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成就巡礼##网络文明建设一起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这十年】从自产自销到畅销全国100多个批发市场 高原夏菜抒写兰州现代农业好前程

8月27日上午8点多,烟雨朦胧中,马坡乡羊下村曹为民将自家菜地里最后一方菜铲完、装车后运往县城。至此,今年榆中县山区高原夏菜采收进入尾声。

从单一蔬菜到现在培育出30多个种类、300多个品种;

从昔日的“三马子”贩运叫卖,到如今进入国际市场;

从1998年定远蒋家营村第一家蔬菜保鲜库的建立,到2019年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

从当年的零散种植到合作社模式“井喷”发展……

兰州高原夏菜经过10年的凝炼和成长,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小散乱到品牌化的靓丽嬗变,目前已成为兰州最具特色最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最靓丽的“名片”。

由小到大实现品牌化 高原夏菜从这里“走向世界”

今年刚到60岁的曹为民已经有着近20年的种菜经历,通过摸索认定自己开着三马子来交菜要比直接趸给菜贩要划算得多。从5月初下种,历经3个多月精心细致的田间管理后,菜终于采收了。

“今年的菜价比往年要低得多,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种植信心。”曹为民告诉记者,从现在来看,以前种地都靠体力,如今种地有铺膜机、提垄机,不仅省力还规范,最重要的是菜采收后不愁销售,直接拉到保鲜库,1亩地收入4000多元。二阴山区农民的确在这十多年里靠高原夏菜实现了发家致富。

8月25日,记者来到康源绿色蔬菜配送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对各品种蔬菜进行采样、检测。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各品类蔬菜必须进行严格采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上市。各类蔬菜被工作人员精心挑选后进行包装运输发往全国各地。“作为兰州高原夏菜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榆中县已有24万人从事高原夏菜种植,蔬菜种植总面积占全市蔬菜种植总面积的一半,贡献了全县40%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榆中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榆中县在新营镇、马坡乡、城关镇、夏官营镇、高崖镇等5个乡镇建成首个省级6万亩高原夏菜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主要种植大白菜、花椰菜、甘蓝、娃娃菜、西蓝花、青笋等,涉及农户近5000户,同时成功创建了夏官营镇高原夏菜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自2002年开始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来,榆中县141个行政村,近6万农户种植蔬菜,和平镇、定远镇、金崖镇等12个乡镇已成为万亩蔬菜生产乡镇,其中小康营乡、清水驿乡、夏官营镇等7个乡镇蔬菜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大关。连续3年成功引进3603个蔬菜品种,有力推动了兰州高原夏菜产业的发展。

其实,在过去的10年里,兰州市突出高原夏菜产业培育、品牌打造、质效提升,以特色优质拓展市场,以高质高效提升质量,育品牌、扶龙头、建基地、扩规模、强科技、延链条,全力推动高原夏菜全链条集群化发展,走出了一条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集约化的发展之路,高原夏菜已成为兰州农业最具特色、知名度最高、最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2021年,高原夏菜全产业链产值达到近100亿元。

“‘品牌化’一直是兰州高原夏菜发展寻求的一条最重要的‘出路’”。榆中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学校校长刘明亮告诉记者,多年来,市、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形成“兰州高原夏菜”整体品牌,推行高原夏菜“子母商标”,连续3年在榆中举办中国·兰州(榆中)高原夏菜新品博览会,连续5年举办“甘味”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兰州还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榆中县成功创建高原夏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特色高原夏菜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

由弱积强“数量转质量” 主导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以前种菜都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如今大家都形成了‘抱团取暖、共同致富’”。榆中县农业农村局蔬菜科科长腾辉说,高原夏菜产业发展逐渐实现了“单兵作战”到“联动共赢”的转变,产业做大做强了,农民收入增加了。

特别是自榆中县成立高原夏菜产业化联盟以来,43家蔬菜产销企业或合作社融入其中,各蔬菜种植、外销企业和技术单位合作,信息共享,错茬种植、标准化种植,借力直供市场减少中间销售环节,增加菜农收入,实现了蔬菜品种的多元化、产业化体系。

