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白天上班比较忙,晚上回家后大概九十点钟开始念经,念完经就大概一两点了。我想问一下,念经最好在晚上几点之前念完比较好?

白玛程列上师:什么时候念都可以,不是强制的。

翻译:你这种作息时间太伤身体了,最好早晨早些起来念。自己祈祷上师三宝,调整一下时间,因为你错过了最佳睡眠时间,现在得怪病、肝病死掉的人那么多,不要步他们的后尘。

一般什么时候睡比较好?
l
白玛程列上师:

喇嘛仁波切是晚上九点钟睡,十二点钟就起来了;四点半到五点之间睡,六点半起来。长期都是这样的。(翻译:喇嘛仁波切是高寿哦。)喇嘛仁波切在身体状况好的时候,半夜十二点起床,有时实在太疲惫了,会在凌晨一点起床;然后凌晨会再睡一下,大概睡一到一个半小时。喇嘛仁波切只有上午会吃饭,到了下午只喝茶喝水。喇嘛仁波切是67到70岁之间才开始睡觉的,这之前是不睡的,在三十年之中都没有解过腰带。

翻译:我和仁波切说,索南仁波切的妹妹告诉我,她承侍过宗萨仁波切的父亲也就是成列诺布仁波切,仁波切根本不睡,到了八十几岁都是这样。刚才上师说了好几个名号,以前的高僧大德是彻底不睡的。

白玛程列上师:

有很多彻底不睡的高僧大德,比如杰谛、僧噶、僧噶多杰,像达钦法王不仅不睡,一辈子都没有闭过眼睛,眼睛眨都不眨。

我总是和你们强调,像上等根器、像以前高僧大德那样的修法,你们是做不到的,所以你们在好好工作、生活之余,根据自己的情况把修法调整好。像以前高僧大德那样修行,别说一辈子,如果让在场所有人拼一个月都拼不下来,所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不要眼高手低。

我每次讲法都是根据你们的情况、根据你们的心相续来讲的。要像高僧大德那样去修,你们真的做不到,所以我也不和你们讲,你们做不到的事情,和你们说什么呢。我一直都和你们说,你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该工作的时候好好工作,在工作生活之余,不要散乱,不要到处去玩,不要浪费时间,好好地发心、正行、回向,该做什么好好来做,这些如果你们能坚持做到,其实也是很好的。不需要去求那么多,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好就可以了。

我每次讲法都是根据你们的情况讲的,我真的不是按照以前的高僧大德、以前的修行人的情况讲的,因为你们根本做不到,所以我说都不说。

上等根器修行人的心的运作状况与普通人完全不同,每个人的修法情况也不一样,每个人一步步修上去,人与人完全不一样,在见修行的每一步上都千变万化,不是有定则的。

我是根据你们的情况告诉你们怎么修法的,好好听我的话好好修的人,现在的情况真的可以。我根据你们的病情所开的药,现在也看到了效果,已经有相当多的人修得不错了。

我长期和你们讲,你们做人实在一点,修法好好地从低处修起。这个年代,要像以前的修行人那样修法,是百分之百做不到的。我们每个人在世间也是很普通的小老百姓,我们真的是很普通的人,修法却一定要得到莲花生大师、释迦牟尼佛那样的佛果,这么普通的人却张开嘴巴要最高的果,这二者是不可能对接的。所以我总是和你们说,实在一点,从低处下手,我是根据你们的情况进行的指引,你们能修上来的一点点修上来。在生活中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普通人,不要张嘴就要最高的佛果,不要有这样的心态。

你们有人可能会问我:“难道我们就不能修以前高僧大德的见修行果吗?我们就不能修他们所修持的法了吗?”没有说你们不可以修,但是你要知道自己的心力、心的状况、修法的状况、真正执行的能力,如果能够达到以前修行人的程度,你可以去修,但在没有这个本事之前,别说大话,从低处一步一步来。

现在无论藏族人汉族人,尤其是汉族人在这方面的过失比较大。善恶都分不清楚,自己的心都搞不清楚,就一定要去修大圆满,每个人都说大话、喊口号。尤其是汉族人这方面的过失重。

不是说你们不可以修大圆满、不可以理解大圆满,你可以修大圆满、可以理解大圆满,但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站在自己的基础上一步步来。虽然可以给你指出道路来,但是你连站的一个基点都没有,就望着天空中的月亮……不是这样修的。

堪布阿琼的弟子里都出现过这样的人。堪布阿琼有一个弟子,他不看自己心相续的五毒烦恼,不调伏自己的心,就说自己懂得看脱噶、懂得修法……最后堪布阿琼只好表态说:“要么金刚持说的是错的,这个弟子说的是对的;要么弟子说的是错的,金刚持说的是对的。”喇嘛仁波切对此也恒时强调。

为什么这些大德会这样驳斥这些弟子呢?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内心深处的五毒烦恼都不了知、都无法对治,连这个基都没有,你怎么可能去修大圆满和脱噶呢?只有先了知自己内心的五毒烦恼,调伏自己的内心,才有可能去看脱噶、修大圆满,才有可能修深法。

所以我和你们说,无论你是上等根器、中等根器还是下等根器,法有很多,法也有高有低,如果实在做不到,你就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念观音心咒也是可以的。路真的是给你们指得很清楚的。

我们在认识到自己的根器、自己心的状况的基础上,好好地观察自己的心,好好地修心,好好地修转心四法,好好地修五加行,要真正如理如法地去修一个、两个、三个……慢慢地尽可能多地去修。华智仁波切都修了二十五个加行,阿瑞仁波切在那么动荡的年代里还修了十三个还是十四个加行呢

