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戴口罩可致肺结节增大……莫让这些谣言再增“热”度

夏至过后,全国多地开启了高温模式,部分地区气温甚至达到40摄氏度。伴随滚滚热浪而来的,还有谣言,包括“蚊子包越大,蚊子毒性越强”“用空气炸锅做的菜致癌”“长时间戴口罩可致肺结节增大”“地球到达远日点天气将变寒冷”……

  今天,对本月新出现的谣言逐一进行盘点,帮助您拨开迷雾、寻找真相。

  蚊子包越大,蚊子毒性越强? 真相:主要与蚊子种类和个人敏感性有关

  夏季除了高温,让人烦心的还有蚊子。有的人被蚊子叮咬后,可能就起一个小红包,而有的人被叮咬后,就会变得惨不忍睹——因被蚊子叮咬而变成“招风耳”“腊肠嘴”“猪蹄手”的新闻屡屡见诸报道。

  同样是被蚊子叮咬,为何包的“型号”如此不同?网传“蚊子包越大,蚊子毒性越强”,对于这一说法不少人深信不疑,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被蚊子叮咬后,皮肤会出现风团、丘疹、瘙痒等症状,我们常说的蚊子包是皮肤局部的过敏反应。”

  蚊子叮咬人时,会将刺吸式口器刺入人体皮肤引起损伤,它会一边刺吸血液一边向人体“下毒”,即分泌唾液来防止血液凝固堵塞它的口器,同时这些唾液也能起到麻痹的作用,让人难以察觉。感应到蚊子“口水”入侵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启动,分泌的组胺和细胞因子会使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组织水肿,进而引起皮肤瘙痒和局部炎症反应。

  “每个人被蚊子叮咬后的炎症反应程度,主要与蚊子种类和个人敏感性有关。”解释,当过敏体质的人被蚊子叮咬后,其体内会分泌大量的组胺和细胞因子,进而引发过敏反应。轻者出现风团、丘疹、血管性水肿,严重的还会出现全身反应。

  此外,蚊子包的大小和被叮咬部位也有关系。眼睑、口唇、手背、儿童包皮等疏松结缔组织部位,被叮咬后容易出现水肿,蚊子包也会显得比较大。

  被蚊子叮咬后,不要拼命挠,搔抓会给局部皮肤施加机械压力,同时也会让血流速度加快,这些都会加重炎症反应,导致蚊子包可能变得更大。

  用空气炸锅做的菜致癌? 真相:尚无明确致癌实验性证据

  前段时间,不少人被某短视频平台上的一句“假如我有一个空气炸锅”流行语洗脑。在短视频出现的多道使用空气炸锅烹饪的美食,不仅制作方便而且用油量少。一些人因此“种草”空气炸锅,把它奉为减脂烹调“神器”。

  然而,近日网上又传出用空气炸锅做的食物会致癌,原因是会产生丙烯酰胺,而丙烯酰胺是一种致癌物。

  “在烹饪的过程中是否会产生致癌物,主要与食材、烹饪温度以及烹饪时间有关。”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浩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用什么锅做饭,只要让食物过度受热,都有产生致癌物的可能。

  “空气炸锅就像一个带风扇的简易烤箱。”王浩介绍道,它通过内置的热管产生热空气,而后用风机将高温空气吹向四周,使热空气在封闭的空间内循环,从而使食物受热脱水。

  丙烯酰胺是淀粉在高温、低含水量条件下产生的,一般来说,当温度超过120摄氏度时,就会产生少量丙烯酰胺,当温度在160到180摄氏度时,其产出量达到高峰。而这个温度正是烤制食物和油炸食物的合适温度。此外,含淀粉越多的食材,在高温下产生的丙烯酰胺也越多。

  “不过,大家也不必过分担心。”王浩说,首先,丙烯酰胺属于2A类致癌物,它对动物的致癌性有充分证据,其能否导致人体患癌,尚缺乏足够的实验性证据。其次,以油炸、烧烤方式烹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材时,若温度超过120摄氏度,就有可能产生丙烯酰胺,而且烹调时间越长、食材含水量越少,产生的丙烯酰胺就越多。而且从量上来对比,空气炸锅的加热效率更高,食物保持在高温下的时间更短,甚至其产生的丙烯酰胺可能少于其他高温烹饪方式。

