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的解脱道# (45)
(续 第八章)
杂阿含第305经(佛说世间空)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名三弥离提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谓世间空,云何名为世间空?」

有比丘名三弥离提去问佛:世尊!所谓世间空,云何名为世间空?

我们先来了解什么谓世间,世间不是指外在的山河大地、城市、世界,而是指我们当下的身心。参见经文:

「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杂301经)

那么什么是世间空呢?我们看经文:

佛告三弥离提:「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苦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空世间。」

佛直截了当地说: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

眼是色法,四大及四大所造故眼是缘起;因四大本性空故决定眼本性空,即是此性自尔;眼基于四大新陈代谢相续不断地维系而显现存在;四大因无常、缘也无常,故眼无常、苦、是变易法,是故眼非我非我所。常恒不变易法空(是指我空),我空故我所空。

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

因为有眼故,所以若眼见色、生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于这些悉知皆是缘起,是故如实知这些也是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指我空),我空故我所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其本性空所决定的。

不是佛决定让它空的,是佛发见缘起的世间本性空。如果把前面那一经与这一经联系起来思维,前面经文是在讲六根触对六尘因缘,有这样的功能启用,不是不要用,只是你不要执著它为实有。这一经就更直截了当、从究竟意义上告诉我们,眼空,眼的功能也空,眼功能作用所生的心理反应(受、想、行)也是空,为什么?一切法因缘生故,如果于这些理解了、明白了算不算见法呢?还不算见法吗?那要怎么样才算见法?透过现象了知它本性是空,是不是见法?是啊!

佛说此经已,三弥离提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我觉得佛在这一经讲的很爽,感觉太爽了!一点都不保留,直接告诉你真相就是这样子的。

杂阿含第456经(佛说第一义空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如我听到这样,有一次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那时,世尊对比丘们讲:我今天当为你们说法。开始是善法,中间是善法,后面也是善法。善义:意义正确;善味:词句正确;纯一满净:没有一点瑕疵;梵行清白:梵行清净无染;所谓第一义空经:即是第一义空经。仔细听,好好思维,现在即为你们说。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

什么是第一义空经呢?这里是以眼为例,其实就是眼等六根。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

眼是色法,四大及四大所造故眼是缘起;因四大本性空故决定眼本性空,即是此性自尔;眼基于四大新陈代谢相续不断地维系而显现存在;四大因无常、缘也无常,故眼无常、苦、是变易法。所以,因缘和合则眼生,因缘消散则眼灭,因缘集灭决定了眼的生灭,没有一个实有的眼在生灭,是故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没有去处。我们所见到的眼、包括耳、鼻、舌、身等表象,其实是刹那生灭不住的相续相。

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

如是:真相如是;眼不实而生:眼是因缘生,故非真实生。

生已尽灭:因缘生因缘灭、刹那不住啊!(每秒死亡细胞80万)。

我们所见的眼,只是因缘刹那集灭不住的相续相尔。

有业报:眼集起的因是业报(缘有生)。

无作者:无有造作者(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和合作)。

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阴即蕴的异译,蕴即积聚义,眼由细胞积聚而成,除眼角膜外,细胞就如一堆积聚的泡沫,刹那生灭相续。

除俗数法:所谓眼,除了缘起的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因果事相外,没有什么别的了。

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

佛在此,已经诠释了俗数法,其实就是缘起法。缘起法就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纯大苦聚集起,所以它只是因缘的环环相扣,里面没有我。

除俗数法就是,思维分析眼等六根生灭相续,观察六根触对六境缘生六识、缘生六受、缘生六想、缘生六思,在此故彼的因果关系,不实而生,生已尽灭,因缘相续,刹那不住。只是业因所感得的果报,无有造作者,除了这此有故彼有因果的缘起外,无我我所。

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佛前面说的是缘起的流转,缘起的流转也就是生、老、死、没,受生之法。想解脱的人,一定要如实知缘起的流转,知法住。知道这个流转过程的因果必然性,唯有先知法住,才能得涅槃智。知道解脱从哪里下手。

第一义空法经:佛以眼为例,阐述:因为六根是因缘和合生,故生时,无有来处,因缘消散灭,故灭时,无有去处,就像天上的浮云,积聚时没有来处,消散时没有去处。所以六根是不实而生,生已尽灭。六入处是业报所感得,无有造作者。因六根刹那生灭不住故,所以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因缘集、因缘散、因缘相续外,没有实有的六根,所以空六根,是名第一义空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世尊时代,为什么有那么多弟子见法证果,原因只有一个,诸比丘闻佛说已,欢喜奉行。我们现在为什么稀有难见?原因你懂的!

