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第117课:不信医则病不治
‍同志们好上节课给大家谈到五脏别论当中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在面对患者的时候,我们要详实的收集患者的临证资料,并对临证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才能后面的真断准确,才能保证遣方用药准确性,全面准确的收集资料如何完成,告诉我们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望闻问切四诊是并重的,我们不能偏废其中之一,而高估一个诊,因此在这里谈到临床常常遇到的几个问题,提醒广大的学员或者患者医生注意,这节课承接上文,再谈一个有意思的话题,题目就叫“不信医则不治病”这个话可以两种讲法,一种叫“不信医则不治病”另一种讲法“不信医则病不治”虽然这三个字做颠倒,但是她主体意思不一样了,一个患者你不相信你所面对的这个医生,做为医生来讲你是不能给这个患者治病的,如果他不相信你你给他治疗,你所有的努力返回来都是零,如果你不信任这个医生,你找他治病,你服了药物也不会有满意的效果,为什么这样讲,看看原文

一:原文:拘于鬼神者 不可于言至德 恶于针石者 不可于言至巧 病不许治者 病必不治 治之无功亦
详解:拘于鬼神者,是指相信鬼神的人,总认为自己的疾病是由鬼呀神呀或者是一种不可认知的力量导致的,这种人我们是坚决不能给他看病的,所以原文讲不可于言至德,紧接着告诉我们“恶于针石者”也就是患者不相信医生不相信医生开的方子,不相信扎针能治疗疾病,不相信砭石 针刺之类方法,所以大家也清楚内经当中也有处方,就是处方量比较少,在内经其他篇章也谈到了,用针石 再加上灸再加上草药,三种方法一块治疗,这句话告诉我们意思,如果一个患者不喜欢讨厌用诊石或者害怕用针石治疗疾病,做为一个医生“不可于言至巧”最后一句话告诉我们“病不许治者 病必不治”还告诉我们一句话“治之无功亦”这句话告诉我们多么的漂亮,

二:词语解释:
至德:
黄帝内经当中1-5篇“上古天真论 四气调神大论 生气通天论 金贵珍言论 阴阳应象大论” 素问的第四篇叫至真要大论,每一篇文章的题目都在告诉我们本篇文章讲的是什么,黄帝内经讲至真至善至巧的医学道理,所以这个地方的至德就讲的是至真至善至巧的医学道理,什么样的人我们不跟他说呢,比如这个病人平时就是疑神疑鬼,认为自己疾病的发生是,疾病出来不找医生看病,在家里先立个筷子等这些行为就是拘于鬼神,还有一种就是神神叨叨总觉得自己的疾病是被自然界一种神秘力量控制住,这种人你跟他他讲再多医学道理他也不想听,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对牛弹琴,他不相信,所以这种人你不应该给他讲至真至善的医学道理,

至巧:
这个人不愿意接受你的治疗方法,在临床经常遇到,疾病原因 发病机理 开药就行,患者就开始给你讲条件,说不喜欢吃中药,良药苦口利于病,终于把病人说通了,病人开始谈第二个条件,能不能开酸酸甜甜的药,优酸乳酸酸甜甜不治病,还有患者要求开中成药简单,要么是丸,没有中医大夫开中成药,疾病是变化,要求药方也要变化,推而广之,这类患者是不是就是恶于针石者,这个地方的至巧是娴熟巧妙的针刺技术,现在就是灵活机变的用药,药味的剂量加减如何,这需要一个医生很娴熟,如果你不喜欢就不会讲至巧。原文落脚点讲有些患者从来不相信医生,病情已经很严重他就想着烧个香,祷告求神拜佛就可以把问题解决,他就是不找医生,这类人属于不接受医学的至真至善,他不需要你的治疗,那么请你不要给他治疗疾病,患者不相信医院 不相信医生,被家属带来,丝毫不相信医生,内经明确告诉我们 他从内心对你排斥 不相信你,对患者来说不认为是一碗药,他认为是一碗苦汤,他会认为这个药喝下去会造成伤害。