  “我们不能抛开剂量来谈毒性。”表示,对普通人来说,在日常饮食中不会短时间内大量摄入丙烯酰胺。只要正常食用,根本达不到危险摄入水平。不过,他建议大家在使用空气炸锅烹饪含淀粉的食材时,最好提前做一下预处理,比如在炸薯条前,用清水冲洗掉土豆表面的淀粉。同时合理把握烹饪时间,别在高温下烹饪过久。

  长期戴口罩可致肺结节增大? 真相:正常使用不会对肺部造成伤害

  目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口罩依然是大家每天的“必戴品”。前不久,网上传出“长时间戴口罩可致肺结节增大”的说法,称口罩中间层熔喷布系石油产品,其中的微末颗粒会经由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长期佩戴会导致肺结节增大。

  对此,在正常使用范围内佩戴口罩,是不会产生微末颗粒的,更不会进入肺部。

  “除了棉、毛、麻、丝、再生纤维素纤维等纺织材料外,包括熔喷布在内的很多合成纤维都是利用石油基材料制成的。”介绍,聚丙烯作为主要的石油基材料,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制作口罩用的熔喷布,就是由聚丙烯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的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

  “这种高分子材料经过加工成为熔喷布后,具有一定强度和非常好的过滤性能,在正常的使用时限内,不可能产生小分子物质。”钱晓明表示,不过,聚丙烯材料不耐紫外线,经过长时间日光照射,会出现变脆、强度减弱的问题;其在外力的作用下,比如用手捻、搓,也可能会变成粉末颗粒。

  不过,强调,这种粉末颗粒都是以大颗粒形态存在的,很难被人吸入进肺里。

  “熔喷布口罩只要不在太阳下暴晒,同时不超过使用期限,就不会产生微末颗粒。一般在背光的地方储存两年内,都是没有问题的。”钱晓明补充道。

  地球到达远日点天气将变寒冷? 真相:天气的冷热与太阳照射角度有关

  近日,网上传出这样一则消息:从今年5月22日起太阳会远离地球,逐渐到达远日点,此时天气会变得比较寒冷,这一现象将一直持续至今年8月。

  目前,全国多地的高温已让传闻不攻自破,不过还是有人担心,现在的高温只是今年夏天的“昙花一现”,未来气温会持续走低,真的会如此吗?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大致呈椭圆形,但它的长轴和短轴相差不大,所以基本可以看成一个圆。”介绍,地球在轨道上运动时,与太阳的距离有时近、有时远,其处在离太阳最近的位置就是近日点,离太阳最远的位置就是远日点。

  “无论处于近日点还是远日点,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都差不多。”表示,当地球处在近日点时,其距离太阳1.471亿千米;而当地球处在远日点时,其距离太阳约1.521亿千米。两者相差0.05亿千米,只占到地日平均距离的3.3%,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地球在近日点和远日点所获得的热量差别非常小。

  人们在地球上感受到的温度变化,主要和太阳照射的角度有关。“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和赤道面是有一个夹角的,每年6月22日左右,即北半球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距离直射点最近,获取的热量比较多,因此天气比较热;反之12月22日左右,即北半球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热量比较少,天气比较冷。”

  “其实,每年1月初,地球恰恰处于近日点,此时正好是北半球的冬天,这时天气比较寒冷。而到了7月初,地球转至远日点的时候,却是北半球的夏季,天气相对比较炎热。”阎为国表示,可以说,天气的冷热和近日点、远日点关系不大。

下周二就是夏至了,也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几个月,就这么悄无声息到来了。想起小时候空调还是奢侈品的年代,电风扇是每家必备的夏季救命神器,但随着空调的普及,风扇从不少家庭的视野中逐渐消失。直到“循环风扇”的概念再次兴起。

