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约前571~471),字伯阳,谥号聃,世称老子。周灵王元年(前571)二月十五日卯时生于陈国苦(hu)县厉乡曲仁里(今鹿邑县太清宫镇)。父亲李乾,仕周,官职低微。李耳幼年攻读,聪颖勤快,谦恭忍让,与人无争,沉默寡言,致虚守静。人处其先,他甘居其后;人守其荣,他甘守其辱。稍长,他自比溪谷纳百川已入海;自比水 ,甘居下位,力戒抢先争雄。他常以淳朴无邪少私寡欲的“婴儿之未孩”而自勉。青年时期他以“尚柔、尚俭,不敢为天下先”为处世为人的三大法宝,饮誉乡里,被周室任用为“守藏室史官”,记载朝议,掌管典籍。周王怜其临朝作记甚苦,赐柱而倚,故又称其为“柱下史”。在此期间,他博览群籍,学识大进。对天体之本,万物之源,社会哲理有唯物独到的见解。他前无古人地站在当时十分兴盛的神学的对立面提出“道法自然”,认为相对事物的依存转化是“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同政,即主宰)”。以此打击神学中提倡的“天道有知”。他意识到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的,且在不停地运动着。世界的总根源,无所不包的“道”就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他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对立的统一,他说:“有无相声,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他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认为一切事物总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他认为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他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质的提高,他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这些独到的见解使周王朝上下吃惊。各诸侯国的志士以睹其耳,听其言为毕生快事。鲁国的学者孔丘曾四次拜谒李耳,其中三次向李耳问礼:鲁定公五年(前505)老子助葬于巷党,孔子往见欲问礼,但因场合所限无法深谈。周敬王十八年(前502),孔子专程由鲁国至洛阳向李耳问礼。李耳对孔丘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以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娇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孔子听后很佩服李耳。时候孔子的门徒打听李耳的情况,孔丘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为网,游者为纶,飞者可矰,至于龙吾不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见老子其犹龙耶!”

老子含义

老子享年百岁,七十归隐,至函谷著书时,已逾九旬。他颧骨高耸,须发苍苍,皱纹满布、精神矍铄,是当时少见的寿者;他精通至理,涵养恢宏,是当时唯独无偶的哲人。世人按“老”与“寿”同义,与“考”形似意切;“子”为对人的尊称,且与“孳”通,古世人尊称李耳为“老子”,含有“耄耋高寿,考究哲理,群生万物”之意,与今日的“老哲学家”切近。

周敬王十九年(前503),老子目睹人欲横流,天道灭绝,周王朝与各诸侯国的贵族阶层穷奢极欲,鱼肉人民,贪赃枉法,尔诈我欺,黎庶百姓忍受饥饿交迫之痛,税赋徭役之苦;在连年争城夺地的战争中生命如蝼蚁,朝不保夕。他同情农民,反对战争,痛恨贵族王公。他感到道义难施,“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幻想回到“小国寡民”去过安静的生活。因而挂冠归里,不再为官。返里后,设坛讲学。孔子闻李耳讲学,再次“南之沛”找李耳问礼。鲁哀公三年(前492),李耳隐居苦县(今鹿邑东门里),孔丘往陈过苦,问礼于老子。鲁哀公十七年,楚灭陈,李耳造亡国之痛,骑青牛离家西去之函谷关,关令尹喜久闻李耳有奇才卓识,强留其著书 。李耳难却盛情,逐命笔写出五千言。表述他的天道观、人生观和同情黎庶、憎恨权贵、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较为系统地揭示了事物发展、转化的辩证唯物规律,为后来的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由于受时代和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李耳还无法精确地认识和解释大自然。其中有含混不清的概念和唯心主义的因素,道家籍此衍绎,派生出上千卷道藏“经典”。李耳被奉为道教始祖,五千文被称为《老子》或《道德经》。后续者称为“黄老学派”或“道家学派”,成为封建社会唯一能和儒家抗衡的学派。现在《道德经》在世界各地特别是西方国家广为流传;李耳被美国《纽约时报》列为全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后又被列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因此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崇。就在当时,李耳所到之处无不欢迎,挽留。他从函谷西去,在秦国四处讲学。公园前471年病逝于秦国的扶风(陕西省秦岭以北地区),葬于槐里(陕西省兴平县东南,后为扶风治所),秦国上下痛吊其死。