三:原文强调;
1⃣️破除迷信 正确认识疾病 病因 病理:
首先认识疾病的病因,然后认识疾病的病理,导致什么结果,坚决反对把疾病的发生认为是鬼神或者自然界的一种神秘力量引起的,这是内经的一个观点,也是内经高举的一面旗子,

2⃣️:诊疗疾病时 必须考虑 病人的心理状态(神)疾病 疗效 影响是巨大的
诊疗疾病的时候,你不要仅仅考虑患者病情,你必须考虑病人的心理状态,学过中医都知道,任何人的心理状态都是属于神的范畴,不论是什么样疾病,心理状态对疾病影响非常大,一个对疾病 一个多心理状态,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你不要把人当成纯粹的生命体,一定要考虑他的心理状态,内心世界,一个癌症患者,肺癌,自己家孩子也在当医生的,患者出现咳嗽咯血,后来到孩子那个医院住院,患者年龄大 体质差 病情发展不能做手术,最后才有放疗,那么规范的接受几次放疗后,患者病情有所缓解,病情基本平稳,出院,半年后病情复发,患者要求去医院,动不动给孩子打电话,就说孩子不带他看病,其实孩子心理明白但是没有办法,最后姊妹就告诉妈妈如实告诉妈妈,中午如实告诉妈妈,晚上妈妈就走了,同志们是心理状态,谈癌色变,谈癌入虎,我们经常说癌症患者三分之一是用药毒死的,三分之一被病情吓死,三分之一被疾病夺去的,一半以上癌症是被吓死的,心理状态对治疗疾病的效果有这巨大影响,这里面有很多很复杂问题,不能认为我们我们今天不知道就忽略人的精神状态如何,中国人一直讲人活的就是那一口气,这一口气如果谢了,生命即可终止,这一类的情况比比皆是,在临床有些病人不愿意做手术,要有尊严的活下去,不做手术 不治疗,把自己融入大自然,这种人的生存周期远远超出西医学对他的判定周期,也还有更多人走到更健康状态,走向痊愈及健康状态,并不是说当出现恶性疾病我们不接受规范话治疗,我只是说心理对疾病和疗效的影响,的的确确存在,但是今天我们还没有办法认知,人是社会的人 也是自然界的人,具有非常复杂的心理状态,要充分考虑

3⃣️病为本 工为标 标本不得 邪气不服
《黄帝内经》第十四篇汤液醪醴(lao li)有这么一句话“病为本 工位标 标本不得 邪气不服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医生面对一个患者,谁是主体谁的行为谁的心理决定这个疾病能不能治好,病人为本 医生位标,医生所用的药物要想把病人的病治好,前提是病人必须相信医生配合医生,我们经常这样讲,患者必须听医嘱,比如在关中患者做胃镜糜烂性胃炎,你告诉他今后吃饭要注意,不能吃辣椒,患者马上就不高兴吃面怎么可以没有辣椒,不听医生话这个疾病怎么好,还有患者胃里面经常难受揉一揉 喝点热汤要好一点,脾胃虚寒,告诉他不能吃冷饮,患者满口答应,结果吃了凉皮➕可乐又犯了,还有青岛患者皮肤病 中国人叫牛皮癣,我们医学教材叫白弊病,西医教材叫银屑病,非常严重,告诉他要忌辛辣的食物,虽然长在海边但是海鲜要忌,中国人常常讲看病不忌口,坏了医生手,叫你这样做你不做,因为是以病人为主体,医生为客体,要想把疾病好了,医患双方要共同配合,如果医患双方不能共同配合,邪气都不服你,这个疾病就是治不好,医患是一个战壕当中背靠背的战友,共同面对的敌人就是疾病,共同目标战胜疾病,目的是还你健康,医患要牵手用心沟通,这是内经自始至终倡导的观点,

