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道教没有劝善书?原来我们曾耳闻目染的那些人与事都源于此!】

人心不古,其不但不趋善,反更推崇害人利己的事情。圣人之教不得延续,文明之命脉也必将受到压制。基于此,以倡导人们从善抑恶为母题的劝善书才需流传于世,希望世人读后可以真正迷途觉醒。

大道初始,阴阳首判,人世间的善恶本是相互依存。先圣老子曾经给我们描述过一个有道之世界,但随着“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紧接着以是非、荣辱为典型代表的贪念和欲望开始侵占人们的思想。一旦缺失了道与德的约束,人类社会不复三代之清明,整个社会状况开始急转直下,以致于社会难以清明,人心不再澄静。

劝善书:倡导人们从善抑恶

人心不古,其不但不趋善,反更推崇害人利己的事情。圣人之教不得延续,文明之命脉也必将受到压制。基于此,以倡导人们从善抑恶为母题的劝善书才需流传于世,希望世人读后可以真正迷途觉醒。

劝善,顾名思义是要教人行善,首先要明辨究竟什么是善。以《关圣帝君觉世宝训》为例,文中共提到了38善、46恶事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参考对照。经中曰:“凡人心即神,神即心,无愧心,无愧神。若是欺心,便是欺神。”心是善之源、恶之根,人们为善为恶都源于一个心字。不论有没有行善恶之事,但凡起心动念便道教早期的劝善书《赤松子中诫经》的序言中曾记录了一则故事,说的是当初宋国大夫薛瑷曾有十子,其中六人瘸跛,一人狱死,三人盲聋生疮毒。有一人名曰子皋与薛瑷相熟,见其家境如此,便问薛瑷,究竟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才招致了今日的罪状。薛瑷痛心疾首,如实回答说,自己贵为一国宰相,在位之时不曾为国家举荐贤才,这是不尽责;路上见人遗失财物自己却心中暗喜,这是不为德。人生天地之间,唯德是立身之本,唯善是处事之道,薛瑷在这两点上都没有尽到为人的根本,所以才招致如此人祸。

子皋闻言不禁大惊,对薛瑷说,按照天道之法,他这样的作为必定是要背诛灭全族的,甚至还要殃及子孙。但“天虽高而察其下”,只要懂得“改往修来,转败为成,不患晚矣”。于是子皋把自己当初所得一卷劝人行善之书传给薛瑷,叮嘱其日日行之。薛瑷跪捧而受。

数年后,子皋又见薛瑷,发现他的几个儿子的病全好了。子皋惊问缘由,薛瑷回答说,并未曾请过医生看病,只因日日按照善书上的训诫行事,见人危难便与之方便,奉行如同己处,没想竟得此大果报。子皋叹曰:“天之报善也,过于响应声、影应形。”并大呼两遍“速哉”。

经文所记载的事例恰恰说明了“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的圣言。为善,必有善果;为恶,必有恶报。倘若能放下昔日之恶而从今行善,更是无上功德。

《无上玉皇心印妙经》中又言:“诵持万遍,妙理自明。”劝善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人要明辨善恶,更要让每一个人能亲身去行善事,要把经文上的文字变成生活中具体的事,把涤恶扬善之心用行动表达出来,最终才能达到圣人对世人的期许。

日常生活中怎么做?

