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课必须上!
佛陀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
每条都受益终生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
讲经三百余回。

在四十九年弘化的生涯里,
最初直畅本怀,

讲说《 华严经 》二十一日,
后因观机逗教,

又再说
《 阿含经 》十二年、
《 方等经 》八年、
《 般若经 》二十二年,

《 法华经 》和
《 涅槃经 》共八年,
至于对个人特别的教化,

佛陀说过无量数次,
感化无量数人。

佛陀的教示是苦海中的法船,
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
到达涅槃的彼岸。

以下20则佛陀的教化因缘及开示,
以见佛陀的慈悲。

1 、八风吹不动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名之为
“ 八风 ”,

八种顺逆之境能动摇情绪,
让人心神不安。

如何才能
“ 八风吹不动 ”?

在《 法集经 》中,
佛陀说 :

能说空者,
世间之法所不能坏。

何以故?

心不依止世八法故。

何者为八?

而不依止于利衰等事,
不生忧喜称讥之音,
而无欣戚毁誉二法,

心不高下,
于诸苦乐,
不贪不厌,
如是世法,
不能破坏。

2 、人之异于禽兽者,
在于人类能知能觉

人能知能觉,
能够反省改过,
懂得惭愧忏悔。

《 增一阿含经 》卷九说 :

有二妙法,
拥护世间。

云何为二法?

所谓有惭、
有愧也。

诸比丘!

若无此二法,
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
有兄有弟,

有妻子知识、
尊长大小,

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

以其世间有此二法,
拥护世间,

则别有父母、
兄弟、
妻子、
尊长、
大小,

亦不与六畜共同。

3 、忏悔,
是重要的修行法门

有罪忏悔不仅可以消除罪业,
并能增长善根。

佛陀在
《 五分律 》卷三说 :

于我法中,
若知有罪,
而忏悔者,
增长善根。

4 、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

忍辱是对治瞋恚的最佳法门。

佛陀在
《 罗云忍辱经 》说 :

忍之为明,
踰于日月。

龙象之力,
可谓盛猛,
比之于忍,
万万不如一。

七宝之燿,
凡俗所贵,
然其招忧,
以致灾患;

忍之为宝,
终始获安。

布施十方,
虽有大福,
福不如忍。

5 、是非朝朝有,
不听自然无

佛陀在
《 增一阿含经 》
开示远离人我是非之道,

说 :
不毁谤于人,
亦不观是非,
但自观身行,
谛观正不正。

6 、好逸恶劳是人的通病,
唯 “ 精进 ”
是最好的良药

佛陀在
《 杂譬喻经 》 中举出
“ 精进报至 ” 的故事说 :

昔有伎儿,
作种种伎乐,
从一富长者乞牛。

长者了无与心,
故语之言 :

“ 汝能如是勤作伎乐,
昼夜不息,
满一岁者,
我当与汝牛。”

伎儿答言 :
“ 能。”

复与主人 :
“ 能听不?”

长者亦言 :
“ 能。”

于是伎儿闻是欢喜,
一心作乐,
三日三夜,
未尝休懈。

长者厌听已,
即敕子弟牵牛与之。

7 、知足之法,
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古人说 :
“ 养心莫善于寡欲。”

又说 :
“ 知足常乐。”

因此,
世间上最富有的人,
并不是拥有家财万贯的人。

真正的富人,
是知足的人。

《 佛遗教经 》说 :

知足之法,
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知足之人,
虽卧地上,
犹为安乐;

不知足者,
虽处天堂,
亦不称意。

不知足者,
虽富而贫;

知足之人,
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
常为五欲所牵,
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8 、知恩报恩,
是做人的根本

《 优婆塞戒经 》说 :
少恩加己,
思欲大报;

于己怨者,
恒生善心。

9 、重视孝道,
因为孝道是人伦之始

在《 贤愚经 》中,
佛陀开示阿难 :

出家在家,
慈心孝顺,
供养父母,
计其功德,
殊胜难量。

所以者何?

我自忆念过去世时,
慈心孝顺,
供养父母,
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

以是功德,
上为天帝,
下为圣主,
乃至成佛,
三界特尊,
皆由是福。

10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必然有一位
“ 贤妻良母 ”

如何才是贤妻呢?

在《 玉耶女经 》中,
佛陀为玉耶开示为妇之道 :

作妇之法,
当有五等。

何谓为五?

一如母妇,
二如臣妇,
三如妹妇,
四者婢妇,
五者夫妇。

何谓母妇?