四:总结:
好了同志们这节课话题很沉重但是也很轻松,一个原则疾病是怎么来的,一定有他的原因,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两者认知方法不相同,但是都是科学的,坚决去除鬼鬼祟祟这种思想,破除迷信,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观念,其二在治疗疾病时一定要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如果患者是不接受的,那么就没有什么结果,医患双方关系是一种信任关系,一种高度信任 高度默契关系,否则疾病就会没有太好的结果。好了,这节课就讲到这里,好了同志们讲到这里本篇文章讲完了,
我们用了十三讲首先谈到了脑或为脏或为腑的问题,紧接着谈到传化五腑,然后给大家谈到藏泻满实这几个词,然后又举了三个病案,谈到了满和实,藏和泻在临床上的应用,还告诉大家寸口诊脉的原理,又告诉大家不信医则不治病,上节课还告诉大家诊疗疾病应该做到四诊合参综合分析,五脏别论十三讲到今天全部讲完了,下一节课开始进入到藏像当中非常有名的文章“太阴阳明论”

【校长如何培育更多“大先生”】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但能否真正实现以育人为本的目标则完全取决于每一位教师的观念和行动。好的教师不仅能教给孩子们广博的知识,更能引领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获取有价值的知识、技能,教师专业发展就是要让教师从单纯传授知识(鱼)走向教会学生方法与技能(渔),走向激发学生的兴趣(欲),走向快乐的生命体验(愉),走向拥有广阔的视野和胸怀(宇)。因此,如何有效促进和提升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每位校长都十分关注的话题。

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更为丰富

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多种定义,在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更为丰富。教师素养可分为专业化素养和社会化素养两大方面。专业化素养主要包括教育素养、教学素养、信息化素养、研究素养等;社会化素养主要指教师的社会化程度,如与社会融入的程度,与他人相处的关系等方面。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不能拘泥于教师的教学素养方面的提升,而更应趋向教师教育素养和社会化素养的提高。教学素养作为专业发展的基础,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而教育素养和社会化素养则是教师专业化与否的判断标准。

在笔者看来,教育素养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即教师的教育观,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师的教育素养有三个核心词语:“尊重”,即在了解、理解和充分认识儿童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天性、人性和个性;“提供”,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育能力,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他们需要的知识、能量,并提供给孩子足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平台;“引领”,引领每一个孩子过积极而有意义的学校生活,让孩子们拥有幸福的生活和生命体验。

教学素养则是教师在教育素养指引下具体的教学行为、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在课堂上,如果教师把孩子当成容器或者白板,那孩子就会被灌输和涂抹,久而久之课堂就变成了“满堂灌”,孩子们也就失去了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动力;而如果教师能把孩子当成一个有潜力的发现者、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主体,如果能够适时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这样的课堂一定会给孩子更多富有创造性的空间以及自我发展的平台。

其中,学校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与研究素养。信息化素养指教师充分运用智能化技术、数字化技术于教育教学中的能力。不会运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教师虽然可以当教师,但终将成为不受学生喜欢的教师,也必然成为易遭淘汰的教师。研究素养主要指教师应掌握基本的问题研究方法,具备基本的问题研究和反思能力。

社会化素养是支撑教师发展和进步的社会性基础,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置于时代潮流中,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教师。

以基本功培训为抓手,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娴熟的基本功是基础。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培训的实施者,校长不仅要鼓励教师去研究如何让课堂活起来,更要让教师本身参与的培训活起来,以多种方法进行教师的基本功培训,从而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善于发现,关注细节。深入教师当中去,关注他们的教学情况、教研情况甚至是生活情况。找到教师的兴趣点、兴奋点,以此为契机展开讨论。比如,如果最近教师们都在头疼班里那为数不多的上课调皮的孩子,我们是否能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上提出问题,一起想想办法?这样可以解决一个又一个很小的问题,久而久之,教师也会愿意主动参与这样的培训。