那么,凡是有心悔过向善之人,以及愿意恭敬诵持之徒,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

1
诵经礼忏
首要一点,欲有修持,先要诵经礼忏,以明圣人之意。以圣人的言行教训为指路明灯,才可以使人生之舟稳渡迷津

诵经必当虔诚,不可起怀疑诽谤之心。以清净身心读诵经文,不但是在求得神灵护佑,更是通过此方式来涤除自己心中的恶念。时时以经文之中的善意做导引,才更可以明辨自我之迷津。凡是向善之人,必定先要对自己的恶进行忏悔。对外,需要静室明堂;对内,则要内观清净。这是道教自古以来便有的传统。陆修静先师便曾要求道民家中设立靖室、清静别居,不与杂物混淆,只用作礼拜神明或因病因事做忏悔。道教修行本讲求清净,早晚功课经的第一篇经文便是《清静经》。内心清静,是却恶为善的第一法则。要达到内心清静的途径有很多,除了以静坐内参等修行方式外,最便易行持的方式是诵经礼忏。欲求善果之人,平时可多读诵如《觉世宝训》、《赤松子中诫经》、《太上感应篇》等具有导引作用的善书真经,亦可《清静经》、《救苦经》、《三官经》等太上经典作为修持法门。凡是经文密语,悟一字便可得一字之功,尚需日日持诵,寒暑不殆,时缘即到必证其妙果。

2
行持
其二,读诵之后,行持才是把善心转化为善事的最直接方式。把为善之念行持于日常生活,才是圣人教训的本意。

圣人有垂训,世人依所行。把圣人书于经书自上的训诫依条奉行于日常生活之中,先莫起求功求德之念。为善应出于每个人的本心,而不是以行善的方式为自己求得福禄果报。如果以这样的心念去行善,从源头上便已经是错了。如果水在源头已经被污染,下游的江河也必定不会清澈如许。

圣人朱熹曾作诗曰:“问君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善应该是出于自我的随手功德,是不掺杂任何个人情感和私利的,是属于率真而为的。经云:日行一善,三年得其果。每日按照圣人训诫去做事,不苛求,也不强求,善缘到时自然有天曹记录功德果报。

又有人说,虽然圣人教训鲜明,自己也有心为善,无奈总是被俗事缠身,或者在善恶之辨上会产生迷惘。如有此疑问,不妨用“功过格”来作为自己日行善恶的记录。每日记录自己所行善恶之事,然后再三省己身,由此才能得以日日精进,不负祖师宏愿。

据传,“功过格”乃许真君为了解除信徒苦难,托梦传万寿宫又玄子这一纪录善恶之行的方式,并由此传世。仙经《太微仙君功过格》中详细记载了功过格的作用和使用方式,其要求人们把《功过格》放置在床头,每天睡前记录自己当天积功累行的过程,并且一定要保持记录的真实有效。凡是对功德进行夸大、对罪恶进行隐瞒的行为不但不会获得上天的福报,还会因为这种行为而获得罪过。经中倡导人们要有“旦夕朝礼,为国为众焚修”、“为国为民,或尊亲先亡,或无主孤魂,诵大经”等弘扬大善的行为,一人为善,便要利益十类众生。足可见行善本身便是一件大功德事。

又有人自我约束的能力欠缺,此时更彰显出道德、风俗甚至于法律的重要性。人能为善,不仅可以证得自己功德,更可以福荫子孙后代和亲戚朋友。若是为恶,在自我遭殃的同时,还会祸及旁人。由此来讲,劝善的意义已经超脱了单纯监督万民成为一个好人、善人的概念,而是以道德来约束民众,反之又以民众的言行为他人和后人树立起更高的道德标杆。

在人生历程中,后来者总是需要前人的榜样力量做指引的。正如生前以自己的亲身行为验证着忠孝节义的关圣帝君已成为世人效法的楷模一般,每个人在自我为善的同时,其实更能够激励亲朋子孙,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有成为善之榜样。当世人都知善、行善,于自己可得内心澄净,于社会可得政治清明。人人如此,便可证得道祖所谓无为而治的大道之景。这岂不才是民心所归?