据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2020 年起我市实施“1368”特色产业发展计划,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全市每年新增高原夏菜种植面积3万亩以上、设施农业0.2万亩以上,平均亩产增加200公斤以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兰州高原夏菜坚持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发展“龙头企业 +”模式,打造全产业链新型市场主体。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认定重点龙头企业165家,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85个、示范家庭农场174家。通过加快建立完善仓储冷链物流体系,建成了产地和田头果蔬仓储保鲜冷链设施324个,库容量达52万吨,年吞吐量达280万吨左右。

据了解,在畅通产销对接渠道方面,兰州市持续推进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建设,加快构建西北地区规模较大、设施完备、技术领先的大型农副产品流通集散中心,单日进场交易车辆达1300余辆,日均蔬菜交易量达1800余吨。同时建立“地头—餐桌”24小时供给配送机制,新建“互联网 +”现代农业示范点4个,高原夏菜线上销售量占全市网络经营主体产品的5%,线上销售额占总渠道销售额的2%。

榆中县副县长李敬强告诉记者,为全力解决贫困户依靠高原夏菜主导产业增收难这一脱贫“痛点”,近年来榆中与天津宁河双方充分发挥协作资金助力产业扶贫的特殊重要作用,2017年将267万元帮扶资金注入康源公司,创造性地采取了企业托管、年底保底分红的经营模式,既创造务工岗位,增加贫困户收入,又扩大规模化生产,还增强整体经营能力,拉开了“输血”式帮扶的序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0年,在帮扶高原夏菜成功打入京津冀市场的基础上,榆中县坚持从农业产业大局考虑,从高原夏菜主产业地位实际出发,以榆中农业产品标准化生产为牵引,持续助推榆中县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特别是针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兰州高原夏菜榆中专供基地建设,投入帮扶资金1000万元,新建高原夏菜高崖镇李家磨示范园区,建设6600平方米连栋温室和日处理引进试验新品种300个,示范推广种植优选品种300亩,辐射川东4乡镇4000户农户种植高原夏菜2万亩,入股带动5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解决1000余人就近就地就业。

产业链条持续延伸
100亿级“好中优”优势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近几年,兰州市坚持以增收为导向,通过做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产业要素集聚、畅通产销对接渠道举措,推动高原夏菜集约化、全链条发展。其中,做大特色产业集群方面,大力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启动榆中县50万亩蔬菜产业大县、5个省级和8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工作,全面打造高原夏菜100亿级“好中优”优势产业集群,有力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全产业链发展。

据了解,过去的10年里,兰州市强化科技支撑面,加大高原夏菜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力度,蔬菜栽培达到30多类300多个品种,建成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30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2个。同时启动“高原夏菜采后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发”,示范推广高原夏菜冷链保鲜、鲜切加工、精深加工、质量安全监控、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与装备,极大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通过提升装备水平,不断完善蔬菜产业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4.63万亩。全面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严格投入品监管,引进规模化尾菜处理企业2家,工厂化日处理蔬菜尾菜能力达1500吨以上。

据了解,这10年来,兰州市以质量为导向,着力在加强监管、强化科技、提升装备水平方面下功夫,推进高原夏菜绿色化发展。构建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监管网络和质量溯源检测体系,实现从生产到销售全程监测。全市建成蔬菜质量追溯点152个、无公害蔬菜单日农残检测580批次以上,年检蔬菜22万例以上,合格率达到98%,全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455个,蔬菜质量安全水平连续多年位居农业农村部例行监测前茅,榆中县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定为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

“2022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36.2万亩,实现产量80万吨。通过地标项目的实施,以甘草千亩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建设为契机,有效促进榆中县蔬菜产业‘东扩’布局发展,全面打造榆中高原夏菜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新基地,奋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农村。”榆中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魏立荣介绍说,近年来,榆中县围绕“好中优”“特中特”“独一份”“错峰头”的特色产业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品牌效应,按照产业为先、龙头引领、农户参与、稳固脱贫的产业发展目标,培育和打造了以高原夏菜为代表的冷凉型蔬菜、百合等“甘味”系列特色农产品。

持续延伸产业链条是高原夏菜提升价值链、打造全产业链经济的关键所在。10年来,兰州市大力发展高原夏菜农产品加工业,辐射带动运输、餐饮、劳务等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发展,全市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民合作社达1197家,从事蔬菜净菜加工、速冻蔬菜、泡菜加工的农业企业达到150家以上,年加工外销高原夏菜140余万吨,产值达到40.3亿元以上,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3家,加工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特别是近年来,兰州市大力发展高原夏菜外向型经济,推动产品畅销22个省(市)60余个大中城市的100多个批发市场,直供港澳台,出口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尤其是以榆中为核心区的“兰州高原夏菜”主产区已成为全国“北菜南运”“西菜东调”主要基地之一。

这10年,兰州高原夏菜壮大成长绘就了一幅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画卷!

