去,也不进屋。我要出门就自己走了。给他们备了能量饮料,吃完午饭回来给他们买了烟。他们说我太客气了。如果胖子在会请他们吃午饭的我一个人也就不必。工人走的一场过雨。雨后,我到院子里带好手套开始除草。去年野草自播了万万颗种密密层层除不尽,没事儿,草汁的清香味我还很喜欢。

东北大省的一个数据,看了让人沉默……

你见过1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废墟吗?

这座人类工业化史上的最大墓碑,就坐落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尽管这里有庞大的工厂、高耸的建筑和储量丰富的资源,但不少城市还是在凛冽的寒风中逐渐消亡。

没办法,当地的人口流失实在是太严重了。

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曾经聚集在这里的工人们就不得不为了生计向西迁徙。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西伯利亚的人口减少了近300万、远东地区的人口更是减少了1/5。

没人又没钱,曾经再繁华的城市也会归于死寂。地理决定论者会分析地理气候因素,可能温度太低,确实抑制了人类的不少活动。

这十几年,像咱们的东北,就有不少人南下直奔海南,连三亚的市长都是一口地道的东北方言,离开的人多了,当地的不少问题就放大了。

前段时间,某投资大牛的回乡见闻就在网上刷屏了。他的老家,一个曾经的工业百强镇,竟然在2022年前8个月里没有一个新生婴儿出生,确实是有点夸张。

按照部分网友的猜测,这个地方应该是哈尔滨的玉泉区。

早些年的时候,这里不光有建材厂、石灰厂、采石场、啤酒厂等一系列工业设施,巅峰时期人口不下6万,随着公社改镇、镇改街道的不断推进,工厂一家接着一家倒闭,人口也开始不断流失。

等到2010年的时候,这个地方辖区内的总人口就只剩下了30818人。人少了,相应的教学配置也要跟着缩编——曾经的10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最终缩减为1所小学、1所中学。

这只不过是黑龙江的一个小小缩影。

其实早年间的黑龙江很有吸引力,建国初期这里的规划是工业基地,全国各地的人才纷纷涌入——从1950年到1957年,黑龙江净迁入人口曾经高达113万人。

随着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人口流失问题就开始萦绕在黑龙江头上。

事实上,早在1980年,黑龙江迎来了第一个人口增长拐点。虽然出生率尚未断崖,但从那一年起,黑龙场长期持续的人口净迁入开始转变为人口净迁出,青壮年劳动力开始流失。

尤其是在2000-2010年这十年间,全省平均每年外流人口数高达12.6万。这里不仅有吃苦耐劳的农民工,还有不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其中20-49岁的青壮年人口占比接近八成。

而从2010年到2021年,黑龙江省的常住人口又连续保持了11年负增长的势头,从3833万不断下降到了3125万,整体减少了708万、少了将近1/5。

连省会哈尔滨的常住人口都在2021年跌破1000万大关,剩下的城市里还有哪个能独善其身?

留下来的人也日益老去,根据人口七次普查数据,黑龙江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高达23%,65岁及以上人口数占比15%,这已经是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迹象了。

更让人担心的,是出生率。

由于城市化较早、计划生育执行的又比较彻底,东北的自然出生率本就不高,随着80后、90后这代人成长、并不断迁移,出生率就变得更加尴尬了起来。

黑龙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自2015年起就开始呈现负值;等到了2021年,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是达到了-5.11%,全国最低,这个数据已经超过了日韩。

80、90年代,黑龙江每年的出生人口数还能维持在六十万人以上,去年有多少呢?11.3万。人口问题的影响太过深远,很多我们甚至无法预期。

不过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首先受到冲击的应该是学校。

黑龙江1995年时有小学教职工25万人,2005年不足20万,2020年不足10万,为啥下降这么多呢?这跟学生人数正相关,这段时间里,黑龙江的小学生数量已经从接近400万下降到不足130万。

去年只出生了11万人左右,估计等到这代人长大的时候,黑龙江小学生人数还得再砍一半,相应的老师人数也得再砍一小半。

小学生人数不仅是个很重要的人口数据,也是个重要的经济数据,经济好不好,看小学生人数变化就能看出端倪。

黑龙江的经济咋样呢?压力不小。

2021年,黑龙江省GDP的全国排名已经跌到了第27位,排在后面的是吉林、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和澳门。

如果看增速,黑龙江排倒数第三,仅强于青海和辽宁,很大部分的支出,靠的都是中央的转移支付。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养老金问题,东北老人多,最在意啥?养老金,很简单,因为这玩意直接决定了一个人老年生活的质量。

最夸张的时候,大爷大妈们的退休金甚至能碾压年轻人的工资收入——只要年轻时的单位还没倒闭,那一个月的退休金少则五六七千、多的能上万,当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这固然是老人们奋斗了一辈子应得的补偿,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压力的转嫁。

2015年,大家为这个问题已经吵翻过一回。当时黑龙江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就只剩下了88个亿,大概相当于一个月的支付额度;仅仅过了一年,这个结余数字就不出意外地转负,累计结余-320亿元。

不得已之下,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办法出来了,很多经济大省的小伙伴不干了,拿我们的钱去给其他人发,不乐意啊。

但东北人也不乐意了,曾经的共和国长子,也是养了其他省份不少年的,为啥自己老了,别人就不能养养呢?