不过作为科普号,看到“新概念电器”,就总会先设定一些怀疑,比如“空气循环,原本不就是风扇该做、能做的事情吗?”
但随着对这个品类越来越感兴趣,开始研究,尤其是去年买了几台不同品牌的样机自己初步测试体验之后,才发现,这还真的不仅仅是“一台风扇”这么简单。于是在去年夏天,就决定今年的横评项目,做循环风扇了。

总有读者希望我们推荐各种电器和用品,但对科普号来说,推荐产品着实是一件心理压力很大的事情,也是经济压力很大的事情 —— 毕竟要购买各种电器样品进行横评,也会肉疼一下。但我们同样好奇不同品类的产品会有怎样的测评结果,所以在过去的几年中,每年我们都会做一个新的家居小电器类的评测:空净、新风、净水、阅读台灯、加湿器等等。

这次做循环风扇也是一样,我们经过初选,最终从电商上购买了销量较高的8个不同品牌循环风扇产品,并准备了一个普通风扇作为参数对比。

然后就开始了今年的测试之旅。虽然期间因为疫情的关系,延迟了一些时间,但好在依旧赶上了初夏季节。

在介绍测试的相关内容前,我们先来聊聊,空气循环风扇的作用,以及和普通电风扇的区别。

传统的电风扇,设计的作用目标是人体,通过增加身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带走汗水,实现散热凉爽的效果。还记得大学的时候,一个挂在床上的迷你吊扇,都能提供偌大的幸福感。

不过在空调已经普及的如今,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电风扇来给人体降温了,而且在炽热的夏天,只靠电风扇,的确有中暑等风险。

但空调本身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缺陷,比如:

出风口的风温度很低,直吹身体会感到很不舒服。但是如果坐在离空调远一点的地方,却又会感觉热。

当空调运转一会,附近温度较低,达到设定温度后,就会停止工作,但这个时候房间较远的位置温度可能还很热,其他房间就更是如此。

开空调关闭门窗太久,会因为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空气浑浊,导致不适,因此空调房间需要早晚开窗换气,但因为房型和天气原因,往往自然对流不够,早上或睡觉前开窗一会也很难达到有效换气。

这些,都是导致所谓“空调病”,也就是长期在空调房间生活,容易不舒服的原因。

而“空气循环风扇”和普通电风扇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工作对象,并不是吹人降温,而是加强空气流通,有效的改善空调居室的舒适程度,减少所谓“空调病”的影响。

1,将空调附近的冷空气输送到房间其他位置,保持房间整体温度一致,不会这里冷,那里热;

2,避免空调冷风直吹身体,改用柔和的四周反射风,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3,提高开窗时的换气效率,可以很快将全屋的空气换新。

这和传统风扇的使用目的和方式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无论是从产品的设计,还是测评选购的角度,都会有很多不同。

换句话说:空气循环扇的核心功能,就是高效、有效地让全屋空气产生循环,从而解决空调房间的舒适性和空气质量问题。
当然这并不仅仅是夏季,对于冬季使用暖气、空调的时候,一样需要这样的循环。

包括新装修的房屋,加快通风,让甲醛、TVOC等污染物尽快释放降低,同样也可以使用循环风扇。

同样,还可以配合加湿器、除湿机、空净、新风等各种环境家电的使用。

我们中国人喜欢南北通透户型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通透”可以带来更好的空气流动效果,带来新鲜空气,并且让室内空气循环。

而空气循环扇的效果,其实就可以想象成新时代的“南北通透”,当然比买房子挑户型的成本低多了。

举一个真实应用的案例:

我们一位同事家住的是老房子,安装空调不是特别方便,有一个房间一直没有空调。即使隔壁房间打开空调,他家的这个房间也很难降温,成了他家的桑拿房,平时白天基本没有人愿意去这个房间。

所以去年夏天,我们就把空气循环扇拿到他家里去做测试了。

把空气循环扇放在没有空调的房间窗户附近,对着有空调房间天花板吹,这样人不会有太强的风感。但空气循环扇可以将房间的热气吹向对面房间,对面房间的冷气又从下方交换回来,实现了冷热交换,这样没有空调房间的温度就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改善,温度比之前明显下降了5-6度。

现在,我们的这位同事已经成了坚定不移的空气循环扇支持者,不断的安利其他同事买空气循环扇,用他的话说“白天多了一间房子啊”。

那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空气循环扇,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为了选出一个让我们自己最满意的循环风扇,最简单粗暴和安心的方式就是 ——做横评!