附录:(这些是从导师论著中摘录的)

《杂含》卷一三的《第一义空经》说: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佛从缘起世俗谛的生灭非实中,说明第一义空,极为明白。在第一义空中,即遣离有无、断常等二边。

缘起就是中道,缘起不否定这个现象的存在,如实知现象因缘生,因缘灭,不会是实有的生,实有的灭。执有、无,常、断二见。

如迦旃延说真实禅(体悟第一义的禅观)说:「观彼悉皆虚伪,(彼指五蕴六处这个身心)都不见真实……(为什么不见真实?因为这个身心一直在无常变易)但以假号因缘和合而有种种名,(如说眼、耳、鼻、知、身、意,这个就是假号)观斯空寂,(斯:即眼、耳、鼻、舌、身、意本性空寂)不见有法(有见)及与非法(无见)」。就是不落实有、实无二边见。

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的假名法——世俗的,圣弟子就在这因缘中,名相世俗法中,体观空寂,离「有法」「非法」二边见,(就是实有,实无)就证得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性空)所以说:「诸佛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诸见:有见、无见、常见、断见,都是邪见。

佛陀又说:「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如实正观世间集,世间的定义,在前面已有解释。现在举烦恼为例,烦恼是受,烦恼生起,即是世间集起,如果我们如实正观,就是对烦恼的集起作正确的分析、观察烦恼集起的因,烦恼是怎么生起的?不离根尘触对因缘所生的,所以烦恼是缘起有。这样就不生世间无见,不否定烦恼生起。

如实正观世间灭,烦恼因缘和合生,因缘消散灭。不是实有它一定会灭,所以它灭去的时候,如果我们如实知烦恼是因缘灭而灭,就不会生起烦恼是实有见,因为实有的它不会灭。如来离于实有实无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个是中道观,也是正见。

世俗的人,看见生,就以为有实在的法生起,看见灭,就以为有实在的法毁灭了。有是实实在在的有,无是实实在在的取消,这是落于二边见的。圣弟子不然,看见法生起,遣离了无见,但并不执着以为是实有;看见法消灭了,遣除了有见,但并不执着以为是断灭实无。

因为依着缘起法的因生果生,因灭果灭,一切法是活泼泼的可有可无,可生可灭。

就是我们生命的功能可以用啊,但是你不要认为它是实有的生、实有的灭,它是因缘生,因缘灭,本性是空。假若是实在性的,实有,就不该灭而无;实无,就不该生而有。所以对什么叫实有、实无,我们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概念。

所以在法法的可生可灭、可有可无中,深入事物的根本核心,体见到一切是关系的,没有实性的有、无、生、灭,一切是不实的假名,都是假名安立的,本性是毕竟空寂的。所以毕竟空寂,不是抹煞了一切生、灭、有、无的现象而破坏诸法;

所以就有说「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佛法就在我们五蕴、六处,佛法是在讲空性,空性不离五蕴、六处去体悟,但也不会破坏五蕴、六处,五蕴、六处是因缘生因缘灭,你破坏它干什么。

反之,空寂(本性空寂)正是掘发了诸法生、灭、有、无的真实相。因为本性空,才显发出因缘生,因缘灭,非实如幻的真实相。

这是如来教授的真实意趣,否则单见到流转还灭、一正一反的两面,很容易误解而割截为二体的。这从流转、还灭二门,两门的有无生灭关涉的现象中,直接体现到法法本性的空寂,可以叫他做中道的空寂律。(中道的空寂律也是假名安立)这是第一义的中道教说,也为佛法特质——缘起性空的真义所在。大乘学者常说的「当体即空」,就是如此。——摘自印顺导师《佛法是救世之光》