总策划:刘立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文 彭昱/图

【横州年轻人返乡创业记:打工那么苦 不如回家卖“苞谷”】1月的广东汕尾,最高气温依然超过20度。但凌晨两点,凉意渐浓。在一片黑暗的苞谷地里,几缕亮光与重重树影一起随风摇曳,伴随着“嗖嗖”的响声。别怕,那是戴着头灯的农户正在抢收即将通过拼多多发往全国各地的“年货”——甜玉米。
  这片玉米地的承包者,27岁的黄轩,来自“中国甜玉米之乡”广西横州。作为“农二代”,他毕业就到深圳打工,做了几年流水线工人,觉得离“当老板”的梦想越来越远,于是回老家,种甜玉米。与父辈不同,他不仅把甜玉米卖到线上,还把它“发扬”到了广东。
  与之类似,11年前,当横州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 “逆行者”秦宗暖辞去广东的工作,返乡务农,种起了甜玉米。其间,他牵头成立鑫源果蔬,以“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包括基地、深加工、青贮饲料加工等在内的全链条产业。不仅生产玉米,他还通过拼多多等平台销售,订单量达到近10万单/月。
  临近年关,香甜脆嫩的玉米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热销年货之一。但在横州,甜玉米通常一年三造。为承接春节等销售旺季,横州人近年纷纷到毗邻的广东汕尾、惠州、徐闻等地承包土地,种植“第四造”甜玉米。
  甜玉米的故事是横州青年返乡创业的缩影之一。依托甜玉米等支柱产业及电商,越来越多横州年轻人选择结束与亲人分离的生活,踏上回家之路。他们的回归,既带回了在外历练的经验与技术,也唤醒了小城发展的活力与激情。

  再见,打工人。你好,新农人。
  两年前,何婷还是北京一家广告公司的Amy时,她每天妆容精致、蹬着细高跟“哒哒哒”地走。这个80后湘妹子的“前半生”是一部小镇青年的奋斗史:考学、北漂、买房、结婚、生子,成为一名家住朝阳区的“朝阳群众”。
  两年后,“Amy”变成了穿梭于玉米地的农妇们时常谈起的“小何”,与秦宗暖一起把甜玉米卖到线上。
  没有很多人离开北上广时的纠结,何婷利索地卖掉北京的房子,欢天喜地回到丈夫家乡、全国的“果篮”广西南宁。她的心情可以用一副药材来形容——当归,应当归来。在这里,老人回归舒适的生活环境,孩子们承欢膝下,一家人整整齐齐;更重要的是,何婷找到了她创业的灵感——广西那些闪闪发光的农产品。
  去年,当决定做一番农产品上行的事业时,何婷的团队一拍脑门,做了款小程序,搜罗各种广西土货在线售卖,被横州人称作“玉米大王”的秦宗暖是她试图发展的第一个客户。
  最终,何婷没说服秦宗南,反而被他“策反”。近几年,鑫源果蔬一直是华盛绿能等拼多多头部商家的甜玉米供应商,深入了解“拼购+产地直发”模式后,秦宗暖萌生直接触网之心。“直接下场卖玉米不香吗?”就这样,拼多多让两位新农人重新达成共识。
  “以前,好男儿志在四方;如今,好男儿志在家乡。”横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彭楷如此比喻。
  “打工与回家种玉米,各有各的苦,但种玉米赚得多一些。”黄轩称,目前日供玉米超过1万斤,线上线下各占一半,“近两年都得了钱”。
  在彭楷看来,人才回流的迹象正越发明显。“以前,年轻人挤破头要到广东打工,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工资四千五。而今,家乡的农产品越来越‘得钱’后,大家纷纷返乡,有的做电商、有的搞种植,各展所长。”
  去年5月横州发布的《国家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方案(2021-2023年)》显示,该县累计投入创业创新支持资金约5.15亿元,吸纳带动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6万人,累计孵化企业114家。