作者 清虚道人 腾讯道学

从四柱八字看面相秘诀(仅供爱好者参考)

要判断一个人的面形,首先就要决定一个八字之中,哪一个五行的力量最大,而且最显着,然后用这个显着的五行所代表的面形为基础,加上八字中其他的五行作为辅助去描绘出一个人的正确容貌。

五行与五官形状:

金属椭圆 、木属三角、水属圆、土属方、火属长方

眉属木 、眼属火、鼻、颧属土 、毛发、下巴属木 、牙齿、皮肤属金 、耳属水 、唇属火

八字看外形

一、身材

1、 八字木多的人,身材适中,面白。

2、 八字火多的人,比较瘦,面色红。

3、 八字土多的人,比较壮,面黄。

4、 八字金多的人,比较矮壮,面白。

5、 八字水多的人,比较胖,面灰。

6、如果八字会木局或合木局,身材高,一生难得肥胖,五官略长。

7、如果八字会火局或合火局,身材瘦高,面亦瘦,如火局得时,不管他吃得多好,身材都是瘦高形的。

8、如果八字会土局或土多的人,身材不高,但肥胖,肚子外突,五官则为中宽,天庭窄小。

9、如果八字会金局或合金局,身材四方形,五官四角形。

10、如果八字会水局或合水局,此人高大,面形宽阔且长。

二、眉毛

1、日主有力、身旺,劫财通根,则眉毛黑,粗细适中,长得密集,长度超过眼角。兄弟五、六人。

2、七杀明,则是剑眉,如有印来化,则眉毛较大而下垂。

3、八字有正官,眉毛宽而疏,有印化,中年有一两根眉毛比较长,寿命也比较长。

4、八字印旺,则两边眉毛会连在一起,个性不稳定,喜钻牛角尖。

5、八字财多的人,眉毛比较清秀,但中年以后眉毛容易脱落。

6、食伤生财的人,眉毛直而长。脾气也不好,有夺夫权之嫌。

三、眼晴

1、正官通根,身无力,则黑白分明,眼晴大小适中。如官杀明,则眼晴有神。

2、如正官旺与食神合化,则中年以后,视力会衰退、老花或近视。

3、如官杀没透出天干,眼晴不大。如地支官杀有合化,则眼晴会一大一小。

4、如官杀旺身无力,官又被冲破,则会近视。

5、食伤过重,则易近视或远视,视力容易衰退。

6、七杀在时上,但有食神制,眼晴大。瞳孔黑,而且眼晴会说话。

7、如时上七杀没有食神来制,又没有印来化,则一定是鹰眼。

8、 日柱坐官杀的人,以丹凤眼居多。

9、偏正财透出天干,天干也有正官的人,眼晴不少。

10、如果时上七杀没食神克,也没印来泄,多数是单眼皮。

11、官印透出天干,眼晴清秀,黑白分明,大小适中,四十岁以就会有自己的房子。

四、鼻子

1、如日主旺财通根,鼻子圆而有肉,财运不错。

2、 身弱财旺,则多数是狮子鼻,爱财。

3、财旺日主有通根也是狮子鼻,但鼻子更大,可赚更多钱财。

4、如财无力,又没被泄,日主通根,则鼻子挺直,有权。

5、 身旺,财被劫,鼻高肉不厚。财运不佳。

6、食神伤官生财,日主又通根,则鼻子挺直丰满,会赚钱,也能赚很多钱,缺点是贪做。

7、 财被劫,则有些人鼻子扁。

8、 财被冲破,则鼻子短且低,生活困苦。

9、财官出干的人,鼻子挺直明显,但鼻孔不大,会理财。

10、女人日主坐魁星,时上偏财通根,则大多是狮子鼻,大小适中。

五、嘴形

1、嘴形和食神有关。食神有力,日主通根,则嘴形很美,唇厚。如食神遇偏印,则唇厚嘴阔。

2、食神被偏印所克或被冲破,则牙床大、暴牙,讲话时牙齿容易露出,这种人闭嘴的时候口形凸出。

3、官杀明,则唇薄,如合官唇厚而且不爱讲话,牙齿也不会露出。

4、如食神格,时有食神透出,则嘴形下凹,下巴凸出。

5、如官印皆透干,厚薄适中,但不太爱讲话。

6、 日主坐食神伤官的人,嘴形呈菱角形。

7、食神透出天干,日主通根的人,嘴唇厚而且好吃。

8、有杀有印的人,嘴形宽大而略尖,很会讲话,可做销售员或外交人员。

六、耳朵

1、如果八字中劫财旺又通根,耳朵是长方形。

