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出彩中原#【太康:破解强县富民的“幸福密码”】
太康地处豫东平原腹地,下辖23个乡镇,782个行政村(社区),171万亩耕地,常年粮食产量在28亿斤以上,是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生猪养殖调出大县。

太康文化资源丰富,素有“好人之城孝善之乡”的美誉,是道情之乡、诗歌之乡、书法之乡,拥有中国书协会员17人,中国美协会员19人,80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位居全国县级第一,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韩宇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陈国厂、全国拥政爱民模范赵莉莉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太康是经济发展大县,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99.7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全市第二。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形成了纺织服装、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主导产业,纺纱总锭数位居全省县级第一,龙源纸业生产规模居全省首位,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省内市场占有率突破55%,成为“全国最大的双A级锅炉制造基地”。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太康县在周口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神聚力、奋力攻坚,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太康。

“18连丰”显担当粮食安全扛在肩

金色的麦浪令人一眼难忘,丰收的田野再度传来喜讯!

测产数据显示,2022年太康县172万亩小麦平均亩产570.98公斤,比去年平均亩产565.63公斤,增产5.35公斤,小麦总产达9.82亿公斤,实现了夏粮“18连丰”,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超级产粮大县位次。

更令人欣喜的是,符草楼镇辛庄村的种粮大户谢宗宏,种植的小麦亩产最高达841公斤,成为全县夏粮生产高产“状元”。

“18连丰”靠的是什么?

太康县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健全粮食安全制度体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科技兴粮、科技增粮,粮食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业基础作用得到巩固和发挥。

“四化”发展提质增效主导产业绽放精彩

“用工人数降低58%,万锭产能提升40%,生产成本节约5%。”在太康县,技改改出一片新天地。

总投资1.5亿元的昊晟纺织纺纱车间技改项目,通过智能化改造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生产流程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太康县立足纺织、锅炉、食品加工、节能环保等产业基础,抢抓专项债政策机遇,推动实施总投资117.7亿元的33个技改项目,着力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融合化发展。

周口市委常委、太康县委书记皇甫立新先后主持召开纺织服装、锅炉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研究制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组织推动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作,设立博士团队工作站、清洁燃烧技术研发中心,投资5亿元生产燃气直燃超低氮燃烧器。太康县县长张峰带队多次赴常熟、南通等地考察,承接印染产业转移,组织推动与东华大学、大连合成纤维研究院、河南工程学院合作,进行印染产业规划环评,补齐染整链条,进而全力打造全国智能锅炉研发生产基地、全省纺织生产基地两大百亿级集群。

太康县四通锅炉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科技创新不停步,公司新上的总投资1亿元的四通锅炉智能锅炉创新中心项目,围绕新型锅炉结构技术等六个方面来提升智能绿色环保工业锅炉产业化水平,开发的智能化燃烧器及基于智能化燃烧控制技术项目,已通过国家测试认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现已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同时,联合锅炉行业公司,投资26亿元,建设“全球锅炉行业共享制造产业园”项目,目前一期已开工建设。

通泰集团拥有5套国内领先的智能化纺纱专用设备,旗下通泰纺织被评为省“智能车间”,银鑫棉业被评为省“智能工厂”。其中银鑫棉业总投资10亿元兴建的26万锭全智能差异化纤维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单体差异化纤维生产车间。太康县正在建设的轻纺科创城项目,实现棉纱、织布、印染、服装面料及技术的全方位提升,推动太康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链数字化升级。

发挥全国产粮大县、生猪养殖调出大县优势,新引进了总投资6.8亿元的四川阆勇10万吨休闲食品加工项目、总投资5.2亿元的山西祝胜发7万吨速冻食品自动化生产项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致力打造食品要素集聚新高地。

加快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龙源纸业百万吨绿色循环造纸二期项目,引进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后生产规模200万吨,将跻身全国造纸行业前三。