爱夫如子,
故名母妇。

何谓臣妇?

事夫如君,
故名臣妇。

何谓妹妇?

事夫如兄,
故名妹妇。

何谓婢妇?

事夫如妾,
故名婢妇。

何谓夫妇?

背亲向疏,
永离所生;

恩爱亲昵,
同心异形;

尊奉敬慎,
无憍慢情;

善事内外,
家殷丰盈;

待接宾客,
称扬善名 :
是谓夫妇之道。

11 、和乐安定的社会有待全民共同建立

佛陀在
《 无量寿经 》说 :

世间人民,
父子兄弟,
夫妇家室,
中外亲属,
当相敬爱,
无相憎忌;

有无相通,
无得贪惜;

言色常和,
莫相违戾。

12 、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朋友又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

什么是益友?

什么是损友?

在《 佛说孛经抄 》中,
佛陀说 :

友有四品,
不可不知!

有友如花,
有友如称,
有友如山,
有友如地。

何谓如花?

好时插头,
萎时捐之;

见富贵附,
贫贱则弃,
是花友也。

何谓如称?

物重头低,
物轻则仰;

有与则敬,
无与则慢,
是称友也。

何谓如山?

譬如金山,
鸟兽集之,
毛羽蒙光,
贵能荣人,
富乐同欢,
是山友也。

何谓如地?

百穀财宝,
一切仰之,
施给养护,
恩厚不薄,
是地友也。

13 、“ 礼贤下士 ”
是领导者成功的要素,

“ 妒贤害能 ”
则是失败之因

在《 四十二章经 》中,
佛陀说 :

恶人害贤者,
犹仰天而唾;

唾不污天,
还污己身。

贤者不可毁,
祸必灭己。

14 、尊师重道

佛陀在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中,
对师徒之道尤有周全的指示 :

师弟之义,
义感自然,
当相信厚,
视彼若己。

己所不行,
勿施于人;

弘崇礼律,
训之以道;

和顺忠节,
不相怨讼。

弟之与师,
二义真诚;

师当如师,
弟子当如弟子,

勿相毁谤,
慎莫含毒,
小怨成大,
还自烧身。

15 、多布施,
为大众创造福利

在佛经里,
布施喻如农夫耕田,
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

同样的,
多布施给贤德之人,

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
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

《 四十二章经 》中说 :
饭恶人百,
不如饭一善人;

饭善人千,
不如饭一持五戒者;

饭五戒者万 ,
不如饭一须陀洹;

饭百万须陀洹,
不如饭一斯陀含;

饭千万斯陀含,
不如饭一阿那含;

饭一亿阿那含,
不如饭一阿罗汉;

饭十亿阿罗汉,
不如饭一辟支佛;

饭百亿辟支佛,
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16 、端正、
威仪、
安详、
自在

端正姝好,
这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美事。

所谓 “ 端正 ”
并不单指色相的华美俊彦,

而是包含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
庄严、
安详、
自在。

《 法句譬喻经 》说 :
所谓端正,
非色如华,
贪忌虚饰,
言行有违;

谓能舍恶,
根源已断,
慧而无恚,
是谓端正。

17 、人人都希望有好名声,
然而美名并非凭空而来

佛陀在
《 六波罗蜜经 》说,
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做到 :

不说他人过,
亦不称己德,
智照无自他,
当获大名称。

18 、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
钻石,

而是智慧、
法财

佛陀在
《 正法念处经 》说 :
宝物归无常,
善法增智慧;

世间物破坏,
善法常坚固。

若有顺法行,
随人百千世;

虽种种宝物,
不能至后世。

种种财宝物,
则可强劫夺;

王贼及水火,
不能拔法财。

19 、世间事,
由小可以知著,
防微可以杜渐,
因此切莫以善小而不为,
更不可以恶小而为之

佛陀在
《 法句经 》说 :

莫轻小恶,
以为无殃,
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

凡罪充满,
从小积成。

莫轻小善,
以为无福,
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

凡福充满,
从纤纤积。

20 、将人做好,
离佛也就不远了

在十法界中,
人居于上升下沉的枢纽地位,

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
忆念、
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

所以历劫以来,
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

太虚大师曾说 :
“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现实。”

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
将人做好,
离佛也就不远了。

怎样才算是将人做好呢?