导师的这一段论述对我们修学缘起法,体悟性空,启发意义很大!没事的时候可以多阅读、多思维。
(全部完结,感恩阅读)

《大悲咒》十种大悲心
(第九十五段)
【尔时大梵天王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白观世音菩萨言:善哉、大士!我从昔来经无量佛会,闻种种法,种种陀罗尼,未曾闻说如此无碍大悲心大悲陀罗尼神妙章句,唯愿大士为我,说此陀罗尼形貌状相,我等大众愿乐欲闻。观世音菩萨告梵王言:汝为方便利益一切众生故,作如是问,汝今善听吾为汝等略说少耳。
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着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大梵王言:我等大众今始识此陀罗尼相貌,从今受持,不敢忘失。】
观世音菩萨诵完84句《大悲咒》后,大地出现了六变震动,天上雨下奇珍妙花,十方诸佛皆大欢喜,天魔外道则非常恐怖。一切来参见大悲法会的会员,都分别获得了大小不等的果证。有得声闻初果至四果的、有得初地至十地的,还有无量多的众生发菩提心的,此皆是《大悲咒》威力所致,无比殊胜!
这时大梵天王从自己的座位上起立,整理好衣服,非常恭敬地合掌,对观世音菩萨说:善哉、大士!(大士为大菩萨的别称),我从往昔,经过无量多的诸佛法会,听闻过各种各样的佛法及各种各样的陀罗尼神咒,但却从未听闻过观世音菩萨所宣说的无碍大悲心大悲陀罗尼神妙章句,惟愿观音大士为我们讲解此《大悲心陀罗尼》神妙章句的形象面貌,是一个什么样的相状?我及在场的所有参加法会的人们都非常愿意、非常乐意地想听闻到。
于是观世音菩萨对大梵天王说:你为了方便利益一切众生的缘故,提出这样的问题,非常好!那么你而今可善自听好,我将为你们略微少许地讲解一些关于《大悲咒》的真实相状,《大悲咒》的真实相状归纳起来就是十种心,即:
1、大慈悲心:什么是慈悲呢?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佛陀之悲是以众生之苦为己苦,故称同体大悲。
《大般涅槃经》记载,慈悲有三种:一、生缘慈悲:又作有情缘慈、众生缘慈。就是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这是凡夫的慈悲,称为小悲。二、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于诸法无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这是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最初的慈悲,称为中悲。三、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绝对平等之慈悲,此为观音菩萨所发之大愿,故特称为大慈大悲、大慈悲。以上三种慈悲,并称为三缘慈悲。
2、平等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里,始终都有高低贵贱之分,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只有超越三界后,在法身无相中,才有真正的平等,修行到了这种境界,所有的世俗观念都升华为圣人观念,看一切众生平等、看一切世界平等、看一切法平等,没有什么善恶邪正,人我是非,贫富美丑等种种差别相,为人处世,永远都不偏不倚,绝对平等,如此名为平等心。
3、无为心:无为心从无为法中生,无为法与“有为法”相对,指不依因缘和合而成的不生不灭、无来无去、非彼非此的绝对,原本是涅槃的异名。为诸法之本体,与“法性”、“真如”等为同一含义。以法相唯识宗为代表。该宗以修持境界立论,分无为法为六种,即:
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法相唯识宗于以上六种无为中突出真如无为,认为前五种无为都是“真如无为”的不同显现,因为只有真如无为才是佛教的究竟圆满处。具足这六种无为法,名无为心。
4、无染着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虽清楚明白,却能即相离相,不生执着,即是无染着心。
5、空观心:观十方世界是空、观十二类众生是空、观一切法是空、观一切相是空,于空处见缘起,于缘起处见实相,于此实相中彻悟自性本空,空生大觉,是名空观心。
6、恭敬心:尊敬比自己年龄大辈分高的比如父母长辈等名“恭”、尊敬比自己有知识有智慧的比如佛菩萨师长等名“敬”。恭敬心就是以下敬上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恭敬一切人,古德说:三人之行,必有我师。更何况我虽长处比人多,但都有不如人处,所以,能做到尊敬一切人,即是恭敬心。
7、卑下心:“卑”不是卑贱的“卑”,卑在这里是一种谦辞,就是谦虚的意思;“下”即上下的“下”,这个下也不是低人一等的下,而仍旧是谦虚的意思。卑下心的意思就是时时刻刻都要保持谦虚谨慎,绝不高高在上,这种心态,名为卑下心。
8、无杂乱心:心不专一名“杂”、东想西想名“乱”;杂乱使人昏沉、掉举、散乱,不能得定、不能得解脱。修四禅八定可治杂乱心,得四禅八定者,名无杂乱心。
9、无见取心:“见”生我见、“取”生占有;凡有我见者,对一切物质的及非物质的,都想占有,男人想占有女人、女人想占有男人,对金钱财物等都想占有。想来世再得人身的、想往生天堂的、想取小涅槃的、想取大涅槃的,有这些想法和行为的,名见取心。无见取心是没有这些想法,也没有这些作为,于无作无为中彻悟诸法实相,得大解脱,名无见取心。
10、无上菩提心:菩提就是无生无灭的妙觉心,此心依众生所悟程度分为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菩萨菩提、佛菩提这四种,此四种中,唯有佛菩提为最真实究竟,名无上菩提,发心修无上菩提法者,名无上菩提心。
观世音菩萨讲完以上所说十种大悲心后对大梵天王说:这里说的十种大悲心,就是《大悲咒》的陀罗尼形貌状相,你们应当依此十种大悲心而修行,这样就能得到《大悲咒》的真实妙用。
大梵天王说:听了观音大士的一席话,我等茅塞顿开,犹如拨云见日,非常欢喜,因为从今天开始,才真正认识了《大悲咒》的陀罗尼相貌,明白了此咒的真实意义,所以我们将从此受持,不敢有丝毫懈怠或亡失。