密解本行经经文的真义
释迦牟尼佛降生的因缘:
本行经云:「四大天王抱持太子,向于母前。无人扶持,即行四方,面各七步。举足出大莲华,观视四方,口自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一切世间,诸天及人,恭敬供养。
地忽自然涌出二池:一冷一暖,清净香水。又虚空中,九龙吐水,浴太子身。
诸天音乐,雨妙香华,供养太子。十方大地,六种震动,一切众生皆受快乐。
当此土,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是日,江河泛溢,山川宫殿震动,有五色光,贯太微宫。
王问群臣,太史苏由奏曰:『西方有圣人生;却后千年,教法来此。』王令鑴石,埋于南郊志之。」
分释密义:
若是静明细思经中之一字、一句、一偈,尽是蕴藏秘密的妙理,处处点出修持的心要。兹分述如下:
◎本行经:最基本的修行经验过程。
◎四大天王:
事: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理:每人乃由地、水、火、风四大来和合。因为太子应世之报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因缘所合而成,再托育给其母亲摩耶夫人;因此才称:「四大天王抱持太子,向其母前」。我们往生后四大天王也会接我们走,叫四大分离。
◎无人扶持:
喻示:一切佛理之修持成功,悉地成就,完全依靠内在自主的实力,亲自经行修证而得。诚如古德所言:「靠人如吞三寸剑,求人如上九重天」,因而学佛修持之要,宜自悟、自修、自证,切莫想要依赖于他人,否则必致阻障自己精进之道力。因此学佛修行,会自动自发,不需人劝,人鼓励,人要求。总之修行不靠他力叫无人扶持。
◎即行四方:
依理而言:就是四方不受碍;无论前、后、左、右各方之任何顺逆缘境,皆不受障碍。四方即十方。
◎面各七步:四方各行七步,共廿八步,这廿八步表喻:一心净脱三界;禅定趣入廿八重天之梵行境域。故要超越三界,跳出火宅,唯一的心法:要心净意明,禅思入定,断离诸欲,方是实相正法之途。
◎举足出大莲华:
表明:身心之行为宜严守戒律。凡能庄严身心,不犯禁戒的人,宛如大莲花之胜妙宝贵。
◎观视四方:
表出:以圣妙智慧,明察生、老、病、死四大无边的苦恼。教主来此娑婆世界转生,即是看清了生老病死的苦,才以此醒觉众生,希早求解脱。
◎口自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指:上天堂、下地狱等十法界,都随自己心意做主宰。所有生世的众生,以人身最为至尊至贵,因为可以随顺心意的造作,而上天堂、入地狱。一切万法自然心想意成,想当什么就能当什么。一切万象都能随心自由,如来如去,无所障碍的如来也是唯我独尊。也就是说:由心意作主,独行尊贵而所成就。切莫误认为佛有贡高之心,自以为尊贵于他人。
◎一切世间诸天及人,悉皆供养:
当时一切世间的诸大权势、富贵者,及一般人众,闻听佛陀演说此殊胜的妙法理,无不诚心具足,礼敬奉行。(真正的大供养,就是依佛之法修行)
◎地忽自然涌出二池、一冷一暖、清净香水:
喻示着:当心地开朗时,智慧方能普等明照。『二池』是指智与慧。当心地大开朗时,智慧方能普等明照一切。有智慧方能在一切经历中所遭遇的顺、逆境之感受,冷暖自知。