捕捉优势,优化培训。把每次培训的前20分钟给一个备课组,让这个备课组安排一位教师展示一篇大家共同讨论的说课稿,并请其他学科的教师从同行和学生的角度来评析这节课。给教师以足够的激励和舞台,这样,教师们也会把这样的舞台给孩子。语文教师可以设计课前古诗鉴赏、数学教师可以安排一名学生的典型错题分析,在跨学科的教研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乐于搜集,调动情绪。教师发展过程中也会有瓶颈与倦怠,这就需要我们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我到访过的许多学校都谈到教师师德培养的问题,师德师风固然要讲,但能讲清楚吗?倒不如拿一些鲜活的师德师风案例和教师们分享,让教师们自己分析,自己感受。

分解任务,调整心态。教育理念的问题远比教学问题更深层。教师压力大、负担重是个普遍现象,于是校长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就更要教会教师分解任务的本领。比如,给每位教师每学期留一万字的读书笔记,一定要告诉他们,其实每天不过写80余字,请教师们坚持,而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本领。对于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教师给予鼓励及方法上的指导。生活在平和的环境里的教师,才能够真正拥有积极的心态。

一个专业想发展的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教育的主流趋势不是培养教书匠,而是培养那些能敏锐发现教育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后提出解决办法的教育者。在小学的课堂教学研究中,多用观察法、数据统计法,就能很明显地发现问题,并找到原因,然后在一步步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推断研究结论并设计改进方案。比如,针对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研究,我们可以观察:班里有多少学生?在一节课里,教师一共请几名学生回答问题?每个学生回答了几次?这些问题看似渺小,但是在教育研究中足以说明问题。

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教师是个性化的劳动,只有为教师发展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让每一位教师在适宜的岗位及环境中张扬其积极向上的个性,发展其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那么将来才可能出现真正的学校“大先生”。

以制度保障教师专业发展。俗话说,一种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而一种好的制度会使“坏人”也能做好事。可见制度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在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主性,教师、学生、学校领导团队共同参与。同时,在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时,要充分关注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将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融入学校整体的文化建设制度中。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极力发挥其激励功能,实行科学管理及团队管理双管齐下。这样的制度才能够给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以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教育活动的丰富多彩决定着教师类型的多样化,如果采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的教师,就会丧失教师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因此,应给予教师动态和多元的评价。另外,在评价过程中需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综合全面信息,从多渠道对教师进行多角度立体式的评价,让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着深刻的了解。

以成果激励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必然会经历培训—实践—反馈—修订—发展这样不断循环的过程,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不妨将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用多媒体设备记录下来,请教师们结合目标和任务进行思考与交流。培训的阶段总结会中,管理者不用过多地言语,只要把平日收集到的教师们意识中模糊的状态呈现给他们,当每位教师看到自己在专业成长培训过程中的样子,用手感受着“专业成长档案袋”的厚度时,激励的作用伴随着强烈的内驱力一定会促使他们走得更稳更快。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不要让教师沦为“教学的工具”,教师本身也是发展目的,没有教师的人生幸福和快乐,永远不可能有学生的幸福和快乐。(作者:陈锁明 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院长、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

#故纸寻迹#【天降“昆明湖”!从排走变留住,#北京如何留住了水资源#?】7月以来,京城急雨频至,人们常常听着雨声入睡,又听着雨声醒来。眼下已进入“七下八上”的主汛期,“三季少雨,一夏水”的降雨特点,使得北京汛期降水量的多寡决定了全年降水量的丰枯。
曾几何时,北京人对于雨水的传统观念是希望“快来快走”,但随着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加剧,人们对雨水的态度逐渐从“排出去”转变为“想留住”,从对立转变为和解,进而加以利用,化雨成“金”。