太康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扎实开展“五职干部”招商、“万人助万企”活动,建立用好一个惠企助企微信交流平台、每周五召开一次服务企业例会、每周一天走访助企日、每月举办一场企业服务活动的“四个一”助企惠企制度。全力确保应急状态下“四保”白名单企业正常生产、项目正常建设、商贸正常经营、物流正常配送。

“四化”发展指引方向,全力打造的最优营商环境保驾护航,太康县主导产业加速度发展:全县纺织规模达到180万锭,喷气、喷水、圆盘织布机规模达到1.2万台,服装年加工能力6亿件。锅炉企业发展到56家,其中规上锅炉企业28家,A级锅炉企业6家,年生产能力达6万蒸吨,产品远销欧美、非洲、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幸福生活比蜜甜

怡人的微风徐徐吹来,太康县高贤乡医疗护理型养老院院内,月季花开得正艳,82岁的五保老人刘学敏推着老年车缓缓行走,满脸是幸福的笑容。

没来医养院之前,他是高血压偏瘫后遗症患者,右侧肢体瘫痪。“是医养院让我重新站了起来,给了我幸福的晚年!”刘学敏感激地说。

如何让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生活更有质量?太康县积极探索推行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新模式,使779名农村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医疗护理不再难。

太康县整合政府、社会、个人三方面资源,在全县建成15个社会托养中心,新建改建了食堂、餐厅、洗浴室、娱乐室,安装了冷暖空调,购置了衣柜,建成宾馆式“养老院”,为全县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提供门诊、住院、健康咨询、饮食指导、疾病双向转诊、医疗巡诊等服务。

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让“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目标落到了实处。

8月5日,太康县人民政府、河南省农业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建设康养项目举行签约仪式,致力打造一家豫东南乃至全国范围内医养结合典范的康养基地,推动太康县养老服务业快速向好发展。

风正帆扬再起航,砥砺奋进正当时。太康解锁了“幸福密码”,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将始终保持坚韧不拔的韧劲,树立基层优先导向、实干为要导向、团结聚力导向,推动太康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爽爽贵阳城 暖暖贵阳人# 贵阳温度:22万名志愿者情暖“疫”线】

“大家请佩戴好口罩,注意防护。”有志愿者拿着小喇叭走街串巷,一遍遍地宣传着疫情防控知识;

“老人家您慢点走,我带您去做检测。”有志愿者搀扶着老人去做核酸检测;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你们吃饱吃好。”有市民自发做好热气腾腾的“爱心餐”送往核酸检测点;

……

9月伊始,疫情令爽爽的贵阳暂时慢了下来。战胜疫情,需要千千万万的志愿者,在贵阳,他们变身“白墩墩”“红融融”,第一时间奔赴“疫”线,用最朴素的行动,为了群众的健康平安,为了一座城重回烟火而无私奉献。

这是捍卫家园的战斗,这是患难与共的前行。

目前,全市22万多名“红马甲”投身一线,“绿丝带”争做先锋,每一名志愿者都如同一束微光,在这场与疫情的战斗中一张张面孔微光成炬,温暖着每一个人。

一群人 为抗疫增添暖色

哪里有需要,志愿者就奔向哪里。

清晨,寂静的街上传来疫情防控的喇叭声,“绿丝带”飘扬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

“请大家提前准备好健康码,保持一米线距离,谢谢您的配合。”9月3日清晨,花溪区清溪街道的志愿者们早已就位,扫码、测温、维持秩序,努力让市民感受到核酸检测“服务到家”的贴心和省心。

9月4日上午,位于新华路的贵阳市第十八中学(原贵阳九中)核酸检测现场,前一天刚在志愿服务岗位上连续工作了14个小时的南明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曹凤英,已早早地来到了现场,登记市民信息并标注试管顺序。透过防护服可以清晰地看见,她的鬓角已被汗水浸湿,双眼布满血丝,但她依然坚定地说:“我是党员,我也是老师,做好表率的同时,还要把志愿服务做好,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我的职责和使命。”