否则,佛对我们的慈悲都不知,即不知暖。害我们最深的人却与之最亲的人亦不知,即不知冷。
佛经中的「地」,一般喻指人的「心」,心如土地般,故平常我们常说「心地」意即如此。
◎又虚空中、九龙吐水,浴太子身:表喻心空智显,沐浴身心,尘缘不染,清净自在。
『虚空中』:乃指心空无物、无执。清净的心。
『九条龙』:九数为阳数之极,「九龙」是表至高的智慧。(龙即表示人的灵智)。唯有智显性明,心空不执于世间之五蕴诸欲,内性之圣慧方才能够显现明耀。
◎诸天音乐,雨妙香华,供养太子:是指教主当时觉悟人生,尘缘不染,净如自在。因此,恭受诸天演奏天乐,以妙香花供养等的礼赞,十方诸大善士及一般人众也共同赞叹太子的圆善圣德。
乐:快乐的意思。
雨妙香华:甘露滋润
诸天音乐,雨妙香华:自己生出大欢喜心,就有甘露滋润我们苦闷的心灵,来护持我们自己,称供养太子。
◎十方大地,六种震动,一切众生皆受快乐:
此乃表出:十方缘众,听闻佛陀所慈示的经义妙理后,无不深入谛听,心意开朗,肺腑感动。诸众行者,人人莫不是诚心具足,礼敬奉行,一一明悉,六道轮回之苦,唯有六根清净而自然,方能得证无上至大之妙乐。
『六』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震动』表:受佛感化改善。
◎当此土,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
当此土:当此心
◎周昭王:独一无二的尊贵。
周:围绕周身。
昭:光明显扬。(古德云:告昭天下)
王:独一无二。
◎二十四年:福慧十足满四方。二指福与慧。十表十足。四指四方。
◎甲寅岁四月八日:最第一圆满的心。
甲:第一等、最优。(古德云:富甲一方、富甲天下,桂林山水甲天下)
寅:恭敬。
岁:时光。
◎是日,江河泛溢,山川宫殿震动,有五色光,贯太微宫。
是日:当这个时候。
江河泛溢:『江河』表人的悭贪,即使得到的如江河般多亦不足的人,听闻佛的妙理,也能不贪。
山川宫殿震动:『山』表示执着坚固难化。喻:佛可令执着如山般的人改变。
宫殿:喻指脑袋。密义:想法都能改变。
◎五色光:『五色光』喻清净五欲的智光。佛有五智:法界体性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世间有理智之人,如一剎那间的灯光。愚痴无明者,是无有光黑暗的,等到受了佛的清净五欲的智光感化,此光可入其脑灵脑智令其改善。
◎贯太微宫:贯:指通达。『太微宫』喻人的灵智。修持断五欲之人,德行普化大千。
此段举中国的大尊贵富裕者为例(周昭王),喻佛光普化至此。
t王问群臣,太史苏由奏曰:西方有圣人生,却后千年,教法来此,王令鑴石,埋于南郊志之。
西方有圣人生:
西方密义为:最清白最清净最纯洁的心灵,不清净的心叫凡夫。
却后千年:密义:等我们发具足的心时,身心不染尘泥时。
教法来此:佛的妙理才会到达你的身心中。
王令鑴石:无上的理智保持身心庄严。
王:表理智。
令鑴石:不改变。
埋于南郊志之:记忆在心脑里永不忘记。
埋:深入。
南:心脑。
郊:深处。
志:记忆。
浴佛的真理,乃是要以智慧水净涤五欲,及诸恶心恶行以达清净不染。
食浴佛水,则取共享禅食之意,期待六道众生都能了脱痛苦,同证禅乐。
¤我们何时才能有九龙灌浴呢?
能真心真意,发大愿力,誓除尘缘,不染世尘,随时就能得到九龙的灌浴,如同太子尊贵的出生。
发布者:无畏上师