雨水,曾被视同于污水
北京在华北平原上属于“缺水区”,气候比较干旱,一年中的降雨往往集中在夏季汛期。过去,住在北京城里的人,一直在受雨水的气,北京人对雨水的情感,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一场雨下来,城里常常就遭了殃,积水成患,污水泛滥,原有下水道非塌即堵,形同虚设。那时候,海淀镇有一个“蝎子湖”,平时存臭水,热天生蚊蝇,下雨后水涨起来便堵住居民的家门口,出门得蹚水;宣武门外一带,大雨后路上积水成患,十几天不退……因此,在老百姓心中,雨水和污水无异。
北京日报1954年8月17日2版刊登的《和污水雨水的斗争》一文中提到,清朝光绪十六年,大臣周天霖给光绪皇帝上过一个奏折,详细地陈述了北京的水患:“……自上月二十八日大雨淋漓,前三门外水无归宿,家家存水,墙倒屋坍……每当暑雨蒸潮,黄潦(脏水)满街,浊污流溢,民间疠疫(传染病)大作。”
过去,雨水和污水为害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前人留给北京的280多公里长的下水道,只有20公里勉强能排水,其余不是塌就是堵。遇见大雨,天桥四周一片汪洋,住在这里的居民出门得坐在门板上划着走,更别提普通人家聚居的地方,雨水一冲,粪场里的排泄物就向房子里倒灌,大尾巴蛆在炕上、墙上爬来爬去。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北京便将消灭明沟和死水坑作为重点卫生工程,同时向排除污水与雨水宣战。
1953年4月24日,时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卫生工程局副局长陈明绍在北京日报2版发表署名文章《为排除北京市的雨水和污水而斗争》,倡议全市人民为排除雨水和污水行动起来。当年,本市启动下水道和河湖的修建工程,其中占比最大的工程就是新建下水道108.76公里,相当于当时内城5个城圈的长度。
四海下水道是这一年下水道工程中最大的一项。东直门和朝阳门之间,沿着城墙根的绿草地上搭起了工棚,墙上打开一个十六公尺宽的缺口,给四海(积水潭、什刹前海、什刹后海、西小海)下水道干线开放了大门。过去,四海一带的雨水没地方去,就顺着地势连泥带水流进了四海,常年淤积的污泥使四海越来越浅。四海疏浚后,这一带的雨水暂时被引到御河,可是御河容量太小,每遇大雨,什刹海、积水潭周围便成了水乡;附近居民的院里,水淹没了膝盖;经过北京饭店门前的汽车常常被水弄得灭火抛锚。直到四海下水道建好后,雨水才得以沿着这条下水道经过宽街、张自忠路、东四十条胡同,穿过城墙流入东护城河。(1953年4月24日《北京日报》2版,《四海下水道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北京除了疏通原有280多公里的下水道之外,还新建了200多公里的下水道。耗时费力的下水道工程,在当时被视为解决雨水、污水排泄的最佳途径。