观山湖区宾阳街道,民兵志愿者们身穿迷彩服,在疫情防控卡点值守;乌当中学校长带领教师、学生志愿者为在校学生送去生活用品;开阳县志愿者利用应急广播、流动小喇叭,走街串巷、走村入户,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搬运物资,我行!”“搭建帐篷,我上!”“维持秩序,我来!”……

在这座城,党员干部、社区居民、教师、学生、村民化身志愿者,坚守战“疫”一线,平凡的人们,无私的奉献,为抗疫中的贵阳增添了更多暖色。

一座城 筑起防疫的“长城”

云岩区2606名志愿者已就位!南明区8669名志愿者已就位!花溪区11516名志愿者已就位……

为进一步充实疫情防控力量,9月1日起,共青团贵阳市委联合全市各级团组织陆续发布了疫情防控储备志愿者招募令。截至9月4日12时,全市34405名志愿者闻令而动,就地成军,化身“管控员”“采集员”“外卖员”,让抗疫一线处处闪烁着凡人微光。

“近期疫情形势严峻,大家一定要做到少聚集、不扎堆……”清镇市已有13支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共计1000多名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退伍不褪色,召必回,战必胜!”在南明区,600余名退伍老兵在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帮忙搬运生活物资、宣传防疫政策,在新的“战场”发光发热。

修文县六桶镇全镇14个村(社区)自发组成村民志愿者队伍,他们发放宣传资料、发放口罩、宣传疫情防控工作,为守护家园而努力。

本次疫情自发生以来,全市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人数和服务时长每天都在增加。9月3日,累计有10万人次志愿者参与,9月4日增长至15万人次,9月5日增长至22万人次。

截至9月5日,全市累计221631人次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2807346小时,服务群众9834197人次,服务社区小区、商超、农贸市场、核酸检测点、交通场站(一场三站)和交通(高速)路口等点位12887个……

数字的背后,是一张张坚毅的面庞,是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是志愿者们手拉手共同筑起的防疫“长城”。

一条心 凝聚战“疫”的磅礴力量

一座城市一条心。疫情下的贵阳,一场场爱的接力正在上演。

在全市的各个核酸检测点,都优先对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群体进行核酸检测,志愿者们还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温情弥漫全城。

“大家辛苦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希望你们在工作的时候吃饱、吃好,照顾好自己。”9月4日中午,贵安新区马场镇旺乡园农家乐工作人员为核酸检测点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送来了190份热气腾腾的免费“爱心餐”。

“挺感动的,他们送来的饭菜不仅暖胃,更暖心。”现场医务人员说。

观山湖区阳关综合集贸市场,卖瓜师傅杨秀仁为防疫人员送去一车香甜可口的西瓜。“我虽然腿脚不便,但还是想尽点绵薄之力。”杨秀仁说。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服务中,暖心瞬间无处不在。“感谢志愿者的无私付出!”“志愿者真是大家的好邻居!”大家频频点赞。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在这场与疫情的战斗中,志愿者们汇聚力量传递爱心,让贵阳这座城市更有温度,战“疫”更有力量。(来源:甲秀新闻)https://t.cn/A6SlvGuQ