其实这也没啥可吵的,全国一盘棋嘛,根据公开数据,2022年黑龙江成为全国统筹调剂资金下拨基金最多的地区,其获拨总额为821.58亿元。

没钱了咋办呢?

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招商引资,东北振兴。哪怕做不到合肥那么好、好歹也得拿出真正的诚意来。因此最近一两年,各种优化营商环境的会议开了不少。

不过这也架不住时不时就有一些事冒出来。典型的比如几年前的雪乡宰客事件,一根烤肠卖15元,一碗泡面卖60元,一盘炒肉288元……

本来大家就有意见,结果当地导游直接来了句名言,“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羊”,要说也是真形象。

与此同时,中诚信的董事长毛振华又在雪场露了个小视频,痛斥亚布力管委会政企不分,非法侵占其23万平米的土地,虽然事情最后得到了“圆满解决”,但也加深了很多人对投资东北的刻板印象。

总之这么多年看下来,黑龙江的人是越来越少,产业升级也比较困难,当然好消息也不少,新一轮的东北振兴计划已经在路上,希望这一次一扫颓势,真正复兴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我也曾和你一样,憧憬又迷茫2、深不过真情,凉不过人心3、你偷过的懒,都成了你的遗憾4、好多人做不好自己,因为总想做别人5、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紧握在手里,只会
  • 翻了一下假期的相册 没啥能发的暑假吃了一个月二饭一自选 我觉得这是我最后一次吃它了[嘻嘻]图书馆二楼好多人 旁边坐的都是考研烤鸭人每天在图书馆外面练口语都好累
  • [红灯笼]【重现古代#入泮礼# 邀您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中国赞] 入泮礼是中国传统学子的入学仪式,凡是新入学的学子,都需进行称为“入冸”的入学仪式。 《
  • 「在湿漉漉的香橼林深处,我意识到意大利人热爱柑橘,柑橘也热爱意大利这片土地。」 夏天的尾巴,向大家推荐这本弥散着柑橘清甜气息的好书。 《行走的柠檬》从考察意
  • 哈喽!走过路过都来看看啊! #四字 易烊千玺 yyqx 四字弟弟# 易烊千玺语录 帅气 四字 新歌 yyqx 电影 易烊千玺粉 澄清 四字粉 yyqx帅
  • 通过女人的“三个”表现,能看出她在婆家的地位稳不稳 01 每个女人在结婚以后,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婆家有地位。不说被公婆当亲女儿一样疼,至少也得向自己的丈夫一样
  • ‼️重要提示‼️ 小室接到许多萝卜粥投稿,有部分属性不明的ID向萝卜粥们私信提供了一些未经证实的信息,小室非常重视并马上进行了反馈。 后援会一直在积极
  • 1早餐是过两遍清水的红烧肉和鸭肉 2-3中餐是过清水的扣肉和排骨+西兰花 4-6下午加餐了奶酪黄油牛油果(怕达不到每日脂肪摄取) 7是我新换了桌布 奶油黄华夫格
  • 说不难过是假的但为你高兴,从考试的前排到彼此的第一个同事,从原来的三个人到现在的我一个人,从2015-2021年,从幼儿园的五小只到现在的190多个小朋友,老唐
  • 【提升纪法意识 筑牢廉洁防线 ——花都区纪委监委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 为进一步推动纪律教育学习走深走实,近日,花都区纪委监委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广州市党
  • #cpa网课[超话]#正‮答确‬案:BCD​‎ ͏  解题思路: (1)选项AB:‮规该‬范的意图并‮给非‬予股东(大)会可以要求人们作‮不或‬作一定‮为行‬的
  • ”文章最后的点评非常棒:“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在当年
  • #cheerny[超话]# 20210831|Cheerny14's Instagram Update •••••• 发帖祝弟弟生日快乐 p1,p2是星星生日
  • 2.他之所以能和你分手,就是觉得你造成了伤害,此时你找其他人,他会认为所有人都不站在他这边,都在替你说话,他就会有一种被你带头孤立的感觉,觉得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
  • 蔡昊(先生):菜后说做菜无非是abcd的相加,具体掌握了abcd就可以做出美味的菜肴来,把一道菜分解为abcd几个过程,a代表食材的处理方法,b代表制作方法,c
  • 【男子告中餐馆获赔 5 万 : 你凭啥先付钱才上菜】据CNN报道,加拿大一名非裔男子埃米尔 · 威克姆(Emile Wickham) 2014 年在多伦多一家知
  • 真心建议25岁以上,平时喜欢做夸张表情的朋友迅速入手,帮你强力对抗静态x动态纹。 它的抗老能力一骑绝尘,实验证实,每天2次,连续使用12周,抬头纹-15%,川字
  • 活动于11月18日-11月25日开始报名,请大家进入网址 然后按照要求报名哦你情我愿 所以代替报名者参赛的时候不可以有哦~脱稿让我们看到你们的英姿飒爽万众瞩目
  • 06.情自困作曲:徐日勤作词:张国荣编曲:徐日勤无言低首暗流下眼泪,情怀始终是期待,无奈此刻逝去往昔的欢笑,愿你他朝美梦仍在。01.一片痴作曲:黎小田作词:郑国
  • 邓文迪十分聪明,也很有才华,她是中国传奇女性的代表人物,她通过了婚姻让自己的平民阶层到了顶流社会,在她身上你可以看到很多原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在她身上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