从“排出去”,到“想留住”
北京城的排水工程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持续到80年代。截止到1981年,北京市区下水道总长度为1400多公里,增长了5倍多,明显改善了市区排水状况。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又开始意识到另一个问题:北京缺水。
“三季少雨,一夏水”是北京降水的特点。上世纪60年代,春季雨水平均在60毫米左右,约为全年总降水量的10%;一入夏季,雨水突然增多,平均达450毫米,约占总降水量的74%。降水过分集中的弊端就是,春季各种春播作物可以开始播种的时候,常常因为雨水少而延迟播种期,或是需要抗旱播种。这对于农业生产很不利。(1961年5月19日《北京日报》3版,《天上来的水》)
上世纪70年代,北京连遇旱年,缺水这个现实阻碍了民生和城市的发展。捉襟见肘的雨水一股脑儿倾倒在汛期那几个月,结果是城里淹了,乡下涝了,山里冲了,河滩漫了,还得为此劳民耗资开挖排水河道。
当时,郊区农业复种面积逐年增加、农作物需水量增多,再加上春旱严重、水库蓄水量减少,水源不足与农业增产的矛盾尤为突出。
通县在历年小麦生产中,都遇到一个难题:春天,小麦需要及时春灌,而这时候几乎年年干旱,再加上全县复种面积增加,水源更显不足;秋天,用水量小,雨水却比较勤,容易受涝。
1972年,为解决春旱秋涝这个气候特点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困境,通县决定利用汛期拦蓄雨水,灌溉水利。在全县水利工作汇报会上,通县县委总结推广了台湖公社利用坑塘蓄积雨水,并趁汛期水源充足时闸沟截流蓄水等“春旱冬抗”的经验。当年汛期,通县十座拦河闸,除北关闸和师姑庄闸外,均关闸蓄水,以便冬春灌白地、浇小麦。“春旱冬抗”成为当时郊区农业对抗春旱的一项有效措施,并推广开来。(1972年10月20日《北京日报》1版,《拦蓄利用地上水 为夺取明年丰收做准备》)
郊区从雨水的利用中尝到了甜头。而那时候,北京每年汛期出境水量大约10亿立方米,着实大有可为——利用了雨水,不仅有助于缓解农业生产用水的紧张,也增加了城市的供水保证。郊区利用雨水灌溉农田,城区利用雨水补充生活用水,甚至涵养地下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局面也就打开了。
从此,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对雨水的态度便从“怎么排出去”转变为“怎么留得住”,汛期雨水收集和利用成为破解用水难的出路之一。

关闸蓄水,尝试雨洪初利用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怎么才能留得住雨水?如何在汛期尽可能多地收集利用雨水?这是水利部门日夜算计的难题。
上世纪80年代,110公里长的京密引水渠和几条护城河以及通惠河,既有供水任务,又有排洪功能,汛期还担负着从密云水库给京城供水的重任。北京市水利局管理河道多年的邹玉芬突发奇想:能不能把河、渠上的节制闸闸上,利用雨水给城市供水?
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如果暴雨引发山洪,高水位运行的京密引水渠或其他河道憋崩了怎么办?
然而,将汛期的降水留住、开发利用雨洪资源是北京市研究多年的课题,邹玉芬和同事们决定搏一把。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个方案递交上去,不曾想,方案很快就批复了。全市上下开发利用雨洪资源的决心可见一斑。
最后成效如何呢?一组数据喜人:1988年汛期,密云和官厅两大水库关闸48天,拦蓄河道中积流向北京城供水,当年水库少放水0.93亿立方米。此后7年中,根据汛期的不同情况,北京共节约库水4亿立方米,相当于一米见方的“水龙”绕地球10圈。
与此同时,藏水于京城地下也是一个大胆的实践。1994年汛期,本市利用暴雨和洪水,在河道中适时放闸拦蓄,回灌地下水5亿立方米,使本市地下水位比前一年同期普遍回升0.98米。(1995年3月6日《北京日报》6版,《京城女水官》)