加行修得越多越好,加行修得越好,法会理解得越深。只要你是很用心地在修加行,每个加行之间根本不可能相同。就像洗一件脏衣服,洗一次、两次、三次,每次干净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修五加行与此完全相同。现在有的人修完一遍加行,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你是否了不起,我也不知道。

好好地依止上师,好好地闻思所有的法,这样可不可以?可以。只这样行不行?不行。你所听闻的法,你只是听到而已,与你自己无关,要看你能在自己的心上用起来多少,这是真正修行的部分。你听闻得再多,如果不对照自己的心,不用到自己的行动上,也是没用的。

你们这些人也看过书,也闻过法,也观了心,也修了转心四法,也得了窍诀,也在修行,其实这些你们现在都知道了,是不是啊?接下来就是老老实实去做,好吗?我就不再多说了。如果是在执行的过程中,那就让自己的执行达到究竟圆满。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种拓扑结构的变化可以在设计中找到,例如在串联/并联模式下带有双逆变器的直接耦合输出级,以消除输出变压器,这消除了对输出变压器的需求,但成本较高。举几个例子: 
  • #李俊昊[超话]#李俊昊生日直播,没看的朋友可以去看下,安装vilve,搜索2pm,就会直接出来#李俊昊# 一小时前的直播回放的,可惜啊听不懂,到现在也只学了几
  • 你说喝多了,担心你有事情一直等你到现在,中途联系不到你着急的要命。#BIGBANG#因为喜欢一个人 所以喜欢一个团 他们从十几岁相互扶持到三十岁不忘初心也好 越
  • 【一周一分享】本周咱们社群分享了当孩子闹情绪时,我们咋处理。我有两个社群,每周都会有一次分享,需要入群的小伙伴加我V[心]。
  • 浅浅挑一些live图纪念唔唔和憨憨的快乐武汉那天在朋友圈发拍立得照片的时候文案想了好久还是感觉煽情的话不适合在朋友圈发其实那天真正想说的话是谢谢你来到我的生活成
  • #周杰伦问棉花糖有比昆凌甜吗#周星驰拍摄《逃学威龙icon》时,有一场在天台上踢烟的戏份,这场戏原计划是没有的!据导演陈嘉上透露,周星驰不仅热爱动作、钟爱李小龙
  • 如今那个小馆已经不复存在了,导演后来也销声匿迹了北京超市热销的凉皮大多是芝麻酱系的,而唯有带着辣子和小醋包的凉皮,才是我山西朋友们的至爱,在有限的选择中,他们认
  • #我有意见#‼️你用1000囤货,我可以换一套产品调理好肌肤‼️你花20000拿一个产品总代授权,我花0元拿下品牌授权#宝妈、大学生微商创业#‼️你在打包发货
  • 笑死了,近日具俊晔上节目时透露,二十多年没见,当自己拨通大S号码后,说的第一句话是,用中文说:“嗨,我是光头 ​”然而评论区的热评更让我笑掉大牙:“酸菜,我是卤
  • 【#龙江森工#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涉外护理专业雅思考试出国通过率再创新高】10月7日,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方向)2020届学生雅思考试成绩揭
  • 老公也在旁边劝我,再让他住段时间,他一个男人带着个孩子不容易,让我不要计较那么多,可我实在不能忍下去了,白吃白喝一年多,一年多都没有找到工作,哪有这样挑剔的人,
  • #天津招聘##天津暑期工# 暑假蒹职2人~内容:地推,让别人扫➕幑信,每天加够任务量就行,很好加。而且给我捅喉咙的时候也很轻(之前的那个女生捅得我怀疑人生了……
  • 4如果我妹不是女生而是男生,我父母一定做不出浪费30分都要保定师范的举动,我真的对他们很失望。我现在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后悔,报提前批那一天没有多问一句报的什么,贸
  • #摄影技巧[超话]##摄影技巧# 大师之所以是大师,就是能从最简单的 最基本的 平时会有点感觉但你根本不会在意的点出发,然后轻描淡写地说出来,让你顿然觉得,“啊
  • 欲自己儿女好,须认真教一切幼年男女,令其知有圣人为人之道,并善恶因果之决定不爽,以为彼开其茅塞,令成坦道也。凡是遇到妇女,都要劝她们预先念观音圣号,就不会有将来
  • 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非常多,何炅与谢娜的亲密程度已经超越了友谊。在很多观众眼里,何炅与谢娜的友情已经上升到了亲情的高度,据说何炅与谢娜的老公张杰也是非常好的朋
  • 上班接到了妈妈的电话我说有什么事 她说也没什么就是觉得今天还没跟你联系 想听听你的声音前几天有点心态崩 对着妈妈抖落丧气话我妈对我说:我只在意你开不开心 也不需
  • 福建师范大学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还是很值得报考的,这个专业报考人数少,专业课不压分,总分要求不高,初试占比高。福建师范大学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
  • #情感# 在任何一段关系里 如果真心换不来真心那就算了 强求只会消耗自己 过于执着只会带给自己无尽的忧愁爱人走了 朋友散了 相遇却没有结果的人 都不能证明某一方
  • #周杰伦# 毕竟,这是他的工作,还是为了帮助周杰伦维持秩序的,受到他的呵斥,多多少少都是有点心凉的。小编认为吧,这算是乌龙事件,但无论这个安保人员是什么身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