【#把57个逝者的名字,刻在墙上,也刻在心里……#】王刚、汤国辉、刘金祥、苏洪刚、白志强……几十个名字,刻上了纪念墙。
他们是沧州的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他们离开世界的时候,把大爱永远留在了人间。
沧州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里(以下简称纪念园),肃穆的公墓,高矗的纪念碑,以及一个个捐献者的名字,无不在表达着一个意思:大爱无疆,生命永恒。
要把这些名字,刻在能抚摸到的地方
纪念园位于沧县达子店村村北的沧州公墓内。
为沧州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建纪念园,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纪念墙上,是沧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牵挂于心的大事。
当刻字师傅开始工作时,那些捐献者的名字重新又涌上沧州市红十字会秘书长刘植庄的心头。
8月22日,沧州刚下过大暴雨。刘植庄开车赶到了纪念园,向刻字师傅介绍捐献者的情况。
刘植庄是沧州第一批器官捐献协调员。给沧州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建纪念园,对于他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工作,而是一种使命。
刘植庄想建纪念园的想法,始于2015年,缘于一位捐献器官女孩的父亲。当时,那名父亲想要找地方安葬女儿的骨灰。
从那一天开始,到现在把捐献者名字刻在纪念墙上,建纪念园的工作终于接近尾声。
现场,刘植庄和刻字师傅不停交流。刻什么样的字体最好看?用什么颜色最合适?这些名字刻在纪念墙的什么位置最恰当?
一切就绪,刘植庄提出了最后的要求,“无论如何,要把名字的高度刻在家属一伸手就能抚摸到的地方。”
刘植庄说:“建纪念园、做纪念碑、刻纪念墙,就是为了让家属能够见‘字’如面。他们能摸到那些名字,就是与亲人最近的接触。”
赵兴辉是被请来的刻字师傅,来自“雕刻之乡”保定曲阳。
赵兴辉刻墓碑已经有10多年时间了,但是在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刻纪念墙,还是第一次。
赵兴辉说,接到电话,他了解到是为捐献者刻字的时候,不自觉地挺了挺后背,“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正因为这,赵兴辉对待刻纪念墙上的这些名字,丝毫不敢马虎,“刻别的碑也很严肃,但刻这个纪念墙除了严肃,还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敬意。”
“请放心,我一定尽最大的努力把这个纪念墙刻好。”赵兴辉郑重地保证。
电话里的哭声
把捐献者的名字刻在纪念墙上,首先要征得捐献者家属的同意。
按照捐献者家属留的电话,刘植庄和工作人员与家属们取得了联系,并征求他们的意见。这不是平常的联系电话,每打一次,刘植庄内心都非常不平静。“那过程,五味杂陈。”刘植庄说。
十几年前,一位小伙子捐献了器官。当时,留的是小伙子妈妈的电话。
电话打过去,刘植庄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打电话的意图,那边反应了好半天,然后电话里突然传出大哭的声音。对方边哭边说:“我们同意,谢谢你们还记得他。”
电话里的哭声,也让刘植庄想起当年小伙子捐献器官时的情景,他的声音不禁哽咽。
沧州目前一共有57名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刘植庄和同事全部和他们的家属电话联系了一遍。刘植庄说:“真的受不了这一次次的刺激,心里太难受了。”
刘植庄记忆深刻的,还有一位捐献者的父亲。那名父亲当初给刘植庄打电话,询问有没有地方安放自己女儿的骨灰。
“这个女孩去世时,只有几岁,父母因为舍不得,一直把孩子的骨灰带在身边。直到女孩的妈妈又怀孕,他们才愿意安放孩子的骨灰,所以女孩的爸爸给我打了电话。”刘植庄说。
也正是这位父亲的电话,让刘植庄有了给捐献者建纪念园的想法。
只是,当电话拨过去,对方的电话已经无法接通了。
刘植庄找了当地的红十字会,想确认这位父亲是否还住在原来的地方,但没有找到人。