城里的雨水,也派上了大用场
关闸蓄水成效固然显著,但雨可不只是下在郊区、水库,城里在雨水收集上也亟待大做文章。
此前,城市里的水文章主要做在节水上面,1990年北京还因此被评为全国节水先进城市。但光节流是不够的,还得开源。本市确立了“三盆水”管水新思路,即把天上水、地上水、地下水这“三盆水”联合调度,减缓地下水位下降速度。
1980年至1990年,全市地下水位年平均下降38厘米。经过优化调度,1991年至1998年,这一数字减少到18厘米,相当于每年少开采地下水2亿立方米左右。1998年前8个月,本市对雨水的控制利用率达80.1%。(1998年9月10日《北京日报》1版,《天上降雨地面拦地下用水精打算》)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北京在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扩张和人口增长的形势下,供水紧张局面再度显现。当时,城区建成区的面积不断扩大,不透水地面随之增加,而此前建设的雨水管道控制面积有限,因此降雨后雨水横流,不能顺利入渗地下。在丰水年份,北京约有7亿立方米雨洪出境,白白浪费。
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市把“雨水收集利用”列作应对21世纪初期供水紧张局面的26条措施之一。
2000年,城区汛期降雨利用有了突破性进展。由中德合作投资6355万元的“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项目正式启动,被寄予厚望。根据北京城的特点,中德专家打造了4个示范区,控制面积达36公顷。在示范区建成雨水收集与传输、雨洪处理与利用、雨洪回补地下水及雨洪控制系统,同时将雨洪滞蓄系统和景观工程结合,将其用作卫生间冲洗、路面喷洒、绿地灌溉、洗车等市政杂用。按照设想,该工程推广实施后,城区将有30%的雨洪得以有效利用。(2000年1月3日《北京日报》5版,《留住雨水润京城》)
2003年汛期的一场急雨使北京不少街道积了水、小区“城门失守”,而西城区双紫园小区内却是另一番光景。北京日报记者探访发现,双紫园小区内没有积水漫流,也没有车子一过污水四溅的情形出现。雨过天晴之后,小区的雨水池里还增加了近百立方米用于喷灌、洗车的回收水。
双紫园小区正是城区雨洪项目的获益者。小区引进了德国先进的雨洪利用技术与设备,经过处理后的雨水达到三类水质标准,可用于洗车和灌溉等。2003年前7个月,小区共回收500余立方米雨水,加上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小区浇灌、洗车,甚至音乐喷泉已经完全不用自来水了。
这一场雨,包括双紫园小区在内的6个雨水利用示范小区通过了检验。雨水利用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可观:小区雨水不外排,减轻了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通过雨水回灌还可以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形成良性循环。(2003年8月16日《北京日报》7版,《天上雨再大 地面不积水》)