  丰产从“计划生育”开始
  作为农业大县,横州拥有两张名片,茉莉花与甜玉米。在黄轩的记忆中,读书时,家家户户种玉米。丰收时节,到处都是采收者,空气中都是玉米的清香。
  横州种植玉米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彼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科院率先培育出全新的玉米品种——“超甜20号”。在选择试种地时,一位老教授背着70斤玉米种子来到了横州市校椅镇。“甜玉米最宜生长的温度是24度,而横州当时的历年平均气温是21.6度。”彭楷说。
  “超甜20号”后来成了我国大陆甜玉米的当家品种。参与试种的校椅农民也成为横州甜玉米产业的拓荒者。
  “初来乍到”的甜玉米1984年仅有50亩,去年达到25.06万亩,在西南地区位居首位,年产鲜苞26.88万吨,鲜苞产值7.08亿元。
  这一飞跃,源于当地对甜玉米实行了“计划生育”——玉米秆只留下最优秀的苞。与北方玉米一年一熟的种植周期不同,横州甜玉米一年三造,每造生长周期最长78天,故“集中资源,一秆精养一苞”。
  为更好地“优生优育”,当地农技人员还提倡变“直接播种”为“育苗移栽”。彭楷解释,“以前,农户只管扔种子,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无法统一采摘。改良后的做法是,首先统一育苗,再挑选壮苗进行移栽,采收时一步到位,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目前,横州甜玉米已形成“营养杯育苗+免耕+定向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的种植技术体系,平均每造亩产也从600斤大幅攀升至2300斤。
  比起“好不好种”,劳动者更关心“得不得钱”。2007年后,甜玉米的赚钱效应凸显,价格从每斤几毛钱上涨至2元多,2017年甚至卖出2.8元/斤的高价。市场对脆甜爆浆的甜玉米的偏爱,反映了当地政府对错峰竞争的精准把控。广西甜玉米的竞争产区包括海南、云南等省,集中在3月上市,横州的第一造玉米五月中下旬才开卖。
  与此同时,电商也成为当地甜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玉米不耐储存,从保温袋、泡沫箱到冰袋、发泡膜,能想的办法都试过了,最后发现还是保鲜膜效果好。”秦宗暖说,近两年,伴随物流设施及保鲜技术的改进,越来越多的年轻种植大户开始为线上平台供货。
  更大的市场需要更多玉米,但横州土地有限。于是,掌握种植技艺的年轻人开始外出流转土地,供应元旦及春节的全国市场。广东的汕尾、徐闻等地也因而出现了横州新农人与甜玉米的身影。

  家门口的奋斗,才是生活
  当一座小城同时拥有支柱产业与新鲜血液,它开始变得既时髦又活力十足。“你知道小红书上的‘乡村超模’陆仙人吗?他就是我们横州人。”“你知道某某明星吗?她就给我们的‘网红玉米’带过货。”
  当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当地的新农人不再满足于只做隐藏在供应链里的“玉米大王”。去年以来,在拼多多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生产的初级农产品加速上行的过程中,他们顺势而上,通过产地直发,让家乡的鲜玉米直连千家万户。
  除了鲜食玉米,当地新农人们还“挖空心思”,将玉米“吃干榨尽”,甚至发展出了生态农业——先卖玉米笋,再卖玉米苞,玉米花做凉拌菜,玉米秆喂牛,牛粪种蘑菇,菌糠还田种植甜玉米。
  “我们工厂主要负责收购社员及其他种植户的玉米秆,经过加工后,销售到贵州、海南、云南等地的奶牛场、养羊场。”鑫源果蔬合作社社员老谢说,这门不起眼的小生意一年可以做到近百万的利润,让他彻底断了去广东打工的念头。
  围绕玉米产业,横州目前正形成一种全新的产业分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做电商;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搞种植、加工等;六七十岁的老人则发挥余热,是分拣、打包的能手。他们日薪最低150元,最高300元,旺季甚至可以月薪过万。
  在黄轩看来,种玉米虽然苦,奔波于两广及云南等地的他“两天就要跑掉一箱600元的油”,但这7年,“玉米让我买房买车”,过上了农村人向往的生活。
  横州市电商办副主任黄振武告诉记者,目前,横州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可为全市企业提供冷链仓储、农产品集中分拣配送等公共服务,解决了小宗农产品运输问题。目前物流服务已辐射233个村点,快递服务费用处于全区县域较低水平。“我们的快递可以每天上门服务,哪怕店铺拼单量只有几件,快递小哥也会准时取件。”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1-8月,横州市网商数量5257家,带动就业创业1.68万人,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5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96亿元,同比增长34.54%。
  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也正带动当地甜玉米产业提质升级。此前,当普通应季甜糯玉米线下批发价每公斤4元时,横州生产的“白甜289”和“中国红”两款精品水果玉米在线上就卖出了单个8-10元的售价。
  “强农必须走品牌之路。”彭楷认为,横州的甜玉米要抓住拼多多年货节等机遇,推动产业从“成吨卖、称斤卖”的粗放模式向“论个卖、精深加工后再卖”的精品模式转变。