在《 增一阿含经 》中,
佛陀说有五种非人 :

应笑而不笑,
应喜而不喜,
应慈而不慈,
闻恶而不改,
闻善而不乐。

佛法是世间的光明。

有缘得闻佛法,
应如《 大集经 》说 :

“ 闻法者,
对说法人作医王想,
作拔苦想,
作说法甘露想,
作醍醐想;

说法者,
对听众作胜解增长想,
作癒病想。

若说者与听者能如是用意,
皆堪绍隆佛位,
常生佛前。”

文章选自《 佛光教科书 》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①。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②。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③。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④。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⑤。

文言批注第一:

道可道,上一“道”字,系指宇宙万物的本体,在道家亦指先天无极大道;下一“道”字,为言说之意名可名,上一名“字”,指具体事物的名称;下一个“名”字,作动词为命名。常道、常名二“常”字,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作“恒”,为永恒,真常之意。如《玄真子》:“天地有常。”虽变化万端,但不离其经。
这两句各版本多作“无名”、“有名”,真真误之久矣。究其源头在《史记.日者传》中引用作“无名者,天地之始也。”。老子本意应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但见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知“有无”并举,方为老子本意。再则景龙本没有“之”字,以有名,无名解,实在不通。
历代诸家注本,多作“常無欲、常有欲”断句,如河上公、王弼等。而司马光、王安石、苏子由、范应元诸本,又都以“常無,常有”断句,所以历代道家学者在注释此处时发生分歧。但若通观全书,老子多以“有无”对举,如十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又见《庄子.天下篇》:“建之以常無、有。”也是在说“常無,常有”。况且欲者,乃意欲之意,如《庄子.知北游》:“欲言而忘其所欲言。”如此思之,应从后者以常无、常有断句。且“有、无”并举贯通《老子》全书,是整本《道德经》的精髓所在,读者不可不知。 妙,微渺之意。如荀悦《申鉴》:“理微之谓妙”。徼,敦煌本作“皦”,为光明之谓。“妙”就先天而言,喻道之精幽,隐匿;“徼”就后天而言,喻道之宏大,显扬。
“此二者同”系指“有、无”两者对立而统一,本无中生有,有复还无。各版本均作“此二者,同出而异名”断句。陈景元、吴澄则以“此二者同”断句。我也认为应从后者,以同断句。严复也悟及此,谓:“同字逗,一切借从同得。”
“同,谓之玄”,各版本均作一句读,误。“同”字断,承接上句指有、无相同。因老子有“是谓玄同”之训,此同即是混沌,即是恍惚,即是窈冥,即是玄同。 玄,为幽昧深远之意。范应元有文:“玄者,深远而不可分别之意。”吴澄也言:“玄者,幽昧不可测知意。”所谓玄本是无形无迹,变化莫测,无可言说,不可比拟。“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系指有无二者在玄同的状态下,混沌一体,变化在变化,相生再相生,互为表里,迁化流转,无穷无极,便是开启一切奥妙得法门。
今译释真第二:

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恒常不变的大道;可以用文字表述的名,都不是亘古不变的真名。無,是形成天地宇宙的本始;有,是创造万事万物的根源。所以,常在无的状态中,去观照大道的精幽玄妙;常从有的状态下,去观照大道的显化宏大。无和有先天混沌之中本是一体不二,待后天演化分流而出,便有了有和无这两张不同的名字,而先天之中有和无的这种混沌状态(即玄同),幽昧深远,称之为玄。玄奥啊再玄奥,幽深啊再幽深,这便是打开一切奥妙的法门。

至理阐幽第三:

老子于本章开宗明义,先以“道可道,非常道”,教人破道执;以“名可名,非常名”教人破明执。无道可道,是为真道;无名可名,是为真名。但凡道之可道者,即非真常不易、永恒不变之道。名之可名者,亦非真常不易、永恒不迁之名。道非具体,大则涵天地,听之不闻;小则入微尘,视之不见;远之存乎宇宙,近之道在汝心。所以道不离心,心即是道,自求即得。

老子继而以“無,名天地之始”,开先天境界;以“有,名万物之母”辟后天境界。天地未分,鸿蒙未判,原始祖炁(音同气,特指先天气)寂然不动,特称之为“无”;《易》称为“无极”。待其炁机初发,生意初动,有迹可寻,特称之为“有”;《易》称之为“太极”。“恍恍惚惚,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此为无中生有,即是从无极生太极;又见十六章“万物并作,我以观其复。”此为有复归无,乃是太极归无极。此中无非真无,中含妙有;有非实有,中孕玄无。是以无即是有,有即是无,既无既有,有无不二。故老子又以“此二者同”与“同,谓之玄”共阐有无同宗之理。