2、 身弱而印有力,则耳朵长又大。

3、 食神旺,耳厚有耳垂。

4、男人耳骨不可翻,如翻则会远离他乡,或父母早死一人。如女人翻,则个性倔强,有夺夫权的意味,但富贵有之。如果八字中七杀无食神克或印化,耳骨会翻。

5、 官杀明的人,耳朵不大,耳尾较尖。

6、 如会印局,耳朵尖跷,耳尾比较垂。

7、 身弱印被财破,则耳皮薄,耳朵较垂。

8、 财多破印,则耳大,耳尾较往后翻。

9、劫财过旺,耳朵的轮廓不明显,耳孔较大。

10、如食神、伤官生财,财又通根有力,日主也有力通根,则耳呈弯圆形。

注∶总之,耳朵对一个人的财运、富贵,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八字与面相口诀:

1、官杀明旺,头发容易变白或掉光。

2、身弱,官多有印星,天庭宽阔。

3、七杀无食神制,翻耳骨,男人翻耳骨,劳碌之命。女人翻耳骨,富贵之命。

4、七杀明,则为剑形眉。有印星,中年后,眉毛有些会较长。

5、 身旺官杀明,眉毛陡有角。

6、官杀明,眼晴灵活锐利,黑白分明。身旺,眼晴大。

7、时上七杀有制,眼晴大,黑白分明,灵活锐利。

8、时上七杀无制化,则凸眼、鹰眼、鹰鼻。

9、天干官印相生,眼秀,黑白分明,天庭亦饱满。

10、女命天干杀印相生,眼睛大。如杀无制化,则为单眼皮。

11、官杀在时柱,眼晴圆又大,酉、戌时生者,为双眼皮。

12、财官出干,鼻挺明,鼻孔不大,眼晴不少。

13、官杀明,唇较薄,言辞流利。合官,唇较厚,不爱讲话,牙齿不易露出。

14、杀印相生,嘴形较阔,嘴势有珠,能言善道,口齿伶俐。

15、财旺身弱,狮子鼻。财多身弱,无比劫夺财,鼻挺直。

16、身旺财星通根,鼻挺直,厚而有肉。丰满型的鼻子,一般称为财库。

17、财星弱,无被劫夺,且日主通根,鼻挺直。财星遭冲破,鼻短而低。

18、 身弱财星被夺,鼻大,但鼻梁低。

19、 日柱魁罡,时上偏财通根,狮子鼻。

20、 女命财旺身弱,爱化浓妆,时髦流行。

21、男命财旺身弱,留胡须,留长发、烫发。

22、正偏财均出干,日主坐羊刃,口边下巴有痣,爱漂亮,风流,敢花钱。

23、财被劫,一般均鼻高尖,肉少不厚或偏鼻。逢41、42、43、44岁较不顺畅。

24、劫财旺,耳轮廓不明显,耳孔大。如身旺,则眉粗黑密长。

25、 女命食神逢偏印,颧骨突出。

26、 日主通根,时柱伤官,下巴有痣。

27、 食伤生财,眉毛直而长。

28、 食伤生财,日主通根,鼻挺直丰满。

29、食神有气,日主通根,嘴形美,唇厚。耳皮亦厚,耳垂有珠。

30、食神有偏印制,唇厚口润。如再逢冲破,则牙槽骨大,齿露,嘴势尖。

31、食伤生财,财星通根,日主亦通根,则耳弯圆型。

32、 伤官生财,画眼圈,抹浓妆,刷眉毛。

33、印多,印旺,双印出干,均容易头发白,眉毛长。

34、 印星重叠,眉迫印堂,印明则眉清。

35、 身弱,印明有力,耳长又大。

36、 会印局,耳上尖峭,耳尾较垂。

37、 身弱财破印,耳皮薄,耳较垂。

38、 财多破印,耳大,耳尾翻出。

39、 身弱,印星多,较易秃头。

40、 八字伤官而财旺,会留胡须。

41、 财旺身弱,日主无通根,留胡须。

圆满的善知识具有八种德相

《 华严经 》云 :
「 若能远离恶知识,
则得亲近善知识;

若得亲近善知识,
则修无量诸功德。」

所以抉择善知识非常重要。

在《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 》

( 大正藏第三十册 )
说出善知识应当具足八个条件。

善知识在
《 瑜伽师地论 》 的名称是
「 善友 」。

《 瑜伽师地论 》
卷第二十五

云何名善友性?