于是,在入夏之前,我们在电商平台上,找到了8个有一定销量和好评的品牌,再从这些品牌中,找到各品牌的旗舰款式进行对比。

这8台不同品牌的空气循环扇(分别匿名为B\C\D\E\F\G\H\I),我们在相同的室内环境,做了一个横评。

有同学可能发现怎么少了A,A是我们找到的一台常见的其他品牌普通风扇作为对照组,这样大家就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空气循环扇和传统电风扇的区别。

前面提到了,空气循环扇的工作目标很简单,就是空气循环。所以,谁能将空气输送到最远的地方,让更大面积的空间内空气流动起来,就是工作效率最好的循环风扇。

当然,这并不能以牺牲其他重要指标,比如噪音为代价,否则买个飞机发动机在家里转效果肯定最好。

那如何确认空气循环效率呢?

提到电风扇,大家首先想到的指标是风速,风速越高越好用。但实际上并不那么简单。

我们将8款空气循环扇和1款传统电风扇调到了最大的档位,对他们的最大风速进行了测试,得出了以下的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空气循环扇E和G的最大风速要领先其他品牌的空气循环扇。有趣的是,传统电风扇A和大部分空气循环扇来比,最高风速并不低。

不过如果你认为最高风速高就是好的循环风扇时,请别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风速是有代价的,风速高往往意味着转数更快,这也很可能带来更高的噪音,作为家中的环境电器,我们不可能介绍高噪音的产品,以吵闹为代价的高风速,对于实际使用的意义不大。

因此我们用分贝仪来测量一下这9个风扇的情况,测量是在背景噪音为32.2dBA的相对安静的会议室中进行的。

我们将噪音仪放在空气循环扇不接触前罩的位置,测试各个空气循环扇的最大噪音值。

还是在各个循环扇和传统电风扇调到最大档位时,我们测试了一下噪音的表现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风速最大的空气循环扇E和G噪音也是最大的。而传统电风扇A的噪音位列第3。

这说明,我们不能仅仅看风速来去选择空气循环扇。

测完最大档位风量的噪音之后,我们同时关注的是最低档位的噪音。这样我们才可能在睡觉的时候更舒适地使用空气循环扇。

根据测试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空气循环扇F、H、I的噪音控制较好,在夜间睡觉的时候开启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空气循环扇D、G的最低档位噪音相对较高,传统电风扇A的噪音则是一骑绝尘,这跟电机选择有一定关系,传统电风扇采用的交流电机,而空气循环扇大部分采用的直流无刷电机。

更大的风量,才能更有效地让室内的空气进行循环,才能产生更多的风,才能让我们更加凉快。

当然,风速并不代表出风量,出风量不仅仅和风速有关,还跟扇叶的面积有关。准确测量的话就需要去使用专业的风量罩。不过还有一个简易的方式来评估,那就是用风速*以扇叶旋转形成的圆形面积作为估算风量的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要先测一下风扇的扇叶直径。

有了扇叶直径的数据,我们就可以简单推算一下各个空气循环扇大致的最大风量了。这个当然不会很精准,但是我们需要的只是横评,这个用来评估不同产品之间的相对值,已经足够了。

经计算,得到了以下的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空气循环扇H的最大风量最高,G、F、I、C这几款空气循环扇的最大风量也都超过了900立方米/小时左右。

我们的对照组传统电风扇A和空气循环扇B、D差不多,只有500立方米/小时左右的最大风量。

不过,为了平衡和稳定性,扇叶尺寸大的循环风扇往往底座也要比较宽大,占地面积也会大一些,对于寸土寸金的家庭来说,这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参数。

我们测量了这些产品的底座面积:

我们可以看到,空气循环扇C、H、F都超过了800平方厘米,相对占地面积大一些。

但这里我们又要注意一个“盲点” —— 风量的确和循环能力有关,但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还跟“风的指向性”,也就是出风是否聚拢有关,如果出风的指向性不好,那就只能带动附近的空气循环,无法实现远端的空气循环。
但风的指向性和风扇风筒的“聚风”能力有关,这个没办法进行直接分析,那如何能评定远端的循环情况呢?