防汛变迎汛,蓄出“昆明湖”
2005年临近汛期时,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岐山调研、督察本市防汛工作时强调,北京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汛期中一定要把水文章做足,既要防汛又要迎汛,为北京积聚好水。(2005年5月22日《北京日报》1版,《既要防汛又要迎汛把水文章做足》)
这一年,北京首次变防汛为迎汛。实现这个转变,有赖于集雨工程的推广。据统计,截至2005年6月,北京市节水管理中心在城区建成22个集雨工程,年利用雨水资源达到35万立方米。(2005年6月6日《北京日报》9版,《北京,把雨水留住》)
防汛变迎汛的第二年雨季,北京集雨工程更上一层楼:宣武区万寿公园在地下挖的5个雨水收集回灌井、海淀区26个单位和居民楼收集楼顶雨水的“集雨樽”等分布在社区、机关、学校、公园里的100处集雨工程,共留住雨水2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昆明湖的蓄水量。
雨水利用由此进入了北京市下一年的“折子工程”,城市雨水利用工程全面推广。到2009年主汛期尾声,从天而降的“昆明湖”增至21个。(2009年8月13日《北京日报》5版,《21个“昆明湖”从天而降驻留京城》)
政府推广集雨工程的同时,各行各业也在行动。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制定集雨奖罚政策、多建集雨示范工程、建设地下蓄水系统、推广雨水渗透设施;密云水库间伐上游“小老树”,送雨入密云水库;京城公园各出妙招,如植物园打造人工湖“喂”百万平方米绿地、陶然亭公园实现全园中水绿化灌溉……细算下来,一年节水能有几百万吨。
2016年,北京入选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多年来悉心打造的雨水吸纳、蓄渗和利用工程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如今,日趋成熟的雨水收集利用理念和设施,正在北京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汪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中品下生者,在临终的时候,看到阿弥陀佛引领许多比丘、天众来到他的面前,阿弥陀佛手持一朵莲华,身放金色光明,照耀到莲华上,使莲花亦呈现黄金般地光芒,当金色的莲花光
  • #南京租房[超话]##南京租房之合租[超话]##南京租房##南京租房头条##南京租房酱[超话]##南京租房小分队[超话]##南京大学生租房[超话]##南京租房之
  • 在资产负债表日,或有事项的结果是不能够确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有事项的结果最终可以确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有很密切的关系,但也有区别。
  • 说到小栗旬,那真的是一代人心中的美男子了,风流倜傥的气势,让多少人沉醉,当初的《热血高校》更是一展帅气姿态,微长的头发,桀骜不驯的性格,高冷的眼神,青春校园中的
  • 搞得全班齐呼,最强的国家……中国。还在为找工作而发愁吗?
  • 来自西哥的安全感永远都是不经意却处处充满[心]在旁边带上耳机准备打游戏说:ber 要喊我做啥子就给我发消息哦 耳机带起听不到你喊我[爱你]我正躺在床上跟妹妹聊
  • 而且,因为我的牙龈发炎得厉害,接下来需要每天早晚用一种处方消炎药漱口,两周后来做一次复查,他会在复查后再给我补四颗牙……牙医大叔说得云淡风轻,我却听得毛骨悚然,
  • 又要披荆斩棘了,加油吧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听一个很久很久没联系过的小学同学的妈妈说 夹城里都拆迁了 就剩下小学没动了 他们也不住原来的地方了[单身狗][单身狗][
  • 报价采购热线:18303175511微信同号韩建河山,今日沿五日均线又成功收货一个涨停板,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制造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压力钢管及压力钢
  • 春的故事,总是活色生香,明媚中夹着忧伤,阵痛中藏着希望。风雨过处,落红满地,忧伤点点,只有那些倔强的朵旑,还依依不舍的恋着枝头。
  • 【患者自述】:我的孩子现在才初中,眼镜已经戴800度了,我好担心他会瞎掉啊,高度近视能怎么恢复?但是高度近视要想把它完全治愈是不可能的,想要从根源上避免孩子发
  •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付出了很多努力和研究,我对待墩墩睡眠的态度,是完全照书来的,而她刚好又居然是几乎照书长的——譬如两个小时那个月龄的孩子就该感到感到困倦了,所以
  • #新车擎报站# 【或4月发布 AMG SL 43动力信息曝光】全新AMG SL系列已经发布了55与63两个搭载双涡轮V8发动机的车型。 也在下面,今天下午团❤搭
  • 除了名家建盏,将增加茶叶和茶器等优质产品,还将通过专场直播的方式分享,感谢新老朋友持续关注我#长期不读书会降低表达能力吗# 周末愉快 朋友们推荐一本书《茶设计》
  • 29日夜间到30日白天,甘南州多云转阴,部分地方有小雪(雨);省内其余地方晴或多云,其中祁连山区东部阴有雨夹雪。4月1日:陕北多云间晴天,关中、陕南多云间阴天,
  • 9月20日晚,在中秋月圆夜的前一晚,北京电影节提前给大家带来了惊喜,这一届的评委,十分令人惊讶,红毯走秀的评委们,更是令人眼前一亮。这届“天坛奖”评委主席巩俐,
  • ​​​ ​​​只要眼里有美,心里就有大美;只要心里有美,生活才会至美;只要生活有美,生命才能唯美。积善成德,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宽广的心,美好的心,感恩的心
  • #北京公交出行提示# 截止至2月18日15时,受降雪影响,公交集团共计69条线路采取措施,采取停驶措施47条,采取区间措施14条,采取绕行甩站措施8条。二、 影
  • 废几8话:朋友喝多了给我打电话 一番絮絮叨叨后他再次说“为什么每次我难过的时候你都在” 我想说不是你每次不开心的时候我都在 而是你每次有心事想到的第一个人都是我
  • 海狮表演场在海洋蓝的基础上融入大量热带森林植物及拟人的文化元素,充满了热情洋溢的热带风情,场内设观众席座位约1000个,不同的表演不同的风格,在这里游客可以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