#诗言志歌永言#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下来。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译文:

听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在烟波浩淼的遥远地方,实在难以找到。
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霞的明灭掩映之间有时候能看见。
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天姥山极为高峻,就连四万八千丈高的天台山,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想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身影,一直送我到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
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啼鸣之声。
无数山岩重叠,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
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深林战栗,使高耸而重叠的山峰震惊。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薄薄的烟雾。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
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
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拉着车。仙人们排成列,多如密麻。
忽然我魂魄惊动,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
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
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让自己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注释:
天姥山:在浙江省嵊县东。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得名。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和方丈)。
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
微茫:隐约迷离,模糊不清的样子。
信难求:实在难以寻访。据《史记.封禅书》,战国时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及后来的秦始皇都派人入海寻求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都没有达到目的。
越人:越地的人,在今浙江省一带。
明灭:忽明忽暗。
向天横:遮蔽天空。横,遮蔽。
”势拔“句: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拔,超出。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huà)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和下文的“天台(tāi)”都是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
四万八千丈:极言其高。四一作“一”。
”对此“句: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倒向它的东南一样。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显得低多了。
因:依据。之:指越人关于天姥山的传说。
梦:梦游。
镜湖:又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剡(shàn)溪:水名,在浙江嵊(shèng)州县境内,即曹娥江的上游。
谢公:指南朝诗人谢灵运。性喜游山。曾游天姥山。其《登临海峤》诗有云:“瞑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
渌(lù):清澈。
清猿啼:清,这里是凄清的意思。凄清的猿啼声。
谢公屐(jī):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木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带子,形状像拖鞋。
青云梯:指山径石级,直上云霄的山路,形容山高路陡。语本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天鸡:神话传说中的神鸡。《述异记》卷下:“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
暝(míng),日落,天黑。
殷岩泉:震响于岩石与泉水之间。殷,震动声。
栗:同慄。栗、惊,使动用法。
青青:黑沉沉的样子。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列缺:指闪电。
霹雳:指雷声。
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天,神仙居住的洞府。扉,门扇。訇然,巨大的声响。
青冥浩荡:青冥,指青色的天空。浩荡,茫无边际的样子。
金银台:金银铸成的宫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云之君:云神。这里泛指神仙。
鼓:弹奏。瑟:古代一种弦乐器。张衡《西京赋》:“白虎鼓瑟苍龙吹箎。”
鸾回车:鸾鸟驾着车。鸾,传说中的如凤凰一类的神鸟。回车:驾车。
怳:同“恍“。猛然惊醒而心神不定的样子。
长嗟(jie):长叹。
觉:醒时。
失向来之烟霞: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向来,刚才,指梦游的时候。烟霞,指梦游时所见的奇幻的境像。
东流水: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白鹿:传说神仙或隐士多骑白鹿。
摧眉折腰:低头弯腰。摧眉,即低眉。
事:侍奉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笔随兴至,体制解放,堪称绝世名作。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其时李白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真是胜似仙境。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天姥山临近剡溪,传说登山的人听到过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与天台山相对,峰峦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堕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觉。浙东山水是李白青年时代就向往的地方,初出川时曾说“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对这里的山水不但非常热爱,也是非常熟悉的。