  图1:甜玉米“喘气快”,农户要赶在日出前赶紧采摘,避开高温,锁住鲜甜。刘威|
  图2:玉米本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甜玉米实验成功,其身份又多了蔬菜和水果两个标签。松仁玉米、玉米烙、玉米排骨汤等都是时常出现在年夜饭上的传统菜肴。刘威|摄
  图3:甜玉米产业从校椅镇扩展到两广地区,成为养育一方百姓的富民产业,仅横州石塘镇就有3万人从事甜玉米相关工作。刘威|摄
  图4:过去,农民要处理废弃秸秆,秸秆收割粉碎机创造了新商机。老谢的玉米秆饲料厂目前年产饲料3万吨。钟天一|摄
  图5:这一望无垠的苞谷地让横州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希望与未来。秦宗暖|摄

【菜价上涨,产地咋看——山东潍坊寿光市蔬菜生产交易情况调查】菜比肉贵?近期,不少消费者发现绿叶菜、豆类、瓜类等蔬菜价格涨势明显,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偏高。究竟有哪些推高因素?蔬菜产地的菜农和经销商是何种感受和看法?记者日前来到我国蔬菜之乡山东潍坊寿光市,一探菜价上涨背后的产业情况。

近期,不少消费者发现蔬菜价格较往年偏高。在一些大型超市里,消费者对绿叶菜、豆类、瓜类等菜价高企有着更直接的感受。以大黄瓜为例,其价格前期曾一路高涨,收购价格甚至达到每公斤8元左右,远高于去年同期。面对菜价波动,菜农和经销商是何种感受?蔬菜产地如何应对?近日,记者来到我国北方重要蔬菜产地和集散地——山东潍坊寿光市,集中采访了当地蔬菜产区、物流中心、蔬菜市场,探寻菜价上涨背后的深层原因。

价格波动为哪般

初冬时节,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一片忙碌。记者看到,这里正在开展秋冬季节我国北方蔬菜较大规模的物流、转运、交易活动,来自全国各地、各主要蔬菜产区的蔬菜经销商汇集于此。对于菜价的变动,经销商们有着直观感受。

菜商刘荣伟在物流园经销大冬瓜已经好多年了,在这个季节,他主要向南方一二线城市供应冬瓜。由于近期蔬菜价格涨幅较大,冬瓜、南瓜等蔬菜价格也水涨船高。谈及菜价波动的原因,他告诉记者:“菜价波动主要受市场供需关系的直接影响,而天气、物流、仓储等因素对供需产生的间接影响也会导致菜价变动。”

对此,物流园分管价格指数中心工作的总经理助理李国栋介绍,“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外在主要是天气和物流。其中,露天种植蔬菜价格受天气影响比设施蔬菜更大”。晴朗天气下,蔬菜的生长、管理、贮存、运输均能正常开展。一旦发生诸如大风、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会直接影响到蔬菜的生产管理,导致蔬菜生长缓慢、采摘期滞后、采摘量大减、正常管理难以进行。“恶劣的天气如低温、雨雪、雾霾还会导致物流受阻、仓储困难等现象。这些都是导致菜价暴涨暴跌的原因。”他向记者举例说,2020年秋冬,南方出现较大范围雨雪天气,直接影响了云贵两广等蔬菜产区,造成蔬菜产量减少、物流运输受阻、仓储困难,导致菜价在短时间内大幅上涨。同理,今年北方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也对蔬菜管理、采摘、贮存、运输造成影响,从而引发本轮菜价上涨。