其后,进一步垂示“以无观妙”与“以有观徼”二法门。因先天一炁自无生有之时,一本散为万殊,以有观之,道宏法显,其大无外。当其自有返无之时,即万法归一,以无观之,道隐理微,其小无内。又见《清静经》云:“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此一句是为“观字诀”下手法门。先将一切杂念遣逐心外,回光内视,念头从⼼而发,连⼼都没有了,看他从何而生?瞑⽬外视,以⼼生形,连形都没得了了,看他心从何而生?瞑⽬目远视,天地、日月、星⾠、山河都没有了,看他身又生于何处?心、身、物都似乎没有了。天、地、⼈三才万物,未有一物。混混沌沌,只有虚空,常未了却,故曰:惟见于空。以外而言,乃是虚空,以内而言,乃是真空。所谓真空,就是自身之玄关,“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即在此处。此一功夫,其造境既能高妙超然,亦能空灵自在,此中妙处,学人身到方知!

丹道筑基第四:

修行人欲学丹道,下手之初,别无他法,只有一心端坐,万缘放下,一念不生,双眼垂帘观照。在心之下,肾之上,仿佛有个虚无窟子(包括下丹田在内的一个范围)。神神相照,息息常归(一呼一吸为一息),任其一往一来,以神气两者凝注此处。不倾刻间,神气打成一片。久而久之混混沌沌,恍恍惚惚,早已不知身在何处。这个时候,哪里还知是神之入气,还是气之归神,浑然以无人无我。修行人到此,当灭躁动心,不灭观照心。在无知无觉之际,忽然一觉而动(便是玄关窍开)。此一觉中,自自然然,不由感附,才是我本来真觉,道家谓之玄关妙窍。玄关开窍现象,并不是人生某处,也不是两眼之间的山根,其实是指打坐中,回光返照,神奇相交,坎离交媾,杳杳冥冥,真息绵绵(真息既胎息),静极生动从无到有的那一的一种现象。而要使玄关显像,就必须做到心息相依,神气打成一片,吸气之时,为阴为静为无,呼出之时,则为阳为动为有。若想修成正觉,只有在此一觉而动之时,有个实实在在、的的确确、无念虑、无渣滓的本我在(元神本性)。 所以丹经说:“天地有此一觉而生万物,人有此一觉而结金丹。”但是这一觉犹如电光石火,当前则是,转眼即非,所争只毫厘间。古来仙佛也都是由此一觉积累而成。 修士下手,不从观无观有、观妙观窍下手,又以什么为根本?无与有、妙与窍,无非阴静阳动、一气判为二气、二气仍归一气。以其静久而动,无中生有,名为一阳生、活子时;以其动极复静,有又还无,名曰复命归根。而修道者欲得玄道,必须静之又静,定而又定,其中浑无物事,是以无观妙,此为一玄。等到气机一动,虽有知却不生一知见,虽有动却不存一动想,有一心,无二念,是以有观徼,这是又一玄。至于玄之又玄,其实是归根复命之所(就是窈冥之中玄关开启的状态),这不就是众妙之门吗?但可惜的是,普通人虽然有此妙窍, 却不知修行,走漏神识,耗泄精气,不至耗尽而不止。而修行之人在玄关窍开时,一眼识得,勤加下手,操存涵养,在玄关开启状态下盗取天地元气,直造无上根源,以求成为大觉金仙。