刘植庄说,这个孩子的父母都是南方人,当初是来沧州打工的,他们租住的地方已经换人了。
“或许因为这里是他们的伤心地,他们已经带着后来出生的孩子回老家了吧。”刘植庄说。
因为联系不上这位父亲,刘植庄心里难受了很长时间,“就想给他个交代,告诉他纪念园建好了,他可以来纪念自己的女儿了。”
不仅仅是这位小女孩的家属,刘植庄和志愿者们虽然多方努力,但仍有10多位捐献者的家属联系不上。
刘植庄和同事们经过商量,“擅自”决定把联系不上家属的捐献者名字也刻在纪念墙上,“万一哪天家属知道了,想来纪念他们的亲人,这里一定得有他们的名字。”
“给我留一个位置,在我爱人旁边”
刘植庄在跟赵兴辉交流的过程中,着重说明,有几个捐献者名字后面要留出空白地方。
赵兴辉很奇怪,说留太大空白,刻出来不好看。
刘植庄说,那是捐献者的老伴儿要求的,“他们说自己去世后也要进行遗体或者人体器官捐献,请我们在纪念碑上给留一个名字的位置。”
赵兴辉说,听到刘植庄这么说的那一刻,他心里紧了一下。
其实,刘植庄在听到家属说出这种话的时候,何尝没有在心里狠狠紧了一下!
在捐献者名单中,这样的夫妻有4对。
石远芝、滕顺昌夫妇,分别于2018年和2020年完成了捐献,他们的名字已经被刻在一起。
剩下的3对夫妻中,有两对是任丘市的夫妻,“夫妻中的一位已经去世,而且完成了遗体捐献。”
电话联系到家属时,一位捐献者的老伴儿跟刘植庄说,要在纪念墙上给自己的名字留一个位置,将来自己去世之后,也会把遗体捐出去。
刘植庄说,那一刻,他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这些老人的敬意。
这样的老夫妻,还有沧州市运河区的刘金祥和张桂芬夫妇。
2018年9月10日,两位老人找到运河区红十字会相关人员,表达了捐献的意愿,并在遗体志愿捐献协议上郑重签下了名字。
说起这对老夫妻,刘植庄更是感慨万千。
刘金祥老人年轻时曾是一位参加核试验工作的老兵,退伍后发现自己患有多种疾病。就医时,他隐瞒了自己曾经的经历,而且一瞒就是半个世纪。
直到中央电视台的《国家记忆》栏目,首次向国人展示了我国原子弹的发展之路,刘金祥才揭开了自己的工作之谜。
刘金祥生前有个夙愿,就是去世后把遗体捐给国家用来研究。“刘金祥老人已于2021年去世,并完成了遗体捐献。”刘植庄说。
遵从两位老人的愿望,在纪念墙上刘金祥老人名字的旁边,也给他的老伴儿留了空白位置。
生命永恒
捐献,体现的是生命的大爱。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行列,签订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志愿书。
刘植庄说,很多年轻人通过网络签下了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也有一些老人专门打电话到本地红十字会,要求进行器官或者遗体捐献。
每次听到这些信息,刘植庄说,他心里总有份感谢和感动。
2018年,黄骅市旧城镇七旬乡医白志强因病去世并捐献遗体,成为我市第20位捐献遗体的志愿者。
2021年,泊头市九旬老人苏洪刚捐献遗体,同时把7000余元积蓄全部捐给贫困生。
今年3月,泊头市83岁的张雨洪老人永远闭上了眼睛。遵照老人的遗愿,他的遗体被用于医学教学和研究。
今年5月,献县18人集体签订捐献志愿书,这18人来自不同的岗位。这是献县组织的第二次集体签捐仪式,目前全县共有61人签订了捐献志愿书。
今年8月,52岁的运河区教师曹立梅来到运河区红十字会,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上郑重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同时,她正在外地上学的女儿,也委托她在志愿书上签字。母女俩同时成为遗体和器官捐献志愿者。
……
一位志愿者说,活着的时候,应把每一天过得有意义,去世后,把所有的器官和遗体捐献出去,帮助别人,为国家和医学作点贡献,这是最有意义的事。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把为社会作贡献当成了生命的追求。他们离开时,用捐献器官或遗体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热爱和眷恋,完成了生命的最后壮举,这是一件永远值得我们歌颂和纪念的事。而纪念园的建设和纪念墙的雕刻,也正是一种怀念和尊重。