王连安是一家蔬菜市场的经销商,主要经销黄瓜。今年10月份,黄瓜价格一路上扬,收购价一度达到每公斤6元至8元,直到10月底,黄瓜价格才有所回落。问及这次黄瓜价格上涨,他说:“一是‘北菜南运’和‘南菜北运’转接期本就是菜价上涨时期;二是9月、10月连续阴雨,影响了不少地方的设施黄瓜采摘,市场供应少了,价格随之上涨。”

随着在寿光物流园深入走访,记者发现,这里全年的蔬菜交易,大体可分两个阶段,即“北菜南运”和“南菜北运”。李国栋介绍,“南菜北运”主要在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三四月份。这期间,随着温度降低,蔬菜产区从东北逐渐南移到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产区,后期又集中在苏浙、两广、两湖等南方蔬菜生产区。“北菜南运”主要在每年7月份到10月份。此时,蔬菜供应以北方山东、河南、内蒙古等产区为主。近年来,云南、贵州、两广、海南等作为蔬菜产区,也成为南方蔬菜供应的主力。

李国栋告诉记者,随着近期天气转好,供应逐渐恢复常态,菜价也实现回落。虽然叶菜价格仍较高,但叶菜生长快,菜农可以及时补种,市场供应会逐渐稳定,价格也将随之回落。11月中旬,“北菜南运”落下帷幕,“南菜北运”正式开始,随着“南菜北运”逐步展开,蔬菜供应量增多,菜价将会相对平稳。

影响因素还有啥

除了天气和季节性供应,影响菜价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平时感知到的蔬菜价格,它的构成有很多部分,如运费、仓储、人力成本等。

具体来看,物流对菜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运输成本的变化。近年来,油价变动、人工费用上涨等因素,导致物流成本有所上涨。但随着各地蔬菜物流中心相继建设,运输成本上涨空间有限。袁向军在寿光物流园从事地瓜交易,他告诉记者:“最近两年,运费增幅不大,在各项成本中占比不高。我们都是长期合作,运费一般比较固定。只有出现油价上涨、通行费用增加等,运费才会出现较大变化。2015年以前,运费上涨过一阵儿。当时物流运输车辆少,交通状况也没有现在好。如今,运费还比较稳定。”

然而,人工费用则各地不一。记者了解到,一些蔬菜产业较发达地区人工成本上涨较为明显,对处于产业起步阶段的地区,人工费仍停留在较低水平。

仓储成本近年来也有所变动,主要是各地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一批仓储行业兴起,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仓储费一直较高。此外,恶劣天气也会致使仓储费用相应增加。菜商张波在寿光物流园经销西芹。作为叶菜,西芹在运输贮存中要求较高。“叶菜类蔬菜在运输贮存过程中损耗大,再加上仓储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些损耗、费用最后都要加在菜价上,才能不亏本。”他说。同在寿光物流园经销菜花的纪振男也告诉记者:“菜花、西兰花这类蔬菜在运输仓储中损耗更大。西兰花在运输中还要用冰瓶保持温度,成本相对更高。”

菜价变化中,节日因素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尤其是春节假期,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但部分货商歇业造成供应减少,导致菜价上涨,已经成为规律。采访中,据不少菜农菜商反映,春节前后是一年中菜价最高的时期,一般从前一年腊月廿五持续到第二年正月初二。其中,菜价顶峰往往是春节前一天或当天,主要由于这两天处于传统的节前家庭集中采购期,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供应市场的蔬菜多是南方货源,供应有限,加之春节前后市场歇业,物流停运,更加拉动菜价上涨。近几年,一些大中城市更加重视保障“菜篮子”,针对物流、仓储、蔬菜产业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满足人们节日期间的蔬菜需求,成功降低了节日因素对菜价的影响。