来源:《慧明法师开示录》慧老讲述

诸同学!“心地法门”四字,吾人在表面上,每每忽略看过。不知这四字的意义,最为紧要,最为广大,如能细心领会,便可悟道,何在多求。这四字分开来讲,“心”便是佛,“地”喻心量,“法”者正也,“门”者路也。就是说,此心若能如地,即入正觉之路也。
吾人自心,本来无量遍满,能生万法,亦如地具有博大深厚之德,能生万物,故以为喻。地之所以能生万物者,以其能任运随时,行所无事,浑然无知,寂然不动。而众生迷真逐妄,见境生心,遇物即动,于是自蔽灵明,转增障碍。学佛人以妄修真,即当取法乎地。然山河大地,皆因妄生,有成有坏,吾人何必以妄为法,须知地虽是妄,他的功德,却是无量。地能生一切物,能载一切物,能容一切物。而且生一切物,是来养育众生,而不自私自利;载一切物,是大小兼收,净秽一体,而无取舍分别之见;容一切物,听人污秽毁凿,寂然不动,而无厌拒嗔恚之念,所以称为大地。假使吾人的心量,能够与地同其大,能够同地一样利他,无取舍嗔恚的我执,一切不动,便不难与真如本心相契,还有不成就的么?我等学的是心地法门,日日说心地无非,利他无我,到底我等的心,能不能像地一样的大,能不能养育众生,能不能兼收并容、听人污毁而不动?不要说不能任人污毁,恐怕一句空话都不能容。不要说养育众生,恐怕对自己亲属,尚不免自私自利。如此还说什么心地无非!学心地法门的人,时时刻刻都要将自心与地比一比,看究竟比不比得上。据我看来,不要说像大地那样大,甚至连一亩地那样小,都比不上。何以故?一亩地,一年四季,还能生许许多多的东西,来养育众生,也有犯而不校的容量。试问我等心量,比这一亩他的生育容量如何?大家若不在这个上面去思索、去用功,无论如何,得不著受用。
地能大能生、能载能容,与天合其德,所以古人称天地之德曰“大德”。凡属心量功德,同大地一般大,即为大德。学佛人已有成就,亦称大德。儒家云:“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学佛而成大德者,对于位禄名寿,已如梦幻泡影,惟初发心不明佛法者,多有为求位禄名寿而来。但是要得位禄名寿,必须到大德的地位才行。若想成为大德,则心量与功德,必须同大地一般才行。
诸同学!何谓登地答萨?因其心量功德,俨然同大地一般大。至于二地三地的菩萨,其心量功德,就同两地三地一般大。乃至远超十地,方称等觉妙觉。大家思量思量,我等心量功德,有一个地大没有?须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等自心佛,本来具足无量功德,比十地还大,只缘妄心不息,时时执著外境,遮障真如自性。亦如日月光明,本可普照,只因云雾遮蔽,遂不显现。一旦云雾消散,光明顿复。修行人一念真心,顿超十地,亦复如是。故广额菩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大家要明白,地所以能够成就如此大量功德,就好在浑然无知,寂然不动。我等其所以不能够的,就坏在知见多、容易动。须知知见多、容易动,皆缘妄心不息所致。妄心就是火,吾人妄心一动,就如火在心内燃烧,遂生烦恼。故烦恼亦名热恼,即是造业受苦之根本。
三界唯心,亦名火宅。火宅中本有法王,学佛人是要在火宅中觅法王,才算真有受用。而凡夫认幻为真,舍真逐幻。所谓一翳在眼,空花乱坠,只见空花,不见法王。殊不知三界一心,转识即智,忏妄即真,真即法王,不觅自见。凡夫不悟此理,自心中常被无明烈火烧著,不但不见法王,且被此火烧绝本具之功德。所谓一念嗔心起,烧尽功德林。我等学大乘法门,应知诸法如幻,诸法亦真。凡事不动无明,不生烦恼,认定坏就是好,好就是坏,一切一切,不取不舍,不但火不能烧,而且这个火,也就转成智慧光,彻照无边,与诸佛同体。吾人自心,原能自主,但因定力不够,常被业境所转。然业无自性,只要我等能把得失心、是非心、嗔恨心、分别心,乃至一百六十种相续心,八万四千尘劳心,一概空去,妙明真心,自然现前,便可与天地同德。
心地法门,以禅密兼修,而顿超直入,即凡成圣,亦是登地菩萨所修。大家能修此无上法门,即是大家因缘成熟,慧明不过指路而已。希望大家,难行要行,难忍要忍,难舍要舍,难成要成,努力在心地上用功。如果遇而不遇,见同未见,错过胜缘,岂不可惜。当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我等学佛是来解决生死问题的,若别有作用,不惟不得真实受用,且恐转增业障。我等且不说解决生死问题,当这种末法劫难之际,何等烦恼,若无安心立命之道,易生厌世之心。但能依心地法门,切实修心,学地之量,法地之德,不仅清凉自在,且能转动一切,又有何劫难之可虞。佛法目的,原是济世利生,简言之,就是要挽救人心。学佛人欲挽救人心,应该先救自心。欲救自心,应当在心念上用功,忏除一切恶念,增长一切善念。更要时时检查自心正不正,大不大,能不能同地一样不动,有没有与地一样功德,如此方是真修心地法门。我再给大家四句偈,仔细参思,自然有益:
  学佛在心不外求,心地慈悲德具足。
  贪嗔痴爱疑妄尽,不动无明是活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果轻度脱发,注意好作息,勤洗头,控制好油脂,多数还是可以改善的;️如果已经是轻度到中度脱发了,真的也别挣扎别浪费钱别指望奇迹会在你的头顶出现了,原素的头皮美
  • 记者在欢乐港湾获悉,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客流高峰,假期期间,欢乐港湾将创新引入的1:1仿真造型动物、魔幻女巫、活泼小丑等多样互动体验。“五一”假期期间,汇集30个餐
  •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冰雹,如果人们在户外遭遇冰雹,可能是若干个“花盆”从天而降。此外,中国天气网研究了1981年至2010年的气象数据发现,“神出鬼没”的冰
  • 今天没什么好说的,老钱就简单说几点——一、市面上没有明牌针对指数的利空,那么连续大跌之后可以期待指数有一个技术性反弹,只是对反弹的期待不要太高。不过中兴SY竞价
  • 我出生在一个美丽的小乡村这里的村民们简单朴素并且好勇斗狠方圆几里的墙头、果园、鱼塘、西瓜地、红薯地都曾是我挥洒汗水的战场和往年不同今年的我显得的十分安静深居简出
  • #景向谁依[超话]# 猫耳百万粉➕而立生贺福利扌由 1️⃣娃用蝴蝶胸针×12️⃣杭州线下同款娃衣×13️⃣尘星系列流沙相框×34️⃣尘星系列磁吸立牌
  •     许多叶落归根,是不忘故乡的山水风情,是为自己曾经的梦寻找一个归宿。这不是民宿,这是体验乡愁的乡村生活共同体,住乡舍,探农家,游乡村,寻乡愁,水东乡舍将给
  • 可惜今天,无聊的时候,我取下了它,我突然发现,它对我来说,并不是不可或缺的,甚至于说,我的手戴着它也没有很好看。但唯独它,却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无论做什么我都不
  • #原来你是这样的亚运村#【户型舒适颜值高,楼下就有跑道,小时新闻记者探访杭州亚运村】杭州亚运会召开在即,在作为亚运主阵地的杭州市萧山区,各项准备工作也正在紧锣密
  • 你出去玩要注意点,要早点回学校呀……这大概就是在外婆眼里我永远都是个孩子,就像我也不希望她老去。我每天一堆问题,可像上面说的,我很爱他,半点没后悔生下他,我说这
  • 投资本就是金钱和交易者心态的一场博弈,既然是博弈一定是有输有赢,认可风险,规避风险,控制风险即可!投资本就是金钱和交易者心态的一场博弈,既然是博弈一定是有输有赢
  • ”住在附近的居民李洪每天都会围着它散步、打拳,他笑着表示,还没造好那会大家就都在猜测这是什么,有猜是展览馆,有得觉得是小音乐厅,还有猜植物展览室、城市客厅、咖啡
  • 关于这条,其实指南说的就是:风热感冒可以选择小儿解表颗粒,因为所列举的核心症状都是风热感冒症状,而小儿解表颗粒也确实是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纯干货,小儿感冒中成
  • 6.桃子:含有大量铁、胶质物质等,到达大肠中能吸收大量的水分,有一定的通便作用,适量吃桃子还可以缓解贫血症状。7.番木瓜:富含蛋白酶,能帮助身体分解脂肪、蛋白质
  • 属猴人好事不断的一天,头脑灵活,行动力强,工作表现好,提出的想法也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有很大的成就感。属兔人运势大好的一天,脱离了昨日霉运的阴霾,今天的你吉祥如意
  • ➕1⃣️₂₀₂₂.₀₄.₂₆ᵀᵘᵉˢᵈᵃʸ୧⍤⃝ʚ♥ɞ 『5.1克每日正能量²⁰²²第¹¹⁶天』星期二,你好‍♂️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相对还是公平的。新的一
  • #好好练琴# —《烟云·阿根廷蚂蚁》 我从不参与他们的谈话,除了点菜,什么话也不说。当时落地6万多的车子,现在只要3个多,有需要的老铁私聊。
  • 我的一对石英表换电池,明明没漏液,非说电池漏液把机芯烧了,应该是他把机芯划坏了,骗你在他店里修表[单身狗],我后来一问,我两块表的机芯修好就要3000多[单身狗
  • 张洪才代表建议,整合国企、高校、科研院所等力量,加大“三农”研究力度,加强对乡村振兴的理论实践指导。孙杰代表建议,建设海洋人才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海洋产业
  • 因为胡意旋合作过的吻戏男艺人,此前有《贺先生的恋恋不忘》的魏哲鸣,《上游》的王瑞昌,《离人心上》的郑业成,《亲爱的义祁君》的张思帆,《我在大理寺当宠物》的徐开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