谓八因缘故,
应知一切种圆满善友性。

何等为八?

谓如有一,
安住禁戒,
具足多闻,
能有所证,
性多哀愍,
心无厌倦,
善能堪忍,
无有怖畏,
语具圆满。

若具足了八个条件,
善友的性相都圆满的具足了。

一 、安住禁戒

云何名为安住禁戒?

谓安住具戒,
善能守护别解律仪,
如前广说。

乐沙门性,
乐婆罗门性,
为自调伏,
为自寂静,
为自涅槃,
修行正行。

如是名为安住禁戒。

善知识能
「 安住 」
在他所受的戒法,

又能够善巧方便地守护他所秉受的别解脱律仪。

「 乐沙门性 」,
修学圣道,

「 乐婆罗门性 」,
断除一切生死的根本。

要调伏烦恼,
令心寂静。

把烦恼的种子也消灭了,
见到诸法寂灭相了,
就是涅槃。

「 乐沙门性,
乐婆罗门性,
为自调伏,
为自寂静,
为自涅槃 」,

都是愿。

「 修行正行 」
这是行,
修八正道。

在禁戒的基础上修八正道。

二 、具足多闻

云何名为具足多闻?

谓若有法宣说开示,
初中后善,
文义巧妙,
独一圆满,
清白梵行。

于如是类众多妙法,
能善受持,
言善通利,
意善寻思,
见善通达。

如是名为具足多闻。

「 初善 」,
初开始听佛法的时候能生欢喜心。

「 中善 」
是开始修行了。

「 后善 」,
就能够究竟地解脱一切烦恼。

佛宣说法门的文义美妙,
能善巧令众生得利益安乐。

佛所说的这个妙法不共于一切外道、
世间法,

所以叫
「 独一 」。

佛法里面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
所以是最圆满的。

佛说妙法是清净的,
不会错误的。

善知识能够受持佛所说的妙法。

「 言善通利、
意善寻思、
见善通达 」,

这是受持的相貌。

「 言善通利 」是
「 闻慧 」,

「 意思寻思 」 是
「 思慧 」,

「 见善通达 」 是
「 修慧 」。

对于佛所说的妙法,
能够纯熟叫
「 言善通利 」。

「 意善寻思 」,
思惟观察妙法的道理;

「 见善通达 」,
能真实通达如实的觉悟妙法。

三 、能有所证

云何名为能有所证?

谓能证得胜无常想、
无常苦想、
苦无我想、
厌逆食想、
一切世间不可乐想、
有过患想、
断想、
离想、
灭想、
死想、
不净想、
青瘀想、
脓烂想、
破坏想、
四胀想、
噉食想、
血涂想、
离散想、
骨锁想、
观察空想。

这是
「 二十种想。」

「 能证得胜无常想 」,
「 胜 」
就是有力量。

成就
「 无常想 」
能转变爱着心,

能转变一切的烦恼,
叫做
「 胜无常想 」。

「 无常苦想 」,
「 无常 」 就是
「 苦 」。

「 由无而有、
由有而无 」是
「 无常 」 义。

「 由无而有 」
是苦苦,

「 由有而无 」
是坏苦。

「 苦想 」
认为颠倒妄想是快乐的,

若修无常观就知道快乐是
「 坏苦 」,
苦没有来就知道。

作如是观,
就有力量能转变自己的颠倒妄想。

「 苦无我想 」,
「 我 」 是
「 自在 」 的意思,
就是想要怎么的就怎么的。

若有苦恼,

「 不要苦 」,

就不苦吗?