同时,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多种蔬菜交易模式出现,各种专业经销商、中间商的出现,从长期看,也对菜价产生了较大影响。很多消费者感到,如今的菜价比10年前高了许多。“谁”推高了菜价?“与前些年相比,这几年的人力成本、包装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都增加了。这些费用平摊到菜价上,价格自然就高了。再加上蔬菜品质越来越好,采购价格也比往年高。我们把蔬菜运到其他大中城市后,那里的经销商同样会把成本算到菜价里。”董甲升在寿光市稻田镇经营一家蔬菜购销市场。10多年来,他明显感受到蔬菜市场交易的变化。

应对风险用何招

作为我国冬季设施蔬菜主产区、蔬菜物流中心,寿光多年来为应对菜价波动也想了不少办法。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宣传科王永梅介绍,他们常年派出农业技术专家深入蔬菜生产区,为菜农提供技术指导,深入解决菜农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近两年,我们多次举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培训’,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流程,提升蔬菜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推广农业保险,为设施菜种植户解决后顾之忧,增强菜农的风险意识;建设物流交易中心,鼓励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畅通蔬菜交易渠道。”王永梅说,今年,他们还成立了全国首家蔬菜合作社联合会,把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起来,从更高层次上推动“寿光模式”向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王永梅提及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已在寿光广泛分布。这种组织形式适应农村地区生产需要,方便农户加入,尤其在如何有效应对菜价波动等方面,仍有不少“宝藏”等待挖掘。

在寿光市纪台镇孟家官庄村的令欣蔬菜专业合作社,当地菜农的长茄都会运到这里统一包装后外运、出售。“2000年以后,村里蔬菜产业发展越来越快,物流、仓储、销售等相关产业应运而生。为方便菜农销售蔬菜,以防销售不畅导致菜价大幅波动,我带领部分菜农以入股形式成立了合作社。此后,合作社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一家集生产种植、冷藏、加工、销售、电商平台运作、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合作组织。”合作社负责人孟令欣一边带领记者参观蔬菜包装区、发货区、交易区,一边介绍了合作社的未来规划,“我们想打造出一个大平台,整合周边的菜农、菜商、电商等资源,为蔬菜交易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寿光市文家街道西蔡家营村是传统的韭菜种植专业村,由于种植利润较低,产量也不高。为壮大产业,带领村民致富,村两委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规范了韭菜生产,还发展出盆栽韭菜产品,为村里的韭菜产业找到了新路。

采访时,记者见到了正在当地查看园区建设的合作社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钟明。“这里是合作社新承包的土地,准备扩大韭菜生产。”钟明介绍,“我们改进了传统种植、管理模式,实现了一种多销,还直供粤港澳大湾区。”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寿光不断加强合作社管理,加强信息共享,为农产品进入市场提供更好的桥梁和纽带,激发了菜农种植热情,也对稳定菜价起到了一定作用。

与此同时,现代农业园区近年也发展迅猛,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强大力量。记者在寿光市田柳镇的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园看到,有的菜农在这里承包着四五栋现代化大棚,种出的蔬菜通过园区统一出售,不用再为卖菜难、菜价波动等问题烦心。

陈玉增50多岁,是附近田柳镇陈马村菜农。他在园区租赁了一个现代化大棚,由园区负责统一销售蔬菜。“在园区里种蔬菜不愁卖,省了不少心。园区管理合理、专业,咱们菜农培育出的蔬菜有着高品质、好口感,市场前景好。”他告诉记者,“园区为开辟蔬菜销售路子,尽心竭力,利用多种销售模式让我们的品质蔬菜进入全国各地。”