  天姥山号称奇绝,是越东灵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岭如我国的五大名山──五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见大巫之别。可是李白却在诗中夸说它“势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还更挺拔。有名的天台山则倾斜着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样。这个天姥山,被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这座梦中的天姥山,应该说是李白平生所经历的奇山峻岭的幻影,它是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笔下夸大了的影子。

  接着展现出的是一幅一幅瑰丽变幻的奇景:天姥山隐于云霓明灭之中,引起了诗人探求的想望。诗人进入了梦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飞渡过明镜一样的镜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镜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他穿上谢灵运当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谢公当年曾经攀登过的石径──青云梯。

  只见:“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继飞渡而写山中所见,石径盘旋,深山中光线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鸡高唱,这本是一片曙色;却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暂憩之中,忽觉暮色降临,旦暮之变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龙吟,震响于山谷之间,深林为之战栗,层巅为之惊动。不止有生命的熊与龙以吟、咆表示情感,就连层巅、深林也能战栗、惊动,烟、水、青云都满含阴郁,与诗人的情感,协成一体,形成统一的氛围。前面是浪漫主义地描写天姥山,既高且奇;这里又是浪漫主义地抒情,既深且远。这奇异的境界,已经使人够惊骇的了,但诗人并未到此止步,而诗境却由奇异而转入荒唐,全诗也更进入高潮。