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
「 苦 」 就是
「 无我 」 啊!

能做如是观就能灭除一切颠倒想。

「 厌逆食想 」,
吃好东西生贪心,
不好就生瞋心了,

为了饮食还会去追求、
守护。

所以做
「 厌逆食想 」 的时候,

就是观
「 食 」
有很多过患,

所以
「 厌逆 」 食,
使令减少这些因饮食所产生的问题。

「 一切世间不可乐想 」,

「 世间乐想 」 就是
「 于诸世间种种戏论,
非一众多别别品类。

所思念中,
发欲贪爱。」

佛法告诉我们对于世间种种戏论,
不要发出来好乐心。

「 有过患想 」,
想要生到色界天上去,
要思惟欲界的一切都是有过患的。

「 断想、
离想、
灭想 」。

「 断想 」
是解脱了三恶道的因缘,

「 离想 」
是解脱了人天的果报。

「 灭想 」
把生死的果报都解脱了,
就得涅槃了。


「 断想、
离想、
灭想 」,
就是灭除去三界烦恼的因果。

「 死想 」,
是生命存在的时候有种种的变化,


「 无常想 」。

「 死想 」
是生命最后结束了。


「 不净想 」,
是对治对自己的生命体的爱着心。

「 青瘀想、
脓烂想、
破坏想、
四胀想、
噉食想、
血涂想、
离散想、
骨锁想、
观察空想 」,

这是九想。

修九想是对治对他人的身体的爱着心。

「 不净想 」 和
「 九想 」 的
详细解释可以参考 :

《 大智度论 》
卷第十九、
卷第二十一,

还有《 瑜伽师地论 》卷第三十。

復能证得最初静虑,
第二静虑,
第三静虑,
第四静虑,
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
最后非想非非想处。

又能证得慈悲喜捨,
或预流果,
或一来果,
或不还果,
或神境通,
或宿住通,
或天耳通,
或死生通,
或心差别通,
或阿罗汉。

具八解脱静虑等定,
有大堪能,
具大势力,
能善为他现三神变教授教诫。

三神变者 :
一神力神变,
二记说神变,
三教导神变。

如是名为能有所证。

善友能够证得
「 八种等至 」。

「 等至 」
就是禅定。

「 八种等至 」,
就是色界的四禅,
和无色界的四空定,
加起来就是八种。

又能证得
「 慈悲喜捨 」
四无量四种三昧。

「 预流果、
一来果、
不还果 」
这是圣人。

「 神境通、
宿住通、
天耳通、
死生通、
心差别通 」,

这是前五通。

成就漏尽通的就是阿罗汉了。

「 具八解脱 」,
成就了色界四禅,
成就了无色界的四空定,

八解脱最后一个解脱,
是灭尽定解脱。

圣人非常强的能力,
能善巧方便的为他的弟子表现出
「 三种神变 」。

神通变化,
能够
「 教授教诫 」
他的弟子。

「 神力神变 」
是神足通。

「 记说神变 」
是他心通。

「 教导神通 」,
就是为众生说法来教导众生得神通、
圣道。


「 二十种想 」 一直到
「 教导神通 」,

这位善友
「 能有所证 」。

这样来说,
善友在禅定和智慧也要有证量,
才能真实引导众生。

四 、为性哀愍

云何名为为性哀愍?

谓于他所常起悲怜,
乐与其义乐与其利,
乐与其乐乐与猗触,
乐与安隐。

如是名为为性哀愍。

善友于众生常起悲怜。

欢喜帮助众生远离种种的苦恼,
给众生所需要的,

利益、
安乐的事情,

令众生欢喜,
远离恐怖,
心情自在。

五 、心无厌倦

云何名为心无厌倦?