《管子·法法》
  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令而不行,则令不法也;法而不行,则修令者不审也;审而不行,则赏罚轻也;重而不行,则赏罚不信也;信而不行,则不以身先之也。故曰: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

  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能而不使,殆;亲人而不固,殆;同谋而离,殆;危人而不能,殆;废人而复起,殆;可而不为,殆;足而不施,殆;几而不密,殆。人主不周密,则正言直行之士危;正言直行之士危,则人主孤而毋内;人主孤而毋内,则人臣党而成群。使人主孤而毋内、人臣党而成群者,此非人臣之罪也,人主之过也。

  民毋重罪,过不大也,民毋大过,上毋赦也。上赦小过,则民多重罪,积之所生也。故曰:赦出则民不敬,惠行则过日益。惠赦加于民,而囹圄虽实,杀戮虽繁,奸不胜矣。故曰:邪莫如蚤禁之。赦过遗善,则民不励。有过不赦,有善不遗,励民之道,于此乎用之矣。故曰:明君者,事断者也。

  君有三欲于民,三欲不节,则上位危。三欲者何也?一曰求,二曰禁,三曰令。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求多者,其得寡;禁多者,其止寡;令多者,其行寡。求而不得,则威日损;禁而不止,则刑罚侮;令而不行,则下凌上。故未有能多求而多得者也,未有能多禁而多止者也,未有能多令而多行者也。故曰:上苛则下不听,下不听而强以刑罚,则为人上者众谋矣。为人上而众谋之,虽欲毋危,不可得也。号令已出又易之,礼义已行又止之;度量已制又迁之,刑法已错又移之。如是,则庆赏虽重,民不劝也;杀戮虽繁,民不畏也。故曰:上无固植,下有疑心。国无常经,民力必竭,数也。

  明君在上位,民毋敢立私议自贵者,国毋怪严,毋杂俗,毋异礼,士毋私议。倨傲易令,错仪画制,作议者尽诛。故强者折,锐者挫,坚者破。引之以绳墨,绳之以诛僇,故万民之心皆服而从上,推之而往,引之而来。彼下有立其私议自贵,分争而退者,则令自此不行矣。故曰:私议立则主道卑矣。况主倨傲易令,错仪画制,变易风俗,诡服殊说犹立。上不行君令,下不合于乡里,变更自为,易国之成俗者,命之曰不牧之民。不牧之民,绳之外也;绳之外诛。使贤者食于能,斗士食于功。贤者食于能,则上尊而民从;斗士食于功,则卒轻患而傲敌。上尊而民从,卒轻患而傲敌。二者设于国,则天下治而主安矣。

  凡赦者,小利而大害者也,故久而不胜其祸。毋赦者,小害而大利者也,故久而不胜其福。故赦者,奔马之委辔;毋赦者,痤雎之矿石也。爵不尊、禄不重者,不与图难犯危,以其道为未可以求之也。是故先王制轩冕所以著贵贱,不求其美;设爵禄所以守其服,不求其观也。使君子食于道,小人食于力。君子食于道,则上尊而民顺;小人食于力,则财厚而养足。上尊而民顺,财厚而养足,四者备体,则胥足上尊时而王不难矣。文有三侑,武毋一赦。惠者,多赦者也,先易而后难,久而不胜其祸:法者,先难而后易,久而不胜其福。故惠者,民之仇雠也;法者,民之父母也。太上以制制度,其次失而能追之,虽有过,亦不甚矣。

  明君制宗庙,足以设宾祀,不求其美;为宫室台榭,足以避燥湿寒暑,不求其大;为雕文刻镂,足以辨贵贱,不求其观。故农夫不失其时,百工不失其功,商无废利,民无游日,财无砥墆。故曰:俭其道乎!