“近年来,我们尝试开辟了多种销售渠道,探索诸如高端直供、订单生产、网络销售、专柜直销等销售模式。”该园区运营经理韩永琦告诉记者,他们还与京东生鲜、盒马鲜生、华润万家、全福元商超等合作,与华润万家、鲁鲜生签署订单收购协议,保障园区果蔬销售后顾无忧。此外,他们还成功打开俄罗斯、日本、韩国市场,让优质菜品香飘海外。(经济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朋友今年35岁晚婚的年纪却一直单身去年遇到了真爱相处半年后分手了才半年朋友抑郁喝中药调理才渐渐走出阴霾她说期待值太高了好久没聊过爱情的话题了我略显生疏毕竟我离着
  • 就是说即使你现在没有精力,没有时间干这个产出,你想等有时间有精力了再去干,你想就是先一边,但是前提是你先把你手头上的这些事情处理完,你再撂一遍,我谢谢你。就是说
  • 有了分别心,那么就认定,别人都能做到,而“我”不行;别人都有,而“我”缺少;别人都岁月静好,而“我”筚路蓝缕,惨兮兮。有了分别心,那么就认定,别人都能做到,而“
  • PTSD了,看着今天小情侣牵牵手,确实相配,也确实让我委屈,没想到那么渴望的新学期见面会是这样,我连招呼都没法打,什么身份呢?其实对我这种直球挂的选手来说,直接
  • 春节前夕,新城区城棚改事务中心韩北社区党支部为了消除近日来新冠疫情带给居民的阴霾影响,让大家的生活和心情尽快恢复到往日的平静,社区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组织书
  • 山横归暮 影,一缕风清,一点浮萍,在归处, 闲煮一室茶 香,听风轻诉,伴雨愁眠。將一顆痴情的琉璃心;一抹尋覓的執著影,安放在素白的詩文中,縴指彈出美韻三千,細
  • 翻了翻曾经翻过很多遍的Galbook,终于有了答案,其中有一本里写的内容经过我的反复擦写,具象而成的东西就是9月以来被砸之不轻的东西曾经看到那样的东西没100也
  • 俗语包罗万象,囊括了世间的方方面面,比如说有“七不出,八不归”再比如说有“头小定飘蓬,脚长苦道中”还有“鼠羊不到头,龙虎两相斗”等等。想到娟儿就想流眼泪的程度~
  • 并且如果从一个完成基础飞行培训的学院,一步步做到机长这个位置的话,其中大概要经历8个阶段,这其中大概需要花费10年时间,这其中培养机长所支出的费用都是非常高的,
  • #_想想子日记簿#乖乖本来在做实验 五点多的时候给我打电话 说着说着让我来后门一下 原来这男人趁着做实验的间隙出来给我买饭 怕我饿着 还买了我昨天想吃的东西[泪
  • 他们不喜欢讲太多话,更怕与人交际,尤其是刚认识的时候,更是冷淡,逐渐熟络了以后可能会好点,但还是会从心底里排斥的。[伤心]每一次处理家人与自己的关系时,自己总是
  • 所以喝汤的确可以滋养我们的肌肤,我身边很多喜欢喝汤的女孩子,大多皮肤都会比较干净、滋润,看起来也很细腻,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好几年了一直念念不忘这碗“健脾
  • 在慢吞吞地摆平倒霉遗留的烂摊子[单身狗]可以说是人生刻骨铭心的经历了。[单身狗][单身狗][单身狗]#文清堂易学文化[超话]#劝君少纹神灵在身上盲人按摩的一个哥
  • 父亲他喜欢听《梁祝》也喜欢唱歌,年轻时也在大舞台唱过歌,也是有粉丝的那一种,#我和我的祖国-韩红[音乐]##一条大河(我的祖国)十种乐器联奏 夜色钢琴[音乐]#
  • 五位受访者都有着全球知名的声誉,有各自的作品与事业,他们的成名、生子、高昂与低谷也为大众所注视。五位受访者都有着全球知名的声誉,有各自的作品与事业,他们的成名、
  • 他进一步解释说,4月1日后,自己既没去过高风险地区,也没接触过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甚至都没有接到相关电话,健康宝就突然“变脸”了。记者采访多个社区了解到,在
  • 人体精气神,人类物质的肉身活动,受气驱使,气受意识主宰,身不由己,是因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即是神,神志即是精神,精为物质的肉体,神为形而上的能量,主宰物质的意识
  • 如果有没记住或搞懂的地方,先帮孩子弄懂后再来做作业,这样看起来浪费时间,但能减少孩子做作业慢浪费的时间,孩子还能加深印象。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求孩子整堂课都
  •        小孙去转生台的时候,正巧遇到有“人”不愿意跳,在那里讨价还价,原来此人他前世杀人如麻,漫长的地狱报尽后,终于可以投胎轮回啦!万一不慎弄丢,你就被夜
  • 世上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优秀的人总是努力地翻山越岭,你要知道:最终使你脱颖而出的,是持之以恒,是真正坚持做一件事,而时间会看得见。 世上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