谓善能示现,
善能教导,
善能赞励,
善能庆慰,

处于四众宣说正法,
不辞劳倦翘勤无惰,

起发圆满,
为性好乐发勤精进。

如是名为心无厌倦。

善知识能善巧方便开示佛法,
善能教导安住在佛所制定的戒律仪。

常常赞叹、
勉励令众生不退心。

当弟子有了成就,
来祝贺他。

在大众之中
「 宣说正法 」 的时候,

善知识不怕辛苦,
精进不懈怠。

事情对学生有利益,
就一定圆满这个事情。

善友有很好的体力,
所以精进的时候,
身体也能支持。

六 、善能堪忍

云何名为善能堪忍?

谓骂不报骂,
瞋不报瞋,
打不报打,
弄不报弄。

堪耐椎杵,
于诸逼迫,
缚录禁闭,
捶打毁辱,
迫愶斫截,
众苦事中,
自推己过,
以业异熟为所依趣。

终不于他发生愤恚,
亦不怀恨随眠不捨。

如是虽遭轻陵毁辱,
而其本性都无变改,
唯常于彼思为义利。

又能堪忍寒热、
飢渴、
蚊虻,

风日、
蛇蝎恶触,

他所干犯、
碜毒语言,

身内所生勐利坚劲,

辛楚、
切心、
夺命苦受,

为性堪忍,
能有容纳。

如是名为
「 善能堪忍 」。

众生用骂、瞋、打、等种种苦恼事情触恼善友,

善友不怨恨对方,
观察可能这是自己过去生中造了甚么甚么罪,
所以现在要受到这样的果报。

对方怎么样对他的苦恼,
都能忍耐,

不会去愤怒,
也不会怀恨在心。

善知识虽然遇见了这么多的毁辱,
他原来平和的心性,
还是不改变。

不但不恨对方,
还时常的想办法,
用佛法来利益他。

善友能堪忍外在环境的不理想,

如天气寒、
热,

蚊虫,
或者他人特别毒辣的语言。

又能忍受身体里面生出来如刀来割其心这样子的苦恼。

甚么事情他都能够受得了。

七 、无有怖畏

云何名为无有怖畏?

谓处大众说正法时,
心无怯劣,
声无战掉,
辩无误失。

终不由彼怯惧因缘,
为诸怖畏之所逼切。

腋不流汗,
身不毛竖。

如是名为无有怖畏。

善友在大众宣说佛法的时候,
心无恐怖,
声音流利,
辩才没有误失。

「 腋不流汗 」、
「 身毛不竖 」,

内心始终不会恐惧。

八 、语具圆满

云何名为语具圆满?

谓彼成就最上首语,
极美妙语,
甚显了语,
易悟解语,
乐欲闻语,
无违逆语,
无所依语,
无边际语。

如是名为语具圆满,
言词巧妙。

如是名为语具圆满,
言词巧妙。

「 最上首语 」
是劝一切众生得大涅槃。

「 极美妙语 」
发出来的声音,
清净美好。

「 甚显了语 」,
用的字句非常好。

「 易悟解语 」,
容易明白。

「 乐欲闻语 」,
能引出来种种的功德,
所以众生欢喜听。

「 无违逆语 」,
如其量说法。

「 无所依语 」,
为人说法没有私心,

并不是
「 因为听我的话,
对我有信心 」
才说法。

「 无边际语 」,
有广大善巧的智慧。

《 华严经 》云 :
「 善男子!
其有修行善知识教,
诸佛世尊悉皆欢喜;

其有随顺善知识语,
则得近于一切智地;

其有能于善知识语无疑惑者,
则常值遇一切善友;