最终我们想到了一个最笨,但是最直观的方法来测试:

我们在办公室中,找到了一个最方便测量的狭长12米的通道,然后关闭了办公室的空调和窗户,避免干扰。利用这个通道,进行了8个品牌空气循环扇的“送风射能力”测试。

我们将不同品牌的循环风扇设置成相同的仰角,向远端吹风。然后测定可以让风速仪转动的最远距离,每0.5米做一次测试。

最终我们得出了8款空气循环扇和1款传统电风扇的最远送风距离。

我们可以看到,普通电风扇的最远送风距离只有4.5米,只有大部分空气循环扇的一半。而第一名空气循环扇I的最远送风风距超过了12米,即便是在通道最远处,也可以吹动风速仪,只是通道到头了,我们也没办法爬到墙外面去测。

而对我们来说,这个测试可能是全部测试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因为空气循环风扇的意义,就是促进全屋,尤其是远端和近端的空气循环,因此强大的送风能力,就是空气循环效率最直接的体现。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风速仪转动的最小风量有一定要求,所以即便风速小到风速仪无法转动,但是我们体感上依然能感受到风。所以这些风扇的最远送风距离要大于我们测试的结果。我们的结果仅作为横评相互对比使用。

对照组的传统电风扇A只有4.5米的最远送风距离,要小于所有的空气循环扇的最远送风距离,这也说明了,空气循环扇的确可以实现普通风扇无法达到的空气循环效果的。

当然,循环的效果不仅仅来自风力强弱和送风能力,风扇的可活动角度也是很重要的,可活动的角度范围越大,越能充分带动全屋的空气流动。

所以多角度的送风模式,就成了空气循环扇非常重要的指标。

传统电风扇A的送风幅度最小,而F和H只支持手动调节上下摆动。空气循环扇E可以进行左右360°、上下90°的摇头摆动,是这些循环扇里送风角度最丰富的。其他空气循环扇的送风角度总体上没有太多差距,处于一个水平。

而在风扇的具体使用中,另外两个重要的设计是:档位多少和可使用的操作方式。

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只需把空气循环扇调到一个我们喜欢的档位即可,所以,拥有更多风力档位的空气循环扇,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电器,智能、多样化的操作方式,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我们将各个空气循环扇的操作方式统计了一下:

当然,对操作方式的喜好因人而异,我们就不多加评论了。

最后,从价格的角度出发,普通电风扇的电商促销价格为199,循环风扇的电商促销价在380-600之间。

那我们最终选择了哪款呢?

其实在之前我们其他横评推荐的产品中,无论是加湿器还是新风等等,大家也了解我们的喜好模式:

1,在某一项或几项核心指标中,有极其突出的表现,一下就能打动我们;
2,在所有指标中,都要表现良好,不能有明显的短板和缺陷;
3,在同等指标产品中,要有较高的性价比,

而这次我们同样是依据这样的标准进行选择,最终我们最希望向大家推荐的,就是:在横评中具有最远送风距离,在风速风量、最低档噪音、活动角度等参数上都有优秀表现,还有一个离线智能语音操作方式,让我们可以动动嘴就能开关调节风扇,而且性价比也不错的空气循环风扇 I 。