  令未布而民或为之,而赏从之,则是上妄予也。上妄予,则功臣怨;功臣怨,而愚民操事于妄作;愚民操事于妄作,则大乱之本也。令未布而罚及之,则是上妄诛也。上妄诛,则民轻生;民轻生,则暴人兴、曹党起而乱贼作矣。令已布而赏不从,则是使民不劝勉、不行制、不死节。民不劝勉、不行制、不死节,则战不胜而守不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则国不安矣。令已布而罚不及,则是教民不听。民不听,则强者立;强者立,则主位危矣。故曰: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

  凡大国之君尊,小国之君卑。大国之君所以尊者,何也?曰:为之用者众也。小国之君所以卑者,何也?曰:为之用者寡也。然则为之用者众则尊,为之用者寡则卑,则人主安能不欲民之众为己用也?使民众为己用,奈何?曰:法立令行,则民之用者众矣;法不立,令不行,则民之用者寡矣。故法之所立、令之所行者多,而所废者寡,则民不诽议;民不诽议,则听从矣。法之所立,令之所行,与其所废者钧,则国毋常经;国毋常经,则民妄行矣。法之所立、令之所行者寡,而所废者多,则民不听;民不听,则暴人起而奸邪作矣。

  计上之所以爱民者,为用之爱之也。为爱民之故,不难毁法亏令,则是失所谓爱民矣。夫以爱民用民,则民之不用明矣。夫至用民者,杀之危之,劳之苦之,饥之渴之;用民者将致之此极也,而民毋可与虑害己者,明王在上,道法行于国,民皆舍所好而行所恶。故善用民者,轩冕不下拟,而斧钺不上因。如是,则贤者劝而暴人止。贤者劝而暴人止,则功名立其后矣。蹈白刃,受矢石,入水火,以听上令;上令尽行,禁尽止。引而使之,民不敢转其力;推而战之,民不敢爱其死。不敢转其力,然后有功;不敢爱其死,然后无敌。进无敌,退有功,是以三军之众皆得保其首领,父母妻子完安于内。故民未尝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功。是故仁者、知者、有道者,不与大虑始。

  国无以小与不幸而削亡者,必主与大臣之德行失于身也,官职、法制、政教失于国也,诸侯之谋虑失于外也,故地削而国危矣。国无以大与幸而有功名者,必主与大臣之德行得于身也。官职、法制、政教得于国也,诸侯之谋虑得于外也。然后功立而名成。然则国何可无道?人何可无求?得道而导之,得贤而使之,将有所大期于兴利除害。期于兴利除害莫急于身,而君独甚。伤也,必先令之失。人主失令而蔽,已蔽而劫,已劫而弑。

  凡人君之所以为君者,势也。故人君失势,则臣制之矣。势在下,则君制于臣矣;势在上,则臣制于君矣。故君臣之易位,势在下也。在臣期年,臣虽不忠,君不能夺也;在子期年,子虽不孝,父不能服也。故《春秋》之记,臣有弑其君、子有弑其父者矣。故曰:堂上远于百里,堂下远于千里,门庭远于万里。今步者一日,百里之情通矣;堂上有事,十日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百里也。步者十日,千里之情通矣;堂下有事,一月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千里也。步者百日,万里之情通矣,门庭有事,期年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万里也。故请入而不出谓之灭,出而不入谓之绝,入而不至谓之侵,出而道止谓之壅。灭绝侵壅之君者,非杜其门而守其户也、为政之有所不行也。故曰: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于爵禄。故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故曰:势非所以予人也。

  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是故圣人精德立中以生正,明正以治国。故正者,所以止过而逮不及也。过与不及也,皆非正也;非正,则伤国一也。勇而不义伤兵,仁而不法伤正。故军之败也,生于不义;法之侵也,生于不正。故言有辨而非务者,行有难而非善者。故言必中务,不苟为辩;行必思善,不苟为难。

  规矩者,方圜之正也。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圜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圜。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故虽有明智高行,倍法而治,是废规矩而正方圜也。