其有发心愿常不离善知识者,
则得具足一切义利。」

所以佛弟子应当常常亲近善知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闲则生事,人忙则无事,沈从久文先生织论说过,我的人生最怕的就是忙碌的壬生活,使人精力免充沛,懒散的生活使人无精打采,忙碌的人是治愈一切自怨自艾的良药,忙碌的人
  • 一名出租车司机,帮助无数人却从来不接受记者采访;一名协警,除暴安良,却从没想过升迁入职;一名渔夫,每天照料着孤儿的生活……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内心暗涌,直到种种巧
  • 《旅途就是在路上的行走》大好河山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秋景怡人虽疫情吾往矣疫情三年的确限制了我们的出行但更是我们没有出行的借口在路上依旧是需要在路上的感官与心情速度与
  • 常去的书店关张了常看的书被人淘走了小小的阁楼是我在异乡的幸福领地不想独处时就搬着一本书上来指尖与视线交互间游走在两千年前的楼兰依然坐在阁楼上常坐的那个靠窗的位置
  • 我们握紧拳头的时候,手掌的血管自然会受到压迫,这会让手掌的血液不流通,所以手掌会变白,随着我们打开手掌,血液恢复流通,血色也会回来。今天很乖 [机智][机智][
  • 有人磕姜雪宁×沈芷衣的剧情线吗[打call]从周生如故get到了白鹿的演技看《宁安如梦》剧透,感觉沈芷衣面生,但是美绝[心]又看了宁安如梦茶话会+花絮:白鹿搞笑
  • 生活的蹉跎里,我已记不清,鬓边因何而添了霜白,或是那远去的年华,或是那悄然的别离,亦或春去秋来的琐碎里,太多的纷繁,让心眸也染了伤怀,添了叹息。人生的悲欢来去,
  • 品牌价值拥有多层含义,既指品牌在某一时间点用资产评估方法计算得出的市场价格,或者是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明确金额,也是品牌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包括品牌档次、个
  •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 [喵喵]白:铲s哒为左躲避楼上的噪音有房吾睡得只能做"厅长"结果都系响训觉果下人地又吾小心甘甘岩甘跌点野落地,呵呵呵…铲s哒吾怕白白会陪你一
  • 【读书笔记的本子还在路上 先记在微博】“九岁那年,我的尸体漫山遍野奔跑”恢复自由的第一天 赶去西西弗冲了几本精神食粮回来 还是老规矩一本小说一本哲学一本工具书
  • 翼城县:迟报瞒报安全生产事故,就是与人民为敌新华社发文:迟报瞒报安全生产事故,就是与人民为敌。 翼城县副县长范帆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还进行瞒报,
  • 念佛,佛就听到、看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光明便照耀我们,保护我们,出入平安,夜梦吉祥,消灾免难,增福增慧,上超历代父母,下佑子子孙孙。没有谁的一生,阳光
  • 灯火挑、惜韵青辉下,小窗赋。灯火挑、惜韵青辉下,小窗赋。
  • 我觉得松驰感是一种心境一种“允许一切发生”的心境对于已经发生不能改变的事情顺势而为的智慧就像错过了火车那就改签下一班在等候区的椅子上舒舒服服听首歌无需去懊恼自己
  • 忆及少年理想,皆不可得, 此间必庸庸碌碌 ,放我归山,山间有精灵虫怪,自有鸟兽清霁,无黑夜,无梦魇。作家白落梅曾说:“我亦可贪恋烟火,殷食人家几间瓦房,四方小院
  • 和大家推荐一下小吃 月亮虾饼/越南怪味鸡翅主食我们吃的南洋叻沙虾河粉和南乳炸肉椰浆饭下次我还想吃碎肉饭‼️然后作为大爱冬阴功的我来说这里的冬阴功汤很正泰式奶茶加
  • “非法”是空、是无为法,如果执着于空,是二乘知见,不能得究竟涅槃;“非非法”是有、是有为法,如果执着于有,是凡夫或外道知见,不能出轮回。须菩提已经完全理解了佛所
  • 他与东信塑胶的“土专家们”一起搞攻关,最终完善了各项数据,形成了规范标准,并申请了专利。科技创新“三步走”培育发展新动能  7月29日,在临清市烟店镇的山东宇捷
  • #小医生日记# 今天急诊跟神外医生 果然每个科室都有自己方面的细节 非常幸运上次遇到一个很好的泌尿老师 再加上之前小伙伴整理的资料 现在通过实践已经把理论知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