而小I的大名是 贝昂智能空气循环扇。

在横评完成后,我们也尽快联系了贝昂品牌,终于赶在6月中时候,尤其是618促销的时候,可以给大家推荐这款产品,同时可以用618大促的优惠价格入手。

大家可以先看一段贝昂智能空气循环扇的广告片。

自带温度传感器,智能温感控风,根据室温自动调节风速。

智能睡眠模式,风速自动降低,保证一晚的舒适睡眠。

模拟自然风,忽缓忽疾,改善人体感受。

无需联网,不用音响,独立语音控制风扇。

加密网罩,保护宝宝安全。

童锁,防宝宝和宠物误操作。

无需组装,拆开包装直接即可使用。易拆卸,好清洗。

伸缩杆可以调节高度。贝昂的空气循环扇高度可以在710mm-830mm之间调整。

民间在#端午节[超话]# 包#粽子# 祭祀祖先的民俗,源于2300年前。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为民请命投了汨罗江之后,粽子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特有食品一直流传至今不仅毫无衰败还做到了与时俱进,老幼尽知,而且平日里也可以吃的到。
中国南北方各地粽子的品种各异,如香包粽、斧头粽、龙舟粽、竹筒粽。粽子大小也各异,有鸡蛋大小的袖珍香包粽,也有硕大无比的大龙舟粽。但基本上都离不开黏米,比如有白糯米粽、黄米粽、粘高粱粽、血糯米粽等等。粽子用到的“包装”大多是纯天然、气味清香的植物叶子,比如苇叶、箬叶、桂竹叶、月桃叶、芭蕉叶、粽粑叶、竹笋壳,甚至还可以用嫩竹筒做竹筒粽。粽叶含的多酚类物质和钾在蒸煮粽子时会慢慢渗透其中,可以补充夏日炎热流汗损失的矿物质,还可以清热去火。煮好的粽子,外表颜色棕黄或草绿,散着诱人的清香。包粽子多是用细长的马莲叶子或棉线,从里到外都是原生态的,所以把粽子奉为千年不衰的中华美食一点都不为过。
粽子好吃,但也要吃的明白、吃的健康,知道它在我们的膳食中应该扮演的角色,以免吃错了影响健康。
1、粽子花样多,超市挑选哪种粽子比较好?
粽子的花样很多,比如糯米小枣粽、黄米粽、江米豆沙粽是最常见的品种,另外火腿粽子、咸肉粽、鲜肉粽、咸蛋黄粽子、猪油江米粽也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味。不可否认的是各种肉、干贝或咸蛋黄做的粽子蛋白质含量提高了,味道也很好,但也往往使脂肪、钠含量明显升高。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紫薯粽、藜麦粽等薯类、全谷物特色的粽子也越来越受欢迎。如果你是在超市采购粽子,建议参考对比不同粽子包装上的配料表,尽量规避有添加糖、咸肉、火腿、咸蛋黄、猪油的粽子。另外,也要看下产品营养标签中的营养成分表,对比一下其中能量、脂肪、钠,挑选每百克含量或NRV%相对更低的粽子。

2、哪些人需要少吃粽子?
相对而言,血糖、血脂、血压和体重超重肥胖的人需要尽量少吃粽子,如果能买到低热量、低脂肪、无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的杂粮、薯类粽子倒是可浅尝一下。

粽子的主要原料糯米(白糯米、紫糯米、粘黄米)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做熟了放凉之后不易发生淀粉老化,而且血糖生成指数GI和血糖负荷GL较高,尤其是添加了糖、果脯或甜豆沙的粽子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影响更大。多吃这种高碳水化合物的粽子更容易合成甘油三酯,肥胖和脂肪肝的人尽量少吃。此外,严重的胃炎胃溃疡、肠炎的人不适合吃粽子,尤其是冰箱里刚拿出来的冷粽子。如果你痤疮较多、体重超重或肥胖并且有心血管病家族史,建议尽量少吃粽子,更不建议选择加糖或猪油的豆沙粽、八宝粽、咸肉粽、火腿粽以及咸蛋黄粽子,这其中的甜馅、咸肉、咸蛋含有较多添加糖或脂肪和胆固醇。

3、吃粽子爱沾糖,怎么办?