  一曰:凡人君之德行威严,非独能尽贤于人也;曰人君也,故从而贵之,不敢论其德行之高卑有故。为其杀生,急于司命也;富人贫人,使人相畜也;良人贱人,使人相臣也。人主操此六者以畜其臣,人臣亦望此六者以事其君,君臣之会,六者谓之谋。六者在臣期年,臣不忠,君不能夺;在子期年,子不孝,父不能夺。故《春秋》之记,臣有弑其君,子有弑其父者,得此六者,而君父不智也。六位在臣,则主蔽矣;主蔽者,失其令也。故曰:令入而不出谓之蔽,令出而不入谓之壅,令出而不行谓之牵,令入而不至谓之瑕。牵瑕蔽壅之事君者,非敢杜其门而守其户也,为令之有所不行也。此其所以然者,在贤人不至而忠臣不用也。故人主不可以不慎其令。令者,人主之大宝也。

  一曰:贤人不至谓之蔽,忠臣不用谓之塞,令而不行谓之障,禁而不止谓之逆。蔽塞障逆之君者,不敢杜其门而守其户也,为贤者之不至、令之不行也。

  凡民从上也,不从口之所言,从情之所好者也;上好勇,则民轻死;上好仁,则民轻财。故上之所好,民必甚焉。是故明君知民之必以上为心也,故置法以自治,立仪以自正也。故上不行,则民不从;彼民不服法死制,则国必乱矣。是以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

  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彼矜者,满也;满者,虚也。满虚在物,在物为制也。矜者,细之属也。凡论人而远古者,无高士焉。既不知古而易其功者,无智土焉。德行成于身而远古,卑人也。事无资,遇时而简其业者,愚士也。钓名之人,无贤士焉。钓利之君,无王主焉。贤人之行其身也,忘其有名也;王主之行其道也,忘其成功也。贤人之行,王主之道,其所不能已也。

  明君公国一民以听于世,忠臣直进以论其能。明君不以禄爵私所爱,忠臣不诬能以干爵禄。君不私国,臣不诬能,行此道者,虽未大治,正民之经也。今以诬能之臣事私国之君,而能济功名者,古今无之。诬能之人易知也。臣度之先王者,舜之有天下也,禹为司空,契为司徒,皋陶为李,后稷为田。此四士者,天下之贤人也,犹尚精一德以事其君。今诬能之人,服事任官,皆兼四贤之能。自此观之,功名之不立,亦易知也。故列尊禄重,无以不受也;势利官大,无以不从也;以此事君,此所谓诬能篡利之臣者也。世无公国之君,则无直进之士;无论能之主,则无成功之臣。昔者三代之相授也,安得二天下而杀之。

  贫民伤财,莫大于兵;危国忧主,莫速于兵。此四患者明矣,古今莫之能废也。兵当废而不废,则古今惑也;此二者不废而欲废之,则亦惑也。此二者伤国一也。黄帝唐虞,帝之隆也,资有天下,制在一人。当此之时也,兵不废。今德不及三帝,天下不顺,而求废兵,不亦难乎?故明君知所擅,知所患。国治而民务积,此所谓擅也。动与静,此所患也。是故明君审其所擅,以备其所患也。

  猛毅之君,不免于外难;懦弱之君,不免于内乱。猛毅之君者轻诛,轻诛之流,道正者不安;道正者不安、则材能之臣去亡矣。彼智者知吾情伪,为敌谋我,则外难自是至矣。故曰:猛毅之君,不免于外难。懦弱之君者重诛,重诛之过,行邪者不革;行邪者久而不革,则群臣比周;群臣比周,则蔽美扬恶;蔽美扬恶,则内乱自是起。故曰:懦弱之君,不免于内乱。