刘植庄说,当人的生命走到终点,而那些还有生命的器官被移植到另一个生命中,将生命延续下去的时候,这就是生命永恒。​​​​(来源:沧州晚报 记者 张丹 摄影报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为没人印证,就拿《楞伽经》来印证...后来却因为一些原因而坐了牢...所以,这个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啊;盛名之下,就会很容易招麻烦..稍后的密云圆悟禅师跟六祖一样
  • ✨有时候,执着是一种负担,放弃是一种解脱,人没有完美,幸福没有满分,知道自己没有能力一次拥有那么多,又何苦要求那么多。✨宁可做一个不幸的人而知道一切,也不要做一
  • 心不欲杂,行善则真;心若欲杂,空行百善。无需言它,从吾做起;不必多言,当下善行。
  • 一整个大震惊 他们在拍毕业照我就没有打招呼 而且我两手空空滴 有点莫意思[熊猫][熊猫]送完礼物火速撤离现场[晕][晕][晕]然后跟清姐一起参加了一个很无聊的培
  • 以前的生活像乱麻一样 曾以为都可以好起来 后来发现 能被人理解 能有人懂得后来觉得人会变也不会变就像我自己的固执一样 固执于自己的固执 退让避开想着他人会想自己
  • 在全省遴选20个左右重大文旅项目,由“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实行“一口受理、在线办理、规范透明、限时办结”审批,优先保障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申报和安排
  • 历史票房、男女比例(猫眼)、总观影人数(猫眼)60亿是个坎[思考] 观影人数最高还是战狼2[赞]看男女比例,女的是看电影主流[思考] 但票房前列除了你好,没一部
  • 哎…本来不想拿出来说的。最近的淘车单都…… 这个星期也是没日没夜的在忙。 这段聊天记录会不会是我和这位老铁最后的缘分。[允悲][允悲][允悲] 前面上千条
  • 19. 麦兜说:有事情是要说出来的,不要等着对方去领悟,因为对方不是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等到最后只能是伤心和失望,尤其是感情。25. 别人在跟你说他喜欢的东西
  • 本次层岩巨渊剧情我愿称之为魈宝传说任务2.0[泪]到处都是刀子[泪] 我被刀到死去活来[泪] 我差点以为魈宝活不下来了[泪][泪] 幸好钟离救了一下呜呜呜我爱钟
  • 忽然间觉得世界好小,就那样的遇见了,可是,世界又好大,转身离去也许就是一生一世了。在这座城市的角落,渐落的夕阳,释放着一天的疲倦,人们各自回家,或跟朋友出去喝点
  • 可是喜欢也很重要,爱也很重要,恨也很重要,就是你的每一种情感表达都非常重要,重要到我们始终都需要和自己之内的人相处,自然会在我们的计划里去做更多种可能,我们自然
  • 半夜看完科技界春晚,感觉还不错啊,为啥朋友圈一片一边唱衰苹果一边叫嚷着要换华为的人呢?#非单勿扰#「需上榜,私信回复报名即可」#宋旻浩[超话]# “是为了寻找你
  • 作为“点亮乡村·光明万家”志愿服务项目的第一站,今天,青州市庙子镇姚家台村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来到村里,为困难群众送上米、面、油,并忙
  • 生活不是为了赶路 而是为了感受路万尺高空蓝天白云是我的生活,和你于街边饭店,痴心说笑,慢慢吃喝才是我的梦我看过一万句描写天空的句子,但都不及时而无意望见的蓝天白
  • 它地处闹市,却又幽静无比,山上古木参天,又有许多历史掌故,今天“芜湖山志”就来说这座范罗山…… 传说范罗山 据乾隆版《太平府志》记载:范萝山,俗名饭箩,在县西北
  • 皇天不负有心人 我终于等到你了[抱抱][抱抱][抱抱][泪][泪][泪] 真的,能够看到你全新的状态 我真的死而无憾了。皇天不负有心人 我终于等到你了[
  • 我向来不是一个有安全感的人,起码现在,我精神世界的空隙被你填满。看婚礼剧情的时候,读到两人的誓言“我愿意”我的心情可能跟大多数人不在一个频道。
  • 「ロクなもんじゃない」如果是从语源1来看的话,ロク→陸ではない、“不是陆地上的东西”确实是不正常、不正经的海王了哈哈哈,倒也符合剧中人设。不过从文脉上来看的话,
  • 可靠、分散、快速的传递消息网状网络的评判标准是其可靠性,特别关注其在设备之间传递消息的能力——蓝牙网状网络技术也不例外。在智能家居中也可以获得价值,因为该网络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