有人喜欢吃粽子必蘸糖,觉得这样才能彻底享受到粽子的甜糯之美,但这么做也很容易能量失衡。根据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7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尤其是血糖异常、超重肥胖的同学需严格控制糖摄入量。对普通人来说,吃粽子也最好不蘸糖,实在想吃甜粽子,可以选择用少量稀释的蜂蜜。蜂蜜含糖量比白糖低25%左右,稀释1倍后会进一步降低含糖量。另外,炼乳含糖量大约55%左右,比白糖的糖分低约45%。炼乳比较粘稠,所以稀释一倍也能接受,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糖摄入量,但不要蘸糖最好。榴莲的碳水化合物含量28%,,吃粽子喜欢蘸糖的人可以试试用榴莲肉稍加纯净水打成浆,蘸着粽子吃也还不错。

4、粽子搭配哪些食物吃更健康?
很多人把粽子当小吃,其实不管纯糯米粽子,还是加了小枣、豆沙、咸肉、薯类、杂粮的粽子也都属于妥妥的主食,所以吃粽子就是要替换掉其他主食的。
粽子应该搭配哪种食物一起吃,还要看看是哪一类粽子,如果是黏米粽子或者加了杂粮和薯类的粽子,那么搭配适量的肉类、禽蛋和豆制品等高蛋白类食物,以及充足的蔬菜就是正解。比如早餐的糯米豆沙粽+煮鸡蛋+香干炒菠菜,再来杯牛奶;如果是肉粽子等含有动物蛋白的粽子,首先要多搭配蔬菜,最多再加点豆制品。比如肉粽子+虾皮炒小白菜+大樱桃+豆浆就不错。粽子是高热量的食物,所以合理的搭配首先要尽量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食物,比如面包、面条、馒头、红烧肉、排骨、肘子、油炸食品。吃粽子时注意,先吃蔬菜、再吃高蛋白的食物,最后吃粽子,这样对于控制食欲和餐后血糖都有帮助。

4、疫情居家一起包健康美味的粽子。
传统粽子多是用糯米或黄米等支链淀粉含量高的谷类作为主要原料,但谷类中赖氨酸缺乏,所以搭配低糖的豆沙馅、红腰豆、花生米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做到氨基酸互补。包鲜肉粽还好,但咸肉粽、火腿粽或咸蛋黄粽子的钠含量未必太高了,不作为首选的健康粽子。根据最新版的202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天主食中全谷物和杂豆类食物建议50~150g,薯类50~100g。那么美味健康的粽子完全可以搭配藜麦、燕麦、大麦仁、青稞、野稻等全谷物类食物,或者紫薯、红薯、山药、芋头等薯类食物。这些搭配不仅可以增加粽子的膳食纤维,还能补充β-胡萝卜素或花青素,以及B族维生素的含量,还能更好的控制热。推荐一款美味健康的粽子:
藜麦糯米鹰嘴豆粽子
原料:血糯米50g,藜麦10g,鹰嘴豆5g,黑加仑葡萄干3g。鸡蛋1个;苇叶3张,马莲草1根。(以上为1个粽子的原料,根据人数×N份)
做法:
1、粽叶和马莲草浸泡2小时至充分变软;
2、血糯米、鹰嘴豆、藜麦、葡萄干清洗后换适量的水浸泡1小时;
3、苇叶排列好,卷成漏斗状,尖端塞葡萄干防漏,其他原料混合后装入漏斗里;
4、把苇叶覆盖在米上面,用马莲草环绕缠紧;
5、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加水小火煮1小时,小时候比较爱吃煮粽子时一起煮的鸡蛋,这种鸡蛋煮好后和粽子一样的草绿色,吃起来也是粽子味儿。