  在令人惊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时间“丘峦崩摧”,一个神仙世界“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现。“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皆受命于诗人之笔,奔赴仙山的盛会来了。这是多么盛大而热烈的场面。“仙之人兮列如麻”!群仙好象列队迎接诗人的到来。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异彩缤纷,何等的惊心眩目,光耀夺人!仙山的盛会正是人世间生活的反映。这里除了有他长期漫游经历过的万壑千山的印象、古代传说、屈原诗歌的启发与影响,也有长安三年宫廷生活的迹印,这一切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起,才有这般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描绘。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情感深沉又昂,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本来诗意到此似乎已尽,可是最后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埋没无闻!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较开明的,较为重视人才,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人才在当时仍然摆脱不了“臣妾气态间”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词出之于东晋的陶渊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赋“归去来”。李白虽然受帝王优宠,也不过是个词臣,在宫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约可以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称“天子”,君临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抹煞了一切人的尊严。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它的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其作年一说公元745年(天宝四载),一说公元746年(天宝五载)。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返回东鲁(在今山东)家园。之后再度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大约作于李白即将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加满一箱油将多花29.5元#(来源:中国石油吉林长春销售分公司)#吉林省新闻# 【3月18日0时起 长春地区成品油零售价格上调】自2022年03月18日0时起
  • #壶妹饭圈扩关[超话]#R1SE团粉!!!⚡⚡⚡⚡⚡⚡⚡⚡⚡⚡⚡偏9,团至上↑其他伙子们的甜唯也55对cp无雷[爱你][爱你]见一对嗑一对[坏笑][坏笑]主磕:
  • —ꀿªᵖᵖᵞ☺ꔛ ♡ 你是一束光让我在黑暗中找到出路你是一轮太阳让我在寒冷时感觉到温暖感受你让我明辨是非读懂你让我受益匪浅黑夜一束光我的世界因你而变得明亮+:。
  • 壬水生在冬月天寒地冻水旺得令需要克泄,此造壬水生在亥月水当令而旺又有子水阳刃水太旺,全局金水旺而制金水的力量不足,只有两戌土可以制水暖局,格局层次不高,只能大运
  • “我不希望它成为纪录片;我希望它像是一首诗的开头,讲述时间的流逝,过渡和身份认同。”在法国摄影师Claudine Doury系列作品#Une Odyssée S
  • )的小朋友 像小时候吃的怡口莲的夹心巧克力硬糖 内里是甜滋滋的巧克力夹心 小周医生呢 一开始天真的我点开文就开始看并没有注意文案 以为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医生
  • · 在展廳的門口還有樹木的提示,指引我們走到商城的裝置藝術當中,像八爪魚,像破殼而出、參天生長的樹木,生機勃勃,煥發生機。· 在展廳的門口還有樹木的提示,指引我
  • 百晓生见众人围观,面有惭色,方说道:“兰若寺中并无女鬼,只是贱内神志不清,只得以铁索束之,钢钳断牙,外乡人受惊了。燕赤霞道:丰都有树,百年成妖,人称树妖姥姥,每
  • 又有趣[打call]又难过[泪](PS:我好像有那个大病[苦涩])看的我是又开心(三蜘蛛相遇的时候,开心的手舞足蹈[打call]还有好多有趣的剧情)又难过(PS
  • 待吃得差不多了,再带着儿子逛一圈甜品屋,这可是小朋友们的天堂,巧克力瀑布,哈根达斯专区,各式各样的甜品和糖果,光是转上一圈,就能让小朋友兴奋不已,所以昨天我还跟
  • 我家兔崽子有非常明显的性格变化周期,大概一个月左右,在很乖和很烦人之间来回跳跃,乖的时候就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的,吃饱喝足了在地毯上跳会兔子舞就趴下了,等这个时间
  • 图1:还炫耀与“市委书记”吃饭 就想你和一些人认识!我们的精准引流确实无敌 只要你听话操作都能出成绩 实时更新热门模版 呆梨随手复制就可以让顾客主动加wx下单
  • 【春节期间最敬业、玩跨界的轻卡品牌,竟然是TA……】如果要评选今年春节期间最敬业的轻卡品牌,那无疑就是……奥铃轻卡。中国奥铃荣获“2021先锋榜样品牌”这也是对
  • 生活,其实和天气一样,有晴,有阴,有风,偶尔还下点雨,自然规律,#成都婚纱照#the power of the dog畸形的爱压抑的情感屈从的婚姻充满讽刺的人
  • 善良是一个人身上最可贵的品质,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待人以善者善亦所趋。心存善良的人,他(她)的言语,他(她)的举动会像绵绵春雨般润物细无声,
  • 圣人在处世待物中,皆是随缘而遇,随遇而安,行不得已之事,不动主观识心,一切感而遂通,这就是执左契之义。实际上天与人极易相合,其合是在自然无为中,我有善德,天道必
  • 春天来了,天气转暖,心情也随之变得明媚起来,就连文字,也少了伤感,多了些阳光的味道……很早就想换上春装,用春的色彩装点自己,让经历了严冬洗礼的心,也走在春天里
  • 不太推荐卡比打得很快速通一样的打体验不太好我感觉这次关卡刻意去做了疲劳设计大概一次打两三关就可以了疲劳设计的意思就是打久了会感觉累正常来说,为了增强游戏时长游戏
  • 一个人生命最好的几年被分割成一个个大赛周期,背负着祖国的名字,同流言、伤病和不被容许的失败对峙,把实在的痛苦累积成虚拟的荣誉,居然还能由衷地热爱着,我真的觉得好
  • #阿花的100天减肥打卡# DAY1练背✅吉尼瘦背47分钟✅跳绳3000下时隔半个多月,我又开始减肥了[允悲][允悲]本来很佛系,但是今天早上一上称,被体重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