  明君不为亲戚危其社稷,社稷戚于亲;不为君欲变其令、令尊于君;不为重宝分其威,威贵于宝;不为爱民亏其法,法爱于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台海战争可能性越来越高的前提下,美军是否会介入是全中国人民所关心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因为美军肯定会介入。而这个博弈很有可能发展成战争,所以这么多年来
  • 多纳鲁马表示:“这场比赛比预期更加艰难,中场休息的时候,教练提醒了我们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在球迷们的支持下,我们打进了两个重要进球,并击败了里尔。据记者最新
  • 有小伙伴可能会问,如果对方依然会对我情感付出,那为什么对方会那么绝情的与自己分手呢??
  • !有水的城市的夜晚真的很舒服这个时节风吹着也不觉得冷古时建筑大概与修复的形状不一样吧不然以现在正面与长江垂直建立的楼体,怎么看故人远远消失[二哈]行走在繁华地段
  • 素人恋爱真人秀《我们恋爱吧3》正在播出,不得不说,看这类节目可太有意思了,从素人嘉宾们在节目里的表现我们也可以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的方式,笔者太喜欢用这类节目来“下
  • #DOTA2[超话]# 我18年玩yys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好朋友,熟悉后知道他也喜欢打dota2,还相约19年去上海TI9面基,他特别喜欢maybe,养了一只银渐
  • 天资陸号院项目产品为52-64㎡一居、72-104㎡两居、128㎡三居、141-330㎡复室,总价200万起,小面积、低总...#热门楼盘推荐#【松北区国博V墅
  • 为了自身的一点点利益,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 吴肉肉的随手记 2021.10.26食堂里甜到宇宙尽头的南瓜吃了蒸饺之后花掉的的嘴巴虽说已是深秋 学校里的银杏还没有黄透已经起球的袜子 发皱的衬衫五点四十二
  • 2. 你一定要多多努力,好好生活,做一个可爱的人,做一个闪闪发光的人,不将就,不依赖,对过往的苦难情深义重,但绝不回头。阳光文案干净治愈1. 喜欢一到饭点就能看
  • 干皮相见恨晚的粉霜!巨贴脸不拔干! 红!不愧是你! 前阵子我还在疯狂给同事推荐它们的新款粉底液,好家伙这又出了个粉霜,我倒要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结果,嗯真香!
  • #软妹服约稿[超话]#【雾与天空羊】棉服已出@1412原创设计 ☁️☁️☁️今天新画的软妹棉服,轻飘飘的云朵和软绵绵的小羊,奶蓝色的格裙,特别的融洽。巩俐求求你
  •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我觉得这话说反了,该用来形容男人,他们好像更需要生活上的照料和心灵上的慰藉,可你要缠着他们吧,他们又会嫌烦,还
  • 使用超级电容器的应急手电唯一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不能长时间过度手摇充电,防止可能击穿超级电容器(有些机器可能有保护)转动摇把充电时会有一定的阻尼感,如果手摇过程突然
  • 另外你命局中正官不显,只能以七杀为夫,但七杀被劫财多围困,湿土见旺水,说明你对丈夫多挑剔,也易导致婚姻感情多不和,你命局八字比劫旺,且无克制,也无财星,说明你也
  • [给你小心心]#任嘉伦30天心动挑战# 【最心疼的瞬间】刚入坑时候,喜欢嘉伦的表演喜欢嘉伦的歌声喜欢国超的碎碎念和搞笑时间久了 知道的他的故事越来越多就再也不会
  • 感动于阿蒂克斯在法庭说的那段话,感动于他对警长说的那段话,感动于他告诉孩子的那段话,感动于一个父亲,在用常人无法企及世人却又应该都做到的观念和行为去感染着周边的
  • 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
  • 中自科技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催化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移动污染源(机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等)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的少数主要国产厂
  • [疑问]这也是很多观众关心的,大家不用想都知道,和楚乔作对,而且是杀死楚乔娘亲的人,肯定没有好下场喽,被楚乔果断给杀死了。而夏虫也想要风云令,所以刺杀洛河是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