包好的粽子清香四溢、粘糯适口,煮好的鸡蛋也浸染了粽叶的绿色和香气,别具特色。
马上就要高考了,考生们适当吃点热粽子可以提供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祝孩子们“一举高粽”、“粽于圆满”、“连粽三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知道该开心还是该难过 因为想要花通过自己努力挣的钱所以错过每一个场都很心痛感觉钱从眼前飞走[允悲][允悲]不过不是自己的不要强求有舍才有得嘛今天收到了一个陌生
  • 【#电视剧重紫[超话]#网剧上线备案号#国产剧[超话]#】由企鹅影视和剧浪影视出品,根据蜀客同名小说改编的古装剧#电视剧重紫[超话]#今日过审发备案号,#杨超越
  • #MilePhakphum[超话]# #milephakphum# 我看好多#greenyrose# 在传p1这张图,说p3这张图最接近p'mile现实生活中的
  • #阳光信用[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想要得到的一定要努力;累了把心靠岸;选择了就不要后悔;苦了才懂得满足;痛
  • [裂开]没时间也不想打,先吃吃药吧,喊医生开了药就回家躺着了。[苦涩]好不容易刚睡着一会闹铃就响了,来医院检查了一堆也没说啥,医生就说你这个要打打针,实在没时间
  • 只见那员外的女儿天姿国色,秀气端庄,有管家在阁楼上说道:“今日我家小姐招亲,但凡能对上下联,且人品出众者,则有机会招为佳婿,大家听好了,我家小姐出的上联是‘走马
  • 如果你的家乡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越变越美,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一群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乡村红人”就快来关注@国家公共文化云,带#乡村振兴红力量# 系列话题,一起助
  • 再是昨天飞机下降的那个时刻,金星见了十二宫主星合下降,落3宫无刑克,也真的是够平安的......算是跟着人家老美的占星师学到一招吧,瑞思拜[笑cry][作揖]就
  •   疑问也正在于此:这么好的芦苇荡,印象中应该生长在城市外围,或者乡村的湖塘、远山的田垄、人迹罕至的荒郊……此时此刻,在城市的核心区,如此喧嚷的通衢,居然也能“
  • ”点击详情:#高宇桥Charles[超话]#二哥并以翔,姐姐一天慰问活动结束了,感受还挺多,山里生活实在是太艰苦了,虽然国家扶贫工作做得很好了,为他们修了新公路
  • 早上勉强吃了半碗苹果粥,还是没心情玩,哼哼唧唧的要我抱着到处走,稍停下来坐一会就不开心,不会言语也说出来他哪里不舒服,总之烦躁加上高烧反复,连睡觉也时常伴有惊醒
  • [二哈]#天师卡赞[超话]#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就在这几年,他们几位都会一个一个的告别赛场,但当属于每一个人的最后时刻来临的时候,我都还是那么难过,总盼着他能
  • 在第三十五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积极践行“三全育
  • (渣翻)太王的一小杯梨茶续那个想穿小裙子的小朋友我觉得nene酱会不同意,但是如果能在终演前穿上就好了(nene酱:……)司会桑:关于舞台的最后一个问题,fi
  • 也期待她们在维也纳的舞台上,舞出更好的自己[太开心]#昕艺尚皇家舞蹈中心##芭蕾[超话]##芭蕾##厦门舞蹈培训##厦门芭蕾#上周末,赵一飞老师莅临昕艺尚授课!
  •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愿以后的日子里,有人给你波澜不惊的爱情,有人陪你看细水长流的风景。爱你无悔[抱一抱]王一博@UNIQ-王一博#妈妈其实
  • 今天发生了什么想必大家都知道,某些人就这么忍耐不住给自己亲儿子站街?我不玩某话 是之前斗了太多无谓的争遗留的原则 死都不再次深玩 我有看到过一些 应该是刚接触泰
  • 温柔且高级的朋友圈文案1.在不為人知的未来 我們平平安安就好.2.如果事与愿违那一定另有安排3.答非所问 其实已经是答了.4.遗憾是正常的,人生嘛5.感觉不到爱
  • ”王每日三食,朝食用杀牲盛馔8,设牢鼎即正鼎九件,羞鼎即陪鼎三件。今与王鼎对比,“又”字也可能读为“右”指该簋陈设于右方。
  • 这几天的天气太适合骑行了#武汉天气预报# 【周末北风减弱气温升 35℃高温将再次上岗!预计明后天部分地区高温,又将重回35℃+